紅色杜鵑花的介紹
1.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2. 映山紅是什麼花
基本信息 映山紅 azalea 映山紅 學名: simsii Planch. 別名:杜鵑花 映山紅、杜鵑、紅杜鵑、滿山紅、清明花、清時花、山歸來、山石榴、山躑躅唐杜鵑、艷山紅、艷山花、應春花、照山紅 映山紅 達達香 科屬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 簡介 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某些種的統稱,曾畫為獨立的屬,名為映山紅屬(Azalea)。但兩者間的差異不恆定,既不能以花冠的類型也不能以其他的特徵來區分,不足以將其列為2個屬,不過,一般而言,映山紅是落葉樹,而杜鵑是常綠樹。映山紅的花筒狀,略呈雙唇形,通常芳香。另一方面,杜鵑的花鍾狀。映山紅通常只有5個突出的雄蕊,而杜鵑有10個(或更多)。但兩者間存在中間類型。 原產亞洲和北美山區的映山紅經人工雜交而育出栽培變種。著名的北美映山紅種類有喬木狀映山紅(R. arborescens),開白花,芳香,灌木,高3~6公尺(10~20呎)。 這是剛照的,很正 火焰映山紅 (R. calenlaceum),灌木,高0.5~2公尺(1.5~6.5呎)。粉紅映山紅(R. periclymenoides),灌木,高1~2公尺(3~6.5呎),花粉紅色到白色。此外,還有從根特映山紅(R. gandavense)、羊躑躅(R. molle)、朝鮮杜鵑(R. yedoense)和山杜鵑(R. kaempferi)等種類培育出的數以百計的園藝類型。 形態特徵 小喬木或灌木。主幹直立,葉形多變,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條形,葉質為革質或紙質,有常綠、落葉、半常綠之分。花常為頂生總狀花序或傘房花序,花冠明顯呈漏斗狀、鍾形,單、重瓣皆有,花色豐富,有白、紅、粉紅、紫、紫紅、偏藍色、紅白復色,並有條紋和斑點等種種變化;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則無味;花期1-7月,因品種不同而異。盆栽株高30-100厘米。蒴果開裂,種子多呈粉末狀或糠秕狀。映山紅種類多,根據花期和引種來源分為毛鵑、夏鵑、東鵑、西鵑4類。 映山紅 裝飾應用 映山紅較耐陰,是一種非常適宜居室栽培的花葉俱美的植物。花期長,盛花時一片紅艷,燦如雲霞,熱情奔放,陳設於室內較矮的幾架上,或布置會場、劇院大廳、賓館的內庭,均光彩奪目。花謝後,滿目青翠,又是美麗的觀葉植物。杜鵑的枝葉耐修剪,根樁奇特,又是一種極佳的盆景樹材。 映山紅也可地栽裝飾庭院,或單棵點綴或成片鋪植。用杜鵑組成花籬、花壇、花帶,能形成一種雲蒸霞蔚的景 觀。 水 保持盆土稍潮濕。3-6月開花抽梢期內,晴天每日澆水1次;雨季防積水,及時側盆倒水。盛夏高溫季節,隨干隨澆,並要噴葉面水,以增加濕度。冬季生長減慢,減少澆水,通常見干澆水。 肥 在生長旺盛期和花期需要施肥,用腐熟菜籽餅對水使用。在春季要補充微量元素。 土 宜酸性土壤,要求疏鬆、透氣、排水好、富含腐殖質。此外泥炭土、黃山泥、煤渣、鋸末等配置的混合土,均可使用。 地理分布 映山紅在我國的湖北麻城市河南信陽市以及雲南有分布,麻城市因杜鵑花旅遊資源豐富,故將此作為其市花。因此有「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之稱。
3. 關於杜鵑花的資料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杜鵑花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
(3)紅色杜鵑花的介紹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杜鵑生於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4. 杜鵑花有什麼特點長什麼樣子
杜鵑花 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屬常綠灌木或者落葉灌木,且植株葉片集中在枝條的頂部,長度為1.5到5厘米,而且杜鵑花在每年的春季開花,花朵一般為2到3朵簇生,顏色呈玫瑰紅和暗紅色。
杜鵑花的形狀特徵
杜鵑花是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多為常綠灌木或者落葉灌木,它的莖干有較多的分枝,葉片集中分布在枝條頂部,長度在1.5到5厘米之間,而花朵通常2到3朵簇生,呈暗紅色和玫瑰紅。
杜鵑花的種類介紹
杜鵑花的種類有900多種,主要分為春鵑、夏鵑、東鵑、西鵑、高山杜鵑等,其中春鵑是指新開花後發芽且花期在春季的品種,而夏鵑是先長葉後開花的品種,通常在每年的5到6月開花。
杜鵑花的養殖環境
杜鵑花屬於喜光喜溫植物,在養殖時應該為其提供全天候的光照條件,有利於植株花朵的開放,但是在夏季需要使用遮陽布遮擋部分陽光,同時為杜鵑花提供15到25度的溫度環境,冬季應該移至室內養護。
杜鵑花的澆水方法
杜鵑花喜濕,在養殖時應該每隔7到10天時間為其澆一次水,在澆水時可以在土壤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亞鐵,保持土壤偏酸性,另外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澆灌,或者是靜置1到2天後的自來水。
5. 映山紅的花名叫什麼,有幾種顏色。
花名: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滿山紅、山躑躅、紅躑躅、山石榴等,因其花開時映得滿山皆紅而得名。杜鵑花科,半常綠灌木。
杜鵑花顏色分為:紅、紫、藍、綠、黃、白、粉等顏色,再加上花色有單色、復色、飛白、鑲邊、點紅、亮斑、噴沙、灑錦等。
(5)紅色杜鵑花的介紹擴展閱讀: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贊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宋代對杜鵑花的栽培又有新的發展,詩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鵑花於庭院:「造物私我小園林,此花大勝金腰帶。」南宋《咸淳臨安志》:「杜鵑,錢塘門處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蘇東坡有南漪堂杜鵑詩,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說明杜鵑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見。
明代,對杜鵑花又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涼《水昌二芳記》,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時珍《本草綱目》、《徐霞客游記》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關於杜鵑花的品種、習性、分布、應用、育種、盆栽等記載。如1563年《大理府記》中,記載杜鵑花譜有47個品種,大理的崇聖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種杜鵑,並育成五色復瓣品種,《草花譜》記有「杜鵑花出蜀中者佳,謂之川鵑,花內十數層,色紅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層,色淡」。
清代,已經有了杜鵑花的盆景造型,朱國楨《涌幢小品》記有「杜鵑花以二、三月杜鵑鳥鳴時開,有兩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先葉後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後敷葉(先花後葉)色淡,人多結縛力盤盂翔鳳之狀」之名。而且,對杜鵑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經驗,記載也多,如《花鏡》《廣群芳譜》《滇南新語》《盆玩偶錄》等。嘉慶年間(1796-1820)《蘇靈錄》將杜鵑花盆栽列為「十八學士」第六位。道光年間(1821-1850)《桐橋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鵑、山茶、山鵑」的記載,說明此時中國內已引入國外杜鵑栽培了。
正因為杜鵑花在園林上的價值,早在19世紀末,西方多國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國雲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鵑花標本和種苗。其中英國的傅利斯曾先後七八次,發現采走了309種杜鵑新種,引入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愛丁堡皇家植物園誇耀於世的幾百種杜鵑多來自雲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雲南發現了「杜鵑巨人」大樹杜鵑。它一棵高25米,胸徑87厘米,樹齡高達280年的大樹砍倒,鋸了一個圓盤狀的木材標本帶回國,陳列在倫敦大英博物館里,公開展出,一時轟動世界。大樹杜鵑已經受到國家保護,它是雲南的驕傲,中國國寶。
在20世紀20-30年代,中國以外杜鵑園藝品種開始進入中國上海、無錫、廣州、寧波、福州、廈門、青島、丹東等沿海城市。無錫有園藝愛好者每年向日本的「薔薇園」、「百花園」和「橫濱植木式會社」郵購杜鵑花苗木。上海真如黃園,是辛亥革命後黃岳淵先生建立的花木場,面積7公頃,收集種植杜鵑花品種是國內最多的花圃,有毛鵑30餘種,東鵑500餘種,夏鵑700-800種,西鵑近100種。
近代植物學上的拉丁屬名系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於1753年建立的,由希臘文「Rhodon」(意為薔薇色)和「Dendron」(意為樹木)兩字合成,中文譯意為紅色樹木,即中國所通稱的杜鵑花。
參考資料:網路—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