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突然長蟲了怎麼辦
1. 杜鵑花生蟲用什麼農葯
杜鵑花最常見蟲害有紅蜘蛛、軍配蟲、草履蚧、蚧殼蟲、蚜蟲等,如果蟲子少,最好不用葯,手動捕殺;如果蟲害多,就要使用專用的殺蟲劑進行噴殺了。
1、軍配蟲。
軍配蟲蟲體小而扁平,是對常綠杜鵑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害蟲。一般在每年5-7月份出現,氣候乾燥時蔓延更快。 滅蟲方法:在危害期間噴灑40%樂果1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續3次即可。
2、紅蜘蛛。
紅蜘蛛成蟲主要在植株的根部越冬,天氣轉暖後寄生在植株的葉片背面,每年6-7月高溫、少雨、天氣乾旱是成蟲繁殖較快,蟲害較多。 滅蟲方法: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1/1000的三氯殺蟎醇噴殺,每周一次連續4次。
3、草履蚧、蚧殼蟲等。
滅蟲方法:①使用蚧殼蟲專用葯,「速撲殺」或者「蚧必治」、「蚧撲殺」之類的。②用氧化果樂,一般的葯殺不死,內吸的好點。
此外,要是不知道杜鵑花遭受的是哪種蟲害,可以使用通用的殺蟲劑進行噴殺,一般三天內蟲害就會消失,如果還不死或者有殘余的,那就再噴一次。
2. 我家的杜鵑花生蟲子了,怎麼辦啊
杜鵑花生蟲子的解決辦法:
杜鵑花蟲害-紅蜘蛛
主要危害杜鵑幼枝葉,輕者可使葉片失去綠色,重者使葉片卷縮,變硬變脆,不能吸收養分,影響開花。
蚜蟲重點在於預防,入冬後噴灑一次石硫合劑,消滅蟲卵。發生蟲害時噴灑氧化樂果葯劑。
杜鵑花蟲害-短須蛾
短須蛾主要在葉片背面主脈附近刺吸汁液,使葉片背面出現油漬狀斑點,造成葉片脫落。多發於夏季天氣乾燥時,降雨量增多是隨即減少。
10月下旬和早春3月個噴灑一次石硫合劑500倍水溶液。(此類葯劑可到花鳥市場購買,具體的使用方法按照說明即可。)
網頁鏈接
3. 家裡的杜鵑花上生蟲了,應該怎麼辦
每年的仲春花謝了以後,應結合換盆進行一次修剪整形。修剪掉過密枝條、徒長枝、病枯枝、內心枝、重疊橫生枝以及交叉生長的枝條。使主幹枝條更加強壯,並減少了蟲害滋生。如果以大面積產生危害,建議直接用葯物進行防治。對付紅蜘蛛可用40%三氯殺蟎醇乳油,兌水稀釋成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即可見效。噴葯的時候要仔細。
還有的蟲子是你扔了一些沒腐熟的生活垃圾,然後由於溫度高滋生一些蚊蟲。所以平時花盆不要隨便扔些不利於花草生長的廢物,另外及時用殺蟲葯。暴曬3~15天,即可以殺死大量的病菌孢子菌絲和蟲卵害蟲線蟲。需要注意的是隔著玻璃曬是沒有用的,因為玻璃會吸收掉大部分紫外線。
4. 我的杜鵑花在盆土生了一種像螞蟻的小黑蟲,會飛,怎辦
應該是你的盆景栽培土太肥沃了,孳生了蕈蚊,是雙翅目蕈蚊科的一種;解決辦法就是減少或避免將一些臟水、茶葉水等倒入進去,栽培土不要太濕,最好能夠定期放在陽台曬曬太陽,不要總在陰濕的環境;對現有的蟲子可以整點菊酯類葯劑噴灑一下!同時土裡面可以發現乳白色的小幼蟲,也可以用鑷子挑出來,就沒有事了!
5. 杜鵑花長蟲怎麼治
去買殺蟲的農葯.
6. 杜鵑葉子大面積葉斑,葉面小黑蟲,求救治方法
在通風條件差,溫度比較高,濕度比較大的環境中,杜鵑花容易得葉斑病。
一開始只是在老葉葉尖、葉緣的地方產生針尖大小的褐黃色小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點逐漸變大,並向四面八方擴散,顏色也跟著加深,變成深褐色或者灰色、黑色。
這種葉斑病的斑塊比較有規則,邊緣清晰,葉子正面反面都能顯現出來,會越來越大,直至整片葉子脫落。杜鵑花葉斑病具有傳染性,發現以後要及時摘除病葉,停止葉面噴水,多通風和適當光照,減少澆水量,同時使用廣譜性殺菌劑滅殺,防止病情越來越嚴重。
預防病害的發生,可以使用抗病蟲害的強的采法特氨基酸類水溶肥。
如果杜鵑花葉子背面有顏色很深的、圓溜溜的、不大的小黑點,葉子正面看上去有白斑,像是被紅蜘蛛啃過一樣,就應該是有軍配蟲了,要殺蟲。
葉子背面那些黑點就是軍配蟲的排泄物,葉子正面是它吸食枝葉造成的斑塊。杜鵑花長了軍配蟲以後,要使用殺蟲葯殺,葉子正面、背面、枝幹、盆土表面全部噴施一次,一般連續使用三次,就能殺干凈了。
如果不注意滅殺,軍配蟲會不斷繁殖,情況越來越嚴重,啃食過的葉子乾枯脫落,嚴重影響杜鵑花的生長。
7. 杜鵑花生小蟲子了怎麼辦
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PH 值為 5.0 — 6.0 。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 3 種配製的培養土。 (1) 山土 7 份、乾苔草屑 1 份、干腐葉土 2 份,乾肥 1 份混合配製。 (2) 山皮土 ( 表土 )3 份、馬糞 3 份,落葉雜草 3 份、人糞尿 1 份分層堆制,經過 1 — 2 年後過篩備用。 (3) 山土 3 份、腐葉土 3 份、園土 4 份、砂土 2 份混合配製,並每盆加入 50 克麻醬渣、骨粉。
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 1 — 2 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 0.2% 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 7 — 10 天澆 1 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杜鵑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 4 — 5 天澆水 1 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具體可視盆土乾燥情況適量澆水。 3 月間,杜鵑花發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於春鵑。一般每隔 2 天在上午適量澆水 1 次。 4 — 6 月杜鵑花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 1 次。 7 — 9 月上旬高溫乾燥季節,早晚各澆水 1 次,水量不宜過多,並在中午在葉面和地面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 9 月中旬至 11 月,天氣逐漸轉涼,為杜鵑花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 1 次,保持濕潤即可。杜鵑花比較喜肥,一般採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雲英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 10 天施 1 次薄肥,濃度為 15% ,共施 2 — 3 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 5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施肥 5 — 6 次。如連續下雨,可施乾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 1 — 2 次。
軍配蟲 ( 又名冠網蝽 ) 在危害期間噴灑 40% 樂果 1500 倍液,每 7 天噴 1 次,連續 3 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 40% 樂果乳油 2000 倍液或敵敵畏 1500 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