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茉莉花
『壹』 福清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福清歸福州轄,應該也是茉莉花吧。 其它 北京市花 月季 上海市花 玉蘭 天津市花 月季 重慶市花 山茶 香港市花 紫荊 鄭州市花 月季 濟南市花 荷花 太原市花 菊花 沈陽市花 玫瑰 杭州市花 桂花 南京市花 梅花 武漢市花 山茶 合肥市花 石榴 福州市花 茉莉 廣州市花 木棉 南寧市花 扶桑 貴陽市花 蘭花 西安市花 石榴 拉薩市花 玫瑰 蘭州市花 玫瑰 銀川市花 玫瑰 泉州市花 刺桐 芫湖市花 茉莉 南通市花 菊花 湘潭市花 菊花 中山市花 菊花 洛陽市花 牡丹 玉溪市花 扶桑 許昌市花 荷花 徐州市花 紫薇 安陽市花 紫薇 荷澤市花 牡丹 延安市花 牡丹 青島市花 月季 蚌埠市花 月季 宜昌市花 月季 商丘市花 月季 焦作市花 月季 淮陰市花 月季 常州市花 月季 衡陽市花 月季 鷹潭市花 月季 大連市花 月季 威海市花 月季 安慶市花 月季 西昌市花 月季 德陽市花 月季 淮南市花 月季 邯鄲市花 月季 錦州市花 月季 廊坊市花 月季 隨州市花 月季 新鄉市花 月季 吉安市花 月季 濟寧市花 月季 滄州市花 月季 宿遷市花 月季 沙市市花 月季 紹興市花 蘭花 鎮江市花 臘梅 揚州市花 瓊花 咸陽市花 紫薇 自貢市花 紫薇 奎屯市花 玫瑰 佛山市花 玫瑰 衡陽市花 月季 開封市花 月季 寧波市花 山茶 溫州市花 山茶 承德市花 玫瑰 瀘州市花 桂花 桂林市花 桂花 梅州市花 梅花 鄂州市花 梅花 蘇州市花 桂花 南陽市花 桂花 黃石市花 石榴 十堰市花 石榴 西寧市花 丁香 信陽市花 月季 長沙市花 杜鵑 丹東市花 杜鵑 九江市花 杜鵑 三明市花 杜鵑 巢湖市花 杜鵑 台北市花 杜鵑 新竹市花 杜鵑 嘉興市花 杜鵑 無錫市花 杜鵑 成都 木芙蓉 長春 君子蘭 岳陽 桅子花 常德 桅子花 漢中 桅子花 深圳 三角花 廈門 三角花 惠州 三角花 珠海 三角花 湛江 洋紫荊 包頭 大麗花 汕頭 鳳凰木 大理 高山杜鵑 昆明 雲南山茶 南昌 金邊瑞香 張家口 大麗花 井岡山 杜鵑花 丹江口 梅花 景德鎮 山茶 三門峽 月季 平頂山 月季 駐馬店 月季 馬鞍山 桂花 連雲港 石榴 佳木斯 玫瑰 哈爾濱 紫丁香 烏魯木齊 玫瑰
『貳』 福州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福建省各市的市花:
福州: 茉莉花
茉莉花為純潔,熱情,與和藹可親的象徵,是愛情之花,友誼之花.
廈門,三明,惠安: 葉子花(又名三角梅)
葉子花是堅忍不拔,頑強奮進的象徵.19世紀30年代,葉子花就落戶於廈門.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人大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定葉子花為市花.
泉州 :刺桐花
刺桐花是阿根廷的國花,被認為是吉祥如意的象徵.泉州人愛刺桐花,把它作為"瑞木".是泉州的特殊標志和象徵.於1986年10月當選為泉州市花.
漳州: 水仙花
中國水仙花是聖潔,美麗,吉祥,高尚的象徵.
三明: 杜鵑花
杜鵑花是熱情純真,吉祥美好的象徵.民間根據杜鵑花隨杜鵑鳥鳴叫而開放的現象,因而稱之為杜鵑花.杜鵑花在春,夏開花,花朵繁密,花色豐富,花期長,開放時,熱烈奔放,鮮艷奪目,是深受中國人民熱愛的名花之一.
龍岩 :蘭花,山茶花
蘭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和堅貞,美好,高潔,典雅的象徵.在龍岩市,人們愛蘭養蘭之風已久,蔚成風尚.
山茶花在中國是勝利之花.象徵勇敢,正派和善於斗爭.又是友誼的象徵.也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禮儀花卉.
南平: 百合花
我國自古以來就把百合花視為幸福,吉祥和如意的象徵.世界上不少地區的人們也很欣賞百合花.把它作為聖潔的象徵.
市樹:
福建省有6個設區市分別確定了自己的市樹。其中,福州市樹為榕樹(1985年確定);廈門市樹為鳳凰木(1986年確定);泉州市樹為刺桐(1987年確定);三明市樹為黃花槐、紅花紫荊(1991年確定);莆田市樹為荔枝樹(1993年確定);龍岩市樹為樟樹(1997年確定)。
廈門--鷺
福州--榕
漳州--薌
泉州--鯉/桐
莆田--荔
南平--延(閩北)
龍岩--(閩西)
寧德--蕉(閩東)
泉州惠安----螺
泉州德化----潯
泉州南安----柳
泉州安溪----溪
漳州南靖----靖
漳州東山----陵
廈門同安----銀
廈門市翔安區馬巷鎮----舫
金門----浯
南平建甌----芝
南平政和----熊
南平邵武----鐵
南平建陽----潭
南平浦城----浦
寧德福安----韓
寧德福鼎----桐
寧德霞浦----松
寧德周寧----獅
寧德壽寧----鰲
寧德柘榮----柳
福州閩清----梅
福州平潭----嵐
福州永泰----樟
福州羅源----羅
福州長樂----航
福州福清----融
三明永安----燕
三明大田----岩
三明泰寧----杉
三明尤溪----沈
三明將樂----鏞
三明沙縣----虯
三明建寧----睢
龍岩長汀----汀
龍岩漳平----菁
龍岩連城----蓮
『叄』 福建有什麼特產
一、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省福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福州茉莉花茶特點:福州茉莉花茶是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通常以綠茶為茶坯,少數也有紅茶和烏龍茶。
二、連江鮑魚
連江縣地處福建東部沿海,屬中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全縣海岸線長238公里,海域面積為3112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近海地形平坦開闊,潮流通暢,為連江漁業生產尤其是鮑魚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我國在同一海區養殖來自不同地理帶和不同國家鮑種的最適宜地區。
三、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佔全市水果產量的-半。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
四、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產,福建名產之一,選擇成熟的芙蓉李鮮果,採用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栽培已有千年歷史。
五、福州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大方,裝飾豐富多彩,產品有磨漆畫、屏風、花瓶、茶具、煙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來多次獲巴拿馬、芝加哥、巴黎等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肆』 在福州有什麼地方好玩的
南江賓,北江濱…復…風景好。或制者西湖也是一個類型的。
還有博物院。呵呵,個人覺得裡面很不錯。但是就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了。
寶龍城市廣場也不錯,底下一層有游樂場就是和以前先施的歡樂天地差不多,玩的項目挺多的。裡面還有很多店鋪,女生不是喜歡逛街么?裡面什麼都有,你可以買點小飾品送人家。逛完可以在裡面吃飯。飯吃完可以去五樓的金逸電影院看電影。那個電影院環境非常非常好!!!女生絕對喜歡。我和我同學去了幾次,都感覺非常好。
步行街一帶小店小吃也很多,但是個人感覺檔次不高,也不是很衛生。
補充一下,寶龍里無論吃的還是買的選擇面都很廣。裡面餐廳環境都不錯,而且一般還是可以消費得起的。
『伍』 誰知道 片名<Fujiang blue>中文名《金碧輝煌》 這部電影哪裡看
小混混「America」勒索成天鬼混的媽媽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無所事事的「小混混」,他們酗酒,打架,跳舞,吸毒,天天惹是生非,他們的生財之道是跟蹤偷拍,然後敲詐勒索丈夫在國外打工,妻子在家偷情的「留守富婆」。此招屢試屢靈驗,小混混們的「地下工作」的戰果不亞於FBI。
其中一個「小混混」叫"America",因為他的爸爸就在美國打工。他們家很富有,他的媽媽不甘寂寞,成天和不同的男人交往。"America"很憤恨,決定教訓一下媽媽,他唆使同夥跟蹤偷拍敲詐自己的媽媽,並大功告成。帶著這些錢,小混混們去度假,觀光旅遊。大家一起歌唱,一起玩耍,這時候的青春是陽光燦爛,是金碧輝煌的——和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為形成鮮明的對比。
"America"的媽媽顯然受了驚嚇,荒謬的是,她竟然去教堂禱告懺悔。她對教堂的管理員表示,「如果你們需要,我隨時都可以捐款。」而就在此時,一位母親向她求助,希望她能夠借錢給她的兒子,幫他做點小本生意時,她卻拒絕了。不過,她表示可以做為擔保人,讓她借高利貸,幫他的兒子偷渡出國打工。這其實是一個陷阱。借了高利貸就如同陷入泥沼。實際上,"America"的媽媽和出借高利貸的地頭蛇是好朋友。
「日本人怕福清,英國人怕連江,美國人怕長樂,全世界怕福建!」
影片中偶爾閃現這樣的標語,「誰偷渡誰坐牢」,「打擊非法移民」「在此偷渡死路一條」等。在福清,長樂和平潭地區,偷渡成風,很多男性偷渡到國外打工,有的人10年,20年不回家。一個小混混開著玩笑說道:「日本人怕福清,英國人怕連江,美國人怕長樂,全世界怕福建!」看到這兒,英國觀眾笑了——我相信我們的心卻是酸的。
其實誰也不願意背井離鄉。然而,對於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最快最直截的路似乎就是到外國打工。事實也擺在那裡——那麼多的「留守富婆」就這樣誕生。盡管鋌而走險,但是只要出的去,家人就會「雞犬升天」。
於是,「小混混」中的阿龍決定借錢通過蛇頭辦出國。盡管一家人由此會背負巨額債務,阿龍出國,還是給他們帶去了希望。阿龍的父母在村子裡請了劇團,舉辦「阿龍赴英答謝眾鄉親」,阿龍全家人合影,阿龍和妹妹在兒時玩耍過的海邊話別……阿龍的妹妹也想輟學跟哥哥去闖盪,阿龍知道出去就意味著什麼,義正言辭的拒絕。
阿龍離開後,好朋友"America"用錄像機拍攝了一部短片,准備郵寄給他。短片里記錄了阿龍老家的街道,小巷,在工作的人,小混混和以往一樣的花天酒地的生活,還有他們對他的思念,對他的祝福。
「有命在,有錢賺,回來就好!」
片章節附註釋,阿龍到英國後就被遣送回國,他在一個小漁場工作了一段時間,每個月只能掙800塊錢,而他欠的債是30多萬。無奈,他只能又借錢,開始第二次偷渡。
結尾是對一個可以被認知為阿龍的母親的電話采訪,那位母親在電話中陳述,自從英國的「莫克姆海灘事件」後,她再也沒有接到兒子的電話,她尚不知道兒子是否遇難。但她希望兒子能夠回來。母親這樣說,「有命在,有錢賺,回來就好!」
還有多少母親在同樣期待?我的淚在流……
電影的英文名叫《Fujian Blue》,Blue的英文含義之一是「抑鬱,憂傷」,我,感覺到了這樣的憂傷。
導演闡述
傳統的福建人重家庭、重家族,是一批海洋觀念深厚的人群。
近年來,他們卻紛紛背井離鄉,如潮水般湧向海外。一方面他們中一些人去了國外不回來了,另一方面內地來的打工者又源源不斷地奔赴這些沿海地區,衍生出一些亂象。
年輕人追求享樂如飛蛾撲火,中年人「找生活」也不甘示弱。
酒醒時分,能否再續昨夜的醉夢?
這是一部自由的電影,荒誕而真切,恬靜而迷狂,那些宿醉後的悲傷,那些追尋後的虛妄, 從城市到鄉村,從陸地到海島,雜糅成一幅當今福建沿海地區的風情畫.
一部份傳統的福建人去了國外不再回來,留下原有的家人不問不聞,與此同時,內地來的打工者又源源不斷地奔赴這些沿海發達地區尋求享樂生活,「年輕人追求享樂如飛蛾撲火,中年人『找生活』也不甘示弱」,從而衍生出一些社會亂象。
導演就是通過這部「自由的電影」,用「荒誕而真切,恬靜而迷狂」的電影語言講述從城市到鄉村,從陸地到海島的一個個普通人物的故事,表現「那些宿醉後的悲傷,那些追尋後的虛妄」,「雜糅成一幅當今福建沿海地區的風情畫」。
翁首鳴在3年前開始籌拍這部以非法移民偷渡為題材的影片,之所以選擇這一題材是當前福建地區的傳統觀念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按照翁首鳴的話說,「傳統的福建人重家庭、重家族,是一批海洋觀念深厚的人群」,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外部環境的劇變深刻影響著傳統福建人的理念,他們有的紛紛背井離鄉,如潮水般湧向海外。
一部份傳統的福建人去了國外不再回來,留下原有的家人不問不聞,與此同時,內地來的打工者又源源不斷地奔赴這些沿海發達地區尋求享樂生活,「年輕人追求享樂如飛蛾撲火,中年人『找生活』也不甘示弱」,從而衍生出一些社會亂象。
導演就是通過這部「自由的電影」,用「荒誕而真切,恬靜而迷狂」的電影語言講述從城市到鄉村,從陸地到海島的一個個普通人物的故事,表現「那些宿醉後的悲傷,那些追尋後的虛妄」,「雜糅成一幅當今福建沿海地區的風情畫」。
「影片在平潭島取景,使用了當地大量非職業演員,貼近生活。導演的處女作準確而直接地指出了為什麼那麼多當地人冒著風險一心想著偷渡出國,盡管內在的社會和經濟原因不會讓人過於驚訝,但影片把觀眾帶進了一群從未被講述的人們生活當中。」
一位在海外的福清人看到此片的留下的評論
鮮果上瀏覽匯集了好些天的訂閱,見波德維爾先生提到了溫哥華電影節,講述一片來自東方的視野。他提及了包括有賈樟柯《無用》,杜琪峰《神探》、李滄東《密陽》再到分獲溫哥華電影節龍虎獎的兩部內地電影等,不過真正引起興趣和注意的是一部叫《Fujian Blue》的片子,直覺告訴自己,那是個和福建有關的片子。記不清之前在哪見過這個名字,似乎在釜山電影節或更早的某個空間上,但沒多大印象。
ok,然後是萬能的搜索,本片名為《金碧輝煌》,拜倒,相信在杭州呆過的大多知道「金碧輝煌」的來頭,大約就是相當北京的「天上人間」。還是原來《海市蜃樓》改到《南澳港》的痕跡更能說明問題,又引得考據狂如本人去搜索南澳,目光在福建到廣東以及北回歸線的地圖上游索。說遠了,其實在沒看過更多資料乃至影片之前,對這名字確實有些猜不透。
但這一切都可以Google出來,《海市蜃樓》來自文案里的「What if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was just a mirage?」;《南澳港》更簡單些,就是故事背景,福建沿海某處;《金碧輝煌》,這個,外表光鮮,內里腐朽的反諷?溫哥華電影節上的介紹更乾脆些:影片在平潭島取景,使用了當地大量非職業演員,貼近生活。導演的處女作準確而直接地指出了為什麼那麼多當地人冒著風險一心想著偷渡出國,盡管內在的社會和經濟原因不會讓人過於驚訝,但影片把觀眾帶進了一群從未被講述的人們生活當中。
拋開「南澳島」的地理位置不說,確信《金碧輝煌》故事背景是閩東無疑。因為,一瞅故事簡介就明白了,以前在哪聽人說由於閩北如長樂、福清一帶偷渡嚴重,可能嚴重不足以形容,該用上「恐怖」一詞。男人紛紛逃出國門,想著跨過風高浪險的鬼門關,奔向彼岸的異鄉發財。也確實,匯回國內的鈔票一把一把抓,而留守家中的許多少婦寂寞難耐,只能藉助各種手段來滿足慾望。比如這樣的版本,在《海峽XX報》等一類大小報紙上,用些隱諱詞語,刊登些誘人的廣告,排遣遂成可能。好吧,有階段專門留意過,不過,無法下最後判斷,註明為「我所知道的但不知是否嚴密的版本」。
終究,閩東和閩南還是很不一樣的(相同現象還有閩西或閩北)。一方水土一方人,絕不單是地域的阻隔、語言上的不通。閩南尋思走出國門,漂泊遠方的人們,從幾百年前到改革開放前,該走的其實也走得差不多了,台灣、南洋到香港,某種程度上也算是遍布。於是面對閩東的偷渡風,它們才是當之無愧、令各國聞之變色的現象,後有「日本人怕福清,英國人怕連江,美國人怕長樂,全世界怕福建」一說(The whole world fears Fujian!)。
某個時候看過福建的悲哀之說,大意是從福建的地形上探究及尷尬的起源,夾在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迎面海峽那邊是個台灣。背後是多山的地理條件,慢得可以稱一絕的鐵路,早期沒有任何重工業,封閉的人文環境。閩北沿海的人尚且千方百計、窮盡所有,以出國為最終目標。內陸靠山的人們更不用說,情況也好不到哪去。只是,福建的人比起周圍三省,其實也算少的。不著調的以上部分只為說明一個問題,賈樟柯一個人打造汾陽,被強調得有個性的成都,甚至是有越來越多作品投向重慶之類「敏感地區」時,會有多少作品投到安於東南一隅的福建(計算寧浩《銀牌車手》等的廈門外景話)。其實電影作品的地域概念很淺顯,如同往北多數省份沒被清晰地提及般白紙一張,港片越來越多北望神州,出現到深圳、廣州段落是自然而然的必須設置,但絕對很少說會跑到福建、浙江。換話說,只有跑到外面的人,而沒有真實的土壤。
總是只有根植於這片土壤才會有抒發不盡的感情,翁首鳴只用一個福建(Fujian)就串起了所有作品的記憶,乃至一個還沒成為真正觀眾的情感。個人到鄉土,這點上,單是沒涉及文字,都能輕易想到侯孝賢。波德維爾也提及《風櫃來的人》對翁首鳴的啟發(對張躍東《下午狗叫》的評價則提到雅克?塔蒂和奧塔?依奧塞利阿尼,不過交流中,張說並不知道這二人),更為確鑿的信息則是翁首鳴確實在追求HHH的長鏡、調度還有理念。判斷都是相似的,結伴出沒的年輕主人公,放縱、焦慮、選擇到青春的無聊感,隱藏的大背景,海峽的這一邊和那一邊。
看過導演早幾年的《茉莉花海灣》,在童年以及長大之間的穿插敘事可能顯得稚嫩。頻繁的切換,礙於圖像質量,有些重復,有幾幕卻轉得很好,前後呼應更是相當留心。弦外之音是又見唱歌的鄉鎮教會,敏銳還是精巧,都是合適的。
《茉莉花海灣》也沒有完全將能量完全激發。一方面,它是短片的20分鍾不到所無法承擔,再是可能沒有找到更合適的契機,更穩妥的處理??更多還是個人體驗為主的情感噴發,短片卻收得有些倉促。但短片之所以為短片,殘有的淡淡氣息和天真歌謠,在幾經變換的演奏版中,烘出一個主題,茉莉花,海灣。從人至事,又由事與人再次回到孕育它們所有的土地,結尾主觀鏡頭的注視完整地表現了這一切。
中景、遠景,遠遠隔著,屬於看不大清表情的疏離。獨特的海島風貌(平潭島),既陌生又似熟悉的家鄉方言(平潭話),如果翁首鳴用上客家話以及閩南話,那結尾的印象將再一次證明的確是更近於張作驥。影片結尾,事實上不可能存在的人生階段交逢,謂之「幻想」或「超現實」。所謂的情感與想像力不是歌謠或外景所能企及的高度,在陳懷恩與張作驥之間,舊題重談,能夠輕易發現其區別。
最後,八卦下,年輕導演長得很「福建人」。1982年的,確實年輕。溫哥華電影節是發掘尚未成大氣候的電影人,路途遙遠,希望能繼續走好。
------------------------------------------------------------------------------------------------------------------------------
不好意思,找不到看的地址呀,好像不是很熱門,盡管獲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