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高明石塘村鬱金香

高明石塘村鬱金香

發布時間: 2023-03-06 10:52:47

A. 善良的死神的人物形象

阿獃
身份:死神曼多恩、當代救世主
年齡:登場時11歲,結尾時22歲
經歷:相貌在神界出人意料的普通,但天生有些呆滯,單純善良,做任何事情都很執著和努力。魔武雙修,天罡劍派三代弟子,大陸魔法師工會長老,天金魔法師工會長老,繼狄斯之後的第二位天罡劍聖, 天罡劍聖關門弟子,殺手「冥王」歐文的傳人,「魔炎術士」哥里斯的唯一徒弟,冥王劍和神龍之血的擁有者,,「神王」絲雅和「冥王」文森的兒子,千年大劫的救世主。能通過神龍之血召喚聖邪和骨龍。先後得到哥里斯,歐文,天罡劍聖的指點和培養,並在大陸上的歷練中,實力不斷地提高。尤其是得到天罡劍聖傳功後,實力有了質的飛躍,最終超越天罡劍聖,達到生生變第七變。曾先後幫助了普岩族,拯救了精靈族,剿滅了殺手工會。實為神界的死神曼多恩轉世,是神王與冥王的兒子,擁有接近神王與冥王的實力。由神王恢復記憶和神力,並與冥王大戰,最終阻止了冥王統一三界的計劃。後與玄月結合,游離大陸。後得知在人界的呆傻是因為神王絲雅封印了他的記憶,實際上是個絕頂聰明的人。
絕招:生生變之天雷交轟(曾經引發了九天神雷挫敗了玄夜,芒修,羽間三位紅衣祭祀合力發出的輪回之光),須彌之劍,天羅地網
恢復死神神位後擁有歲月之痕,耀天之鎧及鐮刀之舞等神器,能使出「死神絕響」等絕技。
玄月
原名:羅林
性別:女
年齡:登場時15歲,結局時19歲
經歷:聰明伶俐,美麗善良,有很高的魔法天賦,對愛情充滿了執著和勇氣。本是教皇的孫女,紅衣主教玄夜的女兒,後成為紅衣主教之一。十五歲時,因貪玩偷偷從教廷跑出來,在機緣巧合下遇到阿獃,和阿獃一起在大陸上歷練,經歷了許多波折和考驗,和阿獃之間的愛情充滿了酸甜苦辣。擁有鳳凰之血。實為神界十二主神之一,夢與幻境之神——羅林的轉世。由神王恢復記憶和神力,後與阿獃結合,遊山玩水,過著嚮往已久的平靜生活。曾扮成男裝與阿獃一起冒險,後因洗澡事件暴露真實身份,也因此在一起,不久後因巴不依的離間計而再度拆散兩人,而後阿獃不再自卑及時趕到現場制止了她與巴不依的婚禮,因此再度在一起。
丫頭(提芙雅)
心地善良從小喜歡阿獃,曾和阿獃一起在尼諾城當小偷,是阿獃心目中第一個比饅頭重要的人,和阿獃是青梅竹馬的一對,曾許願說長大以後做阿獃的妻子,因難忍飢寒交迫和黎叔的迫害,隨雲母城總督夫人離開阿獃,後改名提芙雅。曾與總督夫人的孫子、北方劍聖的記名弟子提羅相戀,後提羅移情別戀,毒打丫頭致其重傷。最後由於經受不住提羅和貴族小姐的虐待,在見到阿獃後不久死去。丫頭和阿獃一起裹在棉衣里啃饅頭的場景,是整部小說里的第一個亮點,也是最感動人心最溫馨的畫面,也許丫頭的死是整部小說最大的遺憾。後來靈魂被神王安排去轉世了。

阿獃在暗豪夜總會遇到的一個女孩,被黑暗勢力侮辱了一生,卻悄悄愛上了阿獃,並前後兩次救了阿獃的性命,第二次救阿獃時用身體擋住貓女的致命一擊而死。並永遠地留在了阿獃的心底,冰的死對於阿獃來說是個太大的打擊,從前那個善良的阿獃在冰死後曾經消失不見,發誓要殺盡天下惡人,後來在岩石的開導下恢復原本性情,但依然對冰念念不忘。在那段時間內阿獃對冰的思念超過了任何人。後來靈魂被神王安排去轉世了。
滅鳳
盜賊工會會長的女兒,有獲取者的實力。為了給被阿獃的冥王劍殺死的四叔報仇,多次偷襲阿獃,但並未成功,卻不知不覺間愛上了阿獃,只是心中不敢承認,在仇恨與愛意間徘徊。為指引阿獃消滅殺手工會的據點,在阿獃重傷調養時照顧阿獃三個月之久,並每天都念祈神咒,打開了神界之門使得神王救了阿獃的性命。後在剿滅殺手工會總部一戰中,被主上利用,全家人被主上所殺。她一心求死,受了重傷,被阿獃等人所救。脫離危難後,自知無法與阿獃走到一起,選擇了離開。後來到神聖教廷做了一名神女。她的人生路可謂坎坷。
哥里斯
大陸上最偉大的煉金術師,為人亦正亦邪,修煉黑暗與火系的阿獃的第一個老師,曾想將阿獃當鼎爐煉制神器,卻在阿獃被歐文帶走後悔悟,將自己煉成了神器「哥里斯之願」,與阿獃融合。
歐文
在人界的冥王劍持有者,天罡劍派第二代弟子,阿獃的第二個老師。為了復仇加入殺手工會,卻被殺手工會會長陷害,中了世上最毒的無二聖水,機緣巧合之下被阿獃所救。後與殺手對戰時耗費功力過多,劇毒發作,將冥王劍傳給阿獃後去世。
狄斯
天罡劍聖,阿獃的師祖。四大劍聖中排名第一,生生決達到九級頂峰,生生變達到第六變,天罡劍派創始人。其功力深厚到人類的最高境界。後將功力全部傳給阿獃,使阿獃的實力有了質的飛躍。傳功後遂即「羽化登仙」,但作者並未交代其結局。
岩力
岩石的弟弟,力大無比,善使兩把巨斧。個頭較矮,最反感別人議論他的身高。為人重情重義,但有些莽撞容易沖動。拜審判長玄遠為師。
岩石
阿獃等人在普岩族認識的大哥,族長的兒子,成熟穩重,遇事能夠冷靜分析並果斷處理,多次給阿獃出謀劃策。曾因愛妻雲兒被害陷入極度悲傷之中,變得寡言少語,心如鐵石,不為美色所動心。在精靈族偶然認識了精靈卓雲,與其相愛結合。後拜神聖教廷審判長玄遠為師。
普林
普岩族的偉大先知和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具有預言的神秘力量,曾送給阿獃一件護身神器——神龍之血。大陸三大魔導師之一,擅長空間魔法,曾化名圓木在大陸闖盪,威震一時。曾犧牲自己三十年的壽命來預測救世主的信息,並斷定阿獃和玄月就是當今的救世主,由於占卜消耗過多生命力即將歸天,但被阿獃用自己的鮮血救回了性命。後帶領提魯戰士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在火妖偷襲時助人類聯軍抵擋,幾乎全軍覆沒。他的無私付出、顧全大局受到了所有人類的尊敬。
席文
天罡劍聖的首席大弟子,天罡劍派第二代掌門,生生訣達到九重,功力接近劍聖。曾進入落日帝國探尋阿獃下落。後帶領天罡山脈的二代、三代弟子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並與玄遠聯手擊殺月王。
卓雲
精靈族人,被阿獃等人在暗豪夜總會拍賣場中救下,隨岩石等人在落日帝國探尋阿獃下落。後成為岩石之妻。
月姬
月痕傭兵團副團長,擅長射箭,脾氣火爆,曾和阿獃等人一起在大陸上歷練,後成為基努之妻。
玄迪
當代教皇,神聖教廷最高統治者,是大陸上魔法修為最高的人。持有極品神器天神之杖。起初便認識到阿獃是救世主,多次幫助阿獃。在冥界入口開啟時,燃燒生命使用終極禁咒打開了神界之門,後由神王幫助恢復肉身。
玄夜
玄月的父親,四大紅衣祭祀之一,曾是教皇的最佳繼承人。魔法修為精深,但做事莽撞欠考慮,自以為是。對阿獃心存偏見,多次阻止女兒玄月和阿獃交往,但後來對阿獃的印象大有改觀。在教廷首次派軍剿滅暗魔人一戰中擔任總指揮,由於判斷失誤,盲目自信,中了黑暗勢力的埋伏,結果損失慘重,被降為白衣祭祀,並剝奪其繼承教皇的權力。後在玄月婚禮時恢復紅衣祭祀的職位。
娜莎
玄夜的妻子,玄月的母親,白衣祭祀。非常寵愛自己的女兒。
霍頓
黑暗城城主的侄子,子爵。暗豪夜總會的主管。阿獃為給冰報仇,用冥王劍將其斬殺。
拉爾達斯
火系魔導師,天金帝國國師,天金魔法師工會會長,大陸三大魔導師之一,大陸第一攻擊魔導師。年輕的時候在火山底部的岩漿附近修煉,魔法力通天,被尊為「火神」。曾和阿獃大戰,使出「九轉炎龍」,與阿獃兩敗俱傷之後大徹大悟,不再有那麼強的好勝心,並在玄月婚禮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幫助阿獃順利爭取了奪回玄月的機會。後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率領火系魔法師大顯神威。
霸王
霸王傭兵團團長,在與阿獃交手後,依照契約解散了霸王傭兵團並加入了月痕傭兵團,後在死亡山脈大決戰中遭到了亡靈火妖的偷襲,不幸陣亡。
滅一
殺手工會滅殺者頭領,後來升為元殺者。多次奉命刺殺阿獃都未成功,也多次死裡逃生,後在殺手工會總部一戰中被阿獃殺死。 月痕:月痕傭兵團團長,曾和阿獃等人共同接下尋找極品魔法水晶的任務,一起在大陸上歷練。與阿獃等人分道揚鑣後,一心建設月痕傭兵團,使其成為了特級傭兵團。
岩巨:普岩族人,岩石的兄長,深受族人的尊敬。為了發泄對岩石的嫉妒和不滿,奸殺了岩石的愛妻雲兒,並准備嫁禍給阿獃等人,但被普林先知識破詭計,後被當眾處決。
精靈女王:精靈族的女王,全族最高統治者。曾在落日帝國皇宮拯救星兒一戰中大顯神威,使出自然魔法禁咒「生長的旋律」,使整個皇宮陷入癱瘓。後在死亡山脈大決戰中為聯軍建造工事及指揮所。
星兒:精靈族的公主,女王唯一的繼承人。曾因貪玩被黑暗勢力抓走,被阿獃費盡千辛萬苦從落日帝國皇宮中救出。 她因此愛上了阿獃,但因為精靈王傳人的特殊身份而無法與阿獃在一起,只能將愛永遠藏在心底。
奧笛:精靈女王的丈夫,大精靈使,曾為了博取精靈女王的芳心,冒險獨闖死亡山脈,並在石洞中發現了一顆龍蛋,也就是後來的聖邪。
娜嚴:娜莎的父親,玄夜的岳父,四大紅衣祭祀之一。在教廷首次派軍剿滅暗魔人一戰中,頭腦清晰,首先識破了黑暗勢力的詭計,並燃燒自己的生命使用「靈魂釋放」而死,使玄夜等人成功逃出包圍圈。
芒修:四大紅衣祭祀之一,曾擔任玄月與巴不依婚禮的主持人,並和其他兩位紅衣祭祀對阿獃進行了考驗,施展出絕技金色鬱金香「光之圓舞曲」,又同羽間、玄夜聯合發動了「輪回之光」。後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
羽間:四大紅衣祭祀之一,長期在外專職負責對大陸的巡查工作,後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
玄遠:教廷審判長,教皇的弟弟,善用神諭斗氣,實力接近劍聖,性格怪異,但處事分明,善良明智。在教廷首次派軍剿滅暗魔人一戰中大顯神威,後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並與席文聯手擊殺月王。
巴不倫:副審判長,使用光明短,和玄夜一起長大的好兄弟,在其妻子洛水間諜身份被揭穿已無路可逃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殺來替妻子贖罪,對妻子洛水的愛可歌可泣,感天動地。教皇按大禮將夫妻兩人安葬。
洛水:巴不依之母,實際為黑暗勢力的卧底,被發現後和巴不倫一起自殺,並在臨死前透露給教廷一個重要消息,就是關於黑暗勢力的總部位置就在死亡山脈中。
巴不依:教廷的光明審判者,喜歡玄月,曾經離間阿獃和玄月,逼走了阿獃,後來母親洛水身份泄露,父母自殺雙亡,巴不依受刺激過大導致精神失常。
哥里松:哥里斯的弟弟,火系魔導士,實力接近魔導師水平,後隨拉爾達斯參加了死亡山脈大決戰。
奧里維拉:風系魔導士,大陸魔法師工會人,具有很高的魔法天賦和潛力,並得到風神之杖的魔法加持。後與亞金族的蒂雅族長結為夫妻。
基努:火系魔導士,天金魔法師工會人。拉爾達斯唯一的徒弟,曾在火山口修煉魔法。後與月姬結為夫妻。
比因落格:風系魔導師,落日帝國首席宮廷魔法師,大陸三大魔導師之一。曾經幫助阿獃逃生,在落日帝國擔任國師,效忠於皇帝泉依,因此空有一身絕技,卻未給人類貢獻過自己的力量,也沒有參加人類聯軍同黑暗勢力在死亡山脈的大決戰。
蒂雅:亞金族族長,曾經喜歡上女扮男裝的玄月,後為奧里維拉之妻。
小環:丫頭的侍女,丫頭待小環如姐姐一般,小環也對丫頭如妹妹一般愛護,丫頭死後,阿獃帶著她到了哈里家居住。
血骷髏:骷髏傭兵團團長,北方劍聖的徒弟,善用火魘斗氣。曾與其他三骷髏聯手發動攻防一體的絕招「四元素陣」。
鐵骷髏:骷髏傭兵團副團長,帶領重裝騎兵大隊,為人有些莽撞。
風骷髏:骷髏傭兵團副團長,帶領弓箭兵大隊,箭法十分高明。
冰骷髏:骷髏傭兵團副團長,女,善用極冰斗氣,曾與阿獃交手被一招制服。後來喜歡上了阿獃,但因看穿了「玄日」的真實身份,自知沒有任何希望而選擇放棄,將愛藏在心底。
亞金長老:亞金族的長老,共有四人,深通靈魂魔法,對精神力的控制極為熟練。曾用靈魂魔法禁錮了阿獃等人。
雲翳:東方劍聖,四大劍聖中排名第二,善用清風明月斗氣,具有極強的穿透力。後參與了死亡山脈大決戰,成為人類聯軍中的中流砥柱。
鶻突:北方劍聖,四大劍聖中排名第三,嗜酒如命,脾氣火爆,其修煉的火魘斗氣非常霸道。後參與了死亡山脈大決戰,成為人類聯軍中的中流砥柱。
哈里:西方劍聖,四大劍聖中排名第四,隱居於哈克村中,其自身的青蓮斗氣浩然博大,中正平和,絕技「七葉蓮花心」。後參與了死亡山脈大決戰,成為人類聯軍中的中流砥柱。
聖邪:精靈族贈予阿獃的龍 ,因為吸收了冥王劍的邪氣發生變異,被稱為金眼聖邪龍。曾多次在危機時刻幫助阿獃度過難關,在暗豪夜總會一戰中使出龍語咒「金色的吞噬」,大顯神威。後在死亡山脈遇到了自己死去多年,已經成為亡靈骨龍的父母,並接受了龍魄的傳承,成為金眼聖邪龍王。與邪龍哈爾巴因克大戰,成功拖住邪龍,使得人類聯軍有時間沖上死亡山脈主峰。
小骨頭:阿獃收服的骨龍,聖邪的小弟,後來在神龍的幫助下結合了怨靈的力量,有了智慧和肉身,實力更在接受傳承前的聖邪之上。
主上:殺手工會會長,暗聖教的第五長老,後在死亡山脈大決戰中被阿獃擊殺(在纖纖的幫助下擊殺)。
副會長:殺手工會的副會長,地位僅次於主上。帶領一眾元殺者在石塘鎮與歐文大戰,被歐文使用傾世一擊發出的冥字九決第四式冥影所傷,砍去了一條手臂,功力大損,被主上降為滅殺者。在殺手工會總部一戰中被阿獃用冥王劍擊殺。
月王:暗聖教十二大天王之首,容貌美麗卻冷酷無比。在毀滅山谷伏擊教廷部隊,使得教廷幾乎全軍覆滅。最後被玄遠和席文聯手擊斃。
神羽:大陸第一位救世主,第一代教皇,神龍之血的主人。實為神界的天空之神轉世,帶領人類擊敗了暗魔族。因為犧牲了五十年的壽命封印死亡山脈而英年早逝,其實很愛纖纖,卻沒來得及救她,與她在天界再次相見,在天界拚命補償追求纖纖。
纖纖:死亡山脈中的亡妖,曾深深愛著神羽,但遭到了神羽的冷落,在決戰中她與以為神羽所愛的人同時面臨絕境時,神羽沒有來得及相助,她為救兩人,因此而死,並產生了強烈的怨氣,變成了一個具有強大精神能力的怨靈,也就是亡妖,痛苦了一千年。在人類聯軍和暗聖教在死亡山脈大決戰中,與阿獃交手被感化而明悟成為神靈體,多次幫助和指點阿獃等人脫離危險,後成功升上神界,正在跟神羽賭氣中。
哈爾斯芬(在原書某些章節中也作哈多斯芬):亡靈三大主宰之一,排行第三的巨翼幽靈王。位於死亡山脈亡靈十二劫第十關,但常到其他生物的領地活動。平素低調,沒有幾個人知道他的真正面目和實力。有一隻眼睛,六條手臂,背生雙翅。功力與阿獃相差無幾,擁有將身體變為幽靈體的能力。被阿獃背後出現的幻影擊殺。
納滋古爾:亡靈三大主宰之一,排行第二的不死邪巫王。位於死亡山脈亡靈十二劫第十一關。來自冥界的邪巫族之王,本體為一團黑霧,能夠召喚各種亡靈生物,一手造就了死亡山脈的恐怖情景。號稱擁有不死能力,極難殺死,最後被纖纖重創精神烙印,但仍未完全死亡,其最終結局不得而知。
哈爾巴因克:亡靈三大主宰之一,排行第一的邪龍王。位於死亡山脈亡靈十二劫第十二關。原是冥王坐騎,功力極強,在教廷眾祭祀的永恆之光和阿獃的須彌之劍攻擊下只受了輕傷。在危急時刻,接受了龍魄傳承的聖邪蘇醒,擋住了邪龍。後隨冥王撤回到了冥界。
冥王文森:是阿獃的父親,喜歡著神王絲雅,並與神王絲雅有著微妙的關系。在最後決戰時出現,重創阿獃,後與恢復神位的阿獃(曼多恩)大戰,險些被其殺死。得知自己是曼多恩的父親後決定撤軍,不再侵犯人間。
神王絲雅:是阿獃的母親,喜歡文森,並與冥王文森有著微妙的關系。在一次大戰中為了保護神族不滅,將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冥王文森,並因此懷孕,生下阿獃的前世死神曼多恩。

B. 過完春節我想和女朋友到北京玩,不知道到哪好.

北京 宣武區 大觀園 法源寺
報國寺 古陶文明博物館 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 楊淑山祠
正乙祠 紀曉嵐故居 三聖庵 陶然亭
先農壇 白雲觀 牛街清真寺 紹興會館舊址
寶應寺 老舍茶館 琉璃廠 天寧寺塔
明北京城牆遺址 慈悲庵 雲繪樓清音閣 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
中國郵票博物館 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 宣武公園 天橋樂茶園
梨園劇場 大興 北普陀影視城 南海子麋鹿苑
北京東方騎士樂園 星明湖綠色度假村 北京瀕危動物 半壁店森林公園
大興農業觀光 綠茵賓館度假村 中國印刷博物館 永定河神祠遺址
東城區 天安門 中國革命博物館 故宮
午門 太和門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宮 交泰殿 坤寧宮
養心殿 御花園 中山公園 文天祥祠
古觀象台 太廟 孔廟 孚郡王府
皇史宬 首都博物館 淳親王府 王府井步行街
鍾樓 成賢街 普渡寺 毛主席故居(鼓樓大街)
東單公園 皇城遺址 南館公園 嵩祝寺及智珠寺
保利劇院 北京蠟像館 北京古觀象台 青年湖公園
柳蔭公園 東四清真寺 和敬公主府 睿親王府
段祺瑞住宅 清末大學士崇禮住宅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山公園音樂堂
首都劇場 中國美術館 王府井天主堂 通教寺
長安大戲院 中國醫史博物館 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 北京大學紅樓
老舍紀念館 茅盾故居 智化寺 正陽門
國貿大廈-恆基中心 北京-蔡元培故居 貢院 五頂廟
馬輝堂花園 雨兒胡同13號四合院 吉安所 富強胡同四合院
東皇城根32號大宅院 前永康7、9號四合院 東四四條5號四合院 麻線胡同3號四合院
秦老胡同35號四合院 黑芝麻胡同13號四合院 清代郵局舊址 孑民堂
聖米厄爾天主堂 桂公府 荷蘭使館舊址 奧地利使館舊址
陳獨秀舊居 義大利使館舊址 日本公使館舊址 社稷壇
什錦花園19號四合院 明城牆遺址 軍調部1946年中共代表團駐地 美國使館舊址
比利時使館舊址 英國使館舊址 西城區 北海公園
白雲觀 北京動物園 景山公園 妙應寺白塔
人民大會堂 恭王府花園 中南海 醇親王府
魯迅博物館 程硯秋故居 關岳廟 克勤郡王府
李大釗故居 歷代帝王廟 民族文化宮 什剎海
順承郡王府 賢良祠 月壇公園 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工藝美術館 祖大壽祠 北京古錢幣博物館 北京天文館
廣濟寺 郭沫若故居 郭守敬紀念館 慶親王府
北京展覽館 中國古動物館 宣武門天主堂 西什庫教堂
徐悲鴻紀念館 雙秀公園 大高玄殿 利馬竇墓
北京音樂廳 梅蘭芳紀念館 國家圖書館分館 匯通祠
阜景文化旅遊街 會賢堂 崇文區 天壇
正陽門箭樓 自然博物館 法華寺 龍潭公園
北京游樂園 金台書院 隆安寺 袁督師廟
朝陽區 中華民族園 日壇公園 中國紫檀博物館
亞運村 百鳥園 朝陽公園 東岳廟
北京古玩城 首都機場 西黃寺 團結湖公園
中國科學技術館 馬駿烈士墓 中國現代文學館 北旭野生動物園
北京卡通世界博物館 北京工人體育場 北京朝來農藝園 金盞鬱金香花園
石景山區 八大處 法海寺 承恩寺
石景山游樂園 慈善寺 皇姑寺 十方普覺寺
雙泉寺 瑞海姆田園度假村 雲湖度假村 古城公園
模式口冰川擦痕 四海水上樂園 海淀區 圓明園
北京植物園 真覺寺(五塔寺) 大覺寺 北京海洋館
鳳凰嶺 太平洋海底世界 鷲峰 金河堤碑
玉淵潭公園 中央民族大學博物館 北京電影旅遊城 北京藝術博物館
卧佛寺 玉泉山 紫竹院 中央電視塔
百望山森林公園 北京天文館 香山滑雪場 雙清別墅
孫岳墓 埃德加·斯諾墓 京西水上游 景泰陵
摩訶庵 中國蜜蜂博物館 醇親王墓(七王墳) 金仙庵
葛利普墓 中國畫研究院展覽館 中華世紀壇 中國郵電博物館
火器營舊址 蓮花寺 鳳凰嶺摩崖刻字 團城演武廳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碧雲寺 中科院植物園 五塔寺院
稻香湖天然公園 水生野生動物救治中心 豐台區 世界公園
盧溝橋 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 抗日戰爭紀念館 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海軍航空兵器館 燕墩 吳運鐸紀念館 中華航天博物館
蓮花池公園 長辛店「二·七」紀念館 趙登禹墓 豐台葯王廟
雷鋒資料展覽館 萬芳亭公園 昌平 明十三陵
居庸關 白羊溝風景區 北京鱷魚湖海洋公園 溝崖自然風景區
虎峪自然風景區 十三陵明黃蠟像宮 天龍潭民俗度假村 關溝風景區
中國航空博物館 北京皇家藝苑小人國 中國坦克博物館 銀山塔林
大楊山自然風景區 龍潭自然風景區 敕賜和平寺 燕古長城遺址
龍脈溫泉度假村 十三陵昭陵 十三陵長陵 十三陵定陵
老北京微縮景園 中國北方國際射擊場 小湯山農業科技示範園 九華山莊
天龍源溫泉家園 華彬庄園綠色健身俱樂部 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神路葡萄庄園
大漠奇石館 菩薩山風景區 天池風景區 納帕溪谷
白鹿苑生態觀光園 大嶺溝自然風景區 下苑畫家村 香堂民俗文化旅遊村
韓台民俗旅遊度假村 湯泉行宮 西御園會議度假中心 八仙鄉村俱樂部
康陵 裕陵 慶陵 德陵
朝宗橋 長陵 房山 石花洞
銀狐洞 雲居寺 張房古戰道 周口店猿人遺址
金陵遺址 仙棲洞 西周燕都遺址 蓮花山風景區
白草畔風景區 京輝高爾夫球場 蒲窪天龍狩獵場 韓村河景村
靈鷲禪寺 良鄉塔 碧溪垂釣園 北京惠翔園度假村
豆各庄塔 竇店土城 金代帝王陵遺址 弘恩寺
孤山寨 樂毅墓 萬佛堂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南方大峽谷 蟠桃宮 天開塔 平西抗日烈士陵園
琉璃河橋 聖米石堂 姚廣孝墓塔 鐵瓦寺
龍鄉湖 穆柯寨 昊天公園 庄親王墓
庄公院 碧瑩水上游樂場 懷柔 紅螺寺
百泉山 龍潭澗 慕田峪長城 石門山
雁棲湖 幽穀神潭 原始部落游樂園 雲蒙山
京北第一漂 神堂峪 紅螺湖旅遊區 陽光三網路假村
北京大地休閑港灣 卧佛山 西水峪自然風景區 天池峽谷
濂泉響谷 湖景水上樂園 中華夢石城 鄉間情趣園
門頭溝 川底下 靈山自然風景區 龍門澗
妙峰山 十八潭 潭柘寺 小龍門森林公園
珍珠湖 宛平縣抗日革命烈士紀念碑 圈門過街樓 中糧龍泉山莊
崇化寺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 周自齊墓 天津關
門頭溝博物館 永定河 八奇洞 首特仙台旅遊區
密雲 黑龍潭 白龍潭 青龍潭
司馬台長城 京都第一瀑 九道彎自然風景區 五座樓市級風景區
雲岫谷 霧靈山 北京綠色度假村 天雲山
精靈谷自然風景區 巴蜀文化園 石塘路旅遊民俗村 平谷
飛龍谷自然風景區 鳳凰台 湖洞水 京東大峽谷
京東石林峽 金海湖 紫岳聞濤 金海別墅
上宅文化陳列館 梨源滑雪場 順義 地道戰
馬坡垂釣宮 大龍世界水上游樂場 恆豐花園 華中園會所
北京鄉村樂園 通州 北京大運河俱樂部 世外桃源旅遊度假村
西海子公園 中國民兵武器裝備陳列館 通州博物館 李卓吾墓
通州清真寺 延慶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殘長城
地球村 山戎文化陳列館 硅化木國家級地質公園 野鴨湖
野山峽風景區 倉米古道旅遊區 蓮花山 中國長城博物館
詹天佑紀念館 永寧古城 千家店木化石 燕山天池
八達嶺熊樂園 長城全周影院
賓館在前門附近比較好
http://china.travel.sohu.com/dinfo/menu/sight_list.asp?id=001001001

C. 有哪些適合國慶去玩的景點

推薦新疆,新疆的面積佔了總面積的六分之一,這么寬廣的領域,首先不堵車啊。其次新疆是真的很美,落日余暉,璀璨星空都美得讓人不捨得眨眼睛。

新疆維吾爾喀納斯湖

除此之外,湖水的顏色還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秋天的喀納斯湖應該是金黃色的吧,你說呢?

D. 南寧江南區國凱路小學好嗎

南寧市中考地段生劃分:

二中初中部

新民路(新民民主路口以南)、共和路(共和民生路口以南)、民生路(新民路口至朝陽路口)、民生路北一里、北二里、三里、青雲街、維新街、七星路(含各里)、經文街、中山路、臨勝街、臨江路、臨江街、民族路、明德街、民族大道(古城路口至邕江橋頭)、保愛路、南環路、南國街、康樂路、緯武路(含各里)、天桃路、教育路(除20號、22號)。

三中初中部(青秀校區)

民族大道(竹溪立交至埌東客運站)雙號、銅鼓嶺路、會展路、中新路、中柬路、中馬路、中老路、中泰路、中緬路、中菲路、中越路、中文路、桂雅路、桂花路、朱槿路、木槿路、紫荊路、合作路、櫻花路、蓮花路、青林路、青秀路、青湖路、青環路(鳳嶺南路口至民族大道)、青環路(民族博物館以東至鳳嶺南路口)西側、石園路、越秀路、會秀路、竹秀路、竹溪大道(竹溪立交至青竹立交)雙號、桂嶺路、林里橋路、鳳嶺南路(會展路口至青環路口)、鳳嶺南路(青環路口至繞城高速路橋以西)北側。

四中

新民路(新民民主路口以北)、民主路(新民路口至園湖路口)雙號、泗豪塘、民主路南一里、官橋村一組、民主路(人民路至新民路口)、民主路北一里、民主路北二里、民主路北三里、民樂路、望仙坡、友愛路(民主路口至民生路口)、園湖北路(中華路口至民主路口)。

天桃實驗學校(東葛校區)

東葛路(竹塘路口以西)、思賢路(建政路口以南)、鯉灣路(新竹路口以北)、古城路、葛麻村1-3組、葛村路、葛園路、竹塘路(麻村路)、新竹路(鯉灣路口以西)、新竹路北一里、新竹路南一里、葛塘巷。

天桃實驗學校(翠竹校區)

佛子嶺路(金菊路口以東)、金菊路東側、月灣路(金菊路口以東)、月灣路(金菊路口以西)東側、雲景路(月灣路口以東)、白雲路(月灣路口以東)、民族大道(月灣路口至埌東收費站,榮和山水美地除外)單號、翠竹路、銀杉路、銀杉東路、鳳凰嶺路、鳳寧巷、吉祥路、楓林路、百花嶺路、高坡嶺路、鳳嶺北路、大淥嶺路。

十四中(建政校區)

葛麻村4-6組、園湖路(民主路口至新竹路口)、建政路南一里至七里、建政路(建政路1號至建政古城路口)、民主路(民主新民路口至園湖民主路鐵道口)單號、思賢路(民主路口至建政路口)。

十四中(埌東校區)

民族大道(南湖橋至竹溪立交)單號、祥賓路、金浦路(民族金浦路口以北)、濱湖路(民族濱湖路口至濱湖長湖路口)、廂竹大道(竹嶺立交至竹溪立交)單號、迎賓路、埌東村、怡賓路、碧湖路(含碧湖北路)、金湖路(民族金湖路口至金湖長湖路口)、金洲路(民族金洲路口至金洲長湖路口)、金浦一支路、金浦三支路、悅賓路、文信路、裕賓路、嘉賓路(含各里)、嘉湖巷。

沛鴻民族中學(桃源校區)

津頭街、河堤新街、津頭村、植物路、南湖小區、教育路(20號、22號)、柳沙路(柳沙麗園小區以北,含柳沙麗園小區)、桃源路、凌鐵村、雙擁路(雙擁青山路口向南至江北大道)、康復路、青山路(青竹立交橋以北)。

十七中

邕賓路(除廂竹大道路口以東至虹橋路口段南側)、降橋村、長崗路三、四里、長崗村5組、長崗路(以北三里為界東側(含三里)至廂竹大道以西)、廂竹大道33號廂竹小區。

十九中

官橋村2-5組、上高嶺、長崗路(以三里為界西側,不含三里)、燕子嶺、長崗路一里、二里、六里、七里、民主路(以鐵路為界東側)、望州南路、長崗村1-4組、建政東路、長興路。

二十六中

星湖路(含各里)、南湖村、園湖南路(新竹路口至南湖公園)、新竹路26、27、28、29、31號,民族大道(古城路口至南湖橋頭)、麻村(南湖邊住宅區)、園湖路東一里、鯉灣路(新竹路口以南)、新竹小區(麻村小區)、新竹路(園湖路口以東)、新竹路北二里、東寶路(含巷裡)。

二十九中

雙擁路(民族雙擁路口至雙擁青山路口)、錦春路、桂春路、金浦路(民族金浦路口以南)、匯春路、民族大道(南湖橋至竹溪立交)雙號、埌西村、金洲路(民族金洲路口以南)、金湖路(民族金湖路口以南)、金浦路(民族金浦路口以南)、金浦二支路、竹溪大道(竹溪立交至青竹立交)單號、民族大道(南湖橋至金浦路口)雙號。

育才實驗中學

望園路、平湖路、廣園路、方園路、安湖路、茶花園路、東葛路(竹塘路口至長湖路口)、竹園路、桃村路、長園路、金花路。

北大南寧附屬實驗學校(中學部)

榮和山水美地業主子女。

四十七中

廂竹大道(竹嶺立交至竹溪立交)雙號、佛子嶺路(金菊路口以西)、長湖路(廂竹大道以東)、雲景路(月灣路口以西)、白雲路(月灣路口以西)、民族大道(竹溪立交至月灣路口)單號、新賓路、鳳翔路、丹鳳路、盤龍路、玉蘭路、金菊路西側、景暉巷、航景巷、景秀路、紫雲巷、月灣路(金菊路口以西)西側。

五十四中

金湖路(長湖路口以北)、賢賓路、茅橋路、長湖路(廂竹大道以西)、東葛路(長湖路口至竹嶺立交)、濱湖路(長湖路口至東葛路口)、新岸路。

青秀區第一初級中學

廂竹大道(廂竹大道與邕賓路口以南至廂竹大道與湘桂鐵路橋段)東側;邕賓路(廂竹大道路口以東至虹橋路口)南側;翠竹路(翠竹路與湘桂鐵路口至翠竹路與長虹路口)西側;湘桂鐵路(湘桂鐵路與廂竹大道路口至湘桂鐵路與翠竹路)北側;那廖村。

新興學校(中學部)

新興苑、柳園路、新興村、青山路(青竹立交橋以南)、竹溪大道(青竹立交橋至葫蘆鼎大橋東)。

紅星學校(中學部)

紅星公司、高坡園藝場。

柳沙學校(中學部)

柳沙公司、柳沙路(大觀天下小區以南,含大觀天下小區)、柳和路、英華路、青環路(民族博物館以西)、荔濱大道。

南寧市仙葫學校

西起林里橋路東側(不含三岸四隊、林里橋家園),東至五合社區;北起那舅社區;南至邕江河以北,即通福社區、蓉茉社區、那舅社區、金葫社區、莫村社區、五合社區。

青秀區長塘鎮初級中學

軍山社區、長塘村、洞江村、定西村、天堂村、長大村、楓木村、那曾村、德福村、五合村、那舅村。

青秀區南陽中學

新黎社區、南陽村、留鳳村、施厚村、新樓村、雄會村、新光村、二田村。

青秀區劉圩中學

新興社區、劉圩村、團黃村、槐里村、麓陽村、那裡村、祿強村、那烈村、那度村、譚村、大里村、那床村、三籟村、良合村、那救村。

青秀區伶俐中學

伶瓏社區、伶俐村、獨嶺村、王京村、石塘村、沱江村、上王村、那樟村、望齊村。

興寧區

九中

人民中路、共和路(共和民生路口以北)、公園路、朝陽路(朝陽橋為界南側)、興寧路西一、二里、人民路北二里、興寧路、新華街、北寧路、興寧西街、權南路、人民東路、興寧路東一里、沙井街、蘇州路、濟南路21-35、122-152號(以過街地道為界東側)、華東路(朝陽路口東側)。

天桃實驗學校(嘉和城校區)

嘉和城業主子女。

十三中

唐山路(含各里)、中華路鐵唐巷、中華路一巷、人民路北一里、中華路(火車站以東)、中華路西一里、友愛南路(中華路口至人民路口)、安寧路、虎邱村、望州路(望州燕州路口以南)(含各里)。

三十九中

原南寧市礦務局(二塘、平垌、里羅煤礦)、南梧路(南梧建興路口以東至邕賓立交)雙號、長崗路五里、暢春湖小區、興東路(興東建興路口以東)、昆侖大道(金橋客運站以西至邕賓立交)南面(8號、58號)。

邕武路學校(中學部)

邕武路(邕武立交以北)東側。

興寧區第一初級中學

昆侖大道(金橋客運站以東至下丹橋)、興工路、三塘南路、鞍馬嶺路、松柏路、昆嶺路、溫泉路,九曲灣社區:九曲灣農場(含場部社區、各分場)、農墾玻璃廠,三塘鎮:三塘社區、平垌社區、降橋村、三塘村、那況村、大鄧村、那陀村、圍村、路東村、福祿村、創新村、同仁村。

興寧區第二初級中學

明秀東路(明秀東路鐵路橋以東至望州南梧路口)、秀廂大道(鐵路橋以東至邕武立交)雙號、秀廂大道(邕武立交以東至邕賓立交)、邕武路(邕武立交以南至邕武南梧路口)、望州路(望州燕州路口以北至望州南梧路口)、東溝嶺、東州路、景觀路、南梧路(望州南梧路口以東至南梧建興路口)、南梧路(南梧建興路口以東至邕賓立交)單號、興東路(興東建興路口以西)、雞村(除五隊、十隊外)、昆侖大道(金橋客運站以西至邕賓立交)北面(含雞鳴路,興園路,金寧路,建興路,玉蟾路,金川路,興桂路,大烏路,天獅嶺路,降橋路)。

四塘中學

三塘鎮:四塘社區、四塘煤礦社區、里羅社區、六村村、建新村、那筆村。

四十五中學

五塘鎮:五塘社區、四六村、西龍村、英廣村、壇棍村、友愛村、民政村、永寧村、四平村、沙平村、兩山村、王竹村、七塘村、六塘村,昆侖鎮:平地村。

昆侖中學

昆侖鎮:九塘社區、昆侖村、群星村、聯光村、太昌村、八塘村、黃宣村、富興村。

西鄉塘區

一中

人民西路、雲亭街(含巷裡)、南京路、民安里、杭州路、南倫街、尚仁里、光明街、華東路(朝陽路口以西)、朝陽路(朝陽溪橋以北)、中華路(火車站西側)、金滿花園、壯志路、大同街、中興街、民生路北四、五里、新陽路(北大路口以東)、濟南路北一、二、三里、南京路四巷、新陽北一路、濟南路1-19號、20-120號(以過街地道為界南側)、北大北路(衡陽路口以南)、華西路、石巷口、高峰里、平田村、民生路97-143號、62-94號、橋東里、仁愛路、甘棠街、醒漢街、自強路、華強路、高峰路、關東路(街)、平新村、龍勝街、解放路、西關路、上海路、豫章里、西平橋、當陽街、新和里、水街。

八中

明秀西路(從友愛路口至大學路口)、友愛村、農院路。

南寧外國語學校

大學路(西鄉塘路)大學清川路口至市委黨校單號85號以上,雙號172號以上;羅文公司、新村、西明村、西鄉塘西街、江北大道石埠段、相思湖東路、相思湖西路(相思湖北路與相思湖西路路口以南)、軍安路、石埠路、鵬飛路、相賢路、邕隆路、新村大道(新村大道與西庄路口以南)、羅文大道(羅文大道與西庄路口以南至江北大道);西庄路南側。

十五中

中堯路(含各巷)、中堯南路、永和小區、永和村、新陽南路(含大板樓)、新陽路一、二、四街、雅里村上坡、永和園、永和朝陽小區、龍騰街、龍騰路、明秀西路(新陽路口至二橋)。

十八中

衡陽路(含各里、巷)、衡秀里、友愛南路(從中華路口至明秀路口)、明秀一區、北大北路(衡陽路口至五里亭)、明秀東路(明秀友愛路口至明秀北湖路口)。

二十中

大學路(西鄉塘路)(大學明秀路口至大學清川路口)、陳西村、大化路、火炬路、大嶺路、陳東村、魯班路(鐵路以北)、西耐路、陳村路、荔園路。

二十四中

秀廂大道(鐵路橋以西)(除3、5、7-1、9、11、17、19、25、27、29、29-1、31號外)、秀安路、北湖小區、北湖安居小區、恆大新城、皂角村、連疇村、連疇路、北湖村、北湖路(秀廂路口以北)、安園東路、友營路。

二十五中

邊陽街、雅里中坡、雅里下坡、遇安街(含各里)、北大南路、北際路、華建里、華興里、永寧街(含各里)、義忠街、和樂街、永和路。

二十八中

明秀東路(明秀北湖路口以東至鐵路橋)、萬秀村、明秀二區。

西大附中

廣西大學教職工子弟。

三十一中

友愛北路、秀靈村、秀廂村、安吉大道、秀廂大道(3、5、7-1、9、11、17、19、25、27、29、29-1、31號)。

三十五中

濱河路、江東路、位子淥、科園大道(心圩路)、科德路、高新大道(高新科園路口以東)、高新南二路、創新西路、新峰路、安陽路、吉興西路。

三十七中

南鐵北一區、北二區、北三區、北四區、白蒼嶺、地洞口路。

友愛南路學校(初中部)

友愛南路22號、北湖南路(除23號外)、北湖路東一、二里。

明秀西學校

萬力社區、沈陽路、明秀西路(大學路口至新陽路口)、五里亭(含各街)、新陽路北三里、大學東路(明秀西路口以東)。

北湖北路學校

北湖東三里、北湖北路(明秀路口至秀廂路口)、北湖路西二里、西三里、北湖路東四里、東五里。

秀靈學校(中學部)

秀靈路(含各里)。

新陽中路學校(中學部)

新陽路(從北大南路口至明秀南路口)。

新秀學校(中學部)

新陽三街、新陽北二路(里)、翔雲街、新陽路各座。

新陽西路學校

新陽路(明秀西路口以西)、魯班路(鐵路以南)、上堯村。

友衡學校(中學部)

衡陽西路2號區建一公司河北宿舍、友愛南路30號區建一公司河北宿舍。

文華學校(中學部)

魯班路肉聯廠、大學路59號文華園。

安吉中學

安吉街道辦事處轄區的安吉村、蘇盧村、大塘村、屯淥村。

石埠中學

石埠街道辦事處轄區各村及石埠奶場。

金陵中學

金陵鎮轄區的金陵村、陸平村、三聯村、南岸村、東南村、剛德村、金陵街、興賢村。

那龍民族中學

金陵鎮的廣道村、雙義村、龍達村、鄧圩村、樂勇村、居聯村、業仁村、那龍煤礦社區。

雙定中學

雙定鎮雙定村、義平村、武陵村、秀山村、英龍村、和強村、雙定街。

壇洛中學

壇洛街、壇洛村、朱湖村、豐平村、東佳村、中北村、定頓村、上正村、群南村、慶林村、那壇村、武康村、馬倫村、下楞村、上中村、壇草村及金光農場。

富庶中學

壇洛鎮的富庶村、合志村、三景村、同富村。

衡陽東路學校

北湖南路23號。

江南區

十中

星光大道(以原鐵路立交橋為界北面)、星光大道東一里、星光大道西一、二里、平西村、平西路、體育路。

二十一中

星光大道(原鐵路立交橋至白沙大道路口)、亭高路、堯頭嶺、石柱嶺、亭江路、亭子路、菠蘿嶺、亭洪路、亭子村1—11組、南建路(友誼立交至南建立交右側)。

三十四中

富德村(除18、19、20組外)、仁義村、南鄉村、邕津村、同樂村定秋坡、沙井大道(沙井南站立交以北)。

三十八中(初中部)

南站大道雙號、楊村、智和村(松柏坡、黃屋坡)。

五一路學校(初中部)

五一東路(含各里)、福建路、淡村路(含各里)。

五一中路學校(初中部)

五一中路雙號、新屋村。

五一西路學校(初中部)

五一西路、江南大道富德段、宏德路。

白沙路學校(初中部)

白沙大道(星光大道以東)、鳳江路6號、8號。

壯錦初級中學

南建路(友誼立交至南建立交左側)、五一中路單號、旱塘路、旱塘嶺、白沙大道(友誼立交以西)雙號、東南村、壯錦大道(壯錦立交以北) 、富德村18組、19組、20組。

沙井中學

五一西路:39-2號沙井派出所,42號沙井糧所,44號沙井衛生院,56號沙井街道辦事處;金雞路:19號沙井中學,39號龍潭水廠;樂賢路16號(上賢灣、上水灣、上樂灣)小區;智和村(除松柏坡、黃屋坡以外);同樂村(除定秋坡以外);樂賢村;金雞村;三津村。

江西中學

江西鎮,西鄉塘區石埠鎮老口村、興賢村。

延安鎮初級中學

延安鎮。

蘇圩中學、蘇圩鎮初級中學

蘇圩鎮。

良慶區

那馬初級中學

那馬鎮

南寧市第四十六中學

大塘鎮

南曉初級中學

南曉鎮

那陳初級中學

那陳鎮

良慶初級中學

良慶大道至豐慶路與玉洞大道交界處以東的良慶鎮良慶社區(除稔水外)、新蘭村、淥繞村、新團村。

五象湖初級中學

龍堤路與五象大道交界處至五象大道與良慶大道交界處以南,良慶大道與五象大道交界處至豐慶路與玉洞大道交界處以西,豐慶路與玉洞大道交界處至玉象路與玉洞大道交界處以北,玉象路與玉洞大道交界處至玉象路與五象大道交界處以東,良慶鎮那黃村、良慶社區稔水坡、玉洞街道辦平樂村、那平村。

南寧市第四十四中學

金象社區、銀海社區、陽光社區、志遠社區、五象嶺北社區。

景華學校(初中部)

景華社區、五象社區、玉泉社區、玉龍社區。

龍堤中學

龍堤路與五象大道交界處至五象大道與宋廂路交界處以北,五象大道與宋廂路交界處至龍堤路與宋廂路交界處以西,龍堤路與宋廂路交界處至龍堤路與五象大道交界處以南,銀沙大道以東的銀沙社區。

三中初中部五象校區

平樂大道(平樂立交至G7201繞城高速)東側、那黃村、平樂大道35、37、39號,壇興路27號、壇澤村、G7201繞城高速(平樂大道路口至楞塘沖)北側 。

四中初中部五象校區

玉洞村、坡洋社區、玉象路(玉洞大道路口至G7201繞城高速)西側、鳳凰路19號、玉洞大道(玉洞玉象路口至玉洞銀海路口)南側、玉洞大道16號、28號、銀海大道(玉洞銀海路口至G7201繞城高速)東側、玉環路2號、鳳凰路101號、G7201繞城高速(高速銀海路口至高速玉象路口)北側范圍內。

十四中初中部五象校區

新村村、玉象路(玉洞大道路口至G7201繞城高速)東側,玉洞大道(玉象路口至平樂立交)南側,鳳凰路7號、9號、11號,平樂大道(平樂立交至G7201繞城高速)西側,平樂大道28號,G7201繞城高速(平樂大道路口至玉象路口)北側。

南寧市體強路中學

宋廂路與五象大道交界處至五象大道與良慶大道交界處以北,五象大道與良慶大道交界處至良慶大道與良堤路交界處以西,良堤路與良慶大道交界處至龍堤路與宋廂路交界處以南,五象大道與宋廂路交界處至龍堤路與宋廂路交界處以東。

南寧市百靈路中學

錦綉社區、前進社區、三疊石社區、銀沙大道以西的銀沙社區。

邕寧區

南寧市第四十一中學

和美巷西面所有雙號門牌;新興街;邕高巷;銀峰路雙號門牌2-118號、單號門牌1-9號;八尺江路;龍關路5號;茶柳街;紅星路;彩虹南路;古榕路;蒲津路單號門牌77號、雙號門牌100號及以後。

邕寧區民族中學(邕寧區民族中學龍華西校區)

(1)良堤路6號;(2)利福路以東,江灣路以南、永福路以西,龍華路以北;(3)永福路以東,江灣路以南,龍崗大道以西,新邕路以北;(4)民族班。

邕寧區龍崗商務區中學(邕寧區民族中學龍華東校區)

龍崗大道以東,江灣路(北段)以南,江灣路(東段)以西,新邕路以北。

邕寧區第二初級中學

(1)五象大道以南,梁村大道以北,利福路以東延伸至八尺江;(2)梁村、孟連村、龍崗村的利福坡、新村坡。

邕寧區步雲中學(邕寧區第二初級中學步雲校區)

利福路以東,龍華路以南,永福路以西,新邕路以北。

邕寧區第三初級中學

蒲津路單號門牌1-75號、雙號門牌2-98號,和美巷東面所有單號門牌,勝利街,漢林街,和平街,永安街,鎮中巷,仙鶴路1-13號,吉祥巷,八鯉路單號門牌1-299號;蒲廟鎮仁福村、良勇村、華康村和聯團村。

邕寧區朝陽中學

(1)那元路以東,八鯉路以南,梁村大道以北;(2)蒲廟鎮廣良村、良信村、新生村、張村村、五合華僑林場、州同村。

邕寧區清泉中學(邕寧區民族中學清泉校區)

(1)蒲新路以東,銀峰路以南(雙號門牌120號及以後、單號門牌11號及以後),那元路以西,梁村大道以北;(2)八鯉路301號;(3)蒲廟鎮新新村、光和村、那路村和公曹村。

邕寧區新江中學

新江鎮所有社區和行政村。

邕寧區百濟中學、邕寧區百濟鎮初級中學

百濟鎮所有社區和行政村。

邕寧區那樓中學、邕寧區那樓鎮第一初級中學

那樓鎮所有社區和行政村。

邕寧區中和中學

中和鎮所有社區和行政村。

高新區

四十九中

高峰林場、邕武路(邕武立交以北)西側、秀廂大道(鐵路橋以東至邕武立交)單號、秀廂大道81號、安武大道。

園藝路學校(中學部)

北湖園藝場。

心圩中學

高新二路:12號招商榕園;心圩街道和德村(除1隊、2隊、3隊、5隊外)、振興村、羅賴村、明華村、心圩村八冬坡、大嶺村。

高新區初級中學

高新大道(高新科園路口以西);紅日江山小區、萊茵鷺湖小區;御湖熙岸小區;新際路;天雹路;心圩村甘棠坡、滕屋新村;和德村1隊、2隊、3隊、5隊。

相思湖學校

羅文大道(羅文大道與西庄路口以北);西庄路北側;新村大道(新村大道與西庄路口以北);相思湖北路;相思湖西路(相思湖北路與相思湖西路路口以北);四聯村;羅文村;羅文坡園藝場。

民大中學

廣西民族大學教職工子弟。

經開區

那洪中學

那洪街道辦:平陽村1-9隊、古思村1-7隊、羅村1-13隊、那歷村1-4隊、留村1-6隊;

那洪大道:38號宏建庄園、富源新區,39號南寧奧園;

壯錦大道:28號風格雨林、32號壯錦花園,36號碧園南城故事;

槎路:12-262號槎路居民、177號、288號廣西冶金建設南寧分公司;

那歷路:9號恆大帝景;

洪勝路:12號中鐵南苑。

羅村那沙果場。

碧翠園學校(中學部)

友誼路西二里:19號中房碧翠園;

友誼路:46-30號友誼苑小區、46號南寧汽車配件總廠、46-46綠港愛尚里;

友誼路西一里:36號麗匯嘉園;

金凱路:32號淺水灣,36號昌泰鑫金綠洲、51號隆源華府、53號和信公館、55號福滿瑞園;

30號天健領航大廈;

友誼新村本籍學生;

白沙大道:91號牛頓蘋果、99號冶煉廠生活區、109號普羅旺斯小區波爾多庄園、紫羅蘭庄園、香奈兒庄園;

新屯路:20號金凱花園,18號中央城;

金陽路:9號龍光玖瓏府。

經開區第一初級中學

壯錦大道:23號綠城印象、27號盛天領域、29號南航·翔宇花園、31號雲頂印象、33號八桂綠城別墅區、35號青溪府;

白沙大道:109號普羅旺斯小區藍鑽別墅、拉菲庄園、薰衣草庄園、鬱金香庄園、向日葵庄園、香檳庄園、卡地亞庄園、凡爾賽庄園;111號龍翔苑、春之語;

沛鴻路:5號沛鴻中學;

槎路:8號廣西工業技師學院;

那洪大道:28號新希望錦官城、37號匯東星城;

金陽路:36號盛天新界、38號匯東星世界;

友誼路:48-8號森林假日、56號新塘橋小區,78號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

開平路:55號鳳江綠緣;

那洪街道辦:那洪村1-5隊、蘇盆村1-10隊;

金凱初級中學

金凱街道辦:新聯村1-6隊、華聯村1-8隊、黃茅坪村1-9隊、居仁村1-12隊、高嶺村1-11隊;

白沙大道:35號南國花園商城、65號尚雅名都;

星光大道:72號花樣年華、223號榮寶華、213號金康小區、238號玫瑰園、39號錦綉江南、234號高山塘小學宿舍樓;

圭貝路:1號都市江南、3號經開區宿舍樓、5號南國花園康城;

盤嶺路:6號金凱苑、8號盤嶺庄苑;

友誼路:21號江南公路局、48號群益園藝場社區;

友誼路東一里:1號南寧市暖水廠、2號南寧市電池廠、6號振寧時代;

長凱路:8號庭香園、9號長凱9號;

朋雲路:6號翔雲居、9號羅馬花園;

朋展路:7號南寧市第二日用雜品公司宿舍樓;

那洪大道:1號紫蘭公館、6號銘城商業廣場、8號洪福花園、9號恆大城、11號恆大翡翠華庭;

國凱大道東:10號昌泰茗城、12號錦蘭公館;

國凱大道南側:金凱工業園區公租房。

吳圩鎮中

吳圩社區、永紅、平丹、平垌(除大麻、平花、平陽、馱良坡以外其餘坡隊)、康寧、祥寧、定寧、那德等村。

明陽中學

壇白村、平垌村(僅大麻、平花、平陽、馱良坡)、明陽社區、明陽糖廠等廠礦區。

明陽二中

那備村、新橋村、明陽農場、明陽工業園區

E. 2020-10-06連平縣

連平縣位於廣東省北部,與江西省全南、龍南縣相鄰,是105國道入粵第一縣。

明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始建連平州,轄和平、河源兩縣,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州為縣,1988年1月撤銷惠陽地區,成立河源市,連平改屬河源市管轄。轄13個鎮,159個村委會,16個居民委員會,縣政府駐元善鎮。

連平擁有「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森林,一流的水質」,是「廣東省生態縣」和「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這里「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季飄香,萬壑鳥鳴」,這里是神奇的山水畫卷,夢中的香格里拉,是一塊富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有粵東北第一高峰黃牛石,聞名遐邇的上坪桃園、天然雕琢的聖跡蒼岩、激情無限的新河漂流、風情濃郁的忠信花燈……構成特色迥異的九連山生態休閑旅遊勝地。「連平老八景」 為西山瀑布、聖跡蒼岩、丹灶虯松、戈羅聳翠、南樓野眺、龍潭噴雨、梧峰樵唱、仙塔遺蹤,現存的有西山瀑布、聖跡蒼岩、龍潭噴雨、戈羅聳翠、梧峰樵唱。「連平新八景」為聖跡蒼岩、黃牛仙峰、銀梅峰林、西山瀑布、新河泛綠、上坪桃源、戈羅聳翠、六祖禪蹤。

連平縣先後獲得「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宜居宜業典範縣」「全國環境綜合整治先進縣」「全國法治縣創建先進單位」「全國文明縣城」「中國鷹嘴蜜桃之鄉」「第二個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廣東省衛生城鎮」「廣東省生態縣」「廣東省雙擁模範縣」「廣東省文明縣城」「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廣東省客家花燈藝術之鄉」「廣東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廣東省現代農業技術示範縣」等稱號。

連平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後發地區,基礎設施完善,工業發展平台優質,擁有「一園兩邨」,是一塊投資興業的新興熱土。

連平縣地處廣東省北部,河源市西北部,東江流域上游。東鄰和平縣,南連東源縣、新豐縣,西接翁源縣,北與江西省龍南、全南兩縣交界。位於東經114°14′44″~114°56′51″,北緯24°05′48″~24°28′08″之間。縣境東西長約72.4公里,南北寬約55.6公里,總面積2275.08平方公里。縣城距省會廣州市217公里、河源市102公里,國道G105線、大廣高速、汕昆高速、武深高速、粵贛高速和省道S341燈官線、S230忠定線貫穿境內,為國道G105線和大廣高速公路入粵第一縣。

連平縣地處粵北九連山區,境內地形復雜,山丘綿亘,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九連山脈在境內自北分別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平均海拔為693.5米。兩大水系(東江水系、北江水系)、六條主要河流(連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頭河、貴東河)縱橫全境。北、中部多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帶,東南部以谷底盆地為主。山地、丘陵、盆地佔全縣總面積的90%以上,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

根據地貌形態特徵,縣內地貌大致可分為北、中部山地區,西南部丘陵區和東南部谷底盆地區及陂頭、內莞喀斯特地形區。

據出土文物考證,連平縣地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群居住。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前221),連平屬百越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連平屬南海郡,為龍川縣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連平屬南越地。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至三國時期, 連平屬南海郡龍川縣、桂陽郡湞陽縣地。東晉時期,連平屬東官縣。南朝齊高帝建元二年至明正德十二年(480~1517),連平先後分屬河源縣、湞陽縣、龍川縣、循州、翁源縣地。明正德十三年至崇禎六年(1518~1633),連平分屬河源、翁源、長寧(新豐)、和平縣地。

明崇禎七年(1634),奉旨割惠州府和平縣之惠化圖、河源縣之忠信圖、長寧(新豐)縣之長吉圖,韶州府翁源縣之東桃、銀梅兩鋪(後稱銀梅圖),置連平州。州治設在元善鎮,轄和平、河源兩縣,屬惠州府。這是連平單列縣級散州的開始。

清沿明制,連平仍設州,但無屬縣。

清宣統三年(1911)九月,連平改州為縣,屬惠州府,下轄4個圖:惠化圖、銀梅圖、長吉圖、忠信圖。

民國3年6月,省、縣之間設道制,連平屬潮循道。民國7年,全縣設4區:惠化區(一區)、銀梅區(二區)、長吉區(三區)、忠信區(四區)。民國14年,省、縣之間設行政區,連平屬東江行政區。民國15年至17年,連平轄5個區:惠化(一區)、上坪(二區)、長吉(三區)、忠信(四區)、銀梅(五區)。民國25年9月,廣東省始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連平屬第六區(區址:韶關)。民國36年,連平改屬第七區(區址:興寧)。

1949年(民國38年)6月2日,連平縣人民政府在忠信長安旅店成立。6月25日,縣人民政府遷至元善鎮。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連平屬東江專區(地址:惠州)。1952年,改粵北行政區(區址:韶關)。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

1958年11月,連平、和平兩縣合並,仍稱連平縣,隸屬韶關專區。1959年11月,陂頭(包括貴東)劃給翁源縣轄。1960年4月,隆街劃給新豐縣轄。7月初,惠化、上坪劃給新豐縣轄。連平縣委、縣人委機關遷往和平陽明鎮辦公,連平縣改稱和平縣,隸屬韶關專區。1962年6月,原劃給新豐、和平兩縣的社(鎮)重歸連平,恢復連平縣建制,仍屬韶關專區,縣人委設在元善鎮。1963年6月,改屬惠陽專區轄。1967年6月,陂頭從翁源劃歸連平縣轄。自此,原連平縣境復原。

1983年冬撤社設區(鎮)。1987春,撤區建鄉(鎮)。1988年1月,河源市成立,連平改屬河源市轄。

2015年至今,連平縣下轄13個鎮(上坪、內莞、元善、陂頭、溪山、隆街、田源、油溪、忠信、高莞、大湖、三角、綉緞)、16個社區、159個行政村、2509個自然村。

土地資源

根據連平縣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全縣土地總面積3412614.15畝,其中集體土地3224098.5畝,國有土地188515.65畝;耕地面積306791.1畝,園地68364.45畝,林地2744282.1畝,草地60519.75畝,城鎮村及工礦用地76088.85畝,交通用地30439.5畝,水域68012.25畝,其他土地58116.15畝。

水能資源
境內有大小河流68條,其中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條(東江水系的連平河、大席河、雙頭河、忠信河、大湖河、高陂河,北江水系的陂頭河、貴東河)。年均水資源總量20.1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5739立方米。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5.51萬千瓦,可開發量10.1萬千瓦。

礦產資源

連平縣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有煤、鐵、銅、鉛、鋅、錫、鎢、金、銀、磷、石墨、粘土、稀土、陶瓷土、大理石、硅石、白雲岩、石灰岩、玄武岩、輝綠岩、花崗岩等,是廣東省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儲量較為豐富的一個縣,被譽為「粵北有色金屬之鄉」。

野生動物資源

縣境內野生動物品種繁多,分布廣,經縣林業局調查發現,縣境內野生動物主要有兩棲爬行動物20多種、哺乳動物20多種、鳥類50多種、昆蟲100多種。

獸類:有狼、豺狗、野豬、狐狸、獺、豪豬、果子狸、野兔、鼠、黃鼠狼、穿山甲、狸貓、豬獾、野牛、黃猄、山鹿、赤鹿、山羊、大靈貓、小靈貓、蘇門羚、蝙蝠等50多種。

禽類:有山雞、雉雞、竹雞、斑鳩、鷓鴣、野鴿、水鴨、燕子、烏鴉、雁、老鷹、麻雀、菜雀、白鷳、畫眉、黃鶯、啄木鳥、杜鵑、青翠、翡翠、白勞、天堂鳥、牛喜雀、蠟咀、貓頭鷹、鷂、鷺鶿、鴛鴦、鵪鶉、喜鵲、鵲鴉、八哥、布穀鳥、黃鶴、白鶴、山寒、山鳳凰、呼惡鳥、五彩鳥、夜鶯、子規、池鷺、鸛等100多種。

魚類:有鯇魚、青魚、鰱魚、鯉魚、鯽魚、黃鱔、泥鰍、桂花魚、七星魚、塘鯴、金魚、鱅魚、鯰魚、烏鰡、鰻魚、紅鮁、青鮁、灰勾魚、河鰹、豬姆鋸、角魭等。

甲殼類:有蚌、蝦、蟹、田螺、蝸牛、蟛蚌等。

兩棲類:有青蛙、蟾蜍、石蛙、犁頭蛙、娃娃魚等。

爬行類:有青竹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南蛇、泥蛇、飯鏟蛇、過山風、草花蛇、百步蛇、三線蛇、過樹容蛇、蜥蜴、蛤蚧、壁虎、龜、鱉魚等。環節動物有蚯蚓、水蛭等。

昆蟲類:有蠶、蜂、蜘蛛、蟋蟀、虱、蟬、螢、螳螂、蚊、蜻蜓、跳蚤、蚱蜢、黃蟻、黑蟻、蜈蚣、臭蟲、瓢蟲、蝴蝶、紫膠蚧、蠍子等。

野生植物資源

連平是廣東省林業縣之一,山地廣闊,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植物生長。按樣地調查及標本採集,縣內已發現的主要野生植物有1368種,其中苔蘚8科8屬8種、蕨類36科72屬121種、裸子植物5科7屬7種、被子植物152科617屬1232種(雙子葉植物127科489屬1022種、單子葉植物25科128屬210種)。

樹木:有馬尾松、濕地松、杉、香樟、黃樟、紅楠、黃楠、山蒼子、拐棗、酸棗、柯樹、竹柏、含笑、光皮樺、楓樹、白櫞、青岡、石斑木、綢木、紅椎、天料木、赤黎、白黎、檫木、泡桐、花欄木、榆樹、榕樹、柳樹、烏桕、山楂、楊梅、苦楝、槐樹、冬青樹、半楓柯、油茶、茶樹、石榴、棠梨、黃皮、青梅、石梅、桃、李、柿、栗、柑、桔、枇杷、沙梨、獼猴桃等,此外還有上百種無名雜樹。近幾年來發現的珍稀植物有銀杏、水杉、三尖杉、粉背蘭、古榕等。50年代末引進的新樹種有桉樹。

竹類:主要有毛竹、方竹、苦竹、青皮竹、撐桿竹、麻竹、黃竹、泥竹、單竹、簕竹、觀音竹、白眉竹、棕竹、箬竹、蒿竹、佛肚竹、蔓生秀竹、赤竹等。

葯用植物:有靈芝草、石花、茯苓、伸筋草、木賊、海金河、狗脊、金花草、石祈蛇、半邊旗、貫眾、骨碎補、肉補、石葦、薏米、淡竹葉、蘆根、水菖蒲、菏草、谷精草、燈芯草、天門冬、野百合、壽門冬、七葉一枝花、黃精、牛尾菜、仙茅、五葉薯、淮山、射干、山姜、金線蘭、石仙桃、盤龍參、苞舌蘭、魚腥草、狗貼耳、四大天王、九節茶、將軍木、五指毛桃、竹寄生、楓樹寄生、鐵線草、火炭母、牛膝、木通、何首烏、半邊蓮、黃蓮、大血滕、十大功勞、白葯子、秤鉤楓、黑老虎、玉桂、巴戟、鬱金香、仙鶴草、猴耳環、葫蘆茶、大葉千斤拔、雞血滕、狗尾草、兩面針、蓖麻、鐵冬青、鳳仙花、芙蓉花、山芝麻、元寶草、五加皮、扁豆、鴨腳木、大茶葯、念珠草、益母草、夏枯草、丹參、半枝蓮、韓信草、生地、枸杞、毛麝香、玄參、獨腳金、穿心蓮、車前草、玉葉金花、九節木、金銀花、羅漢果、甘菊、蒲公英、滿天星、旱蓮、竹節草、胡蔓藤、老公經、香附、山豆根、艾葉、天南星、九星明、地膽頭、薄荷、槐角、紫蘇、半夏、枝子、常山、乾葛、蒼耳子、石斛、草決子、石決明、急性子、金櫻子、青蒿、威靈子、六月雪、青箱子、黑丑、谷精子、七葉草、女貞子、木鱉子、絲線吊金鍾、夜明沙、茴香、杜促、療粉草、鳳尾草、蛇舌草、田基王、溪黃草、金錢草、獨腳仙茅、魚藤草、蠟燭草、還魂草、鵝不食草等300多種。

花草類:有玫瑰、月季、桂花、白蘭、黃蘭、夾竹桃、山杜鵑、五金梅、洋紫荊、羊蹄甲、夜來香、萬年青、石仙桃、菊花、蘭花、大麗花、美人蕉、文竹、佛肚竹、假檳榔、魚尾葵、木芙蓉、茉莉花、雞冠花、牡丹、芍葯、山丹、脫衣換錦、荷花、扶桑、石榴花、紫薇、木蓮、剪春蘭、薔薇、海棠、含笑、虎利、狗牙、野百合、月月紅、鳳仙、迎春、雁來紅、映山紅、九里魚、仙人掌、鐵樹、茶花、臘梅、玉簪花、錦屏風、寶珠絳桃、碧桃、綠萼、瑞香、牽牛花、蓮花、蒲公英、雞肉花、水仙花、一品紅、吊蘭等。

連平縣地處粵北九連山區,地形復雜,起伏較大,地勢自北向東南和西南方向傾斜,平均海拔693.5米。九連山脈在境內自北分別向西和西南方向延伸,兩大水系(東江水系、北江水系)六條主要河流(連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大湖河、陂頭河、貴東河)縱橫全境,北、中部多為中、低山,西南部大多是丘陵地帶,東南部以谷底盆地為主。

根據地貌形態特徵,縣內地貌大致可分為北、中部山區、西南部丘陵區和東南部盤地區及陂頭、內莞喀斯特地形區。

北、中部山地區

該區北接江西省,東至和平縣,包括上坪鎮及陂頭、內莞、溪山、田源、油溪、高莞等鎮的一部分。岩石組成主要有砂頁岩、花崗岩、礫岩、片岩和石灰岩等。區內土壤質地疏鬆,土層較厚,養分充足,適宜林、草生長,為縣內主要牧區和用材林區。區內地形多為中、低山,山脈連綿起伏。中山地勢高聳而陡峭,坡度30~50度,最大坡度60~65度,山峰大多在海拔900米以上,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79座,其中黃牛石頂海拔1430米,為全縣最高峰。低山山勢較緩,坡度30~40度,最低為10多度,海拔300~500米左右。多數溝谷切割較深,「V」形谷及嶂谷發育,山間夾有溪流,但流量不大。

區內山脈為九連山脈的一段,可分為黃牛石和風吹蝴蝶兩大山系。

黃牛石山系起於縣境北部粵贛交界處,主峰黃牛石頂海拔1430米。山系一般海拔高度為900~1100米,坡度30~40度,向西伸展,自北至南海拔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仙人嶂,海拔1036米,是與江西省之界山;大山尾,海拔1084米,是元善、隆街、陂頭3鎮之界山;老虎坳,海拔1022米,是隆街鎮與陂頭鎮之界山;雷公礤,海拔1219米,是連平縣與新豐縣之界山;石牙頭,海拔1283米,位於溪山鎮境內;禾筆尖,海拔1233米,位於溪山鎮與元善鎮增壩村的交界處。

風吹蝴蝶山又稱雙峰山,位於縣境東北部,是連平縣與和平縣之界山。主峰海拔1272米。山系一般高度為海拔900~1000米,坡度30~50度。最大坡度60~65度,最小坡度10多度,大小坡度懸殊較大。整個山系由東北向西南伸展,自北至南海拔千米以上的主要山峰有:三堆樹,海拔1219米,是上坪鎮與內莞鎮之界山;打石坑頂,海拔1100米,位於上坪鎮境內;蘭房合頂,海拔1151米,位於內莞鎮北部;蘭房尾,海拔1013米,東面是鋸板坑礦區;寒山,海拔1249米,位於內莞鎮內;七星墩,海拔1170米,是內莞鎮與油溪鎮之界山;朝天馬,海拔1320米,是內莞鎮與油溪鎮之界山;滴水岩,海拔1305米,位於油溪鎮境內;貓牙狸,海拔1034米,是油溪鎮與元善鎮之界山。

西南部丘陵區

該區西接翁源縣,南界新豐縣,包括隆街、元善等鎮及陂頭、溪山、田源的大部分地區。地形多為丘陵及低山,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坡度為10~30度,岩石由泥質頁岩、砂頁岩和花崗岩組成。土壤多為中厚土層,土質較為肥沃。連平河流經元善、溪山、隆街等地。水資源豐富。該區適宜發展糧食作物和經濟林,為連平主要的糧產區及經濟林區。

東南部盤地區

該區東至和平縣,南接河源市郊區,包括忠信、大湖、綉緞等鎮和蓮塘茶場,以及高莞、油溪的大部分地區。地形多為盆地,盆地邊緣有低丘陵。地勢平坦,低矮平緩,高度一般在海拔200米以下,素有「忠信小平原」之稱。岩石組成多為礫石、砂及粘土,土壤質地疏鬆,土層深厚,適宜種植水稻、花生、大豆、蒜頭、茶葉、油茶、油桐、沙梨和楓栗等,為縣內糧食產區及主要經濟作物區。

喀斯特地形區

縣內陂頭洞周圍山嶺和內莞的中莞、塘興、小洞等處山嶺,因由石灰系灰岩、白雲質灰岩構造,經長期的水溶侵蝕作用形成許多石峰和岩(溶)洞,構成了喀斯特地形區的特殊景觀,為連平縣主要旅遊景點。主要岩洞有:

聖跡蒼岩:又名內莞岩,位於縣城東向內莞鎮境內。岩體為石灰系灰岩構造,經長期水溶作用,形成洞內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

龍岩:舊稱「龍潭噴雨」,位於連平縣西部陂頭鎮臘溪洞尾龍岩山的半山腰處。洞長300米,洞內的石鍾乳、石筍等別有風韻。春、夏季水從洞口湧出,秋、冬季水從洞底石縫中流出。一年四季水源穩定。1972年,在洞口下側20米處攔水築壩,開渠引水發電,裝機容量800千瓦。洞內的水源從何而來尚未查明。

上岩、下岩:位於連平縣西部陂頭鎮境內,為石灰系灰岩天然溶洞。上岩、下岩兩個岩洞相距約100米,因一個在上,另一個在下,故名。兩洞的地面皆成長方形。其中上岩洞內面積1600平方米,下岩洞內面積1200平方米。兩洞高度均為6米。1939年(民國28年),它們俱被國民黨十二集團軍余漢謀部修整為軍事倉庫。1948年(民國37年),這兩處軍事倉庫搬遷至江西後,上、下岩廢棄。

連平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主要特徵為:夏冬長,春秋短,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季節明顯。

一、水文河流

境內河流分屬東江、北江兩大水系。

東江水系河流有連平河、大席河、忠信河和大湖河,流域面積1965.5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83.11%。大小支流57條,其中集雨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42條。

連平河:發源於元善鎮的黃牛石山麓,往西南流經元善、溪山、隆街,至隆街鎮塘河口匯入新豐江。全長71公里,河寬平均28米,流域面積589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78,天然落差818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8.28立方米/秒。大小支流18條。

大席河:發源於上坪鎮中村的尖峰嶺(海拔732.9米),流經上坪、內莞、元善、田源等鎮,至田源河頭村和石坑西約2公里處出縣境,流入新豐縣。境內河長59公里,流域面積53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398,天然落差1070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5.95立方米/秒。大小支流15條。

忠信河:發源於和平縣青州蜆仔塘,向西南流經鋸板坑東側,折向南流經九連、油溪、忠信,至忠信石塘水出境流入河源市郊區。境內河長65公里,流域面積593.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409,天然落差8190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4.24立方米/秒。有10條主要支流。

大湖河:發源於和平縣青州鄉和尚棟之北,經下礤流入縣境。流經大湖鎮,收入溪水、清溝水、河洞水,至敖嶺出縣境,流入河源市郊區。河長42公里,流域面積122.7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0.00758,天然落差700米,多年平均徑流量5.2立方米/秒。

北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陂頭河和貴東河,流域面積313.4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面積的13.25%。大小支流11條,其中集雨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7條。境內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質良好,全縣地下水平均每日涌水量8873.76噸。

陂頭河:發源於陂頭鎮的分水坳。流經陂頭鎮的三水、臘溪、蓮光、夏田村,至夏田徑口流入翁源縣。河長25.3公里,流域面積184.5平方公里,天然落差805米,河道平均比降0.00782,多年平均徑流量5.38立方米/秒。

貴東河:源於江西省大吉山之南,向西南流經狗背坑至塘田,沿途收寨背坑水、蒲洞水、大華水、嶂背水、花山水、楊公坑水等左右諸水,流經蒲洞、貴東墟至其吉圍入翁源縣境。河長16公里,流域面積128.9平方公里,天然落差350米,河道平均比降0.00894,多年平均徑流量3.76立方米/秒。

地下水

連平縣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是降水,其次是山塘、水庫、渠道、水田等地表水的滲漏補給。境內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質良好。據廣東省地質局1982年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連平幅)的調查:境內地下水類型主要有鬆散岩類孔隙水、碳酸鹽岩類裂隙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主要分布於連平水、忠信水等河谷地區;碳酸鹽岩類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陂頭、元善、溪山、隆街等鎮盤地及河谷地區;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於戈羅筆、隆街、九連、謝洞、西山、貴東等岩體地區。據鑽孔水文地質資料調查:陂頭鎮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75米;上坪、內莞、元善、溪山、田源、隆街等鎮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10米;九連、油溪、忠信、大湖、綉緞等鎮地下水一般水位埋深1~30米。全縣地下水平均每日涌水量8873.76噸。有代表性的出泉點有陂頭龍岩、內莞聖跡蒼岩、忠信獅子口泉水坳等。

二、氣候

連平縣地處廣東省北部,南嶺山脈的南麓,位於東經114°14』至114°56』,北緯24°06』至24°36』之間,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主要特徵是:夏冬長、春秋短,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降水季節明顯。

四季

按照日常平均氣溫12℃—22℃為春秋季,低於12℃為冬季,高於22℃為夏季標准劃分,全縣四季分明。

春季從2月21日起至4月25日止,共64天。天氣多變,常有低溫陰雨,陽光缺少。

夏季從4月26日起至10月5日止,共163天。初夏是全年降雨高峰期,盛夏除熱力性雷陣雨或受台風影響外,一般是高溫睛熱天氣;夏末受弱冷空氣影響,偶爾出現寒露風天氣。

秋季從10月6日起至12月10日止,共66天。雨季結束,形成寒露風天氣過程,多是秋高氣爽,極少數年份有陰雨天氣。

冬季從12月11日起至次年的2月20日止,共72天。多出現晴冷天氣,「冬至」後為全年最冷期,甚至出現霜凍或冰凍,半數年份高山有積雪。

日照

縣境內光照條件良好,年均日照總時數為1659.8小時,占年可照時數的38%。2~4月份,每月日照總時數在70~80小時之間,其餘各月在100小時以上;7月份最多,超過200小時。

連平地處低緯度,日照時數較長。但由於山地面積廣,平原甚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9座,雲霧亦較多,各地日照分布不均。這種現象有利於香菇、木耳、茶葉、水果、竹木等林作物的生長,但不利於農作物春播、春種和春收。

太陽輻射

縣內全年太陽輻射量為107223.7卡/厘米,基本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但年際變化較大,各月差異也明顯,7月份達13601.0卡/厘米,而3月份僅為5314.0卡/厘米。

氣溫

據1952年至1988年氣象資料記載,縣內全年平均氣溫徘徊在18.0°C~20.7°C之間。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一般在9.2℃~10.8℃之間;7月份平均氣溫最高,一般在26.3℃~28.0℃之間。全縣絕大多數的日平均氣溫在0℃以上。歷年僅出現過一天日平均氣溫為-0.1℃。歷年最低氣溫出現在1955年1月,為-5.4℃。歷年最高氣溫出現在1953年8月,為39.5℃。

降水

縣內多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779.7毫米,雨量充沛。但年際變化較大,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75年,達2732.0毫米;最少的是1963年,僅997.5毫米。另外降水的季節差異也很大,4~6月份降水量最多,佔全年降水量的48%;10月份至次年2月份降水量最少,僅佔全年的16%;其他月份共佔36%。歷年月最大降水量為823.9毫米,出現在1968年6月。一般從3月份開始,雨量逐漸增多,5、6月份為降水最集中期,而且強度大,易引起山洪暴發。如1964年6月15日降水量達200.6毫米,其中最大降水量為1小時54.4毫米,引起全縣性的山洪暴發,造成慘重損失。日雨量大於或等於80.0毫米的暴雨日數,平均每年為1.4次。8月份以後降水逐漸減少,如果沒有台風調節,則易產生秋旱,甚至秋、冬、春連旱,如 1963年旱期長達162天。

濕度

連平縣年平均濕度為79%,年內平均相對濕度最大的月份是6月,為85%;平均相對濕度最小的月份是12月,為71%。

蒸發

連平縣屬內陸山區,植被良好,日照短,風速小,蒸發量不大,年均蒸發量為1393.6毫米,折算成自然水體的蒸發量為1059毫米,相當於廣東省變幅的下限值。年內蒸發量最大月是7月,月總量174.2毫米,佔全年的13%;最小月是2月,月總量67.6毫米,佔4.9%。蒸發量最大年是1955年,年總量1587.1毫米;最小年是1965年,年總量1101.0毫米。



連平縣受季風影響,風向隨季節變化明顯。秋冬偏北風較多,春夏東南風較多,6~8月多偏南風。年均風速為1.4米/秒,瞬間極大風速為20米/秒。



據連平縣氣象資料記載,最多霜日是1963年,為33天,最少霜日是1962、1985年,均只有2天。霜日出現天數,以12月至次年的1月佔多,2月次之。初霜日一般在11月末至12月初,最早是1982年11月11日;終霜日一般在2月末至3月初,最晚是1954年3月23日。縣內各地無霜期277~317天。由於每年冷空氣的強度和路徑不同,故歷年出現初、終霜日的年際差異較大。歷年平均霜期日數為65天。



連平縣有半數年份出現不同程度的降雪,但時間短,大雪少。最多降雪日出現在1968年,一年共降雪6天。最大積雪深度出現在1975年12月14日,平均雪深4厘米,個別山溝積雪月余。初雪最早出現在1952年12月3日,終雪最遲出現在1969年3月13日。

災害性天氣

縣內主要災害性天氣有低溫陰雨、冰雹、暴雨、寒露風、霜冰凍、乾旱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低溫陰雨、寒露風、暴雨和乾旱。

低溫陰雨多發生在早春期間的2~3月份,常有明顯的冷空氣入侵,冷暖氣流相持於華南上空,產生持續性低溫陰雨天氣。寒露風多發生在9月25至10月25日之間,每年最少有1次寒露風過程。暴雨多發生在 5~6月,歷年平均月降雨量均在300毫米以上。由於降雨強度大,大雨、暴雨日數多,且時間集中,易引起山洪暴發,河水猛漲,造成災害。乾旱主要有春旱和秋旱。

熱點內容
油牡丹的花語 發布:2025-08-15 16:03:45 瀏覽:566
雅蘭花園小區 發布:2025-08-15 16:01:23 瀏覽:71
難言的花語一 發布:2025-08-15 16:01:16 瀏覽:659
蒲石盆景 發布:2025-08-15 15:54:37 瀏覽:469
七夕偈語 發布:2025-08-15 15:43:11 瀏覽:182
飯店七夕情人節活動 發布:2025-08-15 15:42:24 瀏覽:856
櫻花沒味 發布:2025-08-15 15:33:36 瀏覽:90
茶花造林密度 發布:2025-08-15 15:27:43 瀏覽:700
學戰都巿櫻花 發布:2025-08-15 15:15:18 瀏覽:585
海棠有號 發布:2025-08-15 15:10:27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