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後小紋身梔子花
⑴ 紋身藍色的梔子花英文
Tattoo Blue Gardenia
紋身藍色的梔子花
⑵ 怎樣養梔子花
梔子花的養殖方法
1.土壤:宜用含腐殖質豐富,肥沃的酸性土壤栽培,這是北方家庭成功種植的關鍵。一般可選用腐葉土加腐熟豆餅肥1份,同時摻入一定量的硫酸亞鐵,或上盆後用0.2%硫酸亞鐵或礬肥水淋透3至5次。
2.栽培:用扦插苗和壓條苗進行栽植,要保證植株的根系充分舒展,同時用細土把根系中的空隙填實,所填土壤的密度為85%左右,且要注意下緊上松,深度在根繫上方1厘米左右。栽後及時澆透水,一般以盆底滲水為宜。
3.梔子花要求的空氣濕度較大,北方家庭可在盆墊里放清水,並置一塊薄板(3厘米左右),盆中水以不沒過薄板為宜,花盆放薄板上即可,要注意經常加水。澆水的原則為干透澆透,澆水以雨水、雪水或發酵過的淘米水為好,如果是自來水,要放置2至3天後再使用。生長期每7至10天澆一次含0.2%的硫酸亞鐵水或施一次礬肥水。梔子花夏季宜放樹陰下有散射光的地方養護,春夏初秋經常澆水和葉面噴水,以增加濕度。冬季宜放陽光處,停止施肥,澆水不宜過多,可經常用與室溫相近的水沖澆枝葉,保持葉面潔凈,北方有暖氣的房間更是如此。不要把花盆放在暖氣片或空調的正面,以避免葉片脫水。
4.梔子花在夏季高溫及通風不良時宜發生介殼蟲、紅蜘蛛和煤煙病。可噴40%的樂果乳油1000倍液防介殼蟲,40%的三氨殺蟎醇乳油1000至1500倍液防治紅蜘蛛,同時亦可減少煤煙病發生,家庭為安全起見可用洗衣粉液噴灑,亦有一定的效果。
5.換盆:一般1至2年翻盆一次,以春季進行最佳,為了有效防止盆土鹼化,每年可進行一次翻盆,換盆前須進行扣盆,扣盆在盆干後略有松動時進行,一般停止澆水10天左右即可。換盆時剪掉部分根子,如病蟲根,過繁根,再進行栽植。
6.一般在春季進行,剪去過長的徒長枝、弱枝和其他影響株形的亂枝,以保持株形優美。梔子花為頂部著花,生長季節可適當進行頂部摘心,促進花枝生長,增加開花數量。
梔子花春、夏、秋季均可進行,但以春季3月至4月扦插成活率較高。扦插時從生長健壯的母株上剪取1年至2年生的枝條,截成20厘米左右的插條,每段要有3個以上的節點,剪去下端葉片然後將下端剪口放入500ppm生根粉溶液中快速浸漬15秒鍾,取出稍晾乾葯液後隨即扦插。插前在修整好的苗床上按行株距10厘米×7厘米畫線打點,並用小木棍在點上打孔,再將插條的2/3插入孔內,用周圍土壤壓緊後澆水保濕,成活後進行除草、追肥管理,當苗長至50厘米左右即可出圃定植。
施肥梔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於它生長旺盛,又受盆土養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長期內,需要合理補充肥料。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在施肥前1天應停止澆水,施肥的這天同時澆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醬渣,每次0.5—1兩,粉碎後與表土充分混合。
澆水梔子花喜大水,有人叫它「水梔子」。北方春天因風多、風大、空氣乾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澆水一次,並在放置盆花的周圍每日早晚要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夏季入伏後天氣炎熱,上午要少澆水,下午兩點以後澆透水。夏季以軟水澆灌為宜,因硬水中含鈣、鎂鹽類較多,這對梔子花的生長十分不利,輕則枝葉變黃,重則很快死去。為了克服土壤和水質的鹼性,在生長季節里每周澆一次礬肥水,使振子花保持枝葉濃綠。冬季應控制澆水,不幹不澆,長期含水量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
病蟲害梔於花經常容易發生葉子發黃的黃化病,黃化病由多種原因引起,故須採取不同措施進行防治。缺肥引起的黃化病:這種黃化病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逐漸向新葉蔓延。缺氮:單純葉黃,新葉小而脆。缺鉀:老葉由綠色變成褐色。缺磷:老葉呈紫紅或暗紅色。對以上諸種情況,可迫施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
⑶ 母親的梔子花
汪曾祺老先生在《人間草木》里寫到梔子花時說:
兒時故鄉的小村子,家家院子中都有一顆梔子花,鄉下人喜歡的就是那種「撣都撣不開」,「痛痛快快」的香,我們叫「碰鼻子香」。
梔子花開的時節,村子裡、田野里到處都是梔子花的香氣,田間的流水裡時不時就會飄過一朵。村裡從七八十歲的老婆子到七八歲的小女孩,幾乎個個都會在發辮上插一朵,連平時最邋遢的老婆子,也會把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配上一朵梔子花。玫瑰、月季是年輕、漂亮的姑娘、小媳婦的專利,所謂「人面桃花相映紅」,只能出現在她們身上。如果有哪個不知深淺的女人不顧自己的年齡、長相、身姿,插了一朵在頭上,是要被人捂著嘴、斜著眼議論的。且在來年、再來年玫瑰開花時,還要被談論到。可梔子花不一樣,不僅是邋遢的老婆子,爺們同樣也可以別一支在衣襟或耳朵上。梔子花以香悅人,加上它潔凈的色彩,端雅的花姿,是寡婦都可以戴的花。
年老的爺們通常別在衣襟上,就為了那時時伴著的碰鼻子香氣。而中年男人,不是個個都可以戴的,否則就像不自量力的女人戴玫瑰,也要被人斜眼談論的。敢戴梔子花的中年男人,一定是夾在耳朵上的,且不是夾煙似的夾,而是要戲曲里打虎的武松武二郎耳邊帶著大紅花似的夾,要威武,又要俏皮;要爽朗,又要風流;同時還要坦盪。當有麻辣俏麗的小媳婦走過時——當然一定得是異姓家族的,一場機智、幽默、風趣的對話就上演了。周圍割麥、插秧的都趁這個時候停下手裡的動作,直一直彎了一上午或一下午的腰,趁空插上兩句。這是土地和勞動滋養出的藝術,蘊含著任何文字都描述不出的智慧。有老成、持重的大爺或嬸子適時笑著對那男人罵兩句,大家就又回到手中的活計上,忙碌起來。不過那身上的乏、累已解了一半。
身上、頭上的花在忙碌時,不注意,掉下來,落在田裡、水渠中,順流而下。花,掉了就掉了,沒有人在意,下一日出來又是一朵。
唐代詩人王建,在《雨過山村》中寫到:
其中「閑看中庭梔子花」一句,有人說應是「閑著中庭梔子花」。我不知道詩人寫的是哪裡的鄉村,在我兒時的故鄉,絕不會有人在這個時節有閑暇去欣賞中庭的梔子花。我相信一定是「閑著中庭梔子花」,「看」字是後人對「著」字的誤寫。
梔子花開時,是一年最忙的季節。先是油菜籽熟了要搶收,前一天看油菜籽莢還帶著綠,第二天大太陽一曬就黃了。這時就要趕緊收割了,否則,等到下一日,又是一個大太陽天,部分熟過的菜籽莢炸裂,菜籽落到了田裡,就白白的失了收成。收割後,油菜田要趕緊灌水、翻耕整理好插秧,秧苗晚插一天,秋天的收成可能就會少一成。緊接著是割麥、麥茬田裡也要插秧。有時收油菜和收麥可能就錯開兩三天,農田裡一年主要的活計都趕在這前後半個月里。鄉下人不會說「一寸光陰一寸金」,鄉下人說「旱插,早活;快長,快大」。這時候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收割了的油菜,麥子要趁著晴天趕緊收到村頭稻場里,好好地垛起來,等到插罷秧了再打。散放著,或垛得不好,趕上連天陰雨就會發芽、霉爛。可雨水少了,田裡灌不上水,又插不了秧,等到秧苗在育秧田裡起節了,秋季的收成就毀了一大半。每一年的這個時節,我的大爺、大娘,叔叔、嬸子們和時間斗,和老天爺斗。
父親在養路隊工作,干農活的時間有限,同宗的大伯家,大伯母人有點痴痴傻傻,不太會做農活,所以兩家搭夥。母親帶著大伯家的三個兒女和我大姐主要負責收割油菜、麥子、插秧,大伯主要負責收割後、插秧前田地的灌水、翻耕。兩家,十多個人的農活,只有母親和大伯兩個主要勞動力。油菜還好,通常不多,收割都能趕在正當時。可麥子再怎麼趕,都會有熟過了的。熟過了的麥子只能趕在早上,露水還沒下去時收割。兩家裡都有三個正能吃飯的孩子,一年裡家裡經濟的主要來源也指望著糧食,糧食一粒都不能浪費。
母親和大姐早起出門時,院子里的梔子花通常還是剛剛露出白邊的花苞,肥綠的葉片上掛著露珠。我一般會在花苞半開時起床,幫著外婆做早飯。那時鄉下學校都有十天麥假,家裡洗碗、做飯、洗衣服、喂豬這些活都要人做,沒有老人的就只能是小孩子做。農忙季節,早上的一頓飯很重要,一天的大半時日都靠著這頓飯,中午飯往往在下午兩三點時吃,小孩子送到地頭,田裡幹活的人三口兩口解決了。
割完這天必須要割的麥子後,母親才會帶著大伯家的三個孩子和我大姐回來吃早飯。這時早上露出白邊的花苞已全部開放。母親回到家裡會先到花池子前,拿起池子一角常年放置的剪子,把那些盛開的花剪下來,擺放在妹妹早准備好了的養花盆裡,然後才洗手吃飯。吃過飯後出門前,母親從養花的盆里挑一朵,插在衣服的第二個扣眼裡。母親常年留著齊耳短發,整齊地掖在耳後,沒有任何飾品。
端午往往也趕在這個時節。再忙,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簡單的糯米白粽,已是美味,最多,在粽尖上放顆紅棗。晚上包好,早起就可以煮了當早飯吃。糯米產量低,一般家庭都不會多種,稍寬裕的家庭會種多點,這時候就可以多包幾個粽子。煮了後,用井裡打上來的水浸著,放在那,每天換一次水,可以吃上幾天。貪吃的孩子,這幾天就有口福了,半上午,半下午都可以撈起一個,剝了粽葉,三口兩口吞下去,肚子里的空地就被填上了。煮好的粽子,先要敬給老天爺。不同於過年祭祖供奉,這時的供奉是在屋外院子里。剛煮好剝去粽葉的粽子,帶著竹葉的味道,有些甚至帶著竹葉的綠意,擺放在供奉用的白瓷盤里,放在院子里擺好的小桌上。沒有香和紙錢,就是一盤粽子。一般是家中主婦在桌前靜坐一會,家裡其他人依然各做各的事,只是不準到院子里轉悠。三五分鍾後,那盤粽子就可以端到飯桌上了。我們家的供奉稍有不同,每次母親還會在旁邊擺一碗梔子花。挑沒破口的吃飯大碗,洗干凈,放上清水,再摘幾朵梔子花,沿碗口放好,擺滿整隻碗。
母親去世的前一年,在梔子花初開時,身體就出現症狀,但一直到收完稻,才去縣里的醫院檢查。初始以為是胃病加重,先是忍著,後來去鎮上的醫院看,醫生診斷不出是什麼病,就一直當胃病治療,吃葯,各種各樣的葯,越來越多。那年的大年夜,母親勉強起來在飯桌前坐了幾分鍾。第二年三月,梔子花樹抽芽,長新枝時,母親去世。按鄉下人的年齡計演算法,母親去世時36歲,那時,父親42歲,大姐19歲,我15歲,妹妹11歲。
老舍先生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大姐在外婆的指導下慢慢接管家中的很多事情。可在種花上,到底不如母親。三年後外婆去世,院子里的花越來越少。鄰居嫂子把院中的兩棵玫瑰移走後,花池子里就只剩下那棵梔子花和幾叢歪歪倒倒的菊花。我不記得它們後來怎麼樣了;我不記得,在那之後我是否又見過它們。
⑷ 梔子藍紋身是什麼
梔子藍紋身只是一抄個名稱,也跟襲網上賣的紋身果汁,其實是一個東西,都是用京尼平為原料加增稠劑混合而成的,主要起顯色作用的還是京尼平,京尼平是類白色粉末,酶解工藝,純度98%以上,主要用於生物交聯劑和紋身果汁上
⑸ 梔子花!!!!
栽種方法:從健康的梔子花母株上選擇長勢較好的花枝剪下,用生根水處理後插入透氣的培養土中,適時澆水,等它生根即可。培養方法:等新株的根系初步成熟後,要將它移栽到松軟、肥力比較高並且呈弱酸性的新土中。此後,需要保持20℃左右的溫度,並且及時補水、補肥,來幫它生長。
⑹ 請問梔子花有多少不同的品種
梔子花特性及品種 梔子,又名黃枝、山梔、黃梔子、玉荷花等,為茜草科常綠灌木芳香植物。干回枝高可答1-2米,灰色;小枝綠色。葉形像兔耳,單葉,對生或三葉輪生,革質有光,全緣。花單生於枝頂或葉腋,白色具濃香,形大質肥厚,花冠高腳碟形,很像古代的一種盛灑器皿--「厄」,故得名尼子花(後將尼作「梔」)。果實卵形,有六縱裂,扁平,果熟期為10月,花期6-8月。 梔於花潔白,花香濃郁,除可供觀賞,也可供佩帶,其果還可作葯用,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另外,梔子葉長綠,具有抗煙塵、抗二氧化硫能力,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綠化花卉。 梔子花原產我國西南部。目前主要栽培品種及其變種有大葉梔子(也稱大花梔子),葉大、花大、重瓣、香濃;水梔子,植株矮小,花小葉子也小,重瓣;單瓣雀舌,葉小花小,單瓣,多野生。還有卵葉梔子和小葉梔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