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狂熱中文字幕下載
㈠ 鬱金香的狂熱浪潮
鬱金香是一種很高貴卻又有毒的花,
像泡沫經濟一樣充滿誘惑而致命。
鬱金香狂熱,世界上最早的經濟泡沫,
發生在1637年的經濟大國荷蘭。
--事件起因--
至於這次泡沫經濟的起因,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
有人說是當時的市場機制,就是供需不平衡造成的;也有人說是經濟過於發達,以至於有足夠強大的經濟能力讓一般人進行投資。
不管哪種原因,最後這些錢都集中到了鬱金香交易中。那為什麼會是鬱金香,而不是狗尾巴草呢?
--事件背景--
鬱金香原產於小亞細亞,1593年傳入荷蘭。17世紀前半期,由於鬱金香被引種到歐洲的時間很短,數量非常有限,且短時間內無法大量繁殖,因此價格極其昂貴。在崇尚浮華和奢侈的法國,很多達官顯貴家裡都擺有鬱金香,作為觀賞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
當鬱金香開始在荷蘭流傳後,一些機敏的投機商就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不久後,在輿論的鼓吹和幾波助攻之下,人們對鬱金香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並開始競相搶購鬱金香球莖。
1634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為荷蘭的全民運動。當時1000元一朵的鬱金香花根,不到一個月後就升值為2萬元了。
1636年、一株稀有品種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
荷蘭人果然是神一般的操作,還為了鬱金香建立交易所。
1637年、鬱金香的價格已經漲到了駭人聽聞的水平。與上一年相比,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
同年2月、一株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售價高達6700荷蘭盾,這筆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之後,一波神一般的操作結束了這場狂熱,一位初來荷蘭的英國水手順手把船長高價剛買的鬱金香球莖當做洋蔥吃了,而且味道還不錯。
船長暴怒又傷心,還鬧上了法庭,水手被判了重刑。但此時很多人開始冷靜下來思考這不就是一個類似洋蔥的東西嘛。
一場大崩潰已經近在眼前。由於賣方突然大量拋售,公眾開始陷入恐慌,導致鬱金香市場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潰。
一個星期後,鬱金香的價格已平均下跌了90%,到處都是違約的合約,那些普通的品種甚至不如一顆洋蔥的售價。
同年4月27日,荷蘭政府在哀鴻遍野的情況下終於出面,下令終止所有鬱金香【合同買賣】。
在馬克思的《資本論》里,有段話很好的詮釋了這場資本行為: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對於最初投資的人,可能笑到天荒地老;
對於最後接盤的人,可能哭到天荒地老。
泡沫經濟本身並沒有對錯,
錯的是人們進入市場的早晚。
越早了解市場的動態,
你就會越早發現機遇。
1984年在中國也上演過一次"鬱金香」狂潮
天價君子蘭事件,你想了解嗎
下次我不一定給你講
你想知道什麼【合同買賣】嗎?
下次我也不一定給你講
就是這么任性
用一個輕松的方式,帶你進入一個不一樣的金融世界!
㈡ 求 狂熱鬱金香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love木木不會飛
2021-07-17·貢獻了超過1644個回答
關注
鏈接:
狂熱鬱金香.mp4
1272.14M來自:網路網盤
提取碼:5ggh
復制提取碼跳轉
提取碼:5ggh
作品相關簡介:
《鬱金香狂熱》是由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由賈斯汀·查德維克執導,艾麗西亞·維坎德、戴恩·德哈恩、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聯合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於2017年9月1日在美國上映。
《鬱金香狂熱》根據戴伯拉·莫蓋茨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名已婚女子與其雇來畫像的窮畫匠之間的愛情故事。
搶首贊
搶首贊
㈢ 荷蘭鬱金香事件是怎麼回事
鬱金香事件指鬱金香的價格一直上漲,人們通過購買鬱金香來積累財富的投機行為,泡沫最終破滅,千百萬人傾家盪產。
1637年早春的一天,一個叫弗朗索瓦•科斯特(François Koster)的商人以6650荷蘭盾的天價購買了幾十個鬱金香球根。
在一個300荷蘭盾能夠滿足一家人全年開銷的年代,這樣一筆交易顯然是及其不平常的。更讓人意外的是,科斯特購買鬱金香球根並不是為了種植,而是打算轉賣。他堅信這筆投資是穩賺不賠的。
科斯特的一擲千金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也就是歷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也難以遺忘的1633—1637年鬱金香狂熱的最高峰。這筆交易後來被證實為這次狂熱的最後一次體現。
科斯特買下球根之後不到一個星期,鬱金香的價格就毫無預兆的下跌了。幾天之內,鬱金香的價格狂跌至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至1637年2月底,荷蘭曾經最富有的——起碼從賬面上看最富有的人們——一夜之間傾家盪產。其他在鬱金香上大筆投資的商人也面臨著血本無歸的下場。
(3)鬱金香狂熱中文字幕下載擴展閱讀:
鬱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1、在短期內,即使鬱金香的價格上升,生產者也沒有辦法迅速增加供給。供給數量不能及時增加來滿足需求,這就為投機活動提供了空間。
有實力的投機者可以通過大量囤積商品或者壟斷供應渠道的方式來減少供應,哄抬價格,賺取利潤。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一個條件。
2、貨幣的增加速度大大快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人們除了進行消費和投資實業以外,還有大量的「閑錢」來從事投資活動—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流動性過剩」。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二個條件。
3、金融市場的形成,為投機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這是投機形成的第三個條件。
㈣ 求 狂熱鬱金香 Tulip Fever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鬱金香狂熱》是由美國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由賈斯汀·查德維克執導,艾麗西亞·維坎德、戴恩·德哈恩、克里斯托弗·瓦爾茲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9月1日在美國上映。
《鬱金香狂熱》根據戴伯拉·莫蓋茨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了一名已婚女子與其雇來畫像的窮畫匠之間的愛情故事。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㈤ 鬱金香事件的高潮
由於當時鬱金香屬於稀有花卉,而且開花後的確十分美艷,故而贏得了權貴階內層容的青睞,一時間被達官顯貴們所追捧。無處不在的投機商目睹這一現象之後,開始了針對鬱金香的投機行為。他們先是出高價收購鬱金香球莖,然後以更高價格倒賣給宮廷的貴族們。
漸漸地,由這種花所帶來的狂熱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買賣鬱金香的行列里,就連賣魚和賣菜的販夫走卒們都參與到了鬱金香買賣中去。他們願意傾家盪產買下一支鬱金香球莖,因為他們相信,有人會出雙倍以上的價錢將它買走。
到了1634年,由於大量外國商人聽聞荷蘭鬱金香買賣非常紅火,便奔赴荷蘭參與到了鬱金香投機當中,導致原本已經是天價的鬱金香球莖價格再一次飛漲。至此,這場鬱金香狂熱已經持續了長達30餘年。而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為了滿足鬱金香的狂熱交易,專門為此設立了買賣會場。在此後的兩年裡,一支最普通鬱金香球莖的價格漲到了64盾,那是1637年的1月。僅僅一個月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就成了1668盾,漲幅令人匪夷所思。然而更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就在短短兩天後,這支鬱金香球莖的價格約等於0.15盾。
㈥ 東京熱英文
東京熱英文:Tokyo fever 。
fever,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作名詞時意為「發燒,發熱;狂熱」,作及物動詞時意為「使發燒;使狂熱;使患熱病」,作不及物動詞時意為「發燒;狂熱;患熱病」。
短語搭配
yellow fever [內科] 黃熱病 ; 黃熱 ; 黃急性病
trench fever [內科] 戰壕熱 ;戰場偵察雷達; 五日熱
swamp fever 沼地熱 ; 瘧疾 ; 沼澤激戰 ; 沼澤激斗
relapsing fever 回
Jungle Fever 叢林熱 ; 森林熱 ; 叢林狂熱 ; 熱帶叢林
Pontiac fever 龐提阿克熱 ; 龐蒂亞克熱 ; 龐提亞克熱
ephemeral fever [獸醫] 一日熱 ; 三日熱 ; 短暫熱 ; 暫時熱
spotted fever [內科] 斑疹熱 ; 斑點熱 ; 落基山熱 ; 雀斑熱
Tulip Fever 狂熱鬱金香 ; 鬱金香狂熱 ; 慾望鬱金香 ; 鬱金香熱
雙語例句
He raved all night in his fever.
他發燒時,整個晚上都說胡話。
Do you have fever?
醫生:你發燒嗎?。
She might has some fever.
她可能有點發燒。
㈦ 鬱金香狂熱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鬱金香狂熱」真的是狂熱嗎 這是一場瘋狂的經濟炒作事件。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源自17世紀荷蘭的歷史事件。作為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投機活動,荷蘭的「鬱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後人類社會的一切投機活動,尤其是金融投機活動中的各種要素和環節:對財富的狂熱追求、羊群效應、理性的完全喪失、泡沫的最終破滅和千百萬人的傾家盪產。
問題二:1637年鬱金香狂熱 簡單描述 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人,引起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泡沫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這個事件和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
問題三:1637年鬱金香狂熱(經濟危機)的詳細經過是怎樣的?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來不值一錢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地步。直至1637年,鬱金香球莖總漲幅已高達5900%!當有一天,一位外國水手將那朵球莖(一位船主花3000金幣從交易所買來)就著熏腓魚釘洋蔥一樣吞下肚去後,這個偶然事件引發了暴風雨來臨。一時間,鬱金香成了燙手山芋,無人再敢接手。鬱金香球莖價格也一瀉千里,暴跌不止。
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交換體系下, *** 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角色?
問題四:1637年鬱金香狂熱 簡單描述 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鄂圖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人,引起大眾搶丹,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泡沫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這個事件和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
問題五:請問在鬱金香狂熱中,泡沫突然破滅,很多人傾家盪產,那麼誰賺了? 5分 1, *** 收稅的 旱澇保收。2,銀行 收手續費的 跟 *** 一個道理。3,很少一部分的炒家。聰明人總是有的,幸運星也有,雖然少,但有掙錢的。
總之,淘金的賠錢,賣鋤頭的賺翻。
無論房地產未來如何,至少過去十年,房地產年薪百萬的大有人在。
股票無論漲跌,券商都賺錢。只有平盤券商不掙錢。
問題六:鬱金鄉的狂熱時代的閱讀答案 鬱金香的狂熱時代
在17世紀那樣一個物質稀缺的年代,人們怎麼會為鬱金香這樣一種毫無實際意義的事物而瘋狂?真的有人曾經花相當於數十萬英鎊的價格買一個鬱金香球根嗎?《鬱金香熱》出版之後,引發了許多的討論,有些人甚至把它與當下資本市場的泡沫相提並論。但這都並非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鬱金香熱》的初衷。之所以選擇出版這本書,基於它的以下兩個特點:
其一,這本書所講述的鬱金香的傳播過程,體現了東西方相互關聯下的歷史發展進程。
從全球視角考察和分析世界歷史的進程是當前史學研究的一大熱點。這種全球視角的歷史著作,以往大家關注比較多的是那種通史性著作,如威廉・麥克尼爾的《西方的興起》、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以及貝利的《現代世界的誕生》等等。近些年來,隨著研究的擴展和深入,專題性乃至微觀的世界史著作越來越多,而且也因其與讀者所在地域或者生活中有所接觸的事物直接相關而更受讀者的關注,比如對於糖、咖啡、茶葉、棉花的全球傳播歷史的考察和分析等。《鬱金香熱》實際上屬於後者中的一種。
問題七:鬱金香狂熱什麼時候上映 鬱金香狂熱這部電影,現在暫時還沒有具體的上映時間,還處於待定的狀態。
問題八:兩朵黃色鬱金香的花語是什麼 黃色鬱金香花語
花語一
高雅、珍貴、財富、愛惜、友誼
花語二
表示沒有希望的愛、無望的戀情
鬱金香的象徵意義與它能夠成為荷蘭的國花是有一定淵源的。1634~1637年間, 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買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在這段瘋狂的鬱金香投資熱時期,金融市場上的鬱金香數超過了實際種植的數量,因此,在19世紀之初,荷蘭全國只種鬱金香130英畝,到了20世紀中葉已發展到兩萬多英畝,佔全世界鬱金香出口總量的80%以上,行銷125個國家,被譽為「世界花後」。
【鬱金香花語】:博愛、體貼、高雅、富貴、慈善、名譽、美麗、祝福、永恆、愛的表白、永恆的祝福。不同顏色的鬱金香,花語也有差別,具體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鬱金香花語。
【黃色鬱金香花語】:高雅、珍貴、財富、愛惜、友誼
【粉色鬱金香花語】:美人、熱愛、愛惜、友誼、幸福
【紅色鬱金香花語】:愛的告白、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紫色鬱金香花語】:高貴的愛、無盡的愛 【黑色鬱金香花語】:神秘、高貴
【高原鬱金香花語】:自豪、挺立、創造的美、美的創造 【羽毛鬱金香花語】:情意綿綿
【雙色鬱金香花語】:美麗的你、喜相逢 【野生鬱金香花語】:貞操
㈧ 大癲狂 | 鬱金香狂熱
哦,公民們,這就是狂熱的報應!
——盧梭
絕世奇花
相較於上文的南海泡沫以及密西西比風潮,鬱金香狂熱倒是實實在在的有那麼一個承載物。
這個被承載大眾慾望的生物就是鬱金香。
據傳,鬱金香這個詞源自土耳其語,本意指螺旋貝,後來則用來指代一種類似螺旋貝的阿拉伯式頭巾。
16世紀中葉,鬱金香被引入歐洲,有幸被康拉德·傑斯納在奧格斯堡花園看到,康拉德·傑斯納當時曾說鬱金香會在西歐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沒想到一語成讖。沒過多久,鬱金香就在西歐引起了一陣狂熱。
1559年,鬱金香就在奧斯曼都城君士旦丁堡風靡一時,而後的十年間,鬱金香愈發受人喜愛,尤其以荷蘭和德國為甚。
不久,鬱金香狂熱的風潮掀起,整個西歐都陷入了瘋狂,鬱金香價格也水漲船高。
當時鬱金香的價格高的離譜,那個時候一位名叫蒙汀曾寫過一本長達1000頁的書,書中細致描繪了鬱金香球莖的價格。
書中記載一顆名為「總督」的鬱金香高達2500弗洛林。
換算成實物應該是這樣:
一顆鬱金香球莖=2拉斯特小麥+4拉斯特黑麥+4頭肥牛+8頭豬+11隻羊+2桶果酒+4桶啤酒+2桶黃油+1000磅乳酪+一張大床+一套衣服+一隻銀酒杯
可怕嗎?可怕的讓人聽聞都感到尷尬。
瘋狂與冷靜
面對這樣的巨大誘惑,沒有人不想進去摻上一腳。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哈拉姆、雷頓、阿克馬以及其他城市先後都出現了鬱金香狂熱的景象。
股票經紀商靈敏的嗅覺促使他們開始大規模的交易,他們利用自身的金融知識炒作鬱金香的價格,收割韭菜。
這有沒有很像上文介紹的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狂潮,當大眾的慾望被充分調動之後,不管是虛無的海市蜃樓還是和洋蔥模樣相仿的鬱金香球莖都成了可以換取巨額財富的載體。
每個人都被每天不斷上漲的鬱金香價格所吸引,所有人都希望鬱金香價格不斷上漲,最好沒有上限。每個人手持著鬱金香球莖,就連乞討的無賴都能夠靠倒賣鬱金香成為富豪。
沒有人願意錯過發財的機會,貴族、市民、乞丐、女僕甚至連打掃廁所的清潔工和洗衣婦都加入了鬱金香投機狂潮中。
不過,與密西西比浪潮和南海泡沫有些不同的是,在這場狂熱中一部分人並沒有無休止的陷入。反倒急流勇退,率先認識到了鬱金香只不過是個被他人炒作的花而已。它的價值就算再高,也不值得堵上房子、車子、土地、馬匹換購。
這一思考的出現瞬間席捲整個荷蘭,那些本來已經簽訂完合約交換的人,因為這種思想的出現開始變卦,整個社會到處都是失信。更有些人,在換出自己的鬱金香之後悄悄把財產轉移到國外,而後銷聲匿跡。
鬱金香狂潮伴隨著民眾激情的冷卻從歷史的夾縫中悄悄地溜走。
為何人們會接二連三的被這種虛妄的事件操控呢?
也許就像上文中說到的,因為慾望大於理性,靈魂馬車的御車人被黑馬牽扯。又或者說人們想要沖破固有的藩籬與桎梏,重建一個烏托邦似的美好社會。
至於是否真的源於此,我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
前提條件:世界各地的信息還處在相互書信的年代。
假如,張三從A國帶到B國一個紅薯,紅薯是B國人第一次見到。並且,運送紅薯的條件比較苛刻,但是在A國,紅薯遍地都是,可以說一文不值。
這個紅薯被一些社會中較有地位的人收藏,並且奉為圭臬。慢慢的,民間開始流傳這位有地位的人物收藏了一件絕世奇物,人們開始相互傳言。
一日,有地位的人物展示出了紅薯,供大眾前來觀賞。來的所有人都說紅薯好看,肯定價格高昂,就算他們不知道紅薯到底哪裡好看,但是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接著,帶回紅薯的張三現身,吹捧紅薯的各種神奇,並且價格高昂是地位的象徵。在這時,人們開始產生購買的慾望,想要憑藉此物翻身農奴。
嗅覺靈敏的商人或者經紀人開始從海外運送紅薯,他們並不需要多少的購買成本,最多在運輸上費些周折。
紅薯運回來後,商人開始炒作他們如何艱難的運回,價格又是如何的離譜。當然,也有價格便宜能夠符合大眾購買力的。
於是,民眾開始購買紅薯。鄰居購買了,我當然要買;和我不對付的人買了,我還是要買;親戚串門來帶了個紅薯,我回禮自然也不能掉價。
一輪一輪的炒作,紅薯價格開始飛漲。間接地營造出一種假象。好像這個民眾本就不太熟悉的紅薯真的可以改變人的地位,真的值這么多錢。
就這樣,狂熱開始了。
如果非要說有堅決不參與的人,我是萬萬不信的。就拿紅薯的例子來說,3月29日,紅薯的價格5元錢一個,到了3月31號紅薯的價格暴漲到15元。
短短三天,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東西漲了兩倍。就算你不買,你看著周圍的所有人都在發財,你會不心動嗎?就連牛頓和之前的諸多學者都無法保持淡定,何況是我們這些在普通不過的人了。畢竟,沒有任何錢過不起。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看到了什麼?真的只有理性和慾望的博弈嗎?
也許我們應該加上一條,信息的不對等。
這個解釋並不難理解,想想我們當下的房價,或者是其他的事情,就會明白信息的提前知曉一直是一個牟利的最好途徑。
不過,當所有人都知道鬱金香只不過是個和洋蔥相仿的東西時,被帶動的慾望和情緒就會迅速冷卻,狂熱也就漸漸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