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杜鵑花
1. 沙縣的人文環境
沙縣的歷史地位顯要,其優勢和特點有:
一是閩學文化的搖籃,據考古研究發現早在20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地下出土的文物證明一萬年前人文就更為豐富了。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和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達75處,還有大量的陶片、石斧、石錛、石鏃等生產工具的發現,證實生活在沙溪兩岸密林深處的先民從事著推動社會進步的生產勞動。
二是先賢文化之地,歷史名人眾多。唐代出了一個影響廣東及東南亞一帶的著名高僧慚愧祖師(俗名潘了拳)。「雛鳳清於老鳳聲」的唐末詩人韓渥曾挈族入閩蟄居沙縣。宋代文教昌盛,出現「五步一塾、十步一癢」的盛況,全縣進士達129人,占歷代進士總數的86%,其中有閩學四賢之一羅從彥,有首倡在泉州設立專營與外國進行商貿活動機構的陳篝,有以直諫和詩文名聞朝野的京官陳瓘、鄧肅。還有謫貶沙縣的國史編修,後復出為相的李綱。明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陳山,清廉為政,更為後人稱頌。明宮廷畫家邊文進的花鳥畫被稱為「禁中三絕」,「宋元後一人」。
三是政治軍事重鎮,自前379年始設軍事機構沙戌起,就一直是閩省的政治軍事重鎮。沙縣初設時,轄地南盡黃田嶺(今龍岩市界),西及站嶺(今江西省石城縣界),跨有如今的沙縣、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寧化等縣(市)的地域,南唐期間,沙縣轄地曾遠至閩西南的武平縣地。明代,鏟平王鄧茂七占據此地領導了一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成為東南諸省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光輝旗幟。清初,羅南生擁戴明皇室後裔在夏茂建號反清復明,成為清兵重圍之地。民國時期,沙縣為南北軍閥必爭之地,地方軍閥盧興邦盤踞沙縣長達10餘年之久,1934年彭德懷和楊尚昆率中國工農紅三軍團在沙縣建立蘇維埃政府。二度進入沙縣,並攻克縣城,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沙縣革命委員會。解放後,沙縣仍然是福建省的政治軍事重鎮,國防科工委的重要基地。1949年6月16日解放,歷屬南平專區、三明專區(地區)、三明市。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就了沙縣與其他地方又相異區域名俗語。現筆者信手拈來些有關沙縣地名俗語,並對每一條語作了精又簡的詮釋,使讀者朋友能夠細膩體會語句含義。
金沙縣、銀建甌、銅延平(南平)、鐵邵武:舊時沙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陸交通方便,吸引眾多商賈雲集於此。比喻沙縣蓋過其他地方,當時被稱為「千家之市」和「金沙縣」。
一沙(沙縣)、二尤(尤溪)、三清流:指沙縣女人比其他縣的女人更為亮麗。
延平枕(南平枕頭)、貢川席(永安貢川草席)、沙縣洋娟(女兒)不用挑:沙縣女孩長得個個漂亮美麗。
夏茂(沙縣一鄉鎮地名)三寶(母豬、花柰、煙葉),勝過糧草:舊時沙縣夏茂農人靠「三寶」養家湖口。
琅口(沙縣一鄉鎮地名)進城九個彎,燙碗麵食(餛飩)捨不得吞:鄉下人進一次城不容易,買碗餛飩都捨不得吃。
有錢沒錢琅口過年:指琅口人好客。舊時的沙縣縣城在琅口對岸,那時琅口碼頭喧鬧,水陸通衢,桅桿林立,市井繁華,商賈雲集。到了年關,年總是要過的。在許多的「紅燈區」里,勝利的商賈來到這里,受到歡迎;失意的商賈,來到這里,同樣也有下榻的地方,也有舊情人的歡迎。
琅口街道長又長,紅酒雞蛋燉冰糖:指琅口人盛情好客。
沒米下鼎(鍋),不上西霞(沙縣一鄉鎮地名)嶺:舊時窮人再窮,也不願到西霞謀生。傳說古時此地為「南蠻十八寨」之一,行人一過際口,但見兩峰凜然對峙,凄迷野草間,五百多級石階直貫山巔。土匪經常出沒此地,外鄉行人不敢經過此地。
十頭街(沙縣一街道地名)賣人肉:指天氣很冷,人都凍僵了。
城前(沙縣西門地段)搬城底(沙縣步行街至東門地段),綠豆燜糯米:一些東西搬來搬去。亂煮一通,莫名其妙的意思。
沙縣小吃傳承了古代中原華夏民族漢族的食文化,以其風味獨特、做工精細、品種繁多和經濟實惠而著稱,共有162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多種,如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扁肉,既可作點心,又可作菜餚,是沙縣最普遍又最受歡迎的小吃。1997年中國烹飪協會在杭州「全國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沙縣廟門扁肉店製作的餛飩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沙縣小吃」中的翡翠餃、水果塔等63個品種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扁肉、燒麥、芋包、包心豆腐丸、芋餃等43個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03年,沙縣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稱號。2006年11月14日,中國烹飪協會認定沙縣為「中國小吃文化名城」。
「牛系列」是沙縣夏茂鎮的傳統菜餚和小吃,有十幾個品種,最有名的是燉牛腩、牛腳筋,最經濟實惠的是燙牛百葉、牛肚邊,最早出名的是牛肉乾,以及牛頭碎肉、熟內臟,街邊小吃有米漿灌牛腸、米漿灌牛肺和米漿牛血。同時,夏茂還有別有一番情趣的「游春牛」民俗,花鼓燈開道,一男一女風在春牛後,殿後的是一對長方形的燈箱。
沙縣是產糧區,以大米作原料的小吃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將大米煮成飯,再製成品的為糍粑類,它是沙縣最古老的小吃,圍繞它們產生了一系列的風俗習慣,如立冬家家舂糍,新房搬遷請酒,開席必吃糍,正月初二、祭祀土地公、清明掃墓必供;第二類是將米磨成漿,再通過油炸、蒸、煮等工序做成食品,這類小吃主要有油炸漿糍、米凍、泥鰍粉干、鍋邊糊等,其色、香、味俱全。
主要特色小吃有:燒麥、扁肉、芋餃、泥鰍粉干、魚丸、真心豆腐丸、米凍皮、米凍糕、富口豆乾、水晶蒸餃、拌面。 沙縣有淘金山長達38米的華夏第一岩雕卧佛、省級名勝風景區七仙洞、省級楠木林自然保護區羅卜岩以及「十里平流」、「七峰疊翠」、「洞天瀑布」、「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興國寺、古城牆、孝子坊民居以及東南沿海現存最大的城隍廟等古跡,還有被譽為「肩膀上的藝術奇葩」,獲得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會演金獎的沙縣肩膀戲。
淘金山
淘金山位於沙縣城西3公里處,海拔501米,總面積6平方公里。景點始於宋代,盛於元、明兩代,宋朝宰相李綱、大理學家羅從彥、農民起義軍首領鄧茂七等都在這里留下足跡,共有摩崖石刻30多處。景區林木茂盛,擁有全國唯一的連片生長的野生千年鐵樹群、宋桂花樹和梅花六角丹等珍稀樹種。景區內長38米、寬10米、高11米的錠光卧佛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石雕卧佛,卧佛後面的山群有一尊約4公里長的山體綠色大卧佛,山與佛渾然一體,如「佛中佛、佛心佛」。古剎錠光禪院和佛光洞是唐朝名僧慚愧祖師潘了拳悟道之地。
十里平流
沙縣歷史上較著名的名勝古跡有宋名相李綱命名的「沙陽八景」,即七峰疊翠、「十里平流」、瀛洲夕照、瑤池夜月、豸角秋煙、「洞天瀑市」、「呂峰晴雪」、「鳳崗春樹」。現僅存二景,十里平流在沙溪河大洲至琅口一帶河段,沙溪河上游大都灘多流急,蜿蜒曲折,至此則河面開闊,水流平緩,泛舟江中,只見兩岸或青山疊翠,或樓宇臨江,沉影如黛,搖曳多姿。宋李綱詩雲:「平溪綠凈見游魚,十里無聲若畫圖」。
城隍廟
城隍廟地處城關東門文廟路,建於清乾隆年間,是福建省同類建築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1996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八曲
即性天峰,在城東二里仙洲東側,海拔400餘米,上山石砌小道700餘米,拐28個彎,故稱「二十八曲」,峰頂舊有古性天庵,後圯廢。1984年群眾自發集資10餘萬元重修,並在山頂及沿途興建亭台樓閣,植樹種花,形成新的風景游覽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張廷發將軍1988年為該風景區題詞:「峰峻溪清」。
陳山寨
在大洛鄉鑼鈸山上,為明朝鄧茂七起義軍大本營,海拔約1500米,山上有跑馬道、練兵場,右側有一巨石狀如平台,相傳是當年的指揮台,站在練兵場,依稀可見沙縣、三明、大田的村落,故又稱「三望坪」。
洞天岩
洞天岩離城25里許,石壁嶙峋,草木蔥翠,沿新開公路盤旋而上,可抵達青山環抱之中的洞天岩水庫,豐水期則有瀑布飛瀉,喧騰直下百餘米,有加飛珠濺玉,空谷生雷。順山泉而下,有古佛雲岩、臨清池、永和洞,井有古代摩崖石刻十餘處,其中一處沒於水中,鏤有9米見方的大字被清泉漫頂,水花翻卷,隱隱約約顯出「枕流」二字,摩崖石刻於1984年8月初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仙洞
七仙洞地處富口鄉郭墩村,1985年8月,南京大學自然資源考察組協同環境保護辦公室對七仙洞進行考查,初步發現:七仙洞有大小洞7個,分上洞、中洞、下洞(即暗洞),上、中洞相連,有洞口7個。洞內有大廳2個,可容納上百名遊客,大廠之間有曲狀廊道聯接,洞中鍾乳、石筍造型各異,有的宛加天龍飛騰,有的形如牛角逼人,有的似仙人梯田層疊,有的似隨波漂流的海蜇,洞深處有一蝙蝠廳,中有蝙蝠無數,1984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的縣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唐鄧光布將軍墓、陳山尚書墓、陳山尚書夫人墓、李太監父母墓、陳了齋祠堂、進谷橋、明代古城牆等。
瀛洲夕照
東門外仙洲,又稱瀛洲,地處東溪與沙溪會合處,每當夕陽西下,綠島披上金輝,江水紅如瑪瑙,虯城靜卧於朦朧薄幕之中,雲雪變幻於逶迤遠山之上,可謂金碧輝煌,氣象萬千。
興國寺
興國寺建於唐中和二年(882),歷代均有修葺,宋名臣李綱謫貶沙縣時住此,自稱「寓軒」,故又稱「寓軒舊址」。現存一殿佔地面積近500平方米,1984年原貌進行整修,木構梁架,雕鐵裝金,飛橡翹脊,富麗堂皇。西側有2株千年古樟,相傳為李綱讀書處,1996年11月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呂峰山風景區
呂峰山位於沙縣大洛鄉寶山村鑼鈸頂,距縣城40公里,海拔1293米,交通便利,軍用公路直達山頂。著名的沙陽八景之一「呂峰晴雪」指的就是呂峰山冬季的雪景,山上擁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成片野生的杜鵑花、梅花、竹林,適合開發山地四季花園;高海拔氣候使這里夏季特別涼爽,為避暑的絕好去處;人文遺跡有明朝鄧茂七農民起義軍根據地陳山寨遺址、「呂峰晴雪」碑亭等。沙縣猛龍蔬菜基地已在這里安營紮寨,並初具規模,該基地的開發將帶動高山綠色農業觀光旅遊與生態避暑旅遊的蓬勃發展。
2. 三明的鄉土樹種有哪些
八月桂、香樟、楠木、羅漢松、紅豆杉,木荷、火力楠、楠木、厚朴、南方紅豆杉、三尖杉等一批優良鄉土樹種;引種了濕地松、火炬松、桉樹、榿木、泡桐等外來樹種;並建立了筍竹兩用經濟竹種園10000畝,觀賞竹種園1000畝,篩選出具有開發價值的鄉土竹種15屬76種。 一、生物多樣性保護 1、現狀。三明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全市擁有高等植物2843種,其中蕨類245種,裸子植物28種,被子植物2322種,苔蘚植物248種;陸生脊椎野生動物594種,其中兩棲類44種,爬行類114種、鳥類225種、獸類101種,約佔全省的73.2%;魚類109種,昆蟲4470種。森林植被有8個植被型,93個群系,126個典型群叢。目前,全市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總面積81954.2公頃,佔全市總國土面積的3.47%;自然保護小區899處、面積82367公頃,已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1186處、3036株,摺合面積78.9公頃。 2、發展目標。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造福工程,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履行國際公約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目標:到2010年,全市將實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1處,總面積達89489.6公頃,佔全市總土地面積?.79%,形成以國家級自然區為骨架,以省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小區相輔的區域保護網路,構建我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體工程,有效保護境內90%類型生態系統、85%野生動植物物種,也可有效保護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緩和並改善瀕危狀況。 3、發展布局。到2010年,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自然保護區達15處,實現一縣(市、區)有一處自然保護區和上百處自然保護小區及數百株古樹名木。工程規模達171935.5公頃,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7.27%。 4、建設重點。在近期內,我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是在恢復基礎上,向發展和更加有效地保護地帶性野生動植物—中亞熱帶常綠天然闊葉林和亞熱帶、森林灌叢草地—農田野生動物種群。充分發揮其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作用,並高度重視天然濕地和珍稀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加強對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和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工作,特別是應重點考慮具有國際意義和全國性意義的生態關鍵地區和生物區系特別豐富的區域,特有種和生物種模式採集地以及遺傳資源、瀕危珍稀物種集中分布的區域。並確定我市生物多樣性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和物種。具體包括:(1)優先保護的生態系統有:中亞熱帶天然常綠闊葉林,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生態地理群,垂直帶譜上分布的典型森林植物和野生動物群落,水禽集中分布的濕地。(2)優先保護物種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包括種、亞種、變種;國際公約保護和福建特有的生物物種以及家禽家畜和農作物的野生親緣種;古樹名木以及用以採集和培育優良種子的母樹林、樹木;有特殊保護價值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包括國防林、環境保護林、風景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的林木。 5、保障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保護意識。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以「植樹節」、「濕地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月」和「科技宣傳周」等活動,廣泛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提高全社會形成自覺地保護人類自己的生態保護意識。 (2)堅持依法保護,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認真貫徹《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及國家重點保護名錄等有關法律法規,依法懲處破壞生物多樣性的違法犯罪活動。 (3)實行政策傾斜,理順投資渠道。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國家要在政策上給予傾斜、資金上給予扶持。其工程建設所需的費用應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以保證生物多樣性工程的正常開展。同時,要廣泛吸納社會各類資金,並爭取國際交流與援助,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建設。 (4)建立管理體制,明確保護職責。地方級自然保護區由市(或授權縣)負責管理,業務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自然保護小區(點),以及古樹名木保護點,本著林權屬歸誰管理的原則,由縣(市、區)政府批准建立後指定保護責任單位,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 二、苗木花卉及珍稀樹種繁育 1、合作基礎 (1)林木良種繁育基地初具規模。全市現有林木良種基地8397畝,其中杉木初級種子園1511畝,杉木一代種子園2252畝,杉木二代種子園3303畝,杉木紅心杉種子園65畝,福建柏種子園63畝,馬尾松種子園1268畝。同時,有馬尾松母樹林13500畝,闊葉樹母樹林7000畝。良種供應自給有餘,基本做到速生豐產林、工程林造林良種化。 (2)種苗快速繁育中心已經建成。永安林業股份公司種苗中心作為國債項目,佔地面積100畝,累計投資900萬元,建有溫室、組培室和瑞典育苗基質生產線,可年產優質桉樹組培苗和營養袋苗木2000萬株。明溪縣已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國家級珍稀樹種繁育中心,重點培育南方紅豆杉、三尖杉、厚朴、禿杉、珙桐、馬褂木等珍稀樹種,總投資1140萬元,可年產南方紅豆杉實生苗和扦插苗1000萬株。目前,全市擁有育苗大棚15000平方米,組培室500平方米,規模化、產業化育苗已有較好基礎。 (3)林木種苗科研工作基礎較好。已有《杉木子代測定技術研究》、《杉木第一代種子園研究成果推廣》、《杉木1.5代種子園高產無性系選擇研究》、《杉木二代種子園營造技術研究》、《杉木第二代遺傳改良技術研究》、《馬尾松種子園營建技術研究》、《馬尾松優樹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永安竹種基因庫的建立》、《糙花少穗竹繁殖技術》、《桂花嫩枝扦插繁殖技術研究》、《蘇鐵生理生物學特性及繁殖技術研究》《南方紅豆杉苗木生理生態和繁殖技術研究》等10多個項目,分別獲國家、部、省科技進步獎,並在生產上得到推廣應用。 (4)林木種質基因資源比較豐富。擁有大量的珍稀樹種和園林植物材料可供選育,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樹種達45種。經過林木地理種源試驗和遺傳品質改良的早期選擇,現已篩選出杉木優樹133株,收集南方各省區杉木優良無性系1078個,營建采穗圃352畝,種質資源基因庫228畝;篩選出木荷、火力楠、楠木、厚朴、南方紅豆杉、三尖杉等一批優良鄉土樹種;引種了濕地松、火炬松、桉樹、榿木、泡桐等外來樹種;並建立了筍竹兩用經濟竹種園10000畝,觀賞竹種園1000畝,篩選出具有開發價值的鄉土竹種15屬76種。 (5)鄉土樹種采種基地已集約經營。近幾年來,我市利用國債資金建設了一批林木種苗工程項目,先後新建乳源木蓮、細柄阿丁楓、擬赤楊、楓香、酸棗、木荷、格氏栲等鄉土闊葉樹種良種繁育基地達到 8 處,面積近7000畝,累計國家投資和地方配套投資達2811.04萬元,大大提高了我市林木種苗生產供應能力。 2、合作目標。到2007年,完善市、縣兩級林木種苗質量監督檢驗標准化建設;新建林木良種基地15萬畝,鞏固提高良種基地面積1.5萬畝;新建生態型種苗基地、優良用材及工業利用型種苗基地及名特優新經濟林種苗基地15萬畝,新建苗木花卉培育基地15萬畝。到2010年,新建2個年產千萬株組培苗工廠化快繁基地、10個萬畝以上優良鄉土樹種采種基地、10個年產千萬穗條的經濟林和葯用植物優良無性系繁育基地、10個萬畝以上綠化苗木、花卉、鮮切花培育示範基地;新建10個苗木花卉專業市場和10個中介組織。 3、發展布局。以尤溪、沙縣官莊、市郊、永安和大田桃源國有林場為中心建立速生樹種、鄉土樹種、珍稀樹種和抗性強的林木良種繁育基地;以清流為中心,輻射寧化、建寧、三元、梅列、大田周邊各縣,重點培育鄉土觀賞綠化苗木、盆花盆景和鮮切花;以明溪和泰寧為中心重點培育南方紅豆杉、雷公藤等葯用植物;以永安林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種苗繁育基地為依託,利用組培中心和工廠化育苗生產線等基礎設施,重點培育和引進速生豐產林苗木。 4、近期建設項目。主要有:今年擬投入160萬元(國家林業局已撥專款80萬元)建立市級林木種苗檢測中心、林木種苗信息中心和林木種子貯備中心。清流萬畝生態型綠化花卉苗木基地、三元及尤溪鄉土珍貴樹種繁育基地等9個項目。同時,推出具有三明特色的鄉土樹種和葯用植物進行交流,引進台灣優良用材樹種、優良綠化觀賞樹種、優良林木種苗快速繁育設備及配套技術等。 5、保障措施。 (1)制定優惠政策促進苗木花卉業發展。苗木花卉業即是高效產業,又是高投入產業。市政府每年應從綠化建設經費、農發資金、農業基本建設投資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苗木花卉種苗、種球基地及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市財政部門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貼息貸款,扶持苗木花卉產業的發展;增加苗木花卉科研經費,重點用於科技攻關,在一定時期內給予苗木花卉生產經營企業必要的政策傾斜,比如科研單位進行苗木花卉科研試驗,新品種引種推廣給予適當經費補助,採取放水養魚的辦法,把苗木花卉業扶大扶強。 (2)發展本市具有競爭力的「拳頭產品」。根據我省苗木花卉區劃與生產布局,三明地處福建省中亞苗木花卉生產閩北區,氣候條件不如昆明,也比不上閩南三角洲及福州沿海城市,對鮮切花品種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重點是培育園林觀賞植物,擴大彩葉木本植物、多季開花灌木、地被植物、花壇植物的花色品種,優先培育深山含笑,樂昌含笑、乳源木蓮、桂花、山杜英、香樟、天竺桂、楓香、廣玉蘭、黃山欒樹、銀杏、蘭花、福建柏、南方紅豆杉、羅漢松、蘇鐵、杜鵑等植物,形成規模效益。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走特色發展路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沒有特色產品,就難以擠占市場。要充分發揮基地資源與區位的比較優勢,突出地方特色,創造品牌產品,提高市場佔有率。 (3)切實搞好「科技興花」工作。苗木花卉作為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必須加大科技含量,產品質量才會上去,尤其是隨著人們求奇、求新的思想變化,如果想穩穩地佔領市場,就必須不斷推出新產品,採用新技術,進行規模化生產,實行科學化管理,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外企業合作開發閩西北苗木花卉資源,積極引進和開發野生新優苗木花卉,大力建設苗木花卉基地,培育出具有中亞熱帶特色的又能用於商品化生產的新品種,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使苗木花卉業真正成為三明市的一大新興產業。
3. 中國有哪些特產
A . 安丘大姜 . 安徽特產 . 安福火腿 . 安陸白花菜 . 艾德萊絲綢 . 奧斯曼草 . 安陽狗皮膏葯 . 安岳竹席 B . 八廟溫泉 . 八度筍靈山芝麻餅 . 八渡筍 . 北京宮燈 . 北京料器 . 北京酥糖 . 北京雕漆 . 北珠 . 博山水餃 . 博陸黑魚 . 寶慶丸子 . 巴丹杏 . 布福娜 . 扒雞 . 抱羅粉 . 板湖鎮 . 板鷂 . 柏楊豆乾 . 畢節湯圓 . 白雲春毫茶 . 白峴吊瓜子新密金銀花 . 白桃 . 白水貢糖 . 白沙綠茶丁家粉蒸肉 . 白玉汾酒 . 白粬 . 白蓮 . 芭蕉扇 . 鯿魚 . 波波糖 . 保寧蒸饃 . 彬縣酒棗 . 蚌埠玉雕 . 貝雕畫 . 白糖李 . 白蒲茶干 . 寶岩楊梅 . 版納地毯 . 斑銅製品 . 寶珠梨 . 巴山核桃 . 巴山大麴 . 保字醋 C . 滄州冬菜的傳說 . 吃茶 . 崇明水仙 . 崇武魚卷 . 巢湖銀魚 . 巢湖鴨 . 常山胡柚 . 昌黎豬 . 春不老 . 曹縣燒餅 . 曹杏脯 . 朝陽麻花布 . 楚味鴨頸 . 池上飯包 . 澄碧湖 . 炒米塊 . 程酒 . 纏絲鴨蛋 . 翠香園板鴨 . 呈貢寶珠梨 . 茶洞豆腐 . 茶糕 . 草席 . 菜牛 . 赤磷魚 . 長白山野生平蓋靈芝 . 採石磯茶干 . 錯橋果核雕 . 長安板栗 . 長壽米 . 長沙三絕 . 長蘆板鴨 . 陳年道菜 . 陳集山葯 . 蒼南馬蹄筍 . 常山油茶 . 蒼南紫菜 . 長島皺紋盤鮑 . 長樂海蚌 . 長興青梅 . 藏王刀 . 滁州花籃 . 長島球石 . 翠螺 . 潮陽和平蔥餅 . 長裙竹蓀 . 蟲草 . 蒼山杜鵑花 . 川芎 . 川明參 . 川木香 D . 大邑桃蘑芋 . 東豐農民畫 . 東北土特產品交易中心 . 東陽博士菜 . 丹朱鎮 . 代馬 . 侗族織錦 . 冬果梨 . 冬菜 . 凍梨 . 地理標志產品 . 多味花生 . 大列巴 . 大城驢肉 . 大板黑瓜籽民勤紅棗 . 大縱湖醉蟹 . 大腸湯 . 大荔花生 . 大通茶干 . 大麥茶 . 定軍茗眉 . 定軍茗眉茶 . 岱山食鹽 . 店集芹菜 . 當歸之鄉 . 德州西瓜運城池鹽 . 德惠市同太鄉 . 德惠草編 . 德陽樓竹雕工藝品 . 段畝硯 . 段潭荸薺 . 獨流老醋 . 電子年貨 . 董家菜刀 . 豆參 . 道僧天雲 . 道口燒雞 . 頂市酥 . 頂雪貢糕 . 大梨糕 . 東至香菇 . 德化野生紅菇 . 大足龍水刀 . 岱山大黃魚 . 定遠梅魚 . 東山塢豆腐皮 . 吊尾魚 . 東坡臘乳狗 . 都勻太師餅 . 稻香村茶食 . 董糖 . 丹陽封缸酒 . 大理雪梨 . 大理草帽 . 傣族燒魚 . 傣族竹編 . 大茴香 . 傣族筒帕 . 大理石工藝品 . 滇八件點心 E . 餌快粑 F . 仿南宋官窯青瓷 . 仿古鐵器 . 佛坪山茱萸 . 鳳翔臘驢腿 . 奉節臍橙 . 富平靛藍印花布 . 富春江鰣魚 . 富陽紙琉璃料器 . 富順豆花 . 汾州小米 . 汾州核桃 . 汾州香小米 . 汾陽三櫻椒 . 汾陽長山葯 . 汾雁香 . 法拉費 . 福州特產 . 福州線面 . 翻簧竹刻 . 肥桃 . 茯苓夾餅 . 費縣奇石 . 風干牛肉 . 奉化翻簧竹刻 . 福州脫胎漆器 . 阜南板鴨 . 阜陽皮絲 . 富平瓊鍋糖 . 撫遠大馬哈魚籽 . 風鵝 . 肥西老母雞 . 阜寧大糕 G . Gefilte魚 . 丐幫叫化雞 . 古銅鏡 . 古鎮麻花 . 古雷扇貝 . 固始茶菱 . 固鎮石雕茶壺 . 廣德笄山筍 . 廣西大化彩玉石 . 掛綠荔枝 . 果下馬 . 桂林毛尖茶 . 狗不理包子 . 罐罐菌 . 觀音豆腐 . 貢椒 . 貴妃杏 . 高平絲綢 . 高要草席 . 鼓浪嶼餡餅 . 龜山枸杞酒 . 固鎮綠豆餅 . 冠縣大尾寒羊 . 廣豐特產 . 果蒸棕 . 高郵雙黃蛋 . 過橋米線 . 廣木香 . 廣漢纏絲兔 H . 賀蘭石硯 . 會寧白杏 . 會昌保鮮豆乾 . 會昌醬干 . 會理石榴 . 候馬蝴蝶杯 . 合川桃片 . 合川粉葛 . 和子四珍 . 和田地毯 . 和田玉棗 . 哈爾濱紅腸 . 懷鄉三黃雞 . 懷地黃 . 懷遠石榴 . 戶撒煙 . 旱藕粉 . 旱藕粉絲 . 杭州絲綢 . 杭州貓耳朵 . 杭扇 . 杭白菊 . 杭粉 . 橫縣大粽 . 漢中紅香米 . 漢源花椒 . 河口冬棗 . 河田雞 . 河陰石榴 . 洪瀨雞爪 . 海南粉 . 海南紅豆 . 海宴蓮藕 . 海水珍珠 . 海珍品魚翅 . 海紅密 . 海蜈蚣衙口花生 . 湖北特產 . 湖南湘西密桔 . 湖南湘西泥鰍鑽豆腐 . 湖南湘西金香柚 . 湖南衡陽 . 潢川貢面 . 火晶柿子 . 火燒粑 . 環江香豬 . 琥珀金絲蜜棗 . 紅三刀 . 紅寶枸杞湖南湘西葛粉 . 紅河大翼橙 . 花園蟠桃 . 花豆 . 茴香豆 . 荷包肉 . 輝縣香稻 . 黃橋燒餅 . 鶴慶乾酒 . 黃土坎鴨梨 . 黃埭元寶菱 . 黃岩蜜桔 . 黃帝柑 . 黃河口大閘蟹 . 黃河奇石館 . 黃甘桃 . 黃石港餅 . 黃里石榴 . 黑杜酒 . 黑棗 . 黑釉瓷器 . 黑龍江特產 . 紅瓜子 . 黃姚豆豉 . 懷寧頂雪貢糕 . 懷寧龍鳳貢面 . 含山絞股藍茶 . 黃山野生葛粉 . 鶴溪楊梅 . 海陽銀杏 . 杭州荷花酥 . 衡東土菜 . 賀蘭石 . 淮南麻黃雞 . 含山紅瓜子 . 海椰子 . 河北血杞 . 河南特產網 . 河南名優特產網 . 滸關草席 . 紅木雕刻 . 紅橘酒 . 黃龍香米 . 猴頭攻 . 黑芥 . 紅花 . 合川大紅袍 J . 九華石雕 . 九江茶餅 . 九黃餅 . 井岡山翠綠茶 . 京彩松花皮蛋 . 叫化雞 . 吉安堆花特曲 . 吉安薄酥餅 . 建德燒餅 . 建甌蘆柑 . 晉州鴨梨 . 江山白菇 . 江津米花糖 . 江津花椒 . 江蘇特產 . 江西特產 . 涇縣醬菜 . 涇河大糕 . 濟美醬菜 . 界首茶干 . 稷山螺鈿新絳雲雕漆器 . 精武鴨脖 . 縉雲燒餅 . 蕨麻 . 金丹醬板鴨 . 金絲小棗 . 金冢子鎮 . 金華火腿 . 金壇封缸酒車厘哥夫紐 . 金牛千張皮 . 金陵金箔 . 錦州小菜 . 靜寧大餅 . 靜寧洋芋 . 雞樅 . 菊花牌冰糖麻餅 . 晉風晉韻 . 吉山老酒 . 絳州澄泥硯 . 叫花童雞 . 金鄉圓蔥 . 吉林紅腐乳 . 吉林黃苓 . 金陵神罐 . 九龍豆腐 . 靖江肉脯 . 醬菜 . 劍川木雕 . 金川雪梨 . 雞齎 . 卷煙 . 劍門火腿 . 劍南春 K . 口孜大蒜 . 喀左陳醋 . 孔明菜 . 客家紅蜜酒 . 岢嵐五加皮 . 開化板栗 . 開江綠豆皮 . 抗浪魚 . 挎包火燒 . 昆侖凍石 . 昆明特產 . 楷雕 . 苦芝干 . 可可西里肉蓯蓉 L . 臨安竹筍 . 臨川菜梗 . 臨武龍須草席 . 臨沭綠茶 . 臨澤縣 . 臨潼火晶柿子 . 六合泰枕頭 . 六祖甜茶 . 蘭州冬果梨 . 蘭州市博物館 . 蘭州碑林 . 蘭州香桃 . 蘭特椰思信息網 . 臨朐西瓜 . 蘭考葡萄 . 利津水煎包 . 李干 . 來安花紅 . 瀘州特產 . 洛陽燕菜 . 洛陽青枇杷 . 瀏陽夏布 . 瀏陽菊花石 . 潞城草帽辮 . 靈丘莜麥面 . 靈寶蘋果蜜汁鮮桃 . 靈山大粽 . 靈源萬應茶餅 . 留蘭香油 . 籃球鴿蛋 . 綠酒 . 羅漢餅 . 羅貫中隱居地 . 老鴨湯 . 臘肉 . 荔枝 . 荔波涼席 . 萊陽梨 . 落別鄉 . 撈刀河刀剪 . 遼寧特產 . 郎岱醬 . 雷公山天麻 . 雷官板鴨 . 魯南菜煎餅 . 鸕鳥蜜梨 . 龍興鋪 . 龍南紫皮大蒜 . 龍尾硯 . 龍山小米 . 龍池硯 . 龍豬 . 龍門米餅 . 綠動山西特產網 . 蘭球鴿蛋 . 麟游布爾羊 . 臨桃 . 臨泉毛筆 . 萊蕪白皮蒜 . 荔波風豬 . 萊州草藝品 . 臨泉貢柿 . 臨朐紅絲硯 . 理合冬棗 . 連江縊蟶 . 臨沭太子參 . 臨朐全蠍 . 臨朐煎餅 . 臨清蓼花 . 廬山竹絲畫簾 . 羅源肉鬆 . 靈水菜脯 . 樂清白象香糕 . 靈武長棗 . 拉馬登石榴 . 龍口粉絲 . 利民調料 . 駱坑筍 . 綠舍神農 . 鹵汁豆腐乾 . 靈山芝麻餅 . 瀘州曲酒 . 瀘州桂圓 M . 墨晶石雕 . 孟津梨 . 岷州天地 . 明水白蓮藕 . 明溪肉脯干 . 木版畫 . 梅花石 . 眉茶 . 睦州雲霧 . 綿竹 . 蒙古特產 . 蒙古餡餅 . 蒙洱茶太和鴨 . 面醬 . 閩紅 . 麵塑 . 馬壩油粘米 . 馬水桔 . 麥餅 . 麻葉羹 . 馬鞍山綠松石 . 蒙山野生螞蟻 . 蒙蟬蛻 . 明光芡實 . 閩侯橄欖 . 閩清檀香橄欖 . 閩侯臍橙 . 木糠布甸 . 蒙古靴 . 穆賽來斯 . 玫瑰鹵酒 . 民族服裝服飾 . 麻辣牛肉 N . 寧波豆酥糖 . 內黃縣二安鄉 . 南豐蜜桔 . 南丹瑤雞 . 南京板鴨 . 南京桂花鴨 . 南京鹽水鴨 . 南充米粉 . 南康甜柚 . 南崑山毛茶 . 南果梨 . 南水梨 . 南灣魚 . 南瓜籽油 . 南盪雞頭米 . 南通白蒲茶干 . 南酸棗糕 . 南陽玉雕 . 南雄煙葉 . 女媧銀峰 . 年貨 . 牛忠喜燒餅 . 牛筋腰帶野山參 . 那榔酒 . 寧海牡蠣 . 南匯水蜜桃 . 南瓜豆沙糕 . 寧波草席 . 寧化玉扣紙 . 內蒙牛肉乾 . 南京彩燈 . 內黃大棗 . 納西披星戴月衣 . 南充竹簾畫 P . 平邑大紅石榴 . 坪山柚 . 平涼紅牛靜寧地毯 . 平和三絕 . 平壤溫飯 . 平川酒棗 . 平林油桃 . 平泉石 . 平遙漆器 . 平遙牛肉 . 平邑 . 沛縣狗肉 . 炮台紅甜瓜 . 莆田枇杷 . 萍鄉炒粉臨渙棒棒茶 . 蓬溪姜糕 . 沛縣美食 . 磐安白術 . 平陽馬蹄筍 . 平潭貝雕 . 普洱茶 . 皮蛋 Q . 全南荷包豆 . 奇瓦瓦市 . 嵌桃麻糕 . 曲陽湖 . 曲面 . 杞縣醬菜 . 清江魚 . 清流陶瓷 . 清溪花鱉 . 牽牛山柚 . 瓊鍋糖 . 秋林里道斯 . 秦巴霧毫 . 秦欄鹵鵝 . 秦鎮米皮 . 蘄春四寶 . 衢州柑橘 . 衢州椪柑 . 衢州玉露茶二壩鎮 . 衢式月餅 . 青城絲毯 . 青島貝雕 . 青州府花邊 . 青海特產 . 青鹽 . 黔桐 . 全球特產 . 青陽黃石溪名茶 . 青州敞口山楂 . 清流豆腐皮 . 全椒酥笏牌 . 千陽胡蘿卜 . 青龍甘栗 . 清城竹筍 . 青方腐乳 R . 如皋香腸 . 榕江西瓜 . 瑞昌山葯 . 榮昌摺扇 . 瑞安盤菜 . 瑞安白銀豆 . 乳山巴梨 . 榮昌陶器 . 如皋白園蘿卜 . 染山竹簾 . 榮縣嫦酒 S . 三七粉 . 三鳳橋醬排骨 . 三北藕絲糖 . 三花一島 . 三門青蟹 . 上杭蘿卜干 . 上海全蛋薩其馬 . 上海民間工藝 . 山西土特產 . 上海崩瓜 . 十八箭紅米 . 四川板鴨 . 孫渡板鴨 . 宋錦 . 山東春山茶 . 山東特產 . 山東省陽信縣鑫悅實業 . 山伢兒 . 山參 . 山核桃 . 山珍老鴨湯 . 山稔 . 山葯 . 山西特產 . 山西貓耳朵 . 山西琉璃 . 山黃皮果 . 手剝筍 . 柿油傘 . 桑家堯村 . 梭子蟹蟹糊 . 水泡梨 . 水漏榛子 . 沙櫻桃 . 沙毛裘皮 . 沙湖鹽蛋 . 沙芥菜 . 深深寶A . 深深寶B . 燒禾蟲 . 三門麥焦 . 睢縣馬泗河西瓜 . 石佛洞牛肉乾 . 石磨火燒 . 紹興特產 . 紹興花邊 . 紹興貢瓜 . 紹興香糕 . 紹興麻鴨 . 紹興黃酒 . 綏中白梨 . 舒筋散 . 蘇仙石鴨蛋豆腐乾 . 藠頭 . 賽里木湖冷水魚 . 邵永豐 . 邵芝岩毛筆 . 酥李 . 酥油餅 . 酸嘢 . 陝西省特產網 . 陝西青茶 . 食餅筒 . 熟梨糕 . 蔬菜片 . 莘縣凱特杏 . 上海牙雕 . 蒜沾面 . 酸湯水餃 . 神園葡萄 . 石阡綠豆粉 . 十足全蠍 . 松花湖浪木根雕 . 水化柿 . 綏德黑粉 . 酥油 . 四川省南江黃羊特種場 . 四川省南江縣旭日南江 . 陝西特產網 . 沙坊粉 . 水鬼重豆腐 . 山裡香 . 山前豆腐乾 . 蘇燈 . 蘇扇 . 水城辣椒 . 蜀箋蜀綉 . 四川粉絲 . 四川甘橘 . 宋筆 . 燒風度 . 三七 . 燒豆腐 . 砂仁 . 燒火腿 . 鬆口蘑 . 四川榨菜 . 蜀錦 . 佘江荔枝 T . 台黨參 . 台灣牡蠣 . 唐橋豆腐乳 . 土牛膝 . 土特產 . 坦埠綹子煙 . 塔川村 . 天台山雲霧茶石板米 . 天坪筍干 . 天寶櫻桃 . 天星醋 . 天柱山葯材 . 天目烘青豆 . 太湖珍珠 . 太湖白蝦 . 太西煤 . 太谷餅 . 桃片糕 . 桐油 . 檀弓 . 汀州八干 . 泰和烏雞 . 泰和醬菜 . 泰山赤鱗魚 . 泰州三麻 . 泰州麻餅 . 灘羊皮 . 特產 . 特產折扣網 . 特釀香羅田柿餅 . 甜橙 . 甜水蘿卜 . 田七花茶 . 田螺醬 . 田陽 . 突尼西亞軟籽石榴 . 胎生貝湖魚 . 桐廬特產 . 天津板栗 . 桐鄉檇李 . 泰順刀豆乾 . 桐城小蘭花茶 . 糖油板栗 . 桐廬天尊貢芽 . 太陽餅 . 脫胎漆器 . 郯城板栗 . 天津衛韭 . 駝毛 . 太湖蒓菜 . 泰興白果 . 桃花塢木刻年畫 . 太倉糟油 . 太倉肉鬆 . 太湖石 . 潼南黃桃 . 騰沖玉器 . 糖油果子 . 天府花生 . 太湖井曬醋 W . 烏葯 . 五台台參 . 五味茶 . 五城茶干 . 五峰虎獅茶葉有限責任 . 五果 . 吳常昌牛肉巴 . 威寧火腿 . 婺源茗眉綠茶 . 文十六玉林牛巴 . 無為板鴨 . 無為淡水珍珠 . 無敵膏 . 無核白 . 無核紅棗 . 無錫排骨 . 武功山雲霧茶 . 武平豬膽干 . 蝟蟹羅津有縐海帶 . 王橋豆腐 . 王致和臭豆腐 . 碗托 . 蕪湖瓜子 . 蕪湖鐵畫 . 碗耳糕 . 襪底酥 . 魏庄麻糖 . 瓦屋香椿芽 . 文成兔肉鬆 . 威海蠓子蝦醬 . 五香豆豉 . 濰河銀魚 . 萬載夏布製作技藝 . 薇菜 . 烏蓮 . 無眼菠蘿 . 五胖鴨 . 文君酒 X . 信宜魚古 . 修水哨子 . 興化桂圓 . 興隆紅果 . 咸亨涌黃酒 . 咸寧桂花 . 咸金棗 . 宣木瓜 . 宣筆 . 尋烏蜜桔 . 小林黃姜 . 小港甘蔗老實人瓜子 . 小紅毛花生 . 峽山道菜 . 忻州甘草 . 懸鈴花 . 新會柑滎陽柿子 . 新會葵扇 . 新會陳皮 . 新興縣 . 新疆地毯 . 新疆無花果 . 新疆葡萄 . 新都桂花糕 . 昔陽大麴 . 杏七茶新鄭大棗 . 杏石 . 杏脯 . 湘蓮 . 熏豆腐 . 熙春園 . 細雪花梨 . 蕭山楊梅 . 蕭山蘿卜干 . 蕭山霉乾菜 . 蟹殼黃 . 西塑 . 西夏貢米 . 西山紙 . 西泠印泥 . 西湖綢傘 . 西湖藕粉 . 謝村黃酒 . 雄精雕刻 . 雪餃 . 雪魔芋 . 新疆薄皮核桃 . 霞美牡蠣 . 鞋底兒燒餅 . 香椽 . 香水梨 . 香禾 . 香辣豆瓣醬 . 香醋 . 香饢 . 仙游冰糖 . 廈門鼓浪嶼餡餅 . 下塘龍蝦 . 邢棗仁 . 西牛麻竹筍 . 小寶栗子 . 西部特產網 . 香肚 . 窨酒 . 小孩酥糖 . 錫制工藝品 . 宣威火腿 . 香芋草烤雞 . 象牙芒果 . 敘府小磨麻油 . 敘府陳年糟蛋 Y . 葉榭軟糕 . 一品齋 . 一品玉帶糕 . 嚴州乾菜鴨 . 雲岡絹人 . 雲南18怪 . 雲南大理特產 . 原平梨 . 原平酥梨大晉棗 . 葉城石榴 . 油光栗 . 宜城醬板鴨 . 岳陽樓啤酒 . 御土荷葉雞 . 揚州牛皮糖 . 揚州醬菜 . 永城辣椒 . 永定菜乾 . 永川高粱酒 . 永福羅漢果 . 沂南黃瓜 . 油底肉 . 沿庄鞭炮 . 煙台蘋果 . 玉堂春酒 . 玉林香蒜 . 玉環文旦 . 玉米皮編 . 沂蒙黑山羊 . 瑤鄉臘三珍 . 禹州粉條 . 羊岩勾青 . 羊肉泡饃 . 胭脂蘿卜 . 越南三寶越南牛角梳 . 銀色珍珠白豌豆 . 銀飾 . 陽城頭曲 . 陽江三寶 . 陽澄湖大閘蟹 . 雁北山葯旦 . 雁北蕎麥 . 雁北莜麥 . 雨花茶嵊縣硅藻土 . 潁州櫻桃 . 鴨塘魚 . 鴨梨 . 鴨血糯 . 鷹嘴岩 . 鷹窠青頂茶 . 越南牛角梳 . 煙台特產 . 英都麻糍 . 永安筍干 . 玉環敲魚面 . 黟縣臘八豆腐 . 義烏南棗 . 鄖縣羅非魚 . 英吉沙小刀 . 雲浮特產 . 一品晉寶山西特產網 . 原甜油 . 揚州絨花 . 虞山綠茶 . 雨花茶 . 揚州漆器 . 銀魚 . 牙雕製品 . 羽毛畫 . 宜賓麵塑 . 楊林肥酒 . 雲南山茶花 . 雲南圍棋子 . 雲南白葯 . 燕窩絲 Z . 棕櫚芯 . 中國當歸之鄉 . 中國檸檬之鄉 . 中國湖州國際湖筆文化 . 中國馬鈴薯之鄉 . 中江手工掛面 . 中江掛面 . 中牟大蒜 . 周崗雪棗 . 周禮粉條市場 . 張巷狗肉 . 枕頭饃 . 漳州水仙 . 澡溪紅米 . 煮洋芋 . 狀元糕 . 豬肉脯 . 豬膽干 . 豬血丸子 . 章丘薄殼核桃 . 竹葉多糖 . 竹筒茶 . 竹米 . 紙皮核桃 . 諸暨亂彈 . 趙坡綠劍 . 醉夫 . 錐栗 . 鎮江三怪 . 鎮江香醋 . 駐馬店小磨香油 . 棕櫚心 . 中國玫瑰之鄉 . 渣海椒 . 豬油糖 . 舟山貝雕 . 鄒城牙皂 . 豬扒包 . 重慶怪味胡豆 . 張家港鳳凰水蜜桃 . 漳州木偶頭 . 智利葡萄酒 . 正興德茶葉 . 彰德陳醋 . 扎染布 . 自貢毛牛肉 . 硃砂蓮 . 澤瀉 . 自貢方便食品調料 . 竹藤器
4. 福建廈門有哪些山啊
福建省是個多山的省份,境內從東到西主要有太姥山脈、戴雲山脈、鷲峰山脈、博平嶺、玳山脈和武夷山脈,走勢都是從東北到西南方向。最高的山峰為位於武夷市的黃崗山,海拔2158米,為華東沿海最高峰,當然也是南平市的最高峰。為什麼叫華東沿海最高峰呢,因為隔海相望的台灣省還有海拔高達3952米的玉山。所以不能說是華東最高峰。據不完全統計,各種地圖上有標明山名的海拔1200以上的山峰有220多座。其中,最原始的為武夷山脈的掛墩山,海拔1831米,是武夷山保護區的核心區,禁止遊人進入。杜鵑花最美的山峰為建寧與泰寧交界的白石頂,海拔1858米,此山也是三明市的最高峰。每年「五一」前後,具有各種造型的五顏六色的杜鵑花競相開放,整個山頂都是花的海洋。倘徉其間,花若磁鐵,會讓你雙腿紮根,醉死暈死。上下起伏最大的山龍岩的岩頂山,海拔1807米,此山登山線路比較好走,但是要登上山頂,要經過無數次的忽上忽下的過程。全省最高的電視差轉台在泰寧的峨嵋峰,海拔1714米。全省最好登的高山是沙縣的最高峰羅鈸頂,海拔1537米,因為汽車可以直接到達。擁有全省最大的紅豆杉的高山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平縣的梁野山。其間有個三級瀑布,甚是壯觀。山頂有塊巨岩,佇立其旁,空谷來風,難以站穩,臉有懼色、心生驚悸。此山海拔 1538米,可以從前山上後山下,反其道而行之,則另有一番意境。閩南地區最高的山峰為戴雲山,也是泉州市的最高峰,海拔1856米,還有一個小戴雲山,海拔1713米,下有一個戴雲寺,歷史悠久。全省最高的氣象站建在海拔1644米的德化九仙山。漳州地區最高的山峰為平和的大芹山,高1545米,旁有一個靈通山,高1282米,從其側面觀賞,整個山體,活象一尊普薩,維妙維俏。最有價值的山為上杭紫金山,年產黃金數十噸,海拔原高1138米,由於進行露天開采,現逐年在下降,是個開展工業旅遊的好景區。全省同名不同地的出現最多的山為將軍山、筆架山和香爐山,有大小四五座將軍山和數量更多的筆架山,三座香爐山,最高的將軍山在連城,高1665米。最高的筆架山在華安,高1375米。最高的香爐山在武夷山市,高1886米。全省最神秘的山為福安的白雲山,號稱閩東第一山,擁有四季佛光和無數扣人心弦的傳說,其腳下的鯉魚溪,從溪的長度、寬度,鯉魚的數量、大小、色彩都遠比周寧鯉魚溪更勝一籌,只是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無人識。但實際上寧德市最高的山為古田縣的石塔山,高1629米。莆田市最高峰為仙游、永泰、德化三縣交界處的石谷解,高1803米,其間野豬成群,膽大包天,競敢從我們的露營地逍遙而過,實在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距其不遠的十八谷,溪水清清,峰鸞疊翠,據考證,此處可能是南少林的舊址。石門山,海拔1823米,與梅花山、廟金山形成品字形結構,實際在山中珍品,其間林深樹密,更有天然水晶結晶體散落遍地,在陽光下閃閃照人,會讓人恍如進入童話世界的感覺。而高達1778米的梅花,更以華南虎訓養基礎而聞名,在其頂峰,建有全省最高的森林觀察哨。全省瀑布最大的山峰為德化的石牛山,海拔1782米,在山峰下部有一條岱仙瀑布,寬度和高度都堪稱福建之最。此外,福建省岩石匠最漂亮的山要推詔安的九候山,其最高峰為西山源,高1117米,這里既是革命勝地,擁有大小不等的山洞若干個,在連綿連綿不斷的山嶺上,各種形狀的花崗岩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其數量,其壯觀,其震撼力遠勝於福鼎太姥山。那麼福州市和廈門市的最高峰又在那裡呢?福州市的最高峰當推永泰的東湖尖,高1682米,位於嵩口鎮以南,與仙游的石谷解相距不遠。廈門市的最高峰為同安的雲頂山,高1175米。
以下福建省1200米以上山峰情況表(從高到低排列)
山峰名稱 地點 海拔(M)
1、黃崗山 武夷山市 2158
2、過風坳山 武夷山市 1887
3、香爐山(大) 武夷山市 1886
4、背崗山 建陽、光澤 1859
5、白石頂 建寧縣、泰寧 1858
6、戴雲山 德化縣 1856
7、獅子岩山 武夷山市 1846
8、檀樟崗 武夷山市 1844
9、諸母崗 建陽市 1835
10、掛墩山 武夷山市 1831
11、石門山 連城縣 1823
12、辰山(仁山) 建甌縣 1822
13、岩頂山(黃連盂?) 新羅區 1807
14、石谷解山 仙游、永泰、德化 1803
15、石牛山 德化縣 1782
16、梅花山 龍岩市 1778
17、廟金山 連城縣 1755
18、南山頂 連城縣 1753
19、峨嵋峰 泰寧縣 1714
20、小戴雲山 德化縣 1713
21、棋盤山 永安、清流 1706
22、太豐山 永安、清流 1697
23、東湖尖山 永泰縣 1682
24、苦筍林尖 漳平市 1666
25、將軍山(大) 連城縣 1665
26、營盤尖山 浦城縣 1664
27、廖天山 新羅區 1660
28、大福羅山 浦城縣 1959
29、山洋尖 壽寧縣 1649
30、紫雲洞山 漳平市 1647
31、九仙山 德化縣 1644
32、操兵坪 光澤縣 1641
33、石塔山 建甌、古田 1629
34、東峰尖山 屏南縣 1627
35、雙苗尖 壽寧縣 1626
36、隴西山(龍棲山) 將樂縣 1620
37、倒竹洋山 連城縣 1616
38、鯉魚朝天 德化縣 1614
39、天寶岩 永安市 1604
40、太華尖山 安溪縣 1600
41、連台山 新羅區 1591
42、土雲岐 德化縣 1586
43、尾尖山 德化縣 1566
44、雙門石山 建寧、泰寧 1562
45、仙水岩山 明溪、將樂 1561
46、魚潭山 德化縣 1563
47、白塔山 建陽市 1553
48、大仙峰 大田縣 1553
49、赤岩頭山 新羅區 1547
50、大芹山 平和縣 1545
51、大佛尖 安溪縣 1543
52、雞冠山 永泰縣 1541
53、梁山頂 武平縣 1538
54、銅鈸山 武夷山市 1535
55、罩霧山 德化縣 1535
56、佛耳山 安溪縣 1532
57、仙洞山 永定、平和 1530
58、雞鳴山 屏南縣 1528
59、箬坑岔山 壽寧縣 1527
60、撒網山 邵武市 1524
61、復鼎山 德化縣 1518
62、大鴛山 德化縣 1518
63、關頭崗 武夷山市 1509
64、普禪山 永安市 1508
65、同發山 安溪縣 1507
66、龍崗頭山 周寧縣 1506
67、福鼎尖山 華安、安溪 1503
68、龍傘崬 新羅區 1503
69、蓮花頂 三元、梅列 1502
70、將軍山(小) 永安市 1493
71、高崗山 閩清縣 1487
72、爐長峽山 永安市 1483
73、東山頂 柘榮縣 1479
74、第一旗山 蕉城區 1479
75、花山 古田縣 1478
76、大眾山 永安市 1472
77、大模山 尤溪縣 1472
78、騰雲山 浦城縣 1471
79、橫格山 永安市 1471
80、南山崗 政和縣 1466
81、白沙嶺 長汀、連城 1459
82、白雲山 福安市 1449
83、茫盪洋山 永定縣 1447
84、白岩山 尤溪縣 1442
85、羊角山 安溪縣 1442
86、雙鬃山 新羅區 1441
87、碧岩山 安溪縣 1438
88、象山 大田縣 1432
89、太陽峰 將樂縣 1432
90、殳山 邵武市 1430
91、麒麟山 蕉城、古田 1428
92、九仙山 將樂縣 1425
93、雲頭岐山 德化縣 1424
94、里天湖頂 屏南縣 1417
95、石壁山 連城、長汀 1417
96、里仙岡 周寧縣 1417
97、石大崗山 建甌市 1416
98、一頂尖 漳平市 1414
99、三畲尖山 華安縣 1412
100、銀瓶山 安溪縣 1411
101、狗岩石山 光澤縣 1410
102、龍宮山 新羅區 1407
103、牛母山 閩候縣 1403
104、苦竹尖 壽寧縣 1394
105、蛟塘崬山 南靖縣 1391
106、振山岡 政和、壽寧、周寧 1390
107、牙梳山 寧化縣 1387
108、金鳳山 延平、尤溪 1387
109、香爐山(小) 政和縣 1384
110、郭岩山 順昌、建甌市 1384
111、大尖山 仙游縣 1378
112、八台尖 浦城縣 1377
113、東山 柘榮縣 1376
114、筆架山(大) 華安縣 1375
115、大水坑 新羅區 1372
116、廣山 光澤、邵武 1371
117、筆架山(小) 屏南縣 1370
118、麒麟尖 長泰縣 1370
119、須彌山 閩清縣 1369
120、雪山 永春縣 1366
121、大侖山 漳平市 1365
122、茫盪山 延平區 1363
123、君子峰 泰寧縣 1361
124、雪尾尖山 德化縣 1361
125、老獅坑山 漳平市 1356
126、大灣山 柘榮縣 1352
127、龍山崬 新羅區 1351
128、龍湖山 德化縣 1350
129、大白岩 德化縣 1349
130、龍頭山 松溪縣 1349
131、九候山 新羅區 1347
132、陳斗岐山 安溪、永春 1344
133、金面山 華安、漳平 1343
134、井潭尖 安溪縣 1343
135、崑山鬃山 古田縣 1342
136、鵝角鬃 安溪縣 1341
137、大林山 政和、屏南 1340
138、百丈岩 建甌市 1335
139、山頭龍山 政和縣 1335
140、南山頂(大) 壽寧縣 1332
141、老鴉岩 周寧縣 1330
142、雞冠岐 德化縣 1327
143、釣竿岩尖 漳平市 1323
144、柿果子山 安溪縣 1322
145、仙崗頂 壽寧、周寧 1321
146、東山岡 周寧縣 1319
147、銀瓶尖 永春縣 1314
148、寶台山 將樂縣 1313
149、北山岩 尤溪縣 1312
150、大山 周寧縣 1312
151、王將尖 壽寧縣 1312
152、大仙岐 德化縣 1312
153、天山頂 周寧縣 1307
154、西山 壽寧縣 1306
155、劍門庵頂 尤溪縣 1304
156、寶山 順昌縣 1304
157、國婆峰 屏南縣 1302
158、雪峰山 將樂、沙縣 1299
159、東嶂山 連城、清流 1298
160、甲子尖 長泰縣 1293
161、蓬萊山 尤溪縣 1289
162、羅漢山 尤溪縣 1288
163、五馬並槽 松溪、浦城 1287
164、黃必峰 屏南縣 1287
165、九龍山 華安縣 1286
166、七台山 順昌縣 1283
167、靈通山 平和縣 1282
168、扁山 上杭縣 1280
169、仙星崗頭 屏南縣 1279
170、羅家仙山 周寧、壽寧 1278
171、大賭山 安溪縣 1277
172、大佑山 沙縣 1276
173、牛角尖山 浦城縣 1276
174、五瓶酒山 三元區、沙縣、古田 1276
175、真人岐山 永安市 1276
176、頂宮仙山 尤溪縣 1273
177、湖山 邵武市 1273
178、豬母山 閩清縣 1272
179、腹桂山 閩清縣 1267
180、暗淡山 安溪縣 1266
181、尾園尖 安溪縣 1266
182、棟山 大田、永春 1259
183、五龍山 大田縣、沙縣 1257
184、五圓山 安溪縣 1257
185、吾閬山 安溪縣 1256
186、南山頂(小) 壽寧縣 1254
187、烏石頂 沙縣、尤溪 1249
188、大悲山 長汀縣 1243
189、玳瑁山 閩清、永泰、閩候 1238
190、擴坪頭山 周寧、福安 1238
191、天馬山 安溪縣 1234
192、小洋岐 德化縣 1233
193、湛廬山 松溪縣 1230
194、礦山岐 德化縣 1228
195、螺山頂 光澤縣 1227
196、芹山 尤溪縣 1222
197、北坑頂 尤溪縣 1220
198、鼎山 永春縣 1217
199、九阜山 尤溪縣 1215
200、蓮花峰 閩候縣、閩清 1213
201、瓊山 大田縣 1212
202、龍船山 永春縣 1212
203、橄欖崗 古田、閩清 1211
204、金雞山 德化縣 1211
205、紫金山 新羅區 1209
206、鐵釘山 德化縣 1208
207、天湖岩山 永春縣 1207
208、金峰山 政和縣 1206
209、蓮花洞山 大田、永安 1204
210、白石頂 永安市 1201
211、石臘頂 閩清縣 1201
5. 福建還有那些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名稱 位置 面積 主要保護對象 類別 級別 批准時間
閩清黃楮林自然保護區 閩清雄江鄉 232 黃楮 野生生物 省級 1985年
長樂海蚌資源繁殖保護區 長樂梅花至江田海域 4660 海蚌 野生生物 省級 1985年
平潭三十六腳湖自然保護區 平潭島中部 1340 淡水湖及海蝕地貌 自然遺跡 省級 1997年
永泰藤山自然保護區 永泰縣藤山 13481 南亞熱帶雨林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將樂龍棲山自然保護區 將樂龍棲山 6371 森林生態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9年
永安天寶岩自然保護區 永安西洋、青水、上坪 1975 森林生態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8年
三明格氏栲自然保護區 三明莘口 1126 格氏栲、米櫧 野生生物 省級 1980年
沙縣羅卜岩自然保護區 沙縣、明溪縣交界 327 楠木 野生生物 省級 1983年
寧化牙梳山自然保護區 寧化縣安遠鄉 4733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市級 1996年
清流大豐山自然保護區 清流縣賴坊村 1769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清流蓮花山自然保護區 清流縣東華鄉 1333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85年
尤溪倒排岩自然保護區 尤溪青印溪 1479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6年
尤溪高山自然保護區 尤溪高山 100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6年
寧化湖村自然保護區 寧化湖村 200 化石溶洞 自然遺跡 市級 1997年
永春牛姆林自然保護區 永春縣下洋鎮 249 南亞熱帶山地森林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4年
戴雲山自然保護區 德化縣 9731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5年
德化環頸雉 德化楊梅鄉 13000 環頸雉 野生生物 縣級 1997年
深瀘灣海底古森林遺跡自然保護區 晉江深瀘 2700 古樹樁、牡蠣礁 自然遺跡 國家級 1992年
龍海紅森林自然保護區 龍海縣浮宮、紫泥、角尾、港尾 200 紅森林生態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8年
南靖樂土自然保護區 南靖縣和溪樂土 21 南亞熱帶雨林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0年
漳浦眉力鳥類自然保護區 漳浦縣赤土鄉眉力水庫 1400 鳥類 野生生物 縣級 1996年
漳浦坪水自然保護區 石榴鎮坪水水庫 2000 森林植被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6年
漳江口紅森林自然保護區 雲霄縣東廈鎮 1300 紅森林生態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97年
東山珊瑚自然保護區 東山縣馬鑾灣、金鑾灣 3570 珊瑚 野生生物 省級 1997年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建陽、武夷山、光澤結合部 56528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國家級 1979年
建甌萬木林自然保護區 建甌縣房道 189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0年
邵武將石自然保護區 邵武肖家坊 1218 生物資源、丹霞地貌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6年
南平茫盪山自然保護區 南平市郊 3638 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自然生態系統 省級 1988年
武夷山樟村獼猴自然保護區 武夷山市嵐谷鄉樟村 458 獼猴 野生生物 縣級 1996年
政和洞宮鴛鴦自然保護區 政和縣楊源鄉 2480 鴛鴦 野生生物 縣級 1997年
浦城高坊自然保護區 浦城縣高坊村 619 森林植被、野生生物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杭、龍岩、連城交界 22168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國家級 1985年
漳平紫雲洞自然保護區 漳平赤水、新橋 400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漳平筍林尖自然保護區 漳平雷口、永福 300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長汀中磺黑錐林自然保護區 長汀中磺采育場 1314 黑錐 野生生物 縣級 1996年
武平梁野山自然保護區 武平武東 10020 南方紅豆杉 野生生物 市級 1996年
龍岩建蘭資源自然保護區 龍岩萬安鄉梅村、同新村 2000 建蘭 野生生物 縣級 1997年
廈門同安金光湖自然保護區 集美區西北部 118 森林植被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97年
廈門文昌魚自然保護區 廈門黃厝等海域 6500 文昌魚 野生生物 市級 1991年
廈門大嶼白鷺自然保護區 廈門大嶼島、雞嶼島 217 白鷺、海島生態 野生生物 省級 1995年
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 廈門西港、同安灣口 5500 中華白海豚 野生生物 省級 1997年
屏南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 屏南、政和、周寧交界 1035 鴛鴦、獼猴 野生生物 省級 1984年
福鼎太姥山自然保護區 福鼎太姥山林場 86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地級 1997年
福鼎台山列島自然保護區 福鼎台山列島 730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地級 1997年
福安白雲山自然保護區 社口、曉陽、南門林場 923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地級 1997年
福安刺桫欏自然保護區 福安瓜溪村 1435 刺桫欏 野生生物 地級 1997年
福安樟澳自然保護區 福安下白石鎮 400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地級 1997年
霞浦杯溪自然保護區 霞浦鹽田 1043 森林植被、生物資源 自然生態系統 地級 1997年
霞浦楊家米櫧自然保護區 霞浦牙城 321 米櫧 野生生物 縣級 1997年
霞浦溪南蓮花嶼岩鷺自然保護區 霞浦溪南、鹽田 828 岩鷺 野生生物 縣級 1997年
寧德官井洋大黃魚繁殖保護區 寧德、福安交界海域 31464 大黃魚 野生生物 省級 1985年
福安富春溪自然保護區 福安市郊 247 森林植被 自然生態系統 縣級 1988年
莆田平海海灘岩、沙丘岩自然保護區 平海鎮戶面村與後石井村 20 海灘岩、沙丘岩 自然遺跡 市級 1997年
6. 三明的環境簡介
福建省三明市簡介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北緯 25°29』―27°07』,東經116°22』―118°39』。東西寬230多千米,南北長180多千米,東接福州,南鄰泉州,西連龍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面積22928.8平方千米,山地佔總面積82%,耕地佔8.3%,水域及其他佔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轄梅列、三元2區,永安市,明溪、清流、寧化、大田、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9縣。人口266.72萬。三明(市區)、永安、沙縣通行閩中方言,尤溪、大田通行閩南方言,寧化、清流通行閩西客方言,建寧、泰寧、將樂、明溪通行閩贛方言。
主要旅遊風景區有:泰寧金湖、上青溪,將樂玉華洞、金華洞、龍棲山,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明溪滴水岩,寧化天鵝洞,沙縣七仙洞、淘金山,清流狐狸洞、七星岩,三明市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龍泉山、瑞雲洞。
[編輯本段]概況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 25°29′-27°07′,東經116°22′-118°39′。東接福州,南鄰泉州,西連龍岩,北毗南平,西北靠江西。東西寬230多千米,南北長180多千米。土地總面積2.29萬平方千米,人口270萬人。200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92.1億元(居福建省第5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4.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5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44.7億元,地方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3億元,外貿出口總值4.6億美元。
市人民政府駐梅列區,郵編:365000和365001。行政區劃代碼:350400。區號:0598。拼音:Sanming Shi。
三明市的市花是杜鵑。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黃琪玉;市長:劉道崎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三明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三明市 面積22929平方千米,人口270萬人(2004年)。
梅列區 面積 352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365000。
三元區 面積 803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365001。
永安市 面積2941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366000。
明溪縣 面積1709平方千米,人口12萬。郵政編碼365200。縣人民政府駐雪峰鎮。
清流縣 面積1809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365300。縣人民政府駐龍津鎮。
寧化縣 面積2381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365400。縣人民政府駐翠江鎮。
大田縣 面積2295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366100。縣人民政府駐均溪鎮。
尤溪縣 面積3425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365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沙 縣 面積1795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365500。縣人民政府駐鳳崗街道。
將樂縣 面積2247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353300。縣人民政府駐古鏞鎮。
泰寧縣 面積1535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354400。縣人民政府駐杉城鎮。
建寧縣 面積170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354500。縣人民政府駐濉城鎮。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三明境內最早的縣建制是三國吳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縣東部地置將樂縣,西部地置綏安縣,屬建安郡。晉義熙元年(405)改綏安縣為綏城縣。並於延平縣南鄉沙源地置沙村縣。隋開皇十三年(593)綏城、將樂並入邵武縣(隸江西撫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復沙村縣建制改稱沙縣(屬建州);八年(625)從邵武縣析出復置將樂、綏城縣(隸建州);貞觀三年(629)2縣俱廢;垂拱四年(688)復從邵武、建安析出原綏城、將樂縣地,重置將樂縣;開元十三年(725)置黃連縣(屬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屬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縣(屬福州);天寶元年(742)黃連縣改名寧化縣(屬臨汀郡);元和三年(808)將樂縣並入邵武、建安縣,五年(81O)再恢復(屬建州)。五代南唐中興元年(958)置歸化縣。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寧縣(均屬建州),宋元佑年(1086)歸化縣改名泰寧縣。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縣、尤溪縣地置永安縣(隸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縣、將樂、寧化縣地置歸化縣(隸汀州);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縣地置大田縣(隸延平府)。清末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別屬延建邵、汀漳龍、興泉永道。
民國元年(1912)廢府,將樂、沙縣、尤溪、永安、泰寧、建寧縣屬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寧化、清流、歸化縣屬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縣屬南路道(1914年改廈門道)。1925年廢道,各縣直屬福建省。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寧化、建寧、泰寧、清流、歸化為中央蘇區縣。1934年設行政督察區時,沙縣、尤溪縣屬三區,大田縣屬四區,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縣屬八區,將樂、建寧、泰寧縣屬九區。抗日戰爭時期(1938—1945)福建省省會內遷永安。1946年設九區(駐永安,轄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寧洋、清流、明溪7縣)。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縣相繼解放。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南平專區),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寧化、大田、寧洋、德化8縣屬第七行政督察區(1950年3月改永安專區,10月德化縣劃屬晉江專區)。1956年3月撤銷永安專區,7月三元、明溪縣合並稱三明縣,隸屬南平專區,大田縣劃歸晉江專區,永安、清流、寧化、寧洋縣劃歸龍岩專區(同年撤寧洋縣,部分地劃歸永安縣)。1959年2月撤銷清流、寧化縣,設清寧縣,成立省轄三明市。1961年撤銷清寧縣,恢復清流、寧化縣與永安同劃歸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縣級市,原明溪縣屬地析出恢復三明縣,設三明專區,轄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寧化、大田5縣。1964年三明縣恢復為明溪縣。1970年尤溪、沙縣、將樂、泰寧、建寧5縣劃歸三明專區,同年12月三明專區改名三明地區。1983年撤銷三明地區,三明市復為省轄地級市,市區設三元、梅列區。1984年永安撤縣建市。(出處:福建地圖出版社)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三明資源豐富,是全國南方集體林區綜合改革試驗區,享有福建「綠色寶庫」的美譽,林木品種繁多,森林覆蓋率達76.8%,活立木蓄積量1.15億立方米(為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儲量3.8億株;已發現金屬和非金屬礦種79個,已探明儲量的礦種49個,大宗的有:煤、鐵、鎢、鋁、錫、錳、重晶石、石灰石、大理石、藍寶石等;境內主要河流沙溪、金溪、尤溪,均系閩江水系,總長875公里,年徑流量達215.8億立方米,全市水力資源可供開發發電裝機容量達170萬千瓦(現已基本開發完畢)。
三明山川秀麗,風光獨特,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旅遊風景區有泰寧金湖,將樂玉華洞,永安桃源洞、鱗隱石林,寧化天鵝洞,沙縣淘金山,三明市區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大佑山、瑞雲洞,將樂龍棲山,尤溪九阜山,建寧金饒山、閩江源,明溪紫雲等。其中泰寧地質公園為世界地質公園,泰寧金湖、永安石林—桃源洞、將樂玉華洞為國家級旅遊風景區。名勝古跡有尤溪的宋代理學家朱熹誕生地遺址,泰寧國家一級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尚書第,永安安貞堡等古建築和寧化石壁村客家祖籍地等。目前,我市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險游、森林考察游、尋根謁祖游」等旅遊路線。「綠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為省級三大聯合促銷黃金線路。
[編輯本段]工業經濟
三明工業基礎雄厚,是福建省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擁有冶金、化工、煤炭、機械、紡織印染、塑料、造紙、森工、建材、電子、醫葯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大中型企業50多家,福建省最大的鋼鐵、化肥、水泥、煤炭等企業都在三明,有「曲氏」牌痛血康膠囊、「白菜」牌農葯、「三恆」牌彩色移印機、「福重」牌振動壓路機、「雙輪」牌輪胎定型硫化機、「飛鴿」牌聚氯乙烯硬片、「饒山」牌拷貝紙、「天河」牌竹涼席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
三明是福建省主要商品糧基地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三明有九個省定商品糧基地縣,其中有八個縣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寧化、清流兩縣是福建省四大烤煙生產縣之一;建寧蓮子、黃花梨、獼猴桃、茶樹菇,尤溪銀杏、姬松茸,沙縣蘆柑等土特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外;具有當地特色的雞、鴨、兔、牛、羊等畜禽飼養及加工產品已初具規模。
三明有理想的投資環境。改革開放以來三明的投資環境不斷完善,鷹廈鐵路橫貫全境,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萬余公里,205國道永安—三明—沙縣連接316國道,三明至仙游郊尾的212省道可直接通往湄洲灣和廈門港,20噸集裝箱可直通省會福州和廈門特區;實施沙溪河航電綜合開發,近期可實現三明至福州通航2×300噸級船舶;福銀高速公路(途經三明市、沙縣、尤溪、將樂、泰寧縣)已於去年底全線通車,泉州至南寧高速公路(三明至泉州段)已於去年動工建設,三明沙縣機場已於去年底動工續建,向莆鐵路將於今年底動工建設,三明將成為內地鏈接沿海的交通樞紐城市。郵電通訊實現了鄉以上交換程式控制化、傳輸數字化,具備了國際國內程式控制直撥、傳真、無線尋呼、移動通訊等現代化通訊手段。與外向型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金融、外運、商檢、海關、貨物衛檢、動植物檢等服務機構一應俱全。三明民風淳樸、治安穩定、人際和諧、環境優美、服務優質,是外商投資理想可靠的地方。
[編輯本段]特產
水晶工藝品 純水晶 將樂縣
竹木系列工藝品 木竹雕刻 將樂縣
山珍產品 天然食品 將樂縣
西山紙 傳統工藝 將樂縣
海棠硯 「文房四寶」佳品 將樂縣
金湖酒釀 傳統工藝 泰寧縣
野生黃花菜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山珍產品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即食魚片、魚干 天然食品 泰寧縣
寶劍 傳統工藝 明溪縣
寶扇 傳統工藝 明溪縣
寶石工藝品 藍寶石 明溪縣
肉脯干 閩西八大幹之一,辣甜香酥 明溪縣
蓮子產品系列 省優產品 建寧縣
蓮芯茶、蓮芯涼茶 保健食品 建寧縣
菇類產品系列 部優產品 建寧縣
筍製品 省優產品 建寧縣
獼猴桃汁、蓮子汁飲料 省優產品 建寧縣
足底按摩器 保健用品 永安市
即食筍 綠色食品 永安市
木竹雕工藝品 雕刻工藝 永安市
吉山老酒 傳統釀酒工藝 永安市
沙縣:
筍干、紅菇 綠色食品 沙縣
清水筍 綠色食品 沙縣
天河竹涼席 保健用品 沙縣
仿古木帆船、木雕、根雕、竹雕、壁畫等系列工藝品 仿古竹木根雕 沙縣
沙陽板鴨 民間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特色小吃系列 中華名小吃 沙縣
夏茂牛系列小吃 沙縣
味極鮮醬油 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特色辣椒醬 傳統工藝 沙縣
玉露酒 傳統工藝 沙縣
夏茂冬酒 傳統工藝 沙縣
富口豆腐乾係列 傳統工藝 沙縣
沙縣曬煙 色澤金黃,氣味芬香 沙縣
棕鞋墊 棕制保健 梅列區
朱熹、黃慎、伊秉綬書畫真跡、復製品 名家書畫 尤溪縣
寧化縣
酒釀 客家水酒 寧化縣
玉扣紙 傳統工藝 寧化縣
老鼠干 閩西八大幹之一 寧化縣、清流縣
淮山乾片 入葯、滋補 清流縣
豆腐皮 綠色食品 清流縣
利茶籽油 綠色食品 清流縣
鮮魚干 綠色食品 清流縣
魚腥草保健茶 保健食品 清流縣
夢圓牌蓮花系列茶葉 保健食品 清流縣
侏羅紀礦泉水 碳酸礦泉水 清流縣
人參D、參蜜D 保健品 清流縣
[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將樂玉華洞 沙縣七仙洞
三明山川秀麗,極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形成了閩洞奇景的將樂玉華洞、寧化天鵝洞群、沙縣七仙洞、明溪玉虛洞等,而丹霞地貌又形成了泰寧金湖、永安桃源洞等奇妙畫境,火成岩地貌更形成了瑞雲山風景區之奇觀
三明,素有「綠色寶庫」之譽。有單位面積產量居世界之冠的「寧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區——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護區和將樂龍棲山、沙縣蘿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寶岩等四個自然保護區,並以珍稀動植物繁多而馳名。
主要景點:泰寧古城 ·甘露岩寺·毛澤東同志舊居 ·水茜岩石寨·泰寧尚書第建築群·毛澤東舊居·會清橋·城隍廟·北山革命紀念園·鑼鼓坪·建寧縣革命紀念館·青雲閣·含雲寺·明台寺 金湖 ·福建桃源洞 ·三明格氏栲 ·瑞雲山 ·大金湖國家地質公園 ·貓兒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天鵝洞 ·九龍潭 ·三元國家森林公園 ·沙溪河·狀元岩·泰寧峨嵋峰·金鐃山·北斗山·冷泉 ·大豐山· 沙縣淘金山 龍泉山景區 ·寶華洞 ·大田大仙峰 ·均峰山 ·金鐃山 ·回頭山 ·寨下大峽谷·上清溪
瑞雲洞:在三明市西北的陳大鎮,距市中心14公里,因山中常有彩雲繚繞得名。景區面積1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249.8米,融獨特的火山岩地貌和豐富的常綠闊葉林景觀為一體,主要旅遊景點有瑞雲洞、蝙蝠洞、黃金洞、長壽泉、仙人池、三疊岩、馬頭峰等。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瑞雲洞,洞深30米,寬61米,高4米多,形如雄獅張口。洞頂蒼松如蓋,流水潺潺,如珠如簾,終年懸於洞口。洞口石壁如削,有宋以來摩崖石刻數處,其中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監察御史官志涵在此講學時的題刻「有容」,還有「人在石中藏璞玉 客來洞口隔珠簾」等對聯。依岩有始建於宋代的木構5開間寺廟,供佛祖道宗和地方神靈於一堂,香火鼎盛。明代至今屢有修葺。洞前石山門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上刻「瑞雲洞」三字。山門前的單拱石橋建於明代,風格古樸。
洞東北處,出山門而上,有一古樹,蒼勁挺拔,濃蔭下澗水盤旋,人稱長壽泉。泉旁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遊人題刻「玉泉起瀑」。洞西南有避邪洞、小一線天、觀魚池等景觀。
景區內林木蔥郁,植物種類有31科192種。滿山古藤柔勁矯健,如龍蛇飛舞,蜿蜒多姿,為景區一大特色。
大佑山生態旅遊區:位於三明市區西北15公里處,面積12平方公里,主峰大佑山海拔1276.3米。景區為典型的火山岩地貌,屬陸相火山碎屑沉積——火山噴發構造,表現為孤峰入雲、傲視群峰的地貌,雕塑出飛瀑流泉、幽峽峭壁、象形靈石的旅遊形象。區內氣候宜人,垂直分異明顯,夏天酷暑、冬天嚴寒、春暖秋爽、四季成景。聖山福地歷史悠久,風景宜人,傳說動人。明《八閩通志》、清《沙縣志》、民國《福建通志》都有相當篇幅描述大佑勝景,宴坐峰、聚星石、忘憂石、降魔石、天威石、藏雲塢、歸雲洞……均有記載。邑人一直將大佑山視為吉祥聖地,山上建有普照寺,香火甚旺,自宋朝就有文人騷客來大佑山吟詩作賦,宋進士、兵部尚書羅畸曾賦詩贊之。每當農歷十五日五更時,在山巔可觀日月兩輪東西相照這一「日月同輝」的奇異天象 —— 三明之象徵。
沙溪河水上旅遊區:沙溪河水上旅遊區是展示三明城市風光的一道翡翠長廊,上至三元區城關大橋,下至斑竹水電站,現有大型遊船3艘,摩托艇18艘,腳踏船55艘,小舢舨9艘,專用碼頭2處。遊客可乘坐船艇,開展「水上游三明」、「夜景休閑游」,欣賞到「山如碧玉簪,水作青羅帶,城是不夜城」的山城風貌,體會到「青山碧水畫中游,三明美景日夜賞」的愜意。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坐落於陳大林業采育場內,面積達151.7平方公里。公園內天然林層層疊疊,瀑布飛瀉,遊客無不為公園內各種珍禽奇獸和奇花異草所折服。整個公園處處呈現一派派原始的生態圖景。遊客工作之餘做一次輕松的旅行,體驗瓜果飄香,沖浪探險,領略令人心曠神怡的迷人風景,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由五個區組成:即珍禽養殖區、竹類觀賞區、果園觀光區、休閑度假區及瑞雲漂流區。遊客既可感受狩獵、垂釣、燒烤、戲猴、品嘗瓜果的樂趣,也可在綠波茶莊、彩蝶山莊休息度假;既可體驗玉女瀑布的婀娜多姿、摩崖石刻的險峻壯觀,也可親臨森林浴場的溫馨與浪漫。
虎頭山:虎頭山「虎」字原是斧頭的「斧」,因虎峰形如一把翹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為斧頭山山脈連綿不絕,宛如斑斕大虎,故又被人們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傳。頂峰海拔1102米,為市區最高峰,「虎峰牧雲」是市區八景之一。
虎頭山植被豐富,松杉成林,還有刺柏、烏桕、木荷、花櫚木、觀光木、三葉赤楠等兩百餘種樹木。山高林密,鳥獸自然也多,這里曾一度發現過華南虎的蹤跡,野兔、竹雞等自然不在話下。當晨曦或霞光染紅山谷時,山雀、杜鵑、斑鳩、鷓鴣等飛禽常一起放開歌喉,與徐徐山風、淙淙流水相配樂,演奏著動人的山林交響曲。
古人說:「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態在樹,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以虎頭山對照,則山上不但奇峰怪石、險崖深壑、飛瀑流泉、雲霧花樹樣樣俱備、般般稱奇,而且還外加了雲峰古寺、南天門伽藍殿等古寺廟,自然風光與宗教文化相輔相成。
麒麟山公園
麒麟山公園:麒麟山公園在三明市區東部,始建於1980年10月。麒麟山原名牛壟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墳發掘出孔子戲麒麟碑刻,故改現名。
公園佔地40公頃,有麒麟閣、電纜索道、游龍戲水、園中園、仿蘇州亭院、麒麟書院和曲徑通幽等旅遊景點和設施。依山還建有浩然亭、聚雲亭、三元亭、蓮花亭、飛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錯落。麒麟閣建在山的最高處,高24.5米,寬12米,八角六層,鋼筋水泥結構,登閣可將遠近景色盡收眼底。
山北有面積約3畝的人工湖。湖東有映鶴亭,亭頂孤鶴獨立;湖濱有麟跡橋,湖上有五曲橋。湖中有一艘電動龍舟,供遊客環湖玩賞。
園內有餐廳、茶館、攝影部和工藝美術展銷廳等服務設施。
通往山頂的電纜索道是我國旅遊風景區中最早投入運行的吊椅式索道,1983年1月建成,長625.34米,高差92.75米,行進速度每秒1米,吊椅41個可坐82人。有環山公路直達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