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文化
① 七種顏色的康乃馨代表什麼意思
康乃馨花語是所有女性的神聖之花,象徵著美好典雅的典範。
1、康乃馨(紅回色):母親我愛您、熱情、真答情(母親節送的花)。
2、康乃馨(深紅色):相信你的愛。
3、康乃馨(粉紅色):熱愛、亮麗。
4、康乃馨(白色):吾愛永在、真情、純潔。
5、康乃馨(黃色):輕蔑。
6、康乃馨(米紅色):傷感 。
7、康乃馨(桃紅色):熱愛著你。
(1)康乃馨文化擴展閱讀
朵數含義:
1朵:你是我的唯一、一見鍾情。
2朵:二人世界、心心相印、相親相愛。
3朵:我愛你。
4朵:誓言、承諾、海誓山盟。
5朵:無怨無悔。
6朵:順利、一帆風順。
7朵:喜相逢、無盡的祝福。
8朵:彌補、興旺發達、吉祥如意。
9朵:堅定的愛;長相守,永相隨。
10朵:十全十美、美滿幸福;實心實意。
11朵:一心一意、心中最愛。
12朵:全部的愛、一年好運、心心相印。
13朵:暗戀、你是我暗戀中的人。
14朵:好聚好散。
② 康乃馨為什麼叫康乃馨這裡面有什麼故事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抄母親節郵票使香石竹更加出名。郵票圖案是一幅世界名畫,畫面上一位母親凝視著花瓶中插的石竹。郵票的傳播把石竹花與母親節聯系起來。於是西方人也就約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為母親節的節花。每當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健在的人佩戴紅石竹花,並製成花束送給母親。而已喪母的人,則佩戴白石竹花,以示哀思。世上沒有無母之人,石竹花也就成了無人不愛之花。石竹花因母親節而蒙上一層慈母之愛色彩,成為獻給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母親節也漸漸傳入中國,香石竹也就真正「香」起來,普通百姓也慢慢接受了好聽的洋名字----康乃馨。
③ 康乃馨的文化服務體系
依託投資方教育出版背景,康乃馨建立了自身的媒體平台,通過多渠道多手版段的文娛權服務,為社區會員提供高檔次、提升性的文化服務。
康乃馨報
《康乃馨報》是康乃馨社區文化展示、會員交流的平台。
康乃馨雜志
《康乃馨》雜志是一本以親情、孝道為主題,面向社會發行的生活情感類雜志,積極探索老年人與家庭、與社會、與時代和諧共處的生活之道。
養生圖書
依託自由醫療專家資源和文化出版資源,在康乃馨養生研究中心長期研究成果基礎上,編輯出版了康乃馨養老系列叢書,弘揚養生之道,傳播文化養老。
文化活動
組織大型老年活動,傳播康乃馨品牌。組織老人進行旅遊、文藝演出等活動。每年不同時段舉辦不同主題的社區文化節,鼓勵老人參與,營造社區大家庭氛圍。
老年大學
康乃馨老年大學是康乃馨內部主辦的為老年人服務的教育文化機構,康乃馨老年大學的老年教育師資隊伍採取專兼職相結合的方式,一部分教師來自於外部聘請,一部分教師來自於康乃馨內部會員。
義工聯盟
康乃馨義工聯盟由康乃馨社區會員及其他社會人士自願組成,面向康乃馨社區及社會,從事義診、教育培訓、慈善募捐等公益活動。
親情服務
協助或幫助老人定期聯系親屬、朋友,舉辦各種親情活動,聯絡家庭親情。
④ 康乃馨有什麼樣的觀賞價值
康乃馨切花可以單獨插花。
也可以與其他花卉如月季、蘭花、菊花、百合、花燭、鶴望蘭版、孔雀草、菊、滿天星權、桃、梅、文竹或其他觀葉植物等組配成花束、花籃和花環等,用於禮儀接待或廳堂的桌飾,節日、生日、探病人的裝飾或婚喪的裝飾等,也可作盆栽觀賞。香石竹是各國人們最喜愛的花卉之一,還是西班牙、宏都拉斯、摩洛哥等國的國花。
⑤ 康乃馨 康乃馨多少錢 康乃馨的植物文化
康乃馨一般代表著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專你、溫馨、慈祥、不屬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女性之愛、親情思念、清純的愛慕之情、熱戀、熱心、傷心與懊悔、痛苦、偉大,神聖,慈祥、慰問、心靈的相通、真摯、走運。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與玫瑰所不同的是,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較清淡和溫馨,適於親情之愛,所以兒女多將獻康乃馨給自己的母親。1907年,美國費城的賈維斯首先以粉紅色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象徵,母親節時,人們常常蜂擁而至搶購康乃馨。
⑥ 康乃馨的植物文化
栽培歷史
希臘及南歐海岸的雅典人均大量地培植康乃馨,並對它極為尊崇而稱之為Dianthos,宙斯之花(Flower of Jove)。因它常用來添加酒中甜美的丁香香味(詩人Chaucer稱之為「酒中食物」),及用來製造花圈和冠冕,故成為康乃馨(coronation),此為現代名稱carnation的由來。
其植物名稱來自於七月花,因為康乃馨是在七月時開花。其植物學名稱則來自Caryophyllusaromaticus(現為 Eugeniaaromatics),因為它的香味很像丁香樹乾燥後的味道。
康乃馨芬芳的花瓣永遠可用來增添香花壺(pot pourri)的香氛。在一本17世紀的葯典(Pharmacopoeia)中,曾提及康乃馨是暈船的解暈劑,由於其直經約1.5英寸(3公分)的粉紅色花朵,又獲得粉紅花(pink)的英文名稱。
從康乃馨及D. plumarius的接種,可得裂緣康乃馨,即著名的花匠康乃馨,正因其丁香似的香氣可用於製造香皂及濃烈的香水,而被大規模地栽培著。丁香油的主要成分為酒精、丁香酚或甲基丁香酚,這些物質使得康乃馨及Pink更具有其獨特的香氣。清香的香水,乃由溫暖迷人的丁香酚香氣、麝香及康乃馨混合而成。
康乃馨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草花。宋朝王安石《詠石竹花》曰:「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紛敷淺淺紅。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能度東風」。而香石竹(康乃馨)在歐洲也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歷來為西方名花,英國17世紀就記載有800多品種。原種只在春季開花,1840年法國人達爾梅將香石竹改良為連續開花類型。尤其是1850年傳到美國後培育了百餘個品種,並應用於商業生產。1938年育成了William Sim系列品種,包括由其生產的品系,其中有些優良品種直到現在還佔有重要地位。
香石竹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主要生產國有以色列、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哥倫比亞以及肯亞、南非等國,各國或利用自然氣候優勢,或採用現代化全天候溫室達到周年生產,同時培育抗病新品種,保持優質種苗性狀的穩定性。
2000年前pliny氏說香石竹起源於西班牙。據傳說,香石竹由諾爾曼人傳入英國;在13世紀時摩爾人就已栽培重瓣香石竹。也有說由突尼西亞引進歐洲。
中國上海於1910年開始引種生產,到20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80年代以西姆(Sim)系列品種為主,又從歐洲引進新品種,並進行脫毒快繁擴大推廣。
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郵票使香石竹更加出名。郵票圖案是一幅世界名畫,畫面上一位母親凝視著花瓶中插的石竹。郵票的傳播把石竹花與母親節聯系起來。於是西方人也就約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為母親節的節花。每當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健在的人佩戴紅石竹花,並製成花束送給母親。而已喪母的人,則佩戴白石竹花,以示哀思。世上沒有無母之人,石竹花也就成了無人不愛之花。石竹花因母親節而蒙上一層慈母之愛色彩,成為獻給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外文化的交流,母親節也漸漸傳入中國,香石竹也就真正「香」起來,普通百姓也慢慢接受了——康乃馨。
軼事趣聞
在希臘神話中,則有許多關於康乃馨的傳說,相傳希臘有一位以編織康乃馨花冠為生的少女,手藝精巧,深受畫家、詩人的欣賞,卻因為生意興隆,招來同業的妒忌,終致被暗殺。太陽神阿波羅為了紀念這位少女,將她變成秀麗的康乃馨,因此在希臘,有人稱康乃馨為花冠,王冠,推崇其神聖的地位。
在法國,則傳說康乃馨是女神黛安娜害怕被一位英俊瀟灑的牧羊童誘惑,而將他的眼睛挖出來丟到地上變成的,所以法國人將康乃馨稱為Qeillet,亦即「小眼睛」之意。亦有傳說康乃馨是來自情人墓地的花,多做為葬儀的供花。此外又說基督誕生時,這花才從地下長了出來,所以是喜慶之花。無論如何,一年之中,無論喜慶哀樂都有它的芳容出現,尤其母親節時更少不了它。
在美國費拉德爾菲城有一位名叫安娜·查維斯小姐。她的母親在1906年5月9日去世,她十分悲痛,懷念不已。在第二年其母的逝世周年紀念日時,她用白色的康乃馨鮮花佩帶在襟上,藉以紀念,同時她還向公眾呼籲定立一個頌揚母親的節日,到時讓女兒們都給健在的母親獻上紅色的康乃馨,以感激她對自己的養育之恩。這個倡議日益得到廣大群眾的同情和支持。由於大家不辭勞苦的活動,終於在1914年獲得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確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
花 語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聖母瑪
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徵。與玫瑰所不同的,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為比較清淡和溫馨,適於形容親情之愛,所以兒女多獻康乃馨給自己的雙親。
一般含義
熱情、魅力、使人柔弱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溫馨、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女性之愛、親情思念、清純的愛慕之情、熱戀、熱心、傷心與懊悔、痛苦、偉大,神聖,慈祥,溫馨的母親、慰問、心靈的相通、真摯、走運。
顏色含義
白色:甜美而可愛、天真無邪、純潔的愛、給女性帶來好運氣的禮物、純潔、純潔的友誼、我活生生的愛情、吾愛永在、信念、雅緻的愛、真情、尊敬粉色:永遠不會忘了你、美麗、年青、熱愛、祝母親永遠年輕美麗;感動、亮麗、母愛、女性的愛、我熱烈地愛著你紅色:心為你而痛、贊賞、崇拜、迷戀、親情、熱烈的愛、熱情、受傷的心、思念、相信你的愛、祝母親健康長壽、祝你健康黃色:你讓我感到失望、拋棄、藐視、長久的友誼、對母親的感謝之恩、拒絕、侮諱、侮蔑、永遠感謝、友誼深厚米紅色:傷感
深紅色:熱烈的愛桃紅色:熱愛著你
雜色:拒絕你的愛紫色:任性、變幻莫測有斑紋的:拒絕、我不能和你在一起有條紋的:對不起
母親花的緣由
在纖細青翠的花莖上,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花瓣緊湊而不易凋落,葉片秀長而不易捲曲,花朵雍容富麗,姿態高雅別致,色彩絢麗嬌艷,更有那誘人的濃郁香氣,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這就是在母親節贈給母親的鮮花——康乃馨。大家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一個極有人情味的節日——母親節(Mother's Day)。這天,細心、孝順的子女都會買一束康乃馨,親手送給生養自己的母親,以報答她多年的養育之恩。追溯該節的由來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1906年5月9日是一個平常的日子,可對於美國費城的安娜·賈維斯來說卻是個悲痛欲絕的日子,因為這天,她深愛的母親永遠地離她而去了。在這以後她每天以淚洗面,懷念不已。1907年在母親去世周年的紀念會上,她希望大家都佩帶白色的康乃馨鮮花,紀念她的母親,並提議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為母親節。於是她給許多有影響的人寫了無數封信,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她的努力下,1908年5月10日,她的家鄉費城組織舉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母親節」的慶祝活動。隨後,美國西雅圖長老會帶頭開展頌揚母愛的活動。美國著名的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親筆寫信給安娜·嘉維斯小姐,贊揚她這項偉大的創舉——這將在人類歷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他表示自己也將帶上白色的康乃馨來悼念慈愛的母親。經過安娜與大家的不懈努力,美國國會終於在1914年5月7日通過決議:把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全國母親節,以表示對所有母親的崇敬和感激;並由威爾遜總統在同年5月9日頒布實行。
後來,「母親節」為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在這天,兒女們或幹家務,讓操勞一生的母親好好休息一下;或陪母親外出郊遊;或送給母親禮物……但無論是什麼慶祝形式,都少不了美麗的康乃馨花。
⑦ 為什麼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
康乃馨,是香石竹的音譯名稱,為石竹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石竹在回我國是一種最平凡最常見的草花答,名花譜上向來沒有它的位置。宋朝王安石詠(石竹花》日:「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紛敷淺淺紅。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能度東風」。
香石竹的出名得益於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郵票。郵票圖案是一幅世界名畫,畫面上一位母親凝視著花瓶中插的石竹。郵票的傳播把石竹花與母親節聯系起來。於是西方人也就約定俗成地把石竹花定為母親節的節花。每當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健在的人佩戴紅石竹花,並製成花束送給母親。而已喪母的人,則佩戴白石竹花,以示哀思。世上沒有無母之人,石竹花也就成了無人不愛之花。石竹花因母親節而蒙上一層慈母之愛色彩,成為獻給母親不可缺少的禮物。隨著改革開放的深人,中外文化的交流,母親節也漸漸傳人中國,香石竹也就真正「香」起來,普通百姓也慢慢接受了好聽的洋名字----康乃馨。
⑧ 康乃馨是什麼
康乃馨是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許多文化中「母親節」的官方鮮花
⑨ 為什麼母親節都送康乃馨有什麼來歷嗎
母親節起源於美國。1906年5月9日,美國費城的安娜·賈薇絲的母親不幸去世,專她悲痛萬分。在次年母親逝屬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組織了追思母親的活動,並鼓勵他人也以類似方式來表達對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後,她到處游說並向社會各界呼籲,號召設立母親節。她的呼籲獲得熱烈響應。1913年5月10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案,由威爾遜總統簽署公告,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這一舉措引起世界各國紛紛仿效,至1948年安娜謝世時,已有43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
在母親節許多人將康乃馨贈給母親,這是源於1934年5月美國首次發行母親節紀念郵票。郵票上一位慈祥的母親,雙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著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鮮艷美麗的康乃馨。隨著郵票的傳播,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把母親節與康乃馨聯系起來,康乃馨便成了象徵母愛之花,受到人們的敬重。康乃馨與母親節便聯系在一起了。人們把思念母親、孝敬母親的感情,寄託於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為了贈送母親不可缺少的珍貴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