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民俗
Ⅰ 地球綵帶·養生福地·花園王國——貴州百里杜鵑
百里杜鵑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和黔西縣交界處,以長達百里之多杜鵑森林覆蓋而得名,它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最大原始杜鵑森林,全國5A級景區。下轄有普底、金坡、仁和、大水四個少數民族鄉,鵬程和嘎木兩個管轄區,總面積達12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位於東經105 45'28" 106 04'31",北緯27 09'44" 27 17′19",由於緯度低,屬於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百里杜鵑一年四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常年平均氣溫在11.8 。景區杜鵑品種達41種,花色多樣、千姿百態。每年農歷二三月份杜鵑花成片盛開爭奇斗艷,引來大批遊客駐足觀賞。原始杜鵑花海,浪漫民俗風情,避暑 養生 天堂,超大天然氧吧構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花園聖地。
除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以外,百里杜鵑還有許許多多豐富的 旅遊 資源。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 旅遊 資源。
一、民族服飾
彝族服飾: 號稱是「穿在身上的 歷史 」,彝族人民文化傳承傳播的一種重要形式,服飾底布都以黑色主,黑色是其服飾的生命色。男子多以黑白色彩為主,彰顯彝族男子的粗曠、剛勁和勇猛;對於未婚女子服飾多以紅、白為主,色彩艷麗,秀麗纖美,展示少女的青春活力、俏皮可愛;已婚婦女和老人則以藍、黑為主,花秀素雅,端莊大方。男裝女裝同有花紋花邊,有著獨特的審美和濃厚的地方色彩,生活氣息明顯,充分體現彝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二、特產 美食
坨坨肉: 為尊貴重要的客人而制,彝家有好酒,好酒要配好菜。坨坨肉做法精簡,選用自家養殖的牛、羊、豬新鮮宰殺,肉切成坨狀加入生薑冷水下鍋煮,煮熟撈出拌辣椒面、花椒面、鹽、蒜末、木姜子等佐料即可食用。這種簡單的吃法體現了當地人極簡隨性的生活方式。
黃粑: 是一種風味小吃,當地人家家戶戶都會做,逢年過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美食 。是一種用糯米或玉米面與黃豆漿混合,加入白糖和黃糖,用風乾的玉米葉泡水揉軟後包裹成坨狀,上鍋蒸熟。剛出鍋的黃粑香味撲鼻、口感軟糯散發著穀物的芬芳。黃粑的食用方法非常簡單,無論蒸、煎、炸、烤都十分美味,後期經過發展還出現了用五穀雜糧代替糯米的黃粑。黃粑展現了當地人對 美食 的執著追求,以及食物儲存的智慧。
臭豆腐: 在大方臭豆腐十分有名,當地豆腐 美食 多種多樣,例如水豆腐、渣豆腐、柴烤豆腐、糍粑豆腐、手撕豆腐等。大方臭豆腐雖說叫臭豆腐,但一點也不臭,豆腐反倒呈現另一番風味。據說是在當時,一家豆腐作坊由於頭天製作的豆腐過多沒有賣出,等到第三天拿出來賣時,豆腐上長了毛,還發出特殊的臭味,品嘗起來又香又臭,深得當地人青睞。
漆器: 彝族的餐具由木器和漆器結合,漆器又分皮製漆器和木製漆器,木製漆器選料十分講究,以杜鵑樹和樺樹最多,杜鵑樹木因其木質細膩,纖絲交錯,做漆具不易開裂是最佳木漆原材料,漆器一般有黑、黃、紅三種較為典型的顏色。常被製作成鷹爪杯、牛角杯、羊角杯等飲酒器具。
三、節慶節日
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又稱火草節,彝族傳統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這天舉行慶祝,白天村民們進行鬥牛、跑馬、摔跤等活動,便於促進鄰里關系,學習溝通,交流 情感 。夜裡就在村寨周邊、田坎等地方燃起篝火或手持火把走村竄寨,在田間簡單舉行捕殺害蟲儀式。該節日與火有著密切關系,表達彝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
插花節: 每年農歷二月初八,杜鵑盛開時節,家家戶戶上山採摘杜鵑花,插在房門等重要地方,表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滿族頒金節: 頒金為滿語表示「出生」、「創造」的意思,於每年農歷十月十三日舉行。當天滿族人民聚在一起,舉行踩高蹺、射箭、磨磨秋、捉泥鰍等活動。充分體現滿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苗族米花節: 米花節是當地苗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七月十六、十七、十八舉行慶祝,是由舊時的祭米花發展而來,到如今逐漸演變成男女談情說愛的節日。當天活動內容主要有蘆笙舞蹈、多聲部苗歌、祭祀等活動形式。把苗族人民的多才多藝展現得淋漓盡致。
白族三月三: 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百里杜鵑白族同胞們身著正裝,匯聚於小橋新村白族文化廣場歡度白族傳統節日「團圓節」。當天白家人殺豬宰羊,齊聚白龍岩腳,舉行祭奠儀式,眾人聚餐商議族事,交流感情。舉行 體育 競技活動「扭扁擔」、「踩高蹺」、「斗雞」等。
四、神話傳說
醉九牛傳說: 相傳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保西南邊境安全,每年向朱元璋進見貢品,貢品都為當地稀有特產和珍貴物資。其中就包括九頭水西土牛,奇怪的是九頭牛經過此地時,被美麗的杜鵑花所吸引,怎麼也不走了沉醉於此。奢香就把此事向朱元璋稟報,朱元璋得知後便說,那就把那裡叫「醉九牛」。
千年一吻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當地有兩姐妹阿蘇、阿芝是當地名醫,因為交通不便,兩姐妹常年行走在崎嶇的山路,走村竄寨,為當地村民看病開葯,由於多年的辛苦勞累,長途跋涉。姐姐阿蘇病逝,妹妹將其安葬於杜鵑花山一角。姐姐臨死前告訴妹妹,一定要繼續她們的使命行醫救人,妹妹銘記在心。多年後妹妹也去世,村民們為表感激,便決定將妹妹和姐姐安葬在一起。多年後姐姐和妹妹的墳墓慢慢變成了兩座石岩;並且從兩邊突起一角,就像兩個嘴巴相對,當地人稱「對嘴岩」。村民們每走過此,便說道你看兩姐妹又在說悄悄話,後因 旅遊 發展改名為「千年一吻」。
五、民族信仰
祭花神: 在當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這天,當地就會舉行祭花神,彝文古籍《祭花經》記載,古時混沌初開、江河橫溢、山川混亂。天神吱嘎阿魯疏通江河,趕山歸位,他趕了一座大山置於天的南邊。取名「白那」(現今九龍山)他站在山上瞭望,發現南方山下地勢開闊植物缺少,於是就到天上的百花宮抓了樹木和花草種子播撒,兩三年間這里植被茂密,開出美麗的杜鵑花。從此風調雨順,彝民們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彝家兒女信奉萬物有靈,認為花神庇佑,便自發舉行祭花神。祭花神分四個步奏,「請花神」由當地德高望重的布摩(祭師)設席焚香、祈福誦經,經文主要大意為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來年豐收;「祭花神」獻牲開祭,殺雞、宰羊、殺豬;「跳花神」獻歌舞(鈴鐺舞、拜香舞);「送花神」是整個儀式的最後一步。祭花神儀式表達了彝族人民對自然的崇拜和感恩之情。
百里杜鵑是高原上一顆迷人的星星,向外界展示其美麗氣質的一面,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歡迎四方朋友前來做客。
更多 旅遊 資訊、 旅遊 行程攻略,請私聊或評論。
Ⅱ 貴陽杜鵑花開的季節
貴陽杜鵑花通常是在春季3~5月份的時候開花,從春初3月份的時候開始開花,可以一直持續至5月份,貴陽百里杜鵑森林公園栽種的杜鵑花的面積有125.8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原生杜鵑林,有清涼之地的美譽,每年杜鵑花開吸引遊客眾數。
貴陽杜鵑花春季3~5月份開花
每當3~5月份漫步在還漫步在山間之中,杜鵑花爭相開放,一些年輕貌美的姑娘還會在杜鵑花叢中歌唱,如同百靈鳥一般,在欣賞杜鵑花的同時還可以體驗當地的民俗風情。
Ⅲ 為什麼客廳禁忌擺放杜鵑花
1、但如果非常喜愛,到了非放不可的地步,建議可放在陽台窗檯等可以曬得到太陽的地方,這樣就沒什麼大問題。
2、不是放什麼就一定影響風水的,植物只能當作是屬木,或者是顏色類的東西看,植物也是靈氣的東西,從來都是生旺的,沒有影響不好的,除非是很特殊的方位絕對不能放植物,才避免放,這個需要師傅看過算過才確定,我們廣東杜鵑花是吉祥花,年花市場就很多賣,人人都買回去放著過年,如果按照你說的。
3、豈不是人人都遭殃了,風水學說是自然學的統稱,是結合方位學,磁場學,環境學等科學學說的綜合體,只是古代還沒有這個科學的詞語出現,古代人已經能用些代號或者羅盤去測量,實屬古代人的智慧,所以要真正領略風水,要全面學習。
4、而不是單憑一樣東西放哪裡就不好這樣去推論,這是完全違背風水的精神,也是那些不學無術招搖撞騙的人才這樣騙群眾,請樓主認清答案,明辨是非,最後如果你不信的話,你也問問那個跟你說杜鵑花影響風水的理由是什麼,你看他能回答不。
Ⅳ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盡管是少數民族也依然和我們一樣享受著同等待遇,民族團結祖國的明天和未來才會更加繁榮,下面分享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1
1、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火把、摔跤、鬥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採集杜鵑花插於各處。
2、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繞三靈: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習俗:繞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3、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4、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採花節,習俗:採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5、壯族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6、僳僳族
賽歌會: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7、回族
開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8、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9、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10、瑤族
盤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2
傈僳族
澡堂會(正月初二)
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到瀘水十六湯溫泉洗浴
刀桿節(二月初八)
表演者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表現了傈僳族人民不畏艱險的精神
阿昌族
會街(農歷9月中旬)
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
納西族
棒棒會(二月初八)
標志著春節活動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
祭天(正月和七月)
民間流傳「納西祭天人」和「納西祭天大」的俗語
錫伯族
抹黑節(農歷正月十六)
請求五穀之神免除莊稼的黑穗病,保證大豐收。
比較有名的`民族節日3
1、四月八:
每年四月初八前後,苗族、布依族人民會迎來他們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四月八。節日期間,婦女們會利用當地新鮮的食材,對大米進行染色,製成五顏六色的花米飯。
夜幕降臨,全族人圍坐一堂,喝著小米酒,吃著花米飯,一不留神喝高了,再對上幾句山歌,或是舉辦個篝火晚會,節日的快樂就如此深刻的留在人們的心頭。
2、鬥牛節:
苗族是蚩尤的後代,傳說蚩尤帝為銅頭鐵額、牛首人身,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徵。苗家人喜愛鬥牛,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
在以前莊稼收獲後,不同寨子的苗族人總會拿出家中最貴重的首飾,披掛一身精心准備一番,成群結隊興高采烈前往鬥牛場,慶祝莊稼豐收,放鬆一年來擔心收成的心。現如今,鬥牛正在逐步演變成一種苗族重要的節日。
3、添倉節:
添倉節是包括滿族在內的東亞許多民族的共同節日,旨在祈求豐收,寓意糧食滿倉、金銀滿倉、福氣滿倉、幸福滿倉。天津人過添倉節講究喝鯽魚湯、撕吊錢兒,在津滿族同胞將古老的滿族傳統和天津民俗巧妙結合,利用添倉節充分展示滿族民俗,傳承滿族文化,對凝聚滿族同胞、振奮民族精神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
5、端節:
端節,又稱「借端」,是水族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在每年農歷十一月第一個「亥」日舉行。在端節的前一天,全族人忌吃葷,直到第二天「跑坡」活動完畢後。此外,端節期間水族村寨都要盡情地敲擊銅鼓、賽馬唱山歌、吹蘆以歡度佳節。
Ⅳ 百里杜鵑怎麼玩,什麼時候去好
我是2013年四月底去貴州出差時,朋友開車帶我去的百里杜鵑,我記得去的時候已經快到五一假期了。百里杜鵑已經進入花期後期的時候了,但看起來還是挺壯觀的。建議根據當年氣候條件選擇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去最好,一般這個時間段是百里杜鵑花期最旺的時候。關於百里杜鵑怎麼玩建議如下:
一、與景區相連的的道路:
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境內,距貴陽約142公里,距遵義約150公里,距重慶約387公里。公園與主幹道的連接公路有四條,第一條是從黔西縣城(野壩)至金坡花區至普底(黃坪花區)的二級公路,全長27.7公里,第二條是從大方縣城至化育(國道326線)至普底花區,全長42公里。第三條是從貴畢高速路林泉出口經紅林鄉至普底,全長28公里。第四條是從杭瑞高速百里杜鵑出口經過花海大道至普底景區。
二、景區的特點:
百里杜鵑景區是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國家生態 旅遊 示範區、世界唯一的杜鵑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是全國低碳 旅遊 實驗區、亞洲·大中華區十大自然原生態 旅遊 景區、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杜鵑花園。景區分布杜鵑花41種,佔世界杜鵑花種屬5個亞屬中的全部。最難得的一樹不同花,可在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達7種之多。樹齡千年的杜鵑花王,花開季節繁花萬朵,獨樹成春,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大杜鵑花樹。
三、主要景點:
1、黃坪十里杜鵑
黃坪」十里杜鵑「景點位於普底景區,是百里杜鵑的縮影、代表和精華。在這十里范圍內,杜鵑花種類繁多,色彩豐富,花色多變。登高四望,花區宏大場面盡收眼底。黃坪所在的普底鄉,少數民族佔60%,民俗獨特,且少數民族節日正直杜鵑花盛開的季節,民族風情令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2、百里杜鵑大草原
百里杜鵑大草原距普底中心花區4公里,總面積近6萬畝,呈環狀和梯狀分布,植物多為高山矮化杜鵑及原生灌木為主。由於受高海拔氣候和風力影響,植被生長極為奇特,形成獨具特色的天然盆景園;草原上的天坑星羅棋布,極具觀賞價值;喀斯特地貌風格獨具,山形奇峰突出,聳立危岩讓人驚嘆,被稱為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童話。
3、醉九牛
「醉九牛」景點是普底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進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壯牛,但是當走到這里,不肯走了,為什麼呢?那就是被色彩艷麗的杜鵑花迷住了,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其它還有幾個景點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去玩。
四、如何玩?
黃平十里杜鵑是百里杜鵑的核心區,在這個區域,你可以坐景區電動觀光車結合自己走路,遊走在杜鵑花樹之下,讓心情迷失在花海之中!
五、門票價格:
50元/人,網上預訂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畢節市大方、黔西縣交界處。造訪景區的好時間是每年的花期,大約是3月底-4月末。杜鵑的花期很短,每年只有兩三個星期,每年杜鵑花開的時候,當地政府會牽頭舉辦規模盛大的國際杜鵑花節。同時由於百里杜鵑景區是彝族和苗族聚居地,民族風情濃郁,杜鵑花期正好也是好幾個少數民族節慶的日子比如彝族插花節、苗族跳花節等,屆時旅行者會看到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表演。景區基本上多在公路的兩側,呈長條狀分布,交通便捷。如果可以找到老鄉帶路,徒步穿越整個保護區是個不錯的主意,徒步難度也可以自己選擇,在景區走不動了就可以爬上公路搭車。坐大方至普底的車在景區保護局門口下車,即可看見景區地圖,觀景台、杜鵑展示區等景點,但是展示區都是一盆盆又矮又小的杜鵑盆栽,據說一百多個品種,不過並不都是本地品種。
購票入園。門票價格是95元+35元的觀光車票,全票130元(包含了普底景區和金城景區)。其實整個百里杜鵑景區的精華就在金城景區,這里有苗族風情園、百花坪、祭花神主題公園,萬花樓、索瑪花橋、龍場驛、覽勝峰等景點。普底景區要去就必須坐觀光車了,有十多公里的路程呢,主要有地景公園、烏蒙歡歌廣場、數花峰等景點。在東門遊客中心乘車點,坐上觀光車第一站就來到了跑馬壩,從跑馬壩上行30米就是這祭花神主題公園觀景台,其實不坐觀光車走路過來也就幾百米遠。站在這里的高處都能看到遊客中心乘車點。
站在祭花神公園觀景台,眺望幾百米遠處的萬花樓。
登上了萬花樓。從這里眺望遠處的覽勝峰、水西驛、谷里驛、六廣驛景點,好美。但你走在這些景點的花叢中時,你卻感受不到這萬紫千紅的景象。這也許就是「只緣身在花叢中吧」
下午從停車場取車後離開了百里杜鵑景區,返回到大方縣城住宿。
白納九龍山
九龍山燒朱明,百納蓮
一碗黎明讓遊客變熱
無論是冷還是冷,它都是冷熱的。
百里杜鵑正在等待。
所有日出
7:00-9:00百納九龍山涼爽的山林,樹木周圍依remaining著晨霧。
面部以略帶紅色的紅色印刷。
昨晚真是個夢。
我是白馬
我在等風。等你
9:00-11:00百里杜鵑太陽溫暖的時候
尋找一個小鎮
品嘗閱讀,閑逛雲吊
所謂生活
百里杜鵑草原賽馬
最好是開始而不是渴望
百里杜鵑將陪您
新鮮衣服
在白天看著花
百里杜鵑草原的戶外發展並非像美麗街道上的糖一樣甜美的橙色天空。
薄荷草香如無形的風
下午,遺漏和陰影一起生長。
水濺音樂播放
百里杜鵑,我們一起去逛街
15:00-17:00百里杜鵑薩凡納真正的人類CS 體育 基地申氏戰略
無敵的力量
強壯的
不要輕視,只相信意志和勇氣
公平的攤牌
換取純粹的勝利
沒有兄弟,沒有C
不服從,在百里杜鵑等你。
百里杜鵑
有些人只度過假期,有些人知道如何度過假期
路上有斑馬線,最好有一匹馬
我想嘗試一下,不去市場就去牧場。
取出空氣清新劑,僅喝新鮮空氣即可。
豪華座位不在地圖上
僅在百里杜鵑
19:00-21:00百里渡口水口鎮時間
昏暗的山脈上空
超越天空和山脈的界限
溫酒,點亮
旅遊 恐慌
百里杜鵑之夜
21:00-23:00百里杜鵑花花園?雲棲台民宿酒店上次搬遷。
什麼時候
如果忘記了
如果你忘記了可以說話
這次您應該始終使用
和你一起花些錢
每天放一首詩
華宇雲集台民宿
坐在一朵花,看著雲
百里杜鵑花之家精品酒店是個美好的夜晚。
紙窗如何打開?
等了一整夜
我給你一支蠟燭
曾經的花店,那個夢想
每天整天
希望
百里杜鵑春
從春天開始
在白馬時代
對心臟和皮膚的恐懼
害羞
花不害羞
百里杜鵑之夏
好看的一面
明朝只有夏天
遇見你未知
蟬夏天
我想在山谷里走幾英里
再見
山谷的秋天
夏天與雲
秋天的樹木的聲音
在這里
沒有短暫的夜晚
按晝夜劃分
白馬的秋葉
我也想和你分享
白馬天冬天每周問候日
冬至春春
花需要冬天
在那個時期有多少人停下來?
微笑著搖了搖頭
在白馬時代
總會有一些溫暖和意外的相遇
在白馬時代
每次都有獨特的魅力
與其通過文字感受杜鵑花的美麗
建議直接去百里杜鵑。
請隨時為我們的白馬工作
作為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畢節市大方縣與黔西縣交界處。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種杜鵑花先後怒放,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整個花期可持續至5月底。為讓遊客更充裕地欣賞各色杜鵑花,風景區將舉行杜鵑花節開游儀式,2017百里杜鵑花節從3月28日拉開帷幕,花期從3月19至23日進入始花期,並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以加速度進入盛花期。其中四月最盛,整個花期可持續至5月下旬。另外今年清明節假期也是盛花期,當然4月14日更是。
在這里,可體驗春觀花、夏避暑、秋休閑、冬康養的多彩之旅、清涼之旅、鄉愁之旅、快樂之旅、舒心之旅。 位置:位於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交界,距省會貴陽155公里,距遵義100公里,距畢節80公里,距黔西縣城30公里,距大方縣城40多公里。 特色: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總面積達125.8平方公里。在長約50公里,寬1.2至5.3公里的狹長丘陵上,分布著馬櫻 、鵝黃、百合、青蓮、紫玉等4屬,23個品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4個亞屬。這里最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可在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達7種之多;樹齡千年的杜鵑花王,花開季節繁花萬朵,獨樹成春,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大杜鵑花樹。這里也以花樹密集、花類繁多、花色豐富、花景壯觀聞名於世,是世界范圍內野生杜鵑保存最好、面積最大、品種最多、景觀最美的一座天然大花園。 看點:每年3到5月的花期時節,百里杜鵑競相開放,紅、白、黃、紫,如火如荼,若雲若霞,一派花的世界。此外,景區內彝族、苗族也有插花節、跳花坡等,還有杜鵑花節的相關活動為其添色。 景區構成:整個景區分為大方、黔西兩個片區,有普安、金坡、百納、大水、嗄木、仁和、紅林等7個景區,共40多個景點,20餘個最佳景點。
貴州百里杜鵑花開3月到5月,所以在4月份去的時候比較好。作為國家5A級 旅遊 景區,百里杜鵑風景區位於貴州畢節市大方縣與黔西縣交界處,景區內生長著馬櫻、團花、露珠、迷人等60餘個品種的杜鵑花,整個花海面積達125.8平方公里。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總面積約125.8平方公里。
因天然原始林帶寬1~3千米,綿延50餘千米而得名,是國家級森林公園,2013年成功晉升為5A級景區。初步查明公園內有馬纓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等41個品種,囊括了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的全部。這里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享有「地球綵帶、世界花園」之美譽。來百里杜鵑風景區遊玩,需要一天時間,區間車加徒步,可以帶少量零食和水,賞花聞香,攝影創作,暮春3月下旬至5月各種杜鵑花競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這個時節也是賞花攝影的最佳時間。
Ⅵ 種杜鵑花的風水意義禁忌有哪些 種杜鵑花的風水意義禁忌有什麼
1、杜鵑花可以保護家居,是一種化煞的植物,杜鵑花的花色似杜鵑,花葉茂密有尖刺,易於種植,是上佳的化煞植物。因為杜鵑花的葉子是深綠色的,所以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放在辦公室也是非常合適。
2、在古代詩歌中,很多詩人喜歡將杜鵑花表達的離別傷感心情,所以有人認為杜鵑花在家中是不吉祥的。
3、在民俗上 認為「杜鵑泣血」,所以有人認為杜鵑花會不會使得家運不好。
4、其實,也許杜鵑花有著很多凄美的代表,但是它對家裡的風水還是有些好處的。杜鵑花這種植物可以對風水起著化煞的作用。如果從家裡的陽台往外望,四周環境惡劣,附近有間角沖射,街道直沖、街道反弓,又或者面對寺廟、醫院及公墓等,便要擺放杜鵑花。
Ⅶ 杜鵑是鷓鴣嗎
杜鵑是鷓鴣是同一種鳥,理由見下面的文字,引自何新《風與雅·詩經新考》。
雎鳩,即《方言》之鳲鳩。毛傳:「鳲鳩,秸鞠也。」何按:秸鞠即雎鳩之音轉,亦即杜鵑。杜鵑多名,「東齊海岱之間謂之戴南……或謂之戴勝。」
杜鵑乃民俗以為報春之鳥,又以為孤獨之鳥。《淮南·泰族》:「關雎興於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之不乘居也。」乘,雙也。其說認為「關雎」以孤鳥為象徵,寄託以求偶之思,甚確!
雎音從隹(古音堆),堆、土、杜古音相通。鳩、鵑一音之轉。雎字從且,「且」古音與姐、姊諧,與子音近通。鳩古音與龜、歸通。「雎鳩」即「子規」又作「姊歸」也,轉語又作「鷓鴣」,其變名甚多,如「子巂」、「杜宇」、「望帝」等。
杜鵑即雎鳩之語轉。鵑即鳩,一音轉。杜鵑,學名大杜鵑cuculuscanorus,無營巢習性,故民俗謂之「孤獨鳥」。所謂「杜鵑」,實即「獨鵑」也。杜鵑不營巢,繁殖季節將自己的卵產於其他鳥類的巢中,讓其他鳥類代為孵卵和育雛。所謂「鵲巢鳩(鵑)占」(參閱「維鵲有巢」),即指此。
由於杜鵑性孤獨,因此古詩人常用以喻鰥夫。古詩人常以杜鵑為求偶未匹者之愛情象徵。杜鵑鳴叫脆亮若「bagu—bugu」,「布穀—不孤」,切音即所謂「咕咕」——「關關」也。
《爾雅翼·釋鳥》:「子巂,出蜀中,今所在有之,其鳴聲若『歸去』,故《爾雅》為『巂』,《說文》為『子巂』,《太史公書》為『秭鴂』,《高唐賦》為『姊歸』或『子規』,徐廣為『子雉』,字雖異而名同也。亦曰『望窈』,亦曰『杜宇』,亦曰『杜鵑』,亦曰『周燕』,名異而實同也。」
又,遠古物名字隨音轉,「鷓鴣」實亦「子規」音轉。」
Ⅷ 清明節上墳為什麼要插杜鵑花
風俗習慣,墳頭上插上束紅杜鵑,以此來悼念已逝去的親友。
相關知識延伸: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
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
《歷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2)
Ⅸ 炎陵縣「春之歌·雲上大院」杜鵑花節
2017年炎陵縣「春之歌·雲上大院」杜鵑花節
2017年炎陵縣“春之歌·雲上大院”杜鵑花節即將開幕,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活動內容吧!
4月5日,筆者從湖南炎陵縣大院國有林場獲悉,2017年炎陵縣“春之歌·雲上大院”杜鵑花節將於4月16日在大院國有林場啟動,活動延續至4月23日。此次杜鵑花節以“游雲上大院·賞杜鵑花海”為主題,屆時還將推出“大院杜鵑花海攝影大賽”“大院土特產美食展示會”“山歌民俗秀文化大舞台”“百萬朋友圈賞花游記秀”等一系列娛樂活動,助興遊人賞花。
炎陵有著“杜鵑花之鄉”的美譽,其種類有20多種,有開白花的腺萼馬銀花、大白杜鵑,開紅花的井岡山杜鵑、亮毛杜鵑,開紫花的鹿角杜鵑、紫花杜鵑,開黃花的羊躑躅。
在湘贛邊界的炎陵大院農場有一條修建於公元1663年至1665年之間,距今約350年的青石鋪成的百里“茶鹽古道”。在這條連接湘贛兩地的“茶鹽古道”沿途有上萬畝花色為粉紅、粉白、紫紅的雲錦杜鵑林,是目前國內保存面積最大的一處連片野生雲錦杜鵑花林。
沿古道而行,周邊為一望無際的原始次生林,杜鵑花海、珍稀樹木、高山草甸、高山濕地等秀美風景令人贊嘆。一樹樹杜鵑花千姿百態,綿延數十個山頭,場面非常壯觀,穿行在崇山峻嶺之中,一路賞美景,聞花香,拍照留影,讓遊客們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大院農場負責人介紹,雲錦杜鵑的盛花期一般在清明節前後,直到4月底凋謝,比一般杜鵑晚開花10餘天,開花持續時間卻是其他杜鵑花的一倍。受氣候影響,今年雲錦杜鵑花期比往年略遲,4月初為大院雲錦杜鵑花初花期,4月10日到25日進入盛花期,4月底為尾花期。
友情提示:
景點:大院景區內有保存完好的成片原始森林,上億塊古石鋪成的鹽茶古道,這里還有湖南落差最高的東坑飛瀑,湖南最高的.萬畝高山茶園,湖南最高的日出觀景台;還有以“大院”命名的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大院冷杉,“蒼干如松柏、花枝若牡丹”的亞洲面積最大的野生雲錦杜鵑群(面積約為26000畝),綿延數里的竹海;還有獅子岩、鐵頭太子廟、鐵瓦仙、烈士紀念亭等人文景觀點綴其間……
交通:
1、炎陵縣→壟溪鄉(106國道)→原石洲鄉→大院景區。
2、炎陵縣→沔渡鎮→十都鎮→大院景區。
自駕游:
1、炎汝高速至炎陵西收費站下,經炎陵縣城沿G106往桂東方向約5公里處(壟溪鄉境內)左拐入X068線,過原石洲鄉,走S205炎陵縣旅遊環線至大院景區。
2、炎睦高速沔渡收費站下,經S205炎陵縣旅遊環線經沔渡鎮、十都鎮,至大院景區。
自助游:市區乘車到達炎陵汽車南站。在此轉乘炎陵至大院景區的中巴車(下午3:30),行程90分鍾左右。
溫馨提醒:大院農場海拔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多帶點保暖衣物;吃飯住宿最好提前預約;從縣城到大院很長一段為盤山公路,坡陡、彎多、路窄、霧大,自駕游一定注意交通安全,推薦乘坐中巴車;賞花時以穿登山鞋、布鞋、球鞋為宜,穿皮鞋和塑料底鞋容易滑跌。
;Ⅹ 這是我的家鄉,百里杜鵑!
以下內容均復制於網路,歡迎各位旅遊人士前來一覽風景,對酒當歌,舉杯邀明月!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位於貴州省 畢節市 中部,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享有「地球綵帶、 杜鵑 王國、養身福地、清涼世界」之美譽。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主要旅遊景點有杜鵑林帶、百里杜鵑大草原、 米底河 、杜鵑花王、千年一吻、 黃家壩 阻擊戰遺址等,杜鵑林帶呈環狀分布,延綿50餘公里,寬約1~3公里,生長著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全部品種,最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可在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達7種之多。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是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世界唯一的杜鵑花 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自然保護區 ;是全國 低碳旅遊 實驗區、亞洲·大中華區十大自然原生態旅遊景區、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是中國春觀花、夏避暑、秋休閑、冬賞雪等生態旅遊勝地。
2018年6月3日,貴州最具影響力十大景區出爐,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以旅遊影響力指數82.4分排名第3位。
1987年4月, 貴州省人民政府 將百里杜鵑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3年5月,原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百里杜鵑國家級森林公園,同時百里杜鵑被列為貴州省"十大風景名勝區"之一。
2001年畢節地區成立 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 管理處,負責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的管理、建設、開發、利用。
2007年9月,貴州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貴州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 管理委員會,為畢節地委、行署派出的正縣級機構,轄4個 民族鄉 54個村(居)委會、125平方公里。
位置境域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隸屬於 貴州畢節市 ,地理坐標為東經105°50′16″至106°04′57″,北緯27°10′07″至27°17′55″之間,位於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距省城貴陽150公里。
地形地貌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地處黔西高原向黔中山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屬高原中山丘陵地貌類型。境內地表尚保持著較原始的剝夷面狀態,丘崗起伏,綿延成片,山體相對高差約500米。境內基岩主要為碳酸鹽岩,其分布面積約佔70%。主要分布著下二疊統含燧石灰岩、 寒武系 中上統 白雲岩 。土壤種類主要有:礫質重壤厚層強度灰化黃壤、少礫質重壤、礫質重壤厚層普通黃壤等。土壤表層pH值4.5~6.5,下層pH值5.0左右。
氣候特點
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地處 低緯度 高海拔地區,氣候類型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1.8℃,最冷月(1月)平均溫度1.6℃,最熱月(7月)平均溫度20.7℃,極端最高溫度31.5℃,極端最低溫度-9.3℃。 雨凇 33.1天, 凝凍 時間較長。年降水量1180.8毫米,其中2/3集中在夏季,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全年雨日多達220.5天,陰天多、晴天少。全年日照時數僅1335.5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84%,4月份平均相對濕度最小,只有79%,12月份平均相對濕度最大,達89%,表現出冬濕春干。氣候環境比較溫涼,適宜 杜鵑 的生長。
名字由來
百里杜鵑實為一座規模宏偉的天然花園,以天然的 杜鵑花海 而得名。歷史名詞曾有過「杜鵑花似海,穹山留異香」之美稱。因以大面積原生杜鵑林為主要特色,杜鵑林帶綿延百里,故稱「百里杜鵑」。
景區特色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 位於貴州西北部, 畢節市 中部,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享有「地球綵帶、杜鵑王國、養身福地、清涼世界」之美譽。地理坐標為:東經105°45'~106°04'45〃,北緯27°08'30〃~27°20'00〃。
生物資源
生物資源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不僅是杜鵑花資源豐富,而且還是動植物眾多的原始森林旅遊景區。截至2014年,境內有鳥類104種,獸類31種。其中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有雲豹、林麝, 二級保護動物 有穿山甲、豹貓、 小靈貓 、紅腹錦雞、 白腹錦雞 和 白冠長尾雉 。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有銀杏、 紅豆杉 。二級保護植物有香樟、厚朴、喜樹。菌類有131種。古樹名木有千年巨桑、杜鵑花王、御賜銀杏和沙江古 刺楸 等。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3)截至2011年,畢節市百里杜鵑景區境內主要礦產有 無煙煤 、 黃鐵礦 、大理石、 高嶺土 等。尤以無煙煤質優、儲量多、分布廣著稱,初步勘查儲量為4.5億噸。礦區主要分布在 仁和鄉 (6對)、 金坡 鄉(10對)、普底鄉(20對)、大水鄉(1對)。 [3] [4]
自然景觀
黃坪十里杜鵑
黃坪」十里杜鵑「景點位於普底景區,是百里杜鵑的縮影、代表和精華。在這十里范圍內,杜鵑花種類繁多,色彩豐富,花色多變。登高四望,花區宏大場面盡收眼底,這一山全是紅色,艷如雲霞,那一山呢?又全是白色杜鵑,如白雪皚皚,嫻靜淡雅,此外還有紫杜鵑山,金 杜鵑山 、混色杜鵑山,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黃坪所在的普底鄉,少數民族佔60%,民俗獨特, 少數民族節日 正直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彝族的 插花節 、 火把節 等活動豐富多彩,其民族風情令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花海
杜鵑花生長在高海拔、 低緯度 地區,百里杜鵑林帶呈環狀分布,延綿50餘公里,寬約1~5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暮春三月,竟相怒放,繁花似錦。初步查明, 百里杜鵑風景區 有 馬纓杜鵑 、 大白花杜鵑 、水紅杜鵑、 露珠杜鵑 等41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全部。花色多樣,絢爛生輝。每年3月到5月次第開放,百里花山色彩繽紛,猶如廣袤的錦緞華章鋪山蓋嶺,百態千姿。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
百里杜鵑大草原
百里杜鵑大草原距普底中心花區4公里,總面積近6萬畝,呈環狀和梯狀分布,植物多為高山矮化杜鵑及原生灌木為主。由於受高海拔氣候和風力影響,植被生長極為奇特,形成獨具特色的天然 盆景園 ;草原上的天坑星羅棋布,極具觀賞價值; 喀斯特地貌 風格獨具,山形奇峰突出,聳立危岩讓人驚嘆,被稱為 南方喀斯特 地貌的神奇童話。
百里杜鵑大草原風光
雲台嶺
雲台嶺杜鵑花林區內,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鮮花大的數十根樹干簇生一蔸,小的獨樹一株,舒影橫斜。高的一仗有餘,求枝 舒展 ;低的不過盈尺,楚楚可憐。花多的上萬朵,團花簇景。花少的一兩支,孤芳獨秀,杜鵑樹干奇形怪狀,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
移山湖
移山湖水域面積400餘畝,周圍青山如黛,山水綢繆,水中有島,島上有花。春來杜鵑爛漫,惹來八方遊客;秋至層林盡染,醉倒一湖鷺烏。島上閑情,鳥啼花間樹;湖上盪舟,人在 畫中游 。設若春宵,野外鵑聲驚 客夢 ;設若夏夜,湖畔蛙 語伴 君眠。百里杜鵑湖是雲貴高原上一道純潔無瑕的風景,是人類疲憊心靈返璞歸真的皈依地。
移山湖的獨特之處在於鮮為人知的山水林洞的自然風光,補充了這位閨中佳麗美麗、迷人的整體,在百里杜鵑南部鑲嵌著一顆翡翠般的明珠——移山湖。四百餘畝的碧波,曲曲彎彎的水面,與百鶴鵬程杜鵑林依偎在一起,山無水則不靈,水是山的眼睛,是山的酥胸,是最令人消魂的大自然饋贈。移山湖是百里杜鵑風景區的一件傳神作品,湖內一條條清溪匯聚而成,山環著水,水繞著山,湖的碧波梳洗著山,湖被山隔成一彎又一彎,溫娩而柔麗,湖的周圍春來百花開,夏至萬畝綠,深秋層林盡染,隆冬濃妝素裹。
醉九牛
「醉九牛」景點是普底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 水西土司 奢香夫人 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進見 朱元璋 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 壯牛 ,但是當走到這里,不肯走了,為什麼呢?那就是被色彩艷麗的杜鵑花迷住了,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 奢香 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米底河
米底河,是烏江水繫上的一條支流,河從高山流入深谷,出現幾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 三疊瀑布 一氣呵成,總落差達40米,河水與石頭共生,忽而瀉過石上,忽而鑽入山中,形成高石壩、石豬槽、 天生橋 、花底岩等千姿百態的岩溶奇觀,良好的生態植被為其創造了 優遇 的生態環境,21.9公里的長的岩河兩岸,不僅有原始杜鵑林,而且還生長著珍貴的古大稀植物。其中,有堪稱中華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莖達3.25米,樹高40餘米,有 獨木成林 的御賜銀杏,600多年的壽令樹冠覆蓋達六百多平方米,有四人合圍的古樟樹,有胸圍2.2米的野生 桂花樹 ,有胸圍1.8米的野生 楊梅樹 ,眼前的百里杜鵑是一幅古樹參天、珍奇暗藏、鳥鳴山悠、四季鮮花不斷的山水自然風光畫卷。
千年一吻
「千年一吻」景點,又叫「 對嘴 岩」。「千年一吻」由兩座形似親吻的山岩構成, 左岩 高大、右岩矮小。兩岩底下形成深谷,谷內幽深,冬暖夏涼,與周圍的杜鵑花相輝映。一年四季,谷外景色或奼紫嫣紅或冰封雪蓋,不過任憑谷外寒來暑往,景色多變,谷內始終保持迷人的春色。
傳說在很早以前,山裡有倆姐妹,大姐叫阿蘇,小妹叫阿芝,她倆為了給人們治病,滿山栽種杜鵑花,杜鵑花還沒有成林,阿蘇就因勞累過度而離開人世。阿芝仍然天天上山繼續種花,也因年長日久勞累過度而死。周圍的鄉親們將阿蘇和阿芒兩人安埋在一處,好讓她們 生死不離 。過不久,兩所墳就變成兩座岩石,活像兩人嘴對嘴在說話,對嘴岩因此而得名。這里的杜鵑花雖然不算多,但卻色彩艷麗。
白馬坡
白馬坡景點四面環山,山上有一棵馬櫻杜鵑花樹, 樹徑 80.18厘米,樹圍約258厘米,樹高約7米,據測樹齡有1270多年。常年開花成千上萬。人們稱它為杜鵑花中的白馬王子。這株杜鵑「花王」,在2002年6月份 貴州電視台 《 發現貴州 》欄目播放兩次。這個景點,好象所有的杜鵑花都在杜鵑王的統領下,競相綻放, 左山 是花,右山是花,山上是花,山下是花,真是花的海洋、 花的世界 。
五彩路
「五彩路」顧名思義就是五種顏色的路。其實,原來這個地方老地名叫「五叉路」。因為有五條路可以通過花區,後來人們發現盛花季節,五條路上落英繽紛,非常美麗,就將「五叉路」改為「五彩路」了。「五彩路」是杜鵑花品種比較集中、齊全的景點,紅的有大紅、深紅、亮紅、水紅、 肉紅 、粉紅,白的有純白、黃白、紫白、灰白、綠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紅紫、深紅紫、薔薇色、玫瑰色, 黃有 乳黃、鵝黃、淺黃、綠黃、棕黃等,鮮薔薇色的是 團花杜鵑 ,乳黃泛白的露珠杜鵑,淡紅變紫的是 迷人杜鵑 ,淺肉色的是 皺皮杜鵑 ,玫瑰色的是 錦綉杜鵑 。
支戛阿魯神山
支戛阿魯神山,又叫 九龍山 。支戛阿魯,是彝族的神王。傳說:有一年,天突然通了五個洞,洪水從五個洞口流下,淹沒了大地。支戛阿魯連忙堵洞,堵了三年才把洞堵好,但洪水已經淹到天底。支戛阿魯決定到 很遠很遠的地方 ,用他的神鞭攆山來填。他攆啊攆,走啊走,沒日沒夜地足足走了九年。他太累了,便在這座山的腳下睡著了。策舉祖(人神)看到他熟睡的樣子,很痛心他,派人把他的神鞭收了,在他身邊留下一根普通的鞭子。支戛阿魯一覺睡了三年,醒來時甩了幾鞭子,卻沒有神力。於是這座山就停留在這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座山叫作支戛阿魯山。
支戛阿魯神山
覽勝峰
覽勝峰的 紅杜鵑 像翻滾的火龍,如升騰的烈焰,並非一種色,馬櫻最紅,紅紅火火、大紅刺眼,深紅、亮紅、水紅、淡紅、肉紅、粉紅……紅紅的一片,著實透心惹眼。覽勝峰的白杜鵑如雲海翻浪、滄海桑田,白得透亮,潔白無瑕,有黃白粉帶,紫白、灰白、綠白……白色茫茫。覽勝峰的 紫杜鵑 如孔雀開屏,淡紫紅、深紫紅、 玫瑰紫 彩霞滿天 、嬌貴秀麗,清翠欲滴。覽勝峰的 黃杜鵑 黃的高貴、黃的嬌妍、黃的富貴,淺黃、綠黃、淡黃……顯得雍榮華貴。
信步花叢,落英繽紛,花瓣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各色各樣的花瓣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目不暇接。
● 初水花源
位於百里杜鵑 初水花源度假區 內,是百里杜鵑夏季避暑系列之——初水花源激情漂流處,長3公里,泉水自山澗與茂林間匯流而成,河道總落差百餘米,時而狹窄湍急,時而寬闊平緩,河岸沿途青山疊嶂、風光旖旎、可抬頭觀山色,俯首賞清波。
奢香嶺
奢香嶺是奢香與靄翠談情說愛的地方。奢香出生在水西的姑朵山寨(現四川古藺縣境),她身材高大,臉似桃紅, 龍眉 鳳眼,從小讀書習字,織布綉花,吹拉彈唱,能歌善舞,騎馬射箭,能文能武。她笑時,百鳥爭鳴萬花開;發怒時,山搖地動鳥無聲。婚後才一年多,正當奢香夫人從月子,外邦出兵侵佔滇西,滇西頭人派人來求援,靄翠親自領兵去救援,不幸戰死在滇西了。從此,才19歲的奢香夫人,便代替丈夫任職,執掌水西大政。她能文能武,不但會治理農事,而且會理政經商。在水西管地上深得人心。不幾年,就把九窮一富的水西,變得富裕起來,使各族百姓安居樂業,歡天喜地。不久,奢香夫人開辟了連結中原的官道,設置了從龍場(今 修文縣 )至畢節的九個驛站。這樣一來,奢香嶺下的西溪河畔,形成了上下大街七十二道,小巷三十六條,曾被人們稱頌為「花都」。
數花峰
「數花峰」是整個普底花區的最高峰。這里可看到杜鵑花峰連綿不斷,此起彼伏。粉團杜鵑,銀妝素裹,近觀像 白鶴 戲水,遠看如雲海翻騰;紅杜鵑花紅似火、分外熱烈,花團錦簇,艷麗光彩;迷人杜鵑,色彩繽紛,璀璨絢麗。身處花叢中,如同夢幻世界一般。
龍場九驛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貴州土司靄翠歸順明朝被任命為貴州 宣慰使 。10年後靄翠去世,他的妻子奢香夫人繼任宣慰使。朝廷派往貴州的總兵馬燁是 馬皇後 的侄兒,到水西後,專橫跋扈,仗勢肆意凌辱和壓迫彝民,常伺機尋釁,意在激怒奢香夫人,激起戰事。水西四十八部人馬聚集宣慰府,請為奢香復仇圍攻 馬燁 。奢香深明大義,於是安撫四十八部首領,毅然決定 上京告御狀 。
朱元璋接見了她。明白原委後,朱元璋大驚:「我叫他安撫,他這不是要激水西人造反、動搖大明的根基!」朱元璋一面熱情招待奢香,一面將馬燁召回南京問罪。皇帝的這一果斷處理,感動了奢香夫人。為了進一步密切和朝廷的聯系,發展水西的經濟,她修建了東起貴陽,西至畢節的驛道。驛道長280公里(560里),設九個驛站,分別是龍場驛、六廣驛、谷里驛、水西驛、西溪驛(奢香驛)、金雞驛、閣鴉驛、歸化驛、畢節驛。因第一是龍場驛,後人就將這九個驛站統稱為「龍場九驛」。在當時的條件下,由一個女人主持修建這樣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更令人驚嘆的是,這條驛道的線路走向,居然同新中國修建的 321國道 基本一致,可見當年奢香的眼光是何等的高遠。為紀念這位在歷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彝族女英豪,景區設置了「龍場九驛」景點。表達人們對奢香夫人的萬分崇敬之情。
● 花底岩
這里離米底河瀑布約一公里,突然泄入約500米的溶洞。經過天生橋、天窗眼又流進「摩天大樓」下變為伏流,這里呈現的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然後從 一線天 大峽谷湧出,頗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雄奇氣勢。
畫眉嶺
畫眉嶺曾經是金黃色的金畫眉的家園。多年以前「百鳥中的歌王」金畫眉的婉轉清脆的叫聲是這里最動人的「風景」。有農諺道:「 煙雨蒙蒙 好風光 ,畫眉聲中春播忙。」陽春三月, 杜鵑花開 ,畫眉歡唱,正是春耕播種的大好時機。由於這里風景別致,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對歌談情的理想場所。
錦雞箐
這里的杜鵑,樹大林密,交織叢生著粉紅色的迷人杜鵑和 鵝黃色 的露珠杜鵑、 大白杜鵑 及深紅色的馬纓杜鵑,引來錦雞在這里安家繁衍。這里由於花茂林深, 腐殖土 深厚,是 野生天麻 的理想生長環境和香菇、木耳的出產地。這里生長的天麻 天麻素 為14.8%,為天麻之王,這里所產的一種人們常用待客的茶葉,叫「九龍神草」。
馬纓林
馬纓林是馬纓杜鵑最集中的地方。馬纓,顧名思義就是馬頭上帶的大紅纓。馬纓杜鵑樹身高大,花冠濃密,多的有二、三 百朵 。花簇如團團烈火在枝頭燃燒,映紅了天,映紅了地,映紅了遊人的臉,映紅了四周的山。傳說:在古時候,有一位美麗的彝家少女叫「 索瑪 」,她的聰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勞讓鄉親們欽佩,她的美麗讓山鷹忘記了翱翔,她的歌喉讓百鳥陶醉。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伙「阿哲」勤勞善良,他像天空飛翔的雄鷹,矯健的身影讓日月驚嘆,他的勇猛能叫野獸退讓。「索瑪」愛上了阿哲,他們私定終生,在一個月明星稀、月亮藍藍的晚上,他們逃離了家園,他們采野果、食山芋、飲山泉,他們用清甜的泉水釀出了芬芳的 咂酒 ,但好景不長,頭人「阿支羅泥」看上了「索瑪」,在采野果的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瑪」與他成婚,「索瑪」 誓死不從 ,跳下了山崖 徇情 ,她的熱血變成了火紅的馬櫻杜鵑,她的靈魂變成了美麗的 杜鵑鳥 呼喚自己的愛人。「杜鵑啼血」的典故由此產生。
● 花海神龜
這個景點有「花海」、「神龜」,還有「十二生肖」會、「 撮泰吉 」戲石刻等古彝文化。 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 這里沒有「花海」,更沒有「神龜」,是一片草木不生的荒郊野嶺。彝族神王 吱嘎 阿魯,非常關心彝民疾苦。他根據這里的「山高、石多、土薄」的實際,教人們農業耕作,播撒蕎、麥、玉米等種子,播撒「天麻、首烏、黨參」等葯材種子,請瑪依魯漫山播撒杜鵑樹種。並到 東海龍宮 請來 「神龜」長住,保佑百姓健康。用十二生肖分辨春夏秋冬四季,讓人們能按季節生產。創造彝家儺戲「撮泰吉」,豐富彝家文化生活。就這樣,在這里居住的彝民安居樂業,世代繁衍生息。
●落英台
杜鵑花是民族的花、英雄的花、紅軍的花,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聖花,彝族同胞稱之為「 索瑪花 」。這里的杜鵑花花瓣,飄落到步道上,落英繽紛,妝點大地,著實漂亮。故叫落英台。
落英台
● 百里杜鵑湖
水域面積400餘畝,周圍青山如黛,山水綢繆,水中有島,島上有花。春來杜鵑爛漫,惹來八方遊客;秋至層林盡染,醉倒一湖鷺烏。島上閑情,鳥啼花間樹;湖上盪舟,人在畫中游。設若春宵,野外鵑聲驚客夢;設若夏夜,湖畔蛙語伴君眠。百里杜鵑湖是雲貴高原上一道純潔無瑕的風景,是人類疲憊心靈返璞歸真的皈依地。
百里杜鵑的森林植被既有中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的性質,又表現出明顯的過渡性與次生性特徵。
研究資料表明,在世界同一緯度上,百里杜鵑林,面積大、景觀迷人,其分布規律與同一地質構造帶基本吻合,在這一地質構造帶之外即使在同一地區同樣氣候條件下的杜鵑林,就顯得稀疏。所以百里杜鵑風景區杜鵑群落的分布特點有其獨有的生態特徵,為進行杜鵑種屬的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對
百里杜鵑湖
象。
百里杜鵑,杜鵑花種類十分豐富。有馬纓杜鵑、樹型杜鵑、狹葉馬纓杜鵑、 美容杜鵑 、大白花杜鵑、露珠杜鵑、團花杜鵑、迷人杜鵑、 銀葉杜鵑 、皺皮杜鵑、 銹葉杜鵑 、 問客杜鵑 、腺堮 馬銀花 、 多花杜鵑 、 映山紅 、錦綉杜鵑、 貴定杜鵑 、暗綠杜鵑、映山紅變種、落葉杜鵑、水紅杜鵑、 百合杜鵑 、多頭杜鵑41種,佔世界杜鵑花種屬5個亞屬中的全部。花色多樣,有鮮紅、粉紅、紫色、金黃、淡黃、雪白、淡白、淡綠等。最為難得的是一樹不同花,即一棵樹上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最多的達7種之多。百里杜鵑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世界級國寶精品。
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種杜鵑花先後怒放,杜鵑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態,鋪山蓋嶺,五彩繽紛。真是好一幅「千峰疊起嶂,烏金地下埋,杜鵑花似海,滿山留異香」的美麗畫卷。其花色品種之多,分布之密集,美學價值、觀賞價值之高,藝術感染力之強,實屬世界罕見。百里杜鵑不僅是杜鵑花的世界、杜鵑花的海洋,也是參天古樹雲集、山水林洞輝映、珍禽異獸棲息原始森林旅遊區。遊客在觀杜鵑花之餘,還可以飽覽靈山、秀水、古樹、山珍、名葯。
杜鵑林帶
杜鵑林帶百里杜鵑林帶呈環狀分布,延綿50餘公里,寬約1~3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生長著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全部品種。每年3月到5月次第開放。 [5]
百里杜鵑大草原
百里杜鵑大草原百里杜鵑大草原總面積近6萬畝,呈環狀和梯狀分布,植物多為高山矮化杜鵑和原生灌木。由於受高海拔氣候和風力影響,植被生長奇特,是一處天然盆景園。 [5]
米底河
米底河米底河是烏江水繫上的一條支流,河從高山流入深谷,其中,在60米河段上的三疊瀑布落差達40米,形成高石壩、石豬槽、天生橋、花底岩等千姿百態的岩溶奇觀。 [5]
杜鵑花王
杜鵑花王杜鵑花王位於 仁和鄉 杜鵑村,樹齡260多年,胸徑70.7cm,冠幅68m2,開花近萬朵。數條粗根裸露,枝幹虯曲蒼勁,形態壯美。杜鵑「花王」因此而得名。 [3]
千年一吻
千年一吻千年一吻由兩座山岩構成,左岩高大、右岩矮小,兩岩底下形成深谷,因為形似相互親吻的戀人而得名。 [5]
黃家壩阻擊戰遺址
黃家壩阻擊戰遺址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轉戰黔西北,強渡 鴨池河 ,克黔西,奪大定(今 大方縣 )、畢節,並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擴紅」運動。國民黨以數倍之敵向黔大畢進犯,妄圖將紅二、六軍團殲滅。當年2月18目,紅軍在黃家壩一帶阻擊狼敵,斃敵團長1名、營長3名、官兵100多名,繳獲 輕機槍 1挺、長短槍60餘支。這是 中國工農紅軍 二、六軍團北上抗日之前的最後一仗,與 毛澤東 交往甚深的畢節籍開明人士 周素園 於此開始和紅軍一起長征。因此現在黃家壩還保留著當年紅軍英勇戰斗的遺址。 [5]
黔西黃粑
黔西 黃粑 是貴州省特色小吃,是用豆汁和米飯摻拌蒸煮製成的。剛做好的黃粑趁熱剝去竹葉, 黃潤 晶瑩,糯香、甜香、竹香撲入口鼻。 [6]
騸雞點豆腐
騸雞點豆腐 是採用 大方縣 本地 優質大豆 ,磨成豆漿後,用酸湯加以本地騸雞的肉絲或肉末點制而成。多用本地土公雞替代 騸雞 。
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