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養紫羅蘭鸚鵡視頻
1. 0天手養鸚鵡教程虎皮
不能拿人類吃的奶粉喂養鸚鵡,人類吃的奶粉中,含有乳糖,而鸚鵡不能消化乳糖,鸚鵡的主食可以吃專業飼料,但也需要喂蔬菜、水果、穀物來給它補充營養,鸚鵡喜歡喝乾凈的水,喂養時注意給它准備充足飲水並勤換水。0天手養鸚鵡教程虎皮
鸚鵡的主食可以吃專業飼料,但也需要喂蔬菜、水果、穀物來給它補充營養。鸚鵡喜歡喝乾凈的水,喂養時注意給它准備充足飲水並勤換水。主人平時也要經常清理鸚鵡的糞便,以避免細菌、真菌的滋生。到了炎熱的夏季,主人可以准備水盆給鸚鵡消暑。
不能拿人類吃的奶粉喂養鸚鵡,因為人類吃的奶粉中,含有乳糖,而鸚鵡不能消化乳糖。所以,手養鸚鵡要麼選擇購買專門的鸚鵡奶粉,要麼選擇自製鸚鵡奶粉。購買的奶粉往往含有防腐劑,而自己製作奶粉,又太過麻煩,如何選擇看個人決定。
餵食小鸚鵡的器皿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針管,另外一種是湯勺。用針管餵食,比較方便快捷,食物不會灑的到處都是,但卻擁有把食物灌到鸚鵡氣管的可能。而且會讓小鸚鵡產生依賴,不願意自己主動進食。而用湯勺餵食,餵食速度比較慢,但也不會把食物灌到鸚鵡氣管,不會讓小鸚鵡產生依賴感,但最大的問題,每次餵食,都會灑得到處都是,弄得亂糟糟一團。
年齡越小的鸚鵡,每日餵食次數越多,而且食物越稀。隨著年齡增長,每日的餵食次數也在減少,食物也越來越稠。為了保證鸚鵡的健康,每次餵食時,最好都現做新鮮的食物,食物久放後再喂,很容易變質,讓鸚鵡感染病菌。剛剛出生的鸚鵡,是很脆弱的。
保溫箱同樣也是很重要的裝備,如果箱子味道不太刺鼻,建議晾曬幾個星期,去去味道後,再將小鸚鵡放入其中飼養。在飼養鸚鵡的時候,注意保暖的工作。
2. 手養紫羅蘭鸚鵡幼鳥要注意什麼
手養鳥注意保溫,別吹涼風,注意喂的食物溫度,別太熱了,會燙壞嗉囊,注意食物的干濕度,太干會容易積食,注意別喂太多,多了也會容易積食,八分飽就可以了,注意衛生,記得打一次蟲,要不容易長羽蚤,掉毛,買瓶鳥的外用除蟲葯噴就行了
3. 手養的紫羅蘭不怕人但是也不親人怎麼辦
手癢的紫羅蘭不怕人,但也不親人怎麼辦?那就是讓他的一個自然的環境里成長就好了,慢慢的就可以了。
4. 養了一隻母紫羅蘭牡丹鸚鵡,配什麼牡丹鸚鵡好
如題,紫羅蘭也是牡丹鸚鵡的一種,一般來說,牡丹鸚鵡飼養簡單,牡丹鸚鵡回也比較耐粗糧答,抗病能力比較強,只要保證食物和飲水供應、注意環境衛生,不需要特殊打理。
個人養殖牡丹鸚鵡經驗分享一下吧,牡丹鸚鵡日常以穀子為主,適當加一點稻殼、黍子、稗子、草籽,還可加適量喂一點小麻籽和葵花籽(切記一定要少喂,每天喂幾粒就可以啦)、墨魚骨可以掛在籠子里讓牡丹鸚鵡自己啄食,籠底鋪上細砂,便於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衛生。
另外,在鸚鵡未成年之前不建議懸掛繁殖窩,這樣做也可以避免鸚鵡一見人就往窩里鑽,能夠盡快和人熟悉,便於今後接近它們驗蛋和查看孵化情況,上述僅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5. 零天手養玄鳳鸚鵡教程(手養玄鳳鸚鵡教程視頻)
1、零天手養玄鳳鸚鵡教程。
2、手養玄鳳鸚鵡教程。
3、手養玄鳳鸚鵡教程視頻。
4、手養玄鳳鸚鵡教程餵食次數。
1.培養感情:玄鳳鸚鵡最好從幼鳥開始養起,親手給它們餵食更容易培養感情,也會更容易上手。
2.嘗試撫摸:可以利用小零食引誘玄鳳鸚鵡在自己手上進食,然後在玄鳳進食後,可以嘗試撫摸它的頭頂和後背,逐漸玄鳳就可以習慣上手和主人互動。
3.口令練習:制定一些簡單的口令,訓練玄鳳養成條件反射,提高玄鳳的忠誠度。
6. 怎樣培育紫羅蘭鸚鵡
培育紫羅蘭鸚鵡只能通過虎皮鸚鵡來實現,具體方法如下:
紫基因是半顯性遺傳,紫專基因有兩個等位基屬因:普通基因和暗基因。紫基因是半顯性遺傳,這意味著一個紫基因和雙基因紫在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在這里我們將紫基因表達為V,普通基因表達為v。因此任何虎皮鸚鵡可能的基因表達方式為:
----vv-兩個普通基因
----Vv-單基因紫只有在鈷藍虎皮身上才可以在外觀上明顯體現出來,在綠鳥和天藍,深藍虎皮身上只有輕微體現
----VV-兩個紫基因,雙基因紫在天藍,鈷藍虎皮身上是可視的,在綠鳥和深藍虎皮身上只有輕微體現。因此單基因紫只有在鈷藍虎皮身上真正表現出紫(成為可視紫羅蘭),雙基因紫使鈷藍和天藍虎皮在視覺上更加紫,因此培育出真正意義上的紫鳥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帶紫基因的綠鳥除了顏色加深外,有時可以在雙腿附近和排泄口附近看到紫色。
7. 紫羅蘭牡丹鸚鵡怎麼養
牡丹鸚鵡
【形態特徵】
牡丹鸚鵡,體長約厘米,嘴紅色短粗,呈倒鉤狀。鼻和眼皮白色,面頰到胸部橘紅色,其餘羽毛翠綠色,爪灰色。與鸚鵡科其他品種相比,牡丹鸚鵡尾較短。
【生活習性】
牡丹鸚鵡似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漿果為食。可成對或成群籠養,為避免鸚鵡咬壞籠子,應採用鐵絲網籠。未發育成熟的雛鳥可養在一個大籠內,一般1立方米不超過15隻。繁殖用的籠子應掛一個有相當於5隻鸚鵡體積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紙板做,開一個直徑5~8厘米的孔。不論群養籠還是繁殖籠,除在籠體的後部裝鳥巢,籠內還要准備棲杠1根,水浴器1個,食、水罐各1個。食物主要以穀子和稗子為主;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蔬菜、骨粉、牡蠣粉。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計有9個品種,均產於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形態]牡丹鸚鵡體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體重40-50克。喙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淺綠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另有棕頭牡丹鸚鵡,頭部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生態]野生的牡丹鸚鵡生活在熱帶叢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樹洞中營巢繁殖,以各種植物種子、水果和槳果為食。在南方,該鳥常集群危害農作物及果園,遭到當地農民驅趕。由於這種鳥羽色艷麗,常被捕捉飼養,致使野生數量越來越少.
[飼養管理]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群籠養。繁殖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於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的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厘米,以防鳥鑽出飛走。籠底應鋪細沙,並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籠內清潔衛生。如果養一對牡丹鸚鵡進行人工繁殖,可自製一個70厘米×60厘米× 50厘米大小的繁殖籠,內放20厘米×16厘米×16厘米大小的人工巢箱,箱的前面開一直徑5厘米的圓形出入口,口下設一木台,供鳥進出時蹬踏。牡丹鸚鵡的飼料是稻穀、穀子、粟子、小米等,為增加飼料的營養成分,還要加喂10%的麻子或葵花籽、牡蠣粉、青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給。
[繁殖]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牡丹鸚鵡的繁殖
牡丹鸚鵡經過7個月左右的飼養,都可以進行配對上窩進行繁殖了。
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它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守在巢外看護並飼喂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出窩外,其餘全部時間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喂,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活,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繁殖的方法:
第一, 配對。1 雄1雌放同一籠內。
第二, 安窩。使牡丹鸚鵡有產蛋、孵化的場所。
牡丹鸚鵡的窩為兩層,在上層應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為了讓牡丹鸚鵡在窩內孵化時「磨牙」用,防止牡丹鸚鵡用喙咬窩或咬其它木質結構造成損失。
窩安放的位置;窩要安放在籠的側面,左側右側都可,但一定要在上方,開口向里,觀察門在外,這樣便於觀察。
牡丹鸚鵡母鳥第一窩一般產2-3個蛋,若營養好、管理得法有時也可產4-5個蛋,頭窩蛋的孵化率一般為70%左 右。籠內最好放一小塊燒過的蜂窩煤塊供鳥食用。蜂窩煤經過高溫後達到了消毒的目的,消過毒的物質鳥吃後不易生病。另外,煤塊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既省錢,又可補充鳥體對某些營養成分的需要。鳥舍應放在環境安靜,無干擾的地方,不要有雜音,不要有環境污染,注意空氣流通、新鮮。
繁殖牡丹鸚鵡應當注意的問題
繁殖牡丹鸚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過,很多人還是認為這事有點難度,至少我已經不止一次的聽說有人認為牡丹根本不能在家庭飼養條件下繁殖,我的奶奶也飼養了一對牡丹,但是當我家中的牡丹都已經開始出窩的時候,那對牡丹還處於「熟悉」狀態!現在我就把繁殖牡丹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說一下:
選種的時候最好不要在養鳥人那裡購買所謂的「一對」鳥。這里的一對很多時候只是他們所配的同色的兩只,特別是在購買一些稀少顏色的時候,這樣的兩只很可能是同一窩的鳥,甚至連性別都可能相同~~想想這樣繁殖的後果!
買鳥的時候可以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組合,不一定非要同色,我的鳥就是蘭色配綠色的,後代出現了深綠色和黃綠色兩種,如果你只是自己養著玩的話,這樣最好了,很快你的鳥舍中就會出現很多種顏色的鳥,這應當是每個愛鳥者的樂事;但是如果你為了繁殖出售的話,還是注意純色問題吧(至少在西安是這樣。)
關於如何選擇父母代種鳥的問題,大家可以使用:桃臉牡丹鸚鵡遺傳計算器。
牡丹鸚鵡一般一次生3-5顆卵,但是頭幾顆卵雌鳥是不會立刻孵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別認為這是雌鳥棄卵,也不要隨便打開巢箱觀察,他們的孵化時間是以最後一顆卵產出後孵化開始算起,一般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產一個卵算,他們的實際孵化期要一個月多一些,而在後期雛鳥快出殼時,雌鳥的孵化又會顯的漫不經心,這可是要出殼的徵兆,如果你認為這是雌鳥棄卵的話,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還有就是巢箱里要多墊些鋸末,至少要10厘米厚,而且巢箱要足夠大,我的巢箱是30*28*28的規格,如果你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話,恐怕不容易成功。
繁殖期間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黃瓜和油菜效果不錯,菠菜很容易失水乾枯的,而且鳥也不太喜歡吃。
牡丹鸚鵡在孵化時最好不要驚動雌鳥,其實你也不需要驗蛋,想想驗蛋後你能做些什麼呢?如果非要打開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話,那麼後果很可能是導致雌鳥一夜不入巢。
8. 兩只紫羅蘭牡丹鸚鵡繁殖出什麼後代
兩只紫羅蘭牡丹鸚鵡繁殖出的在正常情況下還是紫羅蘭色後代。
我們來了解一下紫羅蘭牡丹鸚鵡的羽色原理。白面紫羅蘭牡丹鸚鵡於1980年起源於丹麥,紫羅蘭這個基因,它本質上改變了羽髓海綿區的結構(髓質的直徑變粗),使得該結構區域可以吸收原本吸收不到的波長比較長的光線。
最終,羽毛的顏色呈現出紫羅蘭色。紫羅蘭基因最鮮明的特點是會使臀部(腰部)的顏色變成鮮艷的亮紫藍色。
生活習性
桃臉牡丹鸚鵡一般都是5-20隻左右一起活動,但在覓食時與至水源地喝水時會數百隻聚集,平時在群體中總是喜歡彼此爭吵不休,非常吵雜。
平時會漫無目的的覓食,遇到水源處就會停下來,等到水源乾涸以後,鳥群就會繼續移動尋找下一個水源,非常依賴水源,一天之中往往要前往水源處好幾次;有時候農作物成熟時他們會大批聚集覓食,被當地農民視為害鳥。
叫聲雖不大,但是聲音尖銳,常會吵雜,個性十分活潑、愛玩與好奇,與主人從小有良好互動的手養鳥喜愛親近人,有些也會很調皮、捉摸不定,行動很敏捷,一不小心常常會逃脫,可以修剪羽毛防範飛走的可能性。
主要食物為種子,有時會在地上吃草類種子,也常至農田內吃小米栗及玉米,或到果園及花園吃葵花子,在許多地區被視為嚴重破壞農作物的害鳥,天氣冷時會數只棲於樹枝上緊靠在一起,通常築巢在岩石裂縫中或占據別種鳥的巢。
9. 紫羅蘭鸚鵡怎麼養 紫羅蘭鸚鵡如何飼養
1、雛鳥不用急著籠養
如果雛鳥是還未斷奶的,可以找個紙盒子把衛生紙撕成一條一條的鋪在下邊,稍微蓬鬆點,暖和。每天晚上回來換一次。喂的奶粉都是我朋友給我的,也不是什麼牌子,它們從小就吃這個,所以問題不大。特別注意的是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它們的嗉囊不見了不要大驚小怪,這個時候它們基本就不會吃奶了,我一般是泡點小米讓他們自己吃。
2、及時進行必要的基礎訓練
一般喂它們泡小米沒幾天,我就會嘗試著手裡拿著小米直接喂它們。如果它們要吃沒有泡過的小米了,那我就開始喂那些帶殼的飼料讓它們自己吃,小米只是作為訓練的獎勵了。當它們懂得吃你手裡的東西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可以對他們進行基礎訓練,比如上手、轉圈和進籠。
3、拒絕訓練
鳥都是直腸子,吃了沒多久就會拉,一般15分鍾到半個小時左右。如果這個時候不對它們進行拒絕訓練,那它們的糞便可能就會對你造成一定的煩惱。從我來說就是不準它們跑到我頭上和肩膀上,不準跑到我床上去。說是訓練,其實做法很簡單,當它們有跑到你頭上或者肩上的趨勢,就必須把它們拿下來,並且對它們進行批評(我知道它們聽不懂),多幾次後,它們就不會往頭上和肩上跑了,至少不會一上身就是往頭上和肩上跑。
4、技能訓練
基礎訓練完成後,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技能訓練。其實訓練它們技能的本質是利用食物對它們進行引誘,配合口令,讓它們形成條件反射。我白天的時候一般給半盒雜糧,晚上回來基本雜糧剛好吃完,這個時候用小米對它們進行訓練。切記每次訓練結束後一定要給喂飽——意思就是你一直訓練它們,當它們不吃你手裡的食物不聽你的口令了,到處看想跑去玩兒的時候,這個時候它們基本就是吃飽了。也不要馬上就放進籠子去,讓它們玩兒一會兒。簡單的技能訓練有:鑽洞,繞杠,翻杠,滑滑梯,投幣,投籃,踩球,裝死,握手,敬禮等。
5、相互陪伴
養一隻鸚鵡,訓練技能有些炫技的意味,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還是寵物它的本身作用就是陪伴主人(呃~~我這樣的單人狗)。我一般下班回家後先少量給它點吃的,然後自己吃完飯休息的時候對他們進行訓練。它們吃飽了玩兒會兒後我也差不多該洗澡了。我一般晚上11點過才睡,洗完澡大概也就八九點或者十點左右。這個時候我玩兒電腦的時候,基本會把它從睡夢中驚醒,放到電腦桌上。它會跟我搶會兒滑鼠玩兒,然後默默的在我手邊上繼續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