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茉莉花外植體

茉莉花外植體

發布時間: 2023-02-04 09:56:39

茶花什麼時候開花季節

茶花什麼時候開花季節

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如:

1、白寶珠2-3月開花:山茶昀栽培品種。枝細柔下垂。小葉橢圓形。花純白色。花期2-3月。

2、牡丹11月至翌年1月開花:山茶的栽培品種。葉深綠,橢圓形,葉面上有黃斑。花鮮紅底色,上灑白斑塊。花期11月至翌年1月。

3、白芙蓉2-4月開花:山茶的拽培品種。花白色,有紅色條紋斑,五彩繽紛。

茶花在中國「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原產於中國東部,在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重慶、雲南和四川各地,朝鮮、日本、中國台灣和印度等地普遍種植。

茶花是浙江寧波市的市花。有花卉種植面積5萬畝,年銷售額達億元以上。1984年,寧波市綠化辦、科協等單位,牽頭組織開展寧波市花評選,共發出選票6萬張,回收有效票13122張,在茶花、杜鵑和月季等花卉中,山茶花以42.4%的得票率擊敗杜鵑和月季,經市長辦公會議討論並報請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茶花摘得市花美譽。茶花能深受市民喜愛,被評為市花,是因為其自身的優勢。

茶花適合寧波地區栽培,很耐寒,一般能耐零下10℃的低溫。郭沫若盛贊曰:「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

山茶花的花語是:理想的愛、謙讓。據說,山茶花總是在晚秋天氣稍涼時,靜靜地開在庭院之中。山茶花凋謝時,不是整個花朵掉落下來,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謝,直到生命結束。這么小心翼翼、依依不捨的凋謝方式,和人們追求理想中伴侶的態度一樣,所以漸漸地山茶花就成為對心中愛慕女性表達心意的代言了。

在幾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紅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覺得溫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種在庭園中也能讓人欣賞她淡淡的花香。所以,山茶花就讓人感受到了可愛、謙讓、理想的愛、謹慎、了不起的魅力。

拓展閱讀:香妃茶花養殖方法

香妃茶花是從紅山茶品種「哈姆斯夫人×(塞拉伯×甜香水)雜交育成的、具有茉莉花玫瑰花混合香味的山茶花新品種,淡粉紅色,大花瓣30枚左右。時有少量雄蕊瓣化,花葯金黃色,花絲奶白色,中形花,直徑9~10cm,半重瓣型或牡丹型,香味清香且濃烈,葉色灰綠,質薄、齒鈍,長勢旺盛,株型開張,花期12~3月。耐寒、耐旱,少病蟲害,根系發達,為陽性植物,能吸收空氣中85%的甲醛,其花的香味具有殺菌功能,利於睡眠,使人精神放鬆,神清氣爽,因而備受青睞。

香妃茶花與鄉土山茶花一樣,生長適溫在15~32℃之間,須有一定溫差,環境濕度60%為宜。栽培土壤要求偏酸性,透氣性好,以利根系發育。一個新的珍稀花木品種,在種質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如何加速繁育?以下介紹筆者摸索成功的一葉一芽短枝扦插繁殖技術:

1、插前准備:

(1)苗床:應選擇ph值6~6.5的黃沙壤土為佳。大田育苗時,先翻土曬白,精細整畦,爾後蓋上黃沙壤土,厚度2cm,消毒,灌透水,噴90%乙草胺1000倍液殲滅草種。

(2)枝條准備:①選取枝條的質量要求:必須選擇剛木質化、表皮呈黃臘色的半年生健壯枝條,才具備養分充足、生命力強、成活力高的要求。

②選取枝條的氣候要求:宜在陰雨天或陰天進行。

③枝條的處理:從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上獲取枝條,以留取一葉一芽的要求剪取,節下長0.3cm,節上長0.3~0.5Cm,芽眼飽滿的芽節,剪下後浸泡在2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10分鍾左右,爾後取出稍涼10~15分鍾,即可插入苗床。

2、扦插要點:

(1)季節:2月份前後新芽未萌動時,選用上年秋末半成熟的枝條,最好隨剪隨插。

(2)以株行距10~15cm為宜進行扦插,用手捏住枝條芽眼上部,垂直插入苗床,爾後澆透水。

(3)一條地畦扦插完成以後,插上竹片拱起,蓋上農膜,地畦四周用土壓緊,以免水分揮發。距離農膜上方20~30cm高處,蓋一層遮陽網,避免陽光直射,導致膜內高溫。

3、管理要求:

(1)澆水:根據天氣與地畦土壤濕度,掌握3~5天或5~7天,灑水1次,以保持苗床濕潤為度。

(2)生根劑應用:每隔15~20天,結合給苗床灑水,加入謝氏生根劑20ml,兌水25~30kg.

(3)揭膜(網):扦插後60~70天,插條芽眼基本萌動,50%以上已經抽芯,土壤中已經長出須根若干,可選擇陰雨天氣揭膜煉苗,以適應外部環境。在5~9月份晴熱天氣必須加蓋遮陽網(揭去農膜),9月底可揭去。可灑澆稀播肥水促苗。

(4)冬季有霜凍時,應加蓋護網或雨披以防寒防凍。

4、移栽:

(1)10~11月份或次年2~3月份,苗高5~15cm時,可按30~50cm株行距於陰天進行移栽,以利於根系發育和枝條生長。移栽時,應將大、中、小苗分類栽植,便於管理。

(2)個別苗株有生長花蕾的,應摘除花蕾,促使養分集中於枝條生長。

(3)施肥:移栽半個月以後,可澆稀播肥水。以農家肥為宜,薄肥勤施,每15~20天澆肥水1次。6~9月份,澆灑肥水後應噴霧清水,以免肥水灼傷新葉。

(4)蓋網防曬:移栽後應蓋遮陽網,以利成活,6~9月份日照強溫度高,應蓋遮陽網避開陽光直射灼傷新葉。

此外,必須注意預防根腐病、地老虎、茶梢蟲蛾、蚜蟲、介殼蟲的為害。

室內茶花養殖方法

茶花的養殖方法

1、遮蔭。夏秋間,家庭陽台光照強、氣溫高,採取遮蔭是養好杜鵑、山茶花的重要一環。除了在花架上方搭蓋頂簾遮蔭外,對東向陽台,應加強花架南端的遮蔭,以防烈日;對南向陽台,應加強花架西端的遮蔭,以防西曬;對西向、北向陽台,應在花架外側,設置留出通風道的垂直竹簾,以防午後西曬。

2、通風。6―7月間,多雨悶熱,伏天高溫炎熱,必須加強通風來降低氣溫,才有利杜鵑、山茶花等的`生長。通風還可較快地蒸發盆內漬水,防止爛根,又可抑制病蟲害的發生。除花架L的盆花不能擺得過密外,還要將陽台上門窗敞開,在無陽光照射情況下,及時掀起花架上防西曬的垂直竹簾,夜晚也可捲起頂簾,以利通風、降溫。

3、防風。杜鵑、山茶花耐寒,出房較早。早春風多,經入室越冬後的杜鵑、山茶花,不能忍受強風吹襲而易失水,輕則影響開花,重則造成老葉衰落,新葉嫩芽干尖,甚至死亡,所以,要注意防風。如陽台圍欄是透孔花格,要用隔板予以遮擋,盆花置圍欄內,可免強風侵襲。

4、保濕。空氣乾燥和氣溫炎熱,會使杜鵑、山茶花等生長不良,還會導致紅蜘蛛危害。在置花盆的花架上,需經常保持濕潤,同時降低氣溫,濕潤而涼爽的環境正是杜鵑、茶花等生長的良好條件。用波形石棉瓦置花架上擺花,花盆置放在兩凸處中間,有利盆花排水和通風。如將石棉瓦兩端波形凹處,用水泥封住,可存水蒸發增加濕度。還可在盆與盆的空隙處和盆沿上擺放罐頭盒盛水蒸發,這樣就更增高了花架上方的空氣濕度。還可在花架上方安裝噴頭,在炎熱多風乾燥的氣溫下,經常對杜鵑、山茶花等枝葉噴霧,則杜鵑、山茶花等會生長得更好。

茶花的繁殖

第一種、播種

播種技術在許多專業的養殖園里很常見,主要是用於選育新品種,一般來說,運用這種方法的話,是在12月採集種子,2-3月播種,3-4年後開花,播種時覆土厚度為2厘米左右,一個月至一個半月就會發芽,第二年春天就可以移植。

第二種、扦插

這種技術可以說是現在運用最多的一種方式了,一般是在春季去樹上的嫩枝進行扦插,但是其中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在插播前需將插條的基部放在蔡乙酸溶液中浸10小時左右,這樣可以大幅度提高生根率,插後後要噴水遮蔭,千萬不能讓強光直曬,客氣濕度保持在85%-95%之間,周圍溫度為25-30度,這樣的話在插後一個月左右,插穗基部就會產生新根,此時要逐漸減少遮蔭增加光照。待苗高50-80厘米時,就可以定植了。

第三種、嫁接

這項技術有些難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得到的,嫁接時間一般在4月上旬到9月下旬比較好,嫁接有很多好處,可以人為的改善品種,但技術要求很高,家庭自己裝修不建議。

第四種、組培

組培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繁瑣,一般其外植體有花葯、種胚、芽等,通常分為幼齡和成齡兩種,兩種的培養液不一樣,幼齡可以用0.5一1.0毫克/升的6-節基腺嚷吟,成齡為WPM加2.0毫克/升的6-節基腺嚓嶺和0.01毫克/升;這種方法主要是要注意生根方法,具體做法是:將嫩梢基部放在1毫克/升的噪丁酸溶液中浸蘸15--20分鍾,然後接種到不含生長物質的基本培養基上,進行10-15天的暗處理,生根後20一30天可移栽煉苗。

㈡ 菊花是什麼意思

菊花菊花(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品種已達千餘種。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國菊花傳入歐洲,約在明末清初開始。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並將流傳久遠。
觀賞價值
菊花茶文化相關
相關詩詞 菊花花語 菊花傳說 菊花的傳說二 菊花花會 專家治療建議葯方選錄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菊花-原植物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產量居四大切花之首(屈連偉),切花要求花型整齊,花徑7-12cm,花色鮮艷,無病蟲為害,葉濃綠,莖通直,高80cm以上,水養期長。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約15cm。每平方米達50株,需設網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長日照季節,每天17時至次晨9時遮光,每天日照10小時,至花
黃花、九花、女華、日精、節華、朱嬴、延壽客、延齡客、陰威、壽客、更生、金蕊、周盈、黃蕊、金秋菊 。 笑靨金、家菊(甘菊的別名)、 金精(甘菊的別稱)、傅延年、禽華、月朵(白菊花的別稱)、官樣黃(柑子菊的異名)
編輯本段植物介紹
形態特徵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菊科菊屬植物的栽培種,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出的名貴觀賞花卉,也稱藝菊,又稱鮑菊。品種已達千餘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莖色嫩綠或褐色,除懸崖菊外多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質化。單葉互生,卵圓至長圓形,邊緣有缺刻及鋸齒。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一朵或數朵簇生。舌狀花為雌花,筒狀花為兩性花。舌狀花分為平、匙、管、畸四類,色彩豐富,有紅、黃、白、墨、紫、綠、橙、粉、棕、雪青、淡綠等。筒狀花發展成為具各種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復色、間色等色系。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20張) 花序大小和形狀各有不同,有單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長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實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樣繁多,品種復雜。根據花期遲早,有早菊花(九月開放(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八月菊、7月菊、五月菊等。根據花徑大小區分,花徑在10厘米以上的稱大菊,花徑在10—6厘米的為中菊,花徑在6厘米以下的為小菊。根據瓣型可分為平瓣、管瓣、匙瓣三類十多個類型。
物種分類
因菊花開於晚秋和具有濃香故有「晚艷」、「冷香」之雅稱。 分類:菊科,菊屬 白菊花-原植物
有時也作菊科所有花卉品種的總稱。 菊科是種子植物最大科,總數25000~30000種,而其花卉種類也很多,僅次於蘭花。 菊屬有30餘種,中國原產17種,主要有:野菊、毛華菊、甘菊、小紅菊、紫花野菊、菊花腦等。
產地
在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均有產。浙江桐鄉的杭白菊和黃山腳下的黃山貢菊(徽州貢菊)比較有名。 產於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濟源的懷菊花(四大懷葯之一)都有很高的葯效。
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涼爽、較耐寒,生長適溫18-21℃,地下根莖耐旱,最忌積澇,喜地勢高、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微酸性至微鹼性土壤中皆能生長。而以Ph6.2-6.7最好。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時的長日照下進行營養生長,每天12小時以上的黑暗與10℃的夜溫適於花芽發育。
繁殖與栽培
繁殖 菊花用扦插、分株、嫁接及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 (1)扦插可分為芽插、嫩枝插、葉芽插。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腳芽扦插。選芽的標準是距植株較 粉紅色的菊花
遠,芽頭豐滿。除去下部葉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於溫室或大棚內的花盆或插床中,保持7-8℃室溫,春暖後栽於室外。嫩枝插,此法應用最廣,多於4-5月扦插,截取嫩枝8-10厘米作為插穗,在18-21℃的溫度下,3周左右生根,約4周即可定植。露地插床,介質以素沙為好,床上應遮蔭。全光照噴霧插床無需遮蔭。葉芽插,從枝條上剪取一張帶腋芽的葉片扦插,此法僅用於繁殖珍稀品種。 (2)分株 一般在清明前後,把植株掘出,依根的自然形態帶根分開,另植盆中。栽植後給枝條噴施新高脂膜,使植株快速成活。 (3)嫁接 為使菊花生長強健,用以做成「十祥錦」或大立菊,可用黃蒿或青蒿作砧木進行嫁接。秋末蒿種,冬季在溫室播種,或3月間在溫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時移於盆中或定植田間,5—6月間在晴天進行劈接。 (4)組織培養用組織培養技術繁殖菊花,有繁殖迅速、成苗量大、脫毒及保持品種特性等優點。基本培養基為MS,附加適量植物激素,pH5.8。用菊花莖尖、嫩莖或花蕾為外植體,切成0.5厘米的小段接種。培養室溫度為25℃+1℃。每日照光8小時,光強3000—4000勒克斯。經1—2個月培養,可誘導成苗。 野菊花
栽培 (1)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歸納為三種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 長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強肥水管理,促其生長,10-11月開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種:扦插後即上盆,此法優點為根部損傷少,花色正,花期長,但較費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於三片瓦圍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時挖起上盆。此法較前者省工,但挖苗時易傷根,花期與花的品質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於高畦菊花盆景照片集錦(20張)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從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現色時鏟斷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間播種育蒿苗,5月間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後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壯,花大且開花較早,但較費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間將育好的青蒿苗栽於畦中,5月間嫁接,花蕾現色時移人盆中。其優點為管理方便,株植強健,花亦大。缺點為傷根較重。 二段根系栽培法 此法在東北地區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應用。在5一6月稈插,幼苗成活後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側枝長出盆沿後,用盤枝法調整植株的高度,並將枝條加以固定,使其分布均勻,上部加上覆蓋,不久盤壓的枝上即生出根來。當枝條長到一定高度時,還可再盤枝調整一次,然後加足肥土。應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齊美觀,植株較矮,葉片豐滿,枝條健壯,花大,花期長。因盤枝上又生根,故稱為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 華北地區常用的栽培方法。從冬季稈插至次年11月開花,需時1年。北京藝菊名家總結出以下4個階段,即冬存,秋末冬初選健壯腳芽扦插養苗;春種,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上用普通腐葉上,不加肥料,夏定,利用摘心促進腳芽生長,至7月中旬出土腳芽長至10厘米左右時,選發育健全,芽頭豐滿的苗進行換盆定植,秋養,7月上中旬將選好的壯苗移入直徑20一24厘米的盆中,盆土用普通培養土加0.5%過磷酸鈣。將小盆中的菊苗連土坨倒出,以新芽為中心栽植,並剪除多餘櫱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壓實。換盆後,新株與母株同時生長,待新株已發育茁壯後,將老株齊土面剪去。剪除母本後松上,填人普通培養上,並加20%一30%的腐熟堆肥。這時盆中已有8成滿的肥土,1周後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形成強大根系,整個栽培過程,換盆1次,填土2次,植株三度發根。 (2)造型菊的栽培管理 即將菊花進行藝術加工,構成一種特定的型式。 懸崖菊 一般選用小菊品種,用一端彎曲的竹片插入盆中,另一端固定於架上,國畫菊花圖(20張)使植株沿竹片生長,與地面呈45度角,每2-3節綁扎一次。主枝任其生長,側枝反復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現蕾後進行幾次剝蕾,移人大盆養護。懸崖菊一般主枝長約1.5米,置於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繁,頗具特色。如製作大懸崖菊,須提前7—8月間扦插,並於8月至次年3月每日增加光用至14小時以上,以抑制當年出現花蕾。因懸崖菊植株長大,故所需水肥較多,應子充分供應。 選用分枝性強,枝條柔軟的大花品種,精心培育1—2年,每株可開數十至數千朵花,適於展覽會及廳堂用。右用扦插法栽培。特大立菊則常用蒿嫁接,並用長日照處理培養2年媽成。扦插法栽培要點如下:9月間挖5-10厘米長的健壯腳芽插於淺盆中,生根後移於直徑12厘米的盆中,室內越冬。次年1月移入大盆。當苗生7-9片葉時,留6-7片葉摘心。上部留3-4個側枝,以後每側枝留4-5片葉反復摘心。春暖後定植,以後約每20天摘心1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蹭插1根細竹,固定主幹,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綁側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後加強水肥管理,經常除芽、剝蕾。當花蕾直徑達1-1.5厘米時,用竹片製成平頂形或半球形的竹圈套在植株上,並與各支柱連接綁牢,然後用細鉛絲把均勻地系於筆圈上,繼續養護。這樣培養的大立菊,一株可開花數百朵。 菊花
塔菊(十祥錦) 將各種不同花型、花色的菊花接在一株3-5米高的黃花蒿上,砧木主枝不截頂,讓其生長,在側枝上分層嫁接,呈幹革命形。各色花朵同時開花,五彩繽紛,非常壯觀。培養十祥錦菊,在選用接穗品種時,要注意花型、花色、花大小等的協調和花期的相近,以使全株表現和諧一致。 案頭菊 株矮、花大,可布置廳堂、幾案。它有佔地面積小,生長期短,觀賞時間長等優點。案頭菊的栽培主要掌握選擇品種、適時育苗與激素處理三要點。案頭菊宜選用大花、花型豐滿、葉片肥大舒展的矮形品種,如綠雲、綠牡丹、帥旗、燈下舞娘等。扦插育苗的時間宜在8-9月間。待根系粗壯時移入直徑10厘米的盆中,1周後施完全肥料,以後逐漸加大肥料濃度,至花蕾透色時停止施肥。每次澆肥水,切忌過多。扦插成活後,即用矮壯素B9(N-2甲胺基丁二醯胺酸)2%水溶液處理,以後每10天處理1次,直至現色為止,總共4-5次,即可實現矮化。 (3)切花菊的栽培管理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約占總量的30%。 郵票菊花照片集錦(9張)菊花切花的周年供應 鮮切花生產,須做到周年均衡上市。常規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寒菊),品種極多。不開菊花的月份,則通過人工催延花期,來解決供應問題。菊花的花芽分化與開花,和葉數、株高、日照及溫度都有關系。花芽分化需要生長到展葉10片左右、株高25厘米以上,至開花尚須45—60天時間。一般秋菊、冬菊在短日照條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長日照條件下,則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種,則在長舊照的條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 在常規栽培的條件下,廣州地區夏菊最遲開花品種為六月黃、六月白、貴妃紅等,但夏日氣溫高,日用強烈,開花時這些品種也應置於蔭棚下。秋菊最早開花的為早黃、早白、白蟹爪、黃泥金,一般10月下旬或11月初就已開花。7、8、9、10月四個月需用人工加光或遮光,調節氣溫及濕度等即能將秋菊提前開花,將夏菊延遲開花,使切花生產全年分批均衡上市。人工加光,一般用100瓦或60瓦電燈泡吊在植株上方1米處,每盞照射面積4平方米。加光及遮光的方法有三種:一是間歇或短暫加光,即在黑夜裡加光0.5—1小時,二是白天給以若干小時的黑暗處理(即日間遮光);三是早、晚提前加光,以增加日照時數,或遮光以延長黑夜時間。 北海菊花展
和一般栽培方法大同小異,最緊要的是選擇排水良好的肥沃砂質壤土。切花輔地每畝約栽6000株,即每平方米種8—9株。每株留5枝,定植後20天去頂,經常剝除側芽,至現蕾期則要及時剝蕾。每畝約可收獲3萬枝切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及根腐病等。以上幾種病的病原菌均屬真菌,皆因土壤濕度太大,排水及通風透光不良所致。故宜選生態條件良好處栽培,並需注意排澇,清除病株、病葉,燒毀殘根。盆土宜用1:8福爾馬林液消毒,生長期中再用波爾多液,80%可濕性代森鋅液,或50%可濕性托布津液噴洽。蟲害有蚜蟲、紅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蠐螬、潛葉蛾幼蟲等,可通過人工捕殺及噴葯進行防治。
品種分類
菊花品種繁多,頭狀花序皆可入葯,味甘苦,微寒,散風,清熱解毒。這就是葯菊。按頭狀花序乾燥後形狀大小,舌狀花的長度,可把葯菊分成 4 大類,即白花菊、滁菊花、貢菊花和杭菊花四類。在每一類里則根據原產地取名。在白菊花類里,以產安徽亳縣的亳菊品質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懷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國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菊花
由於菊花栽培歷史悠久,中國歷代都相繼有關於菊花品種的大體記錄和分類——菊譜的出現。 1967 年湯忠皓對菊花品種提出過一個較為完整的分類法,他根據花徑的大小分為滿天星和大花兩個大區,然後再根據頭狀花序中舌狀花與管狀花數量之比,在每個區里分舌狀花系與管狀花系,最後依據瓣型及瓣化程度分成類與型。在滿天星區里,舌狀花系有3 類4 型:平瓣類:①平瓣小菊型;匙瓣類:②匙瓣小菊型,③蜂窩小菊型;管瓣類:④管瓣小菊型。在盤狀花系裡有 1 類 2 型:托柱類:⑤平柱小菊型,⑥管柱小菊型。在大花區里,舌狀花系有 4 類 21 型:平瓣類:⑦寬瓣型,⑧芍葯型,⑨翻卷型;匙瓣類:⑩蓮座型, (11) 卷散型, (12) 舞蓮型, (13) 圓球型, (14) 舞球型;管瓣類: (15) 圓盤型, (16) 疏管型, (17) 管球型, (18) 翎管型, (19) 枯針型, (20) 紐絲型, (21) 散發型, (22) 大勾環型, (23) 小勾環型, (24) 垂珠型, (25) 飛舞型, (26) 龍爪型;毛刺類: (27) 毛刺型。盤花系裡有 3 類 3 型:平瓣托柱類: (28) 平瓣托柱型;匙瓣托柱類: (29) 匙瓣托柱型;管瓣托柱類; (30) 管瓣托柱型。 1982年,中國園藝學會花卉盆景協會菊花品種分類學術討論會經過研究,對菊花的分類做了統一界定,分5類30型。分別是:(1)平瓣類:寬頻、荷花、芍葯、平盤、翻卷、疊球;(2)匙瓣類:匙荷、雀舌、蜂窩、蓮座、卷散、匙球;(3)管瓣類:單管、翎管、管盤、松針、疏管、管球、絲發、飛舞、鉤環、貫珠、針管;(4)桂瓣類:平桂、匙桂、管桂、全桂;(5)畸瓣類:龍爪、毛刺、剪絨。 分類學家對菊花的原祖有一些不同看法,或認為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是菊花的祖先,或認為小紅菊( Dendranthema chanetii )、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laefolium )是原祖。可以肯定的是菊花不是單元起源的,不能用簡單的種系發生方法來概括。 注意:菊花品種繁多,但不可混種否則極易串種影響品質。
編輯本段醫學作用
【化學成分】 花含腺嘌呤、膽鹼、水蘇鹼(stachydrine)、密蒙花甙(acacetin-7-rhamnoglucoside)、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刺槐素-7-葡萄糖甙(acacetin-7-glucoside)、布枯葉素-7-葡萄糖甙(diosmetin-7-glucoside)以及花色素;尚含揮發油, 油中主含菊花酮(chrysanthenone)、龍腦、龍腦乙酸酯等.尚含花色素-3-丙二醯葡萄糖甙〔cyanidin-3-O-(6-C-malonyl-β-Dgluranoside〕 . 【理化鑒別】 取本品1g, 剪碎, 加石油醚20ml, 超聲處理10分鍾, 棄去石油醚, 葯渣揮干, 加稀鹽酸1ml與醋酸乙酯50ml, 超聲處理30分鍾, 濾過,濾液蒸干, 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綠原酸對照品, 加乙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 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0.5~1μl, 分別點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 以甲苯一醋酸乙酷一甲酸一冰醋酸一水(2:30:2:2:4)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 取出, 晾乾, 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 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色諧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0.lmol/L磷酸二氫鈉緩沖液〔取磷酸二氫鈉(NaH2PO4·2H20)15.6g, 加水至1000ml, 製成0.lmol/L的溶液, 加人磷酸適量, 使pH值為2.7〕一甲醇(70:3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28nm.理論板數按綠原酸峰計算應不低於25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適量, 置棕色量瓶中, 加水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 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一號篩)約lg〔同時另取本品粉末測定水分〕, 精密稱定, 置錐形瓶中, 精密加人甲醇50ml, 稱定重量, 加熱迴流2小時, 冷卻, 再稱定重量, 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 搖勻, 濾過, 精密量取續濾液10ml, 蒸干, 殘渣加氯仿5ml, 浸漬3分鍾, 棄去氯仿液, 殘渣揮去氯仿, 加水適量使溶解, 並轉移至5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 搖勻, 用微孔濾膜(0.45μm)濾過, 即得(應於當日測定).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gl, 注人液相色譜儀, 測定, 即得.本品按乾燥品計算, 含綠原酸(C16H18O9)不得少於0.20%.成分分析研究進展:略 【葯理作用】 1. 抗菌:100%煎劑用平板挖溝法, 對宋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及霍亂弧菌等具有抑製作用;100%煎劑用平板紙片法,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乙型鏈球菌有抑製作用, 煎劑用試管稀釋法, 1:50對人型結核桿菌呈抑製作用. 2. 對心血管的作用:煎劑對兔離體心臟灌流有明顯的擴張冠脈及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 並隨劑量增大而增加(劑量為1g時, 增加約62%), 使心率減慢,心肌收縮力加強或減弱, 但以加強的機會較多(約2/3例次)可能使心肌耗氧量隨之增加;對在體狗心臟的冠脈流量平均增加40%左右, 心肌耗氧量增加27%;對刺激兔腦中樞引起的缺血性心電圖ST段壓低有減輕作用, 對其心電圖中的心率和R波振幅或無變化或為減慢和加強.菊花水提物(醇沉)2.0~5.6g/kg靜脈注射, 可顯著減輕中樞性缺血模型麻醉兔的心肌缺血程度, 2g/kg腹腔注射可提高小鼠對減壓缺氧的耐受力.
編輯本段名菊示例
傳統十大經典名菊 綠牡丹 墨菊(墨荷) 帥旗 綠雲 紅衣綠裳 十丈垂簾 西湖柳月 鳳凰振羽 黃石公 玉壺春 其他名品有:風飄雪月、金光四射、金背大紅、新玉孔雀、玉堂金馬、獨立寒秋、麥浪、斑中玉筍、鬃翠佛塵、芳溪秋雨、太真含笑、雪罩紅梅、黃鶯翠、粉紅蓮花、汴梁綠翠、太真圖、金毛刺、聖光歌鳥、星之王子、高原之雲、龍盤蛇舞等。另外歐美亦有名菊,其名不詳...... 在《巢林筆談》的最後一篇,羅列了佳種,分別是:黃微,紅幢,紫幢,松針,破金,鶴翎,松子,蜂鈴,獅蠻,蟹爪,金超,銀超,蜜珀,月下白,青心白,二喬,醉楊妃,玉樓春,三學士。 菊花(十六瓣菊)被日本皇室定為國花。另外,義大利國花是雛菊,德國和馬爾他國花都是矢車菊,丹麥國花是木春菊,拉托維亞國花是牛眼菊。
編輯本段作用功效
適合人群
菊花性涼,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慎服。
性味歸經
味辛,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 ★【注意:此花頭部具有某種毒性,對人類也是如此。但尚感欣慰的是,雖然碰觸到菊花會讓人有點疼痛和腫脹感,醫生只會將此做為一般的過敏或炎症處理。 菊花與野菊花不同,葯性等各方面有很大區別,野菊花有微毒可引起食慾不振、上吐下瀉等。這里是菊花,不是野菊花】★ 【功能主治】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功效】 1 菊花山楂茶:取菊花10克,加山楂、金銀花各10克,代茶飲用,能化淤消脂,清涼降壓降壓、減肥輕身,適用於肥胖症、高血脂症和高血壓患者。 2 三花茶: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均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3 菊花蜜飲: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後保溫30分鍾,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攪勻之後飲用。具有養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腦、潤腸等作用。由白菊茶 和上等烏龍茶製成的菊花茶,是每天接觸電子污染的辦公一族必備的一種茶。因為此茶具有去毒的作用,對體內積存的有害性的化學和放射性物質、都有抵抗、排除 的療效。 4 取菊花10克,茶葉3克,一並沖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壓。 5 取菊花10克,桑葉、枇杷葉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可防秋澡,適於因秋燥犯肺引起的發熱、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後食用。本方尚有預防流感、流腦、乙腦、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6 甘菊,其味甘甜,尤以蘇杭一帶所生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飲用。也可用菊花加金銀花同煎代茶飲用,有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7 餐後,用五、六朵杭菊花沖泡飲服,能解渴生津。 8 八寶菊花茶:金銀花10克、陳皮5克、胖大海一個(可不要,因為它可引起食慾不振、上吐下瀉)、少許冰糖、少許山楂、5克有機綠茶、兩個紅棗,用沸水泡至5分鍾既可食用,平肝明目、清熱解毒(超市有賣) 9.菊花密浴《中外女性美容健美網路全書》:干菊花15g。將菊花入水中煮開,20分鍾入蜂蜜數滴,沐浴。可以潤膚、去皺。
食療價值
菊科草本植物菊的頭狀花序。又稱節華、真菊、甘菊、家菊、甜菊花、葯菊。我國中部、東部及西南地區廣泛栽培。產河南者稱懷菊花,產安徽者稱滁菊花或亳菊花,產浙江者稱杭菊花,產四川者稱川菊花。秋季花開時採收,烘乾或蒸、曬干用;亦可用鮮品。 [性能]味微辛、甘、苦,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陽,解毒。 [參考]含菊甙、腺嘌吟、氨基酸、水蘇鹼、膽鹼、黃酮類、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1;含揮發油,油中主要為菊花酮、龍腦、龍腦乙酸酯等。 有鎮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製作用。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壓作用。 [用途]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用法]泡茶,煎湯,浸酒,或入丸、散。 [附方] 1,桑菊薄荷茶:菊花6g,薄荷9g,金銀花、桑葉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用菊花、桑葉、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金銀花清熱解毒。用於感冒發熱,頭昏,目赤,咽喉不利。 2,菊花決明茶:菊花10g,炒決明子12g。沸水浸泡服。 菊花與決明子配伍,有較好的清肝明目和平肝陽的作用。用於肝熱目赤,羞明多淚,頭昏;或肝陽上亢,頭昏目眩。 3,菊睛丸:甘菊花120g,枸杞子90g,肉蓯蓉60g,巴戟天30g。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6g,溫開水送下。 源於《和劑局方》。枸杞子為補肝明目要葯,肉蓯蓉、巴戟天能補益肝腎精血,精血上注於目而能視,故有助於明目;甘菊花與枸杞子等同用,有養肝明目之效。用於肝腎不足,眼目昏暗。 4,桑菊銀楂茶:菊花、金銀花、山楂各5g,桑葉10g。分作3~4次用,每次以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桑葉、菊花、金銀花清熱平肝,山楂活血化瘀;桑葉、菊花、山楂能降壓,菊花、山楂能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山楂、金銀花又能降低血清膽固醇。用於冠心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症而有肝熱者。 5,菊花甘草湯:菊花120g,甘草12g。加水煎湯,分3~4次服。 源於《外科十法》。本方用菊花、甘草清熱解毒,唯恐葯力不足,故用量較大。用於疔瘡腫痛。

㈢ 芳香花卉科學體系分類方法類別應用

虞美人,別名麗春花。屬罌粟科,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多為叢生,高80厘米
左右,莖葉均有毛,莖具乳汁。葉互生羽狀分裂。花單生於花葶頂端,4瓣或重瓣,
紙質而有光彩,里紅、紫、粉、白等色,並有復色、鑲邊和斑點,非常嬌艷。花期
4一5月。
原產歐、亞大陸,我國廣泛栽培,以江、浙一帶最多。性喜溫暖,耐寒冷。
虞美人嬌艷動人,加之花瓣質薄如綾,光潔似綢,是優良的觀賞花品種,常作布
置花壇,盆花或切花用。
山茶花,別名玉茗花、耐冬、曼陀羅等。屬山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一4
米。樹干平滑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革質,表面亮綠色。花單生成對
生於葉腋或枝頂,花瓣近於圓形,變種重瓣花瓣可達50-60片,花的顏色,紅、白、黃、
紫均有。花期因品種不同而不同,從十月至翌年四月間都有花開放。蒴果圓形,秋末成
熟,但大多數重瓣花不能結果。
山茶花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和西南各地。性喜溫暖、空氣濕潤、半陰半陽的環境,多
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
山茶花為我國著名觀賞花卉,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極多。除栽培觀賞外,
其木材細致可作雕刻;花供葯用,有收斂止血之功效;種子可榨油。
百合,屬百合科,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地下有扁形或近圓形的鱗莖,鱗片肉質
肥厚。早春於鱗莖中抽出花莖,花莖葉腋有時生珠芽。春夏季開花,花冠狀如漏斗,
花柱伸出長唇外,花被六片,有白、橙、黃或淡紅等色。秋季用鱗莖、珠芽或鱗片
繁殖。種類甚多,可供食用的有卷丹、山丹、天香百合和白花百合等。
百合花花形多變,花色清麗,香氣襲人,為世界著名花卉之一。原產亞洲,我國
各地多有分布。性喜溫暖高燥,適於砂壤土生長。
百合的鱗莖入葯,功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百合的花和鱗莖都可供食用。
罌粟原產小亞細亞、印度和伊朗。我國部分地區葯物種植場有少量栽培。罌粟是罌粟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綠色,葉長橢圓形,抱莖而生;夏季開花,單生枝頭,大型而艷麗,有紅、紫、白色,向上開放。花早落,結球形蒴果,內有細小而眾多種子。

中醫以罌粟殼入葯,處方又名「御米殼」或「罌殼」。在夏季「割煙」後採收,去蒂頭和種子,曬乾醋炒或蜜炙備用。種子含油 50%,可以榨油。

罌粟殼性平味酸澀,有毒,內含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鹼等30多種生物鹼,為鎮痛、止咳、止瀉葯,用於肺虛久咳不止、胸腹筋骨各種疼痛、久痢常瀉不止;也用於腎虛引起的遺精、滑精等症。

罌粟果實中有乳汁,割取乾燥後就是「鴉片」。它含有10% 的嗎啡等生物鹼,能解除平滑肌特別是血管平滑肌的痙攣,並能抑制心肌,主要用於心絞痛、動脈栓塞等症。但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成為民間常說的「鴉片鬼」。嚴重的還會因呼吸困難而送命。所以,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葯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茉莉(茉莉花)
學名:Jasminum sambac(L.) Ait.
英名:Arabian Jasmine
科屬與形態:木犀科,茉莉屬,常綠灌木或藤本,高0.5~3m。枝細長。單葉對生,橢圓形或卵圓形,全緣,質薄有光澤。花白色,濃香,常3-9朵成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期5-10月,7-8月最盛,先後可開3次。
原產及分布:產於印度、伊朗及阿拉伯半島。我國早已引人栽培,現粵、閩、蘇、浙等省均有栽培。
習性: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畏寒、旱。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不耐澇和鹼。
繁殖與栽培:扦插、分株、壓條繁殖。扦插在土溫30℃左右的條件下進行,取1年生枝條,長10-13cm,插入素沙土中,噴透水,蓋上玻璃,置於陰處,1周後移置於半陰處,保持土壤濕潤,1個月生根。植後適時灌水、修剪、施肥,尤其是灌水很講究,得當則枝葉茂盛,花開不斷。
用途:白色小花,香氣襲人,被譽為花卉中的佳品。花常作襟花佩帶,可提取香精、可黛茶。花、葉、根可人葯。
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色澤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它的蹤跡。它以清麗的色彩、美麗的花形,芬芳的氣息、頑強的生命力博得了德國人民的贊美和喜愛,因此被奉為國花。

矢車菊屬菊科植物。花呈頭狀花序,花形和向日葵花差不多,只是它的花要小得多。花序中部全是管狀花集生在一起,在每根花管里,有一根雌蕊和五根雄蕊。管狀小花的外圍,有一輪花瓣變大的舌狀花,色澤淡雅,清香撲鼻,常常招引昆蟲前來作「媒」。花芯中的雄蕊只要受到輕輕的搖動,就會像有神經傳導刺激一樣,馬上從小孔里冒出的色的花粉來,昆蟲將這些花粉帶到另一朵矢車菊上,就完成了授粉的任務。
薔薇,又名刺蘼、刺紅、買笑。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植株叢生,莖具蔓性,
多刺。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花有紅、白、黃、紫、黑五色,紅色居多,黃
薔薇為上品,春末、夏初開放,具芳香。野生薔薇為單瓣。
原產亞洲和歐洲,野生薔薇分布甚廣。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常以籬牆為架、
以竹為屏,在薔薇科中,與玫瑰、月季鼎足三立。
薔薇花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可從中提取芳香油和香精。野生薔薇子和根還
可入葯。

㈣ 植物組織培養 茉莉

扦插或壓條不算植物組織培養,個人覺得算無性繁殖

(一)消毒葯品

主要有次氯酸鈉、次氯酸鈣、雙氧水、漂白精片、溴水、硝酸銀等。

(二)無機鹽類

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類,主要的鹽類有KNO3、MgSO4·7H2O、NH4NO3、KH2PO4、CaCl2·2H2O、Fe2(SO4)3、Na2HPO4、CuSO4、NaNO3、Na2SO4、ZnSO4、MnSO4·4H2O、MnCl2·2H20、KI、H3BO3等,無機鹽是供外植體吸收的基本營養成分,各有不同作用,如N、P影響蛋白質的合成,Ca、K、S、Mg影響酶活性等。

(三)有機化合物

主要有蔗糖、維生素類、氨基酸等。其中蔗糖是不可缺少的碳源,也是滲透壓調節物質。維生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誘導器官分化。氨基酸是蛋白質組成成分,也是有機氮源。

(四)植物生長調節劑

用於組織培養的主要有生長素、細胞分裂素及赤黴素三大類:

⒈生長素類 主要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D和吲哚丁酸(IBA)。2,4-D有利愈傷組織生長,NAA、IAA、IBA有利於器官分化。

⒉細胞分裂素類 主要有激動素(KT)、6-苄基腺嘌呤(BA)、玉米素(ZT)等。其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其中KT能明顯促進芽的分化而抑制根的形成。

⒊赤黴素 以GA3運用最廣泛,有促進不定芽和幼株伸長的作用。

(五)有機附加物

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機物,常用的有酵母提取物、椰乳、果汁等及相應的植物組織浸出液。對細胞和組織的增殖和分化有一定促進作用。此外瓊脂在組培中作為凝固劑,是外植體的支持體,常用濃度為0.5-1%。

(六)水

培養基用水原則上使用蒸餾水,去離子水等,尤其在對化學成分要求較精確的試驗中。但在組培苗的批量生產中,可選用自來水配製,以降低成本。

㈤ 花卉的繁殖有那些方法


山茶花

四、播種繁殖

適用於單瓣或半重瓣品種。種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種。以淺播為好,用蛭石作基質,覆蓋6毫米,室溫21℃,每晚照光10小時,能促進種子萌發,播後15天開始萌發,30天內苗高達到8厘米,幼苗具2~3片葉時移栽。

五、組培繁殖

外植體常用實生苗,經常規消毒後切成1厘米長接種在添加激動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上,經4周培養只形成愈傷組織,而不形成芽。再轉移到新的培養基後,開始形成4厘米的單個枝條,然後在吲哚丁酸0.5毫克/升溶液中浸泡20分鍾,再轉移到1/2MS培養基上,4周後長根。在長根培養基上生長8周後將苗移栽到裝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以上是山茶花的五種繁殖方法,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繁殖的,只要操作方法對、管理好培養基以及控制好環境溫度,那麼山茶花一定可以繁殖成功的。

㈥ 這種花叫什麼名字怎麼養

怎麼可能是金盞花,汗死了
這個是白晶菊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0%D7%BE%A7%BE%D5

菊科的保持濕潤,光照充足。開花回之後把花梗剪掉,會答開多一點。
基本屬於易打理的東東。
還有,可能會有尺蠖和蚜蟲。

㈦ 室內養什麼花比較好

養綠蘿、吊蘭比較好,如果硬說養花的話,蝴蝶蘭比較適合,不招蟲子,又好看!
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為蘭科蝴蝶蘭屬,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為附生性蘭花。蝴蝶蘭白色粗大的氣根露在葉片周圍,除了具有吸收空氣中養分的作用外,還有生長和光合作用。新春時節,蝴蝶蘭植株從葉腋中抽出長長的花梗,並且開出形如蝴蝶飛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們的青睞,素有「洋蘭王後」之稱。分布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中國台灣。[1][2]
中文名
蝴蝶蘭
別名
蝶蘭、台灣蝴蝶蘭
亞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門
輪藻總門

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上面綠色,背面紫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
共6張
蝴蝶蘭
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條長8-18毫米的卷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爿。花期4-6月。
蝴蝶蘭
生長習性
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5~20℃,冬季10℃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5℃容易死亡。原產馬來西亞熱帶地區的蝴蝶蘭屬蘭科蝴蝶蘭屬,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高溫高濕河川海岸邊的森林樹木是蝴蝶蘭附著生長的地方。[3]
蝴蝶蘭
蝴蝶蘭由於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RH。
地理分布
蝴蝶蘭是在1750年發現的,迄今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自然分布於阿隆姆、緬甸、印度洋各島、馬來半島、南洋群島、菲律賓以至台灣等低緯度熱帶海島。台東的武森永一帶森林及綠島所產的蝴蝶蘭最著名。但由於森林砍伐與採集過度,資源明顯減少。
蝴蝶蘭(圖3)
在中國台灣(恆春半島、蘭嶼、台東)[1]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灣出產最多。
播種繁殖法
一、基質容器
蝴蝶蘭是附生性蘭花,以氣生根附著於岩石或樹干生長,從空氣中吸收水分和養份。因此,植料以疏鬆透氣的材料為佳。所以盆栽材料最好不選單純表土或園土,而選用如水苔、樹皮、樹蕨根、碎磚瓦、椰子殼。纖維、陶粒等基質為宜。或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木炭上,讓其自行攀附生長,PH值為6.5左右。
種植蝴蝶蘭應選用竹編器皿、多孔陶瓷盆或特製蘭花盆,最好不要用一般的塑料盆。種好的幼苗不要擱置在地上,應掛起或擺放在架子上,以利於氣根伸長和生長,便於盆中基質乾燥後吸收空氣養分,注意避見因底孔堵塞積水導致爛根甚至死亡,或地下害蟲鑽入盆內危害植株。[2]
二、種苗繁殖
蝴蝶蘭屬單軸型蘭花,一生只產生一條主莖和一個生長點,種苗繁殖主要採用組織培養、無菌播種繁殖和花梗催芽繁殖法等方法。[2]
組織培養和無菌播種用於大規模生產繁殖;分株繁殖通常用於少量繁殖或家庭繁殖。分株法操作簡單,但相對成苗率較低,其具體做法如下:當花凋落後,留14個節間,多餘的花梗用剪刀剪去,然後將花梗上部13節的節間包片用利刃切除,用蘸有吲哆丁酸或生根粉的葯棉均勻塗抹在裸露的節間,將處理過的蘭株置於半陰處,溫度保持在25~28℃。2~3周後即可見芽體出葉,3個月左右可產生3~4葉帶根的小植株,即可切下上盆栽植。[2]
三、栽培管理
生產上引進的組培瓶苗,放在花架上1周左右,使瓶苗在自然環境中適應幾天,再從瓶中移出。應先在1000倍的多菌靈葯液中浸泡處理2~3分鍾,撈出後用水沖洗干凈,然後用短毛筆輕輕地把附著在根上的培養基清洗干凈,再用清水沖洗,否則易發生霉爛。殺菌後的種苗用較細的水苔種植,水苔應先浸泡3~4小時後洗凈擠干,並進行殺菌處理。種時先把種苗的根部包上水苔,種植於適宜的軟盆中,水苔要松緊適宜,置半萌處,保持相對濕度70%~80%,種後2~3天內不澆水。後期應注意通風,定時灌水。[2]
花梗催芽繁殖法
通過以花梗腋芽為外植體的無性繁殖方法,建立了4個無性繁殖系。蝴蝶蘭無菌播種的采果適宜時期是授粉後110-130天。播種後150-180天便可培養出瓶小苗,出瓶小苗經1年以上栽培便可開花成為商品花。利用電子掃描顯微鏡和體視顯微鏡在國內首次對蝴蝶蘭無菌播種過程中的胚胎發育過程進行了系統觀察和探討。
蝴蝶蘭的栽培技術研究:保水性能好且透氣的栽培基質如珍珠岩+椰糠、蕨根+椰糠等,蝴蝶蘭葉片生長迅速、花芽分化率高、花梗發育快、開花早。含N、P、K豐富的施肥處理較有利於蝴蝶蘭的葉片生長。如尿素KH2PO4處理。微量元素對蝴蝶蘭葉片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花芽分化期間,施以含P、K肥比例豐富的肥料處理,蝴蝶蘭的花芽率較高,如復合肥KH2PO4微量元素。
蝴蝶蘭的花期調控技術研究:上山處理可以明顯地促進蝴蝶蘭的花芽形成,提早開花。常規條件下,葯物處理也可以適當提早花芽分化。低溫處理下不同光照強度對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有明顯的影響。蝴蝶蘭花芽分化所需的最低溫度為15℃左右,此溫度處理下半月至1個月便可出現花芽分化。隨著植株年齡的增加,蝴蝶蘭的花芽分化率顯著增加。根據植株的年齡大小、葉片面積確定蝴蝶蘭上山催芽的時間,植株年齡大、葉片面積大的蝴蝶蘭可適當推遲上山,否則開花太早;植株年齡小、葉面積小的蝴蝶蘭應提早上山,以達到提早開花的目的。

熱點內容
硬中與硬荷花 發布:2025-08-21 15:16:32 瀏覽:290
玫瑰之約電動車96v價格 發布:2025-08-21 15:03:12 瀏覽:498
荷花酒白瓷瓶 發布:2025-08-21 14:56:01 瀏覽:885
銀婚的情人節 發布:2025-08-21 14:52:15 瀏覽:649
浪花一朵朵的鞋子 發布:2025-08-21 14:36:40 瀏覽:297
玫瑰花掉 發布:2025-08-21 14:32:20 瀏覽:479
插花的插的筆 發布:2025-08-21 14:21:49 瀏覽:882
西蘭花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發布:2025-08-21 14:18:37 瀏覽:557
風荷花圖片 發布:2025-08-21 14:17:41 瀏覽:193
插花精雅期 發布:2025-08-21 13:51:10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