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在保定空竹呼拉圈
① 哪個城市的市花是鬱金香啊
不是市花,鬱金香荷蘭的國花,另外,鬱金香也是土耳其、匈牙利、伊朗的國花。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百合科鬱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荷蘭的國花。中葯名稱:鬱金香《本草拾遺》;鬱金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花葉3-5枚,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狀,花單朵頂生,大型而艷麗,花被片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有時為白色或黃色,長5-7厘米,寬2-4厘米,6枚雄蕊等長,花絲無毛,無花柱,柱頭增大呈雞冠狀,花期4-5月。
② 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呼啦圈的多種玩法,學習滾圈的動作。
2.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呼啦圈。
2.場地中畫兩條寬50厘米的跑道。
3.音樂、障礙物。
重點難點:
在幼兒進行滾圈游戲時,教師要注意提示幼兒動作要領。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場地,並進行熱身運動。
二、 讓幼兒探索呼啦圈的多種玩法並進行展示。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你們玩過沒有?你們是怎麼玩的?你們來試一試,玩一玩,看看都有哪些玩法,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2.幼兒進行嘗試。教師巡迴觀察,並請個別幼兒展示。
3.幼兒再次嘗試。
三、 玩游戲"汽車司機",學習在一定距離內滾圈走的動作,並能繞過障礙物。
1.師:小朋友,看老師在干嗎呢?(教師做開汽車的動作)引導幼兒回答是在開汽車。
2. 師:我們都是小汽車司機,來開一開我們的小汽車吧!(教師帶領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小司機們,快停下來吧,我們的汽車出現故障了。哦,原來是我們的輪胎壞了,把我們手中的呼啦圈當做輪胎把它們送到修理廠去吧,看看哪個司機運送輪胎的動作最靈活、最熟練。
3. 教師示範滾圈的動作,邊示範邊提示動作要領:小朋友跟在輪胎的後面,雙手推動輪胎向前滾動,要盡量讓輪胎在跑道內滾動,不要讓輪胎離開地面,看到障礙物後慢慢繞過去,運到對面後第二個小朋友接著運。
4.幼兒站兩排,進行練習,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
5.幼兒分兩組進行比賽。
四、放鬆活動。
師:我們的輪胎修好了,小司機們跟我一起做(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進行放鬆活動)。
中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研究表明: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幼兒游戲中蘊藏著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契機,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基於這一理念,我把猜想游戲定為該教案的主要游戲形式。同時,中班幼兒注意集中時間短,如果注意對象單調無變化,不符合幼兒興趣,注意的穩定性就小,為了讓計算「復習5以內的數」這一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趣味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的去學,除了以猜想游戲的形式,我還設置了情境化,採用水果娃娃這些幼兒生活常見的事物來引起幼兒的注意。從猜水果娃娃的數字、給水果娃娃的數字排序、點數結合拼水果、運水果環環相扣環節,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輕松的游戲中自我探索復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猜猜、想想、看看、數數的游戲中復習5以內的數數,序數和排序。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提高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趣味識字: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准備:
1、 貼絨水果娃娃5個(背後貼有水果),顏色不同的卡車5輛,二進制游戲圖片一張,各種水果拼圖20張。
2、每組1----5數字卡片若干。識字卡: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水果娃娃,引起興趣。「今天,老師請來了水果娃娃,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麼水果?」(橘子、葡萄、梨子、蘋果、西瓜、桃子、草莓、香蕉)我們來數數,一共有幾種水果娃娃呢?
二、基本部分1、猜數和排序
(1)猜數水果娃娃要和小朋友玩個猜數的游戲,每個水果娃娃背後都藏有一個數字,你們想知道是數字幾嗎?
a、梨子娃娃說;「我比2多1」,誰知道這個數字是幾呢?
B、葡萄娃娃說「我比5少1」
C、橘子娃娃說「我是1-----5數字中最小的那個數,是數字幾呢?
D、你們看看1----5數字中還剩下哪兩個數呢?那西瓜娃娃和蘋果娃娃誰是2誰是5呢?西瓜娃娃說:「我的數字比蘋果娃娃大,誰能告訴大家是幾?那蘋果娃娃是數 字幾?
(2)鞏固現在老師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加以驗證。師指認每個水果娃娃,讓幼兒說出背後的數字。
(3) 猜猜少了哪個數?
現在老師任意拿走一樣水果,問少了幾,是什麼水果,重復指認水果和數字。
(4) 排序現在,我要請小朋友給水果娃娃身上的數字從小到大排隊,其餘的小朋友在位子上排,我們先來看看他排的對不對?(集體檢查)請小朋友數數,自己排的對不對?幼兒手口一致點數一遍。
2、復習序數和認數
(1)你們喜歡吃水果嗎?我們到水果店裡去看看有些什麼水果。(出示二進制圖)我們幫水果點運點水果去好嗎?
(2)(出示卡車)「嘀嘀,什麼車開來了?開來了幾輛卡車?」第一輛是什麼顏色?那 么第三輛?……
(3)幼兒動手拼水果現在我們要幫水果店准備水果,請小朋友先取一張有圓點的卡片,數數有幾個圓點,再找它的另一半,拼成一個長方形,反過來就是一個水果,你別說出來,呆會讓我來猜猜好嗎?
(4)二進制游戲「我知道你的. 水果是什麼?」
你們都拼好了嗎?誰願意讓我來猜猜你的水果是什麼?當老師猜出幼兒的水果後,讓幼兒把水果送到第幾輛卡車上去,游戲重復幾次。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真能幹,把水果都裝上車了,水果店的阿姨要謝謝你們幫了一個大忙,現在讓我們一起開著車把水果運到水果店裡去吧。(幼兒開車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我班幼兒動作發展方面已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但在合作方面上的能力還有所欠缺,所以想進一步通過走平衡木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整個活動以情境游戲貫穿 始終,活動重點是合作走平衡,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
活動目標
1、能選擇事宜的材料合作搭建不同的橋。
2、喜歡參與挑戰性的游戲,嘗試體驗不同難度的平衡動作。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情感。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活動准備
前期准備:收集的小動物毛絨玩具、自製小擔架、動物醫院的標志
材料准備:平衡木、平衡板、墩兒、大小積木塊、塑料板凳,鐵盒、墊子、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做全身運動,重點練習手腕腳腕和上下肢
二、設置情境,引導幼兒游戲,進行平衡練習
1、第一次過橋
(1)、提問,我們去大森林和小動物們去玩,你們看到了什麼?(小河)眼睛向前看,胳膊打開要伸直,一個一個跟著走不擁擠
(2)、幼兒過較寬的平衡木。
2、第二次過橋
(1)、提問:又有小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可是沒有橋,怎麼辦呢?
(2)、教師引導幼兒用活動材料搭建小橋
介紹運動材料的種類
幼兒分四組搭建,
a、每組10個幼兒
b、教師分組指導
c、搭好後,教師進行評價,並討論實施如何搭更結實
(3)、幼兒練習過三種不同的橋
(4)、游戲;救助小動物
a、設置新情境,收到求助信,引出幼兒救助小動物的行動 提問:擔架怎麼抬?兩個人抬和一個人抬有什麼不一樣?(兩個人速度要一樣,配合好)
b、給幼兒發放擔架,兩人一副,(要求:一個擔架一次只救助一個小動物,並放到動物醫院的病床上)
c、指導幼兒過橋平穩,速度一致
d、數數救助動物的數量,體驗成功的喜悅情感
三、活動結束(放音樂,放鬆運動)
活動反思
針對我班幼兒發展中不會合作的問題,我精心設計了此活動,並設計了負和游戲情境的小擔架,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雙人持物過橋是難點,擔幼兒完成的很好。盡管對中班幼兒來說合作有些難,但內容的選擇和游戲環境的創設是符合中班幼兒身體發展特點的。美中不足的是、十人一組,人多材料少,個別幼兒都沒有動手的機會,如果材料在增加些,將幼兒分成6組,可能更好些。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6以內數的形成,認識數字6~7。
2、了解數與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活動重點: 認識數字6~7.
難點: 知道數與數之間多1和少1的關系。
活動准備:
1、月歷一本。
2、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1、學習6的形成:
幼兒看月歷:——「找出6日在哪裡?」(6日在5日的後面,在7日的前面。)
出示數字6,請幼兒在數字6的下面放上相同數量的實物。
幼兒點數6
出示數字6的卡片,幼兒想像數字6像什麼?
2、了解數與數之間多1和少1的順序:
幼兒搭積木。從第一塊開始:1塊塊增加,一直加到6塊。
體驗感知5添上1就是6了解多1的順序。
看月歷,體驗多1的順序。
(1添上1是2,依此類推。)
幼兒取積木。從第7塊開始:1塊塊減少,一直減到1塊。
體驗感知比7少1就是6,了解少1的順序。
3、尋找生活中可以用6表示的物體:
幼兒在教室里尋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體。
幼兒在家裡尋找可以用6表示的物體。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孩子們對6、7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正確表述6、7所表示的物體。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放慢語速,幼兒操作時減少量,用三個數字,這樣能縮短幼兒操作時間,讓幼兒在評價環節多說一說,平衡語言表述能力與觀察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知道相鄰熟的概念,掌握五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理解並說出相鄰數之間多少的關系。
【活動准備】
1、數學掛圖(森林背景圖,畫有六座圓頂小房子)。
2、1—6數字卡和頭飾。
3、熊貓卡,兔子卡和猴子卡。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游戲導入『初步理解鄰居含義。
師: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家對面是不是有鄰居?
幼:是。
就像小朋友坐的小椅子兩邊靠你最近的那也叫鄰居,請小朋友說說你的鄰居都有誰。
拍手游戲:師:「小朋友,我問你,你的朋友在哪裡?」
幼:「秦老師我告訴你,我的朋友在這里」(被問到的小朋友舉起旁邊兩位小朋友的手)
2、故事:分房子
1)講述完故事提問;
師:熊貓說2號房間有兩個鄰居,他們是誰呢?
幼:1號和3號。
師:小兔子的房間是幾號呢?
幼:1號。
師:小猴說他的房間是5號的鄰居,5號的鄰居是誰呢?
幼:4號和6號。
師:小猴的房間不是6號,那應該是幾號呢?
幼:4號。
2)再次回憶故事,在蘑菇房子上貼上數字卡片,告訴幼兒相鄰數的定義。
師:2號的鄰居是誰?
幼:1號,3號。
小結:2的鄰居是1和3,1和3也叫2的相鄰數。
師:5的鄰居是誰?
幼:4號,6號。
小結:5號的鄰居是4和6,也叫做5的相鄰數。
師提問:3有沒有相鄰,他們是誰?4有沒有相鄰數,他們是誰?
總結:每個數都有兩個相鄰數。
3、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多少的關系。
1)師:咱們再玩一個小游戲,請你說的比我多一個「小朋友,我問你比2多1的它是幾?」幼:秦老師,我告訴你,比2多1它是3。(一直說到6)
2)師:請你說的比我少一個「小朋友,我問你比6少1的它是幾?」
幼:秦老師,我告訴你,比6少1它是5。(一直說到1)
3)師:剛才游戲中提到了比2多1他是3,比2少一它是1,小朋友看,2這數字兩個相鄰數一個比它多1一個比它少1,其他的相鄰數是不是也是這樣呢?我們一起看一下。
總結:兩邊的相鄰數一個比中間的多1一個比中間的少1我們把多1的這個數叫大朋友,少1的叫小朋友。
4、結束部分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
游戲規則找6位小朋友帶數字寶寶頭飾,拉手圍圓圈,邊走邊說「123,456,拉成眼圈找朋友,大朋友,小朋友我們都是好朋友」。當兒歌說完時聽老師令如說「2」,2說:「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裡?」1說:「我是1,我是你的小朋友」。3說:「我是3,我是你的大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說:「2的好朋友是1和3」。
游戲反復進行。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熟悉故事中的角色關系,理解朋友間要相互關心的內容。
2.通過傾聽故事以及交流活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3、體驗同伴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積極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理解故事的內涵: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活動准備及家長配合:
1、幼兒用書:《胖胖豬感冒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封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教師:這是誰呀?對,是小豬,他叫胖胖豬。(跟胖胖豬打招呼)你們看,胖胖豬怎麼啦?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教師:胖胖豬感冒了,他心裡怎麼樣啊?
二、師幼邊觀察圖片變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1、胖胖豬感冒了,他心裡很難過。這時,看看這時誰來了?(小松鼠豆豆)小松鼠豆豆來到了胖胖豬的家,他看到什麼?他會怎麼做呢?小松鼠豆豆幫助胖胖豬的家整理得乾乾凈凈,胖胖豬心裡覺得怎麼樣?
2、看看誰又來了?(小鳥菲菲)小鳥菲菲會怎麼幫助胖胖豬呢?胖胖豬聽到了朋友送來的美妙的歌聲,他心裡會怎麼樣呢?
3、還有誰回來找胖胖豬玩呢?原來是蝴蝶麗麗和他的好朋友們。他們會怎麼幫助胖胖豬呢?我們一起來看。
三、介紹故事名字,回憶故事內容。
1、介紹故事的名字。
2、回憶故事內容:是誰生病了,是誰來看望胖胖豬呢?他們為胖胖豬做了什麼事?(幼兒自由講述聽到的內容)
四、師幼一起觀察圖片,完整講述故事。
五、經驗遷移,引出話題「怎樣關心生病的朋友或者家人?
教師:在胖胖豬感冒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們都來幫助了他。相信在這些好朋友的幫助下,胖胖豬的病一定會好起來的。
教師:你生過病嗎?生病了有什麼感覺?
教師:你生病的時候,你的家人、好朋友是怎麼關心你的?如果你有一個朋友或者親人生病了,你會怎麼做呢?為什麼?(先討論,後講述)
六、結合故事以及幼兒的談話,教師總結怎樣關心生病的朋友與親人。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按情節線索進行想像。
2、 嘗試運用恰當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感受體諒、關心別人的心情。
重難點:
重點:學習按情節線索想像。
難點:嘗試用恰當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動准備:
1、拉線桌面教具一套,胸飾若干。
2、薄紙每人一張。
3、表演用服裝、道具(實物)若干,小籃子九個。
活動過程:
一、 激趣設疑
1、 幼兒每人一張薄紙,感受"噴嚏"的威力。(教室中自由活動)
3、 介紹故事名稱,講述第一段。
提問:花臉虎打了這么有威力的噴嚏,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呢?
二、 理解故事情節發展,嘗試按線索想像。
1、 操作教具,講述第二段。運用漸進提問方法。 導語:那麼是不是發生了和小朋友說的一樣的事情呢?邊操作提問
一個噴嚏把小熊打進了河裡。(老師講述)幼兒感受"憋足了勁" 花臉虎的噴嚏把小猴怎麼了? 看見樹上的鳥窩,又會發生什麼情況?
聽講第二段後:這時候花臉虎會怎麼想?小動物們又會怎麼想?
2、 聽講第三段:
你聽到小動物在說什麼?(回憶對話)
花臉虎心裡是怎麼想了?("要對付我")
3、 嘗試思考和想像,讓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體驗角色情感變化。
提問:你得過感冒嗎?你得病時會希望什麼? 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原諒花臉虎嗎?(感受關心別人心情)幼兒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幫助幼兒積累經驗。
三、 創編結尾,傾聽完整故事。
1、 幼兒四人一組,選擇表演道具,(也可根據小組能力自己准備)
2、 分組編結尾,教師巡迴聽講。
3、 傾聽完整故事。
四、 概括討論,表演延伸。
1、 你喜歡故事裡的誰?為什麼?
2、 你願意學學它們嗎?(可表演或尋找需要幫助的事,作為延伸結束。)
組織幼兒到科學發現室活動。
附故事:
花臉虎從來不生病,這一回它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難受,要是能打個噴嚏,該有多好啊。
它找來胡椒粉,放在鼻子底下輕輕一吸,鼻子癢癢的,「啊,啊嚏——」一個憋了好久的噴嚏打了出來,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花臉虎的噴嚏打得真痛快,一個比一個有威力。
花臉虎和小熊一起劃船。
「啊、啊嚏——」一個憋足了勁的噴嚏把小熊打進了河裡。
花臉虎走過小猴的果園,小猴正在樹上采果子。
花臉虎剛張嘴,「啊、啊嚏——」,打招呼變成打噴嚏,小猴被噴嚏震得摔了下來,果子撒了一地。
更加嚴重的是,花臉虎把鳥媽媽的鳥窩也打走了,小鳥摔傷了翅膀。
花臉虎一邊走一邊踢著石子生自己的氣。突然,它聽到大夥在一起議論這事。
小熊先說:「花臉虎打噴嚏,不捂住嘴巴,太不應該了。」
「對,對對,不能再發生可怕的事情了。」鳥媽媽抱著小鳥說。
最後小猴說:「那我們分頭行動,想想辦法吧。」
「原來,它們在想辦法對付我。」花臉虎很生氣。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中班孩子小很好玩對有的事物很感興趣分辨事物的能力差每天都要喝水,生活中離不開水知道水的重要性,要節約用水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了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
活動目標
能隨手關緊水龍頭,懂得節約用水。
重點難點
重點;合理的用水節約用水洗完手後隨手關緊水龍頭。
難點;知道誰的重要性並節約用水。
活動准備
錄音機,音樂磁帶。兒歌《關好水龍頭》。
活動過程
1,聽音樂,自由舞蹈。引出問題。
(1)幼兒隨《灑水車音樂自由舞蹈。
(2)噓小朋友們(輕聲的),灑水車有什麼作用呢?他是干什麼的、(引導幼兒思考)。
2,講解灑水車的作用。
灑水車主要用於沖洗街道,起到除塵降濕的作用。灑水車後面的大水壺里裝著許多的水,保證有足夠的水源給馬路痛痛快快的洗個澡。
3,是有討論
(1)水龍頭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要關好水龍頭?
(2)如果發現水龍頭在滴水,該怎麼辦?
(3)一旦生活中小朋友怎樣節約用水?
4學習兒歌《關好水龍頭》,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
5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水的作用可真大,小朋友們渴了要喝水,魚兒離不開水,花朵 也需要水,誰還能幫組小朋友們講衛生,變干凈,所以我們應該惜水資源不能浪費。現在我們就先去洗洗手,然後排成整齊的隊伍去喝水吧。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利用事例,讓小朋友知道水的作用和應用從小事做起節約用水他可以美化環境 讓我們變得更干凈植物動物他們都需要水珍惜水資源不能浪費。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欣賞各種美麗的花朵。
認識向日葵的構造及特性。
活動准備:
主題爆米花、兒歌讀本、兒歌掛圖、互動式教育光碟。
太陽圖卡、花朵(如:向日葵、百合花等)。
活動過程:
1. 老師事先購買幾朵花形不一樣的花朵,如:向日葵、百合花、鬱金香等(活動結束後,花朵留下,作為下一個活動使用)。
2. 老師詢問幼兒春天到了,你曾看過哪些花,再翻開主題爆米花P.1~2,請幼兒找一找油菜花、櫻花和杜鵑花分別在哪裡,老師再公布答案。
3. 取出事先購買的花朵,與幼兒一起欣賞、討論花朵的外形、顏色、味道、這些花朵的外形像什麼。
4. 欣賞完這些花朵,詢問幼兒還有哪些花朵是你認識的?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種花。
5. 取出向日葵介紹它的構造:外圍一圈是黃色的舌狀花瓣,中間黑褐色的花心部分,是由無數個筒狀花聚集而成,每一個筒狀花有五枚雄蕊和一枚雌蕊構成,當筒狀花成熟後會結出灰色或黑色稍扁的矩卵形或橢圓形瘦果,瘦果成熟了,整個頭狀花就會向下低垂,便可採收了。
6. 老師告訴幼兒向日葵的台語就叫做「日頭花」,它很特別,會跟著太陽轉動方向,老師可以搭配太陽圖卡〔附一〕表演向日葵轉動的過程,讓幼兒體驗向日葵的特性。
7. 展示兒歌掛圖,播放兒歌「杜鵑花」〔附二〕,請幼兒一邊表演動作,一邊唱歌。
評量
1.樂於欣賞各種美麗的花朵。
2.能知道向日葵的構造及特性。
活動結束:
請幼兒畫下喜歡的花朵。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由來
提起大班,中班小朋友常常充滿了期待之情,每個小朋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對小朋友來說,大班是一個新的起點,升入大班後,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哥哥姐姐了,大班真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在准備做大班哥哥姐姐的課程單元中,我們和孩子一起參觀大班哥哥姐姐上課,和孩子一起歡送大班哥哥姐姐,我們還要和孩子一起給哥哥姐姐送禮物,充分享受與哥哥姐姐在一起的特別時光。相信孩子在准備做大班哥哥姐姐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發現,也有更多的驚喜!
活動目標
一、社會生活:
1、了解大班幼兒的活動要求,有做大班幼兒的願望。
2、願意與同伴交流並傾聽別人的講述。
二、身體運動:能積極參加小型的體育游戲活動。
語言交流: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見聞和願望。
三、科學探究:
1、練習視覺辨別的能力。
2、能注意和區分周圍環境中物體的形狀。
四、藝術表現:
1、會手眼協調地使用有關工具進行手工製作,表現升大班的願望和情感。
2、能較好地注意歌曲的強弱對比,唱准歌曲。
五、家長參與: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談心,准備怎樣當好大班哥哥姐姐。
2、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過好暑假生活。
六、環境創設:
1、美工區布置一些折紙步驟圖,手工製作的一些材料,引導幼兒手眼協調地使用有關工具進行手工製作,表現升大班的願望和情感。
2、語言區展示大班哥哥姐姐各種生活、學習、活動的照片、圖片,引導幼兒感受大班哥哥姐姐的生活、學習、活動。
活動反思
經過這個主題活動的實施,幼兒接觸了解大班小朋友,看了大班哥哥姐姐的一些勞動、手工、智力操作活動,聽大班小朋友介紹自己班級活動的要求,到大班參加告別會,歡送會,做了禮物贈送,觀看了大班小朋友的作品展,具體形象地讓幼兒知道做個大班小朋友應是什麼樣的,激發了幼兒升班的強烈願望。
原來,有個別幼兒對升大班存在一些害怕的心理,經過這個主題活動的實施,這些幼兒淡化、消除了這一心理,很嚮往上大班,認為到大班後,可以學到許多本領。
幼兒通過參觀大班小朋友,在行為習慣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表現在他們的自覺性、積極性、專注態度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