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薩珊鬱金香

薩珊鬱金香

發布時間: 2023-02-02 16:15:05

① 唐朝時期對東亞及世界的影響有什麼

唐王朝的前期,由唐太宗李世民直至玄宗開元年間國家一直處於大發展階段,從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都空前繁榮。唐朝時期對東亞及世界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方面
(1)封建的中央集權制度、均田制、科舉制等在當時的世界是最先進的,被日本、新羅等國家借鑒和仿效。
(2)繁榮的經濟通過頻繁的對外交往對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當時海上絲綢之路和陸上絲綢之路商貿往來盛況空前,除周邊國家和地區外,我國的絲綢、瓷器、鐵器、漆器等貨物遠銷西亞、歐洲和非洲。

2、政治方面
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影響了東亞地區。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個王朝。國力強盛,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上的最高峰。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更是尊稱為"天可汗"。唐朝的高度文明影響了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國家。在此期間出現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構成了中華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盛唐氣象。從而,使中國的世界地位顯赫一時。

3、文化方面
(1)唐朝的制度和和文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典範,北方少數民族臣服,西亞聽命,東亞全力學習,南亞積極交往。
(2)唐詩的產生及發展更是影響全亞洲的文明,直到現在日本還在崇拜那個年代。盛唐前後,無論是散文、詩歌、傳奇,還是建築、音樂、繪畫、雕塑、雜技、舞蹈、書法和工藝美術,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取得了遠超秦漢的繁榮。

唐代敢於和樂於吸收外來文化和融合國內各民族的文化,其文學藝術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代文化遠播海外,對伊朗、日本、高麗、南亞次大陸、阿拉伯、東羅馬帝國乃至非洲都有深遠的影響。
(3)隋唐的科舉制,被西方學習。來求學、貿易。當時交往國家多達 70 多個,外國貴族多派子弟到長安的太學學習中國文化。
(4)高仙芝戰敗試造紙術西傳。造紙術傳遍全世界,推進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4、外交方面

(1)唐朝對外交往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使節往來、留學生、技術交流、貿易交流、宗教往來、藝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唐朝頻繁的對外交往影響巨大,促進了東亞、亞洲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了中華文化圈,是當時世界上的文明中心。
(2)唐代便利的交通及管理制度為國際交往提供了方便。陸路四通八達。海路開辟更多,有三條路去日本。並開辟了從廣州越南海到東南亞,西亞及埃及和東非的海上交通。因此,唐在當時國際上有很高的聲望,是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往的中心。

② 分析唐代女子服飾多姿多彩的原因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揭開了中國古代最為燦爛奪目的篇章。唐朝時國家穩定,經濟繁榮、文化事業全面發展,封建文化已經達到高峰。近三百年的唐代服飾經過長期的承襲、演變、發展成為中國服裝發展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時期。一方面唐代服裝上承歷代冠服制度,下啟後世衣冠之徑道;另一方面唐朝服裝發展兼容並蓄,廣采博收,大放異彩。同時,唐朝服裝與亞洲諸國服飾的交流融合為人類服裝交流發展做出了貢獻。唐服裝無論官服或民服,男裝和女裝,都表現其開放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 2社會綜合因素的折射與投影 唐朝服裝的空前繁榮,突出體現在女子服裝上,其主要特徵是中美華麗、雍容大度的服裝款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樣的穿著方式;配套齊全、種類繁雜的裝飾妝扮。唐服裝的繁榮,還表現出是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與大融合,顯示出「無所顧忌地引進和吸收」,「無所顧忌的改革與創新」。 伴隨唐代藝術風格的轉變,服飾風格也大致經歷了初唐的清新明麗、盛唐的自由開放、中唐的絢麗多姿和晚唐的細膩精緻等幾個階段的變化。由此可見,在唐朝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服裝的整體風格也相應地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服飾風格是與現實分不開的。唐朝經濟繁榮,手工藝發達,對外交流頻繁,博採眾長,建立國度之多,堪稱中國古代的「巴黎」。如果說熱情洋溢、豪邁奔放、鬱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千古流芳的主要特徵,那麼唐朝服飾的豐滿華麗、高貴典雅、飄逸靈動則是令人遐思、艷羨的根源。 唐朝可以說是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時期,這不獨表現在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還表現在衣冠服飾上,使這個時期的服飾文化大放異彩,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特色。唐朝的首都長安,匯集了諸國的商人、使節及文化人士,他們從各自的國家帶來了不同的文化。這種東西方的交流融合,取長補短,使當時的社會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國與外界的貿易往來,同時也把中國精美的絲綢傳遍世界。另一方面,盛唐以前婦女的服裝多以小窄袖為主,這主要是受胡服的影響;後來,穿胡服、跳胡舞等屬於胡人的生活方式便逐步為唐代人所接受。種種服飾上的變化均說明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3唐代女子服飾特點 3.1女著男裝,開放時尚 時髦成風。唐代是一個非常注重時尚的朝代,女性更是時髦成風。政治、法律、道德、禮儀都不能約束這種強烈的好美之心和對時尚的追逐。貴賤、男女、夷夏的界限都被沖毀了。與今天世界范圍時尚現狀相似的是,唐代的時尚主要由宮中(今天是王室)、貴婦(今天是富商太太和社交名媛、部分白領)、以聲色技藝娛人行業的從業女性來引領風騷。 女著男裝,蓋因胡服之啟發,因胡人本就男女同裝;而更為深刻的社會原因則離不開大唐經濟富足,國家極度昌盛而衍生出的寬厚與開放。相互抵牾的儒、釋、道學說鼎足而立,是唐代建國立業的理論基礎,使得唐人有著前所未有的寬容、寬松、寬厚。尤其具有戲劇性的是武則天稱帝,這可能也喚起了女性想要與男子一樣有所作為的感受;而佛學宣揚眾生平等,恰在武則天時代,這一時期佛學趨於大盛、女著男裝現象更為普遍。此著裝行為與時代的聯系看似疏遠,實則密切。 裙裝坦露,展示人體美。唐詩中有不少歌詠女子體態的句子:「粉胸半掩疑暗雪」,「胸前如雪臉如雲」等等。初唐時宮中漸漸流行低領露胸的服飾,在盛唐時風行,且民間也紛紛效仿。《簪花仕女圖》中的女子長裙提至胸前袒露胸背、裸臂、僅披紗羅的著裝形象,就是最典型的「大袖紗羅衫」的形式。唐代女裙裙腰提高後上身多不穿內衣,體現其雍容、富態、豐腴之美,披紗羅講究「羅薄透凝脂」的幽柔清沏。永泰公主墓壁畫中,女子無不領口開得很低,大袖翩翩,即是「坦領大袖衫」的形式,這種衣式曾在貴族女子中風靡一時,袖寬達四尺有餘,如今日本和服的振袖仍保留了這一特點。這種根源於唐代的服式,也算是古老中華文化為世界做的又一貢獻。 3.2圖案回歸自然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唐代開始,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特別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後,就是唐代盛行的纏枝圖案。 唐代服飾圖案,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天賦神授的創作思想,用真實的花、草、魚、蟲進行寫生,但傳統的龍、鳳圖案並沒有被排斥,這也是由皇權神授的影響而決定的。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晚唐時期的服飾圖案更為精巧美觀。花鳥服飾圖案、邊飾圖案、團花服飾圖案在帛紗輕柔的服裝上,真是花團錦簇,爭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說:「羅衫葉葉綉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翩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華貴優美的服飾圖案,是畫工們在敦煌石窟用艱苦的勞動為後人們保留下來的珍貴形象的資料。唐代服飾的發展是整體上的發展,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於表現自由、豐滿、華美、圓潤,在鞋、帽、巾、玉佩、發型、化妝、首飾的表現,都說明了這一特點。 3.3色彩豐富鮮艷 色彩是構成服裝的主要因素之一,唐代服裝對色彩的選擇和搭配非常重視。唐代官方經營的織染署的組織之龐大,分工的細致得到更有力的證明。織染署下設二十五個作。其中專門負責染漬色彩的作就有六個:青、絳、黃、白、皂、紫。每個染漬作中又有深深淺淺不同色階的專業化生產。 唐婦女服裝普遍重視衣裙色彩的美化功能。唐代的襦、衫、裙上多有織文及綉文,如陳羽詩「十三學綉羅衣裳」;溫庭筠詩「新帖綉羅襦,雙雙金鷓鴣」。在服裝色彩上,流行紅、紫、黃、綠色,尤以紅裙為時尚。白居易詩「鬱金香汗歌巾,山石榴花染裙舞」;杜甫詩「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紅裙」。多以紅色裙襦來贊揚女性美。由於唐代絲織業的高度發展,為服裝的美化提供了豐裕的面料。見於當時詩人筆墨的,如「口脂易印吳綾薄」,「越緋衫上有紅霞」。這些優美的詩句都以江南絲綢作為贊美對象,以絲織品紋飾、顏色、質地、服裝款式為內容,折射出當時人們服裝審美的趣味和風貌。 我國古代對服裝色彩的選用,有一個很有社會內涵的現象,先開始於民間,一旦被皇家貴族看中,就禁止民間使用,否則輕者殺身,重者株連九族。這一方面說明古代對服飾色彩的重視,另也說明服裝色彩的運用帶有明顯的階級性。 3.4中外交流,兼容並蓄 胡服,並非唐朝才進入中原的,唐人所著胡服,不僅指少數民族的服飾,還包括大量千萬里之外的異國裝束。唐長安城不只住著漢族人、回鶻人、龜茲人、南詔人,還有大量日本、新羅、印度、波斯、阿拉伯、越南人等等。胡服在中原盛行與此有關,唐人尚胡服的一個特點就是女子著胡服者甚多,當然其中不乏游戲與獵奇以博寵幸之因。 在數以千年的封建王朝里女子的面容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唯有《唐書�6�1輿服志》中記載「皆胡帽靚妝露面無復障蔽,士庶之家又相效仿,帷帽之制決不行用,俄又露髻馳騁」。在唐代,女子起先罩一冪離,其後以帷帽代之,最後乾脆靚妝露髻,不復遮掩。冪離和帷帽都是為女子出行時,為了遮蔽臉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冪離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用來遮蔽風沙侵襲的,披體而罩,傳到內地,與儒家經典《禮�6�1內側》中所述「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的封建意識相結合,冪離就變成防範路人窺視婦人面容的工具了。帷帽是一種帶有面紗的帽子。而在唐代日益開放的社會風尚,使得女子乾脆靚妝露面,同時妝飾也日益繁盛。女子的發髻、面妝變化多樣,豐美多姿,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胡服的盛行與胡舞的盛行有關,更深層次的原因則與唐代實行的開放策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唐代在對待異域文化上的政治策略一直不自覺地表現為交融吸收、欣賞把玩而多於排斥,這使得當時的長安城到處充滿了新奇和異樣,五花八門的語言、各具特色的服飾、民風、民俗交相涌現,令人目不暇接,政府不僅不反對人們效仿反而加以大力倡導,一時間異域文化在此大放光彩、互相融會,並最終匯集成盛唐絢麗多姿、雍容大度的文化藝術洪流。 4結語 唐代女子服飾的風格特徵和審美趣味,反映了大唐帝國繁榮的社會面貌。唐代女裝款式上由遮蔽而趨暴露,服飾圖案上由簡單趨於復雜,回歸自然,服飾色彩上由簡朴趨於奢華,色彩豐富而艷麗。唐代國家長期統一,政治環境整體上來說比較穩定,生產力有較大發展,手工藝發達,封建經濟呈現高度繁榮的局面,對外交流頻繁,大量吸收外來文化,博採眾長,這些政治經濟文化基礎,推動唐代服裝發展到一個鼎盛時期。唐代服裝作為古代服裝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國服裝發展史上永放光輝。

③ 伊朗是一個國家嗎,在哪個地方

伊朗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

④ 伊朗歷史悠久嗎

中伊兩國古代的交往在公元七、八世紀達到頂峰。公元7世紀,波斯薩珊王朝持續遭到阿拉伯人入侵。薩珊王朝出於對唐朝的信任,其亡國之君伊嗣侯三度遣使來華求援。伊嗣侯被殺後,唐朝立其子卑路斯為波斯王。卑路斯三度遣使來華,兩度親自來華。公元674年來華後居住在長安,唐高宗授予他右武衛將軍。卑路斯死後,唐朝於公元678年立其子泥涅師為波斯王,他在吐火羅二十年,三次遣使來華,公元707年親自來長安,唐中宗授予他左威衛將軍,後病死於中國。泥涅師死後,唐朝又封其子蒲桑為波斯王。公元744-747年的四年中,裏海南岸泰伯里斯坦的國王五度遣使來華。在波斯亡國之後一百多年,唐朝對其中央和地方政權一視同仁,禮遇有加,可謂患難之際,誠信親善。

唐朝時,大批波斯移民來華,有的入仕朝廷,榮升將軍。據«新唐書»記載,安息人後裔李元諒官至鎮國軍節度使、其他波斯人有的經商、行醫,有的傳教。有的波斯商人來華後在通商口岸設店經營。唐宋時,波斯商人多居住在廣州和揚州。據«明一統志·哈列國記»記載,明朝時以赫拉特為首都的哈烈國七次遣使來華,鄭和七下西洋,三次到達伊朗的忽魯謨斯(今霍爾木茲甘省)。忽魯謨斯國王也四次遣使來華。

互通有無

中伊兩國人民以絲綢之路為紐帶,克服千難萬險,跋涉千山萬水,頑強地進行著物質和精神文化的廣泛交流,這種平等的雙向互動豐富了兩國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開闊了彼此視野,架起了理解和友誼的橋梁。

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在恆邏斯打敗唐朝軍隊。被阿方俘虜的中國人在撒馬爾罕建立造紙作坊,此後造紙術逐漸傳入伊朗,又經伊朗和阿拉伯再入歐洲。波斯人將祆教、景教和摩尼教傳入長安,中國人將孔孟之道和龍鳳文化傳入波斯。13世紀末,中國的印刷術傳入伊朗。據法籍伊朗學者阿里·瑪扎海里考證,荷蘭國花鬱金香也是從中國傳入伊朗,後移植於伊斯坦布爾,再傳到荷蘭的。

伊朗的苜蓿、胡麻、阿月渾子、波斯棗、茉莉傳入中國,中國的桃、杏、桑樹傳入伊朗。伊朗的珠寶大量運銷中國,中國的絲綢、瓷器、肉桂、黃連、大黃、土茯苓、木患子、硝石也銷往伊朗。

另外,中國的鑄鐵術、裁剪術、熨斗、衣櫥、火鐮、小刀、鋼針、水磨、鋼刀、桌子、碾磨、泥漿術、小米、高粱、樟腦、麝香、麥黃、桿秤等也是先傳入伊朗,再傳入歐洲的。

元代中國與伊朗的關系十分友好,這種關系既有一般國家之間的正常外交往來,又保持著宗主與藩王的特殊關系。作為伊朗國王的伊爾汗將作為中國皇帝的蒙古大汗視為宗主,大汗對伊朗國王有冊封的權力。

相互影響

法籍伊朗學者阿里·瑪扎海里認為,伊朗文化和中國文化之間具有很多相似性。首先,兩國文化都是迄今未中斷文化傳統的古老文化;其次,和古代中國面對匈奴和蒙古人一樣,伊朗也面對阿拉伯人的入侵;最後,中國在16-20世紀面對「西方海盜」,伊朗也在同一時期面對「地中海海盜民族」。伊朗人同他們種族上的堂兄弟盎格魯撒克遜人之間,有一條精神上的鴻溝,但在思想上與中國人相差不遠。伊朗的重要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文化傳統,使它在吸收、傳播、影響中國文化方面具有連續性的特點。

熱點內容
櫻花薩克斯曲 發布:2025-08-21 17:00:56 瀏覽:562
一朵雲我的阿惹妞 發布:2025-08-21 16:50:16 瀏覽:288
關於情人節的文章 發布:2025-08-21 16:32:07 瀏覽:232
清慈禧花卉圖 發布:2025-08-21 16:27:08 瀏覽:9
盆栽拍攝技巧 發布:2025-08-21 16:19:32 瀏覽:340
花浪一朵朵播出 發布:2025-08-21 16:09:03 瀏覽:794
鄭州有花藝學校 發布:2025-08-21 15:51:49 瀏覽:575
果肉花盆景 發布:2025-08-21 15:45:00 瀏覽:803
紅櫻花情歌 發布:2025-08-21 15:38:09 瀏覽:46
花卉筆擱 發布:2025-08-21 15:30:59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