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橫縣種植茉莉花
『壹』 廣西橫縣茉莉花主要種植在什麼地形
(一)地勢
茉莉花栽培土地要選擇地勢「落塘」、不當西北風的斜坡地,即選擇南向山坡山麓的斜坡地,可以減少西北風的威脅和霜凍的危害。當西北風的地塊,茉莉的安全越冬受到威脅,而且還會影響初春、秋末花的產量和品質。在低溫影響下,花變小,花色由白變紫,多畸形,質量差,沒有利用價值。更不宜選擇在低窪地或盆地底部。因為冬季冷空氣沉積盆底,容易產生凍害,不利排水。正當產花的夏季,高溫潮濕,空氣滯留,則不易散熱,妨礙花蕾發育,也影響花的產量和質量。盆栽茉莉則應放置背風處。
(二)地形
栽培茉莉花的土地應選擇10-20度的緩坡土地。坡度過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肥力損失。過於平坦,排水困難,雨季容易積水爛根。盆栽茉莉,盆底的排水孔應敲大一些,盆中裝上小半盆瓦塊。直接覆蓋在排水孔之上的瓦塊不要仰放,而要俯放,以免把排水孔蓋死妨礙排水。
(三)土質
以肥沃深厚的沙質壤土為宜。花農稱這種土壤為「油沙土」。這種土壤透氣性、保水保肥性能較好。帶沙的黃泥土,成都大面公社的花農稱為「二黃泥」,其保水、保肥能力最優,如能選擇斜坡地,或注意排水,透氣問題亦能解決。最差的是白沙泥、死黃泥。據調查,在疏鬆肥沃的土地上,榮莉花的根系入土深度可達35厘米左右,根幅可達63.5×54.3厘米。而在死黃泥、白沙泥中,茉莉的根系發育大大受到限制。
(四)水分
茉莉花怕旱怕澇。選擇栽培地應選擇靠近水源、易排、易灌的地方,便於抗旱保苗。若排水不良,長期積水或乾旱,均會影響茉莉花的生長發育。
(五)陽光
茉莉花要求陽光充足,若陽光不足,茉莉花葉色淡綠,枝幹細弱,葉薄且大,節間稀,花小而少,香氣淡薄,抗病能力弱,抗寒能力亦差。相反,陽光、水肥充足,管理得當,則葉色濃綠,葉厚枝粗,節間短縮,花多而大,香氣濃郁,病蟲較少,抗寒能力亦強。因此,栽培茉莉的土壤不要選在林緣或背陰處;栽培茉莉不與別的作物間作、套作;隨時清除雜草。
(六)土壤反應
茉莉花在土壤PH值5-7.2的范圍內,均能正常生長。但以酸性和中性土最佳。土壤PH值的測定,以土壤浸提液浸濕石蕊試紙,如呈紅色為酸性,呈藍色為鹼性。在比色紙(色譜)上對比一下就可以讀出近似的PH值來。在測定時,採取土樣要注意土壤的代表性。應在土地的不同部位、層次(表土、底土)分別取若干點進行測試較為妥當。同時,也可以利用「指示植物,來鑒別。如杜鵑、鐵芒萁、油茶等植物喜歡生長在酸性土壤上,凡生長有這些植物的土壤就屬於酸性,適合茉莉花生長。
『貳』 橫縣茉莉花的歷史記載
橫縣種植茉莉復花歷史悠久,相制傳有六七百年歷史。在橫縣民間,祖祖輩輩流傳著有關茉莉仙子的美麗傳說,但真正有文字可考,始於明代。
明代橫州州判王濟在《君子堂日詢手鏡》中寫道:「(橫縣)茉莉花甚廣,有以之編籬者,四時常花。」在明版《橫州志·物產》中也能找到類似記載。明朝詩人陳奎寫了這樣一首詩:「異域移來種可誇,愛馨何獨鬢雲斜;幽齋數朵香時泌,文思詩懷妙變花。」詠的就是茉莉花。
『叄』 橫縣茉莉花有哪些些產業結構政策
1.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重點規劃
為了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逐步提高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發揮文化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充分釋放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大力開發打造品牌項目,全力推動橫縣文化產業健康快速增長。橫縣縣委縣政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制定了凸顯橫縣特色的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聚焦茉莉花產業、文化、城市三個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加快推動茉莉花產業標准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逐步打造世界茉莉花產業文化中心的總體目標。
2.政策扶持茉莉花產業發展,夯實茉莉花文化基礎
為推動茉莉產業高速發展,橫縣專門出台了加快茉莉花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和獎勵辦法,對茉莉花產業企業和花農進行獎勵扶持,為橫縣茉莉花產業的不斷壯大提供了政策保障。
3.培育建設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壯大文化產業新業態
為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提升特色文化產業競爭力,橫縣組織廣西南山白毛茶聖種生態茶博園、茉莉花文化產業園、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茉莉花文化展覽館申報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產業園和示範基地都獲得文化產業專項發展資金支持。
4.加強茉莉花文化交流,打造茉莉花文化品牌
為了打造橫縣茉莉花文化品牌,橫縣在2000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2010年以來每年舉行一屆中國國際茉莉花文化節並於2019年舉辦首屆世界茉莉花大會,組織文化企業入場推介、展示和宣傳產品,以加強文化交流和宣傳,推廣橫縣茉莉花文化品牌。
5.挖掘茉莉花文化內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創新
為了深挖茉莉花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橫縣積極推動茉莉花(茶)文化的保護,2012年橫縣茉莉花茶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廣西橫縣茉莉花復合栽培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同時也積極指導文化企業在挖掘茉莉花歷史文化故事、設計製作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茉莉花茶新工藝等方面進行創新。
6.大力優化茉莉產業結構,探索文化產業多元化格局
為優化文化產業結構,橫縣使茉莉產品結構從以茉莉花茶為主,向多元化轉變。橫縣依託茉莉花產業的培育了特有的茉莉花文化旅遊產業,目前橫縣有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4A級旅遊景區1家,西津湖景區、聖茶谷景區和中華茉莉園等3A級景區6家,1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1家三星級鄉村旅遊區以及十幾家三星級農家樂。
『肆』 廣西橫縣黃泥土養茉莉花怎麼樣
廣西橫縣黃泥養茉莉花怎麼樣?廣西橫縣是茉莉花之鄉,用橫縣的黃泥土養茉莉花,我認為應該是可取的,因為茉莉花都會適應那裡的土壤的
『伍』 中國茉莉花的重要產地在那裡
茉莉花原產於異邦,後移植到中國。關於茉莉花原產地有二種說法。一說原回產印度,宋代王答梅溪詩:「茉莉名佳花亦佳,遠從佛國到中華」。「佛國」即印度,所以它的名稱是梵語,在佛經翻譯上又有「抹利」、「 鬟華」 、「抹厲」等稱號。另一說茉莉花祖先在亞洲西南、中國西域波斯地方。所以王梅溪又詩雲:「西域名花最孤潔,東山芳友更清幽」。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說,「那悉茗花與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竟植之」。又據史志記載:漢初在廣州稱王的趙佗與漢代分庭抗禮,漢代派大夫陸賈向趙佗勸說,陸賈完成使命後回到京都,著有《南越行記》,內有茉莉花的記載:「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綵線穿心,以為首飾。」
原產地與主要分布:茉莉花原產於中國西部;印度、阿拉伯一帶,中心產區在波斯灣附近,現廣泛植栽於亞熱帶地區。主要分布在伊朗、埃及、土耳其、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西班牙、法國、義大利等地中海沿岸國家,印度以及東南亞各國均有栽培
『陸』 為什麼橫縣有「茉莉花之都」這個稱號
橫縣是廣西的抄大縣襲之一,號稱人口110萬,90%以上是農民,農民的30%以上都種茉莉花,所以整個縣的農民收入80%以上都靠茉莉花而來,種植茉莉花也就成了橫縣的支柱產業。 橫縣,何以成為中國最大的花茶產地,何以被新聞界和茶葉界譽為「中國茉莉花之都」,並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 原來橫縣種植茉莉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400多年。公元1566年,橫州州判王濟在《君子堂日詢手鏡》中記述,橫縣「茉莉甚廣,有以之編籬者,四時常花」。目前,全縣種植茉莉花的農戶有6.8萬戶,花農33萬人,茉莉花種植面積6萬多畝,年產鮮花5萬多噸,茉莉花產量佔全國產量的一半以上。 「花香方能招蜂蝶」,橫縣的花茶加工業如此蓬勃發展,主要得益於該縣茉莉花獨特的優點。橫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十分適宜茉莉花生長。所產的茉莉花具有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氣濃等特點。
『柒』 廣西橫縣為何稱作「中國茉莉之鄉」
橫縣位於廣西東南部,總面積3464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是全國最大的茉莉花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被新聞界和茶葉界譽為「中國茉莉花之都」,並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
橫縣種植的雙瓣茉莉花,花蕾大,花色雪白,花香馥郁,花期早,每年4月開始採摘、上市,花期長達8個月之久;花產量高,是茉莉花中之上品。
橫縣花茶加工基地有一支雄厚的技術力量,有一整套科技含量高的加工窨制技術,有的產品已達到國際水平。2000年3月,橫縣「金莉」牌、「鬱江」牌茉莉花茶榮獲馬來西亞「21世紀國際茶葉、保健飲品成果博覽會暨產品推廣研討會」優秀成果金獎。
『捌』 全中國最大的茉莉花生產地在那
廣西橫縣已是全國最大的茉莉花種植基地和茉莉花生產基地。用句極商家回的說法:年產鮮花5萬多噸,滿足了答全國60%以上的茉莉花茶加工用花量。橫縣不單純只有幾萬畝花田,還擁有好多家茉莉花加工廠和一處茉莉花交易市場。我們在那個有著數十間門面的寬闊的茉莉花市上,可以想像,收獲季節天南地北的客商雲集橫縣的熱鬧與繁華。上好的茉莉花就從這里隨著客商,流向全國各地。
『玖』 橫縣茉莉花種多寬一棵
100cm。橫縣茉莉花100cm一棵,更好地繁育,橫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橫縣茉莉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橫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以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而聞名。
『拾』 橫縣茉莉花的介紹
全國最大的茉莉花基地位於廣西南寧市橫縣,全縣種植面積達10萬畝,花農33萬人,年產鮮花8萬噸,茉莉鮮花產量佔全國總產量80%以上,佔世界總量60%以上。該縣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相傳有六七百年歷史,橫縣茉莉花花期早、花期長、花蕾大、產量高、質量好、香味濃而著名。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橫縣茉莉花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