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翡翠晶體粗好嗎
『壹』 聽說翡翠顆粒很粗,但是顏色很透,都是有問題,這是真的嗎
下面的知識你可以參考一下,不能一概而論的。比如大多數的紫羅蘭結構都比較粗。
翡翠A貨指的是翡翠原料除切割、成型、打磨、拋光外沒有經其他人工處理的翡翠,即天然翡翠。翡翠A貨與翡翠的價值高低關系不大,只是相對處理過的B、C貨的說法。
如果說翡翠的品種呢:有A,有B,有C,也有B+C,還有仿品統稱D;
A貨按顏色可分:綠、白、黃、紅、紫、黑、雙色、三色、飄花等;
按質地可以分為玻璃種、冰種、豆種、糯種、干青、白底青等;
如果要具體分辨以上種類,需要專門參加培訓班,看豐富的標本才能掌握。
很多人覺得翡翠的評估很深奧,摸不到頭腦,其實看翡翠的好壞就是對翡翠的評估,要從顏色、種份、大小、工藝四個方面去看,這與鑽石的評估體系4C是一致的。4C也就是顏色 (Color)、凈度 (Clarity)、克拉大小 (Carat) 和切工 (Cut)。
顏色:鑽石的顏色是越白越好,翡翠的顏色是越綠越好
色調:綠色中有偏藍、偏黃、偏灰的色調,最好的綠色是沒有任何其它色調的純翠綠色,這種綠色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管它叫「帝王綠」。偏藍色調的綠色顯得深沉,這種色調的翡翠往往種份很好,玉的感覺更強,人們常說的「祖母綠色」翡翠就是這種色調,北方人喜歡這種綠色,因為它更配北方人比較白的皮膚,那種深沉的調子也更接近北方人的性格。偏黃色調的綠色顯得嬌艷、活潑,像「黃楊綠」、「秧苗綠」、「金絲綠」,都是上好的偏黃色調綠色,有時候行家也叫「黃味重」,南方人更喜歡黃味重的翡翠。很多高檔的翡翠都綠中偏藍或偏黃,但如果色調偏灰,則只能是中低檔翡翠了。灰的跨度很廣,從白到黑。綠中偏白,是「豆綠色」;綠中偏黑,是行家所說的「油青」;綠中偏灰的顏色則非常多,很多中低檔的翡翠都帶灰調。
飽和度:飽和度越高、綠色越濃,越珍貴;飽和度低、綠色淺淡,則不珍貴。
均勻程度:在翡翠礦石中,綠色像是有生命似的,絕不會平平板板地分布,它一會兒是一條線,一會兒是一團團綠花,一會兒是一個平面,一會兒又是幾個綠點。即使在同一塊料中,綠色也是時而濃、時而淡,時而純凈、時而又有很多雜質,有些時候更是綠隨黑走,綠中會夾雜很多黑點、黑花。所以行家都說綠有「色根」,色從根出,色隨根長,真是非常玄妙。可見翡翠中顏色均勻的非常少,越勻越好。
翡翠中除綠色外,還有紫色、紅色、黃色、灰色、白色、褐色、藍色、黑色等很多顏色。
紫色翡翠也叫「紫羅蘭」,是非常美麗的顏色,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上好的紫翠價位也相當高,近年香港拍賣會上一對紫羅蘭手鐲、一串紫色大珠鏈都能賣到上百萬。僅僅十年前,紫翠的價格還要低得多,如果當時投資買紫翠的話,現在肯定大大升值了。其實紫翠蘊藏量大大低於綠翠,也許有一天紫翠的價格會超過綠翠也未可知。大膽設想也可能就會實現,正如幾十年前彩色鑽石被看作鑽石中的劣質品,不夠級別,而現在一粒頂級彩鑽價格動輒上百萬美元。在幾十年前,歐洲有一位收藏家專門去各加工廠低價收些工廠不願留下的彩色鑽石,而今天他的收藏已經成為寶藏了。
紅色、黃色翡翠稱為「翡」,翡的價值又低於紫羅蘭。翡往往位於翠料的表皮,是氧化形成的。翡的產量比較多,但種份好的較少,種好顏色均勻的紅翡亦有一定價值。2003年一串冰種蜜糖色的項鏈在香港亦拍賣了幾十萬,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價錢,一時間洛陽紙貴,冰種蜜糖色開始流行。
白色,只有冰種和玻璃種翡翠即使是白色也有價值,因為種份太好了,沒有顏色也可以。白色冰種、玻璃種花件,零售價由幾百元、幾千元可至幾萬元。由於沒有顏色,其價值完全決定於種份、大小、雜質含量和工藝。
黑色翡翠也叫墨翠,有行家說在礦上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的,所以墨翠有一種煞氣,可以避邪。據說台灣警察都愛戴墨翠。另外黑色也很時尚,有年輕人喜歡白金鑲的墨翠首飾,既有翡翠的「玉」意,又前衛時尚,與服裝配起來更「酷」。墨翠近年的價格也是日見其高。
這些非綠色翡翠近年來價格紛紛看漲,可能也是資源將盡,人們不自覺地擴大翡翠收藏門類,增加供給以配合日益增長的需求吧
凈度、種份:凈度指含有雜質的程度,含雜質越少,凈度越高。鑽石對凈度的要求非常高,在十倍放大鏡下看不到瑕疵才最好。而翡翠沒有這么高的要求,因為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礦物組合在一起,具有雜質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用肉眼看沒有特別明顯的雜質就算無瑕了。翡翠中常影響凈度的有黑花、白棉,還有綹裂。在戒面中,如果有這些雜質,對價值的影響比較大;而在花件中,這些雜質對價值影響不大,俗話說「無綹不做花」,花件中多少會有雜質、綹裂存在。
對於翡翠來說,比凈度更重要的是種份,也就是透明程度。翡翠是由很多微小的硬玉礦物組成,這些小礦物互相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氈狀結構。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大,翡翠越不透明,種份越差;礦物結晶的顆粒越小,翡翠越透明,種份越好。
看種份是看翠的關鍵,俗話說「外行看色,內行看種」,如果能分清翡翠的種份,則看翠已經入門了。
對於外行來說,比較困難的是翡翠的種份沒有一個系統的體系,行家也多是用一些形象詞語比喻,像玻璃種、冰種、金絲種、油種、豆種、瓷地、干白地、藕粉地、鼻涕地等等,又是種、又是地,其中的區別只能是意會和體味。其實這也沒什麼玄妙,因為老行家多沒什麼文化,只是信手用生活中的樣板比喻,只要多看就沒問題。但對於買家來說,這種分法實無必要也不科學,我比較提倡根據結晶顆粒由細到粗,簡單地將翡翠分為玻璃種、冰種、油種、豆種、干白種五級,其它比較常見的芙蓉種、糯化種可歸入細豆種,金絲種可歸入冰種,花青、白底青可歸入豆種,瓷底可歸入干白種
冰種翡翠龍佩
種也稱為「水」,所謂「種水」也。種是形容性的,水則是數量級的劃分。老行家常將水分三級,所謂一到三分水,但常常出現有的翡翠只有半分水,簡單使用不夠。對於在拍賣公司購買翡翠的買家,我幫他們將翡翠的水頭分為十級:玻璃種為9~10分水,冰種為7~8分水,油種為6~7分水,細豆種為5~6分水,粗豆種為3~4分水,干白種為1~2分水。
現在市場上較常見的「鐵龍生」(也叫「天龍生」)就只有1~2分水,它的顏色很好,就是水頭太差,厚度一般加工成1毫米以下,有些甚至像紙一樣薄。這種翡翠看起來很漂亮,但非常容易破碎。
大小:同樣顏色、種份的翡翠,當然是越大越珍貴。同樣的材料做成小花件可能是低檔貨,整個一塊做成大擺件就可能成為高檔品。
與大小相配合,翡翠的類別對價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果同樣大小的戒面和花件,顏色、種份均相同,戒面的價格要大大高於花件,因為做戒面要求高,不能有雜質、綹裂,顏色還要均勻,而花件則多是用不夠做戒面的材料做成。還有人奇怪:為什麼有些豆種的翡翠價格比玻璃種的高?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因為豆種可能顏色較好,而玻璃種無顏色價值就要低一些;另外,類別不同價值也不同,一隻豆種滿綠的翠鐲能賣到幾十萬,而一般玻璃種無色的小花件只賣幾千元。
工藝:工藝可分為不合格、合格、精彩三級。
翡翠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玉器加工方法,雖然工藝價值在翡翠成品中不及在玉器成品中所佔的那麼重,但仍會影響到翡翠的價值。不合格的加工線條粗糙,連接不暢,會大大貶低翡翠的價值。好在現在這種劣質工藝的翡翠越來越沒市場。記得幾年前,北京某地賣了一件工藝粗糙的觀音擺件,賣的價錢還不低,想來現在這種情況就不會發生了。
與之相反,精彩的加工能提升翡翠的價值。「俏作」,就是指巧妙地運用天然翡翠的不同顏色。好的加工能大大地提升了翡翠的價值。
翡翠A、B、C貨自己鑒定小技巧:
1、對光觀察,是否有淡淡的黃色調透出,有則基本確定為A,如無且慘白狀,則基本可確定B或B+C(例外:白底青種除外,時間較長B貨膠老化也會變黃)。2、對於無裂手鐲,用其他非手鐲玉石敲擊,會發出叮叮的清脆聲音,B貨的聲音沒有那麼清脆。可以和確定的A貨手鐲對比一下。
B貨慘白原理: B貨是天然種質一般的翡翠原料經強酸、強鹼浸泡幾個月後抽真空注膠而成,此過程將天然的翡翠顆粒間黃色鐵錳氧化物反應掉,所以B貨就會顯示出不自然的慘白體色表現在成品上。3、C貨的顏色仔細觀察可見顏色呈蜘蛛網狀分布。
『貳』 怎麼挑選翡翠手鐲紫羅蘭
根據翡翠的種水不同,紫羅蘭翡翠手鐲也可分為三個檔次:
高檔紫羅蘭翡翠手鐲:多為粉紫色,光澤溫潤、半透明,顏色濃艷,種好的,這樣的紫羅蘭翡翠的價格至少要十多萬,甚至百萬以上。
中檔紫羅蘭翡翠手鐲:種水一般,達到糯種-冰糯,呈半透明,顏色較為均勻,價格在數千元甚至過萬;
低檔紫羅蘭翡翠手鐲:質地較粗呈微透明,自然光下顏色很淡,顏色濃淡不均勻,這樣的紫羅蘭翡翠的價格大概就千元左右;
挑顏色:顏色是翡翠給人的首要印象,何況紫羅蘭翡翠本身就是以色調為特色的翡翠,因此自然要看顏色如何:「紫」通常不是一種色調,可以分為帝王紫、藍紫色、粉紫色等等。一般來說,帝王紫翡翠手鐲的價值最高;
挑透明度:透明度也就是大家俗話說的翡翠「水頭」,通常翡翠的「水頭」越足,其價格也越高。尤其是對普通質地相對粗糙的紫羅蘭翡翠來說,水頭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挑質地:質地好的給人手感越光滑細膩,一般來說翡翠質地就越好,價格就越高。如果是一個質地粗糙的紫色翡翠手鐲,如果顏色並沒有那麼濃郁純正的話,它的市場價格通常也不會太高。
『叄』 紫羅蘭翡翠手鐲帶證書,圈口57,克重56,見光不死,無綹裂,求行家幫忙鑒定,大概估價,圖片自然拍的
這是一款細豆種抄,或襲者說糯豆種,滿色,滿紫色天然翡翠A貨手鐲,真品無疑問。
種質緻密度還可以,晶體顆粒不算粗,看著還舒服。棉厚,透度不好,勝在帶滿色,但色澤偏淡。用料足實,條形規整。
如樓主描述,紫色見光不死,無綹裂,實物顏色如圖(不再偏淡,畢竟一分顏色,一分錢)目前玉器市場行情在6000-8000元左右為正常賣價。
『肆』 揭秘紫羅蘭翡翠的奧秘,紫翡翠到底好不好
紫羅蘭翡翠又稱作紫翡或紫翡翠。在紫色翡翠中紫羅蘭翡翠是有較高的價值的顏色之一,其實我們也常常會聽到一些紫羅蘭、春色、和春花等名稱。
糯種紫羅蘭天然翡翠吉祥如意吊墜
紫色翡翠也以「濃、陽、正、勻」為佳,但紫色不如綠色值錢。但紫翡翠中品質好的價格也會買的很好,遙想10年前,紫翡翠的價格還是十分低廉的,就是這10年的時間,紫翡翠就在香港拍賣會上賣出百萬元的價格,這可以說是大大的升值了。
『伍』 求教貼:為什麼紫羅蘭翡翠很多底子都粗
紫羅蘭翡翠,因顏色極像紫羅蘭花而得名,珠寶界又將紫羅蘭色稱為"椿"或"春色",按顏色可分為紅春、紫春與藍春。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據紫色色調深淺不同,將翡翠中紫色劃分為粉紫、茄紫和藍紫,粉紫通常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次之,而藍紫色一般質地較粗,也可稱為紫豆。這是紫色翡翠一種自然形成的狀態,所以有十椿九木的說法。
圖示:
『陸』 紫羅蘭翡翠什麼成色好紫羅蘭翡翠怎麼看
1、紫羅蘭翡翠以皇家紫為最好。大多數的紫羅蘭翡翠,質地較粗,晶體顆粒比較明顯,所以業界常雲:十椿九豆。而皇家紫呈現出來的紫色純正而濃烈,色彩飽和度高,有種紫氣逼人的美感,屬於收藏級別的翡翠,少有且價值頗高。一個滿色的皇家紫翡翠手鐲,在市面上的價值就已上百萬。紫羅蘭翡翠比較常見,紫色有淺有深,淺色的價格至少在5位數,深色的價格更高。
2、因為綠色翡翠的價值高,所以市面上大都是綠色的翡翠,所以當你突然的看見紫羅蘭廢隊會覺的眼前一亮,且紫羅蘭翡翠有五紫之分:紫羅蘭、粉紫、藍紫、紅紫、皇家紫。
『柒』 新手如何看紫羅蘭翡翠及其價值
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因愛人遠走,依依惜別,晶瑩的淚珠掉到泥土上,到了春天發了芽、生了枝,綻放出一朵朵漂亮又香氣的花朵,這便是紫羅蘭花,神秘的傳說造就了迷人的紫羅蘭,也為紫羅蘭翡翠蒙上了神秘而高貴的氣質。
什麼是紫羅蘭翡翠?
紫羅蘭翡翠因顏色與紫羅蘭花接近,因而被取名紫羅蘭,紫羅蘭翡翠是翡翠中的一個特殊種類,在翡翠中,除了一直以來占據高位的綠色翡翠外,紫羅蘭翡翠最也是翡翠收藏家們願意珍藏的品種之一。「紅翡綠翠紫為貴」,翡翠里獨特的「紫羅蘭」,像是一個養在深閨中的少女般,散發出著獨特優雅的魅力,亦代表著長久的美。
紫羅蘭翡翠的特點及其價值
在翡翠行業中紫羅蘭翡翠的紫色叫「椿」或「春」,依據紫色色彩深淺不一樣,紫羅蘭翡翠中紫色有紅椿、粉紫、正紫羅蘭、藍紫、茄紫等,粉紫基本上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緊隨其後,而藍紫色一般質地較粗。
如今翡翠市場中紫羅蘭翡翠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都說「十紫九粗」,水頭好的紫春,種老的紫春在如今的市面上更是可遇不可求,其中,老種的紅椿粉紫和正紫羅蘭色的價值非常高,一般來說,色艷、種老、水長在紫春上很難,糯種以上的紫春大多色淺,色澤濃艷的則種粗者居多。
在翡翠行業中,還有句話叫「見光死「,基本上就是說的紫羅蘭翡翠。現在在網上買翡翠,有些紫羅蘭翡翠看照片上有那麼點紫味兒,真拿到手了就是個無色的貨,有些通過拋光粉上色或提色做的貨,過個三五個月根本看不到紫色的味道了。建議大家如果向微商或者網上購買紫羅蘭翡翠的時候,一定要看在自然光下多角度的照片和視頻,紫羅蘭顏色的變化太微妙了,自然光下的色彩才是其本色(有時拍攝的角度不同,色彩都會有差別)。一般說來紫色濃的紫羅蘭翡翠的種就不大好,種好的色澤又不夠濃,倘若是色澤濃、種又不錯的紫羅蘭翡翠,其價錢甚至高過綠色的翡翠。
紫羅蘭翡翠顏色的鑒別,可使用10倍放大鏡進行觀察,首先可仔細觀察紫色分布的特徵,顏色與翡翠結構(晶體、裂紋等)的關系,若為人工染色,其顏色沿裂隙滲入,在結構疏鬆處有堆積現象,顏色的濃度,由表及裡或向裂隙兩側變淡;若為天然色,則顏色較均,有色根、裂隙及疏鬆處無堆積現象。
中國自古就非常看重紫色,也有紫氣東來這樣的說法,當紫色與綠色同時出現在一件翡翠上時,這件翡翠便被稱為「春帶彩」,而紫、綠、紅、白四色同時出現在一件翡翠上時,人們更將其稱為「福祿壽喜」,以示吉祥。
歡迎【訂閱】翡翠小白的進化史
微信號:Shicuizhubao
每期精彩分享「珠寶知識?6? 鑒賞?6? 收藏」
如果文章對你有所幫助,記著點擊【右上角】分享讓朋友圈一起成長哦!
感謝您對翡翠小白的進化史關注,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官方平台!
微信號:shicui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