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鬱金香是指男孩女孩
A. 神識怎麼來,怎麼去與色身的關系如何
大乘顯識經(節錄) 佛告賢護:「我先聽汝!汝有所疑,今恣汝問,我當為汝分別解說。」(賢護蒙世尊和阿難稱贊後,向佛恭敬請法,世尊欣然應允。) 賢護白佛言:「世尊,眾生雖知有識,如寶閉在篋中不顯不知。世尊,不知此識作何形狀?何故名識?眾生死時手足亂動,眼色變異制不自由,諸根喪滅,諸大乖離,識遷於身去至何所?自性如何作何色相?雲何舍離此身更受余身?雲何身分棄之於此,而牽諸入獲當來報,受種種身差別不同?世尊,雲何眾生身謝滅已更生諸入?雲何今生積聚福業來生得之,今身為福當來身食?雲何識能滋長於身?雲何識入隨身轉變?」(賢護請問世尊:「眾生雖然知道有神識,但如同寶物裝在小箱子里因為看不到所以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這個神識是什麼形狀?為什麼叫做神識?眾生死亡的時候手腳亂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壞滅,四大分離,神識從身體中離開後去往何處?其自性如何,有什麼相貌?為何舍離此身又再受新的身體?為何棄舍此身後,又牽引六入接受來世的業報,生出種種差別不同的身體?為何眾生此身滅後又會生出新的身體?為何今生積聚福德善業來生就能得到福德善報,今身所作的福德來身享受?為何神識能夠滋長身體?為何神識進入後又會隨著身體轉變?」) 佛言:「善哉!善哉!賢護,善哉善問!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賢護白佛言:「世尊,唯然奉教。」(世尊說:「你的問題問得好啊,仔細聽,好好思維,我為你解說。」) 佛告賢護:「識之運轉遷滅往來,猶如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而能發動萬物示眾殊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出大音聲,或為冷為熱觸眾生身作苦作樂。風無手足面目形容,亦無黑白黃赤諸色。賢護,識界亦爾,無色無形無光明顯現,以因緣故顯示種種功用殊異。當知受、覺、法界亦復如是無色無形,以因緣故顯發功用。(世尊說:「神識的運轉、遷移和往來,就如風一樣,本身沒有色相沒有形狀,不會顯現出來,卻能引發萬物的運動,顯示出種種不同的形狀,比如吹搖振動樹林,令其折斷破裂發出大響聲,或者冷風熱風吹到眾生身上,令眾生或苦或樂。風沒有四肢面目和形貌,也沒有黑白黃紅等顏色。神識也是這樣,沒有顏色、形狀和光明顯現,由於因緣和合而顯示出種種不同的功能作用。當知受、覺、法界也是如此,沒有顏色、形狀,由於因緣和合而顯示發起種種功能作用。) 「賢護,眾生死此,受覺法界、識界皆舍離身,識運受、覺、法界受余身者,譬如風大吹眾妙花,花住於此香流至遠,風體不取妙花之香,香體、風體及與身根俱無形色,而非風力香不遠至。賢護,眾生身死,識持受、覺、法界以至他生,因父母緣而識托之,受、覺、法界皆隨於識亦復如是。如從花勝力而鼻有嗅,從嗅勝力而得香境。又如從風身勝力得風色觸,因風力香得至遠。如是從識有受,從受有覺,從覺有法,遂能了知善與不善。賢護,又如畫工料理壁板,諸所畫處如法端潔,隨意所為圖繪眾像,則工之識智俱無形色,而為種種奇容異狀。如是識智無形而生六色,謂因眼見色眼識無形,因耳聞聲聲無形色,因鼻知香香無形色,因舌知味味無形色,因身知觸觸無形色;法入諸境皆悉無形,識無形色亦復如是。賢護,識棄此身受他生者,眾生死時,識為業障所纏,報盡命終猶如滅定阿羅漢識。如阿羅漢入滅盡定,其阿羅漢識從身滅轉;如是死者之識棄身及界,乘於念力而作是知,彼如是:『我某乙生平所作事業,臨終咸現憶念明了,身之與心二受逼切。』(「眾生死亡之時,受覺法界、神識都舍離這個身體,神識攝持受、覺、法界接受新的身體,就如風起吹動花朵,花在原地而花香卻隨風飄遠,風本身不帶有花香,香味、風和身根都沒有形色,但是若不藉助風力,香味則不能傳到遠處。眾生身體死亡,神識執持受、覺、法界去到來生,借著父母和合之緣,受、覺、法界都跟隨著神識,也是如此。比如花有妙香而鼻子有嗅覺,因為嗅覺的功能即聞到香味。又比如風力大,則香氣就傳得遠。同樣隨著神識而有受,因受有覺,因覺有法,於是能夠了知善和不善。又比如畫師在壁板上作畫,隨著自己的構思繪出各種圖案和形象,雖然畫師的神識心智都沒有形色,卻能繪出種種形色奇異的畫作。同樣,神識心智沒有形色卻能生出六根,所謂因眼根見色塵而眼識無形,因耳根聞聲音而聲音沒有形色,因鼻根嗅香臭而香臭沒有形色,因舌根嘗味道而味道沒有形色,因身根覺知觸受而觸受沒有形色,意根分別法塵而法塵也沒有形色,神識沒有形色也是如此。眾生死亡之時,神識被業障所纏縛,命終舍報猶如阿羅漢入滅盡定,阿羅漢的神識在其身體滅後轉入寂滅;同樣,死者的神識舍棄身體後,憑著念力而知道:『我某某一生所作的事情,臨終時都顯現出來,能夠憶念清楚,身心都受到逼迫。』) 「賢護,識是何義?識名為種,能生眾類雜報身芽,知覺想念同苞於識,知苦知樂、知惡知善及善惡境,故名為識。如汝所問,雲何識離此身而受余報?賢護,識之遷身,如面之像現之於鏡,如印之文顯之於泥。譬如日出,光之所及眾闇咸除,日沒光謝闇便如故,闇無形質非常無常能得其處;識亦如是,無質無形因受想顯,識在於身如闇之體,視不可見不可執持。如母懷子,不能自知是男是女,黑白黃色根具不具,手足耳目類與不類,飲食熱刺其子便動覺知苦痛;眾生來去屈伸視瞬,語笑談說擔運負重,作諸事業識相具顯,而不能知識之所在,止於身中不知其狀。賢護,識之自性遍入諸處,不為諸處之所染污。六根、六境、五煩惱陰,識遍止之不為其染,由此而顯識之事用。賢護,如木機關系執一所作種種業,或行走騰躍、或跳擲戲舞。於意雲何?機關所作是誰之力?」(「賢護,所謂神識是什麼意思呢?神識名為種子,能生出各類不同的報身萌芽,知覺想念也含藏在神識中,知苦知樂、知惡知善即各種境界,所以叫做神識。如你所問,為何神識舍離此身後又接受新的報身?神識從身體中遷移,就如面相顯現在鏡子中,又如印章的文字顯現在泥土上。譬如日出,陽光照耀的地方眾暗皆除,日落後沒有陽光便黑暗如故,黑暗沒有形質,既不是常也不是無常;神識也是如此,沒有形質,藉由受、想而顯現,神識在身體中就如黑暗之體,眼睛看不見也無法把捉。就如母親懷孕,自己不知道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膚色是黑、白或黃,六根是否完具,長得跟自己是否相像,當母親吃熱的東西刺激到胎兒時,胎兒就會因感受到痛苦而蠕動身體;眾生在行走、活動、眨眼、說話、談笑、搬運,乃至作種種事情的時候,神識的作用都在顯現,卻不能知道神識在什麼地方,住於身體中而不知道是什麼樣子。神識的作用遍入六根,卻不為六根所染污。六根、六塵、五陰中都有神識在其中作用,卻不被其所染,由六根、六塵、五陰而顯現神識的功用。如同木頭人受機關的控制而作出各種動作,有時行走騰躍,有時跳擲戲舞,你認為機關所作是誰的力量呢?」) 賢護白佛言:「智慧狹淺,非能決了。」 佛告賢護:「當知皆是作業之力!作業無形,但智運耳!如是身之機關,以識之力作諸事業。仙通、乾闥婆、龍、神、人、天、阿修羅等,種種趣業咸悉依之。識能生身,如工作機關。識無形質,普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宿命之事。譬如日光,惡業眾生及諸不凈,死屍臭穢無偏等照,不為諸惡之所污染;識亦如是,雖處豬狗食不凈類諸惡趣身,而不為彼之所染污。賢護,識舍此身隨善惡業遷受余報,譬如風大出深山邃谷,入於薝蔔眾香之林,其風便香;經於糞穢死屍臭惡穢污之所,其風便臭。若風香臭俱至,風則香臭並兼,盛者先顯。風無形質,香臭無形,然風持香臭遷之於遠。識棄此身持善惡業,遷受余報亦復如是,猶彼風大持物香臭致於他所。又如人夢見眾色像種種事業,而不自知安眠而卧。福德之人命盡識遷,亦復如是安隱不覺,如夢遷化無所恐懼。識之遷出不由喉口及諸竅穴,莫測所從,莫知徑戶。」(賢護回答:「我的智慧狹淺,不明白啊。」 世尊說:「當知這都是業力的作用!業力無形,只是心智的運作而已。這個身體的機關,以神識的力量作種種事業。在六道中往來都是依靠神識。神識能夠生出身體,如同工作機關。神識沒有形質,普遍執持法界智力具足,乃至能知道過去世的事情。譬如日光,平等照耀惡業眾生和死屍等臭穢不凈之地,卻不會被這些惡業不凈所污染;神識也是這樣,即使處在豬狗等惡道眾生的身中,吃著不凈的食物,也不會被染污。神識舍棄此身,隨著所作善惡業力,遷入新的身體受報,譬如風從山谷中出來,進入鬱金花的林中,風中便有了香氣;如果風經過大糞、死屍等臭惡污穢的地方,風中便夾帶著臭氣。如果風吹過之處香臭都有,風則香氣臭氣兼有,氣味較重的就先聞到。風沒有形質,香氣臭氣也沒有形質,但是風能帶著香氣臭氣飄到遠處。神識舍棄此身,帶著善業惡業,遷移到其他地方受報,也是這樣,就如風力能帶著物體的香臭到其他地方一樣。又比如有人夢見各種形象,種種事情,自己卻不知道,安靜地躺著。有福德的人命終時神識遷移,也是這樣安隱不覺,如同在夢中一般,安然地從身體中遷出,沒有恐懼。神識遷出的時候,不是從眼耳口鼻等竅穴出來,難測難知。」) 爾時,賢護勝上童真,頂禮佛足,白佛言:「世尊,雞鵝等子,其卵未熟,周匝細密,識從何入?子死卵中,卵殼不破無隙無竅,識從何出?」(賢護請問世尊:「雞鵝等的後代,當蛋卵沒有成熟的時候,整個外殼密密實實的,神識從哪裡進入蛋卵中呢?如果是雞仔鵝仔等死在蛋卵中,卵殼不破裂沒有縫隙和孔洞,神識又從哪裡出去呢?) 佛言:「賢護,譬如烏麻薝蔔花熏,其油香美名薝蔔油,與凡麻油好惡殊隔。油先無香,以花熏種油遂成香。香不破麻而入,亦不破麻而出,復無形質留止油內,但以因緣力故,香遷油內油成香澤。雞鵝子識入出於卵,亦復如是,如薝蔔香遷於油內。識之遷運,如日流光,如摩尼照,如木生火。又如種子,種之於地體化地中,芽苗莖葉備顯於外,生白不白赤等雜色種種之花,種種力味成熟,所為種種差別,同一大地等資四大,各隨其種所生便異。如是一識法界,生於一切生死之身,或黑或白或黃赤等,淳和嗔暴種種殊品。賢護,識無手足、無支節言語,由法界中念力強大,眾生死時識棄此身,識與念力為來生種,即離於識不得法界,離於法界亦不得識,識與風大微妙念界、受界、法界和合而遷。」(世尊說:「賢護啊,譬如黑芝麻經過鬱金花的熏染,壓出的油很香美,稱為鬱金花油,它比起普通的麻油要好得多。油原本沒有香味,因為花香熏染種子,油才產生出香味。香味沒有破麻而入,也沒有破麻而出,也沒有形質留在油裡面,只是因為因緣的作用,香味遷移進了油裡面,油就成了香油。雞鵝後代的神識遷入、遷出蛋卵也是這樣,如同鬱金花香遷入油內。神識的遷移,如同太陽放射光芒,摩尼寶珠照耀,以木生火。又如同種子種在地里,融入泥土中,芽、苗、莖、葉都顯露在外面,生長出白色、黑色、紅色等不同顏色的花,雖然有這些差別,但都是同受大地的滋養而生長,只是隨著各自的種子不同,所生長出來的就有差異。同樣,一個神識法界,能生長出一切生死之身,膚色有的黑、有的白、有的黃、有的紅等,品性有的純真和善,有的易怒暴躁。神識沒有手腳、沒有四肢關節和語言,由於法界中念力強大,眾生死亡時神識舍棄此身,神識和念力成為來生的種子,即離開神識沒有法界,離開法界也沒有神識,神識與風大、微妙的念界、受界、法界和合而遷移。」) 賢護白佛言:「若如是者,雲何世尊說識無色?」 佛言:「賢護,色有二種:一內、二外。內謂眼識,眼則為外;如是耳識為內,耳則為外;鼻識為內,鼻則為外;舌識為內,舌則為外;身識為內,身則為外。賢護,如生盲人夢見美色,手足面目形容姝麗,便於夢中生大愛悅,及睡覺已冥無所見。夜盡晝明人眾聚會,盲者遂說夢中樂事:『我見麗人姿容殊絕,園觀華茂人眾百千,嚴飾嬉戲肌膚光澤,肩髆緊滿,臂長而圓猶如象鼻。我於夢中獲大快樂!』適心喜嘆。賢護,此生盲人未曾見物,雲何夢中而能見色?」(賢護請問世尊:「如果是這樣,為何世尊說神識沒有形色呢?」 世尊說:「色有二種:一是內色,二是外色。內色是眼識,眼根則是外色;同樣耳識是內色,耳根則為外色;鼻識為內色,鼻根則為外色;舌識為內色,舌根則為外色;身識為內色,身根則為外色。譬如先天失明的人夢見美色,手足面目容貌很美麗,便在夢中生起很大的愛慕和喜悅,等到睡醒後什麼都看不到。第二天早上大家聚在一起,盲人就說起昨晚夢中的樂事:『我呀,看到很多美人,姿色容貌那叫一絕,還看到園林內鮮花盛開,有成百上千的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在一起嬉戲,個個肌膚光澤,肩膊緊滿,臂長而圓猶如象鼻。我在夢中獲得了大快樂啊!』這個先天失明的人從來沒有看到過景物,為何夢中能夠看到人和物呢?」) 賢護白佛言:「唯願開示。」 佛告賢護:「夢中見者名內眼所,是慧分別,非肉眼見。其內眼所以念力故,盲者夢中須臾而現,復以念力覺而憶之,識之內色亦復如是。復次,賢護,身死識遷,猶如種子棄在地中,四大攝持,苗莖枝葉漸次遷化。識為念、受、善、不善等四法攝持,棄身遷化亦復如是。」(賢護回答世尊說:「請世尊開示。」 世尊告訴賢護:「夢中能看的是內眼,是智慧分別,不是肉眼看到。內眼因為念力的緣故,使盲人夢中的景象馬上顯現,又憑著念力所以睡醒後能夠回憶起來,神識的內色也是這樣。此外,身體死後神識遷移,猶如種子丟在土地中,在地水火風四大的作用下,苗、莖、枝、葉逐漸生長變化。神識在念、受、善、不善等四法的作用下,舍棄身體遷移變化也是如此。」) 賢護白佛言:「世尊,雲何善不善法攝持於識?」 世尊說:「譬如勝妙的玻璃寶,隨著所放置的地方顏色不同,比如黑色或白色,則玻璃寶即隨之變為黑色或白色;善法和不善法對神識的作用也是這樣,隨著所作的善業和惡業遷移受報。) 賢護復白佛言:「此身雲何稟受於識?」 賢護白佛言:「不也,世尊,芽無所止。」 「如是,賢護,識之在身止無處所,非眼、非耳鼻舌身等。種生芽時,如識微覺;乃至花結合時,如識有受;含開花發,時至結果,如識有身。識之生身遍身支體,求識所止莫得其所。若除於識,身則不生。如樹果熟,堪為將來樹之種子,非不熟者。如是報熟身死,識種便現,因識有受,因受有愛,系著於愛便生於念,識攝取念隨善惡業,與風大並知念父母,因緣合對識便托之。如人面影現之於鏡,非凈非明面像不現,鏡明面對影像乃現,鏡中之像無受無念,而隨人身屈伸俯仰,開口談謔,行來進止,種種運動。賢護,影像現誰之力也?」(賢護回答世尊:「都不是,萌芽沒有留駐在任何地方。」 世尊說:「是的,賢護,神識不是留駐在身上任何一個地方,不在眼上,也不在耳鼻舌身意上。種子生芽時,如同神識微覺;到了花授粉時,如同神識有受;等到結果時,如同神識有身。神識生出身體後遍及全身,要尋找神識停留在哪個部位是找不到的。如果沒有了神識,身體就不會生長。譬如樹木的果子成熟了,才能成為將來樹的種子,不成熟的不行。同樣,果報成熟身體死亡時,神識的種子就顯現,因識有受,因受有愛,執著於愛便生出念,神識攝取念力隨著善業惡業,與風大一起緣念有緣的父母,因緣和合時神識就托生了。如同人的臉顯現在鏡子中,鏡子若不幹凈明亮面像就不能顯現,鏡子明亮且面對著鏡子影像才會顯現,鏡子中的影像沒有受也沒有念,而隨著人的身體屈伸俯仰,說話談笑,來往進退,種種運動。賢護,影像的顯現是誰的作用呢?」) 賢護白佛言:「是人之力,由有面故而有面影,影像之色如面之色,根具不具咸悉如面。」 佛言:「面為影因,鏡為影緣,因緣和合故有影現。由識因故,有受想行及諸心所。父母為緣,因緣和合而有身現。如彼身鏡,鏡中之影身去影滅,身持影像,或別現於水等之中;識棄此身持善惡業,遷受余報亦復如是。又如尼瞿陀烏曇婆等種子,雖小能生大樹;樹復生子,子棄故樹更生新樹;故樹經久質力衰微,味液銷竭乾枯腐朽。如是諸小生類,其識棄身乘己之業,或受種種諸類大身。又如大麥、小麥、烏麻、菉豆及摩沙等,種種子實皆以種故,芽莖花實生長成熟;如是由有識故,隨遷生類即便有覺,由覺有受,持善惡業受種種身。又如蜂止花愛樂戀著,唼吮花味以自資養,蜂棄此花更處余花,或棄香入臭,或棄臭入香,隨其所在莫不自愛戀結貪著;識亦如是,以福業故獲諸天身受勝樂果,或棄天身,以惡業故獲地獄報受眾苦果,輪回遷轉為種種身。識如鬱金紅藍芬陀利等其子皆白,破其子中不見芽花、不見異色,種之於地以水潤液便有芽等,順時滋長花果敷榮,或赤或白種種之色,色與芽等不在子中,然離於子皆不得生。識棄身已,肉身容貌諸根諸入,識中不見,因緣和合,識以妙視妙聞聲觸味法及以念入,知已所造善惡等業以取身報。如蠶作繭,自作自纏;於中遷化識亦如是,識自生身還自纏裹,自棄捨身更受余報。由有種故有色香味,識棄捨身隨其所遷,諸根境界受及法界,皆悉隨之。如如意珠隨其所在樂具皆隨,如日所在光明皆隨;識亦如是,隨其所遷受覺與想,及法界等皆悉隨之。識棄捨身攝一切性,色因為身,無骨肉身,有諸根故,有受妙念知取善惡,知棗石榴庵羅庵勒鼻螺渴豎劫必他等種種之果,或辛或苦或酸或甜或鹼或澀,味力各別消熟所資其功不一。及果壞已,味力隨種遷化而生。如是識種隨其所遷,受念善惡咸悉隨之,知棄此身受余報身,故名為識。知善惡業,知業隨我,知我持業遷化受報,故名為識。身之所為咸悉知之,故名為識。譬如風大,無形可取,無質可持,以因緣故作諸事業,表有風大持冷持熱,運香運臭搖振林木,或鼓扇摧擊。如是識無形質,非視聽所取,以因緣故識相具顯。由識持身身知苦樂,光色充盛行來進止,言笑歡憂事業昭著,當知有識。」(賢護回答:「是人的作用,因為有臉所以有臉的影像出現在鏡中,鏡中的面像如同人的面像,身根健全或殘缺鏡中也都如是顯現。」 佛說:「臉是影像產生的因,鏡子是影像產生的緣,因緣和合所以有影像顯現。以神識為因,有受、想、行和種種心所,加上父母為緣,因緣和合便有身體的顯現。譬如身體在鏡子中的影像,當身體離開時影像就消失了,身體的影像,有時也會顯現在平靜的水面上;神識舍棄此身,帶著善業惡業遷移受報也是這樣。又譬如尼瞿陀、烏曇婆等種子,雖然很小卻能生長成大樹,樹又生出種子,種子離開老樹又生出新樹,然後老樹逐漸乾枯腐朽。如同這些小樹種,神識舍棄身體,憑借自己的善惡業,生出種種身體。又譬如大麥、小麥、烏麻等,都因為種子的緣故,令芽、莖、花、果生長成熟;同樣,因為神識的緣故,隨著轉生的種類便有覺,由覺有受,帶著善業惡業受種種身。又譬如蜜蜂停在花上,愛樂戀著,吮吸花蜜來滋養自身,蜜蜂舍棄此花又飛到其他花上,有時棄香入臭,或棄臭入香,不管在什麼樣的花上,都是愛戀貪著;神識也是這樣,因為造作福業而獲得天人之身,享受勝妙快樂的果報,或者舍棄天人之身,因為惡業的緣故獲得地獄的報身,承受痛苦的果報,輪回遷轉為六道中各種身體。譬如鬱金香、紅藍花、分陀利花,種子都是白色,把種子打破,裡面看不到芽和花,不見有不同的顏色,種在地里以水澆灌滋潤,便生出芽來,隨著時間推移又長出花和果,有紅色、白色等種種顏色,這些花色和芽等不在種子里,然而離開種子都不能生出來。神識舍棄身體後,肉身、容貌和六根等,在神識中都看不到,當因緣和合的時候,神識以視、聞、聲、觸、味、法和念入,知道自已過去所造的善惡等業,然後生出受報之身。譬如蠶蟲吐絲作繭,自作自纏,在裡面遷化;神識也是這樣,自己生出身體,然後自己纏裹在其中,自己舍棄身體再受新的報身。因為有種子所以有色、香、味,神識舍棄身體後,諸根境界、受和法界都跟隨著神識。如同如意寶珠隨其所在之處,就有寶物相隨,又如同太陽所在之處,光明就會相隨;神識也是這樣,其所到之處,受、覺、想和法界等都會跟隨。神識舍棄身體後攝取一切諸有,以色法為身,沒有骨肉身,因為有六根的緣故,所以有受和念,知道分別善惡,譬如棗、石榴、庵摩羅果、迦毗陀等果成熟時,有的辣,有的苦,有的酸,有的甜,有的咸,有的澀,味道各有差別。等到果實壞了以後,這些味道隨著種子遷移到別處,仍保留著原來的味道。同樣,神識的種子隨著其所遷移的地方,受、念、善業和惡業都會跟隨。知道舍棄此身受新的報身,所以名為神識。知道善業惡業,知道業力跟隨著自己,知道自己隨著業力受報,所以名為神識。身體所做的事情都知道,所以名為神識。譬如風大,雖然沒有形像可以取著,沒有實質可以執持,但在因緣的作用下,能作種種事情,比如攜帶冷氣暖氣,香氣臭氣,吹動樹林,或者鼓扇摧擊。同樣,神識雖然沒有形質,看不見聽不到,但可以通過因緣顯現其作用。」)
B. 一個男的把你比喻為白色鬱金香是什麼意思
白色鬱金香代表純潔清高的戀情..
男孩那女孩比作白色鬱金香,不言而喻,是說女孩純潔清高了。
C. 鬱金香的花語是什麼
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艷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代表熱烈的愛意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紫色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高貴的愛、無盡的愛
鬱金香,有眼淚嗎
如果說,澆灌也是一種哭泣
那麼你呢
我的淚兒,你的眼淚是否只是重新的開始
看,風雨後的一道全新的彩虹
又一次的,詮釋出了嶄新的我和你
那麼請讓我們攜起手來
一起築起堅強
行駛在愛的海洋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憂郁的愛情
女孩曾經說:要嫁一個拿著黑色鬱金香來娶她的人。
男孩把各種各樣能夠找到黑色鬱金香的方法全都獻給女孩,說有朝一日他會拿著黑色鬱金香來娶她。
事隔3載,男孩女孩走到了一起來,黑色鬱金香的影子漸漸模糊,女孩只有在夢里可以依稀記得。
再隔一載,男孩完全忘記了黑色鬱金香的承諾。
他就像花叢中的狗狗,遍地的鮮花,都讓他流連忘返。他卻不曾知道,那朵等他采擷的黑色鬱金香已經悄然變紅,是花心流出來的血。。。
粉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代表永遠的愛
在荷蘭的傳統故事裡,有一則故事敘述著,一位同時被三位騎士追求的美麗少女,最後變成了花神鬱金香。
紅、白、黃、褐、紫紅等,鬱金香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艷麗色彩。這不就是[博愛]的精神嗎?
由於大量從荷蘭進口和園藝業者努力的栽培與繁殖,鬱金香在台灣,每年春節前後的這一段時間,已是所有愛花者的最愛,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
鬱金香是春天花壇上的美麗公主。當你正愕然地發現,冬雪融化,[啊!冬天結束了]的時候,鬱金香已開得奪目燦爛.
鬱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豐潤、艷麗,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壯品種宜布置春季花壇,鮮艷奪目。高莖品種適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叢植於草坪邊緣。中、矮品種適宜盆栽,點綴庭院、室內,切花、盆栽等,增添歡樂氣氛。
16世紀來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亞大使初次看到這種花,他向身邊的土耳其人詢問其名稱,答案是:tulip。實際上這個發音是指土耳其的頭巾,那個土耳其人誤會了大使的意思,但是這個花名就這樣產生了並沿用下來。
花語:逝去的愛情
贈花禮儀:只用幾只白色鬱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點綴。外面用粉紅色的薄紗白過,再用幾根紅色的細絲帶輕輕的系好。 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源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中國各地庭園中也多有栽培。
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花語:表示沒有希望的愛、無望之愛
贈花禮儀:由於鬱金香的花莖頗具曲線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紋的包裝紙,4~5株長長的紮成一束,飾帶一定要用黃色的。
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艷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代表熱烈的愛意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D. 備忘錄鬱金香是什麼梗
您好,您是想問鬱金香是什麼梗嗎?是諧音梗。鬱金香諧音浴巾香,是一種土味情話,指一個女孩給男孩發了一張鬱金香圖片問他是什麼花,男孩說是鬱金香,之後女孩就會說鬱金香哪有哥哥的浴巾香。
E. 白色鬱金香適合送什麼人
白色鬱金香適合送朋友、同事、長輩、情人。
白色鬱金香它本身就是代表著純情、純潔。如果你對一個女孩有好感的話,那麼你就可以給她送上白色鬱金香,這樣也是代表著你們的感情就像這白色鬱金香一樣純潔,吸引人。
白色鬱金香有著「世界花後」的稱謂。鬱金香是一種非常有觀賞價值的花卉,它的花色繁多,顏色各異。鬱金香花開七色,有熱情紅,也有高貴紫以及神秘黑等,純潔白的鬱金香是一種普遍常見的花。不同顏色的鬱金香所代表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白色鬱金香的傳說,有一對關系比較好的男女,在在一片白色鬱金香花海旁。女孩問男孩「你說男女之間真的有純潔的友誼嗎?」男孩摸著女孩的頭說「在遇到你之後我才相信有」。其實這個世界上男女之間的友誼也可以是非常純潔無瑕的,原來白色鬱金香和白百合花的花語一樣代表著男女之間純潔的友誼。
不同顏色的鬱金香的花語:
1、紫色鬱金香:無盡的愛、最愛。紫色是一種極致的冷色調,就連愛意也是一樣,紫色鬱金香給人就是一種沉淪不可自拔的愛。
2、白色鬱金香:春節清高的戀情。白色的花卉一般都是給人以純潔無暇的感受,白色鬱金香就像是和一位貴族少女戀愛,清高不可褻瀆。
3、粉色鬱金香:永遠的愛。少女的愛戀都是真摯而美好的,就像是粉色的鬱金香,能夠保留最美好的愛直到永遠。
4、紅色鬱金香:愛的告白、喜悅、熱烈的愛意。紅色總給予人一種熱烈的享受,紅色鬱金香的愛意是那麼的熱烈而美好,讓人淪陷其中。
5、黃色鬱金香:開朗。金黃耀眼的色調,給人一種輕快歡脫的活潑感,就像是一位開朗的少年,那種青春清鮮的感覺實在是令人嚮往。
F. 鬱金香女孩什麼意思
鬱金香女孩指的是漂亮高貴的女孩。
鬱金香的寓意是高貴、典雅、熱情、浪漫等。鬱金香是土耳其和荷蘭的國花。由於鬱金香的花色有很多,因此寓意也有一些差異。
相關信息:
粉色的鬱金香寓是浪漫的象徵;紅色的鬱金香寓意著熱情,可以送給喜歡的人;紫色的鬱金香寓意著忠貞;白色的鬱金香寓意著典雅、純潔;黃色的鬱金香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它代表著友誼。
黃色的鬱金香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它代表著友誼,非常適合將它送給感情很好的朋友,表示對方在你的心裡分量特別重,你們之間的友誼非常珍貴。
G. 孕婦夢見好多鬱金香花開,什麼色的都有,特別漂亮,請問肚子里的是男孩還是女孩
據聽說,孕婦夢見花懷的是女兒,夢見草懷的是兒子,這個東西能信嗎?呵呵。。。。B超最准,不過得三個半月才能看清楚,男孩女孩不一樣嗎?
H. 鬱金香的花語是什麼希望能詳細點O(∩_∩)O~謝謝
紅色鬱金香花語
紅色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感覺,因而,紅色的鬱金香的含義也非常的直白:我愛你。它代表的是愛的告白、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黃色鬱金香花語
黃色的鬱金香表示沒有希望的愛、無望的戀情。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所以,有些人認為黃色鬱金香是高雅、珍貴、財富、愛惜、友誼的象徵。
粉色鬱金香花語
貞操。在古羅馬神話中,鬱金香是布拉特神的女兒,她為了逃離秋神貝爾茲努一廂情願的愛,而請求貞操之神迪亞那,把自己變成了鬱金香花。所以,野生鬱金香有一種含義就是貞操。
I. 鬱金花的花語是什麼
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艷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代表熱烈的愛意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紫色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高貴的愛、無盡的愛 鬱金香,有眼淚嗎 如果說,澆灌也是一種哭泣 那麼你呢 我的淚兒,你的眼淚是否只是重新的開始 看,風雨後的一道全新的彩虹 又一次的,詮釋出了嶄新的我和你 那麼請讓我們攜起手來 一起築起堅強 行駛在愛的海洋 黑色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憂郁的愛情 女孩曾經說:要嫁一個拿著黑色鬱金香來娶她的人。 男孩把各種各樣能夠找到黑色鬱金香的方法全都獻給女孩,說有朝一日他會拿著黑色鬱金香來娶她。 事隔3載,男孩女孩走到了一起來,黑色鬱金香的影子漸漸模糊,女孩只有在夢里可以依稀記得。 再隔一載,男孩完全忘記了黑色鬱金香的承諾。 他就像花叢中的狗狗,遍地的鮮花,都讓他流連忘返。他卻不曾知道,那朵等他采擷的黑色鬱金香已經悄然變紅,是花心流出來的血。。。 粉鬱金香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代表永遠的愛 在荷蘭的傳統故事裡,有一則故事敘述著,一位同時被三位騎士追求的美麗少女,最後變成了花神鬱金香。 紅、白、黃、褐、紫紅等,鬱金香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艷麗色彩。這不就是[博愛]的精神嗎? 由於大量從荷蘭進口和園藝業者努力的栽培與繁殖,鬱金香在台灣,每年春節前後的這一段時間,已是所有愛花者的最愛,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 鬱金香是春天花壇上的美麗公主。當你正愕然地發現,冬雪融化,[啊!冬天結束了]的時候,鬱金香已開得奪目燦爛. 鬱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豐潤、艷麗,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壯品種宜布置春季花壇,鮮艷奪目。高莖品種適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叢植於草坪邊緣。中、矮品種適宜盆栽,點綴庭院、室內,切花、盆栽等,增添歡樂氣氛。 16世紀來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亞大使初次看到這種花,他向身邊的土耳其人詢問其名稱,答案是:tulip。實際上這個發音是指土耳其的頭巾,那個土耳其人誤會了大使的意思,但是這個花名就這樣產生了並沿用下來。 花語:逝去的愛情 贈花禮儀:只用幾只白色鬱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點綴。外面用粉紅色的薄紗白過,再用幾根紅色的細絲帶輕輕的系好。 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源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中國各地庭園中也多有栽培。 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花語:表示沒有希望的愛、無望之愛 贈花禮儀:由於鬱金香的花莖頗具曲線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紋的包裝紙,4~5株長長的紮成一束,飾帶一定要用黃色的。 鬱金香屬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它株形挺拔、花朵大而艷麗,觀賞價值較高。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代表熱烈的愛意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學名】Tulipa gesneriana 【拉丁語名】Tulipa 【英語名字】Tulip 【別名】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 【中葯名稱】鬱金香 (《本草拾遺》),郁香(《太平御覽》),紅藍花、紫述香(《綱目》)。 生物學分類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百合目 科: 百合科 屬: 鬱金香屬 荷蘭國花: 它作為荷蘭主要的出口觀賞作物,成為荷蘭經濟命脈之一,和風車並稱為荷蘭的象徵。 【名稱起源】 鬱金香原產於中東,16世紀傳入歐洲。在中東,人們總是將其與穆斯林頭巾相聯系。由於其花似穆斯林頭巾,波斯語稱之為lband,土耳其語借了過來,作tulbend,意即「穆斯林頭巾」。該詞通過法語tulipe / tulipan和拉丁文tulipa進入英文,演變成tulip這一形式。土耳其語tulbend一詞通過另一渠道進入英文,則作turban,仍指「穆斯林頭巾」。 產地分布】 原產地中海南北沿岸及中亞細亞和伊朗、土耳其、東至中國的東北地區等地,確切起源已難於考證,但現時多認為源錫蘭及地中海偏西南方向。而今鬱金香已普遍地在世界各個角落種植,其中以荷蘭栽培最為盛行,成為商品性生產。中國各地庭園中也多有栽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扁圓錐形或扁卵圓形,長約2厘米,具棕褐色皮股,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莖葉光滑具白粉。葉出,3~5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21厘米,寬1~6.5厘米;基生者2~3枚,較寬大,莖生者1~2枚。花莖高6~10厘米,花單生莖頂,大形直立,林狀,基部常黑紫色。花葶長35~55厘米;花單生,直立,長5~7.5厘米;花瓣6片,倒卵形,鮮黃色或紫紅色,具黃色條紋和斑點:雄蕊6,離生,花葯長0.7~1.3厘米,基部著生,花絲基部寬闊;雌蕊長1.7~2.5厘米,花柱3裂至基部,反卷。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鍾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單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紅、洋紅、紫、褐、黃、橙等,深淺不一,單色或復色。花期一般為3~5月,有早、中、晚之別。蒴果3室,室背開裂,種子多數,扁平。 生態習性】 鬱金香原產伊朗和土耳其高山地帶,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花期調控】 鬱金香有耐寒不耐熱的特性,一般可耐-30℃的低溫,在炎熱的季節就會轉入休眠。平時喜濕潤、冷涼氣候和背風向陽的環境,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長更好。一個成熟的鬱金香種球包含了三代鱗莖,或稱三代種球。大種球本身是第一代種球,具有分化完全的花器官,定植後當年開花。而第二代、第三代種球為子球,它們可培育成大種球。 鬱金香種球必須經過一定的低溫才能開花,在原產地,冬季一般有充足的低溫時間,鬱金香種球能夠獲得足夠的低溫處理時間,可以在春天自然開花。一般來說,在生產上使用的鬱金香球莖有5℃處理和9℃處理,處理後的種植方法主要是溫室栽培和箱內促成栽培。 在華南等南方地區栽培鬱金香因受溫度的限制,在12月至第二年 2月這三個月內種植。12月份華南地區的氣溫仍可能很高,這時可以將鬱金香栽培於栽培箱中,置於約5℃冷庫中,放置2周至3周,待鬱金香球莖已長根,芽約1厘米至2厘米長時,再將其移出冷庫置於栽植棚內生長。 華南地區栽培鬱金香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鬱金香對溫度敏感,若在華南地區出現「暖冬」的天氣,往往就會使大批鬱金香提前開花,花的品質也大受影響。為保證鬱金香能准時開花,在生長期中應盡量保持日間溫度17℃至20℃,夜間溫度10℃至12℃,溫度高時可通過遮光、通風降低溫度,溫度過低時可通過加溫、增加光照促進生長。用控水來抑制生長,會出現「乾花」現象。如持續高溫,箱裝的可將箱移入冷庫,注意冷庫溫度應在8℃至10℃左右,而且最好在花莖抽長時移入,否則易造成花蕾發育不良。鬱金香的花期控制還可以通過植物生長激素來調節。如用赤黴素浸泡鬱金香球莖,使之在溫室中開花,並且可加大花的直徑。 品種:(1)黃色系 赫蒂富茲:鮮黃色;金質獎:深色檸檬黃;別洛究魯:深黃色。 (1)紅色系 摩斯特麻衣路茲:深紅色;帕路里希達:初為橙紅,不久變為緋紅;洛拉多:鮮紅色鑲白邊;博學:鮮紅色;基斯內里斯:深紅、鑲鮮黃色邊;伯奇哥:緋紅色;艾森豪威爾獎軍:鮮紅色;普里特奧哈淪:鮮桃紅色;哈迪埃洛蒂:緋紅色;斯特列柯比姆:紫紅色;玫瑰美人:深桃色。 (1)白色系 莫扎特:白色鑲紅邊;運動員:純白色;茲馬:白底鑲紅邊;阿洛 比羅:純白色等。 鬱金香品種雖極為豐富,卻同風信子一樣,在許多地方栽培不易成功,也常退化。 按顏色分類: 1、鬱金香【紅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1634-1637年間,被稱為荷蘭歷史上的「鬱金香狂熱」的時期。新品種和珍奇品種的鬱金香被高價習賣,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投資對象。 花語:愛的告白 贈花禮儀:將幾枝紅色的鬱金香放在方形的硬襯紙上,用膠帶紙固定位置,小心地包上透明塑料紙,四角飾以金色的緞帶,以增添華美感。 2、鬱金香【黃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在歐美,黃色的花通常不太受歡迎,有關的花語也都寓意較為消極。其實明澈的黃色蘊含著春天的喜悅之情,引人注目的明亮花朵讓人怎能不喜歡呢? 花語:無望之戀 贈花禮儀:由於鬱金香的花莖頗具曲線美,宜用稍大一些的白底花紋的包裝紙,4~5株長長的紮成一束,飾帶一定要用黃色的。 3、鬱金香【白色】 Tulipa gesnerianna 百合科鬱金香屬 16世紀來到土耳其的澳大利亞大使初次看到這種花,他向身邊的土耳其人詢問其名稱,答案是:tulip。實際上這個發音是指土耳其的頭巾,那個土耳其人誤會了大使的意思,但是這個花名就這樣產生了並沿用下來。花語:逝去的愛情 贈花禮儀:只用幾只白色鬱金香做成花束即可,不用加其它的點綴。外面用粉紅色的薄紗白過,再用幾根紅色的細絲帶輕輕的系好。 鬱金香的傳說 在古歐洲,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同時受到三位英俊的騎士愛慕追求。 一位送了她一頂皇冠; 一位送她寶 劍; 另一位送她黃金。 少女非常發愁,不知道應該如何抉擇, 因為三位男士都如此優秀,只好向花神求助, 花神於是把她化成鬱金香, 皇冠變為花蕾,寶劍變成葉子,黃金變成球根, 就這樣同時接受了三位騎士的愛 情, 而鬱金香也成了愛的化身。 由於皇冠代表無比尊貴的地位,而寶劍又是權力的象徵,而擁有黃金就擁有 財富,所以在古歐洲只有貴族名流才有資格種鬱金香。 詩詞: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名詩《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詩中所言蘭陵美酒,由於釀酒技術的發展,應當與今天的酒有所不同,所稱「鬱金香」應該指它有香料、葯物「鬱金」的香味。原詩所描寫的「鬱金香」的酒,後世實已失傳。 但正是在此詩的啟發下,大約在明代出現了一種名為「鬱金香」的酒。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和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的「鬱金香」酒,都相當出名。 鬱金香酒用上白文米經過傳統發酵後,配以鬱金、當歸、杜仲等二十多種葯材釀成。酒色紫紅透明,濃度高,飲之醇香,味甜微酸,稍有葯味,在加上糖便適中(25度),酒精度低(20度),自然深受男子漢歡迎。據說,婦女也愛飲用,故有「太太酒」之稱。 (注意:中葯裡面所稱的鬱金不是指鬱金香的花或者鬱金香的球莖。中葯裡面所稱鬱金是一種姜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