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宣城見杜鵑花李白

宣城見杜鵑花李白

發布時間: 2023-01-13 17:25:16

A. 蜀地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是什麼意思

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版斷,三權春三月憶三巴。

【譯文】 曾經在蜀國見到過杜鵑鳥,在宣城又見到了杜鵑花。杜鵑叫一回,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B. 《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啼,宣稱還現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從聽覺、視覺這兩個方面來寫景的。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於心,此時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不能回到故鄉去。青年時代,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不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覺得沒有面目見蜀中父老。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C. 《宣城見杜鵑花》這是一首寫什麼的詩抒發了什麼感情

這是李白晚年在宣城所創作的一首思鄉詩。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鵑花盛開,聯內想到幼年在四川容常聽到子規鳥的啼叫。子規啼聲凄厲,令聽者腸斷,暮春三月,特別叫人思念故鄉。「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寫盡了旅人思鄉的情緒。

D. 《宣城見杜鵑花》這首詩的全部拼音是什麼

《xuā chéng jiàn dù juān huā 》

《宣城見杜鵑花》

作者:李白(唐)

shǔ guó céng wén zǐ guī niǎo ,xuān chéng hái jiàn dù juān huā 。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yī jiào yī huí cháng yī àn ,sān chūn sān yuè yì sān bā 。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E. 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譯文

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版。
譯文:權在四川曾聽到過杜鵑鳥聲聲悲啼,
到宣城又看見了杜鵑花點點猩紅,
杜鵑啼叫起來,沒完沒了,我聽得肝腸寸斷,
在三月的春天,我回憶起我的故鄉——三巴。

F. 宣城見杜鵑花

宣城見杜鵑花
唐 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蜀國:舊指四川。
子規鳥:杜鵑鳥。
三巴:舊時巴東,巴郡,巴西的總稱,也泛指四川。
曾經在蜀國聽到過杜鵑鳥的啼叫聲,不想今日在宣城有見到了杜鵑花。杜鵑鳥叫一會,我的淚流一次,傷心欲絕,明媚的三月春光啊,我時時念叨著家鄉三巴。

熱點內容
浪花一朵朵林桑怎麼了 發布:2025-08-25 07:56:23 瀏覽:426
海棠花女裝 發布:2025-08-25 07:44:34 瀏覽:602
梅花雕花 發布:2025-08-25 07:43:52 瀏覽:406
蘇州火玫瑰 發布:2025-08-25 07:38:53 瀏覽:532
櫻花電灶 發布:2025-08-25 07:36:57 瀏覽:901
橘子盆景掉葉 發布:2025-08-25 07:10:07 瀏覽:953
地上梅花 發布:2025-08-25 06:46:41 瀏覽:399
綠植盆栽培訓班 發布:2025-08-25 06:42:24 瀏覽:474
客廳國畫牡丹 發布:2025-08-25 06:33:07 瀏覽:873
花卉尤產地 發布:2025-08-25 06:32:27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