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與杜鵑鳥故事

杜鵑花與杜鵑鳥故事

發布時間: 2023-01-12 00:18:31

杜鵑花的傳說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內居修道,死了以容後化為子規鳥,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

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

它記載了那段悲壯的抗戰。

(1)杜鵑花與杜鵑鳥故事擴展閱讀:

有關杜鵑花的詩詞:

白居易有「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了。

楊萬里寫的「何須名苑看春風,一路山花不負儂」。

(白居易)寫的「一叢千朵壓欄干,剪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消妝臉淚新干。」

《草花譜》有雲:「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

楊巽齋的詩句「鮮紅滴滴映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參考資料:杜鵑花-網路

⑵ 關於杜鵑花的傳說故事

傳說 給杜鵑花增添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而唐朝詩人自居易那兩句:"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的詩句,更是對杜鵑花的高度贊美。那你知道關於杜鵑花的傳說 故事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給大家分享的關於杜鵑花的傳說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杜鵑花的傳說故事 篇【1】
相傳,很久以前,有位雲游和尚來峨眉山拜佛。他進寺廟後,只是叩拜,連香也不燒一柱,更不用說捐功德錢了。他上山以後,每座寺廟都要住上一兩天,臨走連感謝也不說一句。

一天,他走到雷洞坪,見這里山林幽靜,便穿得很整齊,用的缽盂也是銀質的,象個有錢的和尚,但在菩薩面前連香也不燒一柱,有一位和尚覺得他太吝嗇了,便對他說:“大師,據老衲所知,凡來朝山拜佛的和尚,都要進香,有的還捐功德錢,不知大師有何捐助?”

雲游和尚回答說:“我看這殿堂裡面,什麼也不缺,如果有一束束鮮花,供於佛前就好了。”

“大師所言極是,不過我們這峨眉山上,到處是林木,特別是半山以上,天氣寒冷,有花木也種不活啊。”和尚回答。

雲游和尚說:“這好辦,明天早齋後,我們一道到林里去采。”

這時正是暮春三月,春寒料峭,有的峽谷里還積雪覆蓋。那位雲游和尚來到寺外,口中念動真言,不一會兒,林子里便長出一種樹木來,枝頭上掛滿了花朵,有白的,紅的,黃的,紫的,如一片雲彩,把山林裝點得美麗而清雅。

第二天,廟里的和尚見雲游和尚不見了,也沒有去找他。一個和尚出廟去挑水,忽地看到林子里有許多花樹,他驚喜極了,水也不挑了,連忙摘了一大把,拿去供在佛像面前。同雲游和尚交談過的那個和尚,這才明白,原來那位雲游和尚是位羅漢所化。花朵供在佛堂里,氣氛肅穆莊重,和尚們就從此叫它桫欏花
關於杜鵑花的傳說故事 篇【2】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浙西大明山上住著一對姐妹,姐姐叫杜姐,妹妹叫鵑花。她們倆長得非常漂亮,真比圖畫里的仙女還標致。當鵑花長到十多歲時,父母不幸去世了,給她倆留下了一大筆欠債。自此以後,姐妹倆既要還債,又要生活,日子過得相當艱苦。為了早日還清欠債,姐妹倆沒日沒夜地紡紗織布。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姐妹倆手上的老繭也一天天增多,眼睛也布滿了血絲。可辛苦一年,不但老債未還清,利加利,息滾息,新債又加了上去。這樣一年又一年,欠債越來越多。

又一個年關到了,財主老爺帶著一班狗腿子上山來向她姐妹倆逼債。姐妹倆向財主老爺苦苦哀求,乞求財主老爺開開恩,放寬期限。這時,財主老爺看到姐妹倆像仙人一樣標致的容顏貌,眼珠一陣轉動,就起了歹心,厚著臉皮嘻嘻一笑說:“我看你們倆個實在也拿不出錢還債,不過…… 辦法 倒也有一個,只要杜姐肯嫁給我,你們倆的欠債就一筆勾銷。怎麼樣?”姐妹倆受到這樣的恥辱,氣得渾身發抖,嘴裡不斷地罵:“不要臉,不要臉!”財主老爺哼了一聲說:“要麼還錢,要麼嫁人。你們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說完,帶著一班狗腿子下山去了。

當天夜裡,大約三更時分,財主老爺的搶親隊伍上山來了。來到姐妹倆居住的地方,踢開了她們的家門,一班狗腿子一涌而上,不由分說就把杜姐拖進了花轎。

花轎抬到了半山腰,杜姐在花轎里拚命的叫:“停下,讓我再看看我的家,看看我的妹妹!”狗腿子想想諒她也逃不上天,就停了轎。杜姐一下轎,就朝山上跑。一跑跑到山崖上,仰天長呼一聲:“地主老財,你不得好死!”就縱身跳下了懸崖。

這下可嚇壞了狗腿子們,回家怎麼向主子交待呢?呆了好一會兒,一個狗腿子說:“我們去把她妹妹抬去,反正也長得很漂亮。”於是,一班人重新來到杜姐家,對她妹妹說:“我們老爺很想你,你到了老爺家,穿得是綾羅綢段,吃得是山珍海味,有享不盡得榮華富貴,怎麼樣?”鵑花止住了淚,細細一想,自己是個弱小孤女,硬來是不行的。她就裝著笑臉說:“嫁給你家老爺倒是可以,不過要答應我一個條件!”狗腿子一聽,馬上說:“好說,好說,只要你答應,什麼條件都可以。”鵑花頭一甩說:“讓我去看一眼親姐姐,給她叩個頭。”“行,行!”說著,狗腿子跟著鵑花上山去了。

鵑花一步一步來到了姐姐跳崖的地方,看看狗腿子站在身邊不便,就故作跪下叩頭,一跪一叩頭,就這樣一個翻身縱入了懸崖中。傾刻,崖下飛上來一對相當美麗的小鳥,叫著“姐妹苦,姐妹苦……”向林中飛去,那叫聲如哭如訴,聽了叫人毛發直豎。叫啊叫,嘴唇叫破了,滴下了滴滴鮮血,撒遍了滿山。可真奇怪,凡是沾上鮮血的樹叢,立時開出了一朵朵鮮紅的花,小鳥飛到哪裡,那裡便是紅花一片。後來,人們懷念這倆個美麗又倔強的姐妹,就把這重鳥叫做“杜鵑鳥”,這種花叫做“杜鵑花”。
關於杜鵑花的傳說故事 篇【3】
從前,韶山沖有個采葯的獨身老人,名叫劉義,他樂善好施,經常周濟窮人。

有一天,劉義上韶峰山采葯,發現一棵杜鵑,有大籃盤那麼大,花開得特別鮮艷。劉義聽前輩講過,韶峰山上有個生長千年的杜鵑花王,有緣的人才能見到。見到的人只要在周圍撒尿,即可把它圈住。劉義立即依法將花王圈住。就在這時候,只見大杜鵑花葉一晃,變成一個漂亮的姑娘,站在劉義面前。劉義又驚又喜:“哎呀!果真是杜鵑花王!”

杜鵑花王躬身施禮道:“老人家,念我千年修行,求您放了我吧!”劉義心善,彎腰拍拍姑娘的頭:“姑娘,你走吧!”杜鵑花王說:“老人家,您把我圈住了,我出不去啊!”劉義想到自己用尿圈住花王,使她走不出去,心裡很是羞愧,不由得落下淚來。淚水灑在杜鵑花王的身上,這時花王說:“好了,您這淚水一灑,把尿給解了,我就能出去了。”杜鵑花王見劉義人好心善,手往空中一伸,取來一朵杜鵑花遞給劉義,“這串花您收下吧,今後有什麼難處,你就登上山頭,把這花向前一伸,連叫三聲,‘杜鵑花王,有事快幫忙’,我就會來。”杜鵑花王說後,施了一禮,就飄然而去了。

劉義一路下山,渾身添了精神。從此,劉義頭上白發變黑,臉上皺紋平展,紅光滿面,神采奕奕,返老還童,儼然變成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山下常和他打交道的葯店掌櫃很驚奇,問他吃了啥靈丹妙葯,劉義不會說謊話,漏出了花王的事。葯店掌櫃心想,早聽說韶峰山上有杜鵑花王,果然如此,劉義日後定有大福大貴。葯店掌櫃便託人說媒,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義。

劉義成親後,小兩口十分恩愛。可是不久劉義妻子生了一場大病,吃葯無效。劉義猛想起了杜鵑花王,便登上山頭,求杜鵑花王給他草葯。果然,妻子吃了杜鵑花王給的葯,病全好了。妻子好奇,一再追問劉義是怎樣見到杜鵑花王的,劉義便把前前後後的事兒都講了。誰料妻子嘴快,把這事漏了出去。於是,山上山下,沖里沖外,到處都傳開了。

消息傳到潭州,被武則天派來的欽差知道了。欽差心理打起了鬼主意:“我若把韶峰山的杜鵑花王弄到手,獻給女皇,定會得到她的歡心。到時候,定然高官得做,駿馬能騎。”於是,欽差大臣帶上人馬來到了韶山沖。兩名公差把劉義帶下山,要劉義獻出杜鵑花王,答應賞給劉義黃金千兩。劉義不願做這沒良心的事,無論如何不肯答應。欽差很狡猾,一面把劉義關起來,一面派人把劉義妻子叫了來。劉義妻子一聽只要獻出杜鵑花王,不僅可以救出丈夫,還可以陞官發財,滿口答應欽差的要求。

劉義妻子跑到山上按照丈夫說的,手持杜鵑花連呼三聲:“杜鵑花王,有事幫忙!”花王現身對劉妻說:“恩人受難,理應幫忙。”她從頭上摘下一朵杜鵑花交與劉妻說:“你把這花獻去,這夠欽差大臣一輩子花銷。”說完,眨眼便不見了。

劉義妻子跑下山,把杜鵑花獻給欽差。欽差一聽這只是花王頭上的小花,又逼劉妻再次上山,一定要抱回花王。到那時,答許他們夫妻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劉妻一聽,感到很為難。她忽然想起劉義用尿圈住花王的事,回家舀了一罐子尿,再次登上山頭,連呼三聲:“杜鵑花王,有事請幫忙!”喊聲一停,一個美麗動人的姑娘來到了她的跟前:“你是我恩人的妻子,又有什麼事要幫忙?”劉妻默不作聲,冷不防從懷里掏出一罐尿,“嘩”地潑了姑娘滿身。那姑娘身子一下縮到土裡,立刻變成一株又紅又大的杜鵑花王,劉妻忙用衣服包了抱下山來。

劉妻抱住杜鵑花王,送到關押劉義的地方,劉義隔窗望見妻子,忙問:“你抱的是什麼?”“我抱的是杜鵑花王,只要把她獻給欽差,你就可以出牢,並可進京受賞。”劉義聽了大吃一驚,他發瘋似的一下就把一根窗欞打斷,伸出手來:“快!快給我看看。”這一看,可把劉義心疼壞了。他再也忍不住,哭著對花王道:“杜鵑花王,是我害了你。”滾滾熱淚落在杜鵑花王身上,一會兒,一個漂亮的姑娘又回到面前:“恩人,謝謝你再次救了我。”說完,對劉義身上吹了一口氣,便不見了。

就在這時,兩名差人打開牢門,發現裡面關的不是劉義,而是一個白發老人,不知怎麼回事。劉義知道是杜鵑花王使他又返童回老,馬上見機地說:“剛才有兩個公差押走了一個年輕人,把我拖進來關了。”兩名差人一聽,眼睛一瞪,馬上出門緊追,劉義趁機出了牢門。

欽差聞聽劉義跑了,連忙派人把關守卡,四處追查。忙了很久,各路人馬都是空手而歸。欽差大臣氣得咬牙切齒,命人把劉義妻子推下懸崖,摔得粉身碎骨。

好心的劉義再也沒有上山采葯了,有人看見,劉義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後生,他與杜鵑花王在山裡雲游,到處散播花種。從此,劉義與杜鵑花王所到之處,山裡開滿了鮮紅的杜鵑花。

猜你感 興趣 :

1. 杜鵑花花語及傳說

2. 杜鵑花含義和故事

3. 布穀鳥的傳說故事

⑶ 杜鵑鳥和杜鵑花為什麼在古文中代表凄涼有什麼典故

因為杜鵑鳥的緣故,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春夏季節回,杜鵑徹夜不停啼鳴,啼答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如果仔細端詳,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誤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湊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那樣鮮紅,便把這種顏色說成是杜鵑啼的血

⑷ 杜鵑花的典故

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那關於杜鵑花的 典故 大家知道嗎?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杜鵑花的典故,供大家閱讀!

杜鵑花的典故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俗稱布穀鳥。相傳是古蜀國國君杜宇的精魂化身,啼時口角流血 相傳,蜀國杜宇號稱望帝,禪位後化為杜鵑鳥,每年春耕時節,杜鵑鳥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 快快布穀!” "......故蜀人聞子規鳴,皆起曰,是望帝也(《說文·佳部》)”,鳴聲凄切,動人哀思,晝夜不止,直叫得嘴邊淌血,因而又名"思歸"、“催歸”。嘴巴流出的血,滴滴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成彥雄《杜鵑花》)”,此即 成語 “杜鵑啼血”、“子規啼血”的來歷

杜鵑花的介紹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該物種全株供葯用:有行氣活血、補虛,治療內傷咳嗽,腎虛耳聾,月經不調,風濕等疾病。又因花冠鮮紅色,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世界各公園中均有栽培。中國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贛州等城市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1985年5月杜鵑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

與杜鵑花有關的 故事

傳說 很早以前,在今江蘇鎮江市南郊的黃鶴山裡有座小村莊,庄前有條美麗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長江。村子裡的人都靠種田打獵過活。

靠河邊住著兩家人,東邊住著一個姓劉的年輕人叫劉鵠,他長得結結實實、高高大大,上山打獵、下河摸魚,飛禽走獸都逃不過他的手。而且,劉鵠隨身還帶著一樣特別的東西,那是一支排蕭。他一吹呀,就會引來許多五顏六色的美麗小鳥,在他頭頂上盤旋。劉鵠也和這些小鳥成了好朋友,有空就抓些小蟲子喂它們,小鳥也會銜來一些奇花異草給劉鵠。這些奇花異草都是些名貴的草葯,劉鵠經常把這些草葯送給村裡的窮人治病。

再說河的西邊住著一家姓王的,只有一個母親和一個女兒,母女倆相依為命。母親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兒鵑子紡紗、織布、賣布來賺錢養家。鵑子聰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織出來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鵑子心地善良,經常接濟一些比自己還窮的人家。鵑子還會 唱歌 ,歌喉圓潤,歌聲動人,就像百靈鳥一樣婉轉。更有一件出奇的事,就是:只要鵑子一唱歌,那黃鶴山下的一片片杜鵑花就會展苞開放,而且朵朵飽滿,朵朵艷麗。

劉鵠和鵑子共飲一河水,同住河岸邊,兩小無猜、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他們經常一個吹蕭一個唱歌,引來百鳥飛舞,引得杜鵑花開。

鵑子既會唱歌,又會織布,而且長得又漂亮,周圍村莊的人都知道她,贊美她。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呀傳,最後竟傳到皇宮里去了。皇帝是個昏君,整天沉湎酒色。從不過問朝政,只關心一年一度的選妃之事。皇帝一聽說鵑子是個大美人,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聖旨,指名要選鵑子進宮。

這一下可忙壞了縣太爺,自從皇上下了聖旨之後,他就開始盤算起來:如何借這個機會討好皇上,為自己的仕途升遷好好鋪墊一下。於是,縣大爺帶了一大幫衙役直奔黃鶴山。一到黃鶴山,到處烏語花香,原來劉鵠和鵑子正在一唱一和。縣太爺兩眼骨碌一轉,心想:奇了,這個大美人還真有這么大的本事,只要把她獻上去……嘿嘿,縣太爺心裡暗暗高興。於是縣大爺走上前說:“恭喜!恭喜!鵑於姑娘,皇上選中你做皇妃了,以後可要……”還沒等縣太爺說完,鵑子轉身就進了屋。縣太爺一看軟的不行,就要來硬的了。縣大爺喝令幾個衙役去撞開門,劉鵠急得從吹蕭的地方跳下來要去保護鵑子。這時又有幾個衙役沖上去,他們抓手的抓手,抓腳的抓腳,把劉鵠抱了個緊,劉鵠只能幹著急。門被撞開了,可憐鵑子體弱,力氣小,一個人怎能敵得過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兩下就被抓出來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劉鵠救我!救我!……”劉鵠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鵑子被抓走了。

自從鵑子被抓走後,劉鵠天天愁,夜夜愁,鵑子媽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劉鵠心裡想:就算是赴湯蹈火,我也要把鵑子找回來,於是他幫鵑子媽挑滿了一缸水,砍好了一捆柴,買了一缸米,安頓好鵑子媽,就准備出發了。第二天一大早,劉鵠背了個小包袱,帶著他心愛的排蕭出發了。他翻過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過了九九八十一條河,繞過了九九八十一個灣,終於到了皇城。

再說,鵑子被抓到皇宮後,皇帝一見到她,歡喜得不得了,便對鴿子說:“聽說你會唱很好聽的歌,唱一支給我聽吧!”鵑子不開口說話。又問:“聽說你會織很好看的布,織一匹給我看吧!”鵑子還是不開口。不管皇帝說什麼,鵑子都不理不睬。皇帝就死皮賴臉,胡攪蠻纏,動手動腳,鵑子恨死了這個皇帝老兒,是他派人闖進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劉鵠,想到這她操起凳於就往皇帝頭上砸去。皇帝一點便宜沒沾上,反倒被砸了個頭破血流,嚇得抱頭就逃。鵑子從此不吃不喝,漸漸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這時,皇帝連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鵑子就這樣躺在床上等死了。

劉鵠來到了皇宮前,但他不知鵑子在哪裡,更不知鵑子病得快不行了。他急著想進去,可圍著皇宮轉了一圈,看見到處都是衛土,到處都是高牆,沒有一點機會可以讓他進去找鵑子。正著急間,他突然右手無意間摸到了排蕭,這下他有主意了。他趕緊扎了個風箏,把排蕭綁在風箏後面,接著他把風箏放上了天。隨著風箏在天上飛起來,排蕭也被氣流吹響了,於是,他把線放得越來越長,鳳箏就在皇宮的上空飛舞,這排蕭的聲音一直傳到了鵑子那裡。鵑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聽到熟悉的蕭聲,就慢慢睜開了眼睛,通過窗戶往天上看。她終於看到了排蕭,知道劉鵠來找她了,便掙扎著坐起來,唱起了家鄉的歌,那是劉鵠熟悉的歌。歌聲繞著花園轉,繞著大樹轉,繞著宮牆轉,轉呀轉就轉到了劉鵠那裡,劉鵠聽到這凄楚動人的歌聲後,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鵑子知道他來找她了,難過的是他和鵑子被重重宮牆所阻隔。劉鵲越想越傷心,越想越難過,自己不能救鵑子脫離苦海,自己雖經歷了千山萬水終於找到了鵑子,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受折磨,劉鵠的心像刀鉸一樣難過。

於是,劉鵠便倚在宮牆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著天,漸漸地支持不住了,後來就變成了一隻五彩繽紛的小烏。小鳥振翅飛起躍過高高的宮牆,一直飛到鵑子身邊,對鵑子“吱吱喳喳”地叫,鵑子伸出手來撫摸小鳥,說:“烏兒,鳥兒,你要能帶我飛出去該有多好啊!”說完就吐血了,吐出來的血變成了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鵑子的身體也慢慢地變成了一朵杜鵑花,小鳥銜著這朵杜鵑花,飛出了宮,一直飛到了黃鶴山下,把這朵杜鵑花栽在了鵑子家門口。從那以後,那裡就開出了一片美麗的杜鵑花,但最美的一株還是鵑子變成的那株,這株花有五個瓣,花心有一顆碧綠的珠子,叫“五寶綠珠”,它是杜鵑花中的珍貴品種。

過了許多年後,這里造了一座廟宇,叫做鶴林寺,廟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鵑台,杜鵑台上種了許多杜鵑花,各式各樣,那株“五寶綠珠”也被移植到這杜鵑台上了,它在那花叢中,花開得更加嬌艷動人。每當清晨和黃昏時,總有一群五顏六色的小鳥在花台上空飛舞,其中有一隻總喜歡繞著那株“五寶綠珠”轉,而且這只烏的叫聲特別凄楚,就像排蕭吹出來的一樣,據說那就是劉鵠變成的。

⑸ 杜鵑花與杜鵑鳥的寓意是什麼

杜鵑啼血

很早很早以前,位於四川的蜀國有個國王,叫做望帝。望帝是個人人愛戴的好皇帝。他愛百姓也愛生產,經常帶領四川人開墾荒地,種植五穀。辛苦了許多年,把蜀國建成為豐衣足食、錦綉一般的天府之國。

有一年,在湖北的荊州地方,有一個井裡的大鱉成了精靈,幻成了人形。可是,他剛從井裡來到人間便不知何故死了。奇怪的是,那死屍在哪裡,哪裡的河水就會向西流。於是,鱉精的屍體就隨著西流水,從荊水沿著長江直往上浮,浮過了三峽,浮過了巴瀘,最後到了岷江。當鱉精浮到岷山山下的時候,他突然活了過來,他便跑去朝拜望帝,自稱叫做「鱉靈」。說來也巧,鱉靈正碰見望帝愁眉不展,嗟呼長嘆,便忙問為什麼如此惆悵。望帝見到鱉靈,非常喜歡他的聰明和誠懇,便告訴了他緣故。

原來,有一大群被蜀人燒山開荒趕走的龍蛇鬼怪,不願離開天府之國的寶地,更不情願看到蜀人把自己的家園建成樂園,他們便使了妖術,把現在川西原來一帶的大石,都運到夔峽、巫峽一帶的山谷里,堆成崇山峻嶺,砌成龍穴鬼窩,天天在那裡興風作浪,將萬流歸海的大水擋住了。結果,水流越來越大,水位越來越高,將老百姓的房屋、作物甚至生命,埋葬在無情的洪水裡面。大片大片的梯田和平地,人們生活的地方,變成了又黑暗又污穢的海底。這種百姓遭殃受罪的情景已經很長時間了,可是誰也沒有辦法,望帝因而茶不思、飯不香,心中難受。

鱉靈聽後,便對望帝說:「我有治水的本領,我也不怕什麼龍蛇鬼怪,憑著我們的才智一定能戰勝邪惡。」望帝大喜過望,便拜他做了丞相,令他去巫山除鬼怪,開河放水救民。

鱉靈領了聖旨,帶了許多有本領的兵馬和工匠,順流來到巫山所在,和龍蛇鬥了六天六夜,才把那些凶惡頑劣的龍蛇捉住,關在了灧澦堆下的上牢關里。接著,他又帶領人們和鬼怪拚鬥了九天九夜,才把那些邪惡狡猾的鬼怪捉住,關在了巫山峽的鬼門關里。然後,鱉靈著手把巫山一帶的亂石高山,鑿成了夔峽、巫峽、西陵陝等彎曲峽谷,終於將匯積在蜀國的滔天洪水,順著七百里長的河道,引向東海去了。蜀國又成了人民康樂、物產豐饒的天府之國。

望帝是個愛才的國王,他見鱉靈為人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才能又高於自己,便選了一個好日子,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將王位讓給了鱉靈,他自己隱居到西山去了。

鱉靈做了國王,便是「從帝」。他領導蜀人興修水利,開墾田地,做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百姓過著快樂的生活,望帝也在西山過著清心寡慾的日子。

可是,後來情況慢慢起了變化。叢帝有點居功自傲,變得獨斷專行,不大傾聽臣民的意見,不大體恤老百姓的生活了。人們為此愁起來啦。

消息傳到西山,望帝老王非常著急,常常食不好寢不安,半夜三更還在房裡踱來踱去,想著勸導叢帝的辦法。最後,他還是決定親自走一趟,進宮去勸導叢帝。於是,第二天早晨,他便從西山動身進城去訪叢帝。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大家都誠心誠意地期望叢帝能悔過反省,便一大群一大群地跟在望帝老王的後面,進宮請願,結果,便連成了很長很長的一支隊伍。

這一來,反而把事情弄僵了。叢帝遠遠地看見這種氣勢,心裡起了疑惑,認為是老王要向他收回王位,帶著老百姓來推翻他的。叢帝心中慌了,便急忙下令緊閉城門,不得讓老王和那些老百姓進城。

望帝老王無法進城,他靠著城門痛哭了一陣,也只好無奈地回西山了。可是,望帝老王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幫助叢帝清醒過來,治理好天下,他一定要想辦法進城去。他又想呀想呀,終於想到只有變成一隻會飛的鳥兒,才能飛進城門,飛進宮中,飛到高樹枝頭,把愛民安天下的道理親自告訴叢帝。於是,他便化為一隻會飛會叫的杜鵑鳥了。

那杜鵑撲打著雙翅飛呀飛,從西山飛進了城裡,又飛進了高高宮牆的裡面,飛到了皇帝御花園的楠木樹上,高聲叫著:「民貴呀!民貴呀!」

那叢帝原來也是個清明的皇帝,也是個受到四川百姓當成神仙祭祀的國王。他聽了杜鵑的勸告,明白了老王的善意,知道多疑了,心中很是愧疚,以後,便更加體恤民情,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皇帝。

可是,望帝已經變成了杜鵑鳥,他無法再變回原形了,而且,他也下定決心要勸誡以後的君王要愛民。於是,他化為的杜鵑鳥總是晝夜不停地對千百年來的帝王叫道:「民貴呀!民貴呀!」但是,以後的帝王沒有幾個聽他的話,所以,他苦苦地叫,叫出了血,把嘴巴染紅了,還是不甘心,仍然在苦口婆心地叫著「民貴」!

後代的人都為杜鵑的這種努力不息的精神所感動,所以,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鄭重地傳下了「不打杜鵑」的規矩,以示敬意.

而望帝啼出的血, 便化成了杜鵑

⑹ 杜鵑的花語和寓意,有什麼傳說故事

一、杜鵑的花語和寓意

1、花語:杜鵑的花語是「永遠屬於你」,非常適合愛人之間相互贈送,表達了對愛人的愛戀與忠誠。

2、寓意:杜鵑花有著國家繁榮富強,和他國之間友誼長存的美好寓意,除此之外,杜鵑花還代表著思念,有遠在他鄉,對愛人的思念,對家人的想念的意思。

⑺ 杜鵑鳥和杜鵑花為什麼在古文中代表凄涼有什麼典故

杜鵑又叫杜宇、子規、催歸。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六、七月嗚叫聲更甚,晝夜不止,內發出的聲音容極其哀切。所以叫杜鵑啼歸。這是它代表凄涼的原因。
杜鵑花傳說是杜鵑鳥「啼血」,鮮血滴落在草木上形成的,因而與杜鵑鳥具有同樣的具象意義。

⑻ 杜鵑花和杜鵑鳥

傳說古來代蜀國有一位皇帝源叫杜宇,與他的皇後恩愛異常。後來他遭奸人所害,凄慘死去。他的靈魂化作了一隻杜鵑鳥,每日在皇後的花園中啼鳴哀嚎。它落下的淚珠是一滴滴紅色的鮮血,染紅了皇後園中美麗的花朵,所以後人給它起名叫杜鵑花。 那皇後聽到杜鵑鳥的哀鳴,見到那殷紅的鮮血,明白是丈夫靈魂所化。悲傷之下,日夜哀嚎著「子歸,子歸」,終究鬱郁而逝。她的靈魂化為火紅的杜鵑花開滿山野,與那杜鵑鳥相棲相伴,所以這杜鵑花又叫映山紅。這便是杜鵑啼血,子歸哀鳴的典故。這鳥與花終身不棄的愛戀,乃是人世間不朽的傳奇

⑼ 杜鵑花花語,杜鵑花的故事傳說

杜鵑花的花語

杜鵑花的花語1:就是——永遠屬於你。這代表了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杜鵑花的人都非常的天真無邪,如果他們可以看見漫山的杜鵑花,那就代表愛神降臨。

杜鵑花的花語2:就是——節制慾望。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杜鵑花只在它的花期里綻放,即便它可以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如果,杜鵑花不在花期,很適合種植成為矮牆。

杜鵑花的傳說故事

杜鵑花被譽為花中西施,每當花開的時候,十分的燦爛,喚起人們的美好生活的嚮往。它象徵著國家繁榮富強和人們幸福的生活,所以杜鵑花很受人們的喜愛。

傳說,杜鵑花是是由蜀國的化成的。那時候,蜀國是一個充滿和平,富饒的國家。那裡物產豐富,人們豐衣足食,生活十分的幸福。但是這種無憂無慮的生活卻導致了人們的懶惰,他們漸漸的只顧享樂,一天到晚吃喝嫖賭,縱情聲色,不過農作,甚至連該播種了都不知道。

蜀國當時的皇帝叫做杜宇,他勤政愛民,非常的有責任心,非常的愛自己的百姓。當他看到這種情況,他感到非常的憂心。為了不耽誤農種,每年的春播,他都會四處的奔走,催促人們播種。可是漸漸地,人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杜宇不來,就不會播種。

不過後來,杜宇積勞成疾而死,可是他在死後還是對自己的百姓難以忘懷。它的靈魂就化成一隻小鳥,每年春天就會四處的飛翔並發出啼叫,布穀,布穀的,直道嘴裡流出鮮血。鮮血灑在漫山遍野,化成的美麗的花朵。

人們感念勤勉的君王,就向杜宇學習,變得勤勉又負責任。他們把那隻小鳥叫做杜鵑鳥,而那鮮紅的花朵就叫做杜鵑花。

⑽ 杜鵑花和杜鵑鳥的故事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的故事

1、杜鵑和謝豹為結拜兄弟,謝豹因無意中傷了人被判死罪,關進死牢,杜鵑帶了酒菜去看他,謝豹詭稱要理發,讓杜鵑代他坐一會牢,杜鵑欣然同意,哪知謝豹一去不回。杜鵑傷心地哭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就被推出去斬首。

2、杜鵑死後變成一隻冤鳥,從這山哭到那山,想找謝豹,卻徒勞無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啼出的血淚灑在山間,滴到之處便長出小樹,春天一到,更開出了血紅色的花,這就是杜鵑花的由來。

熱點內容
逆時針向花語 發布:2025-08-25 20:27:49 瀏覽:152
七夕女眼睛 發布:2025-08-25 20:27:42 瀏覽:496
泰龍花卉 發布:2025-08-25 20:27:39 瀏覽:982
愛如玫瑰 發布:2025-08-25 20:19:53 瀏覽:185
荷花掉頭 發布:2025-08-25 20:16:51 瀏覽:50
牡丹江斯巴魯 發布:2025-08-25 20:16:42 瀏覽:861
玫瑰花球的折法 發布:2025-08-25 20:15:56 瀏覽:719
香港考花藝師 發布:2025-08-25 20:13:53 瀏覽:712
招遠七夕 發布:2025-08-25 20:01:44 瀏覽:366
盆栽菌菇 發布:2025-08-25 19:54:12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