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蘭朵歌劇中茉莉花唱段
Ⅰ 在歌劇圖蘭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有什麼作用
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在波斯王子在行刑的途中,第二次出現是在卡拉夫(Calà內f)敲響銅鑼之後,旋律隨鼓樂齊容鳴而盤空飄逸。作用是烘託了悲傷的氣氛,這部歌劇呈現的是西方人思維中的中國古代的女人和愛情。
這部歌劇是義大利著名歌劇大師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的最後一部作品。在完成他計劃作為該劇高潮的二重唱之前,癌症奪去了他的生命。這部作品最後一場由阿爾法諾於1926年替代完成。這部作品的腳本,由阿達米和西莫尼根據義大利劇作家戈濟的同名戲劇撰寫。
(1)圖蘭朵歌劇中茉莉花唱段擴展閱讀
《圖蘭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為《杜蘭鐸的三個謎》(即《卡拉夫和中國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註:《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兩本不同的作品)。
《杜蘭鐸的三個謎》則是由波斯詩人內扎米的敘事詩《七個美女》(又名《七座宮殿》或《別赫拉姆書》)演變而成。
內扎米《七個美女》的題材則選自波斯詩人菲爾多西(940—1020)的《列王紀》(980—1009)中關於「薩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別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記載和有關他的傳說。
Ⅱ 《圖蘭朵》女高音聲部的演唱技巧
《圖蘭朵》女高音聲部的演唱技巧
《Turandot(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圖蘭朵》女高音聲部的演唱技巧,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一、歌劇《圖蘭朵》的內容簡述
歌劇《圖蘭朵》為我們講述的是西方人想像中的古代中國傳奇故事,故事發生在一個神話時代的北京城。在城中一位非常美麗卻冷酷的公主圖蘭朵向世人宣布:倘若有人想娶她為妻,則需要准確回答她提出的3個謎語,若有錯誤那個人將會被殺掉。各國王子都貪慕其美色,紛紛去應答,但因答錯謎語,很多王子被殺,這時,王子道破身份,公主心生敬意,委身下嫁。本部歌劇是圍繞著轟轟烈烈的「愛情」所展開,而韃靼王子卡拉夫流亡中國,無意之中見到圖蘭朵公主,心生愛慕之情,不顧反對來猜謎應婚。最終猜出所有謎題,但圖蘭朵卻有意悔婚。卡拉夫便向公主提出要她在次日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回答不上就要與自己完婚。公主像卡拉夫的女僕柳兒打探,但柳兒卻守秘自殺而死。(更多聲樂資訊,搜索公眾號:聲樂家APP)最後,在歌劇中有兩位女高音即圖蘭朵和柳兒都有著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所以在演唱過程中的情感處理和演唱技巧也是不同的,接下來會以圖蘭朵的唱段為例來進行分析並闡明。
二、歌劇中女主人公圖蘭朵的人物形象塑造
貫穿整部歌劇的兩位女主人公即圖蘭朵和柳兒的角色性格特點極其不同。歌劇中主人公圖蘭朵是一位具有豐富變化的音樂人物,她性格傲慢,性情邪惡殘忍,作曲家對這位公主的'描述運用了兩個方面的音樂動機。第一方面運用了中國傳統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一般它出現在皇帝的女兒或是公主出場時。另一個方面是殘忍、邪惡的公主(更多聲樂資訊,搜索公眾號:聲樂家APP)出場時所應用的音樂。本段音樂是對圖蘭朵性格發生變化的最好詮釋。圖蘭朵被作曲家普契尼安排在第二幕第二場中,用詠嘆調的形式表現了公主的,殘忍和高傲。這首詠嘆調被劃分為宣敘調和詠唱調兩個部分,並加入了群眾的合唱與王子的獨唱,增強了歌劇的戲劇性效果。
三、歌劇中女高音聲部圖蘭朵的演唱技巧與情感處理的探究
普契尼在歌劇《圖蘭朵》中精心刻畫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女主人公圖蘭朵的一首詠嘆調《在這冰冷的宮殿里》為例首先,歌曲的第一部分為前18小節,以極慢的速度開始講述了一個古老傳說,它的旋律接近宣敘調。在第9小節當中突然在高音區上行了四度,有很大的旋律跳動。第13-18小節,旋律又再次回歸平和得狀態,也表現了刻骨銘心的痛。在演唱過程中歌者需要把握情緒變化,速度要准確和強弱的對比需要演唱准確,同時,也要控制好音量和氣息。(更多聲樂資訊,搜索公眾號:聲樂家APP)第19-45小節為歌曲的第二部分,將其分為了兩段,第一段為13-32小節,速度要慢,本段落在演唱時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氣息需要連貫、歌唱腔體的通暢以及歌曲的色彩感情把握。第33小節音樂逐漸緊張起來。歌者要注意演唱時要豐富音樂的色彩感,這里是戲劇女高音表達深沉、濃重而激憤最好的地方。在第三部分中前半部48-57小節是圖蘭朵對前來競猜求愛的王子們的嘲諷,旋律逐漸向高音區域推進,(更多聲樂資訊,搜索公眾號:聲樂家APP)在這里歌唱音色要著重表達公主的得意驕傲。之後的58-68小節,便為公主埋在她內心的誓言。演唱中,歌者的語氣要堅定有力,氣息要飽滿,要演繹出強烈的復仇心理。
普契尼所譜寫的角色性格都十分的鮮明,他的詠嘆調在演唱中的基本前提就是針對於樂譜標志和角色性格的准確把握。歌劇《圖蘭朵》現如今早已成為很多歌者們演繹的對象,在我們演唱這部歌劇作品時,我們需要深入體會和理解這部歌劇中的每一個角色的人物色彩,理解其內涵,要靈活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感受人物、理解故事內容,才能張弛有度的表現作品的思想內涵。
拓展閱讀
原始作品
圖蘭朵大銅章《圖蘭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為《杜蘭鐸的三個謎》(即《卡拉夫和中國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註:《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兩本不同的作品)。[1]
《杜蘭鐸的三個謎》則是由波斯詩人內扎米的敘事詩《七個美女》(又名《七座宮殿》或《別赫拉姆書》)演變而成。
內扎米《七個美女》的題材則選自波斯詩人菲爾多西(940—1020)的《列王紀》(980—1009)中關於「薩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別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記載和有關他的傳說。[2]
著名歌劇
改編版本
圖蘭朵
該劇本最著名的改編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於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劇。普契尼在世時未能完成全劇的創作。在普契尼去世後,弗蘭科·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根據普契尼的草稿將全劇完成。該劇於1926年4月25日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擔任指揮。[3]
其它創作
其他一些劇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編該劇或為其創作音樂,其中包括作曲家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國當代劇作家魏明倫。歌劇吸收了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帶有濃郁的東方韻味。
歌劇信息
劇本:阿米尼和西莫尼根據戈奇的寓言劇而作
作曲:〔意〕普契尼
首演:1926年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由托斯卡尼尼指揮
《圖蘭朵》劇照出場人物: 圖蘭朵(元朝蒙古公主,女高音)
阿爾圖姆(蒙古帝國元朝蒙古皇帝,男高音)
帖木兒(temur)(流亡的韃靼(tatar)國王,男低音)
卡拉夫(帖木爾的兒子,韃靼(tatar)王子,男高音)
劉(韃靼國王的侍女,女高音)
平(元朝大臣,男中音)
龐(元朝大臣,男高音)
彭(元朝大臣,男高音)
此外還有元朝官員、百姓、衛兵、小和尚等人
劇情簡介
《圖蘭朵》劇照元朝時的一個公主圖蘭朵(蒙古語意思為「溫暖」laan)為了報祖先暗夜被擄走之仇,下令如果有個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她會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三年下來,已經有多個沒運氣的人喪生。流亡元朝的韃靼王子卡拉夫(Calaf)與父親帖木兒和侍女劉在北京城重逢後,即看到猜謎失敗遭處決的波斯王子和親自監斬的圖蘭朵。卡拉夫王子被圖蘭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顧父親、劉和三位大臣的反對來應婚,答對了所有問題,原來這三道謎題的答案分別是「希望」、「鮮血」和「圖蘭朵」。但圖蘭朵拒絕認輸,向父皇耍賴,不願嫁給卡拉夫王子,於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謎題,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還願意被處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親帖木兒和丫鬟劉,並且嚴刑逼供。劉自盡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藉此指責圖蘭朵十分無情。天亮時,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強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訴了公主。公主也沒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愛(Amora)---蒙古語為「戀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Ⅲ 中國民歌《茉莉花》在歌劇《圖蘭朵》中的應用是怎樣的
作曲家特地選取了18世紀末英國人巴羅的《中國游記》中用五線譜所記錄的中國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為歌劇《圖蘭朵》的重要音樂主題之一。
Ⅳ 一眼萬年——歌劇《圖蘭朵》賞析
前晚去閩南大戲院觀看了義大利熱那亞那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歌劇《圖蘭朵》,當然音樂依舊動人、舞美自然震撼,但在我腦海里縈之不去的卻是對該劇故事戲劇沖突的質疑。以往看演出更多是感性體驗,現在會更希望透過資料研讀和聆聽專家導賞去對經典作品進行思考和解讀。
個人認為《圖蘭朵》在戲劇劇情發展鋪陳上是有缺憾的,特別是劇中一直內心冷酷冰霜、殺人無數的圖蘭朵公主怎麼被男主角突然強吻後就態度完全轉變說是理解「愛」了呢?怎麼前一秒柳兒犧牲後還悲痛著斥責公主的卡拉夫王子下一秒就跪著跟公主求愛了呢。當年普契尼寫這部劇的時候寫到柳兒過世的情節後就不幸離世了,由他的徒弟阿爾法諾完成了續寫,也是著力要解決公主內心情緒突然一百八十度轉化的戲劇沖突。要讓這樣的沖突看起來更自然可以透過音樂的編排、舞美的轉換甚至是劇情的改編,可是非常遺憾在前晚義大利熱那亞亞卡洛·費利切歌劇院所展演的版本中,這個問題並未得到解決。甚至坐在我旁邊的觀眾看到公主被強吻後的突然腦洞轉變都感到荒唐得笑出聲來。
剛才在網上看了上海音樂學院陶辛教授對歌劇《圖蘭朵》的解析課程,才對此劇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這部劇要傳達的是愛與勇氣智慧可以讓人類化干戈為玉帛。如果把觀看這部劇的維度拉高,可能它說的不只是一個皇家的愛情故事,還可以像陶辛教授所說的從政治世界的分分合合去思考和平與大愛的意義。更為欣賞陶辛教授透過不同版本的《圖蘭朵》(美國大都會版、張藝謀太廟版、蘇黎世歌劇院版)解析,去分析不同導演對該劇戲劇沖突的理解與詮釋。尤其是蘇黎世歌劇院對《圖蘭朵》現代版的演繹,儼然把故事改編成了一個穿越劇,非常的有趣。這給了我們一個研究歌劇的啟示,就是不同導演如何去重新建構一個戲劇框架,感覺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研究命題。這樣下一次我們去看演出的時候,就不僅是感官的體驗,或者也可以以導演的身份出發,去做一個腦袋的「文創風暴」。一直都非常欣賞陶辛老師的藝術導賞,很羨慕他們學校的學生有很多聆聽大師課程的好機會。
劇中最讓我難忘的不是《今夜無人入睡》的經典唱段或是《茉莉花》背景音樂的鋪陳,我甚至還覺得大多數版本的氛圍都過於詭異,可能是因為當時外國劇作家寫中國故事對我們的文化有誤讀,怎麼都感覺違和,我也一點都不喜歡圖蘭朵公主的傲嬌與冷酷。可是沉靜想來,或許愛情的魔力就是如此,就像卡拉夫可以只看了圖蘭朵一眼就決定冒死求愛,柳兒只因為王子曾經對她笑過就付出顛沛流離甚至是生命的代價。那些現實中我們通常覺得不可能的劇情都在戲劇里成全,去實現研究者口中的「情感功利」,去虛擬一份世外的可能。
在年終的最後一天,外面都在喧囂慶典的時候,自己一人在家看不同版本的歌劇、安靜閱讀文字、廚房裡燉著的雪蛤銀耳紅棗羹冒著熱氣,感覺此刻的頻率溫暖又寧靜,happy new year活著還是一件值得的事啊。
Ⅳ 求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中運用到茉莉花音樂元素的曲子
電驢上有《圖蘭朵》的全部曲目內,容APE的
http://www.verycd.com/topics/166705/
http://www.verycd.com/topics/115517/
Ⅵ 【歌曲賞析之二】 《茉莉花》香香四海
選擇題一:
享譽世界的民歌《茉莉花》,起源於江蘇_________ 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
A. 揚州 B. 蘇州 C. 無錫 D. 南京
小時候我家有個揚州籍媬姆,人年輕,長得好看,還愛唱歌,小曲小調從不離口,柔柔聲軟軟腔, 做飯擇菜時唱,掃地拖地時唱,洗衣曬被時唱,哄我們上床睡覺時還唱。唱一曲《拔根蘆柴花》 又唱一曲《茉莉花》,把我們幾個小孩哄得喉癢癢身暖暖耳順順心乖乖,心肝情願受她差遣,屁顛 屁顛地跟在她後面當家務小助手,一邊還跟她一起咬嚼著揚州方言唱小調......
因為那揚州籍的媬姆阿姨,我一直認為《茉莉花》是揚州民歌。直到現在揚州人也是十分肯《茉 莉花》是揚州民歌,並把《茉莉花》作為揚州市歌。有一次在蘇州陽澄湖的一處園林院落里我偶 然觀賞到用吳語演唱的」好一朵茉莉花「。纖纖軟軟、酥酥糯糯的咬字,委婉動聽的旋律,感覺是天 上人間夢中境,美妙極了,是一種閑適恬靜、清新優美、心曠神怡的快樂。當時突然想到民歌《茉 莉花》莫非源出江南?興之所至便翻江倒海地一番折騰搜度娘查文庫,不經意間竟成為許多追根 尋源民歌專家的臨時同好,樂此不疲地尋依據找源頭。原來《茉莉花》的多種版本多種來源左不 過都出自江蘇中部,無非是揚州儀征與南京六合之爭。雖然專家考證的結論大都指向南京六合為 《茉莉花》 (《鮮花調》)的起源地,其實南京六合離揚州儀征不過區區 40 公里,原就是鄉俗一 處,何必細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各種《茉莉花》版本曲譜均統標為「江蘇民歌」,所以連蘇南蘇中 也不必去細究了。從《鮮花調》改編後的《茉莉花》仍保持其四樂句的單一部曲式。原曲歌詞中 唱了三種花,茉莉花、玫瑰花、金銀花,改編後只留了茉莉花,原歌詞中稱「奴」,改編成「我」。江 蘇《茉莉花》曲調未改,濃濃的江淮風韻,旋律婉轉、流暢、細膩、柔美、淳樸、親切,極具儒雅美俏的感染。
這首江蘇《茉莉花》在 18 世紀下半葉曾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所編纂的《音樂辭典》中,《茉 莉花》就此成為中國第一首流傳到海外的中國民歌。1924 年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極 具東方韻味的優美旋律植入到他成就最高的歌劇《圖蘭朵特》中。 (歌劇《圖蘭朵特》第一幕背景童聲合唱《東邊升起月亮》, Turandot, Act1:「La, sui mondi dell』est」 (Ragazzi)
選擇題二: 在中國及國際具有極高知名度、中國文化代表元素之一的中國民歌《茉 莉花》從 ________ 以來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A. 1896 年李鴻章帶隊參加巴黎萬國運動會開幕式
B. 1926 年 4 月 25 日歌劇《圖蘭朵》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 C.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
D.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
E. 2006 年 10 月宋祖英在美國肯尼迪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好一朵美 麗的茉莉花》獨唱音樂會
江蘇《茉莉花》流傳到各地,產生了多種變體、多種版本,多姿多彩、各具一格。我家媬姆阿姨 唱的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這個版本被認為是最原汁原 味《茉莉花》的江蘇民歌改編版。我們中歐校友合唱團演唱的合唱版也是在這個版本的原型上改 編而成的四聲部合唱曲。普契尼在歌劇《圖蘭朵特》中植入的《茉莉花》曲調據考是乾隆年間英 國人 Hittner 在中國記錄的《茉莉花》曲譜。而當今在國內外流傳的「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的 鼻祖則是 1892 年來到中國的英國學者約翰巴羅在他後來出版的《中國游記》中所標記為《茉莉 花》的五線譜,後來德國人恩格爾出版了《最古老國家的音樂》,丹麥人安德烈編著了《民間歌曲 和旋律》,均有收錄和引用約翰巴羅的《茉莉花》五線譜。此譜後來流傳到日本、韓國、美國,在 世界各地輾轉,成為國際上最廣為流傳的《茉莉花》,即「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這首從中國 傳出去,經西方加工,再傳回中國的《茉莉花》被有人戲稱為「出口轉內銷」的版本,卻也是最為廣 大國際友人熟知的版本。
對比一下我們便不難發現,」好一朵茉莉花「版本(姑且稱之為本土版)有著撲面而來的江淮地區特 色,無論用揚州、六合方言唱還是用吳儂軟語演唱都傳遞出「杏花春雨江南」那十足的婉約柔媚纖 巧飄逸輕快,讓人感到臉前飄來茉莉花的馥郁芬芳,讓人看到歌曲中人的秀慧乖甜。」好一朵美麗 的茉莉花「(姑且稱之為國際版)的歌曲旋律經過諸如宋祖英等大牌歌手和外國歌唱家的美聲演繹 讓人領受到更多是雍容、華麗、明亮、歡快、優美、大氣,並傳遞了熱情大方善良真誠的中華民 族性情。不難感受到「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版本也是更為開放和外向型的版本。
選擇題三:
在下面哪個國際國內活動上演奏或演唱過《茉莉花》?
1. 1959 年奧地利維也納《第七屆青年聯歡節》上
2. 1965 年在印尼的慶祝萬隆會議十周年活動上
3. 1997 年 6 月香港回歸交接儀式上
4. 1999 年 12 月澳門回歸政權交接儀式上
5. 2001 年 10 月在上海的 APEC 會議晚宴上
6. 2002 年 12 月再摩納哥蒙特卡洛的世博會主辦權投票活動現場上
7. 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
8.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頒獎儀式上
9. 2010 年 10 月上海世界博覽會上
10. 2014 年 8 月南京青奧運開幕式上
11. 2016 年 9 月杭州 G20 峰會上
12. 2002 年 12 月宋祖英在悉尼歌劇院個人獨唱音樂會上
雖無艷態驚群目,卻有清香壓九秋
民歌《茉莉花》這首草根歌曲古老而新鮮,雅俗共賞,老少咸喜,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 新中國建國以來國際國內的重要活動中幾乎都會演奏或演唱《茉莉花》。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 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裡?如果請您給這首中國民歌寫出幾個能夠體現歌曲特點、或 描繪這首歌曲感染力的關鍵詞,你會選用哪些詞彙呢?
Ⅶ 歌劇《圖蘭朵》中採用了我國哪首民歌的曲調
《茉莉花》抄
歌劇《圖蘭朵襲》採用了《茉莉花》的旋律。《Turandot(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圖蘭朵》為人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1]
Ⅷ 哪首歌劇引用了「茉莉花」的音調,為什麼
圖蘭朵。
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應用了中國歌曲茉莉花的曲調,體現了西方歌劇與中國文化的完美結合。
《茉莉花》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以單曲形式發行。
Ⅸ 在歌劇《圖蘭朵》中,茉莉花的旋律多次出現,
前面一群小和尚手捧著蠟燭走過場,後面是姑娘們站成排唱。
Ⅹ 歌劇<圖蘭朵>中著名的選段有那些
1、《在東方山頂上有鸛鳥在歌唱》
注釋:其旋律取自中國民歌《茉莉花》。
2、《請聽我說,王子》(Signore,ascolta)
注釋:卡拉富表示:「只有我才是她的戀人。」帕木爾悲哀地對他說:「你想遺棄年老的父親嗎?」哭泣的柳兒則唱詠嘆調《請聽我說,王子》(Signore,ascolta),哀求王子不要去冒險。
3、《柳兒別哭》(Non Piangere,Liu)
注釋:卡拉富被感動,唱詠嘆調《柳兒別哭》(Non Piangere,Liu),一邊安慰柳兒,一邊表示堅定的決心。
4、《命運的銅鑼在聖殿響起》
注釋:大帷幕上有各種裝飾,平、彭、潘3人各帶隨從上場,平唱《命運的銅鑼在聖殿響起》,3人唱中國風味的三重唱,他們計算為破謎處死的已有13人,反對參與這殘酷的游戲。
5、《過去的故事》(In questa Reggia)
注釋:皇帝勸說卡拉富取消求婚,卡拉富拒絕。進行曲聲中,侍女們在台階上撒下鮮花,台後傳來童聲之歌,圖蘭朵登場。她微視卡拉富後,以威嚴的口氣唱詠吧調《過去的故事》
《Turandot(圖蘭朵)》是義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是普契尼最偉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後一部作品。《圖蘭朵》為人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
(10)圖蘭朵歌劇中茉莉花唱段擴展閱讀:
「鳥巢」版《圖蘭朵》將一批在奧運會開幕式上構想但未實施的技術手段投入使用。主創團隊根據「鳥巢」場地的特點安裝了1000平方米的大幅銀幕和32台放映機,打造出國際上罕見的多媒體影像。
銀幕近4000萬像素的高解析度是電影清晰度的兩倍,輔助再現圖蘭朵公主深閨幽怨的戲劇情感。據張藝謀介紹,《圖蘭朵》在世界各地上演過多個版本,包括自己當年在北京的太廟版,與這些版本相比,「鳥巢」版《圖蘭朵》用現代、時尚的氣息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聽盛宴。
「鳥巢」版《圖蘭朵》此次搭建的巨大的皇宮影像LED背景,成為演出最大的亮點,隨著劇情的推進,背景呈現不同造型與色彩,集合聲光電技術於一體的多影像呈現。
讓《圖蘭朵》歷久彌新,無論是輝煌宮殿、凄涼刑場,還是江南水鄉、大婚喜堂,都將帶觀眾走進如夢如幻的《圖蘭朵》世界,使觀眾感受到歌劇藝術的魅力和視聽效果的震撼。
「鳥巢」版《圖蘭朵》集合了世界著名指揮大師義大利的亞諾士·阿什,以及中國歌唱家戴玉強、幺紅等上千人的演出陣容,總投資共計1.2億元人民幣,是繼奧運會開閉幕式後在「鳥巢」舉行的最大規模的文化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