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常見病
1.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
(1)常見病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鬱金香疫病,又叫火疫內病、枯萎病,是鬱金香棚室容栽培中最常見,為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症狀表現為:葉花受害部分產生褐色斑點,花梗受害後易腐爛,幼苗期受害時,植株生長出現彎曲,最後枯萎死亡。鱗莖受害時,整株鬱金香矮化並變成淡黃色,花枯萎,莖基和鱗莖外部鱗片腐爛,並生出許多黑色或深褐色菌核。栽前認真檢查鱗莖,剔除受侵害鱗莖,做好消毒工作,洗凈鱗莖上殘留溶液,晾乾後再種,發病時噴灑殺菌溶液防治。
鬱金香基腐病表現為葉片發黃、萎蔫,嚴重時枯萎死亡。受害鱗莖根系很少,基部腐爛,貯藏期間受侵害的鱗莖呈濁白色,基部腐爛處變硬皺縮,有時呈輪級狀。挖鱗莖應盡量在天氣乾燥和土壤濕度不大時進行。挖後2天內用0.15%~0.3%苯菌水溶液浸泡15~30分鍾,水溫28~30℃,消毒後,吹乾表皮,放至冷涼、通風處貯藏。
鬱金香毒性腐爛病以為害鱗莖為主,受害處極易腐爛,同時也極易感染其他健康鱗莖。選用健康種球,栽前進行消毒處理。
(2)常見蟲害、症狀及防治辦法。
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薊馬,症狀表現為:葉片形成花葉,斑紋,花瓣上出現黃白斑。用50%辛硫磷1200倍液噴灑防治。
2. 鬱金香常見病蟲害是什麼怎麼防治呢
在我們日常養殖的過程中,病蟲害一直都令我們非常的困惑,對於任何植物而言,病蟲害的防治都需要我們格外的注意,輕則影響它的生長,重則導致植株的死亡,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
<鬱金香枯萎病>
鬱金香出土後應密切注意莖葉病害。尤其是展葉期,此時植株生長勢較弱,極易受到菌核病、疫病等的侵害,要定時噴保護性殺菌劑大生600倍液,保護效果很好。植株發病初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600至800倍液交替噴施。
以上內容是對鬱金香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以及鬱金香病蟲害防治用葯,做了一個詳細的解答,希望通過上述內容對鬱金香的養殖病蟲害有一個更好處理。
3. 鬱金香會長蟲子嗎,鬱金香病蟲害
一、蟲害
1、蚜蟲:蚜蟲是一種常見的害蟲,對於很多植物都有危害。它會吸食植株的汁液或食用幼嫩的部分,發現後要及時噴灑農葯,一般用馬拉松乳劑1000倍液或殺螟松1000倍液進行消滅,噴灑1-2次即可。
2、病毒病:病毒病會導致鬱金香退化,它會危害葉子和花瓣,使其出現斑點,嚴重時則會腐爛。這種病的傳播主要是由於蚜蟲,因此要在生長期注意防治,同時還要將患病植株拔掉銷毀,以免相互傳染。
3、基腐病:基腐病危害的是鬱金香的球莖和根部,其球莖的基部會出現小班,只會有腐爛發臭。一般要在乾燥的氣候提前收獲,避免它被灼傷,起球後還要用苯來特溶液浸泡,這樣也能幫助它防病。
4. 鬱金香有哪些蟲害
刺足根蟎
(1)為害特徵
刺足根蟎,又稱球根粉蟎、蔥蟎。是蜱蟎目粉蟎科中的一種回蟎蟲。答以成蟎或若蟎聚集於鬱金香、唐菖蒲、百合、水仙等球根鮮片內外刺吸為害,使汁液溢流,細胞組織壞死,球根或球莖變褐、腐爛。同時,地上部瘦弱,植株矮小,花朵不能開放或畸形開放,且花朵小,無鮮艷顏色,是球根花卉上的重要蟎類。
刺足根蟎以成蟎在土壤中越冬,腐爛的鱗莖殘瓣中最多,也可在貯藏鱗莖鱗瓣內越冬。
(2)防治方法
①選用無病蟲的土壤或田塊種植 不與根蟎寄主植物連栽、混栽。高溫季節深耕曝曬,可消滅大量根蟎。種前土壤消毒,並選用無蟲鱗莖,可防止根蟎和腐爛病的發生蔓延。
②葯劑防治 用20%氰戊菊酯乳油與40%辛硫磷乳油1∶9混合,每667平方米用200~250毫升,拌適量濕潤細土,翻耕後撒入田內,然後整地種植。用73%克蟎特乳油2000倍液或15%噠蟎靈乳油3000~4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倍液噴灑鱗莖。如在上述任一種葯液中浸10~15分鍾,晾乾後種植,都有很好防效。生長期間在根部撒施3%氯唑磷顆粒劑,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或澆灌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都有一定效果。
5. 怎樣才能養好鬱金香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植物,又名富貴花、草麝香。鬱金香可作花壇群植或切花用,其花單生頂端,大型直立,花色豐富艷麗,有鮮紅、黃、橙黃、白、紫、墨紅、粉紅以及鑲邊和條紋。花型有杯型、碗型、球型、卵型、重瓣型及百合花型等。鱗莖為卵圓形或扁圓錐形,高3~4.5厘米,橫徑2.5~4厘米。花柱圓柱形,高20~50厘米。
要選純正品種,無病蟲危害,無損傷的大球,因為種球周徑要求8厘米以上,6厘米不會開花,6~8厘米開花沒保證。種球按周徑可分四級:一級12厘米以上(直徑3.8厘米以上),二級11~12厘米(3.5~3.8厘米),三級10~11厘米(3.2~3.5厘米),10厘米以下(3.2厘米以下)為等外。種球皮色深色為紅色品種,淺色為淡黃色或白色。還要問清是進口球,還是國產球,常溫球還是低溫球。常溫球是種球未經低溫處理,種後經自然低溫期,花期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5℃低溫球是球通過花芽分化後,經60天5℃低溫處理,在18~20℃下種植,花期可提前元旦至春節。9℃低溫球是指花芽分化後用9℃低溫處理,在種前仍再需通過一段5℃低溫才能提早開花。要問清是切花品種(花莖高40~60厘米)還是盆栽品種(花莖高20~30厘米),是單瓣或是重瓣品種。
挑選時莖葉綠色,葉略被白粉,無泛黃現象,花梗直挺,花瓣硬挺,瓣尖端無偏藍色的瓣紋,花莖頸部較粗大,花托曲率越小表示越新鮮,有睡眠運動習性和低溫花瓣宿合習性。
種球選購後,先剝掉外皮,將種球與基質嚴格消毒。地栽選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土,按行距20~25厘米,株距10~15厘米種下,覆土4厘米,栽後澆透水,開春種球萌發。盆栽基質可用園土4份,棉籽殼3份,陶粒(或炭渣)2份,粗沙1份,或腐葉土(或泥炭)4份,珍珠岩3份(或樹皮或木屑2份),蛭石2份,粗沙1~2份。基質中還加50%多菌靈,呋喃丹350克/立方米,並拌入少許復合肥顆粒,腐熟餅肥末。每盆種1~4球,球入土深8~10厘米,球頂離土3~4厘米。新葉出土後,施以氮為主的壯苗肥,每周一次,施後次日澆水。當長到3~4張新葉時,要施以磷為主的復合肥,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現蕾後施以磷鉀為主液肥,使花色鮮艷。花後剪掉花葶,施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的液肥,促進鱗莖膨大。6月上中旬挖起鱗莖收藏。鬱金香常見的病蟲害有灰霉枯萎病、基腐病、菌核病、球莖腐爛病、根虱等。球莖可用苯來特1000倍浸種15~30分鍾,發病後可噴80%代森鋅500倍或75%百菌清800倍。病毒病可拔除病株,脫毒,消滅蚜蟲防治。根虱將鱗莖放入稀石灰水中浸10分鍾可殺死。
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美麗球根花卉,葉秀麗素雅,花莖剛勁挺拔,花似高盞酒杯,絢麗多彩。如分色種植,如綵帶飄逸,若單株栽培,姿容秀麗亭亭玉立,芬芳溢然,令人賞心悅目。是荷蘭的國花。
6. 鬱金香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1)症狀 受侵染的葉芽發育不良,呈現畸形捲曲。如果環境潮濕,感病組織會產生大量的灰霉狀分生孢子,而使鄰近植株葉片感病。因此,種球的生長而受到極大影響。
花受害後,開始出現白色或淺黃色病斑,隨後迅速擴大而枯萎,或者變為褐色而乾枯。
花梗上也會出現環帶狀,上面有時發生分生孢子層。該病發生的每個階段都極易感染花朵。種球外殼上生有菌核,或者在外鱗片上出現圓形、橢圓形凹斑,中心灰黃色,邊緣褐色,裡麵包含有一個至數個菌核。
(2)發生規律 病菌屬於半知菌亞門,常見於鬱金香生產區域。分生孢子在5℃和濕度達90%以上時即可產生,春季低溫、雨天多濕時發病嚴重。菌絲和菌核可以留在腐爛的種球或土壤中越冬。感病種球種植後,受害的幼芽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是地上部分受害的主要侵染來源。
(3)防治方法
①栽植時去除感病種球,並實行輪作制度。
②一旦發現有呈現該病症狀的芽或花苞,立即清除,以免進一步傳染。
③栽種以前將種球放在2%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鍾,晾乾後種植。
④生長期可以噴灑50%撲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靈2000倍液,或50%多霉靈1000倍液。
7. 鬱金香有哪些病蟲害
1.菌核病
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侵染莖部,產生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
【防治方法】
(1)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
(2)發病後立即拔除患病植株,並噴灑18%波爾多液或代森鋅500倍液。
2.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植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1)花葉病毒:受害的葉片出現黃色色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若有蟲害要注害及時防治蚜蟲和鏟除雜草。
(2)碎色病害:患病植株的葉片上形成花葉、淡綠色或淺灰白色斑紋,在紫色或紅色品種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或大小不等的斑點,在白色或淺色的花瓣上,出現碎色症狀則不太明顯,重病的植株生長不良,葉緣呈波紋狀或扭曲。
【防治方法】
(1)對新進的鬱金香種球,應該採用莖尖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方法脫毒,建立無病毒母本園,以獲取無毒苗;
(2)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並銷毀,以減產毒源;
(3)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播的蚜蟲;
(4)鬱金香最好不與百合屬植物毗鄰種植,避免相互傳染病毒。
3.基腐病
主要危害球莖和根。病毒多發生在球莖基部,初期出現灰色凹陷小斑,邊緣呈暗褐色,爾後發展為灰白色或褐色軟腐,並有酸臭味,感病組織最後皺縮、變硬,呈干腐狀,外有白色或粉紅色霉和孢子粉塊。
病原是鬱金香尖鐮孢菌。該病菌在感病球莖和土壤中越冬。
【防治方法】①在乾燥天氣適當提前收獲球莖,盡可能避免日灼傷、擦傷,或其他損傷。挖掘出的球莖在48小時內,用苯來特1000~1200倍液浸漬15~30分鍾,有利於防病。②貯藏球莖不宜堆積過高,最好排成薄層,並需保持冷涼、乾燥、通風的環境條件。③及時挖除有病球莖,並銷毀。
4.灰霉枯萎病
又名鬱金香火疫病、鬱金香褐色斑點病。鬱金香的葉、花和球莖均可受害。常引起葉片、花變褐色,最後枯萎。幼葉伸展時即可被侵染。葉片病斑初為淡黃色,呈圓形或長圓形,稍凹陷,有深色水漬狀邊緣。後期病斑擴大,變為灰褐色。當病斑發生於葉緣時,引起葉片向一側卷皺。當天氣潮濕時,病部覆蓋大量灰色霉層。花被侵染後,產生淺褐色病斑,隨後病斑逐漸擴大,並變為深褐色,最後枯萎。
由鬱金香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
【防治方法】①病毒較重的圃地,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是防治灰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②改進灌水方式,不直接對植株澆水(即通常的上方澆水),以免病菌借水滴飛濺傳播;控制使用氮肥,因氮肥過多能促進發病。③收獲時避免損傷球莖,並剔除有病球莖集中處理。留種的健康球莖應貯藏在冷涼、乾燥和通風處。④發現病株及病球莖,立即拔除並銷毀。⑤植株發病期,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保護,也可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霧。
5.球莖腐爛病
感病球莖產生暗褐色凹陷病斑,內部組織逐漸腐爛。後期球莖呈朽木狀干腐。該病在生長期植株的地上部分也可表現症狀,即在幼芽和嫩葉頂部出現水漬狀病斑,病健組織界限清晰,病部常覆蓋一層青黴。由感病球莖長出的植株,通常矮縮、失綠,不能開花,或花呈畸形,且提前枯萎。
引起鬱金香球莖腐爛有兩種真菌,即圓弧青黴菌和叢花青黴菌。這兩種青黴菌寄主范圍較廣,除鬱金香外,還可危害風信子、水仙和其他百合科值物的鱗莖。受損傷的球莖最易發病,因此機械損傷、灼傷與蟲害造成的傷口,均與病害發生有密切關系;陰涼的環境有利於病菌侵染;貯藏場所通風不良和悶熱時,病害發展迅速。
【防治方法】①保護球莖不受損傷,在栽培和貯藏期間的各種操作,應盡可能避免使球莖受到各種損傷,減少發病。②保持良好的貯藏環境,貯藏場所要通風良好、保持乾燥、清潔和適宜的濕度,使其不利於病害發生。③及時清除有病的球莖,並集中處理,減少傳染源。
6.根虱
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防治方法可將帶蟲的鱗莖放入稀薄石灰水中浸10分鍾,取出沖洗干凈,即可殺死根虱。
8. 鬱金香主要的病害有哪些要怎麼防治
主要有青黴病、灰腐病、枯萎病、腐爛病和碎色花瓣病等危害幼苗和鱗莖,應內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使用多菌靈容、百菌清、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等殺菌葯物,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如果使用半個月左右不見好轉,需要換用另外一種葯物。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刺足根蟎等。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蚜蟲,防止碎色花瓣病傳播為害。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注鱗莖,防止刺足根蟎為害。
9. 鬱金香有哪些病毒病
鬱金香的病毒病,在全世界廣泛發生。受病毒病危害的鬱金香鱗莖生長量減少,植株產生獨特的條斑、褪色斑,花紋,品質下降,且往往開花期延遲。常見的病毒病有鬱金香碎色花瓣病,鬱金香花葉病、鬱金香壞死病、鬱金香條斑花葉病等。現重點介紹前三種病毒病。
(1)鬱金香碎色花瓣病
①症狀:鬱金香碎色花瓣病主要表現在花朵上,在同一朵花上花瓣的顏色深淺不同,有的加深,有的正常,有的卻變淺形成鑲色的花瓣,故稱為「碎色」。有的碎色呈斑駁狀,有的呈條紋狀,有的大部分呈白色或淺黃色。受害葉片會出現顏色較淺的斑紋或條紋。受害鱗莖發育不良,植株變矮小,生活力下降。
②發生規律:鱗莖帶毒。在生長期通過蚜蟲傳播,在鱗莖貯藏期,由鬱金香圓尾蚜傳播。對於此病毒,重瓣品種比單瓣品種更易感染。
③防治方法:一旦發生,無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故要加強農業防治和病蟲害防治。在發病的棚室里,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抑太保15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減少蚜蟲傳播病毒的機會;鱗莖貯藏前,也需用80%敵敵畏乳液8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噴灑貯藏室及存放容器。
(2)鬱金香花葉病
①症狀:感染花葉病的鬱金香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雀斑狀斑點,有時產生壞死斑;花呈暗色或深色斑點。生長發育受影響;症狀嚴重時,球莖長不大,危害重大。
②發生規律:此病系黃瓜花葉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土壤傳播,也可通過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播。
③防治方法:同鬱金香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此病發生,無有效的防治措施,故嚴格土壤消毒,加強蚜蟲等傳播媒介的殺滅。
(3)鬱金香壞死病
①症狀:葉、莖、花蕾及花瓣產生紡錘形的壞死斑,嚴重的植株枯死,球莖內的維管束變色。
②發生規律:鬱金香壞死病主要由煙草壞死病毒所致,此病可通過土壤傳播,機械傳播,球莖也可帶毒傳染。土壤水分高時,發病較多。
③防治方法:嚴格土壤消毒;種植、換盆時操作小心,避免出現機械傷口;降低土壤水分。
10. 鬱金香有哪些常見的病害
(1)灰霉病。主要危害幼苗、葉片和花。防治方法:在種植時挑選生長健康的種球,並用1500倍液50%代森銨消毒10分鍾,清水洗凈晾乾後再種。
(2)病朽菌核病。該病主要危害幼苗與鱗莖,使鱗莖軟腐,幼苗死亡。防治方法:鱗莖應貯藏在室溫20℃以下的通風處為好。栽植土壤預先要消毒。發病植株要立即拔除銷毀。發病初期及時用500倍代森鋅噴灑植株。
(3)腐敗病。該病主要危害鬱金香鱗莖與植株。防治方法:鱗莖貯藏時,不能高溫高濕,並要注意通風,避免連作。發現病株與帶病的鱗莖要及時處理掉。感病初期及時用1000倍的70%托布津液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