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生態特徵
1. 杜鵑花有什麼生態習性
杜鵑花屬種類多,習性差異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回氣候,惡酷熱乾燥答。杜鵑花不耐暴曬,夏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
杜鵑花原產地生境
一般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5.5~6.5的酸性土壤,黏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生長不良。部分種及園藝品種耐乾旱、瘠薄,可在土壤pH7~8之間生長。抽梢一般在春、秋兩季,以春梢為主。立秋前後萌發的新梢,尚能木質化,若形成新梢太晚,冬季易受凍害。生長適宜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以後隨溫度上升,花芽逐漸膨大。一般露地栽培3~5月開花,高海拔地區則晚至7~8月開花。北方在溫室栽培,1~2月即可開花。杜鵑花耐修剪,隱芽受刺激後極易萌發,可藉此控制樹形,復壯樹體。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一般而言,杜鵑花種子萌發需10~30天。落葉類杜鵑花從播種到開花需2~3年時間,高山常綠杜鵑花則依據不同的亞屬和亞組又有所不同。杜鵑花種子細如塵埃,播種須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鵑花開花過程
2. 杜鵑花有哪些生態類型
杜鵑花的形態多樣性與生態類型和習性息息相關。杜鵑花的生態類型又與杜鵑花分布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從杜鵑花的地理分布和垂直分布來看,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會生長發育出不同的生態類型。即使同一種杜鵑花,因生長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也會出現形態上的差異和分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垂直分布的氣候條件,孕育了杜鵑花種類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造就了杜鵑花生態類型的多樣性,這是其長期以來主動適應生長環境的結果。高山常綠杜鵑花的生態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熱帶及南亞熱帶附生灌木型:通常分布於南亞熱帶及熱帶季雨林中,依附在樹干或枝杈及石頭上。因氣候特別溫暖濕潤,這里的杜鵑花株高一般1~2米,枝條柔軟下垂,發達的根系緊貼在樹皮或石頭上,靠吸取林內飄落的枯枝落葉腐爛分解後的養分生長。
(2)亞熱帶山地常綠喬木型:在亞熱帶低谷平地,分布著山地常綠闊葉季雨林,林內土壤深厚、肥沃,少數杜鵑花就混生於此類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這類杜鵑都比較高大,成喬木狀,高度都在5~10米甚至以上。
(3)亞熱帶山地旱生灌木型:分布於亞熱帶山地的山坡上。這一地帶生長著以雲南松、華山松為主的松櫟林。在這種林內,土壤乾燥瘠薄,有機質含量少,陰坡比陽坡的生長條件好。這里的杜鵑花有較強的耐旱力,樹干通常彎曲,樹皮粗厚,植株高度在2~3米。
(4)溫帶亞高山大灌木型:通常生長於溫帶的高山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內。這一帶杜鵑花種類最多,是最繁茂的地區,有時可覆蓋整個山頭,達十幾平方千米。植株高度在2~4米。
(5)溫帶高山濕生灌木型:生長於潮濕、積水的高山沼澤地帶,由於常年枯枝落葉的堆積,地面被一層厚的泥炭蘚、錦絲蘚所覆蓋,地表松軟有彈性,踏上去會滲出水來,融雪或雨季後則積水成沼澤。生長在這里的杜鵑花常以片狀、點狀的方式間斷分布,生長茂盛,高1~2米。
(6)溫帶高山墊狀灌木型:大都分布在高山流石灘及岩石風化帶下部。這里表層多礫石,土壤瘠薄,氣候終年寒冷,風速大,紫外線十分強烈,雪封時間長,因而杜鵑花生長時間短,樹型都很矮小,高僅10~70厘米,分枝低而密集,緊貼地表,呈匍匐狀矮小灌木,葉片集生於枝頂,邊緣反卷,背面常被絨毛或蠟質層,花朵密生枝頂。6~7月份杜鵑花盛開,宛如給山上鋪了一層五彩的織錦。
3. 杜鵑的特徵和品種是什麼
杜鵑花大多為常綠灌木,高1~2米,有直立主幹或多干叢生,枝幹褐色,表皮薄而細密,小枝有毛或無毛,互生或輪生,很少對生。葉紙質,正背兩面有棕色剛毛。花冠喇叭狀、鍾狀、漏斗狀或高腳碟狀,4~5裂,深淺不一,覆瓦狀排列。花色有紅、白、黃、紫、粉及一些中間色。單花或雙花,乃至10餘朵即合成總狀傘形花序,每朵花有小花梗。蒴果,果熟時自頂端開裂。種子多而細小。杜鵑花全屬900餘種。由於處的生態環境不同,其形態差異十分懸殊。根據親本來源和形態特徵通常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和夏鵑4個類型。
1.東鵑
即東洋鵑,又稱春鵑小葉種。原產日本。主要包括石岩杜鵑及其變種,品種很多。特徵是植株矮小,分枝散亂,葉片薄而色淡,毛少,有光亮。4月份開花,著花繁密,花朵小,少有重瓣。花色多種。傳統品種有雪月、新天地及四季之譽等。
2.毛鵑
又稱毛葉杜鵑、春鵑大葉種。包括錦綉杜鵑、白花杜鵑及其變種、雜交種。植株高大,生長健壯,適應能力強。常用作嫁接西鵑的砧木。花大,少有重瓣。花色有紅紫、粉、白及復色。品種較少。栽培較多的有玉蝴蝶、紫蝴蝶、玉鈴等。
3.西鵑
最早在西歐育成,故稱西洋鵑。花色、花形最多,最美麗的一類。其主要特徵是體型矮壯,樹冠緊密,葉片濃綠色,較厚,有光澤,毛少。花期4~5月。多數為重瓣。花色十分豐富。傳統品種有皇冠、錦袍、四海波等。
4.夏鵑
原產印度和日本。日本稱皋月杜鵑。先發枝葉,後開花,是開花最晚的種類。花期5~6月份。花色、花形和西鵑一樣豐富。也是製作樁景的好植物材料。傳統品種有長華、大紅袍、五寶綠珠等。
杜鵑分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亞洲最多,我國分布廣泛。
杜鵑喜歡濕潤和涼爽,喜肥但忌濃肥,喜歡微酸性、不含鈣鎂的水和土,較耐寒,喜半陰,忌烈日曝曬。
4. 杜鵑花的生態習性是什麼
杜鵑花的生態習性: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或落葉灌木,高約2米,枝細而直,有棕色或褐色伏毛;葉長橢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長3—5厘米,先端尖,表面濃綠色,疏生硬毛,背面淡綠,密生硬毛,葉毛長存不落;花漏斗狀,玫瑰紅色,3—5月開花。
杜鵑花分布很廣,片布於北半球寒溫兩帶,海拔高度可由平地至5000米高的峻嶺之上,但以海拔3000米處最為繁茂。好生於酸性土壤,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大都耐蔭喜溫,不耐漬水,常綠性的種類在平地多生長不良,四川峨嵋山和雲南玉龍山為我國杜鵑花類的主要分布區。
5. 杜鵑花有什麼特點
杜鵑花的特點是: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
6. 杜鵑花有什麼特點
杜鵑花
杜鵑花--花中西施
學名: simsii
英名:Indian Azalea
別名: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科名:杜鵑花科
產地與習性: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習性差異也很大,但多數種產於高海拔地區,喜涼爽、濕潤氣候、忌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值在7~8之間也能生長。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曬,夏、秋季應有林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一般於春、秋二季抽梢,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氣溫超過30℃或低於5℃則生長趨於停滯。冬季有短暫的休眠期。
形態特徵:杜鵑花屬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由大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注意: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後會引起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中毒後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
繁栽要點:可用播種、扦插、嫁接及壓條等方法繁殖。
應用:杜鵑花花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杜鵑花可葯用,有些亦可食用。
在家養環境中,杜鵑花以盆栽為佳。上盆時間選在早春或晚秋為宜。杜鵑花根系擴展緩慢,l~2年生宜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每隔3~5年換盆1次,同時修整根系。澆水,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溫度低時少澆;高時,要隨干隨澆,但絕對不能積水。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對2~4年生苗,為加速植株成型,常通過摘心、摘蕾來促發新枝;植株成型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枝及重疊紊亂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杜鵑花,群眾又叫映山紅,泛指各種紅色的杜鵑花,形容它那如火如荼的鮮紅的光彩把山都映紅了。其實杜鵑花哪只紅色,現今植物分類學上僅把「映山紅」作為其中一個種類(包括許多栽培品種)。杜鵑花自然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全球800餘種,我國就有600多種,雲南一省有近300種之多。無疑,中國是杜鵑花的原生地,而雲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杜鵑花多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喬木,亦有高僅幾厘米、匍匐於岩石地面的旬行杜鵑、紫背杜鵑,也有高達數丈、繁花萬朵的大樹杜鵑、巨魁杜鵑。杜鵑花的頂成傘形花絮,由數朵鍾狀或漏斗狀的花朵組成,宛如有一個飽滿的綉球。葉片多為革質.大如批把,小似指甲,尚有一種吐尖杜鵑,葉片竟長達70多厘米, 寬20多厘米;果為蒴果,種子細如塵埃,播種須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杜鵑花在雲南生長於海拔800米—4500米的高山、中山、低丘和田野,以滇西部高山種類最為豐富。尤其是高山冷濕地帶。多種常綠杜鵑如黃杯杜鵑、白雪杜鵑、團花杜鵑、寬鍾杜鵑等各色杜鵑花,常成密集的杜鵑花灌叢和純林,竟有連綿一二十公里盡為杜鵑花「花海」的奇觀。杜鵑花的花期依氣候和各種而不同,低山暖熱地帶多在2—3月開放,中山溫涼地帶多在4—6月開放,高山冷涼地帶多在7—8月開放。因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生態環境之復雜多樣,杜鵑花的體態風姿也是多種多樣:有的枝葉扶疏,有的干枝百干;有的鬱郁蔥蔥,俊秀挺拔,有的曲若虯龍,蒼勁古雅。其花色更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殷紅似火、金光燦燦、晶藍如寶,或帶斑帶點,或帶條帶塊,粉紅的、洋紅的、橙黃色的、淡紫色的、黃中帶紅的、紅中帶白的、白中帶綠的,真是千變萬化,無奇不有。有的濃妝艷服,有的淡著縞素,有的丹唇皓齒,有的芬芳沁人,真的各具風姿,儀態萬千。
正因為杜鵑花在園林上的重要價值,我國品種豐富的社鵑花資源早就為西洋各國所覬覦。早在19世紀初,他們曾不惜巨資多次派人前來雲南採集標本、種子,現今英國皇家植物園誇耀於世的幾百種杜鵑花系多自雲南採集培育,早已蔚然成林,花蕾盛開之際,英倫士女,往來如梭,流連忘返。
1919年,英國採集家傅利斯在雲南騰沖高黎貢山西坡,意外地發現了他從未見過的「杜鵑巨人」——大樹杜鵑。貪婪之心,驅使他雇來苦力,橫著心,舉起斧,硬將這一株高達25米、胸徑達87厘米、樹齡達280年的大樹杜鵑砍倒,撈了一個圓盤狀的木材標本回去,至今仍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但在63年之後,1981年2月,科學家又在原址,找到了這世界已知的最高最大的杜鵑花王。後經騰沖縣林業局進一步調查,現有胸徑在1米以上的大樹杜鵑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徑粗達3.07米,樹齡在500年以上。大樹杜鵑的花序是一個十分秀美的花團,水紅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長6厘米—8厘米、口徑6厘米的鍾形花朵組成,花序直徑達25厘米。這項天立地的大樹杜鵑,茂盛的樹冠遮天蔽日,燦爛的花朵美如雲霞,它是雲南的驕傲,它是祖國的驕傲!
7. 杜鵑花的生態習性是怎樣的
杜鵑在世界各地廣泛分布,以高海拔處最多,不同品種由於產地不同,對溫度要求差異較大,多數品種喜溫涼濕潤、怕高溫乾燥、畏寒,生長適溫12~25℃,夏季不能超過35℃,冬季不宜低於5℃,但毛鵑、夏鵑在華東地區可露地過冬,特別毛鵑可耐-12℃低溫。性耐陰濕,喜半陰、濕潤和通風良好之地。土壤以富有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疏鬆沙質土壤,微酸性pH5.5~6.5為宜。因其根淺而纖弱,怕澇又怕旱,喜薄肥,怕濃肥。
8. 關於杜鵑花的特徵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來形態各異。由大源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
9. 介紹一下杜鵑花的形態.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
1、杜鵑花的形態:
杜鵑花的的花蕾是卵球形,鱗片在中間和上面被粗糙的毛,睫毛在邊緣。花兩到三簇生在分枝的頂部。花梗長八毫米,密被亮棕色粗糙的毛。
花萼五片深裂,裂片三角形長卵形,長五毫米,粗糙的毛,邊緣有睫毛。花冠寬漏斗狀,玫瑰色,亮紅色或暗紅色,長三點五到四厘米,寬一點五到兩厘米。
2、杜鵑花的生活環境:
杜鵑花生於海拔五百到一千二米的山地灌木或松林中。它喜歡酸性土壤,生長不好,甚至在石灰性土壤。
3、杜鵑花的生活習性:
杜鵑花喜歡涼爽、潮濕、通風的半陰涼環境,既怕酷暑又怕嚴寒。適宜生長的溫度為十二攝氏度到二十五攝氏度,夏季超過三十五攝氏度時,新梢和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
(9)杜鵑花的生態特徵擴展閱讀:
杜鵑花是一種偏向於依賴酸性土壤的花卉,所以種植時一定要選用酸性土。可以將泥炭土、園土和沙按照5:3:2的比例進行配製,由此使它適合杜鵑花生長,盡量選用透氣排水並疏鬆肥沃的酸性土壤。
杜鵑不喜歡陰,所以在杜鵑花的養殖過程中需要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然而夏季還需要對其遮蔭,以防杜鵑花被曬傷,其餘季節則要把杜鵑花放在光照強的地方,使其能夠開出更美的花朵。
養杜鵑花注意略施肥料,多增加次數,適當為其補充養分,使其生長旺盛。但是杜鵑花根系不是很強,只需要施肥時不要濃肥,也不要選擇生肥,這都很容易導致杜鵑花爛根,整個植株也很有可能死亡。
10. 杜鵑花的特點
1、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內,甚至不生長。因此容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10)杜鵑花的生態特徵擴展閱讀: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
有的葉花可入葯或提取芳香油,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