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最名貴杜鵑花品種

最名貴杜鵑花品種

發布時間: 2021-01-19 12:18:34

⑴ 一盆名貴的杜鵑花老不長葉子,感覺快要死了,咋辦

杜鵑花適合怎樣的培養土? 土壤的選擇,對杜鵑花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種而異,但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鵑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會長得旺盛,如果在鹼性土壤中,不久就葉黃衰竭而死。杜鵑花被視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葉土一般均屬酸性土,而以松葉腐殖土最好,是種植杜鵑花比較理想的培養土。可到山區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種植松柏樹多的地下取土。並在使用前增加適量的硫磺粉、白礬,提高其酸性後再使用。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腐殖質多,可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氣、吸熱保溫。還能減輕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危害,促進杜鵑花的根系向四處擴展。 江蘇宜興銅冠山及浙江奉化新產品黑山泥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發育,各地多採用。培養土也可以自製。取經過風化的山表土2份,落葉1份,食草動物干糞1份,混堆1年,篩去雜質,即可使用。也可用山皮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l份分層堆漚,經1-2年後篩過使用。制好的培養土應貯存在室內,以防止因日曬雨淋降低肥力。 杜鵑花上盆翻盆應注意什麼? 杜鵑花扦插成活就應上盆。花盆以通透性能良好的泥盆最佳,紫沙盆次之,釉盆及瓷盆最差。上盆時應注意選擇花盆的尺寸,切忌小苗用大盆。如果盆太大,盆土經久不於,通氣就會不好,同時根系不易達到盆壁,影響幼苗的發育。一般扦插苗可選擇直徑為10厘米左右的泥盆,一年之後再翻入15厘米左有的花盆。上盆時,應注意做好排水層,先用瓦片蓋住排水孔,再放入1/3的粗土粒,並略加細土。然後將杜鵑苗放入,一手扶正幼苗,一手向盆中填土。填土注意只能填至盆口下2厘米處,不能過滿,以便日後澆水,最後將盆四周批實,搖動花盆,使盆面平整。種植完後,要用噴壺澆一次透水。注意在燒水時須澆至盆底有水滲出才行。如果澆水不透,只撓濕衰層而濕不到內層,會使盆花乾死。 杜鵑花有兩種情況要進行翻盆。一是幼苗長大,根系充滿盆土,需要擴大根康伸展范圍。平時應注意盆底排水孔有沒有根伸出,如有就賽進行翻盆,將植株從小盆翻入大盆。二是盆花生長2-3年之後,盆土的臃分消耗殆盡,為補充養分,改良土壤,要更換盆土。 杜鵑花翻盆一般在寥攀花後,或在秋季孕蕾之前進行。翻盆時,除去部分宿土,應注意用利剪修去者根。老根就是那些生長不良而發黑、干癟的根須。但要注意:幼苗翻盆時,不能修根。植株翻盆時,應注意根部要帶著土球。上好盆之後,也應注意第一次澆水要透,以後數日應讓其幹些。過濕,則根部剪口會腐爛。一般要等到新根長出之後才能正常灌水。如果在秋季翻盆,最好在10月份進行。杜鵑花雖喜冷涼,但翻盆後過冬應注意保溫。如無溫室,可在朝南向陽通風的地方搭小棚,蓋上塑料薄膜就可以安全過冬。杜鵑花朗盆,一般小苗每年翻一次,大棵杜鵑2-3年翻盆1次。 怎樣給杜鵑花澆水? 杜鵑花澆水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杜鵑花的根系比較細弱,既伯澇,又不耐旱,過干或過濕對植株生長都不利,因而要特別注意控制水量。如果在展葉期缺水,就會使杜鵑花的葉色變黃,葉捲曲,如幹得厲害,還會枯死。要是開花時缺水,則會花瓣軟癟,花朵下垂,花色不鮮艷,甚至會花朵凋萎而死亡。所以必須根據天氣晴雨、空氣干濕、盆土含水量等情況酌情澆水。 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必澆透,嚴防澆半截水。春秋兩季是杜鵑花的生長、開花、育蕾期,供水要適當多些,但花期不能澆得太多,水大會使花朵及早凋謝。一般倩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1次。夏季萌發新枝,生長旺盛,消耗的水分也多,加之氣溫高,空氣乾燥,需每天澆足1-2次。如果幾天未下雨,空氣乾燥,還應用細眼噴壺向花葉噴灑清水,對花盆周圍的地面也要噴些,以增加空氣濕度。黃梅天或多雨情況下,應停止澆水並及時排出盆中積水。入秋後氣溫雖有降低,但空氣乾燥,蒸發量仍很大,也要經常澆水使盆土保持濕潤。花芽分化時,要適當控制水量,以促使花芽形成。10月以後,花盆入室,澆水量應酌情減少,枝幹中水分含量少,植株組織發育充實,可以增加抗寒能力。這時保持盆土稍有潮濕即可。 給杜鵑花澆水時怎樣進行水質處理? 給杜鵑花澆水,要特別注意水質。用水最好用天然雨水,因為天然雨水中不含漂白粉等葯物和雜質。其次是河水和池塘水,再次是自來水。自來水是經過凈化處理過的軟水,其中含有漂白粉、液氯、明礬等化學葯劑,若長期使用這種水,會使盆土中的鹼性逐漸加重,不利於杜鵑花的生長。因此,必須對水質處理之後再使用。處理方法是使其酸化。對水質呈中性或偏鹼性的水,要配製成酸性水。通常的方法是用硫酸亞鐵(綠礬)和食用醋使水酸化。如果水質鹼性偏高,可用硫酸亞鐵和食用醋配合使用,具體用量可根據測得的水、硫酸亞鐵、食醋的酸鹼值配製。簡易方法是,長期澆灌含0.1%一O.5%硫酸亞鐵的水溶液,或10-15天在盆面撒少許硫酸亞鐵。也可10-15天澆灌含食醋0.5%一1%的水溶液一次。澆水也可用經過晾化處理後的自來水和井水。晾水可減輕自來水中的有害離子的危害;也可提高井水的水溫,消除水與盆土的溫差,以利根系吸收。使用自來水時也要加0.15%的硫酸亞鐵。澆水時如能與腐熟肥液水輪流澆灌則更為有益。因為常用這兩種水可以使盆土保持一定的酸性,又能供給一定的營養素,適合於杜鵑花的生長的需要。 杜鵑花應該怎樣施肥? 杜鵑花是一種不需要大肥的花,如果肥料施得太多或過濃,反而會對它的生長不利。但這樣說,並不是說不要施肥,要使它花開得多,開很大,還是霄要適時適量地施一些肥的。所以養花行家對施肥總結出了8個字的經驗:即「乾肥少施,液肥薄施」。這是十分恰當的,值得養花者參考。在一般情況下,1。2年的幼苗可以不必施肥,因為腐殖土中含有的肥力已夠供給幼苗生長發育的需要。2-3年生的小植株,從晚春或韌夏起,可每隔10一15天施一次稀餅肥水或稀薄礬肥水。4年以上的植株,可於每年春、秋季各施約20克的干餅肥。6月中旬,可施一次速效性磷、鉀肥,以促進花芽分化。6月以後就可停止施肥。在花謝之後,正是新枝生長的時候,可施一次濃度稍微高一些的液肥,但切不可施得太濃,更不可施生肥,否則會損傷根系。夏季過多的施肥,會使老葉脫落,新葉發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栽植的杜鵑花,最易出現的偏差,不是植株缺肥,而是由於施肥過多造成的損害。如果出現因肥多而發生的葉片枯黃等情況時,要立即停施肥料,挖除乾肥,並多澆水,以沖去積留土中的肥分,澆過後移置通風處養護,有的需沖洗2次。這樣,過半年後可逐漸生長正常。 如果夏季不出現異常,在立秋以後,杜鵑又會開始第二次旺盛生長的時期,在這短時間內,可迫施1-2次過磷酸鈣等磷肥的稀液,以供給植株生長和孕蕾的需要。每次施肥後,隔2天應澆一次清水,還要將盆土刨松一次,使盆土充分通氣。入冬以後,隨著天氣漸冷,植株停止生長,施肥也應立即停止。若不停止施肥,使植株萌發出嫩葉來,反而會使杜鵑難以越冬,千萬不可大意。 怎樣為杜鵑花修枝整形? 杜鵑花的萌發力和再生力很強,每隔1-2年在花謝之後,就要換一個比原來大些的花盆,並換上新的培養土。有經驗的養花者,常常在換盆的時候同時結合進行修枝整形,有意識地修剪出一種美觀的樹型來。在進行硫剪時,應剪去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下垂技、徒長枝和病蟲枝,這不僅是為了樹型的美觀,更是為了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節省養分,促使主枝強壯,以便盡快萌發新梢,使來年開花時能達到花多、花大、色艷的目的。 杜鵑開花後,它的殘花常常經久不落,這就會耗去不少養分。為了不讓養分白白消耗掉,應該及時把殘花摘去,讓養分供應萌發新技的需要。另外,植株較矮的夏鵑,長有很多的橫生枝,每到春李,根部的枝幹上就會萌發出許多小枝,為了使養分集中供應主枝和花朵,讓它生長膊更快、更腮大,也應及時把這些小枝剪去。如果花茁太多,除保留每枝1久院外,其餘的花西也要除去。究竟修剪成哪一樣樹型好,這可以根據自己喜好來決定,有傘·形、圓形、半圓形、寶塔形、方形等,可以任意選擇,然後去刻意修剪。 、杜鵑花怎樣扦插繁殖?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壓條、分株、播種五種方法,其中以採用扦插法最為普遍,繁殖量最大;壓條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復雜,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種才用嫁接,播種主要用培育品種。 採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徑的新淺瓦盆為好,因其透氣性良好,易於生根。可用20%腐殖園土、40%馬糞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養土為基質。扦插的時間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這時氣溫在20-25℃之間,最適宜扦插.扦插時,選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發育健壯的枝梢作插穗,用極鑷利的媳按刀;帶節切取6-10厘米,切口要求平滑整齊,剪除下部葉片,只留頂端3-4片小葉。購買維生素B12針劑1支,打開後,把扦插條在葯液中蘸一下,取出晾一會即可進行扦插。插前,應在前一天用噴壺將盆內培養土噴潮,但不可噴得過多,到第二天正好嘲潤,最適合扦插。插的深度為3-4厘米。插時,先用筷子在土中攢個洞,再將插穗插入,用手將士壓實,使盆土與插穗充分接觸,然後澆一次透水。插好後,花盆最好用塑料袋罩上,袋口用帶子紮好,需要澆水時再打開,澆實後重新紮好。扦插過的花盆應放置在無陽光的直曬處,扦插的盆土10天內每天都要噴水,除雨天外,陰天可噴1次,氣候乾燥時宜噴2次,但每天噴水量都不宜過多。lO天後仍要經常注意保持土壤濕潤。4-5星期內要遮蔭,直至萌芽以後才可逐漸讓其接受一些陽光。一般約需2個月後生根。此後只需要在中午遮蔭2-3小時,其餘時間可任其接受光照,以利在其光合作用中自行製造養分。 杜鵑花怎樣用壓條繁殖? 杜鵑花壓條繁殖也是常用的繁殖方法之一,一般採用高技壓條。杜鵑花壓條常在4-5月間進行。具體操作法是:先在盆栽的杜鵑花的母株上取2-3年生的健壯枝條,離枝條頂端10-12厘米處用鋒利的小刀割開約1厘米寬的一圈環形枝皮,將韌皮部的篩管輕輕剝離干凈,切斷葉子製造有機物向下輸送的渠道,使之聚集,以加速細胞分裂而形成瘤狀突起,萌發根芽。然後用一塊長方形塑料薄膜鬆鬆地包卷兩圈,在環形切口下端2-3厘米處用細繩扎緊,留塑料薄膜上端張開成喇叭袋子狀,隨即將潮濕的泥土和少許苔蘚填入,再把袋形的上埠扎緊,將花盆移到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做日常管理。澆水時應向葉片噴水,讓水沿著枝幹下流,慢慢滲入袋中,保持袋內泥土經常濕潤,以利枝條上傷口癒合,使之及早萌生新的根須。大約在3-4個月後根須長至2-3厘米長時,即可切斷枝條,使其離開母株,栽入新的盆土中。 杜鵑花怎樣播種繁殖? 播種為有性繁殖。由於自然雜交的結實率很低,一般都要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杜鵑的結實率,獲得較多的種子。其主要做法是在杜鵑花盛開的時候,選擇長勢好,花色美的健壯母本,移至溫室,每盆選留花朵大、開花早的花3-4朵,摘去雄蕊和花附近的新芽,使養分集中,待到花柱頭上出現粘液時,即用新毛筆蘸取父本的花粉去塗幾次就行了。授粉一周後,將花盆移至室外,加強水、肥管理,大概經過5-6個月的生長發育,到ll一12月即可見到果實逐漸由青色變為褐色,種子就成熟了。隨即將其採下,讓其陰干,揚凈,置於陰涼通風處。 杜鵑種子很細小,不宜長時間貯存,否則發芽率低。若是常綠杜鵑種子,即應隨采隨播,播在溫室內的盆中;若是落葉杜鵑種子,則可放到明年春天播種。 播種的盆宜採用淺瓦盆,播種的泥土,可在背陽的山坡表面挖取帶青苔的疏鬆表土,揀去石粒,最好用40%的福爾馬林加100倍水的稀釋液噴灑一次,進行消毒,再行晾乾。也可放到蒸汽中蒸15-25分鍾消毒,然後曬至半干即可待用。播種前,先將淺盆澆潮,在底層放入一層約2厘米的木炭屑,再鋪上一層5-6厘米厚的消毒土,刮平,稍壓實,然後均勻地將種子分格在上面,輕輕壓一壓,不可用噴壺噴水,最好採用浸盆坐水的方法。在上面蓋一塊玻璃,移至溫室內。盆土表面乾燥時,可霧狀地噴些水,但不可噴得太多,經常保持盆土潮潤就可以了。 播種後,一般經5-6星期即可發芽。在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用小竹片輕輕夾出,分栽於另外的盆中,不要栽得太密,要稀些,栽好後用蘆席等遮蔭,不可讓太陽直曬,也不可讓雨水淋到。在苗幼嫩時,不要施肥,等到第二年小苗長到近10厘米高時,再開始澆施薄肥;一般第二年春末到早秋,可單株分栽。到第三年苗株長到20厘米高時,如果萌養得好,就有少數株苗可以開出鮮花來。 、杜鵑花有哪些常見病害?怎樣防治?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 杜鵑花患根膊病後,生長衰弱,葉片萎蔫,乾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 防治方法是在翻盆前對培10土嚴格消毒,並保持土境硫松、濕潤、使其有良好的通透性,避免積水。如果發現植株患病,要及時處理病株及盆土。治療時,可用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或2%的硫酸亞鐵淋洗病株,再用清水沖洗後重新上盆。用70%的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加10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盆土,可以治好。 褐斑病是杜鵑花一種主要病害。病害初發時,葉面上出現褐色小斑點,逐漸發展成不規則狀大斑點,病斑上產生許多黑色或灰褐色小點,使受害葉片變黃、脫落,影響當年開花及來年花蕾的發育。這種病常發生於梅雨季節濕度大的時候。 治療方法是平時要注意讓植株通風透光,不使濕度過大,並增施有機肥及氮磷鉀混合肥,增強植株抗侵染及生長能力。如果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集中燒毀。病害發生初期,噴灑0.5%波爾多液或0.4波美度石硫合劑,並加4%麵粉增加粘附力。葉斑病、黑斑病也可以用同樣方法治療。 缺鐵黃化病常發生在土壤偏鹼的地區,病情輕時,只出現植株遲綠現象;嚴重時,葉組織可全部變黃,葉片邊緣枯焦。發病時,以植株頂梢的葉片上表現最為明顯,一般皆由內部缺鐵所造成。 防治方法是改變土壤中缺鐵性質,降低土壤鹼度。增施有機肥改造粘質土壤。對缺鐵植株可直接噴灑O.2%一0.3%硫酸亞鐵液。也可在植株周圍土壤上用筷子戳幾個深15厘米左有的孔,用1:30的硫酸亞鐵水溶液慢慢注入,將孔注滿,以增加土壤酸性、減少鹼性。 杜鵑黑斑病發病情況及發病環境條件與褐斑病類似,防治也可採用類似辦法。 杜鵑花有哪些常見蟲害?怎樣防治? 杜鵑花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軍配蟲、蚜蟲、短須蝸等。紅蜘蛛體形微小,但對杜鵑花危害嚴重。高層樓房萌養杜鵑最容易出現此類蟲害。 防治方法是進行人工捕殺。葯物殺蟲可用5度的石硫合劑噴樂,也可用胡桃葉、央竹桃葉、青篙各等份扔碎浸泡出液汁,加水稀釋後ll灑,用1000信水的敵敵畏液噴灑殺滅也是好辦法。 軍配蟲成蟲體小而扁平,長約4毫米,黑色,是對常綠杜鵑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害蟲,常在葉片背後刺吸葉液為害,被害處葉面上面出現黃白色斑點,使葉片脫落,造成樹勢衰弱,影響生長及開花。溫室中杜鵑花極易發生此蟲。 防治方法主要是用葯物噴殺。可用90%敵百蟲原葯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防治。 蚜蟲主要危害杜鵑花幼枝葉,輕者可使葉片失去綠色,重者使葉片卷縮,變硬變脆,不能吸收養分,影響開花。 防治方法是平時要特別注意越冬期的蚜蟲,入冬後可在植株上噴灑一次5度的石硫合劑,消滅越冬蟲卵,鏟去花卉附近雜草,消滅蟲源。在蚜蟲危害期,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加1200倍水製成溶液進行連續噴治,3-4次即可見效。 短須峨是杜鵑重要害蟲之一,常在葉片背面主脈附近刺吸汁液,使葉背形成許多油漬田塊,最後引起葉片脫落。此蟲倒卵形,體長約0.3毫米,體扁平,體色有紅、暗紅、木紅,體背有不規則黑色斑點,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塊。此蟲以夏季天熱乾燥時最多見,降雨量多時隨即減少。 防治方法撮在10月中下旬和早春3月各噴一次波美0.5度石硫合劑成噴25%殺蟲脹水劑500倍液效果也不錯。

⑵ 藍色木槿 和 黃色杜鵑 很名貴嗎

藍色木槿是那個點的。黃色杜鵑不名貴,且其花有毒,不要吃它花哦。牛吃了都掛了。

⑶ 白杜鵑花珍貴么

白杜鵑,又名映山白,龍胚芽、毛白杜鵑、白花杜鵑。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半常綠灌木。花朵純白。4-5月,總狀花序6-10朵。白杜鵑在70年代前的大別山區還不難看到,這些年來,隨著狂采濫挖,已經很難覓見芳蹤,現雲南省彝良縣龍街鄉等地有分布,很是珍稀。

半常綠灌木,高1-2(-3)米;幼枝開展,分枝多,密被灰褐色開展的長柔毛,混生少數腺毛。葉紙質,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5-1.8厘米,先端鈍尖至圓形,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疏被灰褐色貼生長糙伏毛,混生短腺毛,中脈、側脈及細脈在上面凹陷,在下面凸出或明顯可見;葉柄長2-4毫米,密被灰褐色扁平長糙伏毛和短腺毛。傘形花序頂生,具花1-3朵;花梗長達1.5厘米,密被淡黃褐色長柔毛和腺頭毛;花萼大,綠色,裂片5,披針形,長1.2厘米,密被腺狀短柔毛;花冠白色,有時淡紅色,闊漏斗形,長3-4.5厘米,5深裂,裂片橢圓狀卵形,長約與花冠管等長,無毛,也無紫斑;雄蕊10,不等長,花絲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5室,長4毫米,直徑2毫米,密被剛毛狀糙伏毛和腺頭毛,花柱伸出花冠外很長,無毛。蒴果圓錐狀卵球形,長約1厘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⑷ 杜鵑是名貴花卉嗎

杜鵑復花還被叫做映山紅,制我我國著名的花卉之一,杜鵑花的品種有很多,其中高山杜鵑花是最昂貴的一種,中國常栽培的杜鵑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東鵑、春鵑、羊躑躅、迎紅杜鵑、馬銀花、雲銀杜鵑。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 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 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
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花的顏色有紅、紫、黃、白、粉、藍等色。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拔 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

⑸ 杜鵑花有哪些名貴品種

中國常栽培的種類有:毛鵑、夏鵑、西洋鵑、東鵑、春鵑、羊躑專躅、迎紅杜鵑、馬銀屬花、雲銀杜鵑。 杜鵑花屬約有900種,亞洲約產850種。其中,中國約有530種,除新疆外南北各小區均有分布。新幾內亞、馬來西亞約有280種,幾乎全為附生型 。此外,北美分布有24種,歐洲分布有9種,大洋洲分布1種。杜鵑花屬種類多,差異很大,有常綠大喬木、小喬木,常綠灌木和落葉灌木。 杜鵑花分落葉和常綠兩大類。落葉類葉小,常綠類葉片碩大。花的顏色有紅、紫、黃、白、粉、藍等色。喜陰涼、濕潤,耐寒,多生長在海拔1000-1400米的山坡、高山草甸、林緣、石壁和沼澤地。

⑹ 什麼品種的杜鵑花最珍貴

「五寶綠珠」杜鵑花
或一株多色的杜鵑花都是挺珍貴的,雖然一樹多色的的杜鵑是嫁接的成果。

⑺ 藍色木槿 和 黃色杜鵑 很名貴嗎

拉丁語學名:Hibiscus syriacus,Althaea frutex,Hort. ex Mill
英文名字: Rosemallow,Rose of Sharon,Rose of Althea
中文別名: 木槿花、籬障花,根花.其花僅榮一瞬,故曰:木槿.
【原產地】 中國和印度。
【科屬】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錦葵目 Malvales
科: 錦葵科 Malvaceae
屬: 木槿屬 Hibiscus
種: 木槿花 H. syriacus

【種類】
韓國系
白色單心系
赤色單心系
紫色單心系
藍色單心系
阿斯達系
產地分布
原產可能是東亞,現在在全國和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通常作為綠籬或觀賞用。
形態特徵
錦葵科(Malvaceae)灌木或小喬木,學名Hibiscus syriacus或Althaea syriaca。原產於亞洲東部,花艷麗,作為觀賞植物廣泛栽種。高可達3公尺(10呎),通常低分枝,植株呈塔形。花似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紅色;某些品種有重瓣花。藤黃科(Clusiaceae)的大萼金絲桃(Hypericum calycinum)也稱木槿。
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3-6米,莖直立,多分枝,稍披散,樹皮灰棕色,枝幹上有根須或根瘤,幼枝被毛,後漸脫落。單葉互生,在短枝上也有2-3片簇生者,葉卵形或菱狀卵形,有明顯的三條主脈,而常3裂, 基部楔形, 下面有毛或近無毛, 先端漸尖, 邊緣具圓純或尖銳鋸齒,葉柄長2—3厘米;托葉早落。花單生於枝梢葉腋,花瓣5,花形有單瓣、重瓣之分,花色有淺藍紫色、粉紅色或白色之別,花期6-9月。蒴果長橢圓形,先端具尖嘴,被絨毛,黃褐色,基部有宿存花萼5裂,外面有星狀毛。蒴果5室,種子三角狀卵形或略為腎形而扁,灰褐色。

習性特徵
木槿適應性強,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喜陽光也能耐半陰。耐寒,在華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區都能露地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能在粘重或鹼性土壤中生長,惟忌乾旱,生長期需適時適量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常見變種:
白花重瓣木槿:白色花瓣上有紫紅色的細線條和小斑點,重斑。
玻璃重瓣木槿:枝直條,花重瓣,天青色
紫紅重瓣木槿:花瓣紫紅色或帶白色,重瓣
斑葉木槿:葉片生有白斑,花紫色,重瓣。
[編輯本段]栽培管理
木槿管理比較粗放, 耐修剪,是抗煙塵, 抗氟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極好植物, 也是美化、綠化、凈化空氣的好樹種。在天旱時適當澆水, 生長旺季稍施稀薄液肥即可, 每年只稍作修剪, 使之通風透光就行。 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春季萌芽前施肥1次,6-10月開花期,施磷肥2次。通過修剪來控制株形和樹姿,最好冬季剪枝到2尺高,3月份再剪枝一次,但不要剪枝太多。移植宜在落葉後進行。
繁殖
常用扦插和播種繁殖,以扦插為主,多在早春或梅雨季節進行, 秋末冬初也可, 均極易生根成活。尤其是在母株根基部培上土, 讓其多生發枝條, 待芽條長1~2年後, 帶部分根挖取移栽, 更易成活扦插,春季發芽前,剪取枝條20-25厘米長,插於沙床,約30天生根。播種,單瓣木槿結種後干藏至翌春播種,播後約20天發芽
1、扦插育苗
木槿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材料的取得也較容易,因而常以扦插法繁殖。扦插育苗宜在早春枝葉萌發前進行,選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為母株,在母樹萌發前選取1-2年生、徑粗1厘米以上的中、上部枝條為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選取也可結合早春樹冠整形修剪進行),將枝條剪成15-20厘米長的枝段,清水浸泡4-6小時後進行扦插。插前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厘米、高25厘米作畦,每平方米施入廄肥6公斤、火燒土1.5公斤、鈣鎂磷75克作為基肥。扦插要求溝深15厘米,溝距20-30厘米,株距8-10厘米,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5厘米或入土深度為插條的2/3,插後培土壓實,及時澆水。扦插苗一般1個月左右生根出芽,採用塑料大棚等保溫增溫設施,也可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扦插育苗,將剪好的插穗用100-200毫克/升的NAA溶液浸泡18-24小時,插到沙床上,及時澆水,覆蓋農膜,保持溫度18℃-25℃,相對濕度85%以上,生根後移到圃地培育。
由於木槿扦插極易生根,栽培數量較少時,可進行直插栽培,直接凈播穗按栽培密度栽入定植穴中,不需移栽定植;也可用長枝條直插栽培,要深入土深度在20厘米以上,以防倒伏和由於根系過淺而受旱害。
2、定植 木槿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可利用房前屋後的空地、山坡地、邊角荒地種植,也可作為綠籬在菜地、果園四周單行種植,或成片種植進行專業化生產。
木槿為多年生灌木,生長速度快,可1年種植多年採收。為獲得較高的產量,便於田間管理及鮮花採收,可採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120厘米,株距50-60厘米,壟中間開種植穴或種植溝。木槿移栽定植時,種植入或種植溝內要施足基肥,一般以垃圾土或腐熟的廄肥等農家肥為主,配合施入少量復合肥,移栽定植最好在幼苗休眠期進行,也可在多雨的生長季節進行。移栽時要剪去部分枝葉以利成活,定植後應澆1次定根水,並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成活。
田間管理
①肥水管理。當枝條開始萌動時,應及時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促進營養生長;現蕾前追施1-2次磷、鉀肥,促進植株孕蕾;5-10月盛花期間結合除草、培土進行追肥兩次,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樹勢;冬季休眠期間進行除草清園,在植株周圍開溝或挖穴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適量無機復合肥,以供應來年生長及開花所需養分。長期乾旱無雨天氣,應注意灌溉,而雨水過多時要排水防澇。
②整形修剪。新栽植的木槿植株較小,在前1-2年可放任其生長或進行輕修剪,即在秋冬季將枯枝、病蟲弱枝、衰退枝剪去。樹體長大後,應對木槿植株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根據木槿枝條開張程度不同可分為直立型和開張型。直立型木槿枝條著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差,不耐長放,可將其培養改造成有主幹不分層樹形,主幹上選留3-4個主枝,其餘疏除,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1-2個側枝,稱為有主幹開心形。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合理選留主枝和側枝,將多餘主枝和側枝分批疏除,使主側枝分布合理,疏密適度;二是對主枝和側枝重回縮,新枝頭分枝角度要大,方向要正,對外圍過密枝要合理疏剪,以便通風透光;三是對1年生壯花枝開花後緩放不剪,翌年將其上萌發旺枝和壯花枝全部疏除,留下中短枝開花,內膛較細的多年生枝不斷進行回縮更新,對中花枝在分枝處短截,可有效調節枝勢,促進花芽質量提高;四是對外圍枝頭進行短截,剪口留外芽,一般可發3個壯枝,將枝頭競爭枝去掉,其它緩放,然後回縮培養成枝組。開張型木槿枝條角度大,枝條開張,抽生旺枝和中花枝比直立型強一些,可將其培養成叢生灌木狀。開張型木槿,常發生主枝數過多,外圍枝頭過早下垂,內膛直立枝多且亂現象。主要修剪方法:一是及時用背上枝換頭,防止外圍枝頭下垂早衰,對枝頭處理與開心形相同;二是對內膛萌生直立枝一般疏去,防止枝條過多,擾亂樹形。
鮮花採收
木槿花採收期長,1年中從始花到開花結束的幾個月間每天都有鮮花開放,作為菜用的花朵採摘宜在每天清晨進行,採收剛開的花,採收時應輕采輕放,並採用適當的包裝盡快上市,以確保花朵新鮮。
病蟲害防治
木槿生長期間病蟲害較少,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枯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蚜蟲、蓑蛾、夜蛾、天牛等。病蟲害發生時,可剪除病蟲枝,選用安全、高效低毒農葯噴霧防治或誘殺。應注意早期防治,避免在開花採收期施葯,保證採收的木槿花不受農葯污染。
常見葉斑病和銹病危害,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蟲害還有粉虱和金龜子,以蚜蟲為主,也有尺蠖和卷葉蛾,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對環境安全的除蟲法是用稀釋後的洗滌劑。
[編輯本段]價值和用途
觀賞:
美麗的木槿花木槿盛夏季節開花,開花時滿樹花朵,花色天公共場所花籬、綠籬及庭院布置。牆邊、水濱種植也很適宜。
木槿分布廣泛,在湖南、湖北一帶,盛行槿籬,用木槿做綠籬,是開花的籬障,別具風格。蘇州農村中也常以槿籬作圍牆,年年編織,非常堅固,也很美觀。在北方常在公路兩旁成片成排種植,不僅增強了公路兩旁的景觀,還起了防塵的作用。在公園的景點、海邊的綠地、家居小院、隔離空間的綠籬等,都可大量選栽木槿。它還是保護環境的先鋒,環保工作者測試出,木槿是抗性強的樹種,它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具有很強的抗性,同時又有滯塵的功能。
結上所述:木槿適用於公共場所花籬、綠籬及庭院布置。牆邊、水濱種植也很適宜。
葯用:
木槿花含肥皂草甙,系一種黃酮甙,並含異牡荊素。此外,尚含有皂甙及粘液質。根含鞣質和粘液質。種子含脂肪油。木槿花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治痢疾、痔瘡出血、白帶、瘡癤癰腫、燙傷。根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止咳。治咳嗽、肺癰、腸癰、痔瘡腫痛、白帶、疥癬。根皮和莖皮可清熱利濕,殺蟲止癢。治痢疾、脫肝、陰囊濕疹、腳癬等。果實稱「朝天子」,可清肺化痰,解毒止痛。治痰喘咳嗽、神經性頭痛、黃水瘡。
葯方
1.痢疾:木槿花50克,水煎,兌蜂蜜服,忌酸冷。
2.治白帶過多:木槿鮮根,50-100克,裝入500克左右重的公雞腹內,酌加開水燒兩小時,飯前分2-3次吃雞肉、喝湯。
3.治水腫:木槿鮮根50克、燈心草50克,水煎,食前服,日服兩次。
4.治疔瘡癤腫:木槿鮮花適量,甜酒少許,搗爛外敷;或鮮葉和食鹽搗爛敷患處。
5.治燙傷:木槿花研末,麻油調敷。
6.治疥癬濕癢:木槿皮25克、馬齒莧50克、白癬皮50克,煎湯,熏洗患處。
7.治氣管炎: 木槿枝條120克,水煎濃縮,每日2次分服。
8.治肺熱咳嗽、乾咳、燥咳:木槿花9克,水煎加白糖沖服,或加卷柏9克,水煎服。
9.治乳腺炎:木槿花適量,攪酒研碎,敷貼患處。
10.治腎炎、水腫:木槿鮮根120克,切片用白酒炒,水煎服。或木槿根30-45克、燈心草20-30克,水煎服或加冰糖30克服。
11.治痔瘡出血、腫痛:木槿花15克,水煎服。木槿根或根皮適量,煎湯,先熏後洗患處。
12.治大腸脫肝;木槿皮或木槿葉適量,煎湯熏洗後,再用白礬、五倍子合研末敷之。
13.治陰囊濕疹:木槿根皮60克、蛇床子60克,水煎服,熏洗患處。 木槿花製作的菜餚
*內服前最好先咨詢醫生*
食用
在福建汀州一帶,以木槿花拌面然後再下油鍋制而成的油炸木槿花,花形依稀存在,色、香、味俱全,被稱為「面花」,是花宴上的珍饈;安徽徽州有名的木槿豆腐湯,就是把木槿花和豆腐里一起煮制而成,食之花香,豆腐鮮嫩,香滑可口。木槿花作菜製作簡單,可涼拌、炒制、作湯,其質地脆嫩,細滑可口,味道清香,能潤燥,除濕熱,是一種天然保健食品。
*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吃花卉,有花粉過敏症的最好不要隨便吃花卉類菜餚。

⑻ 井岡山上的杜鵑名貴品種有哪些

井岡山上的杜鵑種類繁多,有雲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內30個名貴品種,容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這里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

它不僅有清新撲鼻的花香,而且還擁有獨具一格的「漸變」色:初開時為粉紅色,然後逐漸變成紫紅色,色澤絢麗、嫵媚多姿,非常獨特。

井岡山景觀

⑼ 仙客來和杜鵑花哪個名貴

仙客來是草本,杜鵑是木本,按照培養成本來說,杜鵑相對貴一些。

⑽ 長蕊杜鵑名貴嗎

長蕊杜鵑是以花姿獨特俊俏著稱的名貴品種

熱點內容
陳眉公梅花 發布:2025-07-10 21:42:45 瀏覽:655
影多茶花 發布:2025-07-10 21:41:22 瀏覽:970
海棠三月文包 發布:2025-07-10 21:34:24 瀏覽:296
北方茶花樹 發布:2025-07-10 20:57:05 瀏覽:273
憶研花藝 發布:2025-07-10 20:50:49 瀏覽:813
比較貴的盆栽 發布:2025-07-10 20:50:03 瀏覽:359
默讀情人節 發布:2025-07-10 20:42:58 瀏覽:812
竹藝花 發布:2025-07-10 20:31:11 瀏覽:827
蘇州新區景山玫瑰園 發布:2025-07-10 20:21:02 瀏覽:25
海棠花頭大 發布:2025-07-10 20:18:06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