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碎色病防治措施

鬱金香碎色病防治措施

發布時間: 2022-12-26 23:11:10

『壹』 鬱金香花葉病是什麼

鬱金香花葉病:
①症狀:感染花葉病的鬱金香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雀斑狀斑點,有時產生壞死斑;花呈暗色或深色斑點。生長發育受影響;症狀嚴重時,球莖長不大,危害重大。
②發生規律:此病系黃瓜花葉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土壤傳播,也可通過蚜蟲進行非持久性傳播。
③防治方法:同鬱金香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此病發生,無有效的防治措施,故嚴格土壤消毒,加強蚜蟲等傳播媒介的殺滅。

『貳』 鬱金香主要的病害有哪些要怎麼防治

主要有青黴病、灰腐病、枯萎病、腐爛病和碎色花瓣病等危害幼苗和鱗莖,應內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使用多菌靈容、百菌清、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等殺菌葯物,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如果使用半個月左右不見好轉,需要換用另外一種葯物。蟲害主要有蚜蟲和刺足根蟎等。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蚜蟲,防止碎色花瓣病傳播為害。4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噴注鱗莖,防止刺足根蟎為害。

『叄』 鬱金香的病蟲害要怎樣防治

鬱金香的病蟲害防治:鬱金香病蟲害的病原菌可由種球攜帶,也可由土壤攜帶專而感染種球,屬多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主要病害有莖腐病、軟腐病、碎色病、猝倒病、盲芽等,蟲害多為蚜蟲。栽種前進行充分的土壤消毒,盡可能選用脫毒種球栽培,發現病株及時挖出並銷毀,大棚生長過程中澆1~2次殺菌劑,效果更好;應保持良好的通風,防止高溫高濕;蚜蟲發生時,可用3%天然除蟲菊酯800倍噴殺。

『肆』 鬱金香怎麼養不容易死及鬱金香圖片賞析

花有千千萬種,一說鬱金香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鬱金香也叫草麝香、洋荷花、旱荷花、有很多品種,有著各種各樣的美麗顏色。想要種植鬱金香怕容易死怎麼辦?沒關系,小編教你怎麼養鬱金香不容易死的方法及技巧。

『伍』 鬱金香碎色花瓣病是什麼

鬱金香碎色花瓣病:
①症狀:鬱金香碎色花瓣病主要表現在花朵上,在同一朵專花上花瓣的顏色深淺屬不同,有的加深,有的正常,有的卻變淺形成鑲色的花瓣,故稱為「碎色」。有的碎色呈斑駁狀,有的呈條紋狀,有的大部分呈白色或淺黃色。受害葉片會出現顏色較淺的斑紋或條紋。受害鱗莖發育不良,植株變矮小,生活力下降。
②發生規律:鱗莖帶毒。在生長期通過蚜蟲傳播,在鱗莖貯藏期,由鬱金香圓尾蚜傳播。對於此病毒,重瓣品種比單瓣品種更易感染。
③防治方法:一旦發生,無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故要加強農業防治和病蟲害防治。在發病的棚室里,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抑太保1500倍液噴灑防治蚜蟲,減少蚜蟲傳播病毒的機會;鱗莖貯藏前,也需用80%敵敵畏乳液8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液2000倍液噴灑貯藏室及存放容器。

『陸』 鬱金香褐斑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1)症狀 受侵染的葉芽發育不良,呈現畸形捲曲。如果環境潮濕,感病組織會產生大量的灰霉狀分生孢子,而使鄰近植株葉片感病。因此,種球的生長而受到極大影響。

花受害後,開始出現白色或淺黃色病斑,隨後迅速擴大而枯萎,或者變為褐色而乾枯。

花梗上也會出現環帶狀,上面有時發生分生孢子層。該病發生的每個階段都極易感染花朵。種球外殼上生有菌核,或者在外鱗片上出現圓形、橢圓形凹斑,中心灰黃色,邊緣褐色,裡麵包含有一個至數個菌核。

(2)發生規律 病菌屬於半知菌亞門,常見於鬱金香生產區域。分生孢子在5℃和濕度達90%以上時即可產生,春季低溫、雨天多濕時發病嚴重。菌絲和菌核可以留在腐爛的種球或土壤中越冬。感病種球種植後,受害的幼芽會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是地上部分受害的主要侵染來源。

(3)防治方法

①栽植時去除感病種球,並實行輪作制度。

②一旦發現有呈現該病症狀的芽或花苞,立即清除,以免進一步傳染。

③栽種以前將種球放在2%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30分鍾,晾乾後種植。

④生長期可以噴灑50%撲海因1000倍液,或50%速克靈2000倍液,或50%多霉靈1000倍液。

『柒』 鬱金香碎色病毒的檢疫與防治


檢測方法
鬱金香碎色病毒在鬱金香中均勻分布。DAS-ELISA常用於檢測儲存期間鱗莖樣品中病毒存在的活性實驗中。抗鬱金香碎色病毒和鬱金香帶狀病毒的抗體存在於所用的抗血清中 (Derks et al., 1982;Schadewijk and Eggink, 1984;Asjes, 1997)。在DAS-ELISA中,用鬱金香碎色病毒多克隆抗體(PAb)包被板獲得的A405讀數高於的鬱金香碎色病毒單克隆抗體McAb)包被板所獲得的讀數。抗原包被板的ELISA中,酶標McAbs檢測純化病的毒靈敏度高於酶標PAbs檢測。 包被了碎色病毒汁液的板中酶標PAbs所獲得的A405讀數高於酶標MABs。鬱金香碎色病毒McAbs可用於區分鬱金香碎色病毒的不同株系,亦可與大豆黃色花葉病毒起反應。一個McAb與鳶尾嚴重花葉病毒起反應(Hsu et al., 1988)。
防治
鬱金香栽培主要集中於荷蘭。在大不列顛,日本和澳大利亞,僅佔全世界鬱金香種植面積的小部分。因此,在本文中的防治方法主要描述了每年種植了10,000公頃以上鬱金香的荷蘭的防治情況。病毒的防治由幾個簡明描述的因素決定。鬱金香碎色病毒(主要是鬱金香碎色病毒)的全面發生率非常低。鬱金香碎色病毒的症狀學已相當明確,並且,栽培者有廣泛知識(Asjes and Elbertsen, 1982)。人們不能接受染病鬱金香品質的下降。
在儲存期間的干鱗莖中,鬱金香碎色病毒侵染的檢測常用DAS-ELISA檢查(Schadewijk and Eggink, 1984;Asjes, 1997)。由花鱗莖檢測服務中心(Flowerbulb Inspection Service)在所有鬱金香鱗莖種植地區強制執行,儲存期間鱗莖的取樣以及鬱金香植物生長地的管理和視察(Asjes, 1997)。保持病毒健康狀況於合適水平的嚴格檢查的必要性在小區域的鬱金香種植上明顯,例如與澳大利亞鬱金香種植情況比較(Sutton and Garrett, 1978)。作為鬱金香碎色病毒低發生率、栽培物感病性對侵染的微小不同(Asjes, 1978;Romanov et al., 1990;Straathof et al., 1996)、六月老熟植物抗性的出現(Asjes, 1997) 和每周噴灑人工合成除蟲菊酯造成的病毒擴散縮減的結果,病毒在荷蘭的五月和6月中的擴散相當慢。噴灑礦物油防治馬鈴薯Y病毒組病毒擴散比噴灑噴灑人工合成除蟲菊酯更為有效,但是由於碎色病毒的低發生率和應用礦物油後Botrytis fungal染病性的增強而未採用(Asjes, 1975;1997)。為了防止類似病毒病植物的混淆和人工合成除蟲菊酯導致的病毒在大田傳播的縮短的方法的中和(Asjes,1997),從7月到十月/十一月的儲存期間,碎色病毒擴散能力的蚜蟲防治是必需的。

『捌』 鬱金香葉子中間裂開怎麼處理

一般是缺肥料
1、當澆水過多,盆內出現積水時,枝葉便會出現萎焉症狀,這時需要將植株帶土移出盆外,放陰涼通風處,散發根部土壤水分,過3-5天,恢復生長,再行上盆。2、如遇上連續陰雨天氣,在室外的盆栽可以將盆橫倒以避免積水。天氣久雨後放晴,因日光強烈,曝曬植株,會因根系生長受損,枝葉水分蒸騰過強,而造成嚴重失水而死亡,要注意嚴格控水,搬移盆花位置,遮陰康復。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極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鬱金香的病害主要有腐朽菌核病、灰霉病和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首先是盡可能選用無病毒種球,並進行土壤和種球的消毒,及時焚燒病球、病株等,然後每半個月用5%苯來特可濕性乳劑2500倍噴殺。鬱金香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根蟎,蚜蟲一般採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殺。

『玖』 鬱金香雜色病毒病的症狀寄主及傳播防治方法是什麼

鬱金香雜色病毒病:病葉呈淡綠色或灰白色條斑,花瓣出現碎色斑點或條斑。病株生長不良,鱗莖逐年減少(張建如等1984)。傳播方法:汁液傳,蚜蟲非持久性傳毒,嫁接傳。傳毒介體:至少經4種蚜蟲以非持久方式傳播。其中桃蚜Myzus.persicae效率最高,其次為棉蚜Aphis.gossypii、豆衛矛蚜Doralis.fabae和馬鈴薯長管蚜Macrosiphum.solanifoli。McKenny-Hughes(1931,1934)報道,Yezabura.tulipae可在鬱金香鱗莖儲藏期間傳毒,但未被他人證實。桃蚜飼毒前飢餓1~2h,可增強傳毒能力,最佳飼毒時間2~5min。自然寄主:百合屬Lilium和鬱金香屬Tulipa,有麝香百合L.longiflorum、台灣百合L.formosanum和L.elegans等寄主。人工接種可侵染的植物:病毒只侵染鬱金香屬和百合屬植物。病害的防治:病球莖的繁殖活力逐漸退化,應拔除田間病株。

『拾』 鬱金香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現如今國內也有許多地方種植鬱金香,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也受人們的歡迎。那鬱金香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有什麼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鬱金香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對您有用。

鬱金香的種植方法

鬱金香的生長習性: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濕澇。宜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15℃-20℃,鱗莖夏季貯藏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

鬱金香的養殖方法:

1、土壤選擇: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pH6.5-7,以腐熟牛糞及腐葉土等作基肥,並施少量磷鉀肥。

2、溫度要求:鬱金香耐寒性強,冬季可耐-35℃的低溫,開花前3周莖葉生長旺盛時期,最適宜溫度15-18℃。休眠期花芽分化,以20-23℃為宜。

3、光照要求: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

4、肥水管理:水管理應視生育階段和土壤持水狀況進行。現蕾前,以手抓握球莖部位土壤,能捏成團而不散為度,散則需灌水。灌水後應加強通風,降低室內溫度,控制灰霉病發生。

鬱金香病蟲害防治:

1、鬱金香灰腐病

鬱金香灰腐病的病原為薄膜革,這是一種真菌病害。病菌通過基部侵入,地面以上部位枯死,病菌傳染根部,然後向上部發展,使葉莖和球莖受害。

防治方法:

①及時剔除病株,病株周圍土壤應挖除或更換新土。

②栽植時選擇無病球莖,露地栽培應實行輪作,土壤應排水良好。

2、鬱金香疫病

引起鬱金香疫病的病原為鬱金香葡萄孢菌,這是一種真菌病害。病菌侵染葉和花,產生褐色斑點,葉片和花柄腐爛,呈淺灰色,全株矮化、黃綠,花枯萎。

防治方法:

①應在種植前仔細檢査,剔除病球莖;在生長期及時摘除病葉;病花,拔除病株銷毀。

②栽植鬱金香的基質和土壤應注意消毒。

③加強養護管理,忌施肥過多。

④栽植時要注意空氣流通,露地栽植要定期噴灑1 :1 :200的波爾多液進行保護。

3、鬱金香碎色病

該病是由一種鬱金香碎色病毒引起的。花瓣顏色產生深淺不同的變化,有的顏色加深,有的維持正常,有的變淺以至消逝,呈白色或黃色。

防治方法:

①用葯劑殺死蚜蟲(推薦1.2%煙參鹼1000-2000倍;1.8%齊蟎素6000-8000倍)。

②栽培上選用無病毒植株或球莖。

③種植期間及時除去病株及退化株。

④在鱗莖儲藏前,須對儲藏點和器具用葯劑殺死蚜蟲,以防傳播。

鬱金香的種植注意事項

1、鬱金香的花朵里含有某類鹼性物質。所以觸摸鬱金香的花朵後應該及時地洗手,未洗手時不可觸摸頭皮;否則,容易造成頭發的脫落。

2、栽培鬱金香,常易發生鱗莖腐爛現象,主要原因是:掘出的鱗莖,沒有晾乾並附有帶病菌的泥土,貯藏期間溫度高、濕度大,適宜病菌蔓延,造成鱗莖霉爛;

3、鬱金香生長發育期不能澆施氮肥,應追、施磷、鉀肥,若施肥不當,將會引起種球退化。

4、如果多年在同一塊土地上栽種鬱金香,會造成鬱金香種球退化。因為連作會使某些營養元素供應不足,影響鱗莖生長發育,而且土壤中的病菌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侵染新植株,引起疫病、灰霉病等病害。

鬱金香的種植方法要點

基質准備

首先要准備優質的基質,要求既保水又透氣,鹽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酸,pH值應不小於6,無病蟲害及有害物質。種球要很穩地植於足夠深(至少深5cm)的栽培床中。這幾年我們用泥炭、腐熟土和沙以1∶1∶1混合作為栽培基質,效果較好。定植前半個月左右床土中施入腐熟農家肥作基肥,並加入適量的呋喃丹和多菌靈(或用1%的福爾馬林澆灌覆蓋消毒),充分灌水,定植前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

種植

由於大棚內地溫高,鬱金香會發生晚春化現象,而且會降低促成栽培之低溫處理效果。因此,早植不如晚植,一般在春節前兩個月左右,大約11月上中旬栽種。栽前去除褐色鱗莖皮,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浸泡兩小時左右。株行距為9×10cm,栽植時球根頂部與土面相平或略低,適當淺植可提早開花,有時鬱金香鱗莖露出土面1/3左右可提早開花5天以上。定植後澆透水,促其生根。

栽培管理

溫度

一般一個星期後,種球開始發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2℃~15℃,溫度過高應及時通風降溫,夜間不低於6℃,促使種球早發根,發壯根,培育壯苗。此時溫度過高,會使植株莖稈弱,花質差。經過20多天,植株已長出兩片葉時,應及時增溫,促使花蕾及時脫離苞葉。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夜間應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經過20多天時間,花冠開始著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開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這時應視需花時間的不同分批放置,溫度越高,開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著色後,應將植株放在10℃的環境待售。

光照

充足的光照對鬱金香的生長是必需的,光照不足,將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引起落芽,植株變弱,葉色變淺及花期縮短。但鬱金香上盆後半個多月時間內,應適當遮光,以利於種球發新根。另外,發芽時,花芽的伸長受光照的抑制,遮光後,能夠促進花芽的伸長,防止前期營養生長過快,徒長。出苗後應增加光照,促進植株拔節,形成花蕾並促進著色。後期花蕾完全著色後,應防止陽光直射,延長開花時間。

施肥

由於基質中富含有機肥,生長期間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葉色變淡或植株生長不夠粗壯,則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等,量不可多,否則會造成徒長,甚至影響植株對鐵的吸收而造成缺鐵症(缺鐵時新葉、花蕾全部黃化,但老葉正常),生長期間追施液肥效果顯著,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每10天噴濃度為2‰~3‰的磷酸二氫鉀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艷,花莖結實直立。

水分

種植後應澆透水,使土壤和種球能夠充分緊密結合而有利於生根,出芽後應適當控水,待葉漸伸長,可在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抽花薹期和現蕾期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以促使花朵充分發育,開花後,適當控水。

熱點內容
盆栽山影圖片 發布:2025-08-27 05:54:27 瀏覽:39
心裡美蘿卜插花圖片 發布:2025-08-27 05:51:53 瀏覽:229
櫻花社區免費 發布:2025-08-27 05:49:39 瀏覽:61
綠蘿凍壞如何救護養植 發布:2025-08-27 05:44:42 瀏覽:493
牛蟹力盆景 發布:2025-08-27 05:31:28 瀏覽:862
描寫景的花語 發布:2025-08-27 05:15:20 瀏覽:543
盆景藝術班 發布:2025-08-27 05:15:07 瀏覽:181
樹樁盆景品種 發布:2025-08-27 05:13:40 瀏覽:37
情人節獅子 發布:2025-08-27 05:01:23 瀏覽:794
畫梅花簡單的 發布:2025-08-27 05:00:39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