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鬱金香種球
1. 如何種植種球鬱金香
不用把芽埋到泥土中,泥土不能全部覆蓋芽。
種植種球鬱金香方法具體如下:
1、准備好盆和土:盆不用太大,深度最佳為20厘米 ,盆的直徑根據您種植種球的多少而定。一般家庭正常的花盆都可以,土也要求不高,疏鬆透氣即可。
(1)進口鬱金香種球擴展閱讀:
鬱金香對光照、溫度的要求
溫度
一般一個星期後,種球開始發芽。在苗前和苗期,白天使室內溫度保持在12℃-15℃,溫度過高應及時通風降溫,夜間不低於6℃,促使種球早發根,發壯根,培育壯苗。此時溫度過高,會使植株莖稈弱,花質差。經過20多天,植株已長出兩片葉時,應及時增溫,促使花蕾及時脫離苞葉。
白天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夜間應保持在10℃以上。一般再經過20多天時間,花冠開始著色,第一支花在12月下旬至1月上旬開放,至盛花期需10-15天,這時應視需花時間的不同分批放置,溫度越高,開花越早。一般花冠完全著色後,應將植株放在10℃的環境。
光照
通過對鬱金香進行遮蔭處理,研究不同光照條件對鬱金香生長和開花的影響。結果表明:光照強度影響了鬱金香的生長和開花。遮蔭條件下,鬱金香葉片葉綠素含量大大降低,植株變高,葉片變窄、變長,遮蔭使鬱金香花期延遲,花冠變小,花葶變高,適度遮蔭能提高鬱金香開花率,但重度遮蔭下其開花率顯著降低,花質量下降。綜合分析認為,55%~60%的光照強度比較適合鬱金香生長。
2. 國外的鬱金香花籽怎麼養
土耳其、阿富汁國花--鬱金香
鬱金香象徵美麗、庄嚴、華貴。它的土耳其語含意是,它像包著頭巾的伊斯蘭教女人頭一樣美。因此,土耳其比荷蘭更早定為國花。
鬱金香是秋天種植、春天開花的球根花卉,喜涼爽,怕炎熱。自然條件下,秋季地下15厘米處大約10℃左右種植最為適宜,因為這一溫度適宜根系的生長,這一溫度在華北地區大約在「十一」 前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則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寒冬到來前,良好的根系發育對翌春的良好生長極為重要。冬天,種植的種球在低溫下進行著進一步的發育,通過漫長的冬季低溫,打破休眠,於早春發芽,隨著氣溫的回升,展葉開花。
通常家庭種植的鬱金香,都是從花市上買來的進口種球,一般都經過了低溫處理,通常是經過5℃或9℃處理過2個至3個月的種球,俗稱「5℃球」和「9℃球」,可直接種植。盆栽土壤可用肥沃的沙壤土,種前剝去球外堅硬的黃褐色外皮,有利於根的生長,將種球埋入土中三分之二,放於7℃至10℃的環境中,這一溫度有利於根系的形成而不利於芽的生長和病菌的繁殖。如果溫度更低則根系形成慢,延遲以後的莖葉生長,如果溫度高,則根系尚未形成前,莖葉提早生長,容易產生盲花現象,即只長花蕾而不開花。生根階段,無需光照,可將其放入紙盒,置於溫度在9℃左右的封閉陽台等處。月余根系形成後,可移入室內光照處,促使莖葉生長開花。如果室溫超過20℃,光照又弱,容易徒長,在15℃至20℃較為適宜,通常1個月左右可開花,這要由種植的品種決定開花的早晚。如果買來的種球尚未經過低溫處理,則應參照未經低溫處理種球的方式種植,可於秋天盆栽後,將花盆埋於室外地下,覆土10厘米,一般1月可取出花盆,置室內培養,一月左右可開花。鬱金香的生長開花,其所需要的營養主要來自種球,子球的形成則更多地依賴於土壤中的營養,因此要想得到健壯花大的植株,種球的質量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種球周長大於10厘米的即為質量上乘,這是選購種球時需注意的,當然根盤處有無損傷也是挑選種球時應注意的。盆栽的鬱金香,花後可及時追肥,促其生長,促使結出新的種球。
鬱金香的水培,也是根據鬱金香的生長習性進行的。由於水培鬱金香都是一次性使用種球,因此選購質量上乘的種球更為重要,並且所選購的種球必須是經過低溫處理的。將花瓶或其他容器盛好水,將種球放入容器口,使水浸沒一半種球,然後將水培容器放於7℃至10℃ 的環境中,促使生根,待根系形成後,約需15天至20天即可移入室內光照處。在生根階段由於水分消耗得快,應每2天至3天檢查一次水分的缺失情況,及時補足水分,防止根因失水而乾枯。如果種球較小,也可補充一些營養液,可用每升含0.15克的氮磷鉀復合肥加等量的硝酸鈣。如果沒有硝酸鈣,僅復合肥也可。在水培階段,可每隔3天至4 天更換水或營養液一半,如果一次全部更新水液,根易長得細長而不健壯。
挑選種球應選球徑4厘米以上,即周長12厘米以上飽滿健壯的大球,才能保證開花。可購買不同花色搭配種植。商品種球大多經過4℃至5 ℃低溫處理,買回後立即播種,60天至70天可開花。購買種球應選合適的時機,要想元旦、春節前後開花,則應在9月至10月購買,但出葉後需加溫補光。家庭最好在10月下旬到11月購買,栽後冬季長根,春季出葉,4月至5月開花,順應自然環境,好養好管。 鬱金香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喜光,耐半陰,葉片出土後要多曬太陽。適宜生長溫度15℃至20℃,冬季鱗莖可耐- 35℃低溫,夏季30℃葉片枯萎。生長期盆土應保持濕潤,忌積水。喜疏鬆肥沃的沙壤土,pH值為6.5至7。施肥用全元素復合肥或腐殖酸液肥較好。 栽培提示 10月至11月:栽植種球可用口徑10厘米至20厘米花盆。盆底墊3厘米厚左右木炭渣、磚石粒、陶粒等作排水層,加入疏鬆肥沃的中性土。注意要用新土,栽過百合科植物和球根花卉的舊土不能用,以防病毒、線蟲等感染。口徑10厘米至15厘米花盆每盆種1球至2球,18厘米至20 厘米花盆每盆種3球至5球,栽時種球頂部與土面平齊即可。栽後放陰處3日至5日,澆透水後放室外冷涼處。當盆土表面1厘米以下見干時要澆水。 12月至翌年2月:嚴寒季節可用泡沫塑料等將花盆包住,放室外背風向陽處,5℃以上根系可生長。盆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3月至4月:3月出芽。15℃至18℃為莖葉生長旺盛期,要放在陽光下養護。每周澆一次1‰全元素復合肥。每天可用溫水噴灑葉面1次至2 次。花蕾出現後,要常向盆花周圍地面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4月至 5月可開花。 5月至6月:一般在花後就可將植株丟棄。山區和高原地區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繼續養護。一般地區對於春節前後開花的植株,花後還有兩個多月的適宜生長期,如有興趣也可繼續再養一年。方法是:花朵萎蔫後即剪去花頭,保留花梗,使養分向新鱗莖轉移。將花盆放在涼爽通風、光照充足處,每10天澆一次1‰全元素復合肥水溶液,促進新鱗莖長大。葉片萎蔫後仍需保持盆土濕潤半月左右。 7月至9月:停水停肥,放冷涼處讓鱗莖休眠。10月挖出鱗莖,如新鱗莖的直徑有3厘米以上,可重新播種,按初栽種球管理方法進行養護,翌年4月可望二次開花。 播種繁殖需4年才可開花。也可用小鱗莖繁殖,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無繁殖的自然條件。您要喜歡它,就需要年年購買種球了。
鬱金香栽培要點:
鬱金香栽培要選成熟健壯,質地堅實、完整無損,無病蟲斑的優質良種球根。栽培用土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並應保持微酸性(PH6一8.5)切忌鹼性土質和粘度重的土質,地栽必須與其他作物輪作,盆栽則應每年更換培養土。
鬱金香喜肥,可用腐葉、腐熟餅月巴及骨粉作為混合基肥,在生長期用稀餅肥水作追肥。鬱金香喜陽光,地栽應向陽背風,盆栽可置陽光充足的室內。生長期及花期適宜溫度在15—20℃,盛夏休眠期要求在20—25℃之間,冬季則不能低於零下5℃。
秋季10至11月栽種鬱金香。栽後澆一次透水,冬季用稻草覆蓋防凍。待來年初春萌芽出土後進行正常管理。每隔7一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餅肥水,在孕蕾至開花前適當增施一些磷、鉀肥,可使早開花大。平時保持土壤潮濕,但應無積水,花後的土壤應保持不千不濕,以利於新鱗莖的膨大和子球的形成,生長。
6月中下旬,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黃,地下部分的新鱗莖已成熟,子球也已形成並長到一定大小,此時可挖掘出土,明干,去泥後置通風、乾燥處貯藏,溫度要求在20一25℃之間,最高不能超過30℃。
鬱金香主要病害
①灰霉病。主要危害幼苗、葉片和花。感病後,使幼苗生長彎曲,葉片與花梗出現灰色病斑,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出現灰色霉層,在莖部產生許多深褐色的菌核,嚴重時會使植株腐爛致死。防治方法:在種植時挑選生長健康的種球,並用1500倍液50%代森銨消毒10分鍾,清水洗凈晾乾後再種。
②病朽菌核病。該病主要危害幼苗與鱗莖,使鱗莖軟腐,幼苗死亡。在發病部位附近的土面上有許多白色菌絲,後形成先為白色後為褐色的菌核,菌核能在土中越冬並傳播。防治方法:鱗莖應貯藏在室溫20℃以下的通風處為好。栽植土壤預先要消毒。發病植株要立即拔除銷毀。發病初期及時用500倍代森鋅噴灑植株。
③腐敗病。該病主要危害鬱金香鱗莖與植株。鱗莖感病後,開始出現水漬狀褐色斑點,之後使鱗莖軟腐。而植株感病後,下部葉子的葉尖與葉緣退色,莖呈紫色,莖基部皺縮,後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鱗莖貯藏時,不能高溫高濕,並要注意通風,避免連作。發現病株與帶病的鱗莖要及時處理掉。感病初期及時用1000倍的70%托布津液噴灑。
鬱金香護花秘訣
1、 買來的鬱金香在插入花瓶之前,要先用快刀在花枝下部切一細長切面,以方便鮮花吸收水分。
2、與大多數鮮花不同,只要有充足、新鮮的水,鬱金香不需要任何其它鮮花養分。每天換一瓶新鮮涼水,將花兒遠離任何直接的輻射(陽光或電視輻射),小心呵護,花兒便會回報你一分迷人花景。 通常,鬱金香在兩三日內盛開,花期可至一周甚至更長一些。
3、鬱金香有向光源傾斜的愛好,花插入瓶後不多時便會出現花枝向外傾斜的現象。不知情的你也許 會想方設法將它「矯正」。正確的辦法是將鬱金香移出花瓶,用報紙將花兒包緊,但在枝幹底部留出 1/3莖桿,然後將此1/3莖干直立地置於涼水中浸泡一二小時,你便又見到一束亭亭玉立的鬱金香了。
3. 鬱金香花球怎麼種
鬱金香種球栽植①栽植時間栽植種球的適宜時間主要根據氣溫和土壤溫度而定,鬱金版香生根的最佳溫度是6~權9℃,因此,在15厘米土溫降至6~9℃進行栽植,不同地區應根據這一溫度范圍確定合適的栽植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栽植最為適宜。②種球選擇與消毒種植前再次精心挑選種球,並用0.1%~0.2%多菌靈溶液浸泡種球15~20分鍾,撈出濾掉水分後當天種植。③種植深度種植深度應根據種球大小決定,一般種植深度為15厘米。種植過深出苗困難,影響根系和幼苗生長發育,開花小而不整齊,而且挖掘種球時較為困難;種植過淺,易受冬季嚴寒、春季乾旱影響,使生長期和開花期縮短,植株過早枯死,種球變小。④種植密度一般圍徑大於8厘米的種球,種植株行距採用10×15厘米種植密度,約合每667平方米4.4萬株,對於圍徑小於8厘米的種球,株行距採用10×10厘米,種植密度約合每667平方米6~7萬頭株。花色品種在栽植時要做好記錄,避免混雜,便於來年採收。
⑤覆蓋防寒在土壤上凍前(11月中旬)用鋸末或麥草等進行覆蓋防寒,翌年春天,土壤開始解凍時(3月中旬)及時揭去覆蓋物,以免影響鬱金香的出苗。
4. 我想從國外進口鬱金香種球和一些其它花卉,有人知道具體應該需要什麼手續,或者怎麼辦理么
電話質詢下海關!動物!植物,種子都不好進!進海關官網也可以查下看!
5. 鬱金香生的小球,是不是可以扔了
鬱金香的小球不會開花的,如果為了開花就可以扔了。
6. 鬱金香的種球怎麼處理
選充實肥大的無病害球莖,去掉褐色外皮
用0.5%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浸種10~15分鍾,再用清水浸泡5~10分鍾,撈出晾乾後即可播種。
7. 鬱金香種球復壯的措施有哪些
鬱金香種球易退化,第一年植株健壯、花朵鮮艷,之後產生的新鱗莖植株生長較差,開花變小,顏色暗淡,易遭受病蟲害。而市場上銷售的高質量種球多為進口種球,年年購買花費較大。所以我們需要採取措施復壯種球,提高種球使用效率。鬱金香母球生長一年,花後在鱗莖基部萌發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母球則逐漸乾枯。待鬱金香葉片基本枯黃後,選擇乾燥晴朗天氣挖掘新球,切忌傷根。
1.母球冷藏
鬱金香種球經低溫冷藏後種植,子球收獲量、單重及周徑均明顯大於常溫貯藏的種球。
2.母球密植
鬱金香根系發達,大盆栽植利於其伸展,而大盆單植比例失調,密植效果好
另外,鬱金香根系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大盆容量大,土溫變化較小,可有效延長鬱金香根系生長期,為子球生長積累更多營養。種球復壯大盆優於小盆,地栽優於盆栽。
3.母球深植
可以使植株推遲枯死,有效子球利用母球養分生長;深栽還可抑制側芽球的發生與生長,促進主芽子球的膨大;深栽同時抑制子球側芽原基的生長,養分有效用於子球生長膨大。
4.子球風干
新鱗莖採收後置於陰涼通風處充分風干,利於儲藏保質。
5.子球儲藏
選擇陰涼通風處,適當攤開存放,在20℃左右條件下儲藏越夏,利於花芽分化。某些品種冷藏期提前可使開花期提前,並提高開花率。
6.加強管理
在鬱金香栽培時嚴格按其生長習性栽種,給予適宜溫度、光照、水分、養分等條件,加強養護管理,可使子球生長健壯,對子球退化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8. 這是鬱金香種球,請問老師這是什麼病怎麼形成的如何預防和治療
您好!這種症狀與運輸中種球受到擠壓或環境溫度不利造成組織損傷,內後受到環境病原侵容染而導致的鬱金香基腐病。這在鬱金香進口種球和生長早期都有發生,程度和染病數量或輕或重。在鬱金香生長期間,其病害導致莖葉枯萎死亡, 症狀較輕的也會引起花芽萎蔫而不能正常開花。
有研究表明,通常分離到的病原菌有尖孢鐮刀菌和串珠鏈孢菌,是真菌病害。應以預防為主,貯藏前對儲藏室進行熏蒸,種球進行選種消毒;種植前對土壤滅菌,對種球進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