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澆水

杜鵑花澆水

發布時間: 2021-01-18 14:35:34

杜鵑花多長時間澆一次水

杜鵑花l1月下旬至2月上旬,處於休眠、半休眠時期,需水量很少,4到5天澆一次水。在加熱的溫室中,生長仍在進行,2到3天澆一次水。2月中、下旬,氣溫逐漸上升,應當增加。

⑵ 杜鵑花怎樣澆水施肥

適時施肥可使杜鵑花枝葉茂盛多開花。

花謝以後要及時施入以氮肥為主的肥料專2~3次,每次間隔10天左右屬,促使多發新的枝葉。自7月下旬以後新生枝葉已呈木質化,此時正是多數杜鵑花芽分化期,應施入以磷肥為主的液肥2~3次,每次間隔約半個月,為多孕蕾提供營養條件。冬季休眠期不需要施肥。春鵑在開花前的2~3月間,可再施入以磷肥為主,磷、氮結合的薄肥1~2次。夏鵑可在3~4月施入同樣的肥料,這樣可使花朵大、色澤好、花瓣厚、花期長久。開花期應停止施肥,否則易落花長葉,影響觀賞價值。

由於杜鵑花的根細而密,吸收肥料能力較差,為此,施肥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肥料過濃或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則易爛根,葉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是1~2年生小苗施肥更要注意少施,否則易造成肥害。

⑶ 杜鵑花在開花期間如何澆水施肥

杜鵑花性喜涼爽濕潤氣候,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4~5.5的酸性土壤,對光照有一定要求,不耐曝曬,宜在半陰條件下養護。蕾期是指杜鵑花從現蕾開始到大部分花朵開放的這段時間,一般為90~120天,這段時間的長短與濕度、養護有很大關系。

澆水施肥如下:

  1. 開花期間,盆土宜帶潮,因為杜鵑花開花數量很多,需要的水量大,水分不足花瓣就會耷拉下來,雖然立即補水還能挺起,但瓣邊褪色,接著變為褐色,嚴重時甚至會使植株花後不出新梢。澆水要直接入盆,切不可從樹冠上噴淋,防止水澆到花心裡積水腐爛,縮短花朵的壽命。一般兩三天澆水1次,每天都必須檢查1遍,適當給水。最好使用與室溫接近的水,避開早晚澆水,最好是上午10點之後,下午4點以前。

  2. 花期的早晚與溫度關系最大,溫度高開花早,溫度低開花遲,所以控制溫度可以催延花期。開花後的適溫白天為10~15℃,夜晚5~10℃,溫度過高,反而有助於抽梢,減少花蕾。開花以後,低溫涼爽有利於花期的延長。養護環境的溫度變化不宜過大,同時應避免冷空氣直吹植株,大風天氣必須防風。

  3. 光照。杜鵑花必須在半陰條件下養護,現蕾初期適當加光,花蕾膨大期減弱。遮光可以起到延緩開花和延長花期的作用,但不可太陰,也不可強光直射,光照過強會使花色變淡、早謝。放在大棚中的開花杜鵑應特別注意通風,否則容易悶壞,引起落葉,大傷元氣,空氣濕度最好達到70%~80%。

⑷ 杜鵑花要怎樣澆水

杜鵑花來的澆水注意源:(1)夏日需遮蔭,每天澆水一次,並澆足,其後經常檢查盆土,見干即澆水。

(2)秋季宜稍干,以提高耐寒力。

(3)冬季要防寒,每隔2~3天澆水一次。

施肥方法: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濃度為15%,共施2~3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5月中旬~7月上旬施肥5~6次。如連續下雨,可施乾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1~2次。

⑸ 杜鵑花應怎樣澆水


杜鵑花

我們都聽過一首非常好聽且火的發光的歌曲叫做《映山紅》。但很少有人知道知道為什麼會有映山紅這首歌,那麼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因為當時這首歌曲是根據滿山的杜鵑花而發自內心寫出來的,杜鵑花的又名也叫映山紅。杜鵑花在我國漢代時期《神農本草經》就有記載。不僅在漢代,而且在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記載,如此可見杜鵑花很受喜愛,乃至上千年的記載。

杜鵑花比較難養,有花友掌握不了杜鵑花澆水的要點,杜鵑花喜水,有「淹不死的杜鵑」的說法,杜鵑花比其它花卉明顯耗水量大,這可能與杜鵑花枝葉蒸騰能力強有關。

在北方冬天有暖氣房間的南向窗檯,冠幅30厘米的小棵,每天100ml水基本衡,曾有一盆養了3年的杜鵑,是常年保持托盤中有水,坐盆供水,換其它花卉,很可能會爛根,杜鵑卻沒事。不過現在不這樣澆水了,而是天天從上面澆,因為新鮮水的流通,氧含量肯定更高,且能沖走鹽份。不用擔心水澆多了,多了自會從疏鬆的基質中流走。

杜鵑不怕噴水,剛買回來的杜鵑,為防止脫水,促其使盡快適應新環境,常常一天噴水多次,從來沒有發現不良反應,正常生長的杜鵑對低濕度環境有抵抗能力,北方室內濕度小,但只要保持土壤濕潤,長期不噴水,也沒有發現不良現象。

硬度和PH值高的水對杜鵑的危害是慢性的,不會造成短期危害,但長期用高硬度水澆杜鵑,最終會導致死亡。軟化酸化水的方法有很多,筆者曾用了一段時間涼白開,但太麻煩,現在改用草酸。

保證充足的水份供應是養好杜鵑最重要的一步,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剛買的杜鵑出現急性脫水時情況時,花朵敏感性強,最先表現出來,出現整體萎蔫。補水澆透後,多數第二天能恢復(寒冷的冬天,受了輕微凍害,到室內後出現萎蔫的花朵,往往無法恢復,摘掉算了)。葉子比花皮實,表現症狀要慢,發蔫時,說明脫水已經相當嚴重了,已經威脅到生命了。

如果杜鵑花用較高的大花盆,且下部有大量填充物時,保持水分供應更不容易,托盤中的水也吸不上去,可能需要天天澆水,生手害怕水大爛根,很難做到這一點。

家養杜鵑管理不當時,有時出現慢性脫水,土壤很濕,但依然萎蔫,這時說明根系已經喪失功能了,這種情況往往是土質不好或施肥不當,很難恢復了。

不管採取什麼方法,目標是一樣的,杜鵑的根即需要水,也需要空氣,濕潤透氣的土壤環境下會生長良好。

⑹ 杜鵑花要怎樣澆水

杜鵑花灌溉:(1)要選擇微酸性水:因為杜鵑花特別是落葉類杜鵑花性喜微酸性水,忌用趨鹼性水。如果經常使用鹼性水澆灌,不用多長時間,杜鵑就可能死亡。水質的選擇一般宜用pH:7以下的自然水或飲用自來水。如果水質達不到酸度要求,可在水中添加0.1%的硫酸亞鐵或添加0.5%的食醋加以補充。

(2)要使用「困水」:通常將水困2~3天就行,最好將困水放在與杜鵑花相同的生長環境中進行晾曬,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可以減少水中氯元素對杜鵑花生長的危害,因為自來水裡都摻加了漂白粉;二是提高了水溫,消除了水與盆土的溫差;三是有利於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物分解,既有利於根系的吸收,又利於杜鵑花的生長。

(3)要不幹不澆:俗話說,「花要養得好,把住壺口最重要」。這里的意思是說澆水要掌握好澆水量。判斷干與不幹,光看盆土的表面是不夠的,關鍵是要敲敲盆、聽聽聲,如果聲音沉悶就表明盆土較濕,如果聲音清脆就說明盆土較干。當然,干也不要過干,過干葉片就會萎蔫。

(4)要澆必澆透:一般來說,栽種杜鵑花要留出3厘米左右的水口,大多情況下只要澆滿水口就可以透了。但如果栽培土過多,與盆口持平或者水口太淺,那就很難一次澆透。有時候特別是大盆栽培土干後,周圍出現裂縫,容易跑水,看著盆下漏出水了,但只是濕了上層和四周,實際上並沒有澆透,這時應再澆一兩次。蒔養杜鵑花只有掌握「不幹不澆,澆必澆透」這一要領,才能達到以水促肥、以水調氣,促使其根深葉茂。

(5)要四季有別:春秋兩季,澆水次數要相對增多。尤其是春季,杜鵑花正處於生長期,這時必須保證水分充足,同時還應經常噴灑葉面和地面,以保持環境濕度,減少葉面水分蒸發。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可早晚兩頭各澆一次水。冬季杜鵑花生理活動大大減弱,不需過多水分,只要保持盆土不幹即可,這對杜鵑花越冬有利。如果冬季澆水頻繁致使盆土過濕,容易爛根和受凍,翌春易死。即使不死,也難以生長旺盛。另外還要注意,在杜鵑花開花期間也不宜過多澆水,如果水分過多會導致落蕾和早謝。這段時間只要不缺水就行。

⑺ 杜鵑花的開放時候如何澆水

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
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必澆透,嚴防澆半截水。春秋兩季是杜鵑花的生長、開花、育蕾期,供水要適當多些,但花期不能澆得太多,水大會使花朵及早凋謝。
一般倩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1次。夏季萌發新枝,生長旺盛,消耗的水分也多,加之氣溫高,空氣乾燥,需每天澆足1-2次。
如果幾天未下雨,空氣乾燥,還應用細眼噴壺向花葉噴灑清水,對花盆周圍的地面也要噴些,以增加空氣濕度。黃梅天或多雨情況下,應停止澆水並及時排出盆中積水。
入秋後氣溫雖有降低,但空氣乾燥,蒸發量仍很大,也要經常澆水使盆土保持濕潤。花芽分化時,要適當控制水量,以促使花芽形成。
10月以後,花盆入室,澆水量應酌情減少,枝幹中水分含量少,植株組織發育充實,可以增加抗寒能力。這時保持盆土稍有潮濕即可。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葉革質,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
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

⑻ 杜鵑花怎麼養家庭養法 杜鵑花幾天澆水一次

因為杜鵑花來還是很喜歡源濕潤的環境的,所以平時的時候要及時的注意澆水,時間大概是2-3天就澆一次水,但是每次澆水的時候不能急,要慢慢的將其澆透,要是使用自來水要先將其放置幾天。

放置好杜鵑花以後,千萬不要隨便的去移動它,因為杜鵑花喜歡酸性土壤,不能用鈣質土壤,所以我們可以用那種松林下面的土,平時施肥的時候可以加入一些磷酸二氫鉀,這樣才能給杜鵑花提供充足的營養,花也才能開的更好。

因為杜鵑花是不稀罕酷熱的天氣的,所以在平時開大太陽的時候就不要將它拿到太陽底下暴曬了,適當的時候還要給它做防暑的准備,在冬天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要做禦寒的工作。

(8)杜鵑花澆水擴展閱讀:

杜鵑花的根系十分的細嫩,肥料必須漚熟後才可以使用,使用一年以上的熟肥,而全發酵的肥料是更加合適的。

施肥的時候應該注意由於苗木不能對受精苗施肥,四個月後即可適用脫膠效果好、稀釋度高的液體肥料。在第二年的春天播種後,應多施一些氮肥或者是減肥,從而促進了苗木的生長。

盛花期二到三年使用磷肥,這樣可以提高開花率,使開出來的花朵更加鮮艷。使用氮肥可以促進樹枝葉片的生長,促進樹木的再生能力,還可以延長樹齡。

⑼ 杜鵑花的開放的時候如何澆水

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


要做到不幹不澆,澆必澆透,嚴防澆半截水。春秋兩季是杜鵑花的生長、開花、育蕾期,供水要適當多些,但花期不能澆得太多,水大會使花朵及早凋謝。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

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熱點內容
櫻花東阿瑪尼 發布:2025-07-12 19:05:41 瀏覽:445
玫瑰金ai 發布:2025-07-12 18:53:03 瀏覽:732
櫻花的高 發布:2025-07-12 18:51:52 瀏覽:470
櫻花校園模擬器宮方 發布:2025-07-12 18:43:46 瀏覽:230
茶花拉麗皮特 發布:2025-07-12 18:42:59 瀏覽:905
情人節送喜的女孩什麼禮物 發布:2025-07-12 18:18:39 瀏覽:605
二胎情人節 發布:2025-07-12 18:18:31 瀏覽:47
櫻花抄翻譯 發布:2025-07-12 18:15:52 瀏覽:912
保利三亞海棠灣 發布:2025-07-12 18:10:58 瀏覽:502
好多山茶花 發布:2025-07-12 18:05:38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