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杜鵑花勤開花的秘訣
Ⅰ 杜鵑花開花後掉葉怎麼辦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屬於一種常綠或是平常綠的灌木植物,杜鵑花有單瓣的有重瓣的花,它一般分為三種,春鵑,夏鵑和西鵑。有的杜鵑花是先長葉後開花,有的是先開花後長葉,有的是花和葉子同時萌發,開花花大色艷,花色美麗。不管是什麼種類盆栽杜鵑花,養護方法基本相同。
平時我們養盆栽杜鵑花,還有一個澆水小竅門,就是可以給它多澆點雨水,會促進它的長勢旺盛,其次是河水,池塘水,如果用自來水的話,可以放置一天再澆水。雨水澆杜鵑花,會讓它長勢更加健康旺盛,開花更加鮮艷。杜鵑花掉葉怎麼辦?「5步」解決,枝葉茂盛,花期開花多,成花球!
Ⅱ 杜鵑花如何施肥可以使花期長,花開的艷
杜鵑常年青枝綠葉、繁花盛開,養分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為防「燒根」,必須按「薄肥勤施」的原則,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時,每畝施500至700公斤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能提升土溫,利於杜鵑冬季生長和增強抗寒越冬能力。
春季開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為主、氮磷結合的薄肥1至2次,促使杜鵑花艷葉綠。花謝後施以氮肥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間隔10天,促使多發新枝嫩葉。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餅肥,再加入適量的磷酸二氫鉀,促使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為保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澆一次0.2 %的磷酸亞鐵水溶液。
Ⅲ 杜鵑花只長葉子不開花怎麼辦
杜鵑花復只長葉子不開花制的原因:
盆土過干過濕。
肥料不足或花前又施入了過多的濃肥。
肥料不足造成花蕾枯黃干癟。
把夏鵑放在溫度過高的室內,嫩芽奪取花蕾營養。
Ⅳ 我家養杜鵑花開花後怎樣管理
杜復鵑花又稱滿山制紅、映山紅、杜鵑、鵑花,為常綠、半常綠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橢圓狀披針形,葉互生、全緣,表面疏生柔毛,葉背也長有毛,花2~6朵簇冠,多為漏斗狀,也有喇叭狀。小盆矮種杜鵑進入家庭,擺上茶幾、花架供人們觀賞,近10多年來較為盛行。人們對能夠在春節開花、株形勁朗、葉片蒼翠墨綠、花枝繁盛、花朵疏密有致,能為節日增添異彩的小盆杜鵑特別喜愛。現將盆栽杜鵑的節後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一、修剪整形 盆栽杜鵑在花凋謝以後,要適時換盆,同時換上新的培養土(泥炭土、珍珠岩的比例為3∶1),將pH值調至4
Ⅳ 杜鵑花開花前與開花期間怎樣養護
在開花復前及開花期間的養護是否合理制,是杜鵑花花期長短、花色是否艷麗及花朵大小的關鍵。
①從3月開始,每隔15天左右施1~2次以磷為主、氮磷結合的稀薄追肥,可促使花蕾飽滿。
②及時進行疏蕾。為使杜鵑開花大而色艷,每枝頂上只需留1個花苞,其餘都應摘去,包括內膛枝上的花苞也應同時摘去。在杜鵑花苞脫去棕色外衣後,有時還會同時出現2~4個花朵,也要摘去多餘的花朵,只留1個花朵。
③杜鵑開花時,花盆應放在窗口或離窗口較近的通風處,白天給予一些微弱的陽光,夜間移到室外;盆土干後要及時澆水,開花期間不宜施肥。
Ⅵ 杜鵑花為什只長骨朵 不開花 怎麼才能讓他開花 希望知道的朋友能夠告訴我下 謝謝了
我是養花的復...
首先是時間問制題,一般修剪後半年再開花.或是花謝後半年開...看看你時間到沒
輔助的話,快到開花期間需要多點磷肥.到賣農葯化肥那說要高磷的肥料,老闆
會懂的.建議水溶性肥料稀釋1000倍澆灌
Ⅶ 杜鵑花在開花期間如何澆水施肥
杜鵑花性喜涼爽濕潤氣候,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ph值在4~5.5的酸性土壤,對光照有一定要求,不耐曝曬,宜在半陰條件下養護。蕾期是指杜鵑花從現蕾開始到大部分花朵開放的這段時間,一般為90~120天,這段時間的長短與濕度、養護有很大關系。
澆水施肥如下:
開花期間,盆土宜帶潮,因為杜鵑花開花數量很多,需要的水量大,水分不足花瓣就會耷拉下來,雖然立即補水還能挺起,但瓣邊褪色,接著變為褐色,嚴重時甚至會使植株花後不出新梢。澆水要直接入盆,切不可從樹冠上噴淋,防止水澆到花心裡積水腐爛,縮短花朵的壽命。一般兩三天澆水1次,每天都必須檢查1遍,適當給水。最好使用與室溫接近的水,避開早晚澆水,最好是上午10點之後,下午4點以前。
花期的早晚與溫度關系最大,溫度高開花早,溫度低開花遲,所以控制溫度可以催延花期。開花後的適溫白天為10~15℃,夜晚5~10℃,溫度過高,反而有助於抽梢,減少花蕾。開花以後,低溫涼爽有利於花期的延長。養護環境的溫度變化不宜過大,同時應避免冷空氣直吹植株,大風天氣必須防風。
光照。杜鵑花必須在半陰條件下養護,現蕾初期適當加光,花蕾膨大期減弱。遮光可以起到延緩開花和延長花期的作用,但不可太陰,也不可強光直射,光照過強會使花色變淡、早謝。放在大棚中的開花杜鵑應特別注意通風,否則容易悶壞,引起落葉,大傷元氣,空氣濕度最好達到70%~80%。
Ⅷ 杜鵑花開花後的養護
杜鵑花期前後的管理 杜鵑花開前疏去部分側芽和花蕾尤其是西洋杜鵑的花蕾旁,如果產生側芽則全部摘除,否則側芽生長過旺,會影響花蕾的發育。其次要在開花前適度的疏蕾(過弱的枝一定不要留蕾)。疏蕾需要根據植株的長勢旺弱而定。通過疏蕾,疏去側芽,養分集中,花形大而艷麗。 觀花期室內要通風盆土濕潤忌過干賞花期間千萬不能從花開至花落一直放置悶不通風的室內。室內的煙霧或是煤氣污染等,對杜鵑花是有害的。最好到晚上將盆花搬到露天,有條件時早晨能讓其見1小時至2小時的朝陽,這樣可延長賞花期,並利於植株花後的發育。杜鵑花花期開花量較大,要防止過干過濕,過干引起開花緩慢,花冠萎蔫,觀花期縮短;過濕根部窒息,以後植株恢復緩慢。可用手觸及盆土來判斷干濕情況,當盆土干時,硬度增大,這就說明缺水,應及時澆水;如手按感覺松軟,暫時不用澆水。賞花時間的長短應根據樹勢而定,如果樹勢差,應讓其少開花,觀花期也因此短些,否則養料消耗過多,花後植株難以恢復元氣,勢必影響植株翌年的生長開花,甚至死亡。如果樹勢強,當年開花過多,觀花期過長,也會影響明年花蕾的形成。 花後修剪翻盆施肥花後要將殘花、花梗、過弱的枝條剪除,枝條長得過密之處,要結合整形剪去部分密枝,以增加透光和通風。杜鵑花根須細,分布淺,養分缺乏,所以開花後進入營養生長前必須要及時換盆。盆土要求疏鬆、肥沃、通氣、透水。(山泥土中可摻入1/4的礱糠灰,加少量的水摻合,使盆土潮潤,即可待用)。如果是小盆換大盆,換盆時在植株根部將水澆透,倒出整個帶泥的根部,保護好根系,裝入新的大一點的花盆內,間隙內填入泥土,栽好後以指按實,但不可將根部壓得過緊,然後澆透水。若換新土,倒出整個帶泥的根部後,鏟去沿盆沿的網狀根及部分土壤,然後把修整過的根部放入盆內,填上新土後,放在背風涼爽處,最好兩天內不要澆水,如空氣乾燥時可噴水保葉,兩天後再澆水,這樣可以防止根系破傷感染,並促使傷口的癒合,植株復壯快時,養護兩周左右,即可進行正常管理。杜鵑花後生長迅速,這就需要養料跟上,以施氮肥為主。第一次追肥應在翻盆後兩周進行,以後每隔一周一次,及時補充植株開花時所消耗的養分,又可促其多長枝葉,為翌年花蕾形成奠定基礎。用腐熟的肥追施(肥可用黃豆浸胖煮熟,放入大口瓶,發酵後略帶有酸味時即可兌水施肥),注意忌施濃肥,杜鵑花絕大多數不耐肥。杜鵑花俗稱「瘦鵑」,生長期施肥不宜過量過勤,否則會造成肥害。也可將少量腐熟的黃豆肥均勻埋入盆中,追肥後將盆置於陰涼通風的環境,杜鵑生長只需要散射光、斜射的陽光,怕強光暴曬。
Ⅸ 杜鵑花的開花期要怎樣養護
杜鵑花開花期前後養護注意事項:花蕾期指杜鵑花從顯蕾開始到大部分花朵開放的這內段時期,一容般為3~4個月。在蕾期夜溫應在10~15攝氏度,晝溫為18~25攝氏度。催花時溫度高一些,晝溫20~30攝氏度,夜溫15~18攝氏度。開花後溫度稍低一些,晝溫10~15攝氏度,夜溫5~10攝氏度。
杜鵑花在半陰條件下養護,顯蕾初期適當加強光照,花蕾膨大末期減弱光照,遮光可起到延緩開花和延長花期的作用,但花色會略顯暗淡。此時,空氣濕度最好達到70%~80%,地面應保持濕潤,澆水間隔視盆土干濕情況而定。澆水要直接入盆,不宜從樹冠上噴淋。最好使用經貯存後溫度與室溫接近的水。
杜鵑花顯蕾後施肥2~3次,以磷、鉀肥為主,葉面每周噴施一次1%~2%磷酸二氫鉀有較好效果。花蕾膨大後停止施肥。
杜鵑開花前一般可7~10天噴灑殺菌劑一次防止病害發生。為減少養分消耗和病害滋生,應及時去掉早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