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苗怎麼賣
⑴ 非洲紫羅蘭是如何繁殖的
非洲紫羅蘭種子難得,一般用葉插法繁殖,在冬春季剪取健壯的葉片,將葉柄部內分的1/3~1/2插入素沙容或蛭石中,保持15~25℃,濕度較高,15~20天即可生根,兩個月出芽成苗,3片葉時上盆。
大量繁殖用組培法,用MS培養基加BA0.1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將合適的葉片在自來水沖洗10分鍾,放入75%酒精中3秒鍾,用蒸餾水沖洗3次,然後放入0.1%升汞浸泡5分鍾,用水沖洗5次。在無菌箱內同樣用酒精與升汞消毒。將接種好的三角瓶放入無菌箱內或窗檯散射光處,保持適溫20~25℃,40天後長出不定芽切割繼代培養。瓶苗長到1厘米大小出瓶育小苗,用塑料盤,珍珠岩及蛭石粉各半混合,基質厚3厘米,蓋玻璃板,放在散射光處,保持15~30℃,小苗很快生根。育大苗用穴苗盤,基質為珍珠岩,蛭石各2份,草炭土1份,高溫消毒,小苗栽在穴孔中,噴水罩塑膜套,3個月後上盆。上盆用A102×80塑料花盆,栽入盆中填入2/3基質,澆水蓋膜,光水適宜,開花時上市。
⑵ 如何養好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又叫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較耐陰,宜在散射光下生長。宜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
非洲紫羅蘭是美麗的,花期很長的開花植物
首先需要將非洲紫羅蘭放在您家裡正確的位置,關鍵詞「半日照」,它需要的光照要求不高,家裡每天日照在2小時左右的位置最適合它,可以放在北陽台有閃射光的位置。
其次是澆水,非洲紫羅蘭的葉子很厚實,水分蒸發量不大。所以三五天澆水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時候澆水的時候不要濺到葉子和花朵,在有太陽的時候很容易灼傷葉子
然後是配土,需要參入百分20左右的珍珠岩確保土壤的酥鬆性,這樣非洲紫羅蘭的根系能夠更透氣也更好的生長
最後是花盆的選擇,直徑8厘米左右的小花盆是最適合非洲紫羅蘭的,盆太小開花不多,太大了澆水不好控制容易澆水過多而導致爛根死亡。
種植非洲紫羅蘭的10個秘訣
植物選擇:非洲紫羅蘭可以從葉子觀察狀態,深綠色的葉子是最為健康的,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可以盡量挑選深綠色葉子的苗。
環境要求:非洲紫羅蘭是室內植物,不能露養,夏季高溫的時候需要放在陰涼地方。
光線要求:非洲紫羅蘭閃射光是最佳的,每天有不斷的閃射光或者日照2小時左右就好。
澆水控制:非洲紫羅蘭喜歡潮濕,但是又不能讓它因為澆水太多而爛根死掉。澆水對於新手來說是非常棘手的問題,澆水的把控直接影響了非洲紫羅蘭的生長。推薦大家使用線吸盆,以線吸的方式讓植物從下面吸收水分,這樣會相對簡單也省去澆水的時間。
濕度控制:非洲紫羅蘭的濕度要求較高,可以每天在它附近噴霧一兩次或者在它周圍放一盆水來提高濕度。
溫度控制:非洲紫羅蘭喜歡的溫度和人比較相似,我們一般18度左右感覺最為舒適,它也是這樣,所以盡可能的將家裡的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
花盆選擇:花盆盡量選擇透氣透水的花盆,因為非洲紫羅蘭很怕水分多了爛根。
土壤選擇:非洲紫羅蘭要求土壤透氣,所以珍珠岩和泥炭的搭配在2:8左右為最佳,然後可以家點骨粉和雞糞肥攪拌在土裡提高土壤的營養成分。
施肥:非洲紫羅蘭不需要大肥,在花期的時候適當追肥即可。可以選擇花期的時候放一點緩釋肥在土面,每隔一周左右用必開花或者其他液肥進行澆水。
扦插繁殖:植株夠大的時候可以剪掉一些葉子,一方面是修剪株型,另一方面可以將葉子用於扦插繁殖。
⑶ 非洲紫羅蘭怎麼繁殖 四大繁殖方法解析
1、種子繁殖
可在每年的8到10月份時將種子種下,此時間內它發芽率極高,小苗也長得很健壯。通常它的種子很小,在選擇盆土時需要細心一點,然後可將種子放進去,壓平即可;種子在種的時候不能讓土壤太濕,然後放在通風處,調整溫度為18到24度,大約20天之後就能發出小芽了。因為它的小芽很虛弱,所以只需放在散光處的溫暖地方,讓土壤微微濕潤即可,慢慢它就會進入到正常的生長狀態了。
⑷ 非洲紫羅蘭的組培苗要怎樣移植
非洲紫羅蘭極容易用植物組織培養法繁殖。只要取一片葉進行組培,50天左右就可以得到組培苗,再繼續培養50天,就可以得到數以千萬計的組培苗。
只要栽培得法,組培苗移植3~4個月即可開花,所以一般花卉愛好者只要買幾瓶不同顏色的組培苗,自己在家移植培養,就可以開個家庭非洲紫羅蘭展覽會了。
那麼,在一般家庭條件下,組培苗好不好移植呢?答案是肯定的。
由於組培瓶大小不同,瓶內組培苗的數量也不同,一般為20~50株同種花色的組培苗。也有根據特殊要求,一瓶內接種幾種顏色或不同種組培苗的。買回後,可以馬上移植,如一時沒有時間,在20~25℃且光線明亮處放一段時間也沒問題,移苗時打開瓶蓋或封口膜,往瓶內注入10~20毫升清水,用手握住瓶口或瓶子上半部,輕輕震盪,使瓶底部的非洲紫羅蘭組培苗與培養基分散開,然後用鑷子一一夾出小苗,放在清水中清洗,並用鑷子小心地摘除黑褐色的根和黃褐色的殘葉。有人在清除時總捨不得,怕去除太多的根會影響組培苗的生長。其實非洲紫羅蘭極易生根,就是把根全去掉只要條件合適,3~5天又會長出新根。而保留本已壞死的黑褐色根,反而會影響新根的生長。也有人主張在移植前先打瓶口但不取出小苗,放在自然條件下1~2日,讓組培苗適應環境後再移植。但實踐證明對非洲紫羅蘭來說沒有必要。
取出的小苗要清洗1~2遍,這次清洗的目的主要是洗掉小苗上尤其是根部的培養基,實際上是殘留的瓊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清洗干凈,否則小苗定植後其上殘留的瓊脂會成為細菌的滋生地,進而造成小苗爛根,甚至會在一夜之間使小苗爛光。
小苗最好定植在珍珠岩上。因為珍珠岩是礦石經高溫燒結而成的,故首次使用不必消毒,但二次再用的珍珠岩一定要消毒。有條件的可用高壓蒸汽消毒或甲醛消毒,無條件的將珍珠岩放在烈日下曝曬48~72小時,也可達到消毒目的。
大批量生產時通常用專門的育苗盤作容器,家庭移植量少,用豆腐盒或其他裝副食品的白泡沫塑料盒即可。先將盒洗凈,底部扎幾個滲水孔,再放入1~2厘米厚的珍珠岩。移植前澆足水,並保持表面平整,然後將洗凈的組培苗植入,小苗只要立穩即可,不必種植很深。種植後盆口蓋層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濕度,在20~25℃並有明亮的散射光條件下培養。每日打開通風20~30分鍾,3日內不必澆水,以後只要基質不幹也不必澆水。10日後可適當澆2‰的尿素。小苗抹徑達3厘米即可定植。組培苗在高溫條件下極易爛根而死,所以一定要保持溫度在25℃以下。
⑸ 非洲紫羅蘭的養殖方法
非洲紫羅蘭是苦苣荅科的多年生草本。原產非洲熱帶。全世界約有2000多個品種。因其版花色豐富艷麗,千姿權百態,適宜室內栽植,十幾年來已風行全球。它喜溫暖、濕潤及庇蔭的環境,不耐高溫。花期長。從夏至冬季均可開花。為養好它應注意:
(1)選用適宜的花盆,不可過大。
(2)選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可選腐葉土:沙=3:2或腐葉土:草炭:沙土=1:1:1。
(3)非洲紫羅蘭喜半陰。過陰花少而淡,光照太強,葉發黃。需放在散射光處養護。
(4)澆水不能太多,不要澆到葉子上。土稍干再澆。
(5)要薄肥勤施,7~10天施一次稀液肥或復合化肥,施肥的氮:磷:鉀=1:1:1,現蕾後多施些磷鉀肥,才能花大色艷。施肥不要沾在葉子上。
(6)夏季必須遮蔭和通風良好。
⑹ 非洲紫羅蘭研究進展 詳細點的嘛 最好有點參考文件...
非洲紫羅蘭原自非洲.一八九二年被人發現.在短短九十年間,全世界普遍專種植,品種增至二千多屬.在坦喀伊加有一省名叫烏薩巴拉(Usambara).當地的區長是瓦路頓.聖保羅男爵(Baron Walton Von Saint).他自幼受父親的薰陶,對植物很感興趣,一次在距離坦加(Targa)市的樹林中,他發現有一種矮生的草本植物生長在石灰石裂縫中的腐植土裹.這植物開單瓣藍色花,花形很美,這就是最初發現的(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的花語—繁茂、美麗。偏愛紫羅蘭的人內心崇尚高雅和天使般的聖潔,但同時也代表了她的單薄、脆弱,渴望有一個理想的歸宿。
⑺ 非洲紫羅蘭這種植物,你覺得適合種植在家裡嗎
非洲紫羅蘭,也叫非洲紫羅蘭,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氣候,忌高溫,耐陰,在散射光下生長。肥沃疏鬆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原產於東非熱帶地區。非洲紫羅蘭很美。花期較長的開花植物首先需要將非洲紫羅蘭擺放在家中的正確位置。關鍵詞是「半個陽光」。它需要的光線要求不高。最適合每天日照2小時左右的家庭。可以放在北陽台有閃光燈的位置。二是澆水。非洲紫羅蘭的葉子很厚,水分蒸發不大。
澆水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澆水的控制直接影響到非洲紫羅蘭的生長。建議你用線吸盆讓植物從下面吸水,這樣會比較簡單,節省澆水時間。濕度控制:非洲紫羅蘭對濕度的要求很高,可以每天噴一兩次,或者在四周放一盆水來提高濕度。控溫:非洲紫羅蘭喜歡的溫度和人差不多。我們一般在18度左右感覺最舒服,所以也是一樣的,所以盡量把家裡的溫度控制在18度左右。
⑻ 非洲紫羅蘭有哪些繁殖方法
非洲紫羅蘭種子難得,一般用葉插法繁殖,在冬春季剪取健壯的葉片,將葉柄部分的1/3~1/2插入素沙或蛭石中,保持15~25℃,濕度較高,15~20天即可生根,兩個月出芽成苗,3片葉時上盆。
大量繁殖用組培法,用MS培養基加BA0.1毫克/升和萘乙酸0.1毫克/升。將合適的葉片在自來水沖洗下10分鍾,放入75%酒精中3秒鍾,用蒸餾水沖洗3次,然後放入0.1%升汞浸泡5分鍾,用水沖洗5次。在無菌箱內同樣用酒精與升汞消毒。將接種好的三角瓶放入無菌箱內或窗檯散射光處,保持適溫20~25℃,40天後長出不定芽切割繼代培養。瓶苗長到1厘米大小出瓶育小苗,用塑料盤,珍珠岩及蛭石粉各半混合,基質厚3厘米,蓋玻璃板,放在散射光處,保持15~30℃,小苗很快生根。育大苗用穴苗盤,基質為珍珠岩、蛭石各2份,草炭土1份,高溫消毒,小苗栽在穴孔中,噴水罩塑膜套,3個月後上盆。上盆用A102×80塑料花盆,栽人盆中填人2/3基質,澆水蓋膜,光水適宜,開花時上市。
⑼ 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種花卉植物,在家居中也常常擺設盆栽的非洲紫羅蘭來點綴美化家居,效果很不錯,下面我們來看看非洲紫羅蘭的花語是什麼?如何養好非洲紫羅蘭,並且如何繁殖非洲紫羅蘭:
非洲紫羅蘭的花語—永恆的愛。但同時也代表了她的單薄、脆弱,渴望有一個理想的歸宿。
非洲紫羅蘭(Saintpaulia ionantha)又名非洲堇,多年生草本植物。無莖,全株被毛。葉卵形,葉柄粗壯肉質。花1朵或數朵在一起,淡紫色。非洲紫羅蘭原產東非的熱帶地區,植株矮小,一年四季可以開花,葉厚如絲絨,花形俊秀雅緻,花色豐富、絢麗多彩,是室內極好的觀賞植物。是國際上著名的盆栽花卉,在歐美栽培特別盛行。
已登記品名種類的非洲紫羅蘭超過9000種,原有的24種藍色花朵,在發現後的100年中,開始出現了黃色、橙色、白色等各色變異株。而且,每年有200種以上的新品種出現。常見品種有大花、單瓣、半重瓣、重瓣、斑葉等,花色有紫紅、白、藍、粉紅和雙色等。
非洲紫羅蘭原產非洲東部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夏季怕強光和高溫。生長適溫為16~24℃,4~10月為18~24℃,10月至翌年4月為12~16℃。白天溫度不超過30℃,高溫對非洲紫羅蘭生長不利。冬季夜間溫度不低於10℃,否則容易受凍害。相對濕度以40%~70%較為合適,盆上過於潮濕,容易爛根。空氣乾燥,葉片缺乏光澤。非洲紫羅蘭夏季需遮蔭,葉色青翠碧綠;冬季則陽光充足,才能開花不斷;雨雪天加輔助光對非洲紫羅蘭的生長和開花十分有利。
非洲紫羅蘭的繁殖方法可分為葉插、腋芽、花芽插、種子、組織培養五種方法,居家種植以非洲紫羅蘭葉插為最簡單及最普及的繁殖法。以一棵成株而言,由中心算起第3及4環的葉片是最理想的繁殖材料。
非洲紫羅蘭怎麼繁殖?
1、非洲紫羅蘭葉插繁殖法
非洲紫羅蘭常用扦插繁殖法,主要進行的是葉插,花後選用健壯充實葉片,葉柄留2厘米長剪下,稍晾乾,插入沙床,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室溫為18~24℃,插後3周生根,2~3個月將產生幼苗,移入6厘米盆。扦插過程中,用維生素比處理對非洲紫羅蘭生根後幼苗生長有利,採用25毫克/升的激動素處理葉柄24小時,有利於不定芽的形成。從扦插至開花需要4~6個月。
2、非洲紫羅蘭莖插繁殖法
莖插繁殖法也是非洲紫羅蘭會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春季花謝後.結合翻盆換土分割地下塊莖栽種,成苗快,但株形不夠好看,同時由於植株沒有更新,生長不夠旺盛。
3、非洲紫羅蘭組織培養繁殖法
現在非洲紫羅蘭比較流行的繁殖方法就是組織培養法繁殖法,以葉片、葉柄、表皮組織為外植體。用MS培養基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和1毫克/升萘乙酸。接種後4周長出不定芽,3個月後生根小植株可栽植。小植株移植於腐葉土和泥炭苔蘚土各半的基質中,成活率100%。目前,美國、荷蘭、以色列等國均有非洲紫羅蘭試管苗生產。 但這種方式培養的植苗比較多,不太適合家庭養殖。
4、非洲紫羅蘭播種繁殖法
非洲紫羅蘭播種繁殖可在春、秋季進行,溫室栽培以9~10月秋播為好,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健壯,翌年春季開花棵大花多。2月播種,8月開花,但生長勢稍差,開花少。非洲紫羅蘭種子細小,播種盆土應細,播後不覆土,壓平即行。發芽適溫18~24℃,播後15~20天發芽,2~3個月移苗。幼苗期注意盆土不宜過濕。一般從播種至開花需6~8個月。
一般開花植物需光量高,無法在室內正常生長,因此室內植物多為觀葉植物,然而非洲紫羅蘭的需光量小,只要放置在室內光線較明亮的窗邊或日光燈光源下,便可以正常生長並且開花,是少數難得的室內開花(觀花)植物。由於其本身的遺傳不穩定的特性,在栽種的過程中即會出現突變的新品種,也因此往往會給種植者帶來意外的驚喜與收獲。
有些開花植物的花期受到日照長短或溫度高低的影響,只能在特定的季節開花或每年只有一次花期,而非洲紫羅蘭的花期往往長達1~2個月,只要有適當的照料及合宜的生長環境,每3~4個月即可開花一次,另如有足夠數量的植株,便能在一年四季欣賞到綻開的花朵。
非洲紫羅蘭是人們比較喜歡用來布置美化環境的花卉,株植小巧,花色艷麗可愛,點綴效果好,而且養殖也比較簡單,非洲紫羅蘭的繁殖法就分享給大家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⑽ 非洲紫羅蘭怎麼養
非洲紫羅蘭為多年生草本,花期一般長達兩個多月,若管理得法,可以整年開花不內斷。其最容適生長溫度為18~24℃,宜放在室內陽光不直射處,夏日要注意避高溫和強陽光,一般需遮光50%~80%。因葉肉存有大量水分,故不必每天澆水,一般每7天澆一次即可。澆水時不要往葉上或花上噴水。平時每10天澆一次稀液肥,夏日高溫及冬日低溫期均不要施肥。一般家庭完全可以養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