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移植
① 如何移栽野生杜鵑花
首先要選擇早春抄季節,植物新芽萌襲發之前,或晚秋植物生長旺期結束之後。
其次,移栽時要盡量模擬其原生環境,如土壤、光照、通風、環境濕度、溫度等等。
第三,不要施肥,但可施些底肥,新移栽的植物,一般要成活一年之後才可追肥。
第四,移栽時用生根劑溶液浸泡根系,栽後把溶液加水後澆足定根水。
② 要怎樣移栽杜鵑花的扦插生根苗
5~6月扦插的落葉類杜鵑花至8月就要移栽。移栽前將栽培土准備好,最好用腐殖土。移栽時將扦插苗移植到准備好的8厘米寬、10厘米長的營養袋內,再裝入腐殖土。
對於啊扎里亞類杜鵑花而言,不僅扦插時間不受季節的限制,而且移栽時間也隨扦插時間而定。移栽時最好先進行一次打頂,促使插條多分枝,以保證株型的飽滿。
對於高山常綠杜鵑而言,生根後也要每天打開苗床,注意噴施100倍的高錳酸鉀和1000倍的硫菌靈,並每隔10天噴一次2%的復合肥。7月扦插的常綠杜鵑,在11月將其移栽到黑色的薄塑料營養袋內。移栽前先將生根的扦插苗根尖進行輕微的修剪,然後將苗栽到准備好的塑料營養袋內。在將營養袋放入苗床之前對扦插苗進行第一次摘心,然後放入准備好的苗床內,澆透水後蓋上塑料薄膜。翌年3~4月,當發出的新梢生長5~6個月後,再進行第二次摘心。高山常綠杜鵑一年當中有兩次抽梢,因此一年要進行兩次摘心。
③ 杜鵑花什麼時間移植比較合適
杜鵑花為名貴花卉,又是淺根系植物,移植較為困難,因此對於移植的時間、方法及步驟必須特別注意。
(1)時間:常綠杜鵑花的移植一般在每年的秋季,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是杜鵑花的最佳移植時間。因為此時移植,常綠杜鵑花正值休眠期,待生長季節來臨時,新梢萌動,生長旺盛。切忌在生長季節移植,因生長期間養分消耗大,易失水、枯死。
(2)方法及步驟:移植時必須保護好杜鵑花的須根,挖的時候盡量少傷須根。須根的分布大部分都接近地面,挖前將表土略去一層,發現須根即停止,沿四周向下垂直挖時,遇到須根用快的枝剪剪斷。挖時對當地的土壤狀況要十分注意,土壤乾燥或礫石較多時土球易散,應提前一天澆水,澆水後隔一天再挖。土球的大小依據杜鵑花植株高度與冠幅的大小確定。一般樹高1米、樹冠60~70厘米者其所帶土團直徑須有35~40厘米;若植株高達2米,如馬纓花,土團要60~65厘米。挖好後用草繩或遮陽網包好才能運輸。在不得不過夜的情況下,應設法將土球假植,上面要遮陰,假植時間不能太長。新坑挖好後准備栽植之前,枝葉可作適當修剪,約去除1/3;打開包裝物,將土球表面的土輕輕剝落2~3厘米,使須根露出一些端頭,放入新坑後使之接觸土壤,這樣新根容易生長。
④ 杜鵑花怎麼移植
你說的就是壓條或扦插。
(1)壓條繁殖?
壓條繁殖多半在5-6月間進行,分兩種方法:一是高空壓條,另一個是低處壓條法。
①高空壓條?
選擇2-3年生枝條,在適當部位,割一個環狀圈,深至木質部,寬度0.5cm,去掉皮部,隨後把製作好的竹管,長8cm,直徑2-3cm,一側帶節,從中間劈開,節處按植株徑粗細,挖半圓形小孔,兩半圓形竹管套在割口處。管里填上酸性土,澆水,保持管里土壤濕潤,3個月後里邊長出許多須根,即可和母株割斷,裝盆里進行培育。
②低壓繁殖?
低壓繁殖是利用地栽杜鵑萌生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割成環狀,去掉皮,埋在土壤里,3天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個月後,發現長出須根,和母株分離,上盆培植.
2)扦插?
扦插法是杜鵑花最常用的繁殖方法,除了極個別的不能生根之外,利用扦插都能成活,容易採集,操作簡便,能保留品種的優良特性。一年都可扦插,最佳時間5-6月,次之8-9月。但由於品種不同,時間各異,西鵑5月下旬-6月上旬,毛鵑6
月上旬,東鵑、夏鵑在6月中旬至下旬。
-------------------------------
插穗的選擇:插穗可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長的新梢、半成熟的枝條、已木質化,樹冠外圍的頂生枝最好,原則上要求,母株生有3個新梢,取一個做插穗,5個取2個做插穗,長度分別為:西鵑5-7cm,東鵑、夏鵑6-8cm,毛鵑8-10cm,過長枝條可截去頂梢,去掉下邊的葉子,上端留4-5片小葉,隨采隨插。
盆插法:盆洗凈消毒,裝盆土,底層裝粗粒土1/3打底;裝2/3細土,打孔,把插穗插入1/2-1/3,間距3cm,用細孔噴壺澆窨水。
地插法:用磚圍起四周高15-20cm,寬80-l00cm,里邊填粗粒土,細土,方法同;
盆插。上述二種方法,都應處於半陰的條件下。搭蔭棚,防止側陽曬、掛簾,空氣濕度保
持在85%,注意水分的管理,始終保持插條新鮮,不掉葉子,這樣一個月就能生根
⑤ 移栽的杜鵑怎麼樣能提高成活率
提高移栽成活率要注意在移栽的過程中,按照杜鵑的生活習性;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內移栽,如容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於排水。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5)杜鵑花移植擴展閱讀:
花期
若想春節見花,可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於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
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花期,隨心所願,四時開放,另外,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
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⑥ 有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品種的杜鵑如何移栽
杜鵑花也稱映山紅,它因為品種多,花色美,近年來成為了許多愛花人士的「心頭好」。想到一盆盆杜鵑花擺在家裡,一回家打開門,就可以看到花團錦簇,奼紫嫣紅的情景,還能嗅到陣陣花香,這感覺真是妙極了呀。
愛花之心,人皆有之,想要感受屋內花團錦簇的感覺嗎,就選擇這兩個品種的杜鵑花准沒錯,而且等到杜鵑花養的較穩定之後還可以進行扦插,一盆變多盆,這兩種杜鵑花搭配新興的紫色滿天星也是極美的。
⑦ 如何移栽野生杜鵑花
首先要選擇早春季節,植物新芽萌發之前,或晚秋植物生長旺期結束之後。回
其次,移栽時要答盡量模擬其原生環境,如土壤、光照、通風、環境濕度、溫度等等。
第三,不要施肥,但可施些底肥,新移栽的植物,一般要成活一年之後才可追肥。
第四,移栽時用生根劑溶液浸泡根系,栽後把溶液加水後澆足定根水。
⑧ 杜鵑花開花的時候可以進行移栽嗎
杜鵑來花開花的時候不可以進行移栽源,容易造成枯死和花敗。
分析說明:
開花期間會吸收大量養分,此時移栽會造成植物根系不穩,易枯死。
花期移動根系會造成花敗落,且導致植物生長不良。
移栽時間:
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
生長環境:
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
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⑨ 杜鵑花怎麼移栽
首先要選擇早春季節,植物新芽萌發之前,或晚秋植物生長旺期結束之後。
其次,移回栽時要盡答量模擬其原生環境,如土壤、光照、通風、環境濕度、溫度等等。
第三,不要施肥,但可施些底肥,新移栽的植物,一般要成活一年之後才可追肥。
第四,移栽時用生根劑溶液浸泡根系,栽後把溶液加水後澆足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