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茉莉花
『壹』 民間音樂還有什麼,比如梁祝 茉莉花中國的
《琵琶語》 《歡沁》《踏古》《亂紅》 《陽關三疊》 《彩雲追月》 《海之女神》 《伽羅》《南十字星》《梅花三弄》《漁舟唱晚》 《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 《漢宮秋月》《霞光》都很好聽。
『貳』 我國的十大名曲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在國外知名度最高的是《茉莉花》呢
十大名曲
1.《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為什麼在國外知名度最高的是《茉莉花》呢?
在外國人眼裡,不同於搖滾、嘻哈,中國音樂總是能給人的心靈帶來一種撫慰。這大概也就是外國人喜愛《茉莉花》的原因之一。如今,每當在國外聽到《茉莉花》的旋律,湧上心頭的有思鄉,有懷舊,有自豪。捕輿者相信,大家在了解了《茉莉花》如此悠久的歷史和淵源後,再次聽到它的旋律,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叄』 中國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1、《茉莉花》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2、《梁祝》
一首《梁祝》,當小提琴和二胡響起的時候,如山伯和英台互訴相思之苦,如泣如訴,使人心潮澎湃,感染至深,熱淚盈眶。悠遠蜿蜒,直抵內心。
3、《金蛇狂舞》
《金蛇狂舞》是聶耳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
4、《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這首樂曲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寶庫中一首享譽海內外的優秀作品,是中國民間器樂創作曲目中的瑰寶之一。
5、《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鍾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生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6、《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麴,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為獨奏,樂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當時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為上乘的藝術佳作。
7、《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又稱《夕陽簫鼓》,是古典民樂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獨奏曲。因其意境深遠,樂音悠長。後取意唐詩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8、《瀏陽河》
《瀏陽河》是一首中國經典民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以不同方式及風格進行演繹。《瀏陽河》這一曲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多年來一直為人傳唱,熟悉的旋律穿透幾代人的歲月。
9、《漁舟唱晚》
《漁舟唱晚》是一首頗具古典風格的河南箏曲。樂曲描繪了夕陽映照萬頃碧波,漁民悠然自得,漁船隨波漸遠的優美景象。這首樂曲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首箏獨奏曲。
1984年,著名電子琴演奏大師浦琪璋將其改編並用電子琴完美演奏,電視台選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沿用至今。三十年不變的背景音樂,成為十三億人最熟悉和喜愛的音樂,它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背景音樂。
10《賽馬》
《賽馬》是黃海懷創作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樂曲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
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由遠到近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跳弓,強弱分明的顫音,描繪了蒙古族牧民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二胡快弓、跳弓技巧的運用,撥弦、顫音技巧的運用,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肆』 《茉莉花》歌詞的賞析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4)梁祝茉莉花擴展閱讀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伍』 梁祝,茉莉花古箏簡譜
梁祝http://www.sooopu.com/html/64/64598.html
茉莉花(三個版本)http://www.sooopu.com/html/101/101281.html
http://www.sooopu.com/html/40/40711.html
http://www.sooopu.com/html/43/43430.html
『陸』 中國十大名曲都是哪些
中國古典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1、《高山流水》
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
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
2、《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廣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斗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為父報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性。或許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廣陵散》的這種反抗精神與戰斗意志,才如此酷愛《廣陵散》並對之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3、《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國古琴名曲,有多種流派傳譜,其意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
樂曲以舒緩的節奏和清麗的泛音開始,描繪了秋江上寧靜而蒼茫的黃昏暮色;然後旋律一轉而為活潑靈動,點綴以雁群鳴叫呼應的音型,充滿了生機和歡躍;
最後又復歸於和諧恬靜的旋律中。意境蒼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古琴的泛音丶滑音等特有的技法的運用,使得樂韻更加豐富,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
4、《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復演奏三次。這種反復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
箏曲是在近代琴家打譜琴曲《梅花三弄》的基礎上進行移植、編訂而來。相對於琴曲,移植後的箏曲在結構上略有變動,有刪節,顯得更為緊湊。在保持了琴味的基礎上,還充分考慮古箏的表現技巧,可謂「琴」味「箏」味兼容並包。
5、《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雖是武曲,但兼含剛柔,這體現出創作者對作品的情感思考。該曲注重彈奏的剛度以及柔度的協調性,表現出對楚軍和項羽的關懷之意;
同時,曲中還有對戰爭造成的眾多殞命者的痛憫,因此在曲目的具體表現中,不僅體現了龐大氣勢, 還較為注重細節處理,實現了情和景的有效融合。
『柒』 梁祝和好一朵茉莉花是不是一首歌
你說的應該是梁祝里草橋結拜那一段,那一段確實和茉莉花聽起來很像
『捌』 茉莉花與梁祝誰的知名度更大,誰能代表中國的民族音樂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梁祝是紹興一帶的。沒有可比性。
『玖』 《梁祝》與《茉莉花》哪個更能代表中國民族音樂
《茉莉花》產生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後經提煉加工、傳唱於世,更能代表中國民族音樂內。
《梁容祝》作為一部小提琴協奏曲,雖然充滿了中國民族音樂的元素,也已經流傳極廣、也被外國人認可,但跟《茉莉花》相比較,其代表性要差一些。盡管我也十分喜愛《梁祝》。
『拾』 鋼琴曲致愛麗絲,茉莉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作者
鋼琴曲致愛麗絲的作曲者是貝多芬;茉莉花本來是民歌,沒有作者,而鋼琴獨奏曲茉莉花的改編者是儲望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作曲者是何占豪和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