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羅蘭的鉛筆畫
⑴ 手繪效果圖的表現技法
室內表現技法種類很多,應根據客觀條件和個人的能力和習慣選擇合適的表現技法,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常用技法,供練習時參考。
鉛筆畫技法
(1)鉛筆在繪畫中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種工具,在室內表現圖中,我們要學會根據對象的形狀、質地等特徵有規律地組織、排列線條,學會利用其它輔助工具畫出理想的效果。
(2)表現圖的用筆不要過多的反復修改,必須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並對各個物體的用筆方向、明暗深淺事先有一個基本計劃。在作圖過程中,明暗對比是從淺到深逐步加深,但步驟也不宜過多,兩、三遍即可,有的地方能一次到位最好。鉛筆,一般選用4B左右的鉛筆來作圖,盡量少用橡皮擦。
(3)鉛筆線條分徒手線和工具線兩類。徒手線生動,用力微妙,可表現復雜、柔軟的物體,工具線規則、單純,宜於表現大塊面和平整、光滑的物體。塗色時為了保持用筆的力度感、輕快性,又不破壞圖形的輪廓,可利用直尺、曲線尺和大拇指進行遮擋,必要時可刻出紙樣進行遮擋。
(4)圖紙上己畫過的軟鉛筆的鉛粉容易被摩擦,故須保護,須學會利用小手指撐住畫面來畫線,或者利用紙片遮擋己畫過的畫面。
(5)水溶性彩色鉛筆可發揮溶水的特點,用水塗色取得浸潤感,也可用手指或紙擦筆抹出柔和的效果,
馬克筆技法
馬克筆以其色彩豐富、著色簡便、風格豪放和迅速成圖,受到設計師普遍喜愛。
(1)馬克筆筆頭分扁頭和圓頭兩種,扁頭正面與側面上色寬窄不一,運筆時可發揮其形狀特徵,構成自己特有的風格。
(2)馬克筆上色後不易修改,一般應先淺後深,上色時不用將色鋪滿畫面,有重點的進行局部刻畫,畫面會顯得更為輕快、生動。馬克筆的同色疊加會顯得更深,多次疊加則無明顯效果,且容易弄臟顏色。
(3)馬克筆的運筆排線與鉛筆畫一樣,也分徒手與工具兩類,應根據不同場景與物體形態、質地、表現風格來選用
(4)水性馬克筆修改時可用毛筆蘸水洗淡(難以徹底洗凈),油性馬克筆則可用筆或棉球頭蘸甲苯洗去或洗淡。
(5)馬克筆筆法、趣味令人喜愛,但其價格昂貴,可利用油畫筆和水粉筆蘸上水彩顏料,利用靠尺運筆,也能獲得馬克筆的某些趣味。見圖6-11(文前彩圖)。
鋼筆畫技法
鋼筆、針管筆都是畫線的理想工具,發揮各種形狀的筆尖的特點,利用線的排列與組織來塑造形體的明暗,追求虛實變化的空間效果,也可針對不同質地採用相應的線型組織,以區別剛、柔、粗、細。還可按照空間界面轉折和形象結構關系來組織各個方向與疏密的變化,以達到畫面表現上的層次感、空間感、質感、量感,以及形式上的節奏感、韻律感
水彩畫技法
(1)水彩渲染是建築畫中常用的一種技法,水彩表現要求底稿圖形准確、清晰,忌擦傷紙面(最好另用紙起稿,然後拷貝正圖,再裱圖),而且十分講究紙和筆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畫面色彩的濃淡、空間的虛實、筆觸的趣味都有賴於對水份的把握。
(2)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淺到深,由遠及近,亮部與高光要預先留出。大面積的地方塗色時顏料調配宜多不宜少,色相總趨勢要基本准確,反差過大的顏色多次重復容易變臟。
(3)水彩渲染常用退暈、疊加與平塗三種技法。
退暈法:傾斜圖板,首筆平塗後趁濕在下方用水或加色使之產生漸變(變淺或變深),形成漸弱和漸強的效果。退暈過程多環形運筆,遇到積水、積色須將筆擠干再逐漸吸去。
疊加法:圖板平置,分好明暗光影界面,用同一濃淡的色平塗,留淺畫深,干透再畫,逐層疊加,可取得同一色彩不同層面變化的效果。
平塗法:圖板略有斜度,大面積水平運筆,小面積可垂直運筆,趁濕銜接筆觸,可取得均勻整潔的效果,見圖6-14(文前彩圖)。
(4)目前室內表現圖中鋼筆淡彩的效果圖較為普遍,它是將水彩技法與鋼筆技法相結合,發揮各自優點,頗具簡捷、明快、生動的藝術效果,見圖6-15~圖6-18(文前彩圖)。
水粉畫技法
水粉畫成為各類效果圖表現技法中運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表現技法大致分干、濕(或厚、薄)兩種畫法,或者干濕兩種畫法相結合使用。
特點:
(1)濕畫法:濕是指圖紙上先塗清水後著色,或者指調混顏料時用水較多,適用於表現大面積的底色(牆面或地面等)和表現顏色之間的銜接、浸潤的地方。見圖6-19~圖6-21(文前彩圖)。
濕畫時須注意底色容易泛起的毛病,容易產生粉、臟、灰的效果。如果出現這種現象,最好將不滿意的顏色用筆蘸水洗去,干後重畫,重畫的顏色應稍厚,有一定的覆蓋性。
(2)干畫法:並非不用水,只是水份較少、顏色較厚而已。其特點是:畫面筆觸清晰肯定,色澤飽和明快,形象描繪具體深入。但如果處理不當,筆觸過於凌亂,也會破壞畫面的空間和整體感。
水粉顏色具有較好的覆蓋力,易於修改,不過對於玫瑰紅或紫羅蘭為底色的部分不易覆蓋,所以,寧可將其清洗干凈,重新上色,否則其紅紫味的底色總是要泛上來的。
水粉顏色的深淺存在著干濕變化較大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深和鮮的顏色干透後會感覺淺和灰一些。在進行局部修改和畫面調整時,可用清水將局部四周潤濕,再作比較調整。
在室內表現圖實踐中往往是干濕、厚薄綜合運用。從有利於修改調整、有利於深入表現的繪圖程序來看,寧薄勿厚是可取的。具體講:大面積宜薄,局部可厚;遠景宜薄,前景可厚;准備使用鴨嘴筆壓線的地方宜薄,局部亮度、艷度高的地方可厚。從上色的秩序看,宜先畫薄再加厚。
色粉筆畫技法
粉筆畫使用方便、色彩淡雅、對比柔和、情調溫溫馨,對於卧室、客廳、書房等的表現以及室內牆面明暗的退暈和局部燈光的處理均能發揮其優勢。
色粉筆粉質細膩,色彩也較為豐富,不足之處是缺少深色,故可配合木炭鉛筆或馬克筆作畫,尤其是以深灰色色紙為基調,更能顯現出粉彩的魅力。
色粉筆畫作圖程序:
A、是先用木炭鉛筆或馬克筆在色紙上畫出室內設計的素描效果圖,明暗、體積均須充分,暗部深色一定畫夠,寧可過之,勿可不及。
B、素描關系完成後先在受光面著色,類似彩色鉛筆,可作局部遮擋,一次上色粉不宜過厚,對大面積變化可用手指或布頭抹勻,精細部位則最好使用尖狀的紙擦筆擦抹,這樣既可處理好色彩的退暈變化,又能增強色粉在紙上的附著力。
C、畫面大效果出來後只須在暗部提一點反光即可。
畫面不要將粉色上得太多太寬,要善於利用色紙的底色。因而事先應按設計內容、氣氛,選好合適基調的色紙。
畫完成後最好用固定液(定型劑) 噴罩畫面,便於保存,見圖6-23~圖6-25(文前彩圖)。
噴筆畫技法
噴筆技法是通過氣泵的壓力將筆內的顏色噴射到畫面上,其造型主要是依靠遮蓋後的余留形狀。噴繪製作的過程是噴繪相結合,對於一些物體的細部和花草、人物的表現是藉助其它畫筆來描繪的。畫面效果細膩、明暗過渡柔和、色彩變化微妙、逼真,見圖6-26~圖6-28(文前彩圖)。
噴繪的操作無非是熟能生巧,要完成一幅高質量的噴繪作品,不僅是對噴繪工具的掌握,而且必須噴繪的技巧。
噴繪技法常表現的地方:
(1)表現大面積色彩的均勻變化;
(2)表現曲面、球體明暗的自然過渡;
(3)表現光滑的地面及其倒影;
(4)表現玻璃、金屬、皮革的質感;
(5)對燈和光的感覺表現等。
噴繪畫面的程序和要求:
(1)先淺後深、留淺噴深、先噴大面、後繪細節;
(2)色彩處理力求單純,在統一中找變化,不宜在變化中求統一;
(3)多注重畫面大色塊的對比與調和,少注意單體的冷暖變化;
(4)強調中央主體內容的明暗對比,削弱周圍空間界面及配景的黑白反差,見圖6-29、6-30 (文前彩圖)。
(5)物體轉折處的高光和燈光處理要放在最後階段進行。高光不要一律白色,應與物體固有的色相和在空間里的遠近以及與光源的距離相適合。
(6)噴光感效果時,不要見燈就點,只點幾處重點光源,遠處燈光不點為好。
(7)噴筆使用的專用顏料務必攪勻,以免堵筆,噴出的顏料在紙上呈半透明狀。
(8)鉛筆底稿要求線條輪廓准確清晰,不要有廢線。
(9)噴筆畫的修改必須謹慎,大面積修改最好洗去重噴,(一般說來洗過的地方也會留下痕跡,故重新噴色的地方最好將顏料調稠一點,一遍干透後再噴二遍)或者可不洗,直接在原形上用筆改色,改後再用噴筆噴接相鄰的色彩
8:電腦數位板畫技法
電腦數位板的畫法簡單輕巧,用佩帶的數字筆在屏幕上畫好之後,再鏈接到電腦上,用ps稍作處理即可。
⑵ 36色彩鉛 有哪些顏色
大紅、深紅、鍺石、桃紅、桔紅、桔黃、淡黃、檸檬黃、黃綠、草綠、橄欖綠、墨綠、天藍、湖藍、群青、普藍、玫瑰紅、紫羅蘭
1)石墨鉛筆 鉛筆芯以石墨為主要原料的鉛筆。可供繪圖和一般書寫使用。石墨鉛芯的硬度標志,一般用「H」表示硬質鉛筆,「B」表示軟質鉛筆,「HB」表示軟硬適中的鉛筆,「F」表示硬度在HB和H之間的鉛筆。石墨鉛筆共分 6B、5B、4B、3B、 2B、B、 HB、F、H、2H、3H、4H、5H、6H、7H、8H、9H、10H等18個硬度等級,字母前面的數字愈大,分別表明愈硬或愈軟。此外還有7B、8B、9B3個等級的軟質鉛筆,以滿足繪畫等特殊需要。顏色鉛筆 鉛芯有色彩的鉛筆。鉛芯由粘土、顏料、滑石粉、膠粘劑、油脂和蠟等組成。用於標記符號、繪畫、繪制圖表與地圖等。
(2)顏色鉛筆通常是成套(6,12,24,36,64種顏色)裝盒。
(3)特種鉛筆 包括玻璃鉛筆、 變色鉛筆、 炭畫鉛筆、曬圖鉛筆、水彩鉛筆、粉彩鉛筆等,它們各有其特殊用途。
①玻璃鉛筆:鉛芯由顏料、油脂和蠟類等組成。用於在玻璃、金屬、搪瓷、陶瓷、皮革、塑料、有機玻璃等表面書寫或作標記,供工業、醫葯、國防、勘測等部門使用。有紅、白、橘黃、 淡黃、 紫絳、深綠、淡藍、黑等顏色。
②變色鉛筆:俗稱拷貝鉛筆。鉛芯含有耐曬青蓮色淀等染料,書寫的字跡用橡皮擦不掉,適用於繕寫長期保存的重要文件,記載賬目。有青蓮、紅、藍、綠、黃等顏色,以青蓮色居多。
③炭畫鉛筆:又稱炭素鉛筆。鉛芯由粘土、木炭粉、炭黑等製成。用於繪畫、油畫打底。
④曬圖鉛筆:又稱描圖鉛筆。石墨鉛芯用油溶蠟紅等紅色染料處理,以起遮光作用,用於繪圖後直接曬圖。
⑤水彩鉛筆:鉛芯中加有水溶性酸性大紅等酸性染料。鉛芯沾水時就如同水彩顏料,用於相片著色、寫生、繪制地圖、統計圖表等。
⑥粉彩鉛筆:鉛芯用顏料及多孔柔軟的原料(如碳酸鈣)製成,不含油脂和蠟類。其硬度和書寫手感類似粉筆。用於繪畫。
⑶ 手繪原則及常用技法
手繪原則及常用技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計算機的到來為設計領域帶來了變革。電腦設計技術日趨成熟,提高了設計效率。電腦設計軟體的普及也讓初學者越來越容易學習和使用,設計領域出現了傳統的手繪設計逐漸被電腦設計所替代的趨勢。然而,正如我們的軍事家總結的一樣,再先進的武器都無法取代「人」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電腦設計也取代不了設計師們的設計思想。手繪仍然是設計師用來傳達自己的設計思想最直接、最自由的方式。但凡經過專業訓練,並有志於設計事業的人,應常採用手繪方法繪制設計作品,這是電腦無法取代的。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手繪原則及常用技法,歡迎閱讀。
一、手繪效果圖原則
(一)保持手繪的准確性
准確性始終都是手繪的第一要素。手繪表現的效果必須符合建築裝飾設計的造型要求如建築空間。如空間的各種比例、尺度、結構、構造,材料質感、燈光色彩、綠化及人物點綴等方面都必須符合設計師所設計的效果和氣氛等;又如明確表示室內外建築材料的質感、色彩、植物特點、傢具風格、燈具位置造型、飾物出處等。准確性是表現圖的生命線,絕不能脫離實際的尺寸而隨心所欲的改變形體和空間的限定;或者完全背離客觀的設計內容而主觀片面地追求畫面的某種「藝術趣味」。
(二)保持手繪的藝術性
藝術性和准確性並不矛盾。手繪效果圖往往是設計師的思想結晶,是設計師和客戶溝通的重要工具,同時也是客戶對設計的第一印象。繪畫方面的素描、色彩訓練,構圖知識,質感、光感調子的表現,空間氣氛的營造,點、線、面構成規律的運用,視覺圖形的感受等方法與技巧必然增強表現圖的藝術感染力。在真實的前提下合理地適度誇張、概括與取捨也是必要的。羅列所有的細節只能給人以繁雜,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給人以平淡。選擇最佳的表現角度、最佳的光線配置、最佳的環境氣氛,本身就是一種創造,也是設計自身的進一步深化。手繪效果圖需要在准確性的基礎之上,植入更多藝術效果,兩者相得益彰。
二、手繪效果圖常用技法
手繪的表現技法有很多,不同手法、技巧與風格的表現圖,充分展示作者的個性,每個畫者都以自己的.靈性、感受去認讀所有的設計圖紙,然後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去闡釋、表現設計的效果,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並有所制約的設計施工圖賦予了感人的藝術魅力。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常用技法
(一)鉛筆畫技法
鉛筆在繪畫中是最常用、最普遍的一種工具。在設計中,我們要學會根據對象的形狀、質地等特徵有規律地組織、排列線條,學會利用其它輔助工具畫出理想的效果。鉛筆線條分徒手線和工具線兩類。徒手線生動,用力微妙,可表現復雜、柔軟的物體,工具線規則、單純,宜於表現大塊面和平整、光滑的物體。
在使用鉛筆技法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鉛筆,一般選用4B左右的鉛筆來作圖,盡量少用橡皮擦;在作圖過程中,明暗對比是從淺到深逐步加深,但步驟也不宜過多,兩、三遍即可,有的地方能一次到位最好;圖紙上已畫過的軟鉛筆的鉛粉容易被摩擦,故須保護,須學會利用小手指撐住畫面來畫線,或者利用紙片遮擋已畫過的畫面。表現圖的用筆不要過多的反復修改,必須做到胸有成竹、意在筆先,並對各個物體的用筆方向、明暗深淺事先有一個基本計劃。
(二)馬克筆技法
馬克筆以其色彩豐富、著色簡便、風格豪放和迅速成圖,受到設計師普遍喜愛。馬克筆筆頭分扁頭和圓頭兩種,扁頭正面與側面上色寬窄不一,運筆時可發揮其形狀特徵,構成自己特有的風格。馬克筆的運筆排線與鉛筆畫一樣,也分徒手與工具兩類,應根據不同場景與物體形態、質地、表現風格來選用。
在使用馬克筆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馬克筆上色後不易修改,一般應先淺後深,上色時不用將色鋪滿畫面,有重點的進行局部刻畫,畫面會顯得更為輕快、生動。馬克筆的同色疊加會顯得更深,多次疊加則無明顯效果,且容易弄臟顏色。水性馬克筆修改時可用毛筆蘸水洗淡,油性馬克筆則可用筆或棉球頭蘸甲苯洗去或洗淡。雖然馬克筆筆法和趣味令人喜愛,但其價格昂貴,可利用油畫筆和水粉筆蘸上水彩顏料,利用靠尺運筆,也能獲得馬克筆的某些趣味。
(三)水彩畫技法
水彩渲染是建築畫中常用的一種技法,水彩表現要求底稿圖形准確、清晰,忌擦傷紙面,而且十分講究紙和筆上含水量的多少,即畫面色彩的濃淡、空間的虛實、筆觸的趣味都有賴於對水份的把握。上色程序一般是由淺到深,由遠及近,亮部與高光要預先留出。大面積的地方塗色時顏料調配宜多不宜少,色相總趨勢要基本准確,反差過大的顏色多次重復容易變臟。
(四)水粉畫技法
水粉畫成為各類效果圖表現技法中運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表現技法大致分干、濕(或厚、薄)兩種畫法,或者干濕。水粉顏色具有較好的覆蓋力,易於修改,不過對於玫瑰紅或紫羅蘭為底色的部分不易覆蓋,所以,寧可將其清洗干凈,重新上色,否則其紅紫味的底色總是要泛上來的。水粉顏色的深淺存在著干濕變化較大的現象,一般情況下,深和鮮的顏色干透後會感覺淺和灰一些。在進行局部修改和畫面調整時,可用清水將局部四周潤濕,再作比較調整。在室內表現圖實踐中往往是干濕、厚薄綜合運用。
三、總結
無論電子產品如何先進,也不管在哪個時代。技術永遠替代不了人類的思想。電腦作圖也替代不了手繪,在我們室內設計領域中,有一手好「手藝」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必然也會越來越珍貴。希望本文對室內設計的初學者有所幫助。
;⑷ 誰知道輝柏嘉48色油性彩鉛8開頭的編號對應顏色名稱
801白 802梓黃 803檸檬黃 804橙黃
807深橙806紅橙 808礦橙845南瓜橙
811硃砂紅 810猩紅814酒紅色812淺肉色
846肉色 848深肉色 830淺洋紅 815洋紅
847玫瑰紅853紫紅 829紫羅蘭 838青蓮
828紫色854櫻桃色850群青823普藍
825湖藍 824海藍 822孔雀藍 826松石藍
821墨綠 818深綠840松石綠 820鉻綠
(4)紫羅蘭的鉛筆畫擴展閱讀:
水溶性彩色鉛筆:屬於彩色鉛筆中的一種,繪畫中比較常用的繪畫工具,用「水溶性彩色鉛筆」畫好後,使用水和毛筆著色後可產生富於變化的色彩效果,顏色可混合使用,產生像水彩一樣的效果,優點是比繪畫中較難畫的「水彩畫」更容易掌握。表面粗糙的紙張都是畫彩色鉛筆畫的好選擇。
水溶性的彩鉛筆顏色很清透,附著力比較強些,深淺只要用力度就很好控制,可以畫的很深也能很淡,用毛筆蘸水可以暈開的。做成類似於水彩畫(水彩顏料的畫)的效果。不過說實話,效果不比水彩畫。
⑸ 三年級的美術畫畫什麼最好
簡筆畫最好。
所需工具:一張白紙、一套彩色鉛筆、一枝石墨鉛內筆、一塊橡皮
具體步容驟:
1、先用鉛筆在白紙畫一個橢圓,確定玫瑰花的位置。
⑹ 怎樣才能畫好一幅水粉畫
一、通過素描進一步學習色彩
色彩同素描一樣是造型藝術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是美術基礎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素描是運用單色的明暗和線條來塑造形象、表現空間、而色彩則是通過豐富多彩的顏色來表現景物。雖然他們在畫面效果、審美情趣和語言表達方式各有千秋,但塑造形象則是他們共同的主要目的。
學習運用色彩塑造形體,表現空間關系,它是比單純的明暗素描更豐富更復雜的一種造型手段。素描能力並不能代替色彩能力,要畫好色彩畫,更重要的是掌握色彩理論只是和繪畫激發。素描造型因素是色彩繪畫中的一個方面,畫色彩既要表現形體關系,更要表達色彩情感,所以對色彩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學習繪畫色彩的主旨。
素描是建立繪畫中各專業框架的基礎,也是色彩繪畫的造型基礎。作為素描造型要素的形體、比例、明暗等因素,同樣作用於色彩繪畫。用色彩描繪物體,只有符合了素描的基本關系,才能正確表現其真實的空間效果。可見,素描是色彩繪畫重要的內在依據。在學習色彩之前,應學習掌握一定的素描造星能力,這樣有助於我們更主動的認識和掌握繪畫色彩。
色彩學習主要的是鍛煉眼睛,有一雙「慧眼」什麼都好辦。「多畫」的前提是「多看」。
一,看自然,看目力所及的一切,砍光世界裡的美麗色彩,相信自己的眼睛,堅信最初的感覺。
二,看別人的畫,以大師、名家作品為好。有了這兩點「多看」,在動手描畫起來,就不是太難的事了。在觀看的時候,有一點要注意,要學會運用比較的眼光,就不是太難的事了。在觀看的時候,有一點要注意,要學會運用比較的眼光,比如,看左右上下、看輕重、看虛實、看濃淡,就是到處看看,有點「眼觀六路」的意思。唯如此,才能發現差異,因比較也就看出了色彩。好比較教室內的白牆,概念上是白的,仔細比較,每個面顏色都不一樣。那麼豐富的色彩你都能看出來,還能畫不出來嗎?至於調色彩的問題是個經驗,多調色,再多看,有經驗的動手畫一畫,自己勤奮點,應該沒問題。雖然要做到畫面和諧,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弄到相對看起來順眼並不難。一些色彩大師畫色彩時可能忘記他們是畫色彩,他們隨感而發、帥性而為地信手塗抹開去,色彩經和諧了,好看了,不論是熱烈、還是清淡,是濃郁,還是典雅,讓人直呼過癮,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請記住幾位大師的名字,: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提香、安格爾、維來爾、柯羅、莫奈、畢沙羅、梵谷、塞尚、莫蘭迪、列維坦、阿利卡等,要經常用他們的光芒照照自己,好使自己明亮一些。
面對大師的作品,在開始階段往往看不動,這很正常,就像聽音樂,聽戲,開始都不懂一樣。這沒關系,情有經驗的老師,最好還有些水平的老師給予指導。往往老師的欣賞水平就代表了他藝術上的水平,這里主張起點要高,具體做起來,往往也是從一個杯子或一個瓶子畫起,但有無高水平作品的引導,這和自己學畫色彩,卻有著天淵之別。這在初學階段還不覺怎樣,等到將來就會顯露出來。這里有個「品位」問題。 學畫水粉色彩畫,不能只看水粉畫作品,還要看油畫、水彩、丙烯,甚至中國畫。常見有人死抱一本水粉靜物畫摹本之書,傾其所有力量,照著人家的東西弄,其實,大可不必,少量臨摹尚可,多了則百害無一利。在生活中,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學習色彩畫過程中,只研究臨習水粉畫,無亦於生活中的偏食,所以學習色彩眼界要寬泛些為好。
前面提到「多畫」,要勤奮,具體訓練方法或說量化標准,建議,4開紙一天畫1幅,16開一天畫6幅,32開小畫一天可以畫上好十幾幅。這似乎很多,其實只是小畫多一些,這是最好的訓練色彩感覺和能力的方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其實,藝術的事兒,不忘深奧里說,那就是「熟能生巧」,當然, 「天才」除外,如果有「天才」的話。 不要急於求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熟知水粉顏料的使用
水粉畫是使用水調合粉質顏料繪制而成的一種畫。其表現特點為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色彩可以在畫面上產生艷麗、柔潤、明亮、渾厚等藝術效果。含粉對水色流暢的活動性會產生一定限制。水粉畫在濕的時候,顏色的飽和度很高,干後則由於粉的作用及顏色失去光澤,飽和度大幅度降低,這就是它顏色純度的局限性。水粉顏料大部分顏色是比較穩定的,如土黃、土紅、赭石、桔黃、中黃、淡黃、橄欖綠、粉綠、群青、鈷藍、湖藍等等。但是,水粉顏料中的深紅、玫瑰紅、青蓮、 紫羅蘭等顏色就極不穩定,容易出現翻色,不易覆蓋。水粉顏色的透明色彩種類較少,只有檸檬黃、玫瑰紅、青蓮等少數幾種顏色,要畫好水粉畫就必須充分掌握水粉各顏料的個性,了解它的受色能力的強弱、覆蓋能力的大小、色價的高低。這些問題都要通過不斷實踐,做到熟能生巧。基本繪畫技法有干畫和濕畫兩種。
水粉畫的性質和技法,與油畫和水彩畫有著緊密的聯系。是介於油畫和水彩之間的一種畫種,它與水彩畫一樣都使用水溶性顏料,顏料成分和透明水彩顏料相同 。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顏料以較多的水分調配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動性與透明性方面,則無法與水彩畫相比擬。一般水粉畫所展示出的反光效果和透明水彩畫的明亮效果大不一樣,因此,水粉畫一般並不使用多水分調色的方法,而採用白粉色調節色彩的明度,以厚畫的方法來顯示自己獨特的色彩效果。這一點近似於油畫的繪制方法。因為不透明的水粉顏料與油畫顏料都是具有遮蓋力的顏料,所以水粉畫是介於水彩畫與油畫之間的一個畫種,它是通過吸取水彩畫與油畫的某些方法與技巧而發展形成自己的技法體系的。
三、水粉畫畫技法的關鍵
水粉畫畫技法的關鍵主要在於用水、調色、用筆、造型與調整。
對水粉畫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有了解後,就可以開始畫水粉畫。畫水粉畫的關鍵之一是用水。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是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1、用水法
適當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體,表現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畫就不成功。水粉畫是用水調和粉質顏料作畫的畫種,該顏料里含有膠質,加水稀釋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畫水粉靜物一般情況下用水要盡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協調,色多水多,色少水少。筆頭以顏色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種顏色,筆頭要用水洗凈,用吸水布擠干筆頭,再上色,後蘸水,以免弄臟下一筆色,初學者養成此習慣很重要。
表現較輕、薄、透的物體時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臟,畫時新鮮,水干後泛色、顏色變淺、變灰、無質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澀,表現不出質感、光澤,不利於色彩銜接。亮部色稍薄,運筆快,利用白紙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凈,灰暗部水要少,顏色要多,效果才顯厚重。
2、調色法
調色是水粉畫色彩能否表現豐富的關鍵。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得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容易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調色不當畫面會出現生、灰、臟、亂、火、菜(色彩假)等現象。一般說來,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後,做畫時把任何一個物體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層次,逐層逐步表達出來。主要物體和物體亮部宜畫厚,次要物體及背景宜畫薄。水粉畫調色時白色的使用和油畫相似,用的比一般顏色要多。調用白色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色彩的明度,降低色彩的純度,在畫近處、實處和高光處時,多調用白色,有助於形體的塑造,使其鮮明、結實和突出。關於調色、水和白色的使用,還需要和用筆以及整個畫面色彩的干濕、厚薄結合處理結合起來考慮,要從表現不同對象的需要出發,做到有變化而統一。總的來說,初學時要注意兩種傾向:一種是過多的用水,不敢用鮮明厚實的色彩來塑造形象,造成畫面缺乏色彩對比、形象單薄。另一種是過多地使用白色,不懂得恰當地用水的好處,而使畫面「粉氣」、滯悶。這兩種毛病的產生,有的是與初學者先接觸過水彩畫或油畫有關。先畫過水彩畫的,要防止第一種過多地用水的毛病。先畫過油畫的,則要避免第二種過多地調用白色的毛病。至於在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水和白色的使用又常與作者的個人愛好、技法特點有關。愛用薄畫法、濕畫法作畫的,一般水的使用便多些。而愛好厚畫法、干畫法作畫的,水的使用便少,白色的使用則較多。
要使畫面和物體色彩豐富,調色的技巧是:將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該物體固有色周圍逐一添加其他顏色,形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現出豐富的色彩體系。具體做法:
(1)、以畫面主要色調及主要色為主,選定固有色,如紅、黃、綠等任一顏色做首選色。
(2)、畫任何一個物體,選定固有色後,將該色顏料在調色盤上擺開,在其周圍逐一相加,調出系列色相。如蘋果——選調黃色,用來畫半明部,亮部在黃、的基礎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適當空白,畫明暗交界線在固有色上加普蘭和少量的紫,使黃蘋果從明到暗為淺黃、黃、中黃、綠黃、深黃等系列。這樣色與色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適當運用可表現豐富的色彩及體積感。注意要表達出蘋果的三大面和五調子。
(3)、用筆顏色的厚薄要區別對待,一般要遮蓋白紙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紙底襯亮色塊,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線、暗部宜畫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準要待干後用較干色,也可厚畫。
(4)、色彩成系列中,顏色相加,種類不宜多(易臟),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復攪拌(色不新鮮),白與黑相加應一點一點加入適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較多(易臟)。
(5)、如調出色相不明確或與鄰近筆觸差距太大的色,屬臟色,應洗凈筆頭,重新調,一幅好畫以沒有臟色為宜。任何顏色都有自己深淺不同的色相,臟色使畫宜灰、悶、無質感。
3、用筆法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此外,水粉畫也吸收了油畫的刀畫技法。可用油畫刀作畫,也可用自製竹刀作畫。水粉畫在吸收其它畫種的用筆技法時,必須從水粉畫的特點、性能出發,目的是為了豐富水粉畫的技法,增強水粉畫的表現力。一般在畫虛處、遠處和暗部、陰影時,筆觸要模糊些、平些、顏色薄一些,以增加虛遠感。而在畫近處、實處和亮部時,筆觸則要顯露些、顏色要厚一些,以增強其結實、突出、明晰的效果。當然這些都需要從整幅畫的處理意圖出發,運用不同的筆法。筆觸也有一個整體性的問題。一幅畫的用筆也要有變化而統一,形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
用筆造型時主要要注意方向、塊面和速度。用筆速度要有輕重緩急,排列色塊筆觸的方向等要從物體的結構和表現需要出發。塊面要看被畫物體具體位置和被畫快面大小而定。用筆時要根據物體體積規律,因勢象形。用筆基本技法有:
1、擺:調出厚薄適度的顏料,看準被畫部位,輕起輕落,穩準的鋪排到位,速度略慢。
2、刷:用大號筆或底紋筆,含較多的顏料和水快速鋪開大色調關系(切忌反復平塗可適當留白)此筆法宜畫背景或襯布和主要、較大塊面物體的底色。3、嵌:用小筆側鋒看準要畫部位,用筆將色按到位後,再向後快速提起,宜畫細部及投影面積不大,著色較淺或較深的地方。
4、勾:與嵌相似有按勾與挑筆分別,主要用於畫細部。
5、揉:兩色並排過渡地方過於生硬或對比明顯,可適當配色或含少量水,於其間來回輕力揉動,使顏色銜接自然,過渡豐富耐看。
6、點:用小筆表現細微的地方和瑣碎的造型。
7、擦:用筆速度要快,筆和色要干,只用筆尖與紙面接觸,宜畫反光和高光,及製造蓬鬆或粗糙的肌理效果。
8、洗:表現特別的煙霧或朦朧效果,以及調色不準或不協調之處,可含水較多無色的筆洗之,再用干筆吸掉顏料。此法不宜多用,否則畫面反復擦洗,易弄臟已畫好的色塊及產生變色。
4、造型法
掌握了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之後,就要掌握造型法。首先要分析被畫物體形體向背,分面、分塊以及各塊面傾斜的方向、面積的大小,用不同筆觸順面的結構方向鋪排,使物體色彩生動有序,既表現了豐富的色彩,又造就了形體與結構。具體做法:
1、筆觸首先要在分析形體結構及塊面之後用筆表現,順應形體趨勢或旋轉方向而鋪排,塊面要准確,銜接要輕松自然。
2、大、中、小筆視不同地方而用,一般先用大筆鋪大塊,形成畫面大調子,再用中筆銜接處理,最後用小筆完善。
3、干、濕、厚、薄視物體質感而定、主次而定。一般主要物體宜厚、宜干,次要物體宜濕、宜薄。
4、每畫一筆應求變或略加深色或略加淺色。一種色畫完要洗盡筆頭,擠干臟水,再畫第二種色,使筆保持新鮮、干凈,不致弄臟畫面;也換一枝筆畫。5、背景、襯布宜用大塊筆觸及色塊表現。
6、所有物體最高部位的高光最後再上色。
造型時要注意:
①筆觸塊面大小;
②運筆及塊面的方向背景;
③色彩的深淺變化
五、調整法
一幅畫待畫面大體色彩關系表現較完整,一幅畫快結束前,往往有畫面色彩局部或整體平淡或灰、亂的現象,這時要用調整法強調亮面和高光,加深暗部及投影,處理畫面色彩對比關系,如深物體色相的淺背景,淺色物體的深背景等。明確把握畫面黑、白、灰的層次及冷暖關系等,運用恰當,調整適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調整分為色調的調整、色彩的調整和造型的調整。
1、色調調整:主要有最深色彩系列,中間色彩系列,亮調子系列。
2、色彩的調整:對主色調的系列調整,次調色系列、對比色系列調整,冷色調和暖色調的調整,冷暖協調色統一和諧。
3、造型的調整:主要物體要精畫,要飽滿准確,次要物體略畫,外型要准確生動,銜接要輕松、自然、有序,主次分明,詳略得當。使畫面色彩調子黑、白、灰拉開,層次豐富有序,加深最深的,提亮最亮的,拉開整幅畫面色彩空間。
水粉畫畫法與步驟:
(一)觀察:
1、觀察的內容:觀察要全面、系統。具體來說:要從形、體、色三方面去觀察,要形成頭腦中的整體印象,便於構思畫面及想像色調與構圖。
①靜物的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哪一個最左,哪一個最右,哪一個適中,各有什麼特點。
②靜物的體:每一個物體體積結構的特點及塊面組合,以及哪個物體空間位置最前,哪一個物體空間位置適中,哪一個空間位置最後,以及形與體、物與物之間的遠近、高低、向背等空間關系。
③靜物的色:整組靜物色彩的冷暖基調是什麼,最深色物體是什麼,次深的物體是什麼,最亮色物體是什麼,畫面什麼色與什麼色屬灰調(中間調子),什麼色與什麼色屬黑調(深色調),什麼色與什麼色屬白調(淺色調)。
2、觀察的方法:在動筆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物體的形象、形體特徵,要形成完整的印象。堅持多看、多分析,不但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
①整體地觀察:整體地觀察是觀察的核心,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養成整體觀念及表現的習慣。整體觀察形、體、色形成第一印象。
②聯系地觀察:在整體中,局部與局部之間相互依存,有內在聯系。其中解剖關系、空間關系、透視關系要通過聯系地觀察,增強整體內容的把握能力。
③本質的觀察:任何錶面物象都以其本質為依據,不認識、不理解事物的本質,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現象,產生盲目性。在色彩中形體結構與色彩色調都包含著深刻、復雜、又協調的明暗素描關系,加深本質地理解,可以提高表現能力。看名家名畫,也能進步的道理也基於此。
(二)構圖:一般分為兩個階段,整體構圖與深入構圖。
①在觀察的基礎上把整組靜物的外輪廓線及單個物體的外輪廓線、主要結構線大體位置以簡潔概括的線條,輕輕描畫在畫稿上,要注意各物象的大小向背及相關關系是否正確,以及形體比例是否協調。
②深入構圖:以抓結構為主,從整體形到局部形,根據觀察分析的結構及相關空間,抓結構線、明暗交界線及投影線,可適當表現明暗,要注意准確性與生動性,相互聯系地檢查與修改。
1、整體構圖:整體構圖布局,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的位置、空間、大小等,背景及次要物背宜畫虛,主要物宜畫略重,初學者宜用鉛筆構圖,再直接上色(單色比較薄)。
2、深入構圖:深入構准形體、比例、空間、主次後,確定明暗,交界線及投影,分出畫面大體明暗部位。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驟(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先畫背景,其次檯面及襯布,最後畫主要物體。
②先畫主要物體,其次檯面、襯布最後背景。
③先畫襯布檯面,其次靜物,最後背景。
2、上色調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從物體暗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亮部。
②從物體亮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暗部。
③先畫灰部,再畫亮部,最後畫暗部。初學者以方法②和步驟①為最好。以上介紹的步驟和方法各有優缺點,對初學者來說方法②與步驟①可保持畫面的單純、明快和色彩亮麗。因初學者往往色彩感覺不豐富,畫色彩易越畫色彩感覺越遲鈍,最終畫臟,故方法②和步驟①可避免初學者畫臟、畫丟、畫壞。①初學者先採用方法②和步驟①訓練等具有一定調色、用水、用筆、調整等基本技巧後,再採用其它畫法和步驟。
3、以濕畫法用大筆「刷」的技巧鋪背景大體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過渡;畫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輪廓,不要畫傷主要物外形;要適當留出背景高光較白部位;背景宜上淺下深,光源近處淺,遠處深。
4、畫背景適當用水,干、濕結合用筆鋪排,宜近淺、遠深與背景連成一體,轉折色處色略深,抓大感覺鋪大體色,物體適當留白,以畫大皺紋與肌理為主。
5、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准固有色,同時在調色盤上將色擺開一一對應上色,畫所有物體半明部的大體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乾後,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准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6、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7、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變化後的灰色基礎上進一步調深,畫明暗交界線。在明暗交界線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
(四)調整:作畫中要機動、靈活地運用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造形法,最後用調整法。無論用哪一種上色方法及步驟都必須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後,用調整法調整畫面。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調整要注意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
⑺ 關於水粉和素描,
多臨摹一些好的作品吧。
畫靜物素描要注意一下幾點:
1、構圖:注意一組靜物的構圖,看是三角形還是其他形式的構圖,在起稿時注意上緊下松。
2、造型:注意透視關系,記住近大遠小。
3、調子:上調子要記住近實遠虛,線條輕起輕落,放鬆。先鋪一遍大的關系,找准明暗交界線,黑、白、灰明確,五大調子不可缺少,一定記得畫陰影哦,記住灰面不要太多。畫陰影時要注意,陰影的外緣要卡一下,但要注意虛實,物體與襯布相切的部分是最實的,越往後越虛,陰影的中間受環境和反光的影響,相對是比較偏亮的,這需要你仔細觀察。如果一組靜物中出現幾個同種水果,在上調子時,要注意前後關系,調子絕對不會一摸一樣,在造型上也會不同。玻璃製品在上調子時注意,重的地方重下去,亮的地方亮起來,把質感表現出來。
4、深入刻畫:在深入刻畫時,注意一些小的細節,比如:罐子口、瓶口、蘋果窩等,這是經常被忽略的地方。在不破壞整體的情況下,注意細節的刻畫。
5、調整:調子鋪完後,進行整體的調整,包括物體、襯布等。在這個環節一定要注意整體,不要破壞整體。
記住,你畫面的大關系(不眯眼)和你眯著眼看靜物時的關系差不多。
畫頭像素描要注意:
1、構圖:眼前的空間要大於後面。
2、造型:注意透視,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實遠虛。
3、上調子:將頭的正、側面分開,即找准明暗交界線,從顳線前端到眼眶外緣到顴骨到咬肌到下巴頦,注意肌肉的穿插。除了本身的固有色外,臉部最重的地方是鼻底,臉部的灰調子不宜太多。畫頭發時分組畫比較容易些,注意頭發本身的厚度,越往後越虛。脖子的調子要注意與頭部的銜接,肌肉的穿插,不要畫過了,可用紙筆或紙巾擦。
4、調整:在不損壞大關系的情況下,進行五官的刻畫。注意不要忘記耳朵的刻畫,有好多同學在畫人頭時,不注意耳朵,認為耳朵在後面比較虛,但是這在高考時是閱卷老師所評閱的地方,看你的刻畫能力和虛實把握程度。
畫素描記得,你眯眼看靜物或人頭時和你不眯眼看你自己的作品是的明暗關系差不多。
畫水粉時要注意一下幾點:
1、構圖:與素描相同。
2、造型:同上。
3、鋪大關系:和素描差不多,只不過使用顏料。個人習慣先用普蘭色上調子,主要是找出明暗面,然後從顏色最重的物體出發,找出明暗交界線,如果亮部偏暖,暗部就要偏冷,反之亦然。這主要看環境和光線的影響。注意幾個同種水果,顏色不可能是一樣的,而且要注意前後的關系,最前面的仔細刻畫一下,後面的把幾個面分開,在找點中間過渡就可以了。我畫罐子時一般都是從暗部畫,但是畫水果時就從亮面畫起,水果兩部的顏色一般都是亮的純一點的顏色。對了調水粉顏色時,不要調和得太勻了。
4、調整:和素描相同,注意罐子口、蘋果窩等細節的刻畫,不要破壞整體效果。注意互補色的把握和運用。
畫水粉注意筆觸,冷暖關系。
建議你多找一些好的範本,多臨摹一下,看看別人怎麼畫的。水粉看看人家的用筆。此外,多畫畫結構素描和速寫,對造型和色彩都是很有幫助的。
以上只是個人經驗,希望對你有用。
最後,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