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故事
❶ 茉莉花有什麼傳說或典故嗎
茉莉花的傳說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嘗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嘗。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恩茶』」。陳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著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秋深為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為什麼她獨獨捧著茉莉花呢?」兩人又重復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來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
茉莉花茶,有「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
是用特種造型工藝茶或經過精製後的綠茶茶坯與茉莉鮮花窨制而成的茶葉品種。在茶葉分類中,茉莉花茶仍屬於綠茶。
茉莉花茶在綠茶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特別是高級茉莉花在加工的過程中其內質發生一定的理化作用,如: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茶單寧在水濕條件下的分解,不溶於水的蛋白質降解成氨基酸,能減弱喝綠茶時的澀感,功能有所變化,其滋味鮮濃醇厚、更易上口,這也是北方喜愛喝茉莉花茶的原因的之一。各類茶葉其保健本質大同小異,各有特色,茉莉花茶除了具備綠茶的某些性能外,還具有很多綠茶所沒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飲茶之上品。
根據我國中醫學及現代葯理學對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認為:茶葉苦、甘,性涼,人心、肝、脾、肺、腎、五經。茶苦能瀉下、祛燥濕、降火;甘能補益緩和;涼能清熱瀉火解表。茶葉含有大量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化合物。如:兒茶素、維生素C、A、咖啡鹼、黃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葉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種化合物。根據茶葉獨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綠茶濃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飽含茉莉花的鮮靈芳香,因此它是我國乃至全球現代最佳天然保健飲品。
《中葯大辭典》中記載:茉莉花有「理氣開郁、辟穢和中」的功效,並對痢疾、腹痛、結膜炎及瘡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飲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風解表、療瘺、堅齒、益氣力、降血壓、強心、防齲防輻射損傷、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壽、身心健康。
另:
日本伊藤園公司不久前通過與京都大學農業研究所的合作研究發現:茉莉花茶的茶香有鎮靜作用,能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研究小組以10名21~36歲的男性或女性為研究實驗的對象,實驗結果說明了茉莉花茶的這一實驗結果。在此實驗結果中已經確認的是:其茶香味具有降低心率數和使副交感神經活動亢進的作用及鎮靜效果。研究認為,在緊急需要的情況下,通常經提取而成的高濃度茉莉花茶茶香味在嗜好的基礎上,對情動系統的鎮靜效果大,而且只對嗜好性高的人有鎮靜效果。此外,如茶香味濃度低,因嗜好性不同,對情動系統的影響小。這就直接反映了茉莉花茶的茶香味及香氣成分的生理作用較大。研究的最終結論是,茉莉花茶的茶香味對不同人群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鎮靜效果。
茉莉花茶的傳說
您知道茉莉花茶的由來嗎? 傳說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所創制,陳古秋為什麼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葉中去呢,其中還有個小故事。有一年冬天,陳古秋邀來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正在品茶評論之時,陳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嘗過,便尋出那包茶,請大師品嘗。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笑著說:「陳老弟,你做下好事啦,這乃茶中絕品『報恩仙』,過去只聽說過,今日才親眼所見,這茶是誰送你的」。陳古秋就講述了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著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為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並請鄰居幫助她搬到親戚家去。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大師說:「這茶是珍品,是絕品,制這種茶要耗盡人的精力,這姑娘可能你再也見不到了。」陳古秋說當時問過客店老闆,老闆說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兩人感嘆一會,大師忽然說: 「為什麼她獨獨捧著茉莉花呢?」 兩人又重復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陳古秋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將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誘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愛,從此便有了一種新的茶葉品種茉莉花茶。
最早的茉莉花茶
我國最早的茉莉花茶,有一名「蘭雪茶」,其開發者為明末清初山陰人張岱。
❷ 贊美茉莉花的故事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芽,又香又美人人誇……」優美的旋律在耳邊回盪,優雅的歌詞似乎已經讓我看見了那一朵朵散發著清香的白茉莉。
說起茉莉花,總是讓人贊不決口。
它有著初綻的花朵,默默地散發出陣陣清香,微風拂來,迷人的清香馬上彌漫了我的房間, 淫了我的胸膛,彷彿我的呼吸都帶著茉莉的香氣;它有著飽滿的花苞,讓人感覺似乎輕輕一碰,便會綻開一樣;它也有著凋謝的花朵,雖然不會再為人們貢獻出芬芳。但它的用處卻很多。比如說,它可以化為肥料,為自己的母親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它可以用來做香包,為喜歡它的女子們增添一絲典雅;它還可以製成花茶,為乾渴的人們多一樣解暑聖品。
茉莉花不僅外表讓人贊嘆,它的品質更讓人敬佩。在變化無常的天氣中,它沒有脆弱地倒下,反而把變化無常的天氣看作是上天對自己的賜予的養分,是為了讓它開出更多的花來美化人間。我們人不也正應該如此嗎?把此時的挫折看作是上天對你的考驗。因為花兒光有陽光,沒有風雨,是開不出美麗的花朵的!
我欣賞你。我願做茉莉般的女子:榮辱不驚。茉莉,我羨慕你。你雖然那麼平平無奇,卻能在自己的一生中,盡情地展示自己,給人們帶來了芬芳的倩影,不留下一絲遺憾地離去。
茉莉花
幾片潔白的花瓣擁抱著一簇嫩黃的花蕊,構成了一朵我喜愛的茉莉花。
說起我為什麼喜歡茉莉花,還有一段小故事呢!
那年夏天,茉莉花悄悄地開放了。雖然香,卻因為個頭太小,顏色不艷麗,並不惹我喜愛。不久,下了一場暴雨,狂風呼嘯著卷來,茉莉花一朵朵地飄落在盆中、地上。我當卻一點兒也不在意,沒有感到心疼,也不難過。
第二天,風雨停住。我出去地看,見茉莉那墨綠的葉子,簡直就是課文中寫的「翠色慾流」;更令我感到萬分驚奇的是,綠葉中意然夾雜著無數個晶瑩如玉的花苞。傍晚,那花苞全綻開了,滿屋子都飄著茉莉花香味。
我——一個從不喜歡花花草草的人,被它那頑強的生命力所震撼了,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朵小小的茉莉花。
我端詳著它那小小的花瓣,覺得真是玲瓏剔透。雖然它沒有嬌艷的色彩,但質朴純潔,不加修飾,楚楚動人。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第一次發現它比什麼花都好聞,雖然不濃郁,但清新、淡雅,令人心曠神怡。
我也不記的在那本書上,曾經看見過這樣的詩句:「小小茉莉花,默默吐香華。純結如白雪,丹心獻大家」。
我反復吟詠這首小詩,覺得茉莉花也正如這首詩,小小的白色花兒啊,不是將一片冰清玉潔的心奉獻給了大家么?
茉莉花,你美麗,你純潔,溫柔,你堅強。
我亦願,亦願化作一朵小小的潔白的茉莉花,無私地將自己的芳香與清香毫保留地獻給人類,以換取大家的歡笑、欣慰、滿足……
❸ 茉莉花的由來
茉莉花的名稱來源於明末清初蘇州當地的一個小故事。故事講述了一趙姓農民外出謀生,每隔兩三年回老家看下妻子和三個兒子,後來三個兒子平分了家裡的地,以種茶樹為生。
有一年,趙老漢帶回一捆花樹苗,說這是南方人喜歡的香花,栽在大兒子的茶田的田邊上。隔了一年,樹上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趙家大兒子發現茶枝帶有小白花的香氣,隨即采了一筐茶葉,到蘇州城裡去試賣,賣香茶葉發了大財。
後來兩個弟弟得知此事找哥哥算賬,三兄弟鬧得很不愉快,去到了鄉里老隱士家中評理,隱士認為三人本是親兄弟,應該親密無間,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鬧得四分五裂,你們三兄弟一起繁殖發展香花,賣香茶可以一起發財。如果都自私自利,事情肯定辦不成。
為了讓他們能牢記,給該花取名為末利花,意思就是為人處事,都把個人私利放在末尾。三兄弟回家以後和睦相處,團結生產,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來。後來蘇州茉莉花成為地方著名產品。末利花也逐漸寫成茉莉花,是文人為了字形美而改變的,不過,末利的含義仍然保留著。
(3)茉莉花故事擴展閱讀
茉莉花的花語
茉莉花最常見的就是白色茉莉花,顏色素潔典雅,因此茉莉花的花語象徵著忠貞,貞潔。茉莉花在愛情上代表純潔真摯的愛,沒有假的成分 ,表達堅貞愛情,許多國家將其作為愛情之花,青年人將它作為獻給女友的禮物,向對方表示忠貞的愛情。
❹ 李鴻章唱茉莉花的故事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兒回罵.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答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大清末年,西班牙馬德里舉行「萬國運動會」。開幕式上,各國都升國旗奏國歌,唯有大清帝國,在黃龍旗升起時四下鴉雀無聲,看台上旋即響起了西方人的陣陣嘲笑--堂堂大清國居然連國歌都沒有!
這時,一名七旬老人,步履蹣跚的走下看台,起到黃龍旗下,傲然挺立,用他嘶啞的噪音,用他所能發出的最大音量,高唱了一首他家鄉的民間小調——《茉莉花》。運動場上瞬間歸於沉寂,一曲唱罷,全場起立,爆發如雷的掌聲。這位以自己的方式捍衛國家尊嚴的老人,竟然是--李鴻章。
❺ 茉莉花歌曲的由來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5)茉莉花故事擴展閱讀:
歌曲《茉莉花》
演唱:宋祖英
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衍生作品
這首中國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的《音樂辭典》中就有收錄,而曲譜則是在英國地理學家約翰·巴羅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一書中被記錄下來;義大利作曲家吉亞卡摩·普契尼將該曲重新編曲成女聲合唱,作為音樂主題用於1926年首演的歌劇《圖蘭朵》。
❻ 與茉莉花有關故事的作者。
與茉莉花有關故事的作者。
茉莉花是軍旅作曲家何仿整理改編。
《茉莉花》是中內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容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何仿(1928年2月—2013年9月21日),安徽天長人,中國傑出的音樂家、國家一級作曲家。1928年2月何仿出生在安徽天長市石樑鎮何庄村。在1941年何仿進入新四軍淮南聯中。1942年何仿被調進淮南大眾劇團。
❼ 關於茉莉花的故事
茉莉花的故事一
傳說在明末清初,蘇州虎丘住著一趙姓農民,家中夫婦倆和3個兒子,生活貧苦。趙老漢外出謀生,落腳在廣東鄉里,每隔兩三年回來看看。妻子和兒子在家種地。孩子漸漸大了,便把地分為三段,各人一塊,都以種茶樹為主。
有一年趙老漢回家,帶回一捆花樹苗,只說這是南方人喜歡的香花,叫什麼名兒,也弄不清。趙老漢不管兒子喜歡不喜歡,便栽在大兒子的茶田的田邊上。隔了一年,樹上開出了一朵朵小白花,雖香,並沒有引起村民的多大興趣。
鄉里有位老隱士,名叫戴逵,深為群眾所崇敬。趙氏三兄弟都到戴家,請他評理。戴逵說:「你們三人是親兄弟,應該親密無間,今後你們還要結婚生孩子,為人父母,不能只為眼前一點點利益,鬧得四分五裂。
為了要你們能記住我的話,我為你家的香花取個花名,就叫末利花,意思就是為人處事,都把個人私利放在末尾。」兄弟三人聽了戴老夫子的話,很受感動。回家以後,和睦相處,團結生產,大家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來。
茉莉花的故事二
唐代蘇州名妓有一名妓名真娘,真娘出身京都長安一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被誘騙到山塘街「樂雲樓」妓院。因真娘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只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
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還有幾份才氣。偏偏愛上青樓中的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絕。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於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冢,並發誓永不再娶。
傳說茉莉花在真娘死前沒有香味,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
茉莉花的故事三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在天宮的御花園里生長著一種奇花。花朵比牡丹還大,並且五 光十色,十分美麗,香味清幽。一天,玉皇大帝在百花仙子的陪伴下,仙游御花園,見此奇 花,不禁贊嘆道: 「真美麗!又大又香。 」從此,這一奇花就被命名為「美麗花」 。
「美麗花」自獲得玉皇大帝的贊賞後,其它花仙均妒嫉起「美麗花」來,並群起孤立 她,使「美麗花」惶惶不可終日。次日, 「美麗花」姐妹趁這一對方姓農民兄弟下田勞動之際,雙雙就在草屋裡為他們紡 紗織布,燒飯做菜,料理家務。
一禮拜後,玉皇大帝又來到御花園賞花,不見了兩株「美麗花」 ,追問百花仙子,她也 不知「美麗花」的去向,後經屈指一算,才知道她們下凡到福州城北的新店安家落戶去了。
話說百花仙子是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美麗花」姐妹將大難臨頭,忙用分身法,閃 電般地飛向新店,向「美麗花」姐妹通風報信。百花仙子先打發方姓兄弟逃離新店,然後命 「美麗花」姐妹現出「美麗花」原形。
再說,方姓農民兄弟逃離新店不遠後,突然天空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在驚慌失 措中,一個逃到「茶園山」 ,一個逃到「茶會」 。所有這一切,百花仙子則一目瞭然,用手一 指,方姓農民兄弟就立即鑽進地中去。後來這兩個地方都長出茶樹,並形成了一大片茶園。
從此,新店及其附近田野長滿了小白花;花雖小,卻幽香可人,因為它是由「美麗花」 變成的,人們就以諧音把它稱為「抹麗花」 ,後又稱它為「茉莉花」 。
茉莉花的故事四
菲律賓在獨立之後,由美國管理,在早則臣服於西班牙人。在西班牙人統治期間,曾有一些不甘國土被侵的革命志士。
不幸的是,西班牙人船堅炮利,很快就粉碎了菲律賓志士的願望。拉剛家林也為國捐驅了,李婉婉悲痛不已,每天以淚洗面,身體因此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終於香消玉殞。
朋友把她安葬以後,沒想到墓地竟長出一朵從沒見過、清香動人的白色花朵,那就是茉莉花。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在民間,茉莉花也因此根深蒂固地活在菲人心中。
茉莉花的故事五
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陳古秋同一位品茶大師研究北方人喜歡喝什麼茶,陳古秋忽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給他一包茶葉未品嘗過,便尋出請大師品嘗。沖泡時,碗蓋一打開,先是異香撲鼻,接著在冉冉升起的熱氣中,看見有一位美貌姑娘,兩手捧著一束茉莉花,一會功夫又變成了一團熱氣。
陳古秋不解就問大師,大師說:「這茶乃茶中絕品『報恩茶』」。陳古秋想起三年前去南方購茶住客店遇見一位孤苦伶仃少女的經歷,那少女訴說家中停放著父親屍身,無錢殯葬,陳古秋深秋深為同情,便取了一些銀子給她。
三年過去,今春又去南方時,客店老闆轉交給他這一小包茶葉,說是三年前那位少女交送的。當時未沖泡,誰料是珍品。「為什麼她獨獨捧著茉莉花呢?」兩人又重復沖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現。
陳古來一邊品茶一邊悟道:「依我之見,這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茉莉花加到茶中,從此便有了一種新茶類茉莉花茶(十大名茶之一)。茉莉花茶,有「在中國的花茶里,可聞春天的氣味」之美譽。
❽ 慈禧太後與茉莉花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的攝影師林京先生在翻拍慈禧照片時發現,她在照相時經常更換耳環,但回有一付不起眼的小寶珠答耳環卻從來沒有取過。原來這是她剛進宮時咸豐皇帝賜給她的定情信物。為此她專門另扎了耳朵眼,戴了四付耳環(滿族人是一耳三鉗)到了老年,她也從來不把這付小寶珠耳環取下來,因為這是咸豐皇帝寵愛她的證據,也是她得勢的資本。
慈禧太後很喜歡潔白芬芳的茉莉花,拍照時總會在頭上佩戴幾朵茉莉。
❾ 誰知道茉莉花的神話傳說(不需要茉莉花茶的故事)
茉莉是一種常綠小灌木,歲歲開花,香氣清雅而幽遠,符合中華兒女不張揚、朴實無華而又進取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操守。民歌《茉莉花》誕生於江蘇,在海內外傳唱,膾炙人口。茉莉花已經成為中華文化魅力的體 現,2007年1月茉莉花則被江蘇的人民推薦成為「省花」。
傳說茉莉花原來沒有香味,它的香味與一個叫「真娘」 的女子之死有關,她死後其魂魄附於花上,從此茉莉花就帶有了香味,所以叫茉莉花又稱香魂,茉莉花茶又稱為香魂茶。虎丘周邊的花農以此窨茶製成茉莉花茶。
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蘇州歌妓。出身京都長安一書香門第。從小聰慧、嬌麗,擅長歌舞,工於琴棋,精於書畫。為了逃避安史之亂,隨父母南逃,路上與家人失散,流落蘇州,被誘騙到山塘街「樂雲樓」妓院。因真娘才貌雙全,很快名噪一時,但她只賣藝,不賣身,守身如玉。其時,蘇城有一富家子弟叫王蔭祥,人品端正,還有幾份才氣。偏偏愛上青樓中的真娘,想娶她為妻,真娘因幼年已由父母作主,有了婚配,只得婉言拒絕。王蔭祥還是不罷休,用重金買通老鴇,想留宿於真娘處。真娘覺得已難以違抗,為保貞潔,懸梁自盡。王蔭祥得知後,懊喪不已,悲痛至極。斥資厚葬真娘於名勝虎丘,並刻碑紀念,載花種樹於墓上,人稱「花冢」,並發誓永不再娶。文人雅士每過真娘墓,對絕代紅顏不免憐香惜玉,紛紛題詩於墓上。
真娘的墓建在蘇卅虎丘上,據說此墓與黑水青冢、燕郊香冢為國內三大名冢,同傳千古,然 此乃為題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