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青州茉莉花

青州茉莉花

發布時間: 2022-09-20 14:28:16

① 六合區的歷史沿革

六合區歷在距今約一萬年前就有原始氏族村落,遠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六合沿江滁河沿線就有了人類活動的原始村落。古老文明的六合,2000多年前就見諸史端。
六合古稱棠邑,後因境內有六合山而易名六合,最早見公元前559年(周靈王十三年)於《左氏春秋》。古之六合,即棠邑范圍包括今天的六合區全部,南京市浦口區大部分,安徽省滁州市大部分,隋開皇年間才改為的「六合」,因其境內有六峰連綿,蔚為壯雄,可惜之六峰,遺在今浦口。
春秋戰國時期,棠邑先屬楚,後屬吳,再屬越,至公元前334年復歸於楚,為吳楚交界吳國的重鎮。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棠邑縣,屬九江郡。
楚漢相爭,棠邑縣初屬楚。漢王三年(前204年)楚九江王英布以其地歸漢。
漢,高帝六年(前201)封陳嬰棠邑侯,為棠邑侯國,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改名,棠邑稱堂邑。元鼎元年(前116年),堂邑侯國除,復為堂邑縣,屬臨淮郡。東漢建武年,改屬徐州廣陵郡。
三國,廣陵郡先屬魏,至吳赤烏十三年(250年),歸吳。堂邑縣遂屬孫吳廣陵郡。
晉太康元年(280年),以堂邑屬徐州臨淮郡,元康七年(297年),置堂邑郡於堂邑縣,隸揚州。東晉,成康四年(338年)江淮亂,百姓南渡,僑置堂邑郡於江南建康,而本郡不廢(一說遷堂邑郡僑治於建康,此從《通鑒》註:「實郡在江北者有堂邑」;《萬曆應天府志》:「僑置堂邑於此而本郡未廢)。隆安元年(397年),中原亂,秦地之民南流,寄居堂地,改堂邑郡為秦郡以統之,置秦縣;於秦郡置尉氏縣以安尉氏(今河南尉氏縣)流民,置義成縣以安義成(今安徽懷遠東北)流民。秦郡及秦、尉氏、義成3縣均僑置,並在今六合縣境,有實土。
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元年(420年)以秦郡屬南豫州(僑州);元嘉八年(431年)屬南兗州(僑州)。元嘉二千七年(450年),北魏占秦郡,改置秦州及橫山縣,元嘉二十八年,宋收復失地,廢秦州,復為秦郡。
南齊建元元年(479年),析秦郡置齊郡,治瓜步(瓜埠),屬青州。永明元年(483年),並秦郡入齊郡,將齊初恢復的堂邑縣又並入尉氏縣;永明二年以尉氏改屬新昌郡。梁天監元年(502年),廢齊郡復為秦郡,分尉氏縣為堂邑、尉氏2縣,太清三年(549年),侯景襲秦郡,改郡為西兗州。陳永定元年(557年)改復江北失地,恢復秦郡,堂邑、尉氏屬之。太建五年(573年),北齊再取秦郡,置秦州瓦梁郡,隨即為陳所收復,仍設秦郡;十年,改秦郡為義州,旋罷。北周於公元579年南下佔領秦郡,改秦郡為方州,置六合郡,又置方山縣,屬方州。方州治於方山。
隋開皇元年(581年),廢六合郡,以所領各縣屬方州。開皇四年,廢尉氏、堂邑、方山3縣,並置為六合縣,屬方州。大業元年(605年)廢方州,六合縣屬揚州江都郡。 大業十二年(616年),杜伏威、輔公柘江淮起義軍佔領六合。六合襟江控淮,直通冀魯,屏障南京,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無論南北紛爭,還是東進西擊,均是戰爭的交匯點,人口的積聚和集市的繁榮,使六合成為大江南北陸路運輸的要道。
唐武德二年(619年),杜伏威降唐,六合遂為唐有。五年,定六合為緊縣,屬南兗州;七年,改屬方州。貞觀元年(627年),廢方州,六合屬淮南道揚州。廣明元年(880年),黃巢義軍佔有六合。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定都江寧府(今南京),以六合縣屬江寧府,保大六年(948年)改六合為雄州。
後周顯德五年(958年)佔南唐江淮地,廢雄州,復置六合縣,屬揚州。
宋建隆元年(960年),六合屬淮南道揚州。至道二年(996年),屬建安軍。祥符六年(1013年)改建安軍為真州,六合屬之。大觀元年(1107年),升六合為望縣,政和七年(1117年),屬儀真郡。南宋初,儀真郡復為真州,六合屬之。
元初,六合縣屬揚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屬揚州路。二十一年(1284年),屬真州路真州(今儀征)。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六合由揚州府改屬應天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六合屬江寧府。太平天國於1853年定都天京後,以六合縣屬天京省江寧郡。1858年,太平軍攻克六合縣城,改屬天浦省。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軍攻陷天京,六合縣復屬江寧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六合縣屬江蘇省。1914年屬江蘇省金陵道。 1927年廢道,屬江蘇省。 1934年,六合縣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
抗日戰爭時期,六合縣境內3方政權轄區交錯,變遷頻繁。1937年12月15日,日軍侵佔六合縣城。次年3月撤出,12月7日再占縣城。偽政權先為維持會,後為偽縣府,以六合縣隸屬偽江蘇省政府,日偽佔有縣城及主要集鎮。民國縣政府撤至縣境邊地,仍以六合縣隸屬江蘇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駐江都)。
1939年6月,新四軍挺進六合,控制大片農村地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
1940年4月,六合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於竹鎮。
1941年7月至9月,中共路東區黨委決定,將六合縣八百區改建為直二區,東王廟區改直四區,東溝區改直三區,均為縣級行政區。
1942年10月,以直二、直四2區合並建立冶山縣。(直三區劃歸儀征縣抗日民主政權管轄)。
1943年2月,以六合縣與安徽省境來六縣抗日根據地合並,建為來六縣(領導機關稱來六縣辦事處)。以冶山縣與儀征縣合並,建為東南縣(領導機關稱東南縣辦事處)。9月,成立中共浦(口)六(合)工委,兼為縣級政權機構,在今六合境內轄有南圩、王子、滁河3個區,一年後建為六合縣。
1944年9月,撤銷東南縣,復建冶山縣;改浦六工委為六合縣建制,今六合縣境成立3個抗日民主縣政權,來安縣轄縣境西部,冶山縣轄東部,六合縣轄縣城以南沿江一帶。3縣均隸屬路東專員公署領導。
1945年6月,撤銷六合縣建制,並入冶山縣。8月15日,改冶山縣為六合縣,仍屬路東專員公署。1945年8月20日,新四軍攻克仍由日偽盤踞的六合縣城,以六合縣城為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至1946年1月9日,撤至冶山一帶。民國六合縣政府返回六合縣城。其後,以六合縣屬江蘇省第十行政督察區(由第五行政督察區劃出江浦、六合、儀征3縣成立)。
1948年3月,人民解放軍南下,進入六合縣境,4月,建東南縣;5月,建來六縣;7月,建盱嘉來六縣。11月,撤東南縣、盱嘉來六縣建制,復建六合縣,隸屬皖北行政區滁縣專區。
1949年1月25日,六合縣城解放。4月21日,人民解放軍攻克劃子口,六合縣全境解放。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定格為直轄市,下設第十二區(是後來的南京市大廠區),六合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分區。12月劃回南京市。
1950年1月,屬蘇北泰州分區。4月泰州分區改泰州專區,六合縣仍屬之。
1952年11月,泰州專區改為揚州專區,六合屬之。
1953年,撤銷南京市第十二區,設立大廠鎮。
1956年2月改屬鎮江專區,12月改屬揚州專區。
1958年,撤銷南京市大廠鎮,並入浦口區
1958年6月,劃六合縣復屬南京市。1962年5月,劃屬揚州專區。
1966年3月15日,成立六合專區,治六城鎮;六合縣屬六合專區。
1971年撤銷六合專區,六合縣屬揚州專區。
1975年11月,六合縣再次劃回南京市。
1980年4月26日設立南京市大廠區。
2000年3月,六合縣原六城鎮、靈岩鎮、龍池鄉合並成立雄州鎮,鎮域面積112.3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人口13.8萬,是六合縣委、縣政府所在地。
2002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南京市原六合縣與原大廠區合並成立新的六合區,六合區轄5個街道(原大廠區所轄) 、14個鎮(原六合縣所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土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
2007年,經江蘇省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南京市六合區雄州鎮,以其原轄荷花、鳳凰、方州、天一、泰山、觀滁、龍津、古棠、靈岩、紫霞、冶浦11個居委會及龍虎營、山西、山北、西陳、紅星、錢倉、橋西、驍營、高餘9個村委會范圍設立雄州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調整後,雄州街道辦事處面積70.3平方公里,人口11.5萬人,管理11個居委會、9個村委會;同意撤銷南京市六合區新集鎮,以其原轄新集居委會和頭橋、三汊灣、路咼、劉林、白酒、朱營6個村委會以及原雄州鎮所轄龍池、蔣灣、毛許、七里橋4個居委會和沿河、李姚、四柳、張營、槽坊、風雷6個村委會范圍設立龍池街道辦事處;將原新集鎮所轄接待寺居委會和長城、前程、官塘河3個村委會劃歸葛塘街道辦事處管理。行政區劃調整後,龍池街道辦事處面積90平方公里,人口6萬人,管理5個居委會、12個村委會;葛塘街道辦事處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4.7萬人,管理7個居委會、3個村委會。
2010年1月,經江蘇省省政府批復,同意撤銷六合區八百橋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金牛湖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六合區茉莉花路99號,管理3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同意撤銷六合區程橋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程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六合區編鍾路88號,管理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同意撤銷六合區橫梁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橫梁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六合區山東路69號,管理5個居委會,4個村委會。
2012年8月,經南京市市政府批復,六合區的街鎮行政區劃調整如下:將雄州街道與瓜埠鎮合並為新的雄州街道,駐地為原雄州街道;卸甲甸街道、西廠門街道、山潘街道合並為大廠街道,駐地為原西廠門街道;橫梁街道與新篁鎮合並為新的橫梁街道,駐地為原橫梁街道;長蘆街道與玉帶鎮合並為新的長蘆街道,駐地為原玉帶鎮;龍袍鎮與東溝鎮合並為新的龍袍街道,駐地為原龍袍鎮;馬集鎮與馬鞍鎮合並為新的馬鞍街道,駐地為原馬集鎮。本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六合共轄雄州、金牛湖、橫梁、程橋、龍池、龍袍、馬鞍、大廠、長蘆、葛塘10個街道辦事處和竹鎮、冶山兩個鎮,形成六合區的12個街鎮格局。
2014年,江蘇省政府同意撤銷六合區冶山鎮,以其原行政區域設立六合區冶山街道辦事處。 關於讀音 關於「六合」的正確讀法應該是「liùhé」。在地名記載中,六合,古稱棠邑,隋開皇4年(584年),因境內有定山(此山後改名六合山),定山有六峰,即寒山峰、鄧子峰、石人峰、芙蓉峰、妙高峰、雙雞峰,因六峰是環合的,因此改名為六合。六合一度念『lùhe』,2005年,經中國社科院語言文字工作會正音,通讀為『liùhé』。(詳見最新版《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

② 滄州有哪些歷史

滄州古為幽、兗二州地。西漢文帝置浮陽縣,為勃海郡治。南北朝時,分屬北魏瀛州、冀州,浮陽縣為浮陽郡治。

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析瀛、冀二州設立滄州,取滄海之意,治饒安縣(今鹽山縣西南),轄浮陽、安德、樂陵三郡。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置長蘆縣,治今市區西,屬章武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浮陽縣更名清池縣,屬滄州。

唐開元十六年(728年)移滄州治至今城區。《元和郡縣志》記曰:滄州「後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滄州,以滄海為名。」清池、長蘆兩縣屬之。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省長蘆縣入清池縣,清池縣為滄州治。金朝仍置滄州。元徙滄州及清池縣治至長蘆鎮,屬河間路。明洪武初省清池縣入滄州,屬京師河間府。清初滄州屬河間府,雍正九年(1731年)改隸天津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制,改滄州為滄縣,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改為屬津海道。1928年廢道制。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滄縣屬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47年6月,中國共產黨軍隊發動青滄戰役佔領滄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8月,降滄州為滄鎮,劃滄縣、青縣、黃驊、建國(今滄縣、河間交界)、任丘、河間、獻縣、肅寧、交河、泊頭鎮、滄鎮為滄縣專區。

1958年撤銷滄縣專區,並入天津專區。1961年復設滄州專區,並設滄州市,為專署駐地。1968年滄州專區改稱滄州地區。

1983年,滄州市升為省轄市,並劃入滄州地區的滄縣。1986年將青縣劃歸滄州市。1993年撤銷滄州地區,所屬縣市劃歸滄州市。

滄州是中國的武術之鄉,滄州在明清時期出過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源起或流傳滄州的門類、拳械達52種之多,佔全國129種門類 、拳械的40%,乃中國武術發源地之一。

(2)青州茉莉花擴展閱讀:

滄州武術,源於春秋,興於明清,至民國及近代臻於鼎盛,歷史悠久,門派眾多,名家輩出,影響廣泛。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風」和「鏢不喊滄」之說。

滄州武鄉的形成,與其沿河濱海、南北要沖、畿輔重鎮的特殊地理位置,多民族聚居、科考推動等復雜歷史因素,俠義豪放、古道熱腸、率真剛毅的鮮明地域品格密切相關。

滄州武術拳種豐富,門派眾多,豪俠雲集,名家輩出。丁發祥、霍殿閣、張之江、王子平、佟忠義等名宿巨擘蜚聲中外,吳連枝、王志海、劉連俊、苗曉蘭、郭貴增等中青年武師實力雄強,王曉楠、崔文娟、李蒙蒙、闞文聰等新秀活躍現代武壇。

滄州人民崇文尚武,武術愛好者遍布城鄉。滄州市1992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唯一的地級市武術之鄉,滄州武術2006年被國務院和省政府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被北京奧組委確定為奧運精品旅遊路線,2011年被評為「最中國武術之鄉」,2019又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武術之鄉段位制試點單位」。

滄州武術具有著鮮明的地域色彩和個性特徵。

滄州武術淵源流長。濫觴於春秋時期的滄州武術,歷經兩千年陶冶嬗變,到清末民初,臻至鼎盛。滄州武風浩盪,最早見於正史記載的是《漢書·龔遂傳》。古聖先賢因勢利導,誠心可鑒,睿智而圓融地實現了官府意志與百姓福祉的良性互動。

滄州武術門派眾多豐富。上世紀80年代,全國挖掘出來的「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拳種129個,源起和盛傳於滄州的拳種多達53個,佔全國總量的41%,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滄州」的中華武術大格局中舉足輕重。

滄州武術獨樹一幟。滄州武術的代表性拳種有八大門派:劈掛、燕青、六合、八極、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瘋魔棍、苗刀、戳腳、麒麟拳、陰手槍等拳械更為滄州所特有。

滄州武術兼收並蓄。在秉持傳統技法的同時,滄州武術以氣象恢弘的開放品格,陸續吸納了跆拳道和規范武術套路等現代成分,不斷擴張和豐裕著自身的拳種體系

滄州武術名家輩出,八極拳宗師丁發祥打敗沙俄兩名來華立「國擂」的大力士和技擊高手戰勝「中華第一擂」,被康熙皇帝賜封為「鐵壯士武俠」。

霍殿閣被末代皇帝聘為武師,王正誼(大刀王五)襄助譚嗣同變法聲震京師,王子平(千斤王)屢勝外國大力士為國爭光,張之江出任中央國術館首任館長,都為武林美談。

特色鮮明的滄州武術,在被稱為「國術」的中華武術中佔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發源地、拳種富集地和典範傳承地,

是根植於民間的中華武術的典型縮影,是古老中華武術文化的重要遺存,堪稱武林聖地和中華武術網路全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滄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滄州武術

③ 求中國各種的花名有哪些,求全部花的品種

木本花卉:月季花、梅花、桃花、牡丹海棠、玉蘭、木筆、紫荊、連翹、金鍾、丁香、紫藤、春鵑 杜鵑花、石榴花、含笑花、白蘭花、茉莉花、梔子花、桂花、木芙蓉、臘梅、免牙紅、銀芽柳、山茶花、迎春花;
2、草本花卉:春蘭、香堇、慈菇花、芍葯、風信子、鬱金香紫羅蘭、金魚草、長春菊、瓜葉菊、香豌豆、夏蘭、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蓮、福祿考、晚香玉、萬壽菊、千日紅、建蘭、鈴蘭、報歲蘭、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蘭、瓜葉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臘紅、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一串紅、孔雀草、大波斯菊、金盞菊、非洲鳳仙花、菊花、非洲菊、觀賞鳳梨類、射干、非洲紫羅蘭、天堂鳥、炮竹紅、菊花、康乃馨、紅掌、滿天星、星辰花、三角梅、虞美人。
3、盆花類:綉線菊、八仙花、馬藺、石蒜、石竹、五彩石竹、百喜草、萬壽菊、雞冠花、牽牛花、三色堇、一串紅、翠菊、虞美人、仙客來、天門冬、紅掌、大麗花、姜花、天竺葵、孔雀草、含羞草、報春花、羽衣甘藍、旱金蓮、四季海棠、福祿考、金盞菊、小麗花、金魚草、何氏鳳仙、夜來香、瓜葉菊、長壽花、蝴蝶蘭、白三葉、 一品紅、蘭花、水仙、仙人掌、曇花、美女櫻、君子蘭、朱頂紅、常夏石竹、玉簪、紫羅蘭、仙人球、蘆薈、藿、香薊、熏衣草、風信子、石斛蘭、耬斗菜、銀葉菊、錦葵、醉蝶花、銀邊翠、紫芳草、補血草、鳳仙花、美蘭菊、葉下珠、二月蘭、龍面花、小蒼蘭、荷包牡丹、黑心菊、紫萼、諸葛菜。
4、鮮切花:唐菖蒲、芍葯、月季 、美人蕉、鬱金香、鈴蘭、玫瑰、康乃馨、百合、馬蹄蓮、鶴望蘭、太陽花、情人草、勿忘草、滿天星、桔梗花、非洲菊、蝴蝶蘭、白鶴芋、菊花、大花蕙蘭、八角金盤、火鶴花、山茶花、德國鳶尾、姜荷花、射干。
5、室內觀葉植物:文竹、散尾葵、萬年青、變葉木、龜背竹、金心吊蘭、綠蘿、棕竹、針葵、一葉蘭 、橡皮樹 、富貴竹、袖珍椰子、滴水觀音 、鵝掌柴、虎尾蘭、國王椰子、孔雀竹芋、巴西鐵、南洋杉、魚尾葵、春羽、人參榕、花葉、艷山姜、鹿角蕨、合果芋、朱蕉、昆士蘭傘木、吊竹梅、發財樹、鴨腳木、蘇鐵、酒瓶椰子、鳳梨、韭蘭、黃金葛、黑法師、裂葉喜林芋。
推薦於 2018-09-15
查看全部17個回答
眼袋害怕的「天敵」,不是眼霜,而是常見的它,後悔明白的太晚

04:52
玖微
廣告
23條評論
cyfirst200835
點個贊
查看全部23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重慶哪裡可以購買

④ 徐州最著名的地方戲曲有哪些

徐州琴書 ,地方傳統文化 江蘇是歷史上許多朝代的地域政治文化中心,文化藝術歷史悠久,文化遺產極為豐厚。江蘇的地方戲曲表演藝術品種眾多,名家迭出。現存的戲種有20餘個,影響較大的有昆劇、錫劇、淮劇、揚劇、滑稽劇、淮海戲、柳琴戲、梆子戲等。昆劇,又稱崑腔,崑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鋸種之一,有"百戲之祖"的美稱。帶有江蘇地方特色的曲藝有15種,各具特色,大多源遠流長,其中蘇州評彈、蘇州評話、揚州評彈、揚州評話,徐州琴書、淮海鑼鼓,南京白局等影響較大。江蘇的音樂、舞蹈藝術基礎深厚,各地山歌、民謠多不勝數,美不勝收。"江南絲竹"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蘇南民歌《好一朵茉莉花》,蘇北民歌《撥根蘆柴花》,二胡演奏曲《二泉映月》等廣為流傳,歷久不衰。民間舞蹈《鬧花燈》、《花扇舞》等也都為廣大觀眾所喜愛。

⑤ 山東清州有茉莉花基地嗎

山東青州市有茉莉花養殖基地。

⑥ 華佗的麻沸散的葯物組成是什麼

《後漢書》與《三國志》兩部史書關於華佗的傳記中均未記錄麻沸散的葯物組成,而且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宋明等1000多年的醫籍包括外科專著,也不曾有此內容,只是有一些推測、偽托之說,如認為麻沸散可能和宋代竇材、元代危亦林、明代李時珍等所記載的睡聖散、草烏散、蒙漢葯相類似;其主葯,有認為是烏頭附子的,有認為是《神農本草經》中之麻的,有認為是洋金花的等等。關於後一種葯,竇材的《扁鵲心書》(公元1146年)記有用睡聖散作為灸治前的麻醉劑,其主要葯物是山茄花(曼陀羅花);14世紀危亦林的正骨手術麻葯草烏散等,也是以洋金花(即曼陀羅花)為主配成的。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於公元1805年使用曼陀羅花為主的葯物作為手術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學麻醉史上的首創,實際晚於我國幾百年。半個世紀前,張驥《後漢書華佗傳補注》記有「世傳華佗麻沸散用羊躑躅三錢,茉莉花根一錢,當歸一兩,菖蒲三分,水煎服一碗」一段文字,同時在上海印行的《華佗神醫秘傳》也收載此方。香港中外出版社近年重印了這部書,當然也有相同的麻沸散處方。然而無論上海印本或香港印本都是偽托的,《華佗神醫秘傳》中的麻沸散處方也不能說是華佗的。因為,時隔1700年如何失而復出,該書並未作出一點令人信服的說明。總之,華佗的麻沸散之葯物組成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尚待我們進一步考證。

⑦ 蜂鳥鷹蛾的發現案例

1999年8月,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鎮一所中學校園花池內發現體形較大約1寸長黃褐色有紅黑紋該昆蟲,疑為蜂鳥,但口器不像鳥喙,兩只觸角明顯,懸停在花朵上方吸食花蜜,當時沒有手機或相機能夠拍攝下來
2010年春,我在巴中市巴州區平梁鄉看見過蜂鳥蛾采蜜,當時覺得這種動物長得好怪,像蜂鳥又明顯不是,所以一直記著它的樣子,最近在網上看了《宇宙:穿越時空的冒險.EP06》介紹了這種動物,知道了它的名字叫蜂鳥鷹蛾。
2014年8月14日,有常州網友在本地論壇發帖求科普,但因不常見,未能有網友予以答復,經比對,照片中的昆蟲是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
2014年8月20日,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驚現廣東鼎湖山,該昆蟲為天蛾科的長喙天蛾,別名蜂鳥鷹蛾。肇慶市旅遊局發言人20日表示,該「四不像」蜂鳥鷹蛾是當地兩位攝影師日前在鼎湖山采風時拍攝到的。
2014年9月7日上午,湖南常德一攝影師在該市桃源縣楓樹鄉一池塘邊拍攝蝴蝶時,拍攝到一隻被稱為昆蟲世界裡「四不像」的蜂鳥鷹蛾。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據悉,蜂鳥鷹蛾是產於美國的稀有昆蟲,在中國國內較為常見。
2014年9月24日下午,寧夏固原一攝影師在固原市古雁嶺拍攝到了蜂鳥蛾;
2013年9月初、2014年9月16日下午,吉林省長白縣郵政局一位攝影愛好者在長白鎮兩次拍攝到了蜂鳥鷹蛾采蜜全過程的系列照片。
2014年10月11日中午,北京圓明園菊花展上有多人看到狀如蜂鳥的生物,疑似蜂鳥蛾吧……
2014年8月,浙江嘉興有人看到蜂鳥鷹蛾,用手機拍下照片...2014年10月26日,山東濟寧有人在菊花展拍到蜂鳥蛾采蜜全程。
2014年7月開始,圖片手機拍攝於11月25日,雲南省大理市彌渡縣,不知道是否為蜂鳥鷹蛾。
2014年10月,山東兗州發現(視頻)
2014年夏天,我在烏魯木齊拍到蜂鳥鷹蛾,當時以為是蜂鳥,但鳥不可能長觸角,而且沒聽說西北地區有蜂鳥,直到2015.1.8日看了中央九台的科教片「速度的秘密里出現了它的身影,這才明白。--by geoman
2015年3月24日,山東青島多地拍攝到蜂鳥鷹蛾。
2015年3月25日,長沙嶽麓山發現有蜂鳥鷹蛾蹤跡。
2015年3月30日,在福建廈門,集美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拍攝到蜂鳥鷹蛾。
2015年4月9日下午5點,在山東蓬萊發現有蜂鳥鷹蛾在花叢中採食蜂蜜。蜂鳥鷹蛾並不怕人,大概有成人拇指大小,十分小巧喜人。
2015年4月22日,山東威海市海邊附近多地連續發現有蜂鳥鷹蛾蹤跡。
2015年7月19日下午3點,在湖南嶽陽南湖風景區發現有數只蜂鳥鷹蛾在花叢中覓食。尾部像龍蝦的蝦尾。 2015年7月23日,發現與蘇州工業園區
2015年7月29日,發現與上海嘉定區江橋鎮,個頭很大,很像龍蝦,翅膀是透明的,像蜜蜂一樣采蜜,綠色,後半部分有白色、紅色、黃色條紋,有黑色扇形的尾巴。 2015年8月6日,發現於河北廊坊市大城縣臧屯鄉。活動時間一般在下午5點左右,吸食絲瓜花蜜,花朵盛開之前,采蜜時蜜蜂和它有競爭!
2015年8月7日,發現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體長3--4厘米。在花叢吸食花蜜。似乎不很懼怕人的接近。
2015年8月8日,發現於四川省什邡市雙盛鎮。早上8點左右,此蜂鳥鷹蛾尾部特別的肥碩,很像蝦尾。發現時一直在藿香花周圍飛行采蜜,由於手機拍攝,圖片稍有模糊。當時飛行速度極快,並伴有極小的嗡嗡聲,人靠近到40cm時都不怎麼警覺。
2015年8月20日,發現於湖南省沅江市陽羅鎮。飛行速度極快。
2015年9月13日,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赤峰建築工程學校宿舍樓前花園內。
2015年9月14日,山東威海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附近發現有蜂鳥鷹蛾蹤跡。
2015年9月14日,北京朝陽區酒廠藝術園D1003棟附近發現蜂鳥鷹蛾,並用高清攝影機拍下一段視頻,圖為截圖。
2015年9月15日,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郵政局一位工會幹部再次拍到了更清晰的蜂鳥鷹蛾採花粉的一組(4張)特寫照片。

2015年9月16日,發現於北京亦庄經濟開發區京東商城總部樓下有多隻蜂鳥蛾飛行采蜜。
2015年9月17日,發現於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元和建國賓館花壇。
2015年9月21日,發現於北京東三環21世紀大廈門口花叢。2015年9月22日,發現於湖北省棗陽市一家企業廠區內,誤認為蜂鳥引來多人圍觀。
2015年9月23日河北省唐山市在我家的花園發現一隻蜂蛾在吸食夜來香的花蜜。
2015年9月23日遼寧省丹東市在月亮島附近發現。
2015年9月28日吉林省長春市友誼公園發現多隻蜂鳥鷹蛾。並用單反相機拍攝下來,
2015年10月2日江蘇省揚州高郵市三垛鎮南豐發現一隻。
2015年10月2日遼寧大連大西山水庫附近發現數只蜂蛾像蜜蜂一樣采蜜。
2015年10月2日,河北北戴河海濱,東二路賓館附近花叢中發現多隻。
2015年10月4日,安徽合肥植物園向日葵叢中發現多隻蜂鳥鷹蛾。
2015年10月4日,遼寧丹東市錦江山花叢中發現蜂鳥鷹蛾多隻。
2015年10月5日,江蘇宿遷市三台山森林公園納田花海發現蜂鳥鷹蛾一隻。
2015年10月5日,浙江杭州西湖畔北山街花叢中發現蜂鳥鷹蛾一隻,並用手機錄下幾十秒視頻。2015年10月7日,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東湖鄉爛泥溝附近發現蜂鳥鷹蛾一隻。
2015年10月10日,重慶市渝中區李子壩抗戰遺址公園,夜來香叢中發現一隻蜂鳥鷹蛾。
2015年10月11日,新疆克拉瑪依世紀公園發現一隻蜂鳥鷹蛾。
2015年10月12日,江蘇宿遷市自來水公司院內花壇中發現一隻蜂鳥鷹蛾。 2015年10月13日,山東濰坊青州南環路花卉交易大廳門前茉莉花叢發現一隻蜂鳥鷹蛾。
2015年10月14日,網友偶然在三峽大學行政樓花壇拍到蜂鳥鷹蛾照片。
2015年10月17日,約17:30左右,在江蘇省常州市,紅梅公園一星橋側的花池中發下蜂鳥鷹蛾一隻。
2015年10月18日,河南原陽縣網友在自己家中花叢中發現蜂鳥鷹蛾並拍下照片。
2015年10月22日,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區政府門前花叢里發現疑似蜂鳥的生物,當時沒有手機,所以沒拍下來。
2015年10月23日,北京一零一中學高一1班幾名同學在攀爬金山嶺長城時偶然遇到蜂鳥鷹蛾,並進行了拍照記錄。
2015年10月23日,河南長垣發現一對疑似蜂鳥鷹蛾的生物。
2015年10月25日,北京北宮國家森林公園花叢中發現一隻疑似蜂鳥的生物在採食花粉或花蜜,拍攝照片並錄制小視頻,網路搜索確定為蜂鳥鷹蛾,中文學名為小豆長喙天蛾或長喙天蛾,別名為蜂鳥蝶蛾、蜂鳥天蛾,蜂鳥蛾,更詳細內容請參看網路詞條【小豆長喙天蛾】和【長喙天蛾】。
2015年10月25日,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風景區內發現數只蜂鳥鷹蛾,在花叢中吸食花蜜,酷似蜂鳥。
2015年10月28日,河南省汝南縣和孝鎮陳屯大隊李小庄,劉先生,在其岳母家走親戚,無意間,發現岳母家種植的小花園里,疑似「迷你小鳥」小昆蟲類生物,很是稀奇,頭上有觸角,翅膀和身形像鳥,特別的長管狀嘴,懸空吸食花粉,不用的時候有規則的圈型盤著,很是可愛,特別是它的尾巴還有羽毛,真實太可愛了,眼睛就迷你型的麻雀,嗡嗡的聲音像蜜蜂,只是比蜜蜂大,體型大小類似農村的土馬蜂(在木頭里打孔的蜂)。
2015年11月1日,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新城麗景外花壇發現一隻蜂鳥鷹蛾正在採食花蜜
2015年11月1日,江蘇宿遷新莊振友張圩茆庄一農戶家門前發現一隻蜂鳥鷹蛾正在採食蜂蜜。
2015年11月4日,山東威海萬象城發現一隻蜂鳥鷹蛾正在采蜜(微信小視頻)
20125年11月5日,廣東廣州市白雲山附近發現一隻蜂鳥鷹蛾正在采蜜。(手機拍攝)
2015年11月17日,山東青島黃島靠海邊的第14層樓住房家中發現蜂鳥鷹蛾。
2015年08月02日,遼寧營口鮁魚圈勝台村一村民院子的花叢中發現一隻蜂鳥鷹蛾,每天早上和傍晚出現。
2015年10月,廣州大學城廣州大學一老師拍照時候,發現一群蜂鳥鷹娥在傍晚出現在華南師范大學對門花叢中。
2016年02月18日,安徽省阜陽師范學院一老師在其清河校區內拍攝到一隻蜂鳥鷹蛾在吸食玉蘭花的花蜜。
2016年3月,天津市郊區,發現蜂鳥蛾。

⑧ 觀花植物的含義

觀花植物的含義

觀花植物的含義,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在家裡種植各式各樣的花,花可以愉悅我們的身心,觀花植物有很多,每一種花還有其特殊的含義,下面給大家分享觀花植物的含義。

觀花植物的含義1

以觀花為主的植物。其花色艷麗,花朵碩大,花形奇異,並具香氣。春天開花的有水仙、迎春、春蘭、杜鵑花、牡丹、月季、君子蘭等;夏、秋季開花的有米蘭、白蘭花、扶桑、夾竹桃、曇花、珠蘭、大麗花、荷花、菊花、一串紅、桂花等;冬季開花的有一品紅、臘梅、銀柳等。

各種花的含義

玫瑰:愛情,愛你

水仙:尊重敬重。

富貴竹:象徵吉祥富貴。松樹:安康長壽。

雞冠花:寓意永恆的愛情。蘭花:謙謙君子。

蝴蝶蘭:代表我愛你,是新娘捧花中重要花材。

睡蓮:象徵純潔的心或純真,是印度和泰國國花。

橄欖:和平。 香草:美人。牡丹:榮華富貴

馬蹄蓮:永結同心,吉祥如意。新娘捧花花材。

龜背竹:寓意健康長壽,祝福長輩生日的佳品。

茉莉花:和藹可親。菲律賓國花,意為忠於祖國。

紫羅蘭:義大利國花,象徵永恆的美或青春永駐。高雅誠實

竹子:人品清逸和氣節高尚。

梅花:堅貞不渝。 紫丁香:初戀。

百合:百年和好,純潔的友誼。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純潔無暇。

勿忘我:愛情的信物,象徵濃情厚意。

花的功能

花朵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可以為植物繁殖後代。花用它們的色彩和氣味吸引昆蟲來傳播花粉。

可一些植物只有小而毫無生氣的花瓣,所以它們用有耀眼顏色的葉子或者萼片代替花瓣來吸引昆蟲。

觀花植物的含義2

唐詩觀花植物意象的情感內涵

春去秋來,萬物枯榮,花開花謝,深深地刺激著文人們的那脆弱敏感的 神經,他們開始審視萬物,「在色澤、形貌、氣味諸方面都最易刺激並引動文人的關注。

在不同的時節,『花』的美麗、柔媚、盛衰有時、易於凋零等特點總 會給文人無限的想像和感慨,並且花的某些特殊的生長環境和習性特點,與文 人的某些品質有暗合、相通之處」 。情以物遷,多情的文人不免傷春悲秋,由 花的自然變化,引起詩人的心情與心境的變化。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昔人詞詠古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其中有我在也。」我手寫我心,我口訴我情。詩人把內心感受寫進詩里,飽含了古人對生命的崇敬與思考。唐人在對觀花植物意象進行歌頌時,根據觀花植物的自然屬性,以及當時當刻的心情等現實狀況,在繼承前人審美傳統的基礎上,對一些觀花植物意象賦予新的文化意義。

我們 可以從內在和外在兩個角度考慮,詩人在生活之中,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情感, 這些思緒附著在所見之花上,構成了豐富的內在情思。而唐前豐富的歷史文化 環境和不朽作品,又給予了作者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使之在抒發社會共同情感 時,也使用了歷代觀花植物意象的經典內涵,並在此基礎上更新創作。

抒發內在情思

唐人的詩很少有無病呻吟的做作,都是內心真實情感的抒發。唐人把觀花植物意象寫進詩里,書寫內心的傷情,或是抒發閑情逸趣,或是成為他們高潔品行 的象徵,以花自比。

春花明麗動人,驚艷綻放,陪伴詩人渡過歲月變遷。然而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季風性氣候,季節變化比較明顯,觀花植物的花期短暫,凋零易逝,滿 地落花殘,它們的萌發和開敗好像是在一瞬間完成,這就增大了詩人對外在景 物的感知能力。

唐人看到觀花植物在盛衰之間極致的變化,詩人對生命意識的共感,以此聯想到花如同所處的時代一樣,花或同人的命運一樣,曾經的輝煌轉瞬間凋零衰敗,不免引起詩人內心的波瀾。

花開花落往往會勾起唐人傷感的 思緒,對人生價值深思,對生命意義的感慨,對世事無常的嘆息,對人生榮辱 的追憶。詩人把這些哀怨、相思、思鄉、懷友、傷悼、身世之傷、愁苦、感傷 等多種負面情緒無不寄寓於花,從而使得觀花植物意象也擁有了人的多樣情感, 融進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看到盛衰有時、花開花又落的觀花植物,似乎更容易觸動詩人內心的愁緒。 羈旅之人對家鄉的思念,在外漂泊,倍感思親懷鄉,每逢佳節,思念又甚於平 時。

閨閣女子常常感嘆心上人不能像花期那樣守時,遲遲不歸,心生怨情,期 盼心上人早日歸來。觀花植物盛開的美麗景象,如此美景不能與朋友一起欣賞, 詩人們觸景傷情,更加的思念朋友,以花寄託對友人的遙思。詩人或者是在送 別朋友的時刻愁緒滿懷,以觀花植物意象抒發對朋友即將離去的不舍。

很多觀花植物的意象在魏晉時期,己被文人所接受。唐人在觀花植物意象 的原有文化內涵的基礎上,既有保留繼承,也積極的進行創新。觀花植物己不 再是無意識的物,而是被人格化的物,賦予其情感與生命。

敏感的詩人對觀花植物進行細心的觀察發現,某些觀花植物因其物候特徵、生物屬性、外在特徵、生長習性與人的某些品行相類,再加之傳統寓意的傳承,這些觀花植物意象成為承載詩人推崇高潔品性的.工具,文人常常以此自比。

我國素來就是一個重視道德品行的國度,自古以來,故來如此。整個文化圈對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情志,不隨波逐流的高潔品行推崇備至。

觀花植物 給人以美的感受,它們不論處於何地何境,保持著自己的個性。某些觀花植物 的生物屬性,與文人所推崇的品格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人把觀花植物看作高潔 的君子和清幽的雅客,其中飽含著詩人對美好的憧憬與嚮往,寄託自己的理想 與追求,詩人賦予其各種美好的寓意,使其成為承載詩人情志的媒介。

為了回 饋這份美,為此文人對觀花植物進行由衷的贊美,並進行歌頌。

寄託家國感懷

在中華文化的認知里,一直傳承著「家國同構」的社會傳統,文人以「修 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自己的信仰,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 之樂而樂」的大任擔當。詩人在家國群體的變動中,寄託著家國感懷,形成了 對國家的擔當意識,並將這種情感積極的反映在文學作品中。

唐人在詩歌中進 行精神與情感的交流,仕途坎坷,同是天涯淪落人,詩人以詩酬贈,相互勉勵, 砥礪前行。鬱郁不得志時,詩人將胸中的懷抱盡情書寫。詩人對國家前途命運 飽含憂慮時,他們的詩作無不流露出對理想家國的追求。

深感民生困苦時,詩 人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精神,不由自主的在內心深處激盪。對社會現象不滿時,傷時感事、憂國憂民的情思全都躍然紙上。

初唐時期天下太平,政治穩定,是千百年來文人理想中的社會風貌。這一 時期觀花植物意象的詩歌,多集中於文學侍從所創作的應制詩。

而這些應制詩 不注重個人內心情感的抒發,沒有個性,思想蘊涵也很淺薄,大部分詩歌都言 之無物。這些應制詩內容上多是贊嘆君臣同樂、歌頌盛世昇平,附庸風雅之作。 多承襲六朝齊梁浮艷文風,堆疊華美辭匯,營造出雍容華貴的視覺效果。

相較於初唐的觀花植物意象詩,盛唐時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盛唐世人有著超越於前代的自信,大都積極進取,博取功名、稱侯拜相是他們人生的追求,流露出願與歷史先賢比肩。盛唐時期觀花植物意象在唐人的詩作中,大多都是寄寓詩人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

中唐以來,政治環境愈發黑暗,宦官專權,各地節度使肆意割據,朋黨相 互傾軋,在朝廷內部官場利益之爭激烈,誰人能夠獨善其身。詩人們宦海浮沉、 仕途坎坷,但是他們雖然身處在黑暗的官場中,仍思報效君主與朝廷,心繫家 國,憂國憂民。

中唐時期的詩人面對積重難返的國家頹勢,雖時不時的發出振 聾發聵的呼聲,但是他們的心態與視野普遍的由外放變得內斂,更多的關注身 邊事物。

他們逐漸的把「人生理想、民間疾苦讓位於 植物花卉,這確實是中唐以後詩歌題材的變化趨向,直接抒懷、直面人生讓位 於『間接寄託』」 。在與友人的相互唱和之時,詩人以花抒寫政治寄託。

詩人 以花唱和,觀花植物是詩人心境的真實寫照,是詩人現實處境的投射。每當理 想與現實對立的激烈矛盾,儒家君子不能「兼濟天下」,而選擇「獨善其身」, 這是文人士大夫「保全理想人格」的無奈退守,流露出詩人對名利場的厭倦。

這種文學書寫的變化,在元稹、白居易的相互唱和詩歌中體現得尤為深切,以 詩唱和切磋詩藝,敘寫思念問候,相互勉勵,砥礪前行。

風雨飄搖的晚唐,社會越發的黑暗,藩鎮割據加劇,終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外受侵擾,內無中興之主。士人渴望入仕,終究抵不過現實的殘酷,逐漸喪失政治熱情,進而隱逸漁樵,流連書齋花草,以逃避現實,排解愁緒。詩人以詩歌唱和來掩飾灑脫下的無可奈何,放浪形骸的背後,充斥詩人對國家命運的牽掛,對民生的擔憂,對一腔治世理想無法實現的怨懟。

皮日休、陸龜蒙的吟詠 觀花植物的作品,都集中在兩人的唱和詩中。他們的唱和詩,是晚唐士人詩歌 創作的典範。中唐詩人對觀花植物意象唱和詩積極探索,尤其是元白唱和,使得觀花 植物意象成為常見的詩歌題材,也豐富了觀花植物意象主題的創作方式。

皮日 休和陸龜蒙觀花植物意象的唱和詩,深受元白影響,這是文化心理上的一脈相 承,皮陸唱和詩是晚唐詩壇抹不去的一道風景。這些文字游戲的玩弄,看似玩 世不恭,細細品味飽含著詩人對黑暗社會的絕望,對家國的寄託無一實現的消 極抵抗,對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理想破滅的痛苦。

結語

唐詩中的觀花植物意象的情感內涵,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個時 期的文人,由於身世背景、人生經歷、情感傾向、價值觀念等等不盡相同,所 以他們在吟詠觀花植物意象時,會寄託不同的情感,表達不同的情愫,這樣就 形成了不同的情感蘊涵。

唐人在前代所賦予觀花植物意象意義的基礎上,對其 意象內涵進行開拓,創造了許多新的文化意義,同時,對非中原地區引入的觀 花植物意象內涵進行定義,形成了觀花植物的意象群。

觀花植物的含義3

常見的觀花植物有哪些

牡丹

牡丹是毛茛科多年生落葉灌木植物。牡丹在每年的5月開花,開花時花色澤艷麗,十分漂亮。自古以來,就有「花中之王」的美稱。2019年7月15日,中國花卉協會發出《投票:我心中的國花》投票,牡丹花不出意外的勝出,成為我國的國花。

仙客來

仙客來別名蘿卜海棠。仙客來的花冠為白色或玫瑰紅色,由於花色鮮艷,被選為山東省青州市市花。仙客來喜好溫暖,懼炎熱,在氣候比較涼爽的環境下生長最好。仙客來對環境還有一定的凈化作用,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仙客來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適合盆栽

玫瑰

玫瑰原產地中國,花有紫紅色和白色,在8-9月份開花,花期每年一次。玫瑰喜歡陽光,耐旱、耐寒。對土壤的要求不高,疏鬆肥沃、排水性好得土壤即可。玫瑰代表著愛情,不同顏色的玫瑰有著不同的意義。是情人節必送禮物。

紫羅蘭

紫羅蘭屬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開花時有紫紅色、淡紅或者白色等多種花色,但最常見的還要屬紫色的花了,但是不論是哪種顏色,都讓人賞心悅目,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虞美人

虞美人是一種常見的觀花植物,花期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會開出紫色、粉紅色等多種顏色的花,虞美人對土壤沒有太高的要求,排水性良好、肥沃的沙壤土即可。適宜的生長溫度在5-25°C。虞美人不但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還有一定的葯用價值,有鎮咳、止瀉、鎮痛、鎮靜等功效。

⑨ 心形葉片的植物有哪些

仙客來、龜板竹、藏報春、三色蓳、酢漿草、苜蓿、車軸草、錦葵、蜀葵、圓葉蔦蘿、球根秋海棠、雞心藤、澤瀉蕨、愛之蔓、心葉球蘭、酢漿草、紫荊、心葉藤、車軸草、

熱點內容
櫻花托馬斯 發布:2025-09-05 13:06:38 瀏覽:584
花語梵天 發布:2025-09-05 13:04:15 瀏覽:29
盆栽畫畫圖 發布:2025-09-05 13:04:14 瀏覽:854
綠植原液 發布:2025-09-05 12:51:07 瀏覽:630
盆栽木質花 發布:2025-09-05 12:51:05 瀏覽:293
周大福玫瑰金戒指 發布:2025-09-05 12:50:29 瀏覽:306
茶花能催眠嗎 發布:2025-09-05 12:20:54 瀏覽:681
插花員中級理論知識考試 發布:2025-09-05 12:19:28 瀏覽:293
海棠夫妻花 發布:2025-09-05 12:17:12 瀏覽:817
深夜的荷花 發布:2025-09-05 12:17:02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