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紫羅蘭瀑布
❶ 有人評論說,《紫藤蘿瀑布》既是一幅精緻的畫,又是一首深沉的歌,這兩方面體現在什麼地方
說它是一幅畫,因為我們可以通過作者的描繪,把握紫藤蘿的大致輪廓,整體印象,可以領略花的色澤,神採的香氣.
說它是一首歌,是因為我們可以隨著作者的思緒回首過去,並把它與美好的眼前聯系在一起,會感到一種深沉的悲哀,並珍視眼前的生命.
❷ 紫羅蘭瀑布一文中作者為什麼把紫羅蘭比成瀑布
一、將紫藤蘿稱為瀑布是因為:
1、從紫藤蘿的形狀來說「繁茂的花穗,從上面垂下,形狀向流動的瀑布;顏色由淺到深,由深到淺,深深淺淺,想奔流的瀑布;每一朵花綻放開來都像是瀑布濺起的水花……」
2、從文章的主旨上來說照應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一句話,既點出了文章內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二、簡介《紫藤蘿瀑布》
《紫藤蘿瀑布》是宗璞的文章,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作者心頭。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弟弟身患絕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於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轉悲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
❸ 紫羅蘭瀑布 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十年浩劫,給作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磨難,就連家門外的紫藤蘿花,也隨之遭難。在作者心情沉重不得排解的時候,作者在花前「停住了腳步」。「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不由得停住」表現了作者被花吸引被花感動的心情。紫藤蘿花也曾隨人世變遷受苦受難,但是苦難過去,它馬上恢復了生機,「在笑」「嚷嚷」,「我在開花!」表現了花兒生命的喜悅。這種喜悅感染了作者,「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使作者從「生死」的思慮、「手足」的悲傷中解脫出來,超越個人的苦痛,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體會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道理。可以說紫藤蘿花啟示作者由個人情感糾葛飛躍到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二、文章的脈絡
文章圍繞紫藤蘿花來抒發感情,由看花、憶花、思花三部分層層深入,表達自己的主旨。而這三部分又各有層次:看花按花瀑、花穗、花朵來寫,越寫越見花的活潑熱鬧、生機勃勃;憶花先寫我浸在「花朵的光輝」中,感到「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次寫花所受的苦難,最後以花歷盡劫難又煥發生機作結,回應前文;思花則由以上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恆。全文脈絡清晰,層次分明。
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作者發揮出色的想像力,在本文中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細膩傳神地描繪紫藤蘿花。描寫花瀑,「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彷彿「在不停地生長」,以「瀑」為喻,從總體形象上贊美花繁花茂;「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和陽光互相挑逗」,以「歡笑」「挑逗」將花瀑擬人化,彷彿盛裝的少女在歡歌笑語,突出花的情趣。
寫花穗時,更是全用擬人,「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好像肩並肩手挽手的孩子們在嬉鬧,「『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嚷嚷。」更顯得花兒們天真爛漫童稚可掬,突出它們生命盎然勃發。
寫花朵時,比喻和擬人交替使用,用「帆」「艙」繪花朵的外形;用「忍俊不禁」擬花朵的情態,生動而形象地傳達出花朵美麗嬌媚的特徵。
另外,作者還運用通感、對比的手法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寫花瀑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向人的心底」,表現出自己觀花賞花時心情趨於寧靜平和的細微感受;用「淺紫色」來描繪花香,把味覺轉化為視覺,把飄逸無形的東西變得清晰可見,彷彿把花香定格在眼前,讓人感到親切。
作者用過去紫藤蘿花的衰頹零落和現在花繁枝茂相比,並從中感悟出「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的道理。
四、含蓄地表達感情
作者出身學者世家,本人又是作家,對感情的渲瀉很注意尺度分寸,不可能表現得慷慨激昂大悲大喜。即使對過去家庭所受的苦難折磨,她也只是淡淡地以紫藤蘿花花朵的「稀落」到「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作喻,表達自己的感受;對那時思想的荒謬,也以「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諷譏一下,沒有聲色俱厲的批判。對於小弟的病症,更是不著一筆,用「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帶過自己悲傷欲絕的感情。但是作者這樣含蓄地表現自己的感情,並不是感情不深沉不真摯。作者的出身、性格、教養使她能節制、含蓄,而這種感情上的節制,使她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質。
五、想像新穎,內涵豐富
作者發揮自己出色的想像力,營造出許多新奇生動的意象,把紫藤蘿花的生命力形象化,如寫「花艙」裝滿生命的「酒釀」,張滿了「帆」,在閃光的「河流」中「航行」。上面所說的運用各種比喻擬人的手法,也突出地體現了作者獨特豐富的想像力。
作者對於紫藤蘿花的描繪,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寫花瀑「不見其發端」「不見其終極」「不停地生長」,既表現了花繁花盛,也隱含著生命的長河無休無止的意蘊;寫花朵兒「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既突出花的勃勃生機,也表現了生命的喜悅之情。這樣的例子還有一些,教學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找出來加以體味。
教學建議
1.學習這篇文章,要從作者由花的盛衰感悟出的人生哲理著眼。可以和《短文兩篇》作對比閱讀,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有關生命的思想。
2.這篇文章在修辭手法的運用上很有特點,可以讓學生多做些語言方面的體味。
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審美眼力
精美的文章和文學作品是作者審美心理過程的產物。藉助美文(見《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739頁)培養和歷練學生的審美服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語文教師還必須諳熟美學和美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審美能力的結構及其形成和發展規律。讓我們還是從一篇短小的美文說起吧。
宗璞的《紫藤蘿瀑布》開篇首句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這句話明白地告訴讀者作者的審美注意開始了。繼爾,作者仔細觀看了這一架茂盛的藤蘿和每一穗盛開的藤蘿花,這是審美觀察過程。在觀察中形成了「瀑布」和「帆船」的意象,並且寄予了「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情感。而後,審美聯想使作者回憶起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大株稀疏的藤蘿,從而擴展了時空境界。接著,作者從藤蘿的衰敗和茂盛的變化中又進一步悟出了「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哲理。這就是審美理想的升華。最後,作者在美好的藤蘿面前,摒棄了「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之後,情感得到了凈化,在一片光輝和芳香中「不覺加快了腳步」。這顯然也是一種審美動作意識的蘇醒。
❹ 求《紫羅蘭瀑布》原文
1、全文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淺淡的部分和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痛楚,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沉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是稀落的,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顏觀色,試探什麼。後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計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卧龍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美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2、文章的主旨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3、啟示
人生中也會遭遇到各種不幸,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堅強面對,要相信生命的頑強和永恆。
❺ 課文紫藤蘿瀑布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寫了什麼
《紫藤蘿瀑布》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段):文章從作者賞花寫起。作者正面細致描寫紫藤蘿花,描繪非常形象、優美,依次描寫了花瀑、花穗、花朵,從整體到局部,條理清晰,層次感強。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九段):作者很自然的從賞花寫到憶花。作者在本段中由對花色的熱鬧的描繪轉入到花色的沉澱,沉澱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動,流動的花色盪滌了自己的焦慮與悲痛,留給自己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第三部分(第十至第十一段):作者最後點明主旨,寫悟花以及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作者從花的衰與盛的轉變與自身的經歷中,感悟到「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這就是說,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
(5)蘇教版紫羅蘭瀑布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於是寫成此文。
賞析:
《紫藤蘿瀑布》的語言清新雋雅,柔婉含蓄。文章的描寫語言,不僅做到了形象、生動,逼真,而且帶著獨特而含蘊的抒情韻味。本文借對一株紫藤蘿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之本質深度的追求,對生命意義執著的拷問,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迴曲折而終將前進的無限感慨。
❻ 八年級下冊語文書(蘇教版) 課文 紫藤蘿瀑布 一道閱讀題
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寫了枝乾的形狀,也襯托出瀑布的氣勢,「流著,流著」形容瀑布流水的不間斷,「流向人的心底」由景及人,情景交融,引起讀者無限的遐想。
❼ 紫羅蘭瀑布文章的主旨是什麼
作者在遭到磨難後心情沉重,但紫羅蘭在遭受磨難之後依舊開花
❽ <<紫羅蘭瀑布>>賞析
―――淺評《紫羅蘭瀑布》 遠遠望去,那是一掛瀑布,又像是哪戀人的披肩的秀發,美麗動人,散發芳香,靜靜地,悄悄地,來到她面前,她也靜悄悄了......看真切些,那是朵朵紫色的小花,好似一條紫色的瀑布,終於知道了他的真面目--紫藤蘿。這壯觀的景象足可以與唐代詩仙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媲美了! 文章中一直寫著紫藤蘿,那麼,她有什麼特點呢?我們首先看到題目《紫藤蘿瀑布》,「瀑布」一詞,寫出了它的大,大的一望無際,這也可從文章中的「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看出,紫色的瀑布匯成河流與藍天相接。它高而壯觀,文中寫道「只見一片輝煌的紫色」,「從空中垂下」,「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當然紫藤蘿的特點還有活潑,嬌嫩,美麗,芳香。作者宗璞在描寫紫藤蘿的過程當中,抒發了自己對這可愛的紫色小花兒的喜愛。文章在描寫紫藤蘿過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就是作者回憶起了自己家門前的那株紫藤蘿,和園子里的紫藤蘿花架,後來都拆掉了,作者寫道:「那時的說法是,哈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據了解當時社會黑暗,政府有很多無理的規定,例如文中所說的,當時政府認為種花是地主們的行為,身為老百姓,勞動人民,只能種糧食,蔬果。也不允許人們家畜,這些全部屬於生產隊。若有違反規定者,將會有相當於現在的「城管」部門的人來強力阻止。政府無知的抹殺了當時文化文人們的高雅的精神情操,這里作者宗璞也從暗中抒發了對當時這種行為的不滿。 這篇文章語言比較活潑,通俗易懂,在描述紫藤蘿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形容詞。在題目上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片的紫藤蘿花比喻為瀑布盡顯壯觀,擬人的手法同樣在文中也有出現,例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長滿了的小小的帆。」我覺得文中用的最好的要數第八段中的:「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這句中作者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把紫藤蘿的香氣也寫成了紫色,寫的非常美妙,再加上前文對紫藤蘿瀑布的精雕細琢,把文章寫得如詩如畫,讀到這句時,我彷彿已經真正的來到了這紫色的聖殿,聞到了她紫色的芳香。 這是一篇非常優美,文雅的散文,作者筆下的紫藤蘿讓我們彷彿來到仙境,此文值得一看。
❾ <<紫羅蘭瀑布>>賞析
―――淺評《紫羅蘭瀑布》
遠遠望去,那是一掛瀑布,又像是哪戀人的披肩的秀發,美麗動人,散發芳香,靜靜地,悄悄地,來到她面前,她也靜悄悄了......看真切些,那是朵朵紫色的小花,好似一條紫色的瀑布,終於知道了他的真面目--紫藤蘿。這壯觀的景象足可以與唐代詩仙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媲美了!
文章中一直寫著紫藤蘿,那麼,她有什麼特點呢?我們首先看到題目《紫藤蘿瀑布》,「瀑布」一詞,寫出了它的大,大的一望無際,這也可從文章中的「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看出,紫色的瀑布匯成河流與藍天相接。它高而壯觀,文中寫道「只見一片輝煌的紫色」,「從空中垂下」,「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當然紫藤蘿的特點還有活潑,嬌嫩,美麗,芳香。作者宗璞在描寫紫藤蘿的過程當中,抒發了自己對這可愛的紫色小花兒的喜愛。文章在描寫紫藤蘿過程中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就是作者回憶起了自己家門前的那株紫藤蘿,和園子里的紫藤蘿花架,後來都拆掉了,作者寫道:「那時的說法是,哈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據了解當時社會黑暗,政府有很多無理的規定,例如文中所說的,當時政府認為種花是地主們的行為,身為老百姓,勞動人民,只能種糧食,蔬果。也不允許人們家畜,這些全部屬於生產隊。若有違反規定者,將會有相當於現在的「城管」部門的人來強力阻止。政府無知的抹殺了當時文化文人們的高雅的精神情操,這里作者宗璞也從暗中抒發了對當時這種行為的不滿。
這篇文章語言比較活潑,通俗易懂,在描述紫藤蘿的時候運用了大量的形容詞。在題目上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片的紫藤蘿花比喻為瀑布盡顯壯觀,擬人的手法同樣在文中也有出現,例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長滿了的小小的帆。」我覺得文中用的最好的要數第八段中的:「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這句中作者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把紫藤蘿的香氣也寫成了紫色,寫的非常美妙,再加上前文對紫藤蘿瀑布的精雕細琢,把文章寫得如詩如畫,讀到這句時,我彷彿已經真正的來到了這紫色的聖殿,聞到了她紫色的芳香。
這是一篇非常優美,文雅的散文,作者筆下的紫藤蘿讓我們彷彿來到仙境,此文值得一看。
❿ 《紫藤蘿瀑布》原文
《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紫藤蘿瀑布》原文: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
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顏觀色,試探什麼。後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卧龍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982年5月6日
(10)蘇教版紫羅蘭瀑布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於是寫成此文。
這篇散文的美在於描寫的細膩多姿和結構的玲瓏精美。文章的寫景細膩而又有層次感,有色彩的摹畫,有形態的繪制,又有芳香的捕捉,從外象寫到內質,從視覺形象寫到味覺感應,用墨豐腆,筆致多變。
從描寫的層次看,色彩的摹畫重在先勾勒整體的輪廓推架,形態的繪制則重在泛寫的畫面上推出單個的特寫。寫色寫形,重在外象,寫香則重在內蘊,為畫面增添立體感和深厚感。
文章中,作者藉助於輝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氣勢與活力,極狀了紫藤蘿新生後生命的繁茂與蓬勃。表明了花的生命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它和人一樣,在歷史的行程中註定要遭遇各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開花謝連著人類命運的沉浮與漂泊,花榮花枯膠結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
作者對紫藤蘿的高度禮贊,是抒情主體心靈之光對自然之象的燭照與感應;是她對生命活力的深情呼喚和憧憬;是身心遭劫後尋求感奮勃興的精神寄託;是人生在歷史滄桑中解脫重負的心靈博動;是內心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而後感悟到生命的永恆。
總之,本文借對一株紫藤蘿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之本質深度的追求,對生命意義執著的拷問,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迴曲折而終將前進的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