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鬱金香租房
A. 找一篇新概念作文!
寂寞的小孩 高維安
那似乎是一個秋天,梧桐樹的樹葉一半已掉了,另一半也已泛黃孤零零地在枝頭隨風而飄的時候,雲很淡,風很輕。每到這樣的季節,浪漫的人總會遇到一些美麗的事情。可有時,不浪漫的人也會。
「我是一個寂寞的小孩,漫步於城市灰色的高架下。」
我在我的筆記本上記下這句話。那時侯我是一個剛剛開始新學期的高二生。我討厭寂寞,但我確實很寂寞,雖然我有很多朋友。大概就像誰告訴我的一樣,沒有情人的孩子總是寂寞的。
是楚一說的。我們就是在那個季節認識的。
那天,就像很多次一樣,我站在常去的那座教堂門前發呆。正因為我的寂寞,我有這樣的習慣,也許算是一種傾訴。
「你信上帝?」他說。我這才發覺原來身後站了個人。
「你問我嗎?」我看他,他點了點頭。「不,我不是教徒,」我說,「但,我希望上帝存在,我會是他的朋友。」做上帝的朋友,這些是從陳丹燕的書里看來的。有一段時候,我很迷戀她的書,更確切地講,是她寫的歐洲。在我的骨子裡,我瘋狂而又固執地熱愛歐洲,熱愛與我們的家園緊相連的那一半大陸上的一切。
他笑了。
我轉身走了,而他仍站在那裡。白色的教堂在他身後挺直了身。
第二天我又去了那兒。下課的路上,我背著我那隻沉沉的書包,獃獃地立在那座白房子前。我對我的上帝朋友說我的快樂與不快樂。我不知道他是否願意聽我講,但我還是要告訴他。也許除了上帝,沒有人會這樣安靜地聆聽我的話。
「你對你的上帝朋友說了些什麼?」又是他。
我沒有回答他,因為我知道他不願意聽;而我也不願意把我的世界向一個陌生人敞開。他也沒有再說什麼,我又一次轉身走了。
風大了,一枚枚黃葉飄落而下。秋真的已很深了。
我突然回頭,剛剛站立過的教堂門前,冷冷清清的,一個人也沒有。滿地都是金色的梧桐樹葉。
我的心頭剎那間掠過一絲失望。
他是誰?那個跟我說話的人。
很多天,我都沒往那裡走。我隱隱約約有點怕,怕再見到他;可我卻又常常想起他。他的聲音很好聽。我告訴自己,我有很多事要做,我有我的學業,一年多後我要考大學的。
可也許寂寞的人,總會把在身邊出現過的人記得很牢,忘也忘不掉。在我內心深處的某個位置,他總是存在著。不過,我確信我不會再遇見他了。後來我又去教堂時,再也沒有人站在我身後,跟我講話了。
當梧桐樹的葉子差不多都已掉了的時候,秋天的腳步差不多也已漸漸走遠了。在這樣的季節交替的時節,討厭的流感病毒開始侵蝕我的鼻子、喉嚨、氣管,甚至胃也隱隱作痛起來。幾個禮拜也許更長的時間里,呼吸變得如此艱難,而感冒葯總是起不到任何作用。或許,就像很多事情一樣,這是一個過程,有開始,有發展,然後才會結束。
周末的晚上,我沿著高架散步。教堂里正在做彌撒。在門口駐足的時候,彷彿能聽得到唱詩班在唱聖歌。那是種奇妙的音樂,我想起在維也納有許多唱聖歌的小男孩,用他們那種無瑕的童聲唱出贊美上帝的詞句。好像在舒伯特小的時候,也做過這樣的歌童。
我走上天橋,倚著欄桿看橋下來來往往的車。晚上,車開著燈,排著隊,長長的,很美。
「這兒風大。站久了當心感冒。」有人對我說話。
我依舊望著橋下的車流。「沒關系,我正感冒著,反正好不了了。」
「是嗎?」他也像我一樣倚在欄桿上。
那個聲音多麼熟悉,就是在我心裡藏了很久的。我轉過頭,看他,這時,我們靠得很近。我第一次認真地看他。他是個長的很討人——不,是討我——喜歡的男孩,但我卻不知如何仔細地描述他。
「你是誰?」我小心翼翼地問。
「楚一。」
「楚一?」我說,「楚楚可憐的楚,一無所有的一?」
「楚國的楚,一帆風順的一。但願你能這么說。」
我的嘴角漏出一點點笑意。「沒有了?」
「恩?」
「你的自我介紹,就這些?」
「還有,」他笑了,「我在那兒念書。」他的手指向一邊的那所都是紅房子的醫學院。他繼續說,「我剛考進這學校,一年級。這些你滿意了嗎?」
「不,」我覺得他挺可愛的,「你能告訴我你是學什麼的?」
「你說呢?」他停了一停,「我是說你希望我是學什麼的?」
我對這所醫學院蠻熟的,因為一年多以後,我希望自己也是那兒的學生。我知道我希望我會學什麼。
「知道嗎?我的目標是那裡的七年製法語班。」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卻把我的夢想告訴了他。
「是嗎?為什麼?」他的臉上浮出一絲奇怪的笑。
是啊,為什麼?我也問過我自己。我知道我是害怕醫院里的種種的,但是我喜歡歐洲,我喜歡法國,我知道在念完了這里的七年製法語班後,就有到法國實習的機會。就這些,我想。
「能告訴我嗎?」他又問。
「恩,我想這學校離我家比較近吧。」我說。
「真的嗎?」他的臉上又有了那種奇怪的笑。
「怎麼樣,難道這就不像是一條理由嗎?」我問他。
他搖了搖頭,說:「讓我來告訴你好嗎?因為在這里做醫生和做夢的機會同時存在。你可以做你的歐洲夢,夢想操著一口純正的法語在法國某個小城潔白的醫院里給一個滿面通紅的法國小夥子治感冒。夢想那裡的教堂,那裡的田野,最最正宗的法國梧桐。」
我大笑起來,「你怎麼知道?」我的歐洲情節在這之前一直只屬於我一個人,而他又怎麼會如此清楚我的歐洲夢?奇怪。
「我不知道。」他說,「但這是我考這所學校,選這個專業的全部理由。」
「你是說你念的是法七?哈,太有意思了。」我轉過身來,對著他,對著他身後那群紅房子。「你也喜歡歐洲?」我問他。
「是啊,有著各種各樣屋頂的教堂、城堡、鬱金香、圓舞曲、風笛、塞納河、河邊的咖啡館……」
「滿臉通紅的法國姑娘。」我搶白了他的話,並朝著他笑。
他什麼也沒說,他也沒笑。風吹亂了他的頭發,也吹亂我的。突然,我不敢再看他了。
「我要走了。」我說。
「去哪裡?」
「回家。你呢?」
「回家。」
我笑了笑,說:「Bonne nuit.」
「那好吧。Bonne nuit.」
我走下天橋,朝著霓虹燈閃爍的方向走去。
放學後我還是沿著高架走回家,雖然我也曾想過躲避。可能我真的蠻想見楚一的。因為我覺得我和楚一,我們很像,就像我們都愛歐洲。最初喜歡歐洲是從國外寄來的明信片上,就像楚一說的,有著各種各樣屋頂的教堂;在德國它們是尖尖的,在奧地利卻是像洋蔥一般圓圓的。我更喜歡法國,從幼兒園就開始迷戀窗外的那些法國梧桐,不,是更早的時候,在我還是個小小孩的時候,復興公園就是我最愛去的地方了。常常覺得自己有一種歐洲情節,所以在進了一所曾經是法國教會學校的中學後,我不假思索地選修了法語。我一直漫不經心地在學,我想像自己能操著一口動人的法語漫步在香榭麗舍——不過我想不是現在;那或許是很久以後的事——而現在我把聽上了年紀的法語老師上課當成是一種享受。講完了枯燥乏味的語法之後,他會像個老紳士般教我們如何做一個淑女;或者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講述正宗的法國大餐。老師年輕時是法租界教會學校的學生,抗戰時他是個愛國青年、地下黨員,而在他老了的時候又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名法語教師。有時候,我很羨慕這樣的老人,畢竟這樣豐富精彩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
在我對楚一講這些的時候,他低著頭安靜地聽著。那時侯我們坐在復興公園那些高高大大的梧桐樹下。楚一說,現在這公園是我們城市裡僅有的一座法式公園了,過去是租界里的法國人常來的地方。我搖搖頭說這我不知道。不過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這里有馬克思和恩格斯。噢,老早以前我還在那兒釣魚呢。我把手指向一邊的池塘。他笑了。楚一說他的童年是在很遠的北方度過的,那裡很冷很冷,冬天雪下得很大很大,於是整個城市都變成一片白色。河水變成了巨大的冰塊,帶著彩色帽子的小孩子在河上滑冰;工人們撈起整塊整塊的冰,藝術家把它們做成好看的冰雕。那座城市帶著很濃的俄羅斯風味,可那兒的人很少理會這些;他們在滿是俄式建築的大街上走,卻沒人對這些建築感興趣。我說你說錯了,因為你就喜歡它們啊。他還是笑。其實楚一就是從這些俄式房子開始喜歡歐洲的。
我也喜歡過去法租界的老房子。矮矮的洋房,窗外是綠樹掩映。
大半個世紀以前,那個戰亂的年代。就在這法租界里,年輕漂亮的法國軍官愛上了一個賣花的中國女孩。軍官長著褐色的頭發,高盧人特有的窄臉龐和高鼻樑,還有一雙深邃的灰眼睛。他每天都會去女孩那兒買花,總是挑一支最美最美的紅玫瑰。於是女孩也漸漸喜歡上漂亮的軍官;可她總以為他不會愛她,她只不過是個普通的賣花女孩。他每天來買花,那一定是送給他可愛的心上人的。女孩有點傷心,但還是盼著他每天都會來,從自己手中接過一朵沾著露水的紅玫瑰,然後看著他微笑著離開——這,也是件幸福的事情。於是她數著,整整99天,他買了99朵美麗的玫瑰。
「他們相愛,可誰也沒有表白。」我說。
我看著楚一。他說:「後來呢?」
我搖頭。我告訴他我還沒想好。
我很忙,馬上要考試了。真快,滿街的梧桐樹枝已是光禿禿的了。楚一也很忙,忙著他的那些細胞、骨頭和組織,我仍舊沒有搞清楚那些麻煩的動詞變位,我也始終搞不清為什麼法國人要用4個20加上4來表示84,大概這就是高盧人的浪漫吧。
我坐在教堂的最後一排等待一場彌撒。我的面前沒有陳丹燕說的那種白蠟燭。神父遲遲沒有出現。我閉上眼,兩手相握,十指交叉。我想祈禱,可我的思緒一片空白。「我是一個寂寞的小孩。」我又重復了這句話。不知為什麼,在認識了楚一後我差不多已把這句話忘了,我忘了我的寂寞,是不是因為楚一?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和楚一是什麼關系。陌生人?朋友?還是……情人?楚一仍像剛開始時那樣時時出現在我回家的路上;總是不經意地守在那兒。我們有時會去復興公園的那棵梧桐樹下坐一會;有時會在人行天橋上吹吹風;或者,僅僅用一句Bonjour來問候對方一聲,然後再繼續匆匆趕路。有些時候我真覺得我們之間有種很難得的默契。
天很冷了。我的兩只手因為沒有戴手套而凍得通紅。高架下的風直直地串進我的領子里。真的好冷。走過那座教堂,白白的房子在風中顯得孤零零的。生物課上我們做了實驗——解剖一隻兔子——可憐的兔子,被注射了麻醉劑,躺在冰涼的盤子里——刀在它的肚子上劃一道線,然後血流出來,點點的殷紅的血沾在雪白的毛上。空氣中彌漫著福爾馬林的味道——我對楚一說這些,我的聲音在冷冷的風中有點干澀地說出這些。楚一楞楞地看著我,「你很怕嗎?……你不該怕的。」我有點莫名其妙,然後大笑起來,他也笑了。冬天無人的街道上,我和楚一並肩走著。寒冷使我們的身子靠得緊緊的。
1939年,二戰在歐洲打響了。後來,法國被德軍佔領了。再後來,戴高樂在倫敦領導了自由法國運動。而在遙遠的東方,一個法國軍官從一個賣花女孩子手中接過第九十九朵紅玫瑰的時候,他向她求婚了。女孩受寵若驚,含著笑答應了他。於是,紛飛的戰火中,他們手挽手走進了徐家匯的聖母堂。軍官對女孩說:在我第一次看見你的那一刻我就愛上了你。女孩甜甜地笑了。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不可思議。不經意間的一笑一顰就會成為兩個人相伴終身的理由。楚一說他第一次看見我,那個在教堂門前對上帝說話的我時,心中就有了種很莫名的感覺。那一刻,他用一種我從未見過的眼神來望著我,然後用他溫暖的手焐我冰涼的手。在寒風中,我的眼睛濕了。我不知道想做什麼。
也許,我不再是個寂寞的小孩。
我拒絕了楚一,拒絕了他的一切。大概是我的不浪漫,我永遠也學不會浪漫。
放寒假的時候,楚一去了北方,那個曾經有他童年的城市。他寫來信說那裡在下雪,下得很大很大;雪中,俄羅斯的房子在哭泣。而我整天呆在家裡,我不敢再出去。我怕在這座城市再遇到什麼人什麼事。
我攤開我的筆記本,我看到這句話:
「我是一個寂寞的小孩,漫步於城市灰色的高架下。」
B. 在北京有租賃很酷動力強勁的的電動車的地方么
小熊之家租車電話①散散溜溜溜溜溜靈③靈
C. 荷蘭生活費貴嗎租房子一個月要多少錢啊聽說英國一周就要200磅,可能也有低一點的,但是還是受打擊了,
法國首都:巴黎
巴黎(Paris)是歐洲大陸上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地處法國北部,塞納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峽)375公里。塞納河蜿蜒穿過城市,形成兩座河心島(斯德和聖路易)。市區人口217萬。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屬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18℃,年平均氣溫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早在地球上尚未存在「法蘭西」這個國家,也未曾有今天我們稱為「法蘭西人」的兩千多年前,便有了古代巴黎。不過,那時的巴黎還只是塞納河中間西岱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島上的主人是古代高盧部族的「巴黎西人」。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開始在此定居並逐漸將其發展成為一座城市,名為「呂岱茲」(法語「沼澤」的意思)。公元4世紀時,為紀念此地最早的主人,將該城命名為「巴黎」。
公元508年,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10世紀末,休•卡佩國王在此建造了皇宮。此後又經過了兩三個世紀,巴黎的主人換成了菲利浦•奧古斯都(1165-1223年)。此時的巴黎已發展到塞納河兩岸,教堂、建築比比皆是,成為當時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元16世紀末、17世紀初,當時的國王亨利四世將巴黎大大擴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紀,巴黎仍在逐步擴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佔用。法蘭西第一帝國後期,巴黎擁有70多萬居民,千餘條大街;第二帝國建立後,巴黎又吞並了周圍的一些村莊;到拿破崙三世時,始在巴黎開辟了一些寬闊的道路,修建了許多園林和公園,使巴黎開始形成今日的樣子。
戰後,法國政府對巴黎的建設不遺餘力。雖然在1970年,曾經為了疏散過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國各政治和經濟機構,暫緩了巴黎的發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購物地下街建立以來,巴黎的建設又有了新的方向。為使巴黎東、西市區的發展更均衡,1981年開始,以密特朗為總統的法國政府開始的包括巴士底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在內的十大工程建設,已於1996年底前全部完工。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北部諸郊區主要為製造業區。最發達的製造業項目有汽車、電器、化工、醫葯、食品等。奢華品生產居次,並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區;產品有貴重金屬器具、皮革製品、瓷器、服裝等。外圍城區專事生產傢具、鞋、精密工具、光學儀器等。印刷出版業集中在拉丁區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區電影生產量佔法國電影生產總量的四分之三。巴黎大部分銀行、保險公司的總部(包括法蘭西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均設在「市場」(1183—1969年為當地的中心市場)的西側。
巴黎是法國文化、教育事業的中心,也是世界文化名城。法國著名的法蘭西學院、巴黎大學、綜合工科學校、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橋路學校以及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均設在巴黎。巴黎大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創建於1253年。巴黎還有許多學術研究機構、圖書館、博物館、劇院等。
巴黎擁有50個劇場,200個電影院,15個音樂廳。巴黎歌劇院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歌劇院,位於市中心的奧斯曼大街,佔地11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兼有哥特式和羅馬式的風格。法國國家音樂學院和舞蹈學校也設在這里。
巴黎的「街頭藝術」十分活躍,城市西北部的泰爾特爾藝術廣場是世界聞名的露天畫廊,每天都有不少畫家在這里即席作畫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萊廣場和聖•日耳曼德伯廣場等地,青年學生和市民經常自帶樂器舉行音樂會,表演各種節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歷史名城,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埃菲爾鐵塔、凱旋門、愛麗舍宮、凡爾賽宮、盧浮宮、協和廣場、巴黎聖母院、喬治•蓬皮杜全國文化藝術中心等,是國內外遊客流連忘返的地方。美麗的塞納河兩岸,公園、綠地星羅棋布,32座大橋橫跨河上,使河上風光更加嫵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島是巴黎的搖籃和發源地。塞納河畔聖米歇爾林蔭大道有綿延數公里的舊書市場,每天都有不少國內外學者、遊客來這里選購心愛的古籍,形成塞納河畔古老的文化區——拉丁區的一大特色。
巴黎還是一座「世界會議城」。它以明媚的風光、豐富的名勝古跡、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以及現代化的服務設施,迎來了眾多的國際會議,據統計,1987年在巴黎共舉行了365次國際性會議,超過了紐約、倫敦、布魯塞爾、日內瓦,居世界首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國際組織的總部均設在巴黎。
法國有句家喻戶曉的諺語:「巴黎不是一天建成的。」 細分起來,巴黎市共有20個大區,大小街道、馬路、林蔭大道5000餘條。市內東、西、南、北建築分明,便於路人正確地判斷出自己在城中所處的位置。
巴黎以其圓頂教堂、凱旋門、偉大的宮殿、雄偉的廣場、皇家公園以及每晚數以百萬的閃爍燈火而成為法國的中心。300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在100多年前被人斥責為「可惜的與無用的」,後來它才被友好地接受下來,並成為巴黎的象徵。
巴黎擁有每個遊客都不能錯過的十大名勝:埃菲爾鐵塔、La Coupole(酒吧)、聖心教堂、畢加索博物館、蒙馬特小丘、孚日廣場和瑪萊區、拉普街、勝利廣場的時尚、凡爾賽宮。
到巴黎,一定要盡情俯瞰美麗的巴黎城。從聖母院、凱旋門、風景如畫的LaSamaritsine商店的露天平台和蒙馬特高地,巴黎美景真是盡收眼底。當然最愜意的莫過於從埃菲爾鐵塔上看巴黎了,它像一個鋼鐵巨人高高地聳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
巴黎市有70座博物館,讓藝術氣息侵襲您的心靈,每一座都是精彩又獨特的,世界最大的盧浮宮,位於塞納河右岸,以收藏豐富的古典繪畫和雕刻而聞名於世,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珍貴的建築物之一。還有收藏18世紀末至19世經初期藝術品的奧塞美術館,也使人駐足良久,雖然它原是由火車站改建而來的;而橘園美術館(Musee de l'Orangerie)收藏的是19世紀末期印象畫派的作品,當然還有畢加索美術館、克呂尼博物館、羅丹美術館……等等,來到巴黎真讓人有進入藝術國度的感覺!
位於塞納河中心城島上的巴黎聖母院是一座法國哥特式建築,它不僅因雨果的著名小說《巴黎聖母院》而出名,更因為它是巴黎最古、最大和建築史上最出色的天主教堂。此外,凱旋門和凡爾賽宮等,都是人們參觀游覽的勝地。
就像河岸與服裝設計師,小咖啡館與咖啡廳,流浪者與看門人一樣,巴黎是集所有於一身的城市,帝國的偉大與神聖、財富與權力、傳統與熱烈、機智與隨便處世之道與世界主義,它自豪而又任性,充滿矛盾與反差。
出生於南法的德岱在《風車小屋來信》一書的開頭曾說:「我對喧囂陰沉的巴黎毫無嚮往之心。」然而德岱最終還是來到巴黎,並在此終其一生。
從古至今,從世界各地匯集到巴黎的年輕人都擁有各種夢想和野心,在這里他們曾實現夢想,也曾有過失望,然而正如利爾克曾說過的,「巴黎是一座無與倫比的城市。」
英國首都:倫敦
倫敦, 人們就會把「霧都」的稱號與它相連。的確在上世紀60年代之前, 倫敦稱為霧都是世人共知的。 倫敦煙霧繚繞, 迷茫一片。盡管街頭路燈明亮, 但能見度仍然很差, 看不清10米以外的東西。在人們的眼前總感到模模糊糊。可如今,倫敦上空已基本難見其滾滾濃煙和彌漫黃霧。絕跡多年的上百種小鳥重返倫敦飛翔, 許多魚兒又回到了泰晤士河。空氣中的塵埃大為減少, 使倫敦摘掉了「霧都」的帽子, 應歸功於近30多年來對污染的治理。倫敦將燃煤的工廠盡量關閉或遷出市區, 城市居民杜絕燒煤, 汽車全部使用無鉛汽油。使汽車尾氣的排放量減少了 75%以上, 從而在根本上「趕走了」污染源。英政府制定的《環境法》, 確保了環境政策和具體措施的貫徹。在倫敦, 公共場所亂扔廢物被認為是一種犯罪行為, 處以高額罰款。在公共場所嚴禁吸煙, 違者最高罰款 1000 英鎊。近年來, 倫敦更積極增設公園和綠地, 實現城區內不露泥土, 市郊建立 10 多座衛星城, 城區擁擠現象大為減輕。現在的倫敦, 市區公園星羅棋布, 林木蔥郁, 綠草如茵。基本告別了「霧都」形象, 成為一座潔凈的城市。然而, 去年冬天倫敦又出現一次彌漫煙霧, 這就說明對污染源的整治一刻也不能放鬆, 應常抓不懈。
早在中世紀,倫敦就開始出現煤煙污染大氣的問題,當時的英國國會還頒布過國會開會期間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由煤支撐的工業革命開始以後,由於工廠大多建在市內,居民家庭又大量燒煤取暖,煤煙排放量更是急劇增加。在無風的季節,煙塵與霧混合變成黃黑色,經常在城市上空籠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描繪過的"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霧。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位於須德海西南岸,是荷蘭最大城市和第二大港,人口69萬,連同郊區共105萬人。它只是荷蘭法定的首都,因為王室、國會和多數政府機關、外交使團都駐在60千米以外的海牙市,女王只有在舉行重大慶典和接待國賓時,才臨時來到阿姆斯特丹履行國家元首的職責。
這里原本是一片蘆葦叢生的沼澤地,由於靠近北海,便於貿易,12世紀時當地漁民開始在此定居,13世紀末形成一座小城。後來逐漸圍海擴建,到14世紀已成為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這是一座用樁支撐起來的「海底城市」,大部分地區處在海平面4米以下,靠攔海大壩和抽水設備保證城市的安全。整個城市有幾百萬根塗著黑油的木樁打入地下十幾米的深處,僅王宮下面就豎著13659根這樣的支撐物。
阿姆斯特丹是一座風光奇麗的水城,有「北方威尼斯」之稱。市內有160多條大小水道,將城市分割成無數的小島,1000多座風格各異的橋梁穿梭其間,其中300多座可以通行車輛。水道分布規則,狀似蛛網,將城市一層一層圍成半圓形。大小運河堤岸平直,船隻可以自由地航行到市區的任何地方。運河兩岸芳草萋萋,鮮花盛開,林立的現代化大廈與無數的古代建築交相輝映。城郊草原連片,牛群悠閑,一派歐洲田園風光。一位法國地理學者贊嘆地說:「這是荷蘭最奇異的城市,比事務性的鹿特丹和官署中心的海牙更奇特。阿姆斯特丹才是所有荷蘭城市中真正的荷蘭城。」
阿姆斯特丹的奇異不僅在於它是木樁托起、水道和橋梁眾多的城市,還因為它有無數獨具風採的古老風車和香飄五洲四海的鬱金香。
風車是荷蘭的標志。據說,世界上第一座風車就是荷蘭人於1408年發明的。荷蘭風車最多時曾達到9000多座。它抽水排澇、碾米磨面,為創造荷蘭的歷史立下了豐功偉績。現在荷蘭仍有900座風車保留下來,作為歷史文物供人們觀賞。在阿姆斯特丹,大型風車建在四層樓房的頂部,最長的風葉可達40米。樓房下部二層住人,第三層作倉庫,第四層作機房。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是「風車日」,這時,首都和全國的幾百座風車便同時開動起來。油漆發亮的車座上懸掛著國旗,佩戴著花環,像新娘一樣接待國外的遊客。
有趣的是,不少風車會「說話」,向市民報告各種信息。如果最長的風葉指向1點鍾,表明有好消息:打勝仗了,有嬰兒誕生了,等等;兩片最長的風葉用彩旗、錫紙、愛神、紅心、花環裝飾起來,指向2點時,便是結婚大喜;指向11點則意味著有噩耗降臨。
在現代能源危機聲中,風車作為生產力的作用又開始復活。用風力帶動渦輪發電機的風車在荷蘭已經試驗成功。到本世紀末,荷蘭將有5000座新式風車投入生產,為全國提供20%的電力。
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也是荷蘭的「四寶」(鬱金香、風車、乳酪、木鞋)之一。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爾國際機場每年接待800多萬乘客,他們在離開荷蘭之前,被允許進入免稅商場購買便宜的物品。其中最受歡迎的是鬱金香。這些芳香撲鼻的特殊「乘客」,天天從這里飛向德國、法國、英國……。這些「香客」還每天包乘2架波音707,越過大洋飛往美國。據報道,荷蘭每年出口的鬱金香、玫瑰、石竹等花卉,價值達10億美元,占荷蘭農業產值的12%,使荷蘭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產花王國。
阿姆斯特丹南部的阿爾斯梅爾鎮,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每天上市剪花、盆花700多萬份,外國花商紛紛來此坐鎮收購。每年9月份第一個星期六,這里舉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花展,幾百條用鮮花裝飾起來的駁船,載著如花似玉的少女,自花市沿運河向首都進發,浩浩盪盪的船隊,逶迤而行,時間長達7個小時,引得兩岸的居民沿途夾道迎送,就像過節一樣熱鬧非常。
美國首都:華盛頓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通常稱為華府,以避免和位於太平洋岸同名的華盛頓州混淆。華府佔地六十七英哩,坐西朝東。阿帕拉契山為背,波多馬克河為水,子午主軸是以北邊的白宮和南端的華盛頓紀念碑,東西向主軸為東邊的國會大廈和西邊的林肯紀念堂。這種格局是種很嚴密的中國宮廷式的格局。
華府這個城市是按照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的理念建立的,而且是根據法國建築工程技師殷范提設計規劃的。華府市街恰似棋盤方格,區劃井然有序,既沒有聳入雲霄的高樓大廈,也沒有炫耀入目的霓虹燈,街道建築大多平實,並以格子狀輻射開來,很像中國幾個著名的古都。在這個藝術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中,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察覺到在美國其它大都會中不易看到的中國精髓與東方神韻。
華府廣闊平穩,有為數眾多的國家公園,處處綠意盎然。很多居民都住公寓,因此這個城市既不必向高空發展,又不至於蔓延到東面的海邊,人口中的一大部份,都生活在舒服的環境中,所以在華府看不到無目標地忙碌、行色匆匆的路人,這里的人忙碌有方向。華府最值得參觀的有史密松寧博物館、白宮及國會的內部;訪問林肯紀念堂,在波多馬克公園散步,然後從華盛頓紀念碑眺望首都之全景;最後憑吊阿靈頓國家公墓地的戰士亡魂。
D. 北京中國礦業大學附近酒店或是賓館
礦大北門有來個舒雅賓館自,小賓館,標准間好像是168,會員價138,學院路和成府路交叉口有個夢溪賓館,那個貌似最低兩百多,北邊農大那邊有個七天吧,最低兩百多,其他小賓館也有,你可以搜下小熊之家,短租房,應該有便宜點的
E. 我住在東方鬱金香暫住證歸那個派出所
居住證就是以前的暫來住證,依法由暫自住地公安派出所管轄。
如果要辦理居住證,應持本人身份證和租房證明或者工作證明,到暫住地派出所申請辦理,經派出所民警網上查詢後,七個工作日內就可以給辦好。不用去其它地方登記或者開證明。
F. 北京小熊之家短租公寓介紹
農業大學校內家屬區單間短租,59-99元不等,有電視空調寬頻大床,有熱水可以洗澡,有電暖器,裝修好,都是學生居住,安全乾凈,被褥一客一換,有保潔阿姨
北京小熊之家短租公寓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