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戀
1. 山茶花之戀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山茶花之戀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小芳之戀
又名杜鵑花之戀
封面文字
謹以此作獻給八零後的一代人
謹以此作獻給森林裡的杜鵑花
謹以此作獻給歲月長河的小芳
謹以此作向《山楂樹之戀》致敬
謹以此作獻給我那夭折的初戀
謹以此作獻給那些青澀的記憶
謹以此作向那遙遠的歲月回眸
扉頁文字一
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流淌那樣一首歌
比如說《小芳》
是不是每個人心裡都珍藏那樣一個人
比如說小芳
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那樣一片茶園
我不知道
是不是每個人心裡都有那樣一座高山
我不知道
是不是每個人心中都有那樣一個故事
我不知道
是不是每個人心裡都有那樣一段情愫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有多喜歡那少女映山紅
我願變作石橋,任憑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我只求那少女杜鵑花從那橋上走過
從此,無牽無掛,無憂無慮,逍遙快活,直至石橋灰飛煙滅
也許需要一個答案
那就跟我走吧
杜鵑花兒都盛開了
小芳也來了呀
小芳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
2. 什麼花的花語是失戀
我不知道你們到底怎麼了
但好多事情不能簡單的用失戀來說明
秋牡丹
--
失戀
杜鵑花
--
節制、移情別戀
金盞花
--
悲哀、離別、迷戀
長春花
--
快樂的回憶
星辰花
--
勿忘我
文心蘭
--
隱藏的愛、快樂
桃色夾竹桃
--
咒罵
串鈴花
--
悲戀
東菊
--
別離
酢醬草
--
我不會放棄你、歡悅
紫色紫丁香
--
初戀的感激
千屈菜
--
悲哀
紫茉莉
--
臆測、猜忌
大岩洞
--
絕望
鳳仙花
花語:懷念過去
矮牽牛(紫)
花語:斷情
3. 四季詩歌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後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
唐 杜甫《春運》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詩,詩人和春天彷彿結下不解之緣。
歷代詩人寫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俊句。
唐代詩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一幅早春氣候: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日就長日辭長夜。 日光紅灑,桂枝下的薄霜雖還沒有消卻,但溫和的氣息已排去嚴冬的寒冷,漸長的白晝已代替那漫漫的長夜,春天已經來了。
春景在詩人筆下更是絢麗多彩,杜甫《絕句》詩雲: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天麗日當空,春風送暖,草本滋生,花香鳥語,報春的頭者――家燕從遙遠的南方歸來,泥喃於梁檐之下。
要說春天最美的特徵是什麼,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又隔數重水,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這里,詩人生動形象地用一個"綠"字來概括冬去春來,萬物復甦的大千世界,用"綠"字來傳遞春的信息,不能不說是絕妙之筆。
王維《游春曲》說: 萬樹紅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杏花、春風、綠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徵了。
宋代詩人葉紹翁《游園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聯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廣為傳誦的詠春詩: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好一枝出牆的紅杏,向人間報春來了。
從科學角度來說,春天的物候指標最好的是什麼呢?不少詩人喜歡以樹木抽青來表示,正如宋代張栻《立春偶成》詩雲: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但各種樹木抽青的時間又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標呢?看來,詩人推薦楊柳了。杜甫《臘日》詩雲: 白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白居易《楊柳枝詞》: 依依裊裊復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 人們從麗日氣息中,從花香鳥語中,從楊柳青青中感覺到春天到來。
但陳師道的《春懷示鄰里》,對春天描寫不限於山水花鳥,這首詩卻寫了小動物的活動: 斷牆著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 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鬢著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在雨後潮濕的斷牆上,蝸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隨著它彎彎曲曲的行跡,組成了像是篆體的文字;燕子占據連行腳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裡銜泥作巢,安下家來;蜘蛛殷勤地吐絲結網,張捕獵物,但蛛絲畢竟太細,一陣風來吹斷了許多,需要重新修補,才能成網;四齣採花的蜜蜂早晚兩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趕回蜂窠。這些常常不為人們注意的小動物,也是春天繁忙熱鬧景象的一部分,陳師道潛心觀物,注意到了點綴春光的這些角落,說明他觀察之細和狀物之巧。
那麼春天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呢?古代人們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的終日。然而從氣溫來看,立春節氣內,許多地區仍有低於零度的氣溫和飛雪漫天的天氣。把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是太早了。
如李白《塞下曲》就寫道: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還沒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張敬忠《邊詞》也寫道: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五原即今日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二月還不見楊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凍,長安已花落了。這種現象是如何解釋呢?原來我們感到氣候的冷暖,並不是直接隨太陽光的角度變化而變化的,而是隨大地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而變化的。
從立春開始,大地差不多遲兩個月才積累到足夠的熱量。因此,最科學的分法,還是氣候學上的分法,以溫度為標准,以五日為一候,候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度以下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間為春秋。按照這個標准,再參照物候變化,就可以看出,地區不同,高低差異,春天到來就有早有遲,居留時間也就有長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開始於二月下旬,長江流域的春天開始於三月間,京津一帶須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龍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後,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處於冰天雪地之中終年沒有春色。
春天的腳步首先來到江南,唐朝詩人王灣的《江南意》一詩,以敏銳的感受,報導江南春來早的消息: 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 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詩中最後兩句說,從來觀察季節氣象變化,只有在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別出新意,是詩中最動人的詩句。殘夜未盡,太陽就已經從海上涌現,似乎是殘夜帶來光明。"江春入舊年"是說春天的起步早,好像從舊年底就已開始,也就是說,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殘廢,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於唐代宰相,著名文學家張說,將這兩句詩親手寫在辦公的政事堂上,讓朝內的其它讀書人仔細觀摩學習。唐僖宗時的詩人鄭谷,也寫一首七絕詩:「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來敢暫忘筌。何如海日生殘夜,—句能令萬古傳。」詩的意思是:我這一卷詩中雜七雜八有詩百篇,現在雖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賴以成功的這些詩作。可它仍怎麼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殘夜」,這一句就可以流傳萬古了。詩中的「筌」是捕魚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魚以後就忘了筌。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這是白居易《憶江南》詞。雖說江南春好,但並非天天艷陽晴空。
春天是個天氣多變的季節,特別是春末夏初的時候,江南氣候更是陰晴不定。唐代詩人劉長卿《別嚴士元》詩雲: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闔閭"即蘇州城,相傳為春秋吳王闔閭所建。詩中"春寒陰復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氣的特點。這是冷暖氣流在江南地區互相對峙的結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節,正如汪藻《春日》詩雲: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旁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田野碧綠,鷗鳥悠閑,桃花出籬笑,過午有雞叫,但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春雨連綿。 春雨瀟瀟,春意盎然。
詩人們曾對春雨起了許多雅號。戴叔倫《蘭溪棹歌》:"蘭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春雨總是和春花聯在一起。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昨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人夜而不寐,從今夜的雨聲聯想到明朝的賣花聲,從那淅淅瀝瀝的春雨,彷彿聞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寫出春雨杏花之間的訊息。
春天雨水充沛,對春耕春種大有好處,俗話說:"春雨貴如油",冬耕之後,土埌里正缺水,一場春雨滋潤大地,水分真象黃金一樣寶貴。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吟誦道: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里,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宮城。 春雨彷彿很知時節,適時而來,一年之計在於春,農民抓緊這個寶貴時節,備耕積肥,耕翻土地。
李紳《古風》:"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獲季節。 多霧也是春天天氣的一個特點。
唐代書法家張旭《山行留客》描寫道: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為雲霧水氣很大,即使晴天也會把衣服沾濕。
春季在江南地區氣旋很多,雷雨經常發生在內陸地區,而且雷雨出現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聞雷》就寫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正月雷聲始動,這雷聲驚醒了蟄伏中昆蟲。當然,這雷聲並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蟲類也並不是真正被雷聲所驚醒。不過,驚蟄前後不謀而合地出現春雷卻是事實。春雷多是熱雷雨,入春以後,氣溫回升,東南海洋上的暖濕空氣活躍,冷暖空氣交鋒,空氣變得不穩定了,雲中有強烈的上升下降氣流,導致雷電現象產生。
由於我國幅員廣大,地形多種多樣,春光處處不一樣。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較均勻,有明顯的春和、夏熱、秋爽、冬寒的四時變化。但是在雲貴高原,濕潤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華南無冬區時里,春季沒有起點,秋季沒有終點,並且干濕季節明顯。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作《二月榕葉》詩雲: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轉迷。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 這首詩意思是說,二月是中原桃李爭春的時候,但在柳州的榕樹,卻於此時落葉最多,使人迷惑不解,這是春天還是秋天。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歸去,喚取歸來同往。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這是宋代詩人黃庭堅《清平樂?晚春》詞,這首詞問得有趣,春歸何處?答得也很妙,當黃鸝百囀,薔薇影動之際,春光即將流逝了。待到明年春暖花開,又是一個春色各異,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了。
描寫夏天的古詩和描寫夏天的名句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徂:開始。 《詩經·小雅·四月》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農歷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應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
寫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涼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小池殘暑退,高樹早涼歸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軒:窗。
唐·杜甫《夏夜嘆》
綠陰生晝靜,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餘之景,時已至初夏。
唐·韋應物《游開元精舍》
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嵐:霧氣。
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
夏半:夏季過半,農歷五月半後。淅:風吹拂的樣子。
唐·韓愈《送劉師服》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筍如編。蜃氣為樓閣,蛙聲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農歷四月。慈竹:竹名,亦稱子母竹。如編:象編排起來一樣。蜃氣:古人以為蜃(大蛤)吹氣可成樓閣虛景,實際是光線穿過不同密度的空氣,經過折射,把遠景顯現在空中的一種幻影,也稱為海市蜃樓。管弦:形容蛙的鳴叫象奏樂一樣。
唐·賈弇《孟夏》
岩溜噴空晴似雨,林蘿礙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進發,一片雲煙,象是晴天掛起一幅雨簾。林蘿句:林間藤蘿纏繞,濃蔭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涼意。
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水晶簾:形容映入水中的樓台倒影象水晶的簾子一樣晶瑩明澈。
唐·高駢《山亭夏日》
牆頭雨細垂纖草,水面風回聚落花
唐·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麥氣:麥收時的氣息。花時:花開之時。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嘉樹:樹的美稱。意謂雛鶯在和風中長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樹下形成了清涼的圓形樹陰。
宋·周邦彥《滿庭芳·夏景》
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
沈李浮瓜:瓜果浸於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憶王孫·夏詞》
困人天氣日初長
宋·朱淑真《即景》:「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清風破暑連三日
元·王揮《過沙溝店》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
紅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穀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三、秋季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全詩通過楓葉,寫出了晚秋的熱烈氣氛。
[賞析] 此詩寫山中所見秋景,這最後兩句尤為優美。所以黃生《唐詩摘鈔》說「詩中有畫」,是一幅《秋山旅行圖》。詩中「坐」字作因為解,並非坐下之意。「霜葉紅於二月花」,前人贊為「真名句」,因為它申足前意,將一片楓林秋景展現在我們面前。你看,在秋陽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燦若朝霞,艷如去錦,豈不比二月春花還要美麗!透過這片紅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親的魅力,能不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天 凈 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小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 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像,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里,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
描寫冬天的詩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舟雪。
《夜雪》 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雪望 洪升(清)
寒色孤村暮,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雲。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並是白紛紛。
雪梅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雪梅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山中雪後 鄭燮(清)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觀雪 楊萬里(宋)
坐看深來尺許強,偏於薄暮發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點風來特地忙。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無香。倩誰細橪成湯餅,換卻人間煙火腸。
描寫冬天的名句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4. 杜鵑花的寓意和象徵
杜鵑花的寓意是長遠的愛情,永恆不變的情誼;杜鵑花象徵著對家鄉的懷念,對朋友的祝福。杜鵑花的花色如同天空的晚霞一般炙熱明艷,而它所蘊含的情感也是非常豐富的。
杜鵑花語:愛的快樂、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
西方對杜鵑也有特殊的愛好。他們認為杜鵑花繁.是「鴻運高照,生意興隆」的好兆頭,特別是全紅的杜鵑更是如此。
對於白色的杜鵑,則認為清麗脫俗,男女之間相互贈送,更顯得高雅。對於紅白相間的杜鵑,則含義更為深沉,表示:希望與你融合無間,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杜鵑花的生長環境
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
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5. 2012年青島大珠山杜鵑花什麼時候最好看
2012年山東膠南杜鵑花會總體方案確定,花會將於4月2日—5月31日在膠南大珠山風景區舉行。作為膠南市舉辦的第七屆杜鵑花會,本屆花會增設了大型相親會等多項精彩活動。
今年的膠南杜鵑花會將於4月2日在膠南大珠山風景區開幕,時間上正值清明小長假第一天。據了解,花會將舉行登山賞花、打陀螺、踢毽子、猜燈謎等近年來深受遊客喜歡的傳統活動,並策劃增設多項精彩活動。期間,還將組織開展「杜鵑花之戀」大型相親活動;將在珠山秀谷外停車場開展為期2—4周的「歡樂珠山嘉年華」商貿展銷活動,集中展銷膠南品牌特產和各地特色美食小吃;在商貿區及石門寺停車場統一製作標准攤位提供給市民展賣當地農產品;舉辦「春回珠山 浪漫杜鵑」攝影比賽,組織攝影師走進杜鵑花海,用鏡頭聚焦膠南,通過影像手法詮釋膠南的獨特魅力。
6. 疑似超模杜鵑戀情曝光,男方歲數可以當她爸了嗎
最近,卓偉爆出我們的超模杜鵑和一神秘男子多次一起進入公寓的視頻和照片。視頻中,杜鵑包裹得十分嚴實。杜鵑和這神秘男子一起回到一個公寓,杜鵑先下車,然後神秘男子拎著一堆菜和她匯合。
其實女神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大家還是非常樂意看到她找到自己的幸福的。不管是不是富二代還是是否有什麼背景,只要女神自己願意,她感到幸福就好了!而照片中的男子時時都被拍到買菜,應該是很疼人的類型吧。希望女神遇到了疼愛她的好男人!
7. 超模杜鵑戀情曝光,為什麼女神都喜歡長相一般的男人
外貌不是唯一的標准
只要彼此相愛
才能互相善待
8. 誰知道有一首老歌叫杜鵑詩詞
據說是知青歌曲,當年的「黃歌」。歌名叫《杜鵑之戀》,歌詞如下:
1美人那叢中數風流 阿哥你就是風流的人
阿哥你是江中水 阿妹妹似魚兒水中游
2高高站在高高樓 高高的天上雲悠悠
不管是雨打和雷吼 雨里霧里跟你走
3青青河邊青青柳 青青的柳下你低著頭
緊緊地拉著了阿妹的手 知心的話兒說不夠
4青青草地青青溝 青青的四季水長流
妹妹是魚兒在水中游 哥哥我就是那釣魚的鉤
5燕子啊雙雙離故鄉 共同踏上理想的路
為了開辟新的生活 辛勤地勞動在一起
6山外青山樓外樓 哥哥去外面闖春秋
一件行囊一雙手 從此一去不回頭
7星星出來太陽落 阿妹在家中等阿哥
等得那花開花又落 等得那淚水流成河
8天天苦來天天愁 天天的山坡上青悠悠
不見那牛羊來吃草 只見那河水輕輕流
9回想起我倆在一起 幸福擁上我的心頭
白楊樹下雙雙坐 阿哥你彈琴妹唱歌
10月亮啊輕輕照著我 阿妹的孤苦向誰訴說
世上只有那黃蓮苦 我比那黃蓮苦的的
還有一個版本歌詞如下:
美人叢中數風流 阿哥你是風流手 阿哥好比江中水 杜鵑魚兒水中游
鴛鴦雙雙離故鄉 共同踏上異鄉路 為了開辟新天地 辛勤勞動在一起
回想我倆相處時 幸福的回憶暖心窩 白楊樹下雙雙坐 阿哥你彈琴我唱歌
星星出來太陽落 望穿秋水想阿哥 舉目無親波瀾里 魚兒離水怎能活
阿哥阿哥好阿哥 阿哥忍心拋下我 好像面前有條河 阿哥你為啥不愛我
9. 誰知道知青歌曲杜鵑之戀的歌詞
1美人那叢中數風流 阿哥你就是風流的人
阿哥你是江中水 阿妹妹似魚兒水中游
2高高站在高高樓 高高的天上雲悠悠
不管是雨打和雷吼 雨里霧里跟你走
3青青河邊青青柳 青青的柳下你低著頭
緊緊地拉著了阿妹的手 知心的話兒說不夠
4青青草地青青溝 青青的四季水長流
妹妹是魚兒在水中游 哥哥我就是那釣魚的鉤
5燕子啊雙雙離故鄉 共同踏上理想的路
為了開辟新的生活 辛勤地勞動在一起
6山外青山樓外樓 哥哥去外面闖春秋
一件行囊一雙手 從此一去不回頭
7星星出來太陽落 阿妹在家中等阿哥
等得那花開花又落 等得那淚水流成河
8天天苦來天天愁 天天的山坡上青悠悠
不見那牛羊來吃草 只見那河水輕輕流
9回想起我倆在一起 幸福擁上我的心頭
白楊樹下雙雙坐 阿哥你彈琴妹唱歌
10月亮啊輕輕照著我 阿妹的孤苦向誰訴說
世上只有那黃蓮苦 我比那黃蓮苦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