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栽種季節
Ⅰ 杜鵑花要怎樣種植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系杜鵑花科落葉灌木,落葉灌木。全世界的杜鵑花約有900種。中國是杜鵑花分布最多的國家,約有530餘種,杜鵑花種類繁多,花色絢麗,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傳說杜鵑花是由一種鳥吐血染成的。湖北大別山下的麻城、武漢市黃陂區等地,盛產杜鵑花,大多俗稱為映山紅。附杜鵑花圖片:杜鵑花
其他可參考:http://ke..com/view/4446.htm?fr=wordsearch#3
Ⅱ 杜鵑花如何種植
杜鵑可以盆栽,也可在蔽蔭條件下地栽,唯獨西鵑,全行盆栽。
栽培西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溫度不得低於-2—-3℃。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蔽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而涼爽的生長環境。生產上都用通透性好、價格低廉的瓦盆。杜鵑根系淺,擴張緩慢,栽培要盡量用小盆,以免澆水失控,不利生長。關於植株年齡與盆口尺寸。一般1—2年生用3寸盆;3—4年生用4寸盆;5—7年生用5寸盆;8—10年生用6寸盆;11—15年生用7—8寸盆。常用黑山土栽培,色黑、質輕為上。用時,攤開暴曬數日,揀出雜物。此外,泥炭土、黃山土、腐葉上、松針土、甚至用煤渣、鋸末等配置的混合土,只要pH在5.5—7之間,通透排水,富含腐殖質,均可使用。一般在春季出房時或秋季進房時上盆或換盆。上盆後放於陰處數日,再搬到適當位置。幼苗期每2—3年換盆1次。10年以後,可3—5年換盆1次。
Ⅲ 想杜鵑花開花更艷,應該在什麼時候種植呢需要怎樣種植打理
杜鵑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花,其最好的栽培時間應該是放在春季。最適合從盆土中挖出栽植入坑,將杜鵑花苗放入,然後再填土壓實。在種植杜鵑花的過程中,要合理追肥,修剪整形,促使其能夠開出更漂亮鮮艷的杜鵑花。合理的修剪整形,可讓杜鵑花植株更漂亮
在種植杜鵑花的過程中,到了一定的花期,開放的時候要合理的對杜鵑花進行修剪,以調節枝條的生長發育,從而使得杜鵑花在外貌上生長的極為旺盛。日常修剪需要去除掉杜鵑花的全部病枝,以及部分纖弱老枝。可以結合樹冠的形態,剪掉杜鵑花植株上過密的枝條,以此可以增加杜鵑花的通風和透光性,讓杜鵑花開出來更加鮮艷漂亮。
以上就是種植杜鵑花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為了讓杜鵑花生長的更加漂亮,從最開始的選種就要選擇優質的種苗,在培植入土之後,要定期的施肥和澆水,在杜鵑花開放前要對枝條進行合理的修剪以免枝條搶去太多的養分。做好這些步驟,就能夠使得杜鵑花開放的,又大又鮮艷。
Ⅳ 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正確的養殖方法
杜鵑栽培技術
土壤
杜鵑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杜鵑專類園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於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杜鵑栽植地土壤板結,鹼性嚴重,所以必須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並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並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於杜鵑正常生長。栽後踏實,澆水。
栽種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實,但又不宜過於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於排水。
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澆水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濕度
杜鵑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但有些杜鵑專類園都建在廣場、道路兩旁,空氣流動快,比較乾燥,所以必須經常對杜鵑葉片進行噴水或對周圍空氣進行噴霧,使杜鵑園周圍空氣保持濕潤。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對杜鵑園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由於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著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後,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濕度宜於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除上述自製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乾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修剪
修剪整枝是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生長發育,從而使長勢旺盛。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數病枝、纖弱老枝,結合樹冠形態刪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於植株生長。對於杜鵑園須經常檢查,發現有枯枝、病枝,應及時清除,以減少病蟲害在杜鵑中蔓延。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一般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花期
若想春節見花,可於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於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花期,隨心所願,四時開放,另外,花後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
Ⅳ 如何種植杜鵑花_杜鵑花種植技巧
杜鵑花是眾所公認的最佳觀賞花木,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杜鵑花怎麼 種植 才好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杜鵑花種植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杜鵑花種植技巧:環境條件
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乾燥,用中溫 (15 ℃左右 ) 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 30% 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杜鵑花種植技巧:盆土要求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PH 值為5.0— 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
(1) 山土7份、乾苔草屑1份、干腐葉土2份,乾肥1份混合配製。
(2) 山皮土( 表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1份分層堆制,經過1—2年後過篩備用。
(3) 山土3份、腐葉土3份、園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製,並每盆加入50克麻醬渣、骨粉。
杜鵑花種植技巧:花盆選擇栽培杜鵑花的花盆,可根據用途,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有利於根系生長,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種植時,應在四周盆壁墊以碎瓦片( 舊瓦片) 這樣利於排水。選盆的大小要視植株年齡,一般4—6年生植株用5 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杜鵑花種植技巧: 改善水質澆杜鵑花最好使用 雨水 ,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 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 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杜鵑花種植技巧:肥水管理杜鵑花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 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具體可視盆土乾燥情況適量澆水。3月間,杜鵑花發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於春鵑。一般每隔2 天在上午適量澆水1次。4—6月杜鵑花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1 次。7—9月上旬高溫乾燥季節,早晚各澆水1次,水量不宜過多,並在中午在葉面和地面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9月中旬至11月,天氣逐漸轉涼,為杜鵑花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1次,保持濕潤即可。杜鵑花比較喜肥,一般採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雲英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濃度為15% ,共施2—3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 6 次。如連續下雨,可施乾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1—2 次。
杜鵑花種植技巧:室外遮蔭在出房前到開化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60% ;在6 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間,正是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 時至下午4 時還應遮蔭,以防灼傷新葉。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 時至下午5 時要遮蔭,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後的秋季生長期可縮短遮蔭時間,一般可在上午10 時至下午4 時遮蔭,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杜鵑花種植技巧:光照溫度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時至下午4時還應遮陰,以防灼傷新葉。夏季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要遮陰,9月以後可縮短遮陰時間,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杜鵑花在20℃左右生長最旺盛,30℃以上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長期在0℃以下就會凍死。冬季一定要採取保溫 措施 ,溫度在15℃以上為最佳。
杜鵑花種植技巧:整形修剪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杜鵑花種植技巧:防病治蟲Ⅵ 杜鵑花怎麼栽培
1、土壤條件:將腐葉土、沙土、園土按照7:2:1的比例混合。2、適時栽植:初春時將杜鵑花栽植到有樹影遮蔭的地方。3、溫度控制:秋末10月中旬需要將植株搬入室內。4、科學施肥:杜鵑花生長期每隔10天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
杜鵑花 如何栽培
1、土壤條件
杜鵑屬於喜蔭的植物,栽培時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而且要使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盆栽時可以將腐葉土、沙土、園土按照7:2: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後加入餅肥以提高肥力。
2、適時栽植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進行栽植,如果在夏季栽種,需要為其架設蔭棚,以免強光影響幼苗的生長,定植時必須保證根系和泥土緊密貼合,而且根莖附近的土面最好呈弧形。
3、溫度控制
栽植杜鵑花之後,先將其置於背風向陽處養護,避免強光直射,植株生長的適宜溫度15-25℃,到了秋末10月中旬需要將其搬入室內,以免杜鵑花遭受凍害。
4、科學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要為杜鵑花施加一次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到了春秋生長旺季,堅持每隔10天為植株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可以在家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
Ⅶ 杜鵑花什麼時候種植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實。
杜鵑花一般是在4-5月份開花,但是由於品種的不同,花期也是有差別的。例如春鵑的開花時間一般為4月份的下旬,而謝花時間一般為5月份的上旬,花期大約20天左右;夏鵑開花時間一般為5月中旬,而謝花時間一般為6月,部分品種能夠開放到7-8月份凋謝;東鵑的開放時間則在元旦前後。
(7)杜鵑花栽種季節擴展閱讀:
杜鵑花的種植栽培技巧:
杜鵑花的的栽植難度不大,但是如果是在北方種植還需要注意:
1、北方的土壤酸性偏大,盤栽杜鵑花需用腐熟樹葉等植物的腐土混合配製,平時要少施肥、勤施肥,由於杜鵑花根莖細小,選擇花盤不要太大,要選擇透氣性好的花盤,以便於根莖的生長。
2、杜鵑花喜濕潤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應及時澆水並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水時使用雨水和發酵過的淘米水最好,這對於改善土壤的性質以及花朵的質量有良好效果。
3、為了使杜鵑花的樹體好看,還要經常對樹體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一般春秋兩季要對樹體進行修剪,剪去枯枝、斜枝、發生病蟲害的枝條以及瘋長的枝條。
另外,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在開花後要每隔半月左右追肥一次。
Ⅷ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地栽
1、地塊選擇:選擇避風向陽的地塊栽植杜鵑花。2、及時栽植: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最為適宜,栽後踏實土壤,澆一次透水。3、水分管理:夏季高溫時,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澆一次水。4、注意事項:杜鵑花生長旺季,每隔10天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液水。
杜鵑花 如何地栽
1、地塊選擇
地栽杜鵑花時,應該選擇避風向陽的地塊,因為植株的耐寒性差,防止冬季被寒風影響,土壤最好達到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要求,pH值在5.0-6.0之間為宜。
2、及時栽植
杜鵑花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果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否則容易受高溫強光影響,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緊密貼合,而且要使根莖附近的土面呈弧形狀態。
3、水分管理
杜鵑花栽植後要澆1次透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到了夏季高溫時,每天清晨和傍晚需要各澆一次水,9月以後則減少澆水,冬季等土壤干透後再澆透。
4、注意事項
杜鵑花在春秋生長旺季,需要每隔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花期再增施2-3次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以及新梢抽長,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容易產生肥害現象。
Ⅸ 杜鵑花種植方法
杜鵑的繁殖,可以用壓枝、嫁接、分株、播種等多種方法。
杜鵑花的種植:
盆土選擇:在種植杜鵑花的容器選擇上,應該選擇透氣較好的花盆,塑料盆不可以,透氣性差,又不美觀,最好能用紫砂盆,栽培出來的杜鵑花會顯得更加有觀賞價值。杜鵑花喜歡帶一點弱微酸性的肥沃土壤,不喜歡鹼性的粘土,粘土比較重,排水透氣性又不好。可以用菜園土,泥炭灰及腐葉土來進行調配製作培養土,在上盆的同時為了增加土壤中的礦物質,還可以在土壤裡面加一些少量的骨粉進去。
溫度控制:杜鵑花最適合生長溫度為13-22度,夏天最高溫度不能超過35度,超過35度以上的高溫會使杜鵑花進入一個半休眠的狀態,新枝嫩葉的生長就會變得緩慢了。所以在夏天的時候要適當的給它遮陰防曬。還有杜鵑花的抗寒能力比較弱,在溫度達到低於0度的低溫天氣時,要注意給它做保暖防寒的措施,在室外露天種植的,建議盡量給它搭大棚,如果是盆栽種植的,要把它搬到室內,只有溫度達到5度以上它才能安全的度過寒冷的冬天。
澆水管理:杜鵑花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不能有積水否則會形成積水導致根系出現腐爛。春天跟秋天是最適合杜鵑花生長的兩個季節,平均兩天澆一次透水,夏天溫度高,我們應該每天都給杜鵑花澆一次水,冬天比較寒冷,應該降低澆水的頻率以及澆水的量,澆水的時候也不能用鹼水,水溫也不能太低,如果是用冷水澆花的話,因為冷水對土壤的溫度有影響,是會干擾杜鵑花植株的正常生長的。在給杜鵑花澆水的時候,也可以給它周圍的環境,以及它的葉片上噴灑一點水,可以更好的降低空氣中的濕度,這樣杜鵑花能長得好。
Ⅹ 春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環境: 杜鵑花 喜光,春季要將其放在向陽處,並為植株鬆土除草,提高土壤的疏鬆透氣性。2、水肥:可以向土壤中埋入農家肥,並澆灌稀釋的硫酸鉀溶液。3、注意事項:剪去杜鵑花的雜亂側枝以及頂部枝條,提高觀賞性。
杜鵑花春季如何養殖
1、養殖環境
杜鵑花春季會長出較多的新枝,此時可以對其進行修剪,用消毒後的修枝刀將杜鵑花頂部的的嫩枝截短,抑制頂部生長,並將側枝中過於雜亂的枝條剪除,保持株型的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