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芽鬱金香
⑴ 杭州四月份哪裡好玩
旅遊名勝
杭州風景區歸納為:一湖 二峰 三泉 四寺 五山 六園 七洞 八墓 九溪 十景
西溪三堤十景
西溪「三堤」為:福堤、綠堤、壽堤;
西溪「十景」為: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庄宸跡、河渚聽曲。
西湖舊十景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
西湖新十景
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
靈隱禪宗、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杭州西湖
杭州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杭州灣西端,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是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國東杭州西湖南部交通樞紐。杭州市區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30度16分、東經120度12分。杭州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2℃,夏季平均氣溫28.6℃,冬季平均氣溫3.8℃。無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6%。
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左右,最濘處有5米多,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後,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 1985年被評「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2007年5月8日,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虎跑夢泉
虎跑泉是一處以「泉」為主題的觀泉、聽泉、品泉、試泉的泉源景觀,又是以性空、濟公、弘一法師傳奇故事為特色的人文景觀,坐落位於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禪寺內。民間傳說唐代性空大師游歷此山,這里風景優美,只是無水源,決定去別處,忽然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隻老虎會來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凈無菌,從此「龍井茶葉虎跑泉」被稱為 「西湖雙絕」。 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經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並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說浮雕。
靈隱-飛來峰
到杭州旅遊,一看西湖,二看靈隱,靈隱位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可謂「不可不去」。
相傳始東晉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便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
飛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重慶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1993年,靈隱景區新辟了「中華石窟藝術集萃園」,它借飛來峰山林之勢,把中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經典造像(如:樂山大佛、龍門石窟等)微縮於此,值得一看。
六和塔
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現在六和塔旁新建了一座中華古塔苑。走進塔苑,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現了中國塔文化的精華。
六和塔身後北側往山上走,越過塔苑,來到仿造應縣木塔的台地,驀然回首,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的雄姿盡現眼前,是最令人滿意的拍攝點。
三潭印月
又稱「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
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榭軒,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燈光外透宛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夜景十分迷人。
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布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
龍井問茶
以「茶」為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呈現一根蠕動的分水線,頗具風趣。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裡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是「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
蘇堤的美麗不僅在於它在秀麗的西湖中穿越而過,還因為堤上種滿了形態優美的香樟樹及其他各種植物,是一條全年都常綠的長堤,特別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開,樹發新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加之春風和熙,令人心曠神怡。
斷橋殘雪
美麗的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白娘子與許仙的相會之橋,位於白堤始端。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
橋堍有御碑亭等亭軒建築,面臨里西湖,與寶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對,山、塔、湖、亭、橋與湖邊桃、柳組成一幅如畫景色,十分迷人。斷橋是通往孤山的必經之路,每當雪後人們紛紛去斷橋欣賞西湖雪景,孤山與里西湖銀裝素裹,格外動人,因稱「斷橋殘雪」。
平湖秋月
從斷橋由東向西走過1.1公里長的白堤,堤的那一頭就是孤山最東端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每年農歷8月14日-16日,這里都將舉辦「月是西湖明」中秋賞月晚會。平湖秋月樓柱上有一聯雲:「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道出了這里的境界。
岳廟
位於西湖西北角的岳湖畔,始建於公元1221年,是為紀念南宋民族英雄岳飛而建的。內有忠烈廟、啟忠祠和岳飛墓。忠烈廟內的岳飛塑像,上懸「還我河山」巨匾,為岳飛手跡。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佳處。
千島湖
千島湖碧波萬傾,千島竟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近年來,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峰、梅峰、龍山、動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⑵ 關於茶的詩句意境優美
1. 關於茶的意境詩句
2. 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關於茶的意境詩句 1.關於茶道意境的句子有哪些
1.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翟鴻燊《大智慧》
2. 沙漠阿拉伯人形容他們也必喝三道的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三毛《送你一匹馬》
3. 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閑靜淡遠。——白落梅《時光知味》
4. 年歲過得久了,就像一杯隔夜的苦茶,因為長時間的浸泡,味道雖在,芬芳已盪然無存。——白落梅
5. 春雨煎茶,溫潤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卻又閑靜淡遠。人事飄忽,煙火迷離,唯有一盞清茶陪我紅塵經世,兩無猜嫌,歲序靜好。內心柔軟之時,水色風影皆有詩情言語,小樓巷陌亦是含蓄婉轉。——白落梅《時光知味》
6. 烹嘗方帶酒,滋味更無茶。——薛能
7. 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唐·徐夤
8.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
9.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劉禹錫
10.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唐·皮日休
11.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白居易
12.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劉禹錫
13.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唐·陸士修
14.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鄭愚
15. 閑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白居易
16. 心為茶荈劇,吹噓成對鼎。——西晉·左思
茶道的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一定的禮法進行,禮既禮貌、禮節、禮儀,法即規范、法則。「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陸羽《茶經》「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矩。茶藝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日: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敘禮儀,頗為謹嚴。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范與法度,涉及到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2.有關於茶道意境的句子有哪些
《嘗茶》
[唐] 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輕飛瑟瑟塵,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茶煙》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銀屏冪講帷;
石鼎火紅詩詠後, 竹爐湯沸客來時;
雪飄僧舍衣初濕, 花落艄船鬢已絲;
惟有庭前雙白鶴, 翩然趨避獨先知.
3.關於飲茶的詩句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4.關於茶有意境的成語有哪些
古香古色、古色古香、精美絕倫、精妙入神、精妙絕倫
一、古香古色 [ gǔ xiāng gǔ sè ]
【解釋】:香: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形容器物,書畫等物品,富有古典和雅緻的色彩,情韻。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一種雅緻的韻味。
二、古色古香 [ gǔ sè gǔ xiāng ]
【解釋】: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
【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色墨,或淡墨,則積塵所成,有一種古香可愛。」
【譯文】:古畫的顏色墨水,有時候會淡,是因為灰塵積壓的原因,有一種雅緻的韻味。
三、精美絕倫 [ jīng měi jué lún ]
【解釋】:絕倫:沒有比得上的。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出自】: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譯文】:新年的晚上掛出來,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四、精妙入神 [ jīng miào rù shén ]
【解釋】:精彩絕妙,出神入化。
【出自】:宋·吳曾《能改齋漫錄·黃庭博鵝》:「埽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譯文】:掃除素寫《道經》,精彩絕妙,出神入化。
五、精妙絕倫 [ jīng miào jué lún ]
【解釋】:精:精巧。絕倫:無與倫比。精巧美妙到了極點。
【出自】: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新安晚出,精妙絕倫。」
【譯文】:新年的晚上掛出來,精緻美妙,無與倫比。
5.求有意境的詩詞,其中要帶有[茶]字
惜花吟 鮑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
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歡,莫待春風總吹卻。
鶯歌蝶舞韶光長,紅爐煮茗松花香。妝成罷吟恣游後,
獨把芳枝歸洞房。
好事近 黃庭堅
瀟灑薦冰盤,滿座暗驚香集。久後一般風味,問幾人知得。畫堂飲散已歸來,清潤轉更惜。留取酒醒時候,助茗甌春色。
浣溪沙 向子諲
艷趙傾燕花里仙。烏絲闌寫永和年。有時閑弄醒心弦。茗碗分雲微醉後,紋楸斜倚髻鬟偏。風流模樣總堪憐。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酬樂天閑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葯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裡,多是愛煙霞。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1. 關於茶的優美句子,一段話,最好有對幾大名茶的描寫
一.茶在泡中的樣子 茶之舞蹈 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遊走。
欣賞著茶的舞姿,傾聽著懷舊的音樂,過去的時光彷彿又回到了眼前。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
很多時候,我被茶清頎和優美從容的舞姿陶醉,想像她如同一位秀美的女子長袖飄飄,氣若幽蘭。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有時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一個人的欣賞。
在南方碧綠的茶山之上,茶在快樂地生長,每日與陽光和空氣自由對話,與風雨雷電玩起游戲,看著夕陽與朝霞捉迷藏。在一棵不知名的茶樹上生長,看青山與綠水,取天地之精華,這是茶的生命中令人神往、為之撫掌的極致之美。
在生命最為華美的時候,茶離開了生命之樹,經歷了諸多磨難之後,茶沒有了昔日嬌嫩清純的模樣。然而,當她來到一個精緻的玻璃杯中,與自然之水相遇,一個新的她又誕生了。
與清水的融合,與清水的共舞,讓她散發出淡雅的氣息,那是一種夢想與現實結合的境地。茶經歷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華,不就是為了這一瞬間的美嗎? 那是一種怎樣的美? 那是一種為了瞬間的精彩而釋放全部生命的悲壯之美,那又是為了瞬間與水的自由舞蹈而生發的相知之美,那是為了將一生凝聚的精華盡情展露的大氣之美。
一片片綠葉的舞蹈,在水中幻化著茶山的寧靜和澹泊,幻化著生命的沉重和輕盈。如果你思考,如果你欣賞,如果你品味,茶之舞蹈也許就是一個人的舞蹈,一個人在清水中盡情旋轉身姿與你自由的對話。
文章來源:說長說短自由天。
19、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20、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21、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22、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後,寒夜客來時。
23、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24、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25、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26、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27、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閑評坡老詩。
29、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30、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
31、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
32、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8. 關於茶的名句
1、散誕向陽眠。
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
葯力酒能宣。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2、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6、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9、小鼎煎茶麵曲池。
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
記著南塘移樹時。10、見月連宵坐。
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葯氣。
籠暖焙茶煙。11、延英引對碧衣郎。
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
宮人手裡過茶湯。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13、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14、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15、田田詩客句,閑傾荷露試烹茶。16、亂飄僧舍茶煙濕。
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
漁人披得一蓑歸。17、短僮應捧杖。
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
苔階日影斜。18、煙自抽,茶自酌,19、儂家真個去。
公定隨儂否。著處是蓮花。
無心變楊柳。20、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21、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22、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
()晴窗分乳後,寒夜客來時。23、住此園林久。
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
檐溜煮胡茶。24、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25、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26、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27、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閑評坡老詩。29、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30、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31、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
32、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9. 關於茶的勵志詩句
汲江煎茶
(北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注釋: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貯月:月映水中,一並舀入春瓶,因此說是「貯月」。
③分江:從江中取水,江水為之減了分量,所以說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時湯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時滾動。腳:茶腳。
⑤松風:形容茶水倒出時的聲音。蘇軾《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聲。」瀉: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這一句語意用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⑶ 關於喝茶勵志的詩句
1. 關於茶的勵志詩句
汲江煎茶
(北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注釋: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貯月:月映水中,一並舀入春瓶,因此說是「貯月」。
③分江:從江中取水,江水為之減了分量,所以說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時湯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時滾動。腳:茶腳。
⑤松風:形容茶水倒出時的聲音。蘇軾《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聲。」瀉: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這一句語意用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2. 關於茶勵志的詩詞
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1、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
2、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3、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4、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7、秀萃明湖游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10、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葯氣。籠暖焙茶煙。
11、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13、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
14、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15、田田詩客句,閑傾荷露試烹茶。
16、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17、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18、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
19、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20、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21、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22、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後,寒夜客來時。
23、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24、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25、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26、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27、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閑評坡老詩。
29、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30、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
31、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
32、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3. 關於"茶"的哲理詩句
茶的哲理:白族三道茶:以前,一般由家中或族中長輩親自司茶。
現今,也有小輩向長輩敬茶的。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先要吃苦」。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
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內放入少許紅糖、乳扇、桂皮等,待煮好的茶湯傾入八分滿為止。 第三道茶,稱之不「回味茶」。
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
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詩: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岩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
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閑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 葯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裡,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葯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松龕藏葯裹,石唇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閑卧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閑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葯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床。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裡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4. 關於飲茶的詩句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5. 喝茶談人生的詩句
1.正蹇驢吟影,茶煙灶冷,酒亭門閉。 —— 吳文英《無悶·催雪》
2.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楊基
3. 花溝安釣艇,蕉地著茶甌。——德祥
4. 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 ——唐寅
5、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 —— 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6、草堂荒產蛤,茶井冷生魚。 —— 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7. 潤畦舒茶甲,曖樹拆花槍。——黃遵憲
8. 揀茶為款同心友,築室因藏善本書。 ——張延濟
9. 白菜青鹽糝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鄭板橋
10、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11、當年曾勝賞,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 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12、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 —— 李濤《春晝迴文》
13. 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14. 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陸游
15. 恰似飲茶甘苦雜,不如食蜜中邊甜。
——唐 白居易
供參考。
6. 關於 品茶的詩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解決問題,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繼續追問我。
⑷ 求:關於茶的對聯一副.
關於茶的對聯
上聯:吸來江水烹新茗
下聯:買盡青山當畫屏
上聯:白菜青鹽粯子飯
下聯:瓦壺天水菊花茶
上聯:山光撲面因潮雨
下聯:江水回頭為晚潮
上聯:墨蘭數枝宣德紙
下聯:苦茗一杯成化窯
上聯:雷文古泉八九個
下聯:日鑄新茶三兩甌
上聯:從來名士能萍水
下聯:自古高僧愛鬥茶
上聯:茶筍盡禪味
下聯:松杉真法音
上聯:茶亦醉人何必酒
下聯:書能香我無須花
上聯:最宜茶夢同圓
下聯:休得酒家借問
上聯:海上壺天容小隱
下聯:座中春色亦常留
上聯:香分花上露
下聯:水吸石中泉
上聯:開壇千里醉
下聯:上桌十里香
上聯:胸中有幾千年歷史
下聯:憑盧仝七碗茶引來
上聯:客上天然居
下聯:居然天上客
上聯:人來交易所
下聯:所易交來人
上聯:紅透夕陽
下聯:茶烹活水
上聯:如趁余輝停馬足
下聯:須從前路汲龍泉
上聯:汲來江水烹新茗
下聯:買盡青山當畫屏
上聯:花箋茗碗香千載
下聯:雲影波光活一樓
上聯:掃來竹葉烹茶葉
下聯:劈碎松根煮菜根
上聯:水汲龍腦液
下聯:茶烹雀舌春
上聯:竹雨松風琴韻
下聯:茶煙梧月書聲
上聯:秋夜涼風夏時雨
下聯:石上清泉竹里茶
上聯:竹蔭遮幾琴易韻
下聯:茶煙透窗魂生香
上聯:松濤烹雪醒詩夢
下聯:竹院浮煙盪俗塵
上聯:九曲夷山采雀舌
下聯:一溪活水煮龍團
上聯:雀舌未經三月雨
下聯:龍芽新佔一枝春
上聯:翠葉煙騰冰碗碧
下聯:綠芽光照玉甌青
上聯:泉從石出情宜冽
下聯:茶自峰生味更圓
上聯:一杯春露暫留客
下聯:兩腋清風幾欲仙
上聯:龍井茶香飄宇高
下聯:虎跑水溢滿寰瀛
上聯:一壺茗香觀人生沉浮
下聯:三個杯子敘世間冷暖
上聯:四方來客坐一陣無分你我
下聯:兩頭有路喝二杯各自東西
上聯:客至心常熱
下聯:人走茶不涼
上聯:竹雨松風蕉葉影
下聯:茶煙琴韻讀書聲
上聯:一簾春影雲拖地
下聯:半夜茶聲月在天
上聯:石鼎煎香俗物盡洗
下聯: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上聯:山靜無音水自喻
下聯:茗因有泉味更香
上聯:青山似欲留人住
下聯:香茗何妨為客嘗
上聯:煮沸三江水
下聯:同飲五嶽茶
上聯:識得此中滋味
下聯:覓得無上清涼
上聯:聽泉樹下酒無味
下聯:雨花石前茶更香
上聯:不費辦文錢,過客莫嫌茶味淡
下聯:且停雙腳履,勸君休說路途長
上聯:處處通途,何去何從求兩餐,分清邪正
下聯:頭頭是道,誰賓誰主吃一碗,各自東西
上聯:一勺勵清心,酌水誰含出世想
下聯:半生盟素志,聽泉我愛在山聲
上聯: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
下聯: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
上聯:一卷經文,苕霖溪邊真慧業
下聯:千秋祀典,旗槍風里弄神靈
上聯: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閑且喝一杯茶去
下聯: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
⑸ 瀟灑 飄逸的古詩。。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⑹ 錢塘江的門票是多少錢
滿隴桂雨
著名賞桂之地,位於西湖西南的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與杭州動物園、虎跑夢泉相鄰。相傳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建「圓興院」,後改稱「滿覺隴」,地以寺傳。在水樂洞與石屋洞之谷地,多植樹,春日盛開黃花,秋後滿樹紅果,景色可餐。尤其滿覺隴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樹,有金桂、銀桂、丹桂等品種。
滿隴桂雨公園有太陽廣場、滿園春、二泉映月湖、廣寒宮、月華殿、丹桂館、山幽小居、一畝園茶寮、月老閣、恐龍谷、游樂園等20餘個景點和9000多株桂樹。
每年9月15日——10月15日間,西湖國際桂花節在這里舉辦。屆時珠英瓊樹,百花爭艷,香飄數里,沁人肺腑。 用桂花製作的桂花栗子羹和糖桂花是這里最有特色的點心。
此外,每年3月30日-4月15日,「春茶會」滿隴茶事旅遊節也在這里舉行。
交通:乘K4、504、游3、5路、假日1、4、5、7線到動物園站下。
門票:5元(包括少兒公園在內20元)
吳山天風
江南一帶的山水美,自然天成只佔去了一成,人文才是真正讓它出彩的地方。吳山天風在杭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延安路的南端,山體伸入市區。山上有茗香樓、城隍閣等建築,頗多古樹名木、奇岩怪石、寺觀神廟和名家蹤跡,是南宋文化薈萃之地。蘇東坡、米芾等都在此留下手跡。明代風流才子徐文長的楹聯最具畫龍點睛之筆:「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登閣遠眺,左湖(西湖)右江(錢塘江),杭城盡收眼底。此聯應景,懸掛於「江湖匯觀亭」,這裏海拔不足百米,即不會難倒足下,又可瞰錢塘江和西湖的秀色,杭城美景盡收眼底。
交通:乘8、35、38、40、807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門票:30元(登城隍閣)。
玉皇飛雲
玉皇山原名育王山,又稱玉龍山。聳立在西湖與錢塘江之間。
山腰有紫來洞,系清雍正年間(1723-1735)人工開鑿,洞前可俯瞰山下的八卦田,據傳是南宋皇帝祭先農時親耕的籍田。整塊田形如一幅八卦圖,田周圍有整齊的八隻角,中部有一圓形土墩,由8條田陌將田分成"八卦",在各"卦"上植各種不同顏色農作物,季節不同,景色各異。登高俯瞰,別有情趣。山頂有福星觀,又稱玉皇宮,今已改建為庭院。山上還有天一池、白玉蟾井等古跡。玉皇山下慈雲嶺南坡有五代時的造像兩龕,為我國五代十國時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之一。
交通:乘38路、游3路車到絲綢博物館站下車,步行登山。
門票:10元
虎跑夢泉
是一處以「泉」為主題的觀泉、聽泉、品泉、試泉的泉源景觀,又是以性空、濟公、弘一法師傳奇故事為特色的人文景觀,坐落位於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禪寺內。民間傳說唐代性空大師游歷此山,這里風景優美,只是無水源,決定去別處,忽然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隻老虎會來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凈無菌,從此「龍井茶葉虎跑泉」被稱為 「西湖雙絕」。 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經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並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說浮雕。
交通:乘K4、504、游5路、假日5線到虎跑站下。
門票:15元
龍井問茶
以「茶」為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會呈現一根分水線,十分奇特。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特別關照: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裡的看似外表善良的大媽大嬸,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裡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交通:乘27、游3路到"龍井"站下。
門票:免費
白堤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稱為白堤。
春天是白堤最美的時節,堤上桃柳相間而植,相互映照,芳草如茵,遊人走在白堤上,似在畫中行走。
特別關照:走白堤一定要從斷橋這頭往孤山那邊走,這樣可以看到遠山如黛、綠島浮水的美景;如果倒過來走的話,你就只能一直面對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推薦:在斷橋馬路對面的市少年宮隔壁,有一家叫做「酒旗風」的小茶餐廳,該店做菜泡飯和煲仔飯很不錯,其中的「干魷辣泡飯」(10元/碗)很不一般,一言以蔽之,香、辣、鮮。另外,店裡還有很多智力玩具和各種棋牌可供娛樂。
交通:乘807、游1、2路到斷橋站下,即到白堤。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西湖素有「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孤山不孤」的說法。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在此隱居「梅妻鶴子」之詩人林和靖而建。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交通:乘游1、2、3路到岳廟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門票:免費開放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中山公園西面,是我國專門研究的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著名學術團體。這里占湖山之勝,攬金石之華,是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
印社創建於1904年,以「保存金石, 研究印學」為宗旨,在保存和發揚中國的民族文化和藝術遺產、以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歷任社長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
交通:乘游1、2、3路到西泠橋下,步行前往。
岳王廟
嚴格地說,這里不應算是一個景點,因為到這里更多的是為了表達一種懷念和敬仰。
交通:7、15、27、28、游1、2、3、4、5路、假日1、4、6線到岳廟站、麴院風荷站下或西湖遊船在岳廟上岸。
門票:25元。
太子灣公園
因宋皇室庄文、景獻兩太子埋葬此地,故名。公園風格皆有中方園林的曲折含蓄和西式造園的開朗飄逸,內有數千株日本東京櫻,三月中旬盛開,燦若雲霞,美不勝收。每年3月份的鬱金香花展也在此舉行,數十萬株盛開的鬱金香使這里成了花的海洋。這里也是著名的婚慶公園。
交通:乘游1、2、3、5路到「花港」站下。
門票:10元
靈隱
靈隱位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大名剎之一,深厚的文化和宗教內涵無與倫比。
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飛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餐飲:游靈隱,看飛來峰,可別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領略佛教文化之後,你可以到合澗橋畔的天外天菜館重食人間煙火。澗水在樓前潺潺流過,古剎鍾聲隱約可聞,在此品嘗美味佳餚,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交通:乘7、807、游1、2、4路到靈隱站下。
門票:飛來峰門票25元,靈隱寺香花券20元。開放時間:7:30—17:00
小貼士:1、靈隱再往裡走可以到達「雙峰插雲」的北高峰。
2、靈隱寺旁有家靈隱寺齋堂,素齋味道十分地道,價格也公道,人均消費約50元。中午時分這里人滿為患,所以,最好避開高峰就餐期再來。
六和塔
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乾隆帝登臨此處時,留下御筆親書的匾額共六塊,可謂一步一題。
六和塔旁有一座中華古塔苑,裡面有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現了中國塔文化的精華。
攝影指南:從六和塔身後北側往山上走,越過塔苑,來到仿造應縣木塔的台地,驀然回首,六和塔和錢塘江大橋的雄姿盡現眼前,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最佳拍攝點上了。
交通:乘2、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六和塔站下。
門票:20元,登塔另收10元。
靈峰探梅
位於西湖之西,靈峰山下青芝塢。
後晉開運年間建有靈峰寺,有翠薇閣、眠雲堂、妙高台、洗缽池等。萬曆初,寺敗僧散,僅存殿宇。清嘉慶間,浙江都衛蓮溪重修靈峰寺,四周植梅花一百多株。宣統元年周夢坡又植梅三百株,成為賞梅佳地,故名「靈峰探梅」。民國後寺毀梅亡。1988年春,園林部門重新辟梅園四百多畝。植梅五千餘株,其中有罕見的「夏臘」二百株。還在靈峰寺遺址,新建供賞梅的建築群,有雅緻的「攏月樓」,入座既可賞梅,又可品嘗青梅。如今在這青山環抱,樹木蔥郁的幽谷中,草地如茵,梅林似海,樓閣參差,暗香浮動,景色十分誘人。
交通:乘15、16、21、28路到玉泉站下車,步行前往。
門票:10元
玉泉
位於杭州植物園內。玉泉長約12米、寬9米,無泉眼,泉水自池底滲出,養魚百餘尾,魚長數尺,重數十斤。
作為西湖三大名泉之一,玉泉歷來就是品茗賞景的名勝。1964年,玉泉在原址上用古典園林的藝術手法加以重建。新建後的玉泉,進門就有一個大的窗框,後面天井內有湖石一塊,翠竹數竿,組成一幅天然的竹石寫意圖。內由幾個庭院,庭院間用迴廊,粉牆相隔,牆上有漏窗引景,使幾個庭院隔而不絕,給人以庭院深深的感覺。進門後先至玉泉池,這里已修飾一新,名「魚樂國」。南北各有小天井配置松、竹、梅小景。向西即為「古珍珠泉」,以前池邊石板松動,遊人用腳力蹬,池中即有水泡冒出,狀如珍珠。整修後石板排列嚴整牢固,即使用腳力蹬,也少有「珍珠」可見了。穿過「古珍珠泉」,過月洞門,有池名「晴空細雨池」,晴天時地中漣漪四起,細看乃是池底有一串串很細的水珠上冒至水面,而成漣漪,頗有奇趣。
交通:乘7、15、27、28路、游1、2、3、5路可達。
白塔
白塔,位於西湖之南,錢塘江畔白塔嶺上。它與六和塔遙相對峙。建於五代。用純白石材築成,故名「白塔」。以木結構塔的模式,呈八面九層狀。各層每面轉角處都有梭形之倚柱,每層四面各有壺門,雕鋪首、御環、乳釘門,壺門兩側浮雕佛、菩薩像,線條纖柔,造型生動,形象逼真。其餘四面刻經文,間有菩薩像。具有五代時期建築風格,成為當時高層建築的代表作。在白塔嶺下,舊有白塔橋,為當時水陸交通要道。古人詩雲:「白塔橋邊賣地經,長亭短驛甚分明。如何只說臨安路,不數中原有幾程。」橋雖不存,卻反映了白塔近處的情景。白塔對於研究我國建築史和藝術,有著重要參考價值。1988年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城站乘39路到閘口,步行前往。
浙江省博物館
該館建於1929年11月,是一座極富江南園林地方特色的庭院式建築,共分六大館區。主館為基本陳列館,分館有青瓷館、書畫館、工藝館、錢幣館、國際禮品館。收藏各類文物藏品達10餘萬件,反映了浙江省自河姆渡文化到近現代的文明史。
地址:孤山路25號
交通:乘游1、2、3路到"斷橋"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門票:免票
中國絲綢博物館
國家級展館,分為:序幕廳、文物廳、民俗廳、蠶桑廳、制絲廳、絲織廳、印染廳、現代成就廳、以及友誼商場等部分,全面展示了中國絲綢文化的歷史與現實面貌。
交通:乘游3路到絲綢博物館站下。
門票:5元,學生票2元
中國茶葉博物館
位於西湖邊著名的「茶鄉」龍井,是中國唯一的以「茶」為專題的國家級博物館。設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俗等展廳和茶藝區。茶藝區設在典型的飲茶場景建築內,表演現代茶藝、古代茶藝、日本茶道、徑山茶道、台灣茶道等。每年清明後,該館都舉辦國際性的「西湖茶會」。
交通:乘27路、游3路到雙峰站下。
門票:免費開放
胡慶余堂中葯博物館
我國唯一的中葯專業博物館,在百年老店胡慶余堂古建築的基礎上創建。分陳列廳、作坊廳、養生保健門診部、營業廳和葯膳廳等部門。營業廳即系胡雪岩創建於清同治13年(1874)的胡慶余堂中葯堂,為江南宅園布局,用材講究,雕刻精緻,裝飾華麗,保存完好,是國內難得的集江南建築之長的清代前店後作坊式建築。
交通:乘8、155路到鼓樓站下。
門票:10元
良渚文物博物館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博物館位於杭州以北17公里的餘杭區良渚鎮荀山南麓,共設四個廳。第一廳全面介紹良渚文化時期的生態環境及社會經濟、生活情況;第二廳展出該地出土的各種精巧玉器、豐富的黑陶與石器;第三廳展示了一座該時期的「玉斂葬」大墓。
交通:武林門華浙廣場乘513路大巴,或和睦新村乘313路到館前下車。
南宋官窯博物館
位於西湖風景區南緣,閘口烏龜山南麓,是一個以宋代建築形式為原形的仿古博物館。全館分展廳和遺址兩個部分。
展廳由三個展室組成:第一展室展示了在杭州出土的歷代精美陶瓷器珍品;第二展室展示了中國古代陶瓷歷史和南宋官窯建立後社會、政治、經濟基礎及發展的情況;第三展室展示了國內的仿古瓷研究及運用現代技術仿製官、哥、汝、定、鈞宋代五大名窯和越、建窯等精品。
遺址內有建築面積達1700平方米的作坊遺址保護廳和龍窯遺址保護廊,是我國最大的古遺址保護建築。作坊內的水溝、練泥地、陶車坑、釉缸、素燒爐、生坯堆和窯爐均是當年的生產設備和製作流程,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在這里還可以自己動手仿製官窯瓷品。
交通:乘20路、游3路到陶瓷品市場站下。
門票:免費開放
杭州常用電話號碼
高速公路報警:0571-86967926
消費者投訴熱線:0571-96315 、12315
尋找迷失兒童:0571-85066910
市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71292
免費叫車熱線:0571-96520
計程車投訴電話:0571-96520
車輛求援熱線:0571-85121809
民航問詢:0571-86661236
機場售票處:0571-86662392
火車東站問詢:0571-86450514
汽車東站問詢:0571-86948252
汽車南站問詢:0571-86064785
汽車西站問詢:0571-85021941
⑺ 喝茶詩句經典語錄
關於茶
陸羽在《茶經》中寫道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可見從遠古時候起
茶就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了
而且形成了茶文化
成為人們的喜愛
文人雅士更是如此
或聚而共飲,或獨自一人
在寂寞中抵達幽微之境
這也是詩的境界
我們選了10首關於飲茶的詩
在這初冬寒冷的空氣中
送你一杯溫暖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汲江煎茶
【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春日訪山人
【唐】戴叔倫
遠訪山中客,分泉謾煮茶。
相攜林下坐,共惜鬢邊華。
歸路逢殘雨,沿溪見落花。
候門童子問,游樂到誰家。
聽雪為客置茶果
【宋】陸游
病齒已兩旬,日夜事醫葯,
對食不能舉,況復議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墮貪著。
時時鄰曲來,尚不廢笑謔。
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
不飣栗與梨,猶能烹鴨腳。
過山農家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寒 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琴 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烹茶·一碗分來百越春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⑻ 因為12月30日要去杭州,請大俠們推薦好玩的地方
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
蘇堤俗稱蘇公堤,在西湖的西南面,為當年蘇東坡在杭州開浚西湖,取湖泥葑草築成,橫貫湖南北,全長2.8公里,南起花港觀魚,北接麴院風荷,堤上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橋,古樸美觀。是「西湖十景」之首。
蘇堤上滿種了香樟、桃、柳及其他各種植物,全年常綠,特別是到了春天,堤上桃花盛開,柳發新葉,加之春風和熙,湖面清碧,令人心曠神怡。
交通:乘K4、504、游1、2、3、5路、假日1、4、5、7線到「蘇堤」站、「花港」站下或乘西湖遊船到花港可抵蘇堤南端,或乘7、15、27、28、游1、2、3、4、5路、假日1、4、6線到"岳廟"站、"麴院風荷"站下,可達蘇堤北端。
騎自行車游蘇堤,奮力踩上一架架石拱橋,然後放開車閘讓車從橋頂飛馳而下,算是游蘇堤的一種比較暴力的行為了,不過最好是在清晨、傍晚人少的時候噢。
斷橋殘雪
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古時橋上有門,門上有檐,下雪時中間一段的雪都在門檐上,橋上只有兩頭有雪,遠遠望去橋像斷了一樣,所以稱作斷橋。斷橋之名因何而來並不重要,這里有白娘子和許仙相遇相戀的說法,就足夠它得意的了。
交通:乘游1、2路到斷橋站下。
平湖秋月
從斷橋由東向西走過1.1公里長的白堤,堤的那一頭就是孤山最東端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每年農歷8月14日-16日,這里都將舉辦「月是西湖明」中秋賞月晚會。平湖秋月樓柱上有一聯雲:「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道出了這里的境界。
交通:乘游1、2路到西泠橋或斷橋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柳浪聞鶯
位於西湖東南岸的南山路側,從涌金門至清波門,是一座以春花為主景的大花園。沿湖柳蔭夾道,輕風吹拂,春日黃鶯鳴轉其間,欣賞「三面雲山,一湖秀水」。
交通:乘游1、2路、假日5、7線到柳浪聞鶯站下。
門票:免費開放
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碑亭在杭州靈隱路洪春橋畔。宋、元時稱為「兩峰插雲」,清康熙帝南巡,改「兩峰」為「雙峰」。雙峰指的是北高峰和南高峰,兩峰遙相對峙,期間小山起伏,綿亘約5公里。峰頂時隱時現於薄霧輕嵐之中,望之如插雲天,因而得名。
交通:乘7、27、807、游1、游2、游3路到洪春橋下車向前步行50米即可。
三潭印月
又稱「小瀛洲」,是西湖三島中面積最大、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者,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是江南水上庭院藝術的代表作。「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是這里的最大特色。小瀛洲呈「田」字狀,外圈和內十字有島橋相連,亭台軒榭,點綴其間,內部被島橋自然分割成四個湖,中心綠洲的「竹徑通幽」藝術牆充滿詩情畫意。島南端的「我心相印亭」前可觀賞三潭印月勝景。每到中秋月夜,放明燭於塔內,燈光外透宛如15個小月亮。此時,月光、燈光、湖光交相輝映,十分迷人,但如今已經很難看到此等美景。
門票:20元
游三潭印月可在西湖邊任何一個碼頭(分布在湖濱、中山公園、花港、岳王廟等處)乘西湖遊船前往。 電動船開行時間為:春夏季7:30-16:30,秋冬季8:00-16:00。票價:普通船35元/人,豪華船45元/人,船票中已包括了游小瀛洲、湖心亭兩島的門票,並免費送遊客返回湖岸。
花港觀魚
南宋時,蘇堤第三橋與西岸第四橋相對,其間有一水,名為花港,通花家山。山下有盧園,鑿池養魚,故"西湖十景"中有"花港觀魚"名目。花港觀魚坐落於西蘇堤、映波橋與鎖瀾橋之間的綠洲上,是著名觀魚賞花勝地,江南園林藝術與西洋園林藝術巧妙結合的大型公園。
交通:乘K4、504、游1、2、3、5路、假日1、4、5、7線到「蘇堤」、「花港」站下或乘西湖遊船可到花港。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7:30—17:00
南屏晚鍾
位於南屏山下凈慈寺的鍾樓內。原鍾早不在,新鑄的青銅大梵鍾高3米,重10餘噸,鍾上鑄有6.8萬余字《妙法蓮華經》。凈慈寺創建於公元954年,是吳越王為供養南山佛教開山祖師永明禪師而建。傳說濟公曾修行於此,當時僧眾多達數百人。寺內「運木古井」是傳說中濟公運用神力,從井內運木建造凈慈寺後留下的,故又稱「神運井」。
南屏晚鍾的意境是指夜幕降臨時,南屏山凈慈寺的鍾聲響徹西湖上空、山谷共鳴之景緻。
交通:乘K4、504、游1、2、3路、假日5、7線到凈慈寺站下。
門票:10元,敲鍾10元。
雷峰夕照
雷峰塔的歷史經過了3個階段:吳越王錢傅椒於公元975年建八面、七層樓閣式塔;遭雷擊損毀,南宋初重修為八面、五層樓閣式塔;明嘉靖年間,塔的木檐毀於兵戎,僅存磚質塔芯。1924年,塔芯倒塌,雷峰僅存遺址。重建的雷峰塔塔形為磚身帶飛檐、平座的五層樓閣式,風格基本與南宋畫家李嵩《西湖圖》中的雷峰塔相似。
白娘子被法海鎮在雷峰塔下的故事,給它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重修前的雷峰遺址顯得更有魅力一些。
交通:乘507路長橋公園站下,乘游2路凈寺、長橋公園站下。
門票:30元
麴院風荷
在西湖蘇堤跨虹橋畔,宋時為釀官酒的麴院,院中栽荷,花開時香風四起,取名「麴院荷風」,日久湮滅。清康熙帝南巡,改「麴院荷風」為「麴院風荷」,臨湖建碑亭、迎薰閣、望春樓及曲徑走廊,環亭植荷,曾極一時之勝。後建築坍損,現經擴建,佔地28.4萬平方米,為環湖綠地中面積最大,以夏日觀荷為主題的名勝公園,有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湖濱密林區5個景區,主景區以亭、台、樓、閣、榭、橋和典廊等組合成名副其實原「麴院」,並辟荷池,園內融建築於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為「芙渠萬斛香」的游覽勝地。
園內有西湖密林度假村,其中的樺木小屋、木板平房以及吊床、營帳和炊具可以租用。
交通:7、15、28、507路均可到達
開放時間:7:30—17:00
杭州新十景
雲棲竹徑
位於距西湖20公里的五雲山山塢里,相傳古時有五色彩雲飛集塢中,因而得名。雲棲竹徑沿塢竹林和溪水相間,以「綠、清、涼、靜」四勝而著稱,有古詩曰「萬千竿竹濃蔭密,流水青山如畫圖」。
小貼士:騎自行車才能完全感受這里的靜謐與安詳。出發時走南線,經虎跑、六和塔、九溪、宋城前往,游畢雲棲竹徑後穿越梅靈隧道,走北線經天竺、靈隱、玉泉返回。雲棲周邊還有梅塢茶村、五雲山和新開的大清谷值得一游,環山一日,定使人大有收獲。
交通:乘游4路到雲棲竹徑站下,半小時一班。
門票:5元
阮墩環碧
阮墩為清嘉慶五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民工挖十萬四千多噸淤泥堆積而成,由於泥土松軟,不宜建造別墅,荒蕪了百餘年。直至一九八二年,為開發旅遊資源,在這面積 8.5畝的島上,增添1000多噸泥土,周圍塊石加固,基建二百四十多平方米,有「憶芸亭」、「雲水居」、「環碧小築」,後又辟垂釣區、「環碧庄」形成頗具特色的「綠樹花叢藏竹舍」的水上園林。夏秋之夜的島上,身著古裝的侍女敬茶,古琴伴奏,輕歌曼舞,令人恍如隔世。
交通:由中山公園乘遊船前往。
票價:20元
黃龍吐翠
位於西湖北山棲霞嶺北麓。相傳宋淳佑年間,江西黃龍山和尚來此建寺,忽一日黃龍隨之飛來震地,山岩一處裂開似龍嘴,清泉從中噴涌,故稱「黃龍洞」。此處翠竹茂密,株株吐翠,因名「黃龍吐翠」。在苔藤常綠的陡壁上,雕有一黃龍頭,瀉水入池,傍刻「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黃龍洞在宋、元、明、清時是佛教勝地,清末改為道觀。1995年這里建成了以「緣」為主題的圓緣民俗園,成為杭州四大婚慶公園之一。民俗園內,身著古裝的樂工,在長樂亭內彈奏古樂,悅耳動聽。
交通:乘16、21、28、游5路、假日4線到黃龍洞站下。
門票:15元
寶石流霞
位於西湖北岸寶石山上。初名石姥山,曾稱保淑山、保所山、石甑山、巨石山、古塔山等。山上奇石薈萃,有倚雲石、屯霞石、鳳翔石、落星石等,吳越王錢封後者為壽星石。山體為火成岩中的凝灰岩和流紋岩,陽光映照,其色澤似翡翠瑪瑙,故稱「寶石山」。尤在朝霞初露,或落日余暉時,亭亭玉立的保叔塔和紫褐色山岩呈現嵐光霞彩流溢的迷人景色,得名「寶石流霞」。石刻頗多,山腳崖壁上有石刻造像群,西部崖岩留有三龕小造像和明代題刻,「一勺泉」畔題刻滿壁,現已剝蝕殆盡。令人矚目的是,在唐塔原址重建的七層寶塔,林木蒼翠的襯托下,贊為「保俶如美女」,成為杭州的標志。自1977年步道、棧橋、圍欄整修後,舊時的重九登高勝地,遊人接踵而至,樂而忘返。
交通:乘7、27、807路、游1、2、3路到葛嶺下車,步行登山
九溪煙樹(九溪十八澗)
位於龍井南面,距西湖10餘公里。九溪起源於楊梅嶺的楊家塢,次第匯合青灣、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雲棲、渚頭、小康等9個山塢的細流成溪,再經徐村注入錢塘江;十八澗在煙霞洞西南,起源龍井的龍井村,穿繞林麓,次第匯合詩人嶼、孫文瀧、雞冠瀧等許多細流而成澗,九溪十八澗因而得名。
清末學者俞樾游九溪詩曰:「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 道出了此間美景。
小貼士:每年4---10月是九溪的豐水期,也是游九溪的最佳時節。在其他時間不僅看不到瀑布,九溪十八澗的溪流也很小。
九溪全長6公里,山深林密,峰迴路轉,在這里只能步行。由於路途長,時間久,故游覽路線應有計劃和選擇:
1.從南往北:乘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錢塘江邊的"九溪"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龍井或滿隴桂雨;
2.從北往南:即從27路龍井車站經九溪煙樹公園往"九溪"車站或滿隴桂雨;
3.從東北往西南:從滿隴桂雨經楊梅嶺或從動物園經虎跑後山到九溪煙樹公園。
餐飲:位於「九溪」與「十八澗」匯流處的溪中溪酒家,以供應西湖傳統名菜和杭州風味菜餚為特色。
門票:免費(九溪瀑布門票2元)。
滿隴桂雨
著名賞桂之地,位於西湖西南的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與杭州動物園、虎跑夢泉相鄰。相傳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建「圓興院」,後改稱「滿覺隴」,地以寺傳。在水樂洞與石屋洞之谷地,多植樹,春日盛開黃花,秋後滿樹紅果,景色可餐。尤其滿覺隴沿途山道邊,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樹,有金桂、銀桂、丹桂等品種。
滿隴桂雨公園有太陽廣場、滿園春、二泉映月湖、廣寒宮、月華殿、丹桂館、山幽小居、一畝園茶寮、月老閣、恐龍谷、游樂園等20餘個景點和9000多株桂樹。
每年9月15日——10月15日間,西湖國際桂花節在這里舉辦。屆時珠英瓊樹,百花爭艷,香飄數里,沁人肺腑。用桂花製作的桂花栗子羹和糖桂花是這里最有特色的點心。
此外,每年3月30日-4月15日,「春茶會」滿隴茶事旅遊節也在這里舉行。
小貼士:沿滿覺隴山路上行,可參觀煙霞三洞,即石屋洞,水樂洞,煙霞洞。虎跑附近路邊上原有一井,上有四個井眼稱四眼井,對面有一條小路,兩邊桂樹成林,行約500米便是石屋洞,其洞高敞,洞頂如屋,因此得名。洞壁原有五百羅漢石雕,現已毀。主洞邊上另有一洞稱「別石院」,洞後上寬下窄,狀如浮螺,取名「滄海浮螺」。石屋洞幾經整修,遍植花木,是夏日游覽休憩的好去處。
石屋洞前約500米,是水樂洞。洞外路邊桂樹林立,中秋時分,金桂飄香,遊人可在桂樹旁品茗小坐,極具佳趣。水樂洞深60多米,洞口有清泉流出,聲如金石,十分悅耳。兩旁石壁上有「天然琴聲」、「聽無弦琴」等石刻,在洞內到處可聽見水聲,但見不到水,直至洞口才見清泉如注。洞底原有梁山伯、祝英台石像兩座。另有一石,用杖擊之,聲如古琴,很是奇妙。
水樂洞外約500米,為煙霞洞。煙霞洞內壁上的石窟造像,為五代時的作品,造型生動,自然流暢,特別是洞口的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最為精美,有呼之欲出之感。鄰近「聯峰」巨岩洞中還有佛手岩勝景。
交通:乘K4、504、游3、5路、假日1、4、5、7線到動物園站下。
門票:5元(包括少兒公園在內20元)
吳山天風
江南一帶的山水美,自然天成只佔去了一成,人文才是真正讓它出彩的地方。吳山天風在杭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延安路的南端,山體伸入市區。山上有茗香樓、城隍閣等建築,頗多古樹名木、奇岩怪石、寺觀神廟和名家蹤跡,是南宋文化薈萃之地。蘇東坡、米芾等都在此留下手跡。明代風流才子徐文長的楹聯最具畫龍點睛之筆:「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圖畫,十萬家煙火盡歸此處樓台。」登閣遠眺,左湖(西湖)右江(錢塘江),杭城盡收眼底。此聯應景,懸掛於「江湖匯觀亭」,這裏海拔不足百米,即不會難倒足下,又可瞰錢塘江和西湖的秀色,杭城美景盡收眼底。
交通:乘8、35、38、40、807路到吳山廣場站下。
門票:30元(登城隍閣)。
玉皇飛雲
玉皇山原名育王山,又稱玉龍山。聳立在西湖與錢塘江之間。
山腰有紫來洞,系清雍正年間(1723-1735)人工開鑿,洞前可俯瞰山下的八卦田,據傳是南宋皇帝祭先農時親耕的籍田。整塊田形如一幅八卦圖,田周圍有整齊的八隻角,中部有一圓形土墩,由8條田陌將田分成"八卦",在各"卦"上植各種不同顏色農作物,季節不同,景色各異。登高俯瞰,別有情趣。山頂有福星觀,又稱玉皇宮,今已改建為庭院。山上還有天一池、白玉蟾井等古跡。玉皇山下慈雲嶺南坡有五代時的造像兩龕,為我國五代十國時期石刻造像的代表作之一。
交通:乘38路、游3路車到絲綢博物館站下車,步行登山。
門票:10元
虎跑夢泉
是一處以「泉」為主題的觀泉、聽泉、品泉、試泉的泉源景觀,又是以性空、濟公、弘一法師傳奇故事為特色的人文景觀,坐落位於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禪寺內。民間傳說唐代性空大師游歷此山,這里風景優美,只是無水源,決定去別處,忽然有神人告訴他即將有二隻老虎會來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純凈無菌,從此「龍井茶葉虎跑泉」被稱為 「西湖雙絕」。宋蘇東坡贊虎跑泉詩中,留有「道人不惜階前水,借與匏尊自在嘗」的佳句。虎跑經全面改造,恢復了濟公塔院、羅漢堂,並塑造栩栩如生的「夢虎」和濟公傳說浮雕。
交通:乘K4、504、游5路、假日5線到虎跑站下。
門票:15元
龍井問茶
以「茶」為主題的品茗清幽之處,在西湖西面的鳳篁嶺上。本名龍泓,又名龍湫,以泉名井。相傳三國東吳赤烏年間已發現。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時不絕,水味甘洌,取小棍輕輕攪撥井水,水面會呈現一根分水線,十分奇特。
龍井之西的龍井村,環山產茶,名西湖龍井茶,因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著稱於世。元代虞集詠茶詩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特別關照:真正龍井當地產的茶,產量很少,且大多遠銷國外。所以龍井村裡的看似外表善良的大媽大嬸,賣出來的「高價」茶葉,似乎並不「正宗」,還是杭州的百貨商店裡買的貨真價實一點。
徒步旅遊:如果時間充裕,從龍井出發,你可以步行游覽周圍其他景點:
1.越過鳳凰嶺經龍井村,可去九溪十八澗,從27路龍井終點站到九溪南端之江路上的公共汽車站,全長6公里,步行游覽需2小時。
2.從龍井北面的山道翻過棋盤嶺,去天竺、靈隱,5公里山路,步行游覽需2小時。時間充裕又喜歡爬山的朋友不妨一試。
交通:乘27、游3路到"龍井"站下。
門票:免費
其他景點
白堤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亘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里。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稱為白堤。
春天是白堤最美的時節,堤上桃柳相間而植,相互映照,芳草如茵,遊人走在白堤上,似在畫中行走。
特別關照:走白堤一定要從斷橋這頭往孤山那邊走,這樣可以看到遠山如黛、綠島浮水的美景;如果倒過來走的話,你就只能一直面對杭州市中心的水泥森林了。
推薦:在斷橋馬路對面的市少年宮隔壁,有一家叫做「酒旗風」的小茶餐廳,該店做菜泡飯和煲仔飯很不錯,其中的「干魷辣泡飯」(10元/碗)很不一般,一言以蔽之,香、辣、鮮。另外,店裡還有很多智力玩具和各種棋牌可供娛樂。
交通:乘807、游1、2路到斷橋站下,即到白堤。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西湖素有「斷橋不斷、長橋不長、孤山不孤」的說法。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在此隱居「梅妻鶴子」之詩人林和靖而建。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交通:乘游1、2、3路到岳廟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門票:免費開放
西泠印社
位於孤山中山公園西面,是我國專門研究的金石篆刻和書畫藝術著名學術團體。這里占湖山之勝,攬金石之華,是孤山園林的精華所在。
印社創建於1904年,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在保存和發揚中國的民族文化和藝術遺產、以及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歷任社長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
交通:乘游1、2、3路到西泠橋下,步行前往。
岳王廟
嚴格地說,這里不應算是一個景點,因為到這里更多的是為了表達一種懷念和敬仰。
交通:7、15、27、28、游1、2、3、4、5路、假日1、4、6線到岳廟站、麴院風荷站下或西湖遊船在岳廟上岸。
門票:25元。
太子灣公園
因宋皇室庄文、景獻兩太子埋葬此地,故名。公園風格皆有中方園林的曲折含蓄和西式造園的開朗飄逸,內有數千株日本東京櫻,三月中旬盛開,燦若雲霞,美不勝收。每年3月份的鬱金香花展也在此舉行,數十萬株盛開的鬱金香使這里成了花的海洋。這里也是著名的婚慶公園。
交通:乘游1、2、3、5路到「花港」站下。
門票:10元
靈隱
靈隱位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是我國佛教禪宗十大名剎之一,深厚的文化和宗教內涵無與倫比。
相傳1600多年前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里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里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天王殿外有一冷泉亭,據說蘇東坡在杭州做太守時,常在冷泉亭上飲宴賦詩。靈隱一帶的山峰怪石嵯峨,風景絕異,印度僧人慧理稱:「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以飛來?」,因此稱為「飛來峰」。飛來峰是江南少見的古代石窟藝術瑰寶,可與四川大足石刻媲美。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
餐飲:游靈隱,看飛來峰,可別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在領略佛教文化之後,你可以到合澗橋畔的天外天菜館重食人間煙火。澗水在樓前潺潺流過,古剎鍾聲隱約可聞,在此品嘗美味佳餚,是不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交通:乘7、807、游1、2、4路到靈隱站下。
門票:飛來峰門票25元,靈隱寺香花券20元。開放時間:7:30—17:00
小貼士:1、靈隱再往裡走可以到達「雙峰插雲」的北高峰。
2、靈隱寺旁有家靈隱寺齋堂,素齋味道十分地道,價格也公道,人均消費約50元。中午時分這里人滿為患,所以,最好避開高峰就餐期再來。
六和塔
位於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北宋時吳越王為鎮錢塘潮而建。塔有七面八級,高59.89米,雄偉壯麗,登塔俯瞰,錢塘風光盡收眼底。乾隆帝登臨此處時,留下御筆親書的匾額共六塊,可謂一步一題。
六和塔旁有一座中華古塔苑,裡面有各個朝代、各個地區的一百多座古塔,集中展現了中國塔文化的精華。
影指南:從六和塔身後北側往山上走,越過塔苑,來到仿造應縣木塔的台地,驀然回首,六和塔和錢江大橋的雄姿盡現眼前,你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最佳拍攝點上了。
交通:乘2、K4、308、504、游5路、假日5線到六和塔站下。
門票:20元,登塔另收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