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的外型特徵
1. 杜鵑花的形態特徵
杜鵑花的形態顏色特徵: 落葉灌木,高2(-5)米;分枝多而纖細,密被亮棕褐色扁回平糙伏毛。葉革質答,常集生枝端,卵形、橢圓狀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5厘米,寬0.5-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微反卷,具細齒,上面深綠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葉柄長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鱗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2-3(-6)朵簇生枝頂;花梗長8毫來,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狀長卵形,長5毫米,被糙伏毛,邊緣具睫毛;花冠闊漏斗形,玫瑰色、鮮紅色或暗紅色,長3.5-4厘米,寬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長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紅色斑點;雄蕊10,長約與花冠相等,花絲線狀,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無毛。蒴果卵球形,長達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2. 關於杜鵑花的外貌介紹
1、花朵: 杜鵑花 簇生在枝條頂端,花芽為卵球形,花冠呈漏斗狀。2、葉片:杜鵑花葉子為革質,常集生在枝條頂端,邊緣有鋸齒。3、枝幹:杜鵑花有直立主幹和多干叢生,枝條密集而纖細。4、根系:杜鵑花為須根系,須根粗壯且長,分布較淺。
關於杜鵑花的外形特徵
1、花朵
杜鵑花的花朵簇生在枝條頂端,花色豐富,有黃色、紅色、白色、紫色等顏色,花芽為卵球形,花梗長8毫米左右,密被亮棕褐色糙毛,花萼的三角形長卵狀,花冠呈漏斗狀。
2、葉片
杜鵑花的葉子為革質,常集生在枝條頂端,形狀為卵性或倒卵形,邊緣有鋸齒,葉面為深綠色,葉背為淡白色,葉脈為羽狀網脈,葉柄長2-6毫米。
3、枝幹
杜鵑花有直立主幹和多干叢生,分枝很多,枝條極其密集而纖細,上面還分布有部分絨毛,顏色呈棕褐色,表面薄而細密,而且比較光滑,小枝一般為互生或輪生。
4、根系
杜鵑花的根為須根系,分布較淺,可以與土壤中的真菌共生,須根比較粗壯,直徑在3-10厘米之間,而且根毛很長,在10-40厘米之間,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極強。
3. 杜鵑有哪些形態特徵/
杜鵑花科杜鵑花屬落葉灌木。分枝多,枝細而直,有亮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葉紙質。卵狀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葉表之糙伏毛較稀,葉背者較密。花2~6朵簇生枝端,漏斗狀,薔薇色、白色、粉色、鮮紅色或深紅色,有紫斑。蒴果密被糙伏毛、卵形。花期4~6月,果10月成熟。變種有:
白花杜鵑:花白色或淺粉紅色。
紫斑杜鵑:花較小,白色而有紫色斑點。
彩紋杜鵑:花有白色或紫色條紋。
現在世界各國園林界所栽培的杜鵑品種已達數千種,在我國栽培品種也達數百種。按花期及來源分為春鵑、夏鵑、春夏鵑及西洋鵑等類。
春鵑:均為展葉前開花,花期大多在4月前後。
夏鵑:在發葉以後始開花,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開花。
春夏鵑:從春至夏開花不絕,花期最長,全是春鵑和夏鵑的雜交種。
西洋鵑:泛指從歐洲引入的品種而言。
杜鵑品種按花的形狀可分為筒形、漏斗形、喇叭形、碗形、瓮形、鍾形、碟形、輻射形、疊花形等。按照花冠裂片及花蕊瓣化程度可分為單瓣型、半重瓣型、重瓣型及套瓣型即疊花形。按照花冠裂片可分為平瓣、波瓣、皺瓣。按照花徑可分為小花、中花、大花、巨花等型;其小者直徑僅幾毫米,其巨者達10厘米以上。
杜鵑
4. 杜鵑花的顏色和外形特徵
1、顏色:杜鵑花顏色豐富,有粉色、紅色、白色、黃色,淺紫色等。2、外形特徵:杜鵑花是落葉灌木,高度為2-5米,其花朵呈現漏斗形,具有5片裂片。3、生長習性:杜鵑花喜涼爽,忌酷暑與嚴寒,適宜生長在肥沃的酸性土壤中。
杜鵑花 的顏色和外形特徵有哪些
1、顏色
杜鵑花會在每年的4-5月份開花,其花色豐富,有鮮紅色、暗紅色、玫瑰色、粉色、黃色、白色、淺紫色等單色,也有紅白色、紅黃色、紫黃色等混色,在花期養殖杜鵑花時,需要為其追施1-2次的磷鉀肥,使植株開花數量增多。
2、外形特徵
杜鵑花是杜鵑花科杜鵑屬的落葉灌木,株高為2-5米,分枝較多且纖細,葉片呈現卵形、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且杜鵑花的花朵呈現漏斗形,長度為3.5-4厘米,寬度為1.5-2米,而且杜鵑花的上部裂片上長有深紅色斑點。
3、生長習性
杜鵑花喜涼爽,畏高溫與嚴寒,養殖杜鵑花時,需要將環境溫度保持在12-25℃之間,以免植株生長不良,而且杜鵑花適宜生長在富含豐富腐殖質的微酸性土壤中,它在鈣質豐富的土壤里會死亡。
4、養殖方法
養殖杜鵑花時,需要選擇在每年初春或深秋時進行播種,有利於其快速成活,並且杜鵑花是喜陽植物,需要將其放置在光線明亮處,促進植株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在夏季時期要為杜鵑花做好遮陰措施,避免其被曬傷。
5. 杜鵑花的形態特徵是怎樣的
1.樹型,杜鵑花抄的類型很多,形態襲變化復雜栽培種的樹型有直立型擴張型和半擴張型直立型的枝幹生長粗壯挺拔,分枝角度小,樹冠高聳;擴張型和半擴張型的枝條分枝角度大,橫生或斜生,樹冠叢生狀
2.葉片,單葉互生,常簇生枝端,全緣,極少有鋸齒葉型有橢圓形倒卵形近圓卵形披針形條狀披針形卵形等葉有毛或無毛,紙質或革質葉片大者,長度在4厘米以上,小者長度在2.5厘米以下葉片顏色有嫩綠深綠淡紅等色,有時還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
3.花朵,杜鵑的花朵常多朵頂生組成總狀或傘形花序,花冠輻射狀或漏斗狀,通常5裂,花色豐富,有紅粉白復藍黃6個色系花期因品種不同有早有晚,早花品種在春季3~4月份陸續開花,俗稱「春鵑」,晚花品種進入夏季後陸續開花,常稱「夏鵑」
4.芽,杜鵑花的芽有3種類型,即葉芽花芽和混合芽葉芽是將來發育成枝葉的芽,常頂生或側生,大都呈卵形,外覆幾片至十幾片鱗狀苞片;花芽為開花的芽,通常較葉芽肥大,頂生或側生,頂生時常呈圓球狀,側生時呈卵形或長卵形,外覆鱗狀苞片,開花後脫落混合芽內花葉同生,既開花又生長枝葉
5.果實,杜鵑花的果實為蒴果,通常開裂為5~10果瓣,種子細小,有狹翅,果實10月前後成熟
6. 杜鵑花有什麼形態特徵
杜鵑花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一類植物的總稱。其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從大喬木(高可達20米以上)到小灌木(高僅10~20厘米),主幹直立或匍匐,枝條互生或輪生。杜鵑花根系非常纖細、緊密,莖木質化。葉常綠或落葉、半落葉,互生,全緣,稀有不明顯的小齒。花芽:被多數形態大小有變異的芽鱗。花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傘形總狀花序或短總狀花序,稀單花,通常頂生,少有腋生。花萼5~8裂或環狀有明顯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狀、鍾狀、管狀或高腳碟狀,整齊或略兩側對稱,5~8裂,裂片在芽內覆瓦狀;雌雄蕊:露於花冠外,雄蕊5~10,通常10,稀15~27,著生花冠基部。果實為蒴果。種子多數,細小,紡錘形,具膜質薄翅,或種子兩端有明顯或不明顯的鰭狀翅,或無翅但兩端具狹長或尾狀附屬物。
杜鵑花
根
莖
葉
花芽
花冠
雌雄蕊
7. 杜鵑花的外形有哪些特徵
有一種說法,稱杜鵑抄花、報春花、龍膽花為「中國三大名花」,杜鵑花位居其首,可見我國人民對它的推崇。其實,杜鵑花在世界上也是最著名的觀賞花卉之一。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屬杜鵑花科,半常綠或落葉的小灌木。高的可達20餘米,矮的僅二、三十厘米。葉油綠,卵狀橢圓形,互生。一般在春夏季開花,也有的四季開花。花冠呈闊漏斗形,幾朵簇擁在一起開在枝條頂端,紅色、藍色、白色、黃色,花團錦簇,令人心曠神怡。
北半球世界各地,都有杜鵑花分布,我國的東南、華南、西南地區,也隨處可見。全世界有800多種杜鵑花,我們中國有600多種。杜鵑花喜酸性土壤,因此常被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杜鵑花可選作盆栽,製成如詩如畫的盆景。近年在瑞雪紛飛的隆冬,經常可以看到園藝工人精心培育的盆栽杜鵑在賓館、飯店的大廳里怒放。
「亞洲瑞士」、美麗的山國尼泊爾把杜鵑花定為國花。他們的國徽上有紅杜鵑圖案。
8. 杜鵑花的形態有哪些特點
杜鵑花屬於木本花卉。它的樹形多變,可以說在木本花卉中沒有哪一類植物像杜鵑花屬植物的樹形那樣富有多樣的變化。
杜鵑花樹形
該類植物的樹型從高達25米以上的喬木到僅有10厘米左右的墊狀灌木都有。高大喬木者如大樹杜鵑,高達25米,胸徑可達60~68厘米。馮國楣先生於20世紀70年代在騰沖高黎貢山發現的大樹杜鵑胸徑可達3米。小喬木者有凸尖杜鵑(R.sinogrande),株高可達6~8米。杜鵑屬中,多數杜鵑花為灌木,如露珠杜鵑(R.irroratum)、雲錦杜鵑(R.fortunei)、大白花杜鵑(R.decorum)、雲南杜鵑(R.yunaneneses)等。在杜鵑花屬中,多數種類為常綠喬木或灌木,僅有少數種類為落葉灌木,如糙毛杜鵑(R.scabarifollium)。有的種類矮小成為墊狀,高僅有10厘米左右,如矮生杜鵑中的紫背杜鵑(R.forrestii)和獨龍杜鵑(R.keleticum)等。
9. 杜鵑的外形特徵
杜鵑株高1~2米,有直立主幹或多干叢生,枝幹褐色,表皮薄而細密,小枝有毛或 無毛,互生或輪生,很少對生。葉紙質,正背兩面有棕色剛毛。花冠呈喇叭狀、鍾狀、 漏斗狀或高腳碟狀,4~5裂,深淺不一,覆瓦狀排列。花色有紅、白、黃、紫、粉及一 些中間色。單花或雙花,乃至10餘朵集合成總狀傘形花序,每朵花有小花梗。果實為蒴 果,果熟時自頂端開裂。種子多而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