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染指甲
1. 在古代,哪些花可製成花汁(花汁是古代染指甲的)如,鳳仙花。要快!!!!!
花,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瓣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組成,有各種各樣顏色,有的長得很艷麗,有香味。
花卉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和製造業的發展,引發了人們對花卉的利用,並逐步形成花文化,隨著農業的發展,帶動了手工藝的發展,花文化也開始變得多樣起來。商代後期,花卉已經開始應用在青銅器上,1976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中柱盂,在盂底部有一個鏤空四瓣花,據說這種花朵疑似水生花卉「中華萍蓬草」。
唐朝以後,制陶業、金屬冶煉業、農業種植業、手工業、建築業等高速發展,並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花文化也跟隨著各個行業的發展而發展,不同領域的文明發展,對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推動力。
2. 急求藏文翻譯 !!! 請問 秋英多傑 藏文書寫是怎樣的 急求!!!
曼陀羅和曼珠沙華——彼岸花(曼珠沙華又名石蒜花)狂客 (楊花的別稱)
一捻紅 (山茶花的別名)
月丹 (山茶的別名)
玉茗 (白山茶花的別稱)
豐瑞花 (瑞聖花的別名)
閨客 (瑞香花的別名)
紫風流 (麝囊花的別名)
蓬萊紫 (瑞香花的別名)
錦熏籠 (瑞香花的別名)
麝囊 (瑞香花的別名)
僭客 (春花的別名)
百結花 (丁香的別名)
素客 (丁香花的別名)
情客 (丁香的別名)
女郎花 (辛夷的別名)
書客 (木筆花的名)
新夷 (木蘭的別名)
山石榴 亦省稱「山榴」。(杜鵑花的別稱)
山客 (躑躅的雅稱)
山躑躅 (杜鵑花的別名)
紅躑躅 (紅杜鵑花的別稱)
映山紅 (杜鵑花的別名)
謝豹花 ( 杜鵑花的別名)
躑跼 (杜鵑花的別名)
躑躅 (杜鵑花的別名)
拘那夷 亦稱「拘拏兒」。(夾竹桃的別名)
俱那衛 (夾竹桃的別名)也叫俱那異、枸那花。
川紅 (海棠的別名)
名友 (海棠的別名)
蜀客 (海棠的別名)
蜀錦 (海棠的別稱)
醉美人 (垂絲海棠的別稱)
雪毬 (綉球花的別名)
內消 (紫荊的別名)
蚍蜉 (紫荊的別名)
七里香 (山礬的別名)
幽客 (山礬的別名)
米囊 (瑒花的別名)
照殿紅 (佛桑花的別名)
馬塍 (合歡的別名)
馬纓花 (合歡樹的別稱)
青囊 (合歡的別稱)
夜合 (合歡的別名)
鸚哥花 (刺桐花的別名)
木丹 (梔子的別名)
林蘭 (梔子的別名)
越桃 (梔子的別名)
禪客 (梔子的別稱)
鮮支 (梔子的別名)
石醋醋 (石榴的異名)
村客 (對石榴的戲稱)
百日紅 (紫薇的別名)
怕癢樹 又名百日紅。(紫薇花的別名)
官樣花 (紫薇花的異名)
猴郎達樹 亦稱「猴刺脫」。(紫薇的別名)
滿堂紅 (紫薇的別名)
王蒸 (木槿的別名)
日及 (木槿的別名)
時客 (木槿的別稱)
瘧子花 (槿花的別名)
面花 (木槿花的別名)
愛老 (木槿的異名)
朝開暮落花 (木槿的別名)
朝生 (木槿的別名)
朝華 亦稱「朝客」。(木槿的別名)
朝蕣 (木槿的別名)
裹梅花 (木槿的別稱)
藩籬草 (木槿的別稱)
七里香 (桂花的別名)
九里香 (木犀的別稱)
廣寒仙 (桂花的美稱)
木樨 同「木犀」。(桂花的別稱)
仙客 (桂的異名)
嚴客 亦作「岩客」。(木樨的別稱)
岩桂 (木犀的別名)
金粟 (桂花的別名)
木蓮 (木芙蓉的別名)
木蕖 (木芙蓉的別名)
拒霜 (木芙蓉的別稱)
斷腸草 (木芙蓉的別名)
綺帳 (芙蓉花的別名)
醉客 (木蓮的謔稱)
女郎花 (木蘭的別名)
佞客 (含笑花的異名)
攀枝花 (木棉花的別稱)
一枝春 (梅花的別名)
木母 (梅的別名)
花魁 (梅的別名)
狀元花 (梅花的別稱)
國香 (梅的異名)
梅兄 (對梅花的雅稱)
梅妻 (對梅花的戲稱)
清客 (梅的別名)
寄春君 (梅的別稱)
暗香疏影 (梅花的代稱)
九疑仙人 (綠萼梅的別名)
玉骨 (梅花枝乾的美稱)
葦綃 (李花的別稱)
俗客 (李花的別名)
及第花 (杏花的別名)
瀛州玉雨 (梨花的別名)
鬼客 (棠梨花的別稱)
月臨花 (林檎花的別名)
雋客 (橘花的雅稱)
勢客 (凌霄花的別名)
鬼目 (凌霄花的別名)
陵苕 (凌霄花的別名)
紫葳 (凌霄花的別名)
小南強 (茉莉花的別稱)
狎客 (茉莉的別名))
柰花 亦作「柰子花」。(茉莉花的別名)
萼綠君 (茉莉花的別名)
鬘華 亦作「鬘花」。(茉莉花的別名)
俗客 (棣棠花的別名)
玉雞苗 (薔薇的別名)
買笑 (薔薇花的別名)
錦被堆 (薔薇花的俗名)
刺客 (玫瑰花的別稱)
徘徊花 亦省稱「徘徊」。(玫瑰花的別稱)
斗雪紅 (月季花的別名)
紫華 (月季花的別名)
痴客 (月季花的別名)
才客 (酴醿花的謔稱)
木香 (酴醿花的別名)
獨步春 (酴醿花的別名)
雅客 (酴醿的別稱)
韻友 (酴醿花的別名)
烏朕花 (玉蕊花的別名)
散水花 (玉蕊花的別名)
仙客 (瓊花的異名)
文官花 (錦帶花的別名)
海仙 (錦帶花的別名)
長十八 (牽牛花的別名)
狗耳草 (牽牛花的別名)
喇叭花 (牽牛花的別名)
勤娘子 (牽牛花的俗稱)
田客 (鼓子花的別名)
豚腸草 (旋花的別名)
筋根 (旋花的別名)
赦肺侯 (款冬花的別稱)
橐吾 (款冬花的別名)
可離 (芍葯的別名)
白犬 (芍葯的別名)
當離 又名將離。(芍葯的別名)
近客 (芍葯的別名)
將離 (芍葯的別名)
嬌客 (芍葯的別名)
餘容 (芍葯的別名)
離草 (芍葯的別名)
婪尾春 (芍葯的別名)
王者香 (蘭的別稱)
國香 (蘭的異名)
幽客 (蘭的別名)
香祖 (蘭花的別稱)
侍女 (蘭花的別名)
媚世 (蘭花的別名)
玉盤盂 (白芍葯的別名)
木芍葯 (赤芍葯的別名)
伊蘭 (賽蘭香的別稱)
金盞銀台 (水仙的別名)
栗玉花 (水仙花的別稱)
凌波仙子 (水仙花的別稱)
雅客 (水仙的別稱)
雅蒜 (水仙花的別名)
鴛鴦花 (紅豆蔻花的別稱)
米囊花 (罌粟花的別名)
象谷 (罌粟花的別名)
錦被花 (罌粟的別名)
滿園春 (一種大的罌粟花的別名)
百般嬌 (麗春的別名)
洛陽花 (石竹花的別名)
一丈紅 (蜀葵的別稱)
白鶴仙 亦作「白萼仙」。(玉簪花的別名)
花戚里 (玉簪花的別名)
綠庄嚴 (玉簪花的別名)
紫述香 (鬱金香的別名)
烏賴樹 (夜合花的別名)
夜合 (向日蓮的別稱)
夾竹桃 (鳳仙花的別名)
羽客 (鳳仙花的別名)
金鳳 (鳳仙花的別稱)
指甲草 亦稱「指甲」。(鳳仙花的別名)
染指甲草 (鳳仙花的別名)
急性子 (鳳仙花種子的別名)
好女兒花 (金鳳花的別名)
仙人花 (烏蓮花的別名)
連纈花 (烏蓮花的別名)
黃藍 (紅藍花的別名)
玉蟬花 (石蟬花的別名
水花 亦稱「水芝」、「水芸」、「水旦」.(蓮花的別名)
玉環 (蓮花的異名)
芙蓉 亦作「夫容」。(荷花的別名)
芙蕖 亦作「芙渠」。(荷花的別名)
君子花 (蓮花的別稱)
金芙蓉 (荷花的美稱)
澤芝 (荷花的別稱)
草芙蓉 (荷花的別名)
菡萏 (荷花的別稱)
溪客 (蓮花的別稱)
靜客 (蓮花的別稱)
翠錢 (新荷的雅稱)
紅衣 (荷花瓣的別稱)
宮蓮 (蓮花瓣的美稱)
佛座須 (蓮花蕊的別名)
水客 (菱花的別稱)
忠客 (葵的別稱)
子午花 (金錢花的別名)
潤筆花 (金錢花的別名)
闍提花 (金錢花的別名)
滴滴金 (旋覆花的別名)
八月春 (秋海棠的別名)
斷腸花 亦稱「斷腸」。(秋海棠的別名)
花嬖倖 (素馨花的別名)
洗手花 (雞冠花的別名)
山茄子 (曼陀羅花的別名)
風茄 (曼陀羅花的別名)
惡客 (曼陀羅的別稱)
九花 (菊花的別名)
女華 (菊花的別名)
日精 (菊花的別名)
節華 (菊的別稱)
朱嬴 (菊的別名)
延壽客 (菊花的異名)
延齡客 (菊花的異名)
陰威 (菊的別名)
壽客 (菊的異稱)
更生 (菊花的別名)
金蕊 (菊的異名)
周盈 (菊的別名)
笑靨金 (菊花的別稱)
家菊 (甘菊的別名)
傅延年 (菊的別名)
禽華 (菊的別名)
月朵 (白菊花的別稱)
金精 (甘菊的別稱)
官樣黃 (柑子菊
玉玲瓏 (花的別名)
瑤芳 (白色花朵的美稱)
瓊苞 (花苞的美稱)
玉葉 (花木葉子的美稱)
木芍葯 (牡丹的別名)
百兩金 (牡丹的別名)
伊洛傳芳 (牡丹的別稱)
花後 (牡丹的別名)
貴客 (牡丹的別名)
洛陽花 (牡丹的別稱)
鹿韭 (牡丹的別名)
雄紅 (牡丹的別名)
賞客 (牡丹的別名)
鼠姑 (牡丹的別名)
醒酒花 (牡丹花的別名)
京花 (千葉牡丹的別名)
九英梅 (蠟梅的別名)
久客 (臘梅的別名)
小黃香 (蠟梅的別名)
奇友 (蠟梅的別稱)
黃梅花 (蠟梅的別名)
寒客 (臘梅的異名)
狂客 (楊花的別稱)
一捻紅 (山茶花的別名)
月丹 (山茶的別名)
玉茗 (白山茶花的別稱)
豐瑞花 (瑞聖花的別名)
閨客 (瑞香花的別名)
紫風流 (麝囊花的別名)
蓬萊紫 (瑞香花的別名)
錦熏籠 (瑞香花的別名)
麝囊 (瑞香花的別名)
僭客 (春花的別名)
百結花 (丁香的別名)
素客 (丁香花的別名)
情客 (丁香的別名)
女郎花 (辛夷的別名)
書客 (木筆花的名)
新夷 (木蘭的別名)
山石榴 亦省稱「山榴」。(杜鵑花的別稱)
山客 (躑躅的雅稱)
山躑躅 (杜鵑花的別名)
紅躑躅 (紅杜鵑花的別稱)
映山紅 (杜鵑花的別名)
謝豹花 ( 杜鵑花的別名)
躑跼 (杜鵑花的別名)
躑躅 (杜鵑花的別名)
拘那夷 亦稱「拘拏兒」。(夾竹桃的別名)
俱那衛 (夾竹桃的別名)也叫俱那異、枸那花。
川紅 (海棠的別名)
名友 (海棠的別名)
蜀客 (海棠的別名)
蜀錦 (海棠的別稱)
醉美人 (垂絲海棠的別稱)
雪毬 (綉球花的別名)
內消 (紫荊的別名)
蚍蜉 (紫荊的別名)
七里香 (山礬的別名)
幽客 (山礬的別名)
米囊 (瑒花的別名)
照殿紅 (佛桑花的別名)
馬塍 (合歡的別名)
馬纓花 (合歡樹的別稱)
青囊 (合歡的別稱)
夜合 (合歡的別名)
鸚哥花 (刺桐花的別名)
木丹 (梔子的別名)
林蘭 (梔子的別名)
越桃 (梔子的別名)
禪客 (梔子的別稱)
鮮支 (梔子的別名)
石醋醋 (石榴的異名)
村客 (對石榴的戲稱)
百日紅 (紫薇的別名)
怕癢樹 又名百日紅。(紫薇花的別名)
官樣花 (紫薇花的異名)
猴郎達樹 亦稱「猴刺脫」。(紫薇的別名)
滿堂紅 (紫薇的別名)
王蒸 (木槿的別名)
日及 (木槿的別名)
時客 (木槿的別稱)
瘧子花 (槿花的別名)
面花 (木槿花的別名)
愛老 (木槿的異名)
朝開暮落花 (木槿的別名)
朝生 (木槿的別名)
朝華 亦稱「朝客」。(木槿的別名)
朝蕣 (木槿的別名)
裹梅花 (木槿的別稱)
藩籬草 (木槿的別稱)
七里香 (桂花的別名)
九里香 (木犀的別稱)
廣寒仙 (桂花的美稱)
木樨 同「木犀」。(桂花)
仙客 (桂的異名)
嚴客 亦作「岩客」。(木樨)
岩桂 (木犀)
金粟 (桂花)
3. 紫茉莉可以染指甲嗎
這個東東的花瓣汁液也拿來染過指甲
4. 家有庭院,4月份種4種花,輕松養出一片花海來,都是哪4種呢
要到穀雨節氣了,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莊晉州這里,有句老話叫「穀雨前後,種瓜點豆」,說明這段時間氣溫適宜瓜豆發芽生長。同樣的道理這段時間家有庭院的花友,也可以在家或者門前種植一些草花,管理起來很是簡單,輕松就可以養出一片花海來,而且花期長達多半年。那我們養什麼花好呢?
結語:穀雨時節很適合種植蔬菜花卉,家有庭院可以種一些草花,比如太陽花、百日草、四季春、鳳仙花,除了這四種,我們還可以種雞冠花、勛章菊、江西臘等很多草花,只要稍加管理,就可以養出一片花海來。
5. 在古詩詞中,花有哪些指代詞
1、菊花:黃花
出處: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宋代:晏幾道
譯文:林葉轉紅,黃菊開遍,又是晚秋時節,我不禁想念起千里之外的遊子來了。天邊的雲彩不斷向遠處飄去,歸來的大雁也沒有捎來他的消息,不知道遊子的去處,能往何處寄書呢?
2、梅花:暗香
出處: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宋代:王安石
譯文: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3、蓮花:芙蕖
出處: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賞牡丹》唐代:劉禹錫
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4、牡丹:名花
出處: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唐代:李白
譯文: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常常使得君王滿面笑容不停觀看。
5、水仙花:凌波仙子
出處: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宋代:黃庭堅
譯文:凌波仙子塵土沾上羅襪,在水上輕盈地踏著微月。是誰招引來著斷腸的驚魂,種成了寒花寄愁絕。
6. 甄嬛傳:為什麼玉嬈說甄嬛用鳳仙花染指甲甚好,而甄嬛只是笑了笑,為什麼
甄嬛回宮後生下雙生子,皇上大喜,不僅同意了蘇培盛和瑾夕的好事,還將甄氏一家從寧古塔里接了回來,於是又讓甄嬛的妹妹玉嬈過來陪陪甄嬛。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甄嬛輕笑的原因還有哪些,
7. 古代人用什麼染指甲
古代婦女又以染紅指甲為美。唐李賀《宮娃歌》:「蠟光高懸照紗空,花房夜搗紅守宮。」說的是宮中有專門的花房,宮人連夜在燭光下搗花趕制染指甲的塗料。詩里提到的「守宮」,原指蜥蜴中的一種,又名壁虎,因它經常守伏在屋壁宮牆,捕食蟲蛾,故名守宮。
晉人張華在《博物志》中曾記載了一種利用守宮的奇怪方法,說的是用器皿養守宮,喂以硃砂,守宮食後,通體變為赤紅,喂硃砂滿七斤後,用杵將它搗碎,點在女人身上,可檢驗女人是否保持貞操。如是處女,紅色終身不滅,反之,即刻消失。這一跡近巫術的玩藝本與染指甲並不相干,只因製取染指甲材料的方法與它相似,人們便把它們搞混了。
原來,舊時沒有化學油脂,染指甲用的是一種草本植物鳳仙花,李賀詩中的花房搗守宮,這守宮實指鳳仙花。關於這一點,是不應有疑問的,因為張華《博物志》所言,太過虛誕(筆者懷疑,似是從「守宮」一詞的字面上另一層意思,即宮又可指子宮,從而望文生義編造出來的),在實踐中行不通,後世也只見於小說家言。宮人搗鳳仙,是為宮中婦女妝飾用的。所以元代楊維楨有詩雲:「夜搗守宮金鳳蕊,十尖盡換紅鴉嘴」恰可證明。
鳳仙花又名金鳳花,這都是形象的稱呼。鳳仙花於枝椏間開放,花大型,多側垂,其中不少品種形如飛鳳,有頭有尾,有翅有足,遂得此名。鳳仙花染指甲的方法,南宋周密《癸辛雜識》有較詳細的說明:
「鳳仙花紅者,用葉搗碎,入明釩少許在內。先冼凈指甲,然後以此敷甲上,用片帛纏定討夜。初染色淡,連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冼滌不去,可經旬。直至退甲,方漸去之。」
文中說用葉搗碎,實則其肉質的莖都是可用的。加明礬是最重要的發明,因它能起到媒染劑的作用,在指上形成一層膠質,否則是無法染上去的。在今天看來,這自然是一種土法。但這種土法一直流傳到現在。近有一作者於報上載,她在崑山小學讀書時,就常見到班上的女同學爭相為之。方法一如上引之法,只是她們用的是花瓣,加上明礬搗成汁,塗於指甲上,初為淡紅,經反復數次成深紅,可保很久不褪色。
由於鳳仙能染指甲,歷代詩人見了它往往都會提到此事。如「金鳳花開色最鮮,染得佳人指頭丹」(明徐階),「金盆夜搗聲相應,銀甲春生色更宜」(明瞿佑),「閑摘秋花搗蟬蛻,殷紅醮甲玉摻摻」(明嚴易),「染指色愈艷,彈琴花自流」(清呂兆鱗)。再看元代女詞人陸綉卿的《醉花陰》詞:
「曲闌鳳子花開後, 搗入金盆瘦。銀甲暫教除, 染上春纖, 一夜深紅透。 絳點輕濡籠翠袖, 數顆相思豆。曉起試新妝, 畫到眉彎, 紅雨春山逗。」
鳳仙花原產中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它好溫暖,不耐寒,主要生長在我國南部,現各地都有栽培,為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植株一般高不及一米,夏季開花,花期很長。花色不一,有紫紅、朱紅、雪青、玫紅、白及雜色。品種很多,可分單瓣和重瓣兩大類。重瓣按花型可分為薔薇型、山茶型和石竹型。此花歷史相當悠久,晉代已有栽培上的品種變化。據說,晉人謝長裾見了鳳仙花,叫侍兒取來葉公金膏,用麈尾蘸了膏,向花瓣上灑去,折下一枝,插在倒影山之側,第二年,此花金色不去,都成了斑點,大小不一,如同灑金,即名此花為倒影花。
鳳仙花因可修飾指甲,人們又稱它為指甲花。但此別名極易與另一同名木本的指甲花相混。
木本指甲花為千屈菜科散沫花屬落葉灌木,花如桂,故又稱香桂,高可達六米,花開於夏季,花極芳香,顯然與草本的鳳仙花不同。指甲花原產美洲熱帶,晉人嵇含《南方草木狀》說它與耶悉茗(即素馨花)、茉莉花一起是從大秦國即歷史上的羅馬帝國移植到中國的南海郡(今屬廣東,治所番禺,即今廣州市)。嵇含介紹它時稱為指甲花,別名散沫花,可見當時人們也是用它來染指甲的。
此花由於極不耐寒,長期局限於我國南方的熱帶地區,大概在唐代仍然如此。唐段公路《北戶錄》載:「指甲花,花細白,絕芳香,番人重之。」其實指甲花所開之花常見的不單有白色,還有玫瑰紅和硃砂紅,但不論紅、白,取其葉均可製作紅色染料,染出來的指甲紅過鳳仙。只因它種植難於鳳仙,實用性便大打折扣,也就遜於鳳仙花了。明清時期,江南已多植指甲花,抗州諸山中尤為常見,這在高濂《草花譜》、陳淏子《花鏡》中都能得到證明。
指甲花不單製作染色劑,它的花因極香而被福建人稱為七里香。《仙游縣志》載:「七里香,樹婆娑,略似紫薇,蕊如碎珠,紅色,花開如蜜色,清香襲人,置發間,久而益馥。其葉搗可染甲鮮紅。」大致可認為是指甲花。南方人常把它放在襟袖間,或簪於發際,由於花姿優美,也作盆栽觀賞。
可見,鳳仙花與指甲花完全兩碼事,於是鳳仙又被人易之為指甲草,以示與木本的指甲花相區別。
愛美之心,女子尤甚,本屬尋常。鳳仙花也好,指甲花也好,把指甲染得鮮紅如血,說是漂亮,卻未必人人首肯。清初李漁就反對說:「鳳仙……若雲備染指甲之用,則大謬矣。纖纖玉指,妙在無瑕,一染猩紅,便稱怪物。況所染之紅,又不能盡在指甲,勢必連肌帶肉而丹之,迨肌肉褪清之後,指甲又不能全紅,漸長漸退,而成欲謝之花矣。始作俑者,其俗物乎!」
李漁所崇尚的是天然去雕飾,這也是一種審美觀。就如同今人對待婦女是否佩戴金玉首飾為美一樣,看法竟可截然相反,自不必強求一致。
8. 古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七夕節古代人在做什麼
導讀:七夕是傳統節日,自然從古就有,雖然現今我們也會過流傳下來的七夕習俗,但是古代時候過節氛圍更濃,活動更豐富。那麼,古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七夕節古代人在做什麼呢?想知道就來瞧瞧我的介紹吧。
古代七夕節有哪些風俗
拜魁星
根據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須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款款行時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奇。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
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很滿意,就錄取了他。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
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
七姐誕
廣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參加,但新婚後的新娘在過第一個七夕時,要舉行一次「辭仙」儀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時,除了牲醴、紅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還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與姑娘節離別之意。
據《廣州市志》卷十七所載,初七日,舊俗還有女子泛舟游石門沉香浦的活動。遊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裝飾,稱為花艇。她們信此日為「仙女淋浴日」。石門浦水質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時返照兩山,有時會像海市蜃樓一樣在天空出現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運氣看到奇最的出現,故姑娘們七夕游石門沉香浦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很是熱鬧,也成了一個節日的習俗。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志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不僅可以年青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盡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系。
婦女洗發
婦女七夕洗發,也是特別的習俗。在湖南、江浙一帶都有此記載。例如湖南湘潭地區《攸縣志》:「七月七日,婦女采柏葉、桃枝,煎湯沐發。」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與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發。這項習俗,大約和七夕「聖水」的信仰有關。人們認為,七夕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銀河水一樣,具有潔凈的神聖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孫(即織女)聖水」。因此女性在這天沐發,也就有了特殊意義,代表用銀河裡的聖水凈發,必可獲得織女神的護佑。
還流行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傳說七夕節時的露水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七夕節古代人在做什麼
1、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著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2、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3、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於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稟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
4、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於月光下擺一張桌子,於案前焚香禮拜後,朝著織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
9. 哪些花朵可以食用又可以起到裝飾作用
櫻花,可治療止咳、平喘,且具有嫩膚、增亮膚色的作用,是護膚品原料之一。食用方法:櫻花不僅可以泡茶,還可做成櫻花醬,櫻花蜂蜜,配麵包食用。
梨花,主治消渴、熱咳、痰熱驚狂、便秘等。是美容的特色,可去除面部的黑斑。食用方法:梨花,含豐富氨基酸、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礦物質,可炒食、涼拌和做湯。
桃花,味甘、辛,入葯有活血、通便的功效。將花瓣泡茶,使人體散發香氣。食用方法:桃花粥:桃花30g,糯米200g,蜂蜜20g,柿霜餅30g。將糯米加水煮開;待糯米爛熟時,將桃花、蜂蜜、柿霜餅加入攪勻,稍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