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杜鵑花
『壹』 杜鵑花夏天怎麼養
杜鵑花屬中性花卉,喜溫暖、半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要求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黃土)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間,忌用鹼性或黏性土壤。適宜生長溫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陽防曬,冬天要防凍保暖,最好移入室內,特別是西洋杜鵑等比較嬌嫩的杜鵑,更要重視養護。現將筆者幾年來栽培杜鵑花實踐經驗體會,介紹給大家參考:
1.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復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適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採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氣流通,另一方面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貳』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叄』 變形計杜鵑是哪一季哪一集
1.變形計有杜鵑的是第11季,具體是哪一期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大部分都是有楊杜鵑的。變形計講述了一個個叛逆的孩子進入農村去感受純朴農民的親情和溫暖,並且感化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聽話懂事,也是一個讓人們看見孩子是需要父母親的關愛,而不是所謂的金錢支持的節目。
2.在節目中,你不僅要站在對方立場去設想和理解對方,你還要去過對方的生活,真正體驗對方世界的大小風雲,品察對方思想最微妙的情緒觸動。「體驗不同人生,達到改善關系、解決矛盾、收獲教益的目的。變形計是可以將一些不太聽話的孩子們改善的節目。
『肆』 請問有沒有人知道杜鵑花要怎麼養需要注意的是什麼
1、合適土壤
在種植杜鵑花時需要選擇合適的土壤。杜鵑花適合生長在營養含量較為豐富、排水性較好的土壤中,所以在種植杜鵑花時最好使用微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土質較為疏鬆的腐殖土,並且在種植後需要定期的疏鬆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氣性。
2、適當養分
杜鵑花在生長的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較大,在養護杜鵑花時也需要為植株提供適當的養分,提高植株的生長速度。同時在為植株提供養分時需要注意施肥方法,可以將肥料直接添加在土壤中,也可以將肥料稀釋後噴灑在葉片上。
3、適宜水分
杜鵑花適合生長在較為濕潤的環境中,所以在養護杜鵑花時也需要為植株提供適當的水分,保持土壤處於濕潤狀態。同時在為植株提供水分時需要注意水源選擇,一般可以使用礦物質含量較為豐富的河水或者井水澆灌植株。
4、充足光照
杜鵑花在生長過程中對光照的需求較大,所以在養護杜鵑花時還需要為植株提供適當的光照,讓植株可以正常的進行光合作用。同時在為植株提供光照時需要注意光照強度,一般在春秋季節可以為植株提供全天的光照,在夏季則需要為植株遮陰。
『伍』 關於杜鵑花的特徵
杜鵑花屬種類繁多,來形態各異。由大源喬木(高可達20m以上)至小灌木(高僅10cm--20cm),主幹直立或呈匍匐狀,枝條互生或輪生。分布於歐洲、亞洲及北美洲,以亞洲為最多。它與西洋杜鵑的區別是:形體相對更矮小,花型相對更小。
『陸』 養了幾次杜鵑花存活率很低,大樹的杜鵑花怎麼栽才容易活
發芽所需養料,完全由老樁根部自身儲存供應。養過杜鵑老樁的花友會發現,即使老樁三年不發根,新芽依然會不斷萌發。但是,發芽並不表示老樁已經成活,這種狀況,叫作假活。如果春季在3月上盆或換土,栽植或換土後澆一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要及時澆水,3月開始加大澆水量,尤其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
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發芽點以及老樁自身的水分蒸發,以便於後期的芽點更好的生長,更利於成活。修剪完枝條後,最好把枝條的刀口用愈傷膏或者是錫箔紙密封,以防干腐。
千萬不能傷了毛細根。因為毛細根是輸送和吸收水分的。俺吸收養分呢。他像頭發絲那麼細。但他對楊山紅的主根是起著,非常重力輸送養分作用,第2點。把杜鵑下山樁挖回來的時候。不能放太陽下暴曬,但是又不能完全放在室內,每天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射,直至長出新芽,膜不可去掉,等新芽老化,再長出側枝,則時候才是樹樁真正生根成活了。
『柒』 關於養杜鵑花的問題
1、適量澆水
需要注意的是,杜鵑花的根系多為毛細根,平時在澆水的時候不能用大水猛澆,如果淋了雨,也要及時的排水,防止根系腐爛。在春秋兩季可以1~2天澆一次水,夏季高溫時可以早晚各澆一次,澆水的時候最好用噴灌的方法,這樣更利於植株的吸收。
2、光照充足
杜鵑花喜歡半陰的環境,平時可以將其放在陽光散射充足的地方。杜鵑花懼怕強光,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適當的蔭蔽通風。光照過強可能會灼傷葉片,導致葉子乾枯死亡。
3、改善土質
杜鵑花喜歡在微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長,土質要肥沃疏鬆,有良好的透氣排水性。所以在養護的時候,要經常的進行鬆土工作,如果PH值偏鹼的話,可以在澆水的時候加入硫酸亞鐵溶液進行改善。
4、合理施肥
杜鵑花在花謝之後,施加的肥料以氮肥為主,每隔一個月施一次肥即可。在杜鵑花開花之前,要多施加磷鉀肥,施肥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量,千萬不能燒根。
5、換盆修根
在杜鵑花開花之後,可以進行適當的換盆換土,將整個植株從花盆中脫出來,可以用水將根繫上的宿土沖掉,然後將一些失去活力的老根以及爛根修剪掉,再配製肥沃疏鬆的土壤,重新栽種。
『捌』 楊杜鵑變形後家裡現狀怎麼樣
在參加完《變形計》回到農村之後,也許是來自城市的一種激勵,楊杜鵑的成績突飛猛進,她的班主任也說在參加節目之後,楊杜鵑現在在班級都是名列前茅。
芒果V基金還在她所在的學校捐助修建了一間音樂教室,讓學校的孩子們更好地上音樂課。
兩年過去了,杜鵑長大了不少,照片里看起來自信了許多,她還給新一季的節目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希望變形計能夠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也住院祝願小杜鵑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楊杜鵑:
楊杜鵑是2015年《變形計》第十二季「青春的方向」的農村主人公,從小她就擁有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希望能夠成為一名音樂老師。
節目中她互換到北京的林依輪家生活。林依輪在發現了她唱歌的天賦之後,想出了各種方法幫她學習音樂。奶奶教她發音,弟弟糾正英語,最終幫助她在校園的文藝表演中成功地演唱了《紅河谷》。小杜鵑的淳樸善良還有對夢想的執著,感動了很多人。
『玖』 北方的杜鵑花怎麼養呢
花花得知很多的花友在養花的時候,有很多的新手都是交學費去怎樣學習養花,其實不用這么的費事,這里有花花給大家傳授一些養花的經驗,還能時不時的帶來一些樂趣。
最近花友問的比較的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去養護杜鵑,花花今天在這里整理了一下,講一講杜鵑養好的經驗,直白的說,養好杜鵑花,還是要注意四點問題,那接下來花花就具體分開來細講一下。
現在的這個時候,一般不要開窗戶,不然就會出現杜鵑花風幹掉落的情況,不敢養杜鵑花的花友可以試試花花的方法,可能會幫助到你。
『拾』 有關杜鵑花資料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版咯血,染紅遍山權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等,花色繁茂艷麗。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
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10)楊杜鵑花擴展閱讀:
養護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