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江西萍鄉萬畝杜鵑花

江西萍鄉萬畝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2-09-03 13:14:06

❶ 江西最有名的花是什麼

江西這個地方的杜鵑花被譽為江南一絕,沒有比這更美的了
巍巍八卦北高峰,萬畝芳菲一片紅。最近江西贛州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因為高山杜鵑盛開而走紅。這個地方就是江西贛州石城縣八卦腦景區。這里最有名的就是杜鵑花,被譽為「石城勝景,江南一絕」。
八卦腦是贛州石城與撫州廣昌的界山,因為石城境內的八卦腦開發的好,也宣傳的好,一般說八卦腦都會說是贛州石城的。因此,八卦腦風景區就成了石城旅遊勝地,最佳風景區之一。
八卦腦風景區位於石城縣高田鎮新坪村,座落在石城縣東北部,距縣城33公里,佔地面積約34平方公里,周圍有牙梳山、金華山等風景點。海拔1314米, 與金華山、牙梳山、雪峰山、牛牯崬五峰鼎立,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熱資源豐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
八卦腦山上有萬畝天然草場,是典型的高山草甸,寬廣遼闊,牛羊成群,古木叢生,與藍天白雲渾然一體,風光無限,尤其是每年4、5月份期間,草場周邊滿坡的百年野生杜鵑花盛開,千紅一山,萬畝花海,如火如荼,奼紫嫣紅,是一個花的世界、草的海洋。
杜鵑花,也叫映山紅,又叫迎春花,是中國的名花,也是江西省的省花。因此在八卦腦景區你會發現杜鵑花別樣景緻,杜鵑、草甸、藍天、白雲融為一體,走進八卦腦景區就宛如走進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畫卷。
相傳相愛的兩個人如果能從山腳堅持登到山頂,就意味著兩個人能白頭偕老,一生一世在一起。現在正值萬畝百年高山野生杜鵑花競相綻放時節,四面八方遊客紛至踏來賞花。
行走在高山草甸上,高山上的杜鵑花枝招展,漫山遍野,形成一片紅、綠相間的花海,與高山叢林交相輝映,散發出的陣陣清香,讓前去遊玩的遊客們游盪於花海,放飛心情,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並不時用手中的相機或手機記錄下這如夢如幻的美麗瞬間。
看完這些美圖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八卦腦看看?沒關系,五一小長假馬上就要來了,給大家推薦一下旅遊路線:從石城縣城出發,經縣城至高田公路、高田至新坪公路、新坪仙山排至盡食下沙石公路,全程約41公里。
抵達八卦腦半山腰高峰水庫,可游覽觀賞水庫風景,而後徒步邊登山邊欣賞路兩旁的風景,尤其是路兩邊和山間的杜鵑花枝招展,艷麗無比,非常漂亮。登山大約1小時左右,就可以登上八卦腦山頂,在山頂你可以盡情的欣賞這萬畝杜鵑花,放眼望去,滿眼翠綠鮮紅,一派生機。

❷ 百里杜鵑花園在哪個省

貴州 貴州省被稱為「公園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其面積廣大的喀斯特地貌,使貴州形成以山、水、洞「三奇」而著稱的自然風光,而在貴州西線的旅遊景點中,更有一枝奇葩與貴州特有的奇峰、飛瀑、溶洞一樣吸引遊客前往,這就是位於貴州省大方、黔西兩縣交界處的「百里杜鵑」。百里杜鵑是一個舉世罕見的原始杜鵑花林帶,綿延50多千米,寬約 1千米 ~ 5千米 ,大致呈西北—東南向貫穿兩縣四個區八個鄉的地域,總面積130多平方千米,被譽為「百里杜鵑花園」,現為國家森林公園。在這個天然的大花園中,各種杜鵑花形態各異、品種繁多。主要有赤如丹砂的馬纓杜鵑、雪白的大白花杜鵑、樹形杜鵑、映山紅、露珠杜鵑等28種,分布在七八個花區,各區自成風格、各領風騷。黔西縣金坡鄉大坑洞一帶是杜鵑花集中區之一,主要為馬纓杜鵑、樹形杜鵑、露珠杜鵑、大白杜鵑等,每年四五月杜鵑花盛開時節,登高遠望,可見一山的紅杜鵑連著一山的黃杜鵑,山上則紅黃相間,漫山遍野花團簇簇,無比艷麗,就像置身於花海之中。杜鵑花另一集中的分布區在大方縣的普底,這里除馬纓、露珠杜鵑外,還有淡紅紫色的迷人杜鵑、錦綉杜鵑等。在清代編撰的《大定府志》中,就有「黃坪十里杜鵑」的記載,黃坪十里杜鵑花是百里杜鵑花區的縮影、代表和精華,這里花色豐富,五彩繽紛,殷紅的如馬纓,鵝黃的如團扇,銀白的像粉球,淡紫的似玉盤,樹高者十多米,矮者不足盈尺,千朵花樹比比皆是,萬朵花樹隨處可見,真是琳琅滿目,萬紫千紅,氣象萬千。大方縣境內的九龍山也是杜鵑花較多的地區,而且這里的杜鵑花也自有特色。面對這一片舉世罕見的原始杜鵑花林,人們對其成因倍感興趣,原因則與這里的土壤、氣候、地貌有關。生活在貴州西部特別是煤礦附近的人都知道一個規律,即杜鵑花往往生長在煤山上,在大方縣金坡大坑洞的岩壁上留有清代無名氏的古詩:「千峰疊奇嶂,烏金底下藏,杜鵑花似海,蠻山流異香」,百里杜鵑花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二疊系地層,多為泥岩、頁岩、砂質頁岩夾煤層,是大方、黔西縣主要的產煤區,說明煤炭與杜鵑花之間的確有著必然的聯系。經研究表明,煤系地層的岩石抗風化能力弱,在雨水作用下,可溶性的鹼性物質易被水淋溶,剩下大量的二氧化硅和鐵鋁物質,土壤類型以山地黃壤和山地黃棕壤為主,PH值為4.5~6.5,土層較深厚,這種酸性土壤是最宜於杜鵑生長的土壤條件。與馬尾松、鐵芒萁、油茶一樣,杜鵑花也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氣候條件是百里杜鵑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花區處在北緯27°10′~27°20′之間,年平均氣溫約 11.8℃ ,最熱月均溫約 20.7℃ 。最冷月均溫約 1.6℃ ,年平均降水 1180毫米 ,年雨日多達220天,年均陰天日數為235天,陰天多,晴天少,氣候特徵是溫涼濕潤、多雨霧,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別適合喜歡陰濕溫涼的杜鵑生長。這里的地貌條件更適合杜鵑的生長。貴州是一個急劇上升的高原,西高東低,杜鵑花處於黔中平原向黔西高原過渡的斜坡地帶,為高原山地的一系列低緩丘陵,區內海拔一般在 1500米 ~ 1800米 ,最高峰九龍山海拔 2026米 ,相對高度不大,坡度平緩。而且百里杜鵑正處於六仲河、鴨池河與赤水河的分水嶺地帶,分水嶺還未完全受到河流切割破壞,仍然保持著原始的剝夷面狀態。剝夷面是地殼長期較穩定狀態下的原始高原面,在地殼相對穩定時期內,土層沖刷少,土壤發育好,土層厚,為這里的杜鵑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無疑,百里杜鵑是大自然賜予人們的一份珍貴禮物,保護杜鵑灌叢的生態條件,讓杜鵑花年年綻放,讓更多的人分享這一美麗景色,讓杜鵑林區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這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❸ 萍鄉的市花是什麼花啊

萍鄉屬亞熱帶來季風氣候區,自
光熱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
全年日照時數約1600小時,無霜期270天。
氣候適合杜鵑花生長,因而萍鄉的杜鵑花遍布,故被選為市花。

❹ 大珠山的杜鵑花是什麼花

大珠山萬畝野生杜鵑花是春天最爛漫的景觀,也是青島春天最靚麗的風景線,為推動青回島西海岸答旅遊發展,展示黃島新區的秀美景觀和嶄新形象,進一步擴大黃島對外影響力和知名度,特舉辦2013′青島大珠山杜鵑花會。策劃方案如下:
一、節慶名稱
2013′青島大珠山杜鵑花會
二、節慶時間
2013年3月30日—5月31日
三、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黃島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黃島區旅遊局
協辦單位:青島大珠山風景區

❺ 到哪裡去看杜鵑花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內1985年5月,杜鵑花被容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❻ 萍鄉養什麼花比較適宜,代表的市花和市樹是什麼

萍鄉非常適合茶花,菊花,風信子,臘梅,綉球花,杜鵑花是市花,市樹是香樟樹。

❼ 五一全國賞花地圖來了,哪裡的花海最美最富有吸引力

最好看的地方就在新疆,而且在新疆有大片的杏花,而且有杏花谷,所以說在這個時候如果選擇去旅遊,那麼一定是非常的漂亮,而且裡面也有薰衣草,薰衣草更加是一個非常壯觀的景色。

❽ 看萬畝杜鵑花海開成一片,感受春花浪漫,如詩如畫

"人滿為患"這個詞語,用來形容青島大珠山風景區的遊客量,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每當三月份杜鵑花開時,萬畝的花海連成一片,整座山體在花海的映襯之中奼紫嫣紅、層層渲染,又或是漫山遍野、星羅布局,好不美觀,其規模之盛大令人震撼。

青島市是一座臨海城市,氣候溫和無比,無疑是最適合踏春的去處。這里不僅擁有著多種多樣的 旅遊 文化、自然資源,還有著許多有趣獨特的活動節日,而大珠山的景觀之秀麗、風貌之盛大,足以令人在這個春日之中沉醉許久,這遍布滿山道的擁擠人群便是最好的證明。

大珠山具體位於靈山灣和古鎮口灣之中,可謂是坐享天成,其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自然景觀秀麗多彩,尤其是遍山的野生紫紅色杜鵑花,以及其濃厚的人文文化精粹,都使其一年四季的風光靚麗如初。而這里之所以聞名於天下的最大原因之一,便是其杜鵑花景觀,只有來到了這里,才能夠真正感受到"春花爛漫"這個詞的意境。海風溫柔拂過開滿杜鵑的樹梢,再輕輕帶過人們的臉頰,那種感受宛如置身於仙境之中,飄飄欲仙、如詩如畫。

整座山的杜鵑花完全是純天然野生的,所以生命力極其的頑強,無論是陡峭的山壁,還是凹凸不平的山塊、石壁之間的縫隙,以及艱險的山腳之下等等地方,只要能夠有一絲陽光和雨水的滋潤,杜鵑就會充滿生機,勃勃向上。

此外,由於杜鵑花的花期相比於其他花相對較長,一旦盛開便可以持續兩個月之久,因此,這里的准確花期為三月至五月,期間慕名而來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在上山觀景的時候也是排隊前進、摩踵擦肩。要說這里最令人不滿意的地方,便就是因為遊客太多,不過雖然行動會有些限制,但觀賞景觀絲毫不會被此影響。

每年的這個時候,遠遠望去,整座山上一片深紅,這花簇團團緊擁,由山腳到山頂,一路繁花相伴,充滿自然 歷史 感的石階、隨風散落飛舞的花瓣,縱然是仙境也不過如此,美麗的令人忘卻歸返,若在此處擇一隱居,那便是此生最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這樣的盛大景觀在別處再無第二處可尋,年年花開,但年年不同,此種盛況也讓其擁有了"春來飛紅第一山"的美譽。的確,在這里踏春的感受要遠比其他的景觀更為震撼,滿山的花帶給人滿眼的春意柔情,而與綠叢紅綠相間,則給人一種盎然生機、生生不息的頑強感受。這萬畝花田之美,沒有親眼領略過的人斷然不會有如此的深刻體會,這里的春天,迎春之意盛情難卻。

從上往下俯視整個山體,整片景觀連起來宛若一條由花組成的萬里瀑布,一陣風吹過,整條瀑布似乎巨浪翻湧,聲勢宏大,一路涌過山腳,這無疑是這輩子見過的最真實的"花海波浪"了;站在山頂之上,遠觀還可以觀賞到海景,坐在那裡,靜靜的享受著海風的吹拂,貪婪地嗅著杜鵑花的芬芳,看著山腳的遊客悠悠地走上山頂,一時間所有的煩惱都拋之腦後,眼前、腦海里只有這如天堂般的美景。

春天,對於一些忠實驢友來說,就是一個決不能宅在家中的時期,而大珠山的春景聞名中外,他們則更是不能錯過的,不知道正在看文的你是否也心動了呢?

❾ 江西省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 廬山

特色景觀(重點推薦,本人去過兩次,兩次的感覺都不同,第一次趕上了大霧,騰雲駕霧一般;第二次天氣不錯,正好看日出,廬山上很難有這么有的天氣。)
廬山三絕:
1)瀑布
廬山有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俗稱「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的三疊泉,落差155米,崖石所阻,分成三折,每折各具特色,還有被巨石的刀鋒分成五股的烏龍潭以及幽深靜謐的黃龍瀑。
2)雲海
廬山的雲霧變化莫測,時而如煙,時而如海,時而如棉花,團團簇簇,靜止不動,忽而又似波濤滾動洶涌。多數時候雲霧保持潔白無暇的面貌,當日出日落之時,霞光會為白雲披上了燦爛的綵衣。而含鄱口、五老峰等地則是觀雲海的好地方。
3)絕壁
一處絕崖,一處峭壁,下臨萬丈山澗,面對千仞削壁,陡峭雄奇,崢嶸嶙峋,觀賞絕壁當數龍首崖、石門澗。

2、 婺源

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鄉村",這里有保存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它就像是一幅未乾的水粉畫,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處處都散落著可以謀殺膠卷的美。
特色景觀
1)油菜花海
每年的三、四月份,就是婺源油菜花飄香的時節,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齊齊盛放的時候是這里一年中最美的時光。不同於其他很多地方的油菜花,婺源的油菜花有另一種意韻:群山如抱,藍天碧水,在蔥蘢的綠色掩映中,粉牆黛瓦的徽州民居鱗次櫛比,一個個古老村落點綴在廣闊的油菜花叢中,爭相輝映,如同一幅花黃柳綠的水墨丹青。

2)嫯源四古:
一古--古建築
婺源古代屬於徽州所轄,所以這里的民風民俗與現在的皖南地區非常接近,保留了大批古樸典雅的徽派古建築,古祠堂、官邸、民居、書齋、戲台、廊橋、亭閣、寶塔等遍布全縣。那些白色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顯得寧靜而幽雅。李坑、延村、思溪、桃溪等明清民居群被建築學家稱為"古建築博物館".
二古--古溶洞
位於靈岩國家森林公園內的靈岩石窟群有大小溶洞36個,洞內泉潭參差錯落,有數百個上佳景點,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到過此洞,至今仍保留著"岳飛游此"、"吳徽朱熹"等題詞2000多處,為國內罕見。
三古--古樹
遍布鄉野的名木古樹,為婺源又增添一份古韻。漢代的苦櫧、隋朝的銀杏、唐代的香樟、北宋的紫薇、南宋的牡丹、明代的香榧以及其他歷時千餘年的紅豆杉、楠木、柳杉、羅漢松、刨花楠、黃檀至今仍然長得亭亭蓋蓋。在婺源的古樹中,最有名的是被稱為"江南第一樟"的虹關古樟和朱熹親手栽植的巨杉。
四古--古文化
婺源是理學大師朱熹的故里,還出過文學家朱弁、皖派篆刻創始人何震、朴學家江永、鐵路專家詹天佑等名人。此外,李白、黃庭堅、宗澤、岳飛等人也曾到過這里,留下許多遺蹤可尋。據史書記載:從宋至清,婺源全縣考取進士的有550人,出任仕宦者2665人,到明清朝更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事。縣中文人學士的著作達3100多部,其中172部計1487卷被選入《四庫全書》,所以有"書鄉"之譽。婺源古屬"吳楚分源"之地,民風古樸,鄉情濃郁,各種民俗都體現了婺源"敬、和、儉、靜"的道德傳統。

3、 龍虎山

龍虎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傳喻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於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雲錦。自後,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特色景觀:
上清宮
上清宮始建於東漢,原為張道陵修道之所,整個建築布局呈"八卦"形,重檐丹檻,彤壁朱扉,顯示出道教宮觀建築的獨特風格。
瀘溪河
龍虎山下的瀘溪河,把上清宮、天師府、龍虎山、仙水岩連成一體,形成了龍虎山旅遊觀光的道教朝覲的最佳線路。坐上瀘溪竹筏,藍天、白雲、碧水、丹山盡收眼底,有"山在水中,水在山中"之感,真是"兩岸奇山觀不盡,一江秀水若畫屏".
懸棺
懸棺遺址位於仙水岩一帶。臨水懸崖絕壁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岩洞,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岩墓懸棺,其葬位高度為20-50米。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
無蚊村
位於瀘溪河東岸仙水岩景區的許家村,共有50來戶人家200餘人,據載為許真君的後裔。該村依山傍水,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可是村裡卻有一奇特現象,就是沒有蚊子,因此被稱為"無蚊村",是極為理想的避暑勝地。

4、 武功山

1638年,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冬遊武功山。為山中奇景所陶醉,寫下了《游武功山》:「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嶺堪比武功山。觀日景如金在冶,遊人履步彩雲間。」武功山游記理所當然地成為《徐霞客游記》中的一部分,因而名聲鵲起,成了文人雅士,僧侶道人游覽憑吊的勝地。
特色景觀:

穿雲石筍(石筍雙峰)
兩尖岩如一對春筍,從深谷中挺拔而出,直插雲表,高約260多米,這一奇特景點取名為「穿雲石筍」,又叫石筍雙峰。它源於一個神話傳說,說是有一對戀人殉情而變成這雙石峰。話說在槽嶺這里有個青年叫石仔 ,一位姑娘叫小翠,兩人相親相愛,小翠家裡是財主,父母不準女兒嫁給窮小子石仔,並千方百計進行阻擾。一天,石仔和小翠相約來到山岩上手拉手含淚地說:今世我倆不能成為夫妻,就來世再做夫妻吧,於是雙雙跳下了深淵。後來,深淵中長出了這兩座石筍峰,當地百姓稱為石筍雙峰,高一點的山峰是石仔,矮一點的是小翠。

武功山神
前面危崖陡起,高二十餘丈。崖頂到崖腳,活脫脫一個人的面部。崖頂幽深的茅草,就是山神飄逸的頭發;崖面岩石突兀,頗似人的額、眼、鼻、口、耳五官有稜有角,清晰可見;崖腳一石突出,恰似供人拜祀用的神台。山神斜對面100米處,聳起一岩,岩平如砥,上可坐十餘人,天生一個觀景台。在這里,山神的神韻氣質,盡在遊人眼底。

巨型靈芝
位於大王廟景區。主要特色:有大小兩棵依附在一棵古樹上,大的直徑約1米,高約0.5米,小的如草帽大小,已生長100多年,世界上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活體靈芝。

古祭壇群
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武功山最富特色的人文絕景之一。地處武功山金頂海拔1900米處,屹然傲立於湘贛邊界。四座朝向各異、建築風格獨特的石壘祭壇,自從三國東吳初年創建開始,至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四座石頭壘成的祭壇,各有不同名稱。一為葛仙壇;一為汪仙壇;一為沖應壇;一為求嗣壇。

5、 三清山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是華夏大地一朵風景奇葩。她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被國際風景名家譽之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
特色景觀:

司春女神
司春女神位於南清園東北部,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180餘米,通高86米。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發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傳說女神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世人認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又稱之為「司春女神」。

巨蟒出山
巨蟒出山位於南清園北部,三清山標志性景觀。海拔1200餘米,相對高度128米,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但經過億萬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碩大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

猴王獻寶
猴王獻寶位於西海岸景區西北部。猴王身高約7米,端坐懸崖之上,手捧寶物,凝神觀看,憨態可掬。

玉女開懷
玉女開懷景點位於南清園。玉女開懷是三清山至純至美的象徵,堅硬石峰卻呈現出豐腴柔美的形態,舉世罕見,造化之奇可見一般。

老道拜月
老道拜月位於萬壽園內,在日上山莊附近觀賞,山體形似一老道,遙對蒼穹,肅然靜立,悟道求真。每逢皓月當空,老道對月虔誠遙拜。訪客觀之,靜心寧神。

觀音賞曲
觀音賞曲位於南天門群峰之間。由兩座山峰構成,一為觀音像,一為葛洪像。相傳晉代道士葛洪有感於民間疾苦,以琵琶對天傾訴。琴聲感動天庭,觀音下凡探訪合十聆聽,留此法相。此處觀音也是三清山觀音三法相之一。

葛洪獻丹
葛洪獻丹位於南清園景區。道教丹鼎派創始人之一葛洪被奉為三清山的開山鼻祖,在三清山備受尊崇。公元357年至361年,葛洪雲游三清山,在此節廬修道,三清福地至今還留著他當時煉丹留下的痕跡。這座山峰頂部造型酷似一道士手捧葯葫蘆,因而人們以「葛洪」為之名,以作為對開山祖師的紀念。

神龍戲松
神龍戲松位於南清園景區一線天下。山峰石壁上緊貼這一條長蛇,眼睛緊盯著山頂上一顆松樹,似乎和松樹游戲,又似乎在謀劃什麼陰謀。民間傳說這條蛇蟄伏與此,想找機會進南天門,卻被守護南天門的鯤鵬發現,一直苦無良機。

三龍出海
三龍出海位於南清園景區,在禹皇頂觀賞,氣勢最佳。三座造型奇崛的山峰,狀如三條巨龍,從山谷中騰身躍起,橫空出世於雲霄間,大有破空而去之勢。

蒲牢鳴天
原名海獅吞月,位於萬壽園景區。蒲牢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子,喜歡鳴叫,是種瑞獸。此座山峰惟妙惟肖,契合萬壽園祥壽文化主題,寓意吉祥。

6、 井岡山

特色景觀:
十里杜鵑長廊
登上筆架山,只見左右兩側的山脊上,生長著高大而挺拔的杜鵑花樹,形成長達十餘里的杜鵑林帶。這里集生著猴頭杜鵑、江西杜鵑、紅毛杜鵑、鹿角杜鵑、三葉杜鵑以及馬銀花杜鵑。每年春夏之交,杜鵑花盛開,千姿百態,奼紫嫣紅,把整個山巒裝點得如同彩龍玉帶。

十里台灣松
筆架山上素有「十里杜鵑十里松」的說法。沿著杜鵑長廊走,有成片的台灣松。這些松樹平展、剛勁、挺拔、捲曲、盤旋,似鳳凰歸巢,如飛龍人海,有的像蘑茹,有的似大、小松島更是奇松集中的景點。一棵棵台灣松如巨龍起舞,凌空飛騰。

凌空看日出
清晨,遠處天邊霞光萬道,朝陽漸漸露出臉來,似娥眉,似金盤,似火球,金光燦爛,照耀著千山萬水,阡陌田園,充滿詩情畫意。

觀十里雲海
碰上陰雨天氣,可觀數十里的大雲海。有時茫茫無際,猶如波濤萬里的大海;有時雲霧在山頭繚繞,在山谷中翻騰,座座峰巒,似星島,又似航船;有時雲霧峰擁而至,又突然跌落深谷,形成洶涌澎湃的瀑雲;有時朵朵白雲輕輕飄拂,彷彿孤帆遠影。

水口彩虹瀑
水口彩虹瀑,人稱天下一絕,瀑高近百米,每當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的上午九、十點中,在太陽光下,可以看見兩道大彩虹和無數小彩虹,周圍異花怪石、奇峰聳立,更有潺潺流水,配以繚繞雲霧,猶如瓊林仙境,讓人耳目一新。

7、三爪侖 [ 江西.宜春 靖安縣 ]
三爪侖是國家示範森林公園之一,方圓18.2萬畝。風光旖旎、氣候宜人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西省靖安縣境內的九嶺山脈東麓,東臨南昌,北靠九江,距京九鐵路僅50公里,是旅遊避暑的佳境勝地。
寶峰寺
位於靖安縣城東北22.5km的寶峰鎮寶珠峰下,泐潭之濱,為江南著名古剎,在東南亞、日本等地享有盛名。寶峰寺初名泐潭寺,又名法林寺,因其蟠踞在石門山內,故又名"石門古剎"。
虎嘯峽景區

虎嘯峽風景去
虎嘯峽位於噪都鎮港背電站下游,至三爪侖鄉絡家坪景區畫家游,全長約8KM.峽谷兩邊懸崖壁立,無道可攀,長峽曲折幽靜,水流湍急,兩岸原始森林,鬱郁蔥蔥,峽內怪石嶙峋,出神入化,景色十分迷人.景區內有虎嘯峽峽谷漂流,驚險刺激.
北河景區
北河漂流是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首批開發的精典旅遊項目,漂流河流被我省導游基礎知識教材稱為最有前景的漂流開發河段。距靖安縣城20公里,上起千年古剎寶峰寺邊緣的太平洲旁,下至風景秀麗的大梓河。
白水洞景區
白水洞景區位於林海漂流、虎嘯峽漂流、大洞山漂流之間,毗鄰金羅灣度假村,方圓10平方公里,過去是紅十六、十七師浴血奮戰的地方,附近的中國工農紅軍湘鄂贛邊區犁壁山蘇維埃政府遺址依然保存,現在已開發成為三爪侖風景旅遊區一個集原始森林景觀、健身娛樂為主的旅遊景區,分為遊客服務區、生態體驗區和休閑度假區。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茫茫的原始森林,層巒疊嶂、群峰競翠。
盤龍湖景區
碧波盪漾的湖面,各具特色的島嶼,縱橫交錯的港灣,沿岸鬱郁蔥蔥的森林,變幻莫測的湖光山色是該區的主要特色,此間可垂釣,可游泳,可水面泛舟,可登島攬勝,可避暑度假,還可坐上風馳電掣的快艇去體會那種步移景異的絕妙感受,是進行自然山水觀光游,水上休閑娛樂游的好場所。
駱家坪景區
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秀麗,探險漂流驚險,文化遺產眾多是本區的主要特色,區內植被豐茂,環境豐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氣候舒適宜人,有保護完好的駱家坪原始森林,森林類型多樣,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被稱為南方綠色寶庫;
觀音岩景區
觀音岩風景區位於三爪侖國家森林公園的中心地帶,總面積12.133平方公里,其中10平方公里為原始森林無人區,自然景觀非常秀美。區內怪石密布,古木參天,形態各異的瀑布。

❿ 瓦屋山的杜鵑花什麼時候開

杜鵑花期:4-5月,在開花期若是照看得好,杜鵑花就會持續開花一個月左右,繽紛艷麗;若是照看不周,杜鵑花就只能開花一兩周,然後就逐漸的枯萎轉色,所以杜鵑花開花期一定要悉心照料,才保證花繁葉茂。

蕾期應及時摘蕾,使養分集中供應,促花大色艷。修剪枝條一般在春、秋季進行,剪去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弱枝,及時摘除殘花。整形以自然樹形略加人工修飾,隨心所欲,因樹造型。

修剪整枝是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調節生長發育,從而使長勢旺盛。日常修剪需剪掉少數病枝、纖弱老枝,結合樹冠形態刪除一些過密枝條,增加通風透光,有利於植株生長。

(10)江西萍鄉萬畝杜鵑花擴展閱讀: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對杜鵑園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由於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著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

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後,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濕度宜於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

熱點內容
櫻花下沉睡中的公主 發布:2025-09-12 20:57:10 瀏覽:709
大魚海棠唯美圖片配字 發布:2025-09-12 20:47:54 瀏覽:824
梅花頭套筒 發布:2025-09-12 20:39:48 瀏覽:594
批發玫瑰花茶 發布:2025-09-12 20:39:28 瀏覽:980
抽了個情人節限定 發布:2025-09-12 20:31:42 瀏覽:258
禹里鎮櫻花 發布:2025-09-12 20:23:01 瀏覽:622
旬樹盆景 發布:2025-09-12 20:22:22 瀏覽:789
梅花殘雪香 發布:2025-09-12 20:08:14 瀏覽:759
插花掛件 發布:2025-09-12 19:45:20 瀏覽:325
插花色彩的設計 發布:2025-09-12 19:45:07 瀏覽: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