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野生杜鵑花
⑴ 野杜鵑花什麼時候開花
一般野生杜鵑花的花期是每年的4-5月份
杜鵑花品種不同,養護地區不同, 花開時間也不同。大多數情況下花期在4~6月之間,若光照充足,花開可持續一個月。若養護不當只能開1~2周。
再來說一下不同的開花時間,春鵑的花期為4月,夏鵑的花期為5~6月,其他品種介於春夏之間。對於地區而言,北方溫室栽培的杜鵑花,1~2月可開花,露地3~5月開花,海拔較高的環境下7~8月開花。
網頁鏈接
⑵ 誰知道野生杜鵑花怎樣栽嗎
杜鵑是喜酸性植物的代表之一,pH值在5.5至6.5為最佳,喜氣候涼爽、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適宜生長溫度為13℃至25℃,生長期要保持60%至70%的空氣相對濕度,臨開花時相對濕度可達80%左右。
杜鵑喜光,但忌強光直射,春秋適當增加遮光,在盛夏季節要達到遮光70%左右,並經常往葉面上噴水以增濕、降溫,夏季要把杜鵑放在室外養護,以利通風。杜鵑喜淡肥,但忌濃肥,生長期要薄肥勤施,最好是農家肥,如豆餅水、馬蹄掌水及各類蔬菜、雞毛、魚內臟等雜物浸泡發酵後的液體肥都可以施用。杜鵑為須根,纖細又柔弱,所以不能用粘重土,喜疏鬆、透水、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北方可用山泥山、落葉松葉土,或人工配製的培養土及其它腐葉土。花落後要修剪,目的是為了使花型更美及控制花期,剪下的一年生枝條還可以扦插繁殖。
杜鵑花如有葉正面發黃,背面有紅色小蟲點,則為紅蜘蛛危害,嚴重的會落葉,可用40%的三氯蟎醇1000倍液噴霧,七天一次,連續三次可除之。如葉面黃而葉脈仍綠,為缺鐵症狀,可十天左右噴一次硫酸亞鐵溶液,濃度不超過5%,用食醋及發酵好的淘米水也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還有其它症狀如:葉無光澤、紅褐干尖而逐漸擴大,為強光直射且通風不佳、溫度過高所致,可改善環境以防治。若是得了褐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靈、可殺得、甲基托布津等防治。還有葉子發黃或仍很綠,但輕輕一碰枝條、葉便嘩嘩而落,很快落光,此為光線太暗,悶著了;光線太弱、空氣太乾燥、大氣污染等所造成的可看情況防治。杜鵑缺水則萎蔫而低垂,新葉嫩白發黃為長期水大泡根所致,若葉萎蔫,但仍綠而不易落,也有為水大造成的。葉有大小不均或成片的黑斑,多為黑斑病,病菌所致,多因水大、通風差,光線太弱綜合因素所造成了病菌感染,可以改變環境及葯物防治,用葯可以參考褐斑病治法。
⑶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⑷ 野生杜娟花是否屬於國家保護植物
杜鵑花分布廣泛,所以,野生杜鵑花不是國家保護植物。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回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答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為中國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⑸ 什麼品種的杜鵑是先花後葉的
落葉品種的杜鵑不少,如:滿山紅 Rhododendron mariesii,華麗杜鵑 Rhododendron eudoxum 。
⑹ 桂林貓兒山是是廣西第一高峰,它有什麼特色
貓兒山位於廣西東北部,地跨興安、資源、龍勝縣,距桂林市122公里;海拔2141.5米,相對高度1862米,是廣西最高山脈越城嶺的主峰,因山形如貓而得名,是廣西第一高峰,居五嶺之冠,號稱「華南之巔」。境內山高林密,夏涼冬雪,環境優雅,風光如畫,自然景觀兼具雄、險、幽、秀、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陸定一同志譽之為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廬山之幽,峨眉山之秀」於一體,是近年來華南新興的生態旅遊勝地。
貓兒山山體古老,地形復雜。氣候溫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植物種類繁多。隨著海拔的增高,氣溫降低,自然形成不同類型植物的生長地帶.
貓兒山是灕江、資江、潯江的發源地,四季旅遊,各有特色,春天賞花,夏天避暑,秋天登高,冬天賞雪,是游覽、觀光、獵奇、避暑的好地方.
貓兒山獨特的山地環境和氣候條件,形成了許多絢麗的氣象景觀。其日出、晚霞、雲海、煙雨、冰雪都極富景觀價值。山上氣象瞬息萬變,幻化莫測,嶺谷間常常煙霧繚繞,風起雲涌,氣象萬千。春夏多霧時節,如逢陽光斜照,在佛光峰一帶常形成神奇的「佛光」景觀,七色祥光,彩環籠罩,如夢似幻。冬季貓兒山每年都有大雪降落,並伴有霧淞奇觀,山頂處處玉樹臨風,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是嶺南最佳觀雪勝地。
貓兒山是瑤族、苗族聚居地。自然保護區周邊村莊多是瑤族、苗族山寨,瑤苗群眾純朴善良,熱情好客,能歌善舞。他們的干欄式建築,綉花唐裝、彩裙都是別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現貓兒山東麓瑤族群眾建有集吃、住、娛為一體的瑤苑風情竹樓和農家飯店,頗受旅客歡迎。
⑺ 映山紅開花時間是什麼時候
映山紅是我國3個省的省花,8個市的市花,足以說明映山紅的受歡迎程度了。映山紅是一種杜鵑花的野生品種,顏色艷麗,花色繁多,看起來特別的養眼。而且映山紅全株都可以作為葯用,可以說是渾身都是寶。唐代詩人白居易第一次移栽沒有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的詩句,在其晚年才移栽成功,寫下了一首「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的詩句,可見野映山紅還是可以移栽成活的,下面一起來看看怎麼提高野映山紅移栽成活率的。映山紅開花時間通常是在四月份到六月份之間。映山紅花期主要是根據品種來的,不同的品種,或者是不同的氣候等等原因都會應互相它開花的時間,映山紅一年只開一次花,而且開花的時間需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狀況來決定。映山紅就是杜鵑。單株杜鵑花花期一般可以維持兩周,每株杜鵑開花的時間不一樣。春鵑花期四至五月份,夏鵑為五六月份。
映山紅真的很漂亮,那種紅色是恰到好處的顏色,不像玫瑰那種大紅,也不像桃花的粉色那麼淡,大概是這兩種顏色調和後的效果吧(對顏色不是很懂 ),再加上映山紅持別鮮艷,就像傳說中的那個故事。相傳遠古時蜀國王杜宇,很愛老百姓,後來隱居修道,死後化為子規鳥,也有叫子鵑鳥,人們稱它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人們「快快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染紅了漫山遍野的杜鵑花。
⑻ 映山紅是什麼花
映山紅其實就是常見的杜鵑,映山紅是杜鵑花的別稱,是杜鵑花的一種野生品種,因為通常成片種植於山林,每到開花時映得滿山皆紅而得名,一般一年可開三次花,通常在春季、夏季和春夏季之間。一般生於海拔500米到12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1、適合的土壤:杜鵑喜歡松軟、有營養並且含有豐富腐爛植物的花土中,土壤偏酸性為最佳。
2、適宜的溫度:杜鵑對溫度的要求比較高,適宜氣溫在15度到25度,夏季氣溫超過35度,會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所以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防止發生凍害。
3、合適的光照: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但依舊要充足的陽光,除了夏季炎熱酷暑,避免陽光直射外,均可全日照。
4、充足的水分:通常情況下,春天和秋天,可以對於露頭種植的杜鵑可以2到3天澆一次水,在炎熱的夏天,保證每天澆一次水,每次澆水不宜過多。
⑼ 野生的杜鵑花要怎樣移栽
據我的經驗按以下方法去做,即能在盆中養活養好野生杜鵑。
①要掌握好採挖時間:最佳時間在每年清明節前後。過早或過遲都不利成活。採挖時要注意保留好系根。岩邊、石縫中的古樁系根多,最易栽植成活。
②及時上盆:從採挖到上盆,不能超過48小時。在運輸過程中要使用塑料薄膜紙或穀草為其保濕,一定要避免植株受干斷水。
③選擇合適土壤:要選用排水性能好、酸鹼度呈中性的素沙土作培養土。一般的菜園土中拌入一些河沙即可。培養土不要過肥。
④擺在半陰半陽環境:野生杜鵑不需進行假植處理,可直接上盆。上盆後培養場地要求半陰半陽的環境。無此條件的,要設法在夏季高溫季節搭棚解決。但晚間要除掉避光物,讓其接收露水。秋後可除去避光物。
⑤注意水分的調養:杜鵑喜潮濕環境,上盆的頭一年要特別注意調養好水分。每日至少要向葉面噴水一次,5月至10月間這一階段宜日噴水二至三次,同時還要向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盆土要經常濕潤,但不可漬水。第二年真正成活後水分的管理略可粗放一點,但夏季還不能放鬆管理。
⑥施肥清淡:入盆的第一年是處在適應環境、萌發新根階段,不能施肥料。第二年真正成活服盆後才可施肥。次數也不宜多,濃度以清淡為主。生長季節每半月一次,濃度為四成肥兌六成水最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