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文化公園
㈠ 橫縣茉莉花有哪些些產業結構政策
1.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重點規劃
為了培育和發展文化產業,逐步提高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發揮文化產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充分釋放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大力開發打造品牌項目,全力推動橫縣文化產業健康快速增長。橫縣縣委縣政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制定了凸顯橫縣特色的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確定了聚焦茉莉花產業、文化、城市三個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和加快推動茉莉花產業標准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逐步打造世界茉莉花產業文化中心的總體目標。
2.政策扶持茉莉花產業發展,夯實茉莉花文化基礎
為推動茉莉產業高速發展,橫縣專門出台了加快茉莉花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和獎勵辦法,對茉莉花產業企業和花農進行獎勵扶持,為橫縣茉莉花產業的不斷壯大提供了政策保障。
3.培育建設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壯大文化產業新業態
為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不斷提升特色文化產業競爭力,橫縣組織廣西南山白毛茶聖種生態茶博園、茉莉花文化產業園、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茉莉花文化展覽館申報自治區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產業園和示範基地都獲得文化產業專項發展資金支持。
4.加強茉莉花文化交流,打造茉莉花文化品牌
為了打造橫縣茉莉花文化品牌,橫縣在2000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2010年以來每年舉行一屆中國國際茉莉花文化節並於2019年舉辦首屆世界茉莉花大會,組織文化企業入場推介、展示和宣傳產品,以加強文化交流和宣傳,推廣橫縣茉莉花文化品牌。
5.挖掘茉莉花文化內涵,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創新
為了深挖茉莉花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橫縣積極推動茉莉花(茶)文化的保護,2012年橫縣茉莉花茶製作技藝入選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0年,廣西橫縣茉莉花復合栽培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同時也積極指導文化企業在挖掘茉莉花歷史文化故事、設計製作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茉莉花茶新工藝等方面進行創新。
6.大力優化茉莉產業結構,探索文化產業多元化格局
為優化文化產業結構,橫縣使茉莉產品結構從以茉莉花茶為主,向多元化轉變。橫縣依託茉莉花產業的培育了特有的茉莉花文化旅遊產業,目前橫縣有九龍瀑布群國家森林公園4A級旅遊景區1家,西津湖景區、聖茶谷景區和中華茉莉園等3A級景區6家,1家四星級鄉村旅遊區,1家三星級鄉村旅遊區以及十幾家三星級農家樂。
㈡ 國際茉莉音樂節具體地址在哪裡啊,有知道的么
茉莉飄香,搖滾釋放,2010年茉莉花音樂節將於9月11日在橫縣茉莉花文化公園盛大舉行。音樂節開幕在即,廣西本土音樂代表窩樂隊、123樂隊、南方蜈蚣樂隊於昨晚九點在唐人文化園為音樂節激情預熱,提前點燃音樂之火。你可以去音樂節網51yyj看看,或許還有些優惠活動哦!
㈢ 《茉莉花》歌曲創作背景
一、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二、作詞編曲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3)茉莉花文化公園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
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茉莉花》歌詞
詞曲:何仿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㈣ 親愛的朋友們,有誰知道茉莉花這首民歌的出處和來歷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江蘇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發源地卻頗具爭論。現在的主流觀點是《茉莉花》起源於揚州。
上世紀90年代,江蘇省的南京、鹽城等城市爭相站出來說他們是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而且還在一些媒體上發表文章,加以證明。2000年10月16日,兩位揚州文化人在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的文章,此後再沒有聽到其他不同的聲音了。這兩位文化人分別是揚州清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聶峰。其中,聶峰先生還師從於近代的揚州清曲表演大師王萬青。長期沉澱的清曲知識,使兩人堅信《茉莉花》源於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又稱揚州小曲、揚州小調。《茉莉花》最早屬於揚州的秧歌小調,後經揚州清曲歷代藝人的不斷加工,衍變成揚州清曲的曲牌名【鮮花調】。清乾隆年間出版的一部匯集當時流傳廣泛的地方戲曲的《綴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鮮花調》,有曲譜和曲詞。曲詞除了個別字與現在的《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這是目前為止,發現在的關於《鮮花調》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載。由此足以證明,《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兩位文化人又從其他方面,列出種種證據,佐證《茉莉花》與揚州的淵源。文章出來後,異音立即沒有了。後來不少其他地方的學者文人,也開始漸漸發表文章,稱《茉莉花》出自於揚州。
這首膾炙人口的揚州小調,隨著揚州在當時的影響而傳頌全國,且影響了其他許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選用這樣一首既能代表東方韻味又風靡中國的《茉莉花》作為主題音樂,襯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既自然也屬必然。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揚州市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歌詞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㈤ 風景名勝的介紹^~^
四川是我國擁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最多的省區,九寨溝、黃龍、樂山大佛——峨嵋山和卧龍5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和「人與生物圈」保護網路,都江堰--青城山、劍門蜀道、貢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嶺雪山等9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另外,四川還有國家森林公園11處、自然保護區40處、省級風景名勝區44處,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江河湖泊到溫泉瀑布,從岩溶地區到丹霞地貌,一應俱全,素有"風景省"的美稱。尤其是我國三大林區、五大牧場之一的川西橫斷山區,雪峰卓立,林海蒼茫,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洶涌澎湃,奔流其間,形成了許多神秘、險峻的曠世奇觀,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
峨眉山四川旅遊資源豐富,許多景觀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獨有或罕見的。貢嘎山,海拔7559米,不愧為蜀山之王;四姑娘山、西嶺雪山雄峻美麗;若爾蓋、阿壩、紅原大草原廣袤無垠;「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雄、夔門天下險」久享盛名;大足、安岳石刻、樂山大佛、都江堰等人文景觀中外馳名;列入世界人類自然遺產的九寨溝黃龍寺更比作「童話世界」「天上瑤池」。四川不僅有以大熊貓為主的各類珍稀動植物自然保護區,還有眾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川菜、川酒享譽海內外,四川已成為中外旅遊者矚目的旅遊勝地。來過四川的遊客,一定會為四川雄、奇、險、秀、幽、野、古、絕的自然風光所傾倒。
四川主要由四個文化區域組成
巴文化區:
廣元、巴中、達州、南充和廣安(注意:完整的巴文化區還包括直轄市重慶,重慶簡稱渝,故重慶稱巴渝,以及湖北省恩施州)
蜀文化區:
綿陽、自貢、遂寧、德陽、成都、雅安、眉山、資陽、樂山、宜賓、瀘州和內江十二市(秦政府建立中國的第一個統一的政府之前,巴國和蜀國是中國西南僅有的兩個文明國家)
攀西文化區:
攀枝花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涼山州首府西昌,所以常常統稱為攀西)
川西高原: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 孜藏族自治州(地處四川西部的高原區域)
四川省有天台山、青城山、千佛山、四姑娘山、蒙頂山、峨眉山、白雲山、鳳凰山、凌雲山、金城山、夏衍山、西嶺雪山、竇圌山、華鎣山等著名山峰。 成都從古至今都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因為成都是一座景色秀麗、氣候宜人的城市,因為它地處於龍門、邛崍山脈之中,獨特的自然歷史環境,孕育了整個川西平原。
成都也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代留下來的名勝古跡很多。如: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武侯祠、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為省級文物保護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宮、孟知祥墓、朱悅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彭大將軍紀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橋烈士墓。
另外還有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園,有以引種一百多種竹子、被稱作「竹的公園」的望江樓;裝飾、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的百工堰;年年舉辦「燈會」「花會」的文化公園;以飼養和繁殖大熊貓著名的成都動物園、以錦江綠化帶為背景的濱江公園和以「人和水」為主題的活水公園。
成都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是一座融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特大中心城市。1998年,府南河綜合整治工程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獎",極大地改善了成都市區的旅遊環境。
成都物產豐富,氣候宜人,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因而構成了成都獨特的旅遊三大特色,即"蜀漢文化"、"熊貓故鄉"、"天府風光"。
「蜀漢文化」源遠流長。成都有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三國古跡--武侯祠,有位於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有保存完好的五代時期前蜀皇帝王建之墓--永陵,有馳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同時,成都精湛的傳統工藝也蜚聲海外,銀、漆、綉、竹、錦等工藝品堪稱一絕,川劇、川菜、茶館、名小吃歷史悠久,聞名遐邇。
「熊貓故鄉」稱之無愧。全世界僅存的一千隻左右大熊貓,80%分布在成都及附近地區,成都有國家森林公園3個,有崇州市鞍子河、大邑縣黑水河、都江堰市龍溪--虹口3處大熊貓生態自然保護區,此外,在成都還建有全世界最大的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其大熊貓繁育研究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在成都可以了解到大熊貓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與大熊貓有關的背景文化,在成都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還可以追尋大熊貓的蹤跡。
「天府風光」之美名,因為這里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嶺雪山、青城山,有雄偉多姿的九峰山、九龍溝、被譽為人間仙境的天台山,有秀麗多姿的朝陽湖、龍泉湖、桂湖、古色古香的黃龍溪。成都平原的農家田園富饒美麗,民風古樸,民俗遺存豐富,體現了特殊的旅遊文化內涵。
古詩有雲: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夔門天下雄,這四句話道盡了成都的風光。
別名: 錦里
介紹:
在武侯祠旁邊有個高約7米的門樓,這就是是錦里的入口。錦里全長約340米,主要依託成都武侯祠,北鄰錦江,東望彩虹橋,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歷史與現代有機結合,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古老的祠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錦里古街目前主要包括酒吧娛樂區、四川餐飲名小吃區、府第客棧區、特色旅遊工藝品展銷區等幾大部分。走在錦里,所有的東西都體現著三國文化與川西文化:三顧園、諸葛連弩、曹營壩咖啡吧……從玩的、看的、住的、買的,到三大炮、軍屯鍋盔、白家肥腸粉、牛肉焦餅、三過蕎面、米酒等精緻的小吃、飲料,錦里作為一個了解四川文化的窗口的地方被稱為「成都版清明上河圖」,是成都之旅的一個亮點。
地址:
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素享「天府」盛譽的四川省,擁有秀麗的山川和遼闊的沃土,遍布各地的名勝古跡和豐富多彩的出土文物,反映著四川歷史的發展進程,它是我國文化寶庫的組成部分,是收藏和展出四川省文物的重要場所之一。
四川省博物館初建於1941年,時稱四川博物館。創辦伊始,設備簡陋,經費不敷開支,專業人員甚少,直至1949年底,全部藏品僅近萬件。解放初期,該館更名為川西博物館,1952年定名為四川省博物館。經過三十年來的建設,現已初具規模,全部藏品達十六萬件之多。
四川省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省級歷史博物館。在過去的四十年內,該館曾發掘、清理了數以千計的古代遺址和墓葬。目前這里除經常陳列展出三千三百多件古代和近、現代文物外,還舉辦各種臨時性或紀念性的專題展覽。通過這些陳列展覽對群眾進行生動形象的歷史知識和革命傳統教育,使人們從中了解四川歷史發展簡況和地方文化的特徵。 黃龍溪古鎮內,明清時代的建築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鋪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鏤刻精美的欄桿窗欞,無不給人以古樸寧靜的感受。鎮內還有 六棵樹齡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遮天蔽日,雄渾厚重,給古鎮更增添了許多靈氣。鎮內現還保存有鎮江寺、潮音寺和古龍寺三座古廟,每年農歷六月初 九和九月初九的廟會,還能再現昔日古鎮的喧鬧場面。
幽深的老街,彎彎曲曲,街道兩旁有眾多小飯店,門前大多飄著一面藍底白字的酒旗,什麼"魚香子"、"呂回頭"、"唐酥店"等,在風中不停地舞 動著招徠著客人。古鎮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幾乎每家都會做,但又各有特色。走過一條街,又見一道巷,腳下光溜溜的青石路,烏黑發亮的門板,古色古香的招 牌,透著濃濃古意。
古鎮上,最有特色的還有它的茶館,路兩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開的竹台、竹椅、竹凳,還有花花綠綠的太陽傘,成為古鎮上一道誘人的風 景。喝茶對於古鎮上的人來說,那是與吃飯並列的頭等大事,馬虎不得。他們用本地產的茉莉花,沖在蓋碗里,一些茶館有時也有上好的竹葉青、峨眉雪蕊這樣的好 川茶。一碗茶兩三塊錢,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們,大清早上館子遛鳥兼喝茶,花錢不多,卻是一種悠閑、雅緻的享受
旅遊資訊
交通:川南古鎮黃龍溪是中國十大古名鎮之一,位於四川省雙流縣南部,距成都市區42公里。成都新南門車站有直達黃龍溪的班車,8:00—16:00,每隔1小時一班,票價8元/人,1個多小時可到達。抵站後可乘人力三輪車或步行就可逛古鎮了。
㈥ 周筆暢最近有參加什麼綜藝節目嗎或者之後的
【行程一】來8月8日 安徽衛視 亞洲偶自像盛典 錄制
【行程二】湖南衛視《百變大伽秀》錄制
【時間】2012年8月10日
【行程三】「首屆廣東流行音樂節」演唱會
【時間】2012年8月12日
【行程四】第二屆搜狐視頻電視劇盛典
【時間】2012年8月15日
【行程五】「鳳飛泰山巔·分享中富情」大型主題文藝晚會
【時間】2012年8月17日
【行程六】風尚志6周年寵愛演唱會
【時間】2012年8月23日
【行程七】2012中國國際茉莉花文化節
【時間】2012年8月24日
【行程八】內蒙移動周筆暢歌友會
【時間】2012年9月14日19:00
㈦ 2013橫縣茉莉花音樂節什麼時候舉辦,有哪個明星
茉莉閃耀 青春唱響
潘瑋柏 范瑋琪 李好夫婦 俞灝明 潘辰 汪小敏 "小鄧麗君"
眾星齊聚茉莉花海 用音樂致敬青春
8月24日,由廣西榜樣傳媒集團傾情打造的2013年中國國際茉莉花音樂節將在廣西橫縣茉莉花文化公園激情唱響。本次茉莉花音樂節將以"致青春"為主題,邀眾多明星一起用音樂致敬青春,打造一次最震撼、最動人、最浪漫的音樂節。
巨星傾情加盟,掀起音樂浪潮
潘瑋柏、范瑋琪、李好夫婦、俞灝明、潘辰、汪小敏、"小鄧麗君"王靜等眾多兩岸明星強勢加盟此次茉莉花音樂節,本土歌手楊歷川、原創樂隊音浪、最潮DJ為觀眾帶來視聽上的全新體驗,與歌迷朋友們共享音樂的快樂,讓旅客們感受到"中國茉莉花之鄉"的激情、熱情與魅力。 王靜
"致敬青春"主題,引發情感共鳴
本屆音樂節將圍繞"致敬青春"這一主題組織整台晚會。晚會共分"致夢想"、"致愛情"和"致信仰"3個篇章,根據各個篇章安排不同風格的歌手演唱不同風格的作品,配合豐富的舞美和視覺效果,引發現場觀眾對於"青春"強烈的情感共鳴,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視聽享受!
全視頻舞台,帶來強烈視覺震撼
本屆音樂節繼續沿用全視頻舞台,在設計上進行了改良和創新。舞台以茉莉花瓣的形狀呈現,延伸的T台增加舞台層次感及互動區,弧形LED屏幕彰顯氣勢。現場觀眾能通過全視頻舞台更好地體驗震撼的視覺感受。
不論你是60、70還是80、90,只要你還有不羈的態度、不變的信仰、不倒的精神,你就是青春!青春的你快和我們一起加入2013中國國際茉莉花音樂節,一起享受視聽盛宴,一起high翻全場,一起致敬青春!
橫縣簡介
橫縣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全國西部百強縣」、「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全國科技進步縣」、「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特色產茶縣」、「廣西科學發展十佳縣」等榮譽稱號。
橫縣是廣西首府南寧市的重要一員,擁有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圩逢、歌會、廟會,以及百鳥衣、葛麻十六炮會、臨江壯歌劇、百合師公戲等豐厚的非物質遺產,共同演繹著橫縣獨具地域特色、多民族、多文化、多情調的風俗風情畫卷。開放、包容、創新、奮進,經過多年積淀形成的茉莉花文化更是其特有的文化瑰寶,具有深厚的底蘊、強大的動力和獨特的魅力。依託強大的茉莉花產業,橫縣致力於把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茉莉花文化節這一植根中華民族文化,以傳承和弘揚茉莉文化為己任,集聚產業產銷與文化淵源的國家和地區廣泛參與,旨在推進產業發展、促進文化進步、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與經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節慶活動,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花卉花茶、文化活動的知名品牌。
2013橫縣茉莉花節交通指南:
乘車路線:
南寧方向:在南寧埌東汽車站有開往橫縣的班車,7:00-19:00每半個小時一趟。
桂林柳州方向:需先到達南寧再轉往橫縣。
廣州方向:從廣州有直達橫縣的客車。當然也可以先去往南寧再到橫縣。
自駕路線:
南寧方向:從埌東收費站上柳南高速公路,到六景後轉上南梧高速公路,到橫縣校椅出口下高速,沿二級公路直達橫縣縣城,校椅鎮的高速出口到橫州鎮(縣城)就會途徑中華茉莉園。
桂林柳州方向:從桂柳、柳南高速到六景後,轉上南梧高速公路,到橫縣校椅出口下高速,沿二級公路直達橫縣縣城。途徑中華茉莉園。
今年的「全國茉莉花茶交易會」將升格為「全國茉莉花茶交易博覽會」。與一般的交易會相比,交易博覽會功能更齊全、檔次更高、場館設施更完善,不僅能展示物品和洽談貿易,還集商品技術、文娛活動和宣傳推介為一體。
㈧ 南寧最好玩的地方在哪
南寧好玩地方盤點,自己挑選
01、南寧青秀山風景區
青秀山景區被譽為「南寧綠肺」。景區內擁有全國最大的蘇鐵園、棕櫚樹、熱帶雨林大觀園、龍象塔、鳳凰頭、觀音禪寺、大雄寶殿、東盟友誼長廊、蘭園、廣西珍貴樹種展示園、廣西學生軍紀念牌、董泉等景觀。
<國家AAAA景區>
02、南寧大明山風景區
北回歸線上的錦綉明珠,山體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氣溫16°C,山上氣溫比山下低8°C-10°C。山中四季分明,形成了春嵐、夏瀑、秋雲、冬雪的奇特景觀,被譽為「奇山仙境,養生天堂」。主要游覽景點有橄欖大峽谷、不老松、龍尾瀑布、萬畝杜鵑、高山草坪等。
03、嘉和城溫泉谷
景區包括溫泉谷、高爾夫球場、休閑果園等景點。其溫泉水源來自1300米深處的地層,歷經12000多年深層蘊藏,水質清澈透明,為優質偏硅酸醫療型熱礦泉,堪稱溫泉中的極品。
04、九曲灣溫泉度假區
景區是一家多功能的旅遊勝地,是廣西旅遊業的精品旅遊項目,也是中國保健協會唯一指定溫泉養生基地。
05、廣西葯用植物園
2011年廣西葯用植物園榮獲英國吉尼斯總部頒發的「世界第一葯園」稱號,栽培葯用植物6100多種,被譽為「立體的本草綱目」。園內可為遊客提供科普修學、葯膳餐飲、游泳、住宿等旅遊項目。
06、南寧鄉村大世界
是廣西第二大白鷺棲息地,具有良好的生態旅遊環境,已成為南寧最大的戶外運動休閑、會議培訓和農業示範為一體的多元化、多功能度假基地,真正的「運動超市,採摘樂園,度假天堂」。
07、南寧人民公園
又稱白龍公園,因園內有一約七萬平方米的白龍湖而得名。公園的主體——望仙坡,是南寧的最高處。望仙坡頂上原建有祭祀對南寧有功的歷史名人的「六公祠」,後被舊桂系軍閥拆去,修建了一座炮台,這就是鎮寧炮台。安置著一尊德國克魯伯工廠1890年製造的大炮。
08、八桂田園
八桂田園曾得到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國外賴索托國家首相、萬那杜國家總理、越南副總理、寮國副總理等領導人的親臨視察,並在此種下了象徵友誼的桂花樹。
09、南寧動物園
廣西最大的動物園,以觀賞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融合了加勒比歡樂水世界於一體的綜合性動物園。園內現有250種2500多頭(只)珍貴動物,30多個景觀動物館掩映於具有南方園林特色和生態化的紅花綠葉之中,被譽為「植物園中的動物園」。
10、廣西科技館
以「探索科技創新」為主題,場館規模適當、功能齊全,展區主題鮮明、技術含量大、受眾參與程度高。場館設有科普展廳、臨時展廳、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高科技影院等。
11、廣西民族博物館
該館是世界上收藏銅鼓最多的博物館,有中國的銅鼓之王—廣西民間傳世珍品西漢北流型銅鼓;可以觀賞到廣西十二個世居民族多姿多彩的特色表現形式;直接近距離感受廣西各民族珍貴的歷史文物青銅器、陶器、瓷器、竹木製器、玉器、玻璃器、漆器等製品。
12、鳳嶺兒童公園
鳳嶺歡樂世界主題游樂園分為夢幻廣場﹑夢幻樂園﹑夢幻王國﹑夢幻花園四個區。有大喇叭、巨獸碗、海嘯造浪池、大滑板等十一個娛樂項目,還有幽默滑稽的小丑互動、激情熱舞秀、大型實景表演《激戰夢幻島》等。
13、民歌湖景區
景區位於廣西首府南寧琅東CBD核心核心地帶,是南寧市中心最優美的環城水域風景帶。景區游覽項目包括水上游覽、徒步游覽、現代藝術酒吧街、文藝表演等,是南寧市極具魅力的夜遊景點。
14、伊嶺岩風景區
景區位於武鳴縣梁滿山腹中,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形成於一百多萬年前,洞內景觀鬼斧神工,步步生景,景景各異,素有「地下宮殿」之美稱。伊嶺山寨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情、古老的干欄建築,生動地再現了源遠流長的壯族文化。
15、花花大世界
集觀光、休閑、娛樂、運動、農作和科普實踐於一體的主題生態園區。園區內拇指山、勝利山清秀挺拔,地下水靈氣泉涌,榕樹森林氣勢磅礴,棕櫚林軸線盡顯南國風貌,形成了具有南國亞熱帶特點和生態化的園林景觀。
16、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
園區由菩提大觀園、植物王國、游樂世界三部分組成,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木本植物標本園、廣西佛教協會駐址—天寧寺、中國唯一陰陽合一的佛教聖樹——姻緣菩提樹、中國第二大滑草場、廣西最大的森林野戰俱樂部、蝴蝶奇石館以及菩提度假山莊等。公園內樹木蔥蘢,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場」。
17、龍虎山風景區
景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綜合自然保護區及自然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四大猴山"之一。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8.7%,其中棲息著不少珍貴瀕危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 目前在龍虎山中繁衍了近三千多隻猴子。
18、金倫洞景區
廣西喀斯特地貌最大、最深、最長、溶岩景觀最豐富的原始石漠溶洞。洞中千姿百態,幻想無窮,各種石柱、石花、石乳和石筍構成了宏偉壯觀的十里畫廊,特別是漫步洞中1500米地下河岸邊,觀賞洞頂長出的石筍石乳在水中的倒影。
19、金蓮湖景區
一個以佛教文化為主體的綜合旅遊風景區。金蓮湖具有獨特的地形地貌,東生態優良,有茂密的林木與植被。景區建有一系列旅遊設施,是廣西規模最大的寺院。
20、昆侖關旅遊景區
昆侖關是南寧東北面的自然屏障,有「南方天險」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生過9次戰役,最大而且十分慘烈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昆侖關之戰」。
<國家AAA景區>
21、南寧鳳凰谷生態景區
景區總佔地1000多畝,河谷長5公里,左邊的山因其形狀像一隻老虎,當地人將之稱為虎山。從虎山望去,右邊的山勢像一隻正在低頭飲水的鳳凰,因而人們將這個峽谷稱為鳳凰谷。
22、南寧金花茶公園
全國首家以種植「花族皇後」金花茶為主的茶花專類園。公園擁有世界最大的金花茶基因庫園,以植物造園為主,集花卉觀賞、生產、科研和娛樂服務為一體。
23、雲頂觀光景區
南寧地王大廈共有58層,高276米,南寧地標建築之一,是廣西重要的旅遊新景點之一。雲頂的360度環繞景觀讓您盡享「會當凌絕頂」的無比體驗,憑欄遠眺,綠城美景盡收眼底。
24、華南城景區
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是品種齊全、現代化程度高的工業原料及產品展示交易中心。項目除引進國內知名品牌商家外,還為東盟10國提供總計5萬平方米的展示交易區,園區可提供住宅、超市、購物中心、餐飲、娛樂休閑等生活配套設施。
25、大王灘風景區
以秀麗的湖光山色,享有「廣西第一湖」、「南寧市後花園」等美稱。自古有 「平湖水漪瀾,喜看美女山,張弛文武道,輕舟大王灘」的美譽。
26、鼓鳴寨景區
地處大明山脈,環境優美,清代建築保存完好,大部分為清代和民國時期修建。該村民風淳樸,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山上常年流淌著一股溫泉,碧波盪漾,水質清澈,空氣清新,古老民房經修繕後,既有現代的氣息又保留著原來古老的元素。
27、西津湖景區
南方最大的內河湖,湖東西長100多千米,南北寬約1400米,水面面積達240平方千米。西津湖的山,綿延似龍蛇,蒼碧如錦屏;西津湖的水,寬闊、幽深、碧綠、秀美。是南寧市規模宏大的休閑度假的郊野風景區,並規劃建設成為橫縣西津湖國家濕地公園。
28、中華茉莉花園景區
中華茉莉園區坐落於廣西橫縣校椅鎮石井村連片茉莉花基地。每年4月至11月,豐收的田園綴滿了潔白無瑕的茉莉花蕾,飄揚著沁人心脾的悠悠清香。中華茉莉園分為茉莉花品種展示區、茉莉花游樂區、茉莉湖生態濕地觀光區,茉莉花養生休閑度假區、茉莉花產品加工區、茉莉花商貿購物區等6個區域。
29、蔡氏書香古宅
主要由蔡氏書院、蔡氏書香古宅群、小金洋樓、洋房及其附屬建築所組成。古宅建築風格莊重典雅,既有歐洲建築風格,又保留有嶺南的傳統特色,是研究明清文化的重要歷史遺存,是廣西歷史文化名村。
30、獅山公園景區
一座環境優美的城市公園,適合各類人群前來休閑放鬆。 獅山公園內有許多植物造景,還有大草坪和小型園林,也有較為平緩的山丘,最高點為海拔121米的螺螄山頂。園內有旭日湖、月影湖等小湖泊,夏季時湖上蓮花盛開,景色宜人。
31、萬古茶園景區
上林縣明亮鎮萬古村。景區將茶葉種植生產與旅遊有機結合,總佔地面積為2225畝,包括萬古和白圩兩個片區。遊客可進行茶文化體驗。
32、蓮塘聖茶古
蓮塘聖茶谷景區位於橫縣蓮塘鎮佛子村聖山茶園(茶園已獲歐盟有機認證),是集生態有機茶葉採摘加工、度假旅遊、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景區。
33、水錦聖庄
水錦·順庄旅遊景區四周環大明山,景區規劃主要分為峽谷旅遊區、生態農業展示區和主題度假酒店三大區。目前九疊泉、觀光步行棧道建、度假酒店一期、農家樂、水上娛樂體驗區、農家旅館等景點已建成對外開放。
㈨ 茉莉花簡介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為江蘇的版本最早、也最具代表性,但發源地卻頗具爭論。現在的主流觀點是《茉莉花》起源於揚州。 上世紀90年代,江蘇省的南京、鹽城等城市爭相站出來說他們是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而且還在一些媒體上發表文章,加以證明。2000年10月16日,兩位揚州文化人在媒體上發表了一篇《「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的文章,此後再沒有聽到其他不同的聲音了。這兩位文化人分別是揚州清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朱祥生和副主任聶峰。其中,聶峰先生還師從於近代的揚州清曲表演大師王萬青。長期沉澱的清曲知識,使兩人堅信《茉莉花》源於揚州清曲。 揚州清曲又稱揚州小曲、揚州小調。《茉莉花》最早屬於揚州的秧歌小調,後經揚州清曲歷代藝人的不斷加工,衍變成揚州清曲的曲牌名【鮮花調】。清乾隆年間出版的一部匯集當時流傳廣泛的地方戲曲的《綴白裘》集里,收集刊登了《鮮花調》,有曲譜和曲詞。曲詞除了個別字與現在的《茉莉花》不同外,其他一字不差,這是目前為止,發現在的關於《鮮花調》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記載。由此足以證明,《茉莉花》源自揚州清曲。兩位文化人又從其他方面,列出種種證據,佐證《茉莉花》與揚州的淵源。文章出來後,異音立即沒有了。後來不少其他地方的學者文人,也開始漸漸發表文章,稱《茉莉花》出自於揚州。 這首膾炙人口的揚州小調,隨著揚州在當時的影響而傳頌全國,且影響了其他許多地方的戲曲和曲藝。150年前,揚州作為當時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都市,其孕育出的《茉莉花》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哼。幾十年後,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選用這樣一首既能代表東方韻味又風靡中國的《茉莉花》作為主題音樂,襯托中國人的愛情故事,既自然也屬必然。 發展和影響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南一帶的一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據近年來媒體報導,《茉莉花》原名《鮮花調》,本來有三段歌詞,依次歌唱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1942年,音樂家何仿到隸屬江蘇省揚州市的儀征市六合金牛山地區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
㈩ 廣西橫縣茉莉花文化公園具體地點如所在街道
橫縣茉莉復花文化公園位於橫縣行政制服務區內,東臨在建的橫縣國泰綜合大樓,南為橫縣茉莉花大道,西臨橫縣供電公司,北為擬建的行政辦公大樓,交通便利,地勢平坦開闊,項目總用地面積37363平方米(約56畝),建設內容及規模:公園建設、道路、排水、噴灌工程、照明、綠化等。該項目的建成符合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政策要求,提高城市品位,使城市載體功能、服務功能和城市形象有顯著提升。
茉莉花文化公園以茉莉文化為主題,融入橫縣文化元素,投資1430萬元,佔地3.9萬平方米,南面入口處建有8根直徑1米、高6米,以橫州古八景為題材的花崗岩雕塑石柱,公園中心是直徑60米的茉莉花音樂噴泉,公園四周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配以假山、水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現代城市建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