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松多的杜鵑花
1. 到互助看杜鵑花具體在什麼地方
你要去青海看杜鵑?
2. 有關杜鵑花資料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版咯血,染紅遍山權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等,花色繁茂艷麗。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
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2)互助松多的杜鵑花擴展閱讀:
養護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3.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4. 杜鵑花怎樣養才能多開花
1,杜鵑花適合怎樣的培養土?
土壤的選擇,對杜鵑花生長發育至關重要。栽培杜鵑花的培養土的配法很多,因栽培品種而異,但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質豐富、基肥充足。通常杜鵑花生活在酸性壤土才會長得旺盛,如果在鹼性土壤中,不久就葉黃衰竭而死。杜鵑花被視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腐葉土一般均屬酸性土,而以松葉腐殖土最好,是種植杜鵑花比較理想的培養土。可到山區松柏林下挖取,也可到庭院種植松柏樹多的地下取土。並在使用前增加適量的硫磺粉、白礬,提高其酸性後再使用。腐殖質含量高的土壤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腐殖質多,可及時補充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氣、吸熱保溫。還能減輕土壤中有毒物質的危害,促進杜鵑花的根系向四處擴展。
江蘇宜興銅冠山及浙江奉化新產品黑山泥最適合杜鵑花的生長發育,各地多採用。培養土也可以自製。取經過風化的山表土2份,落葉1份,食草動物干糞1份,混堆1年,篩去雜質,即可使用。也可用山皮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l份分層堆漚,經1-2年後篩過使用。制好的培養土應貯存在室內,以防止因日曬雨淋降低肥力。
2、杜鵑花上盆翻盆應注意什麼?
杜鵑花扦插成活就應上盆。花盆以通透性能良好的泥盆最佳,紫沙盆次之,釉盆及瓷盆最差。上盆時應注意選擇花盆的尺寸,切忌小苗用大盆。如果盆太大,盆土經久不於,通氣就會不好,同時根系不易達到盆壁,影響幼苗的發育。一般扦插苗可選擇直徑為10厘米左右的泥盆,一年之後再翻入15厘米左有的花盆。上盆時,應注意做好排水層,先用瓦片蓋住排水孔,再放入1/3的粗土粒,並略加細土。然後將杜鵑苗放入,一手扶正幼苗,一手向盆中填土。填土注意只能填至盆口下2厘米處,不能過滿,以便日後澆水,最後將盆四周批實,搖動花盆,使盆面平整。種植完後,要用噴壺澆一次透水。注意在燒水時須澆至盆底有水滲出才行。如果澆水不透,只撓濕衰層而濕不到內層,會使盆花乾死。
杜鵑花有兩種情況要進行翻盆。一是幼苗長大,根系充滿盆土,需要擴大根康伸展范圍。平時應注意盆底排水孔有沒有根伸出,如有就賽進行翻盆,將植株從小盆翻入大盆。二是盆花生長2-3年之後,盆土的臃分消耗殆盡,為補充養分,改良土壤,要更換盆土。
5. 如何種植杜鵑花_杜鵑花種植技巧
杜鵑花是眾所公認的最佳觀賞花木,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麼杜鵑花怎麼 種植 才好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杜鵑花種植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杜鵑花種植技巧:環境條件
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長江流域,室內只要有一定的光照和通風條件,一般不必加溫。北方冬季極為寒冷、乾燥,用中溫 (15 ℃左右 ) 溫室栽培為宜。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 30% 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杜鵑花種植技巧:盆土要求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PH 值為5.0— 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
(1) 山土7份、乾苔草屑1份、干腐葉土2份,乾肥1份混合配製。
(2) 山皮土( 表土)3份、馬糞3份,落葉雜草3份、人糞尿1份分層堆制,經過1—2年後過篩備用。
(3) 山土3份、腐葉土3份、園土4份、砂土2份混合配製,並每盆加入50克麻醬渣、骨粉。
杜鵑花種植技巧:花盆選擇栽培杜鵑花的花盆,可根據用途,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有利於根系生長,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紫砂盆通透性能不及泥盆,在種植時,應在四周盆壁墊以碎瓦片( 舊瓦片) 這樣利於排水。選盆的大小要視植株年齡,一般4—6年生植株用5 寸盆;7—10年生植株用6寸盆;11—15年生殖株用8寸盆。
杜鵑花種植技巧: 改善水質澆杜鵑花最好使用 雨水 ,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 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 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杜鵑花種植技巧:肥水管理杜鵑花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 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具體可視盆土乾燥情況適量澆水。3月間,杜鵑花發根萌芽,需水量隨之增加。夏鵑生長發育稍遲,澆水量應少於春鵑。一般每隔2 天在上午適量澆水1次。4—6月杜鵑花陸續開花,枝葉也開始抽發,需水量較大,一般應在每天早晨或傍晚澆水1 次。7—9月上旬高溫乾燥季節,早晚各澆水1次,水量不宜過多,並在中午在葉面和地面噴水,以保持濕潤的環境。從9月中旬至11月,天氣逐漸轉涼,為杜鵑花生長適應期,為防抽出秋梢,增強越冬抗寒力,澆水量應適量減少。一般隔日清晨澆水1次,保持濕潤即可。杜鵑花比較喜肥,一般採用腐熟的餅肥、魚粉、蠶豆或紫雲英等經腐爛後摻水澆灌,忌用人糞尿。出房後至花蕾吐花前,每隔10天施1次薄肥,濃度為15% ,共施2—3次,促使老葉轉綠,萌發新根。花謝後,為了促使發枝長葉,就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施肥5— 6 次。如連續下雨,可施乾肥。進房前,杜鵑花的生長即將停止前,應施肥1—2 次。
杜鵑花種植技巧:室外遮蔭在出房前到開化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60% ;在6 月到7月上旬的梅雨期間,正是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 時至下午4 時還應遮蔭,以防灼傷新葉。7月中旬到9月上旬,每天上午8 時至下午5 時要遮蔭,防止烈日照射。9月以後的秋季生長期可縮短遮蔭時間,一般可在上午10 時至下午4 時遮蔭,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杜鵑花種植技巧:光照溫度杜鵑花抽葉發枝期。應盡可能多見陽光,但遇強烈陽光,上午9時至下午4時還應遮陰,以防灼傷新葉。夏季每天上午8時至下午5時要遮陰,9月以後可縮短遮陰時間,10月以後宜多見陽光。杜鵑花在20℃左右生長最旺盛,30℃以上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長期在0℃以下就會凍死。冬季一定要採取保溫 措施 ,溫度在15℃以上為最佳。
杜鵑花種植技巧:整形修剪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杜鵑花種植技巧:防病治蟲6. 杜鵑花有哪些品種
杜鵑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是我國非常常見的花卉,並且在1985年專5月,杜鵑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屬大名花之六,可見杜鵑花的受歡迎程度。現在我國的江西、安徽及貴州都是一杜鵑花作為省花,而將杜鵑花定為市花的城市也多達七八個,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杜鵑花的一些基本資料。
杜鵑花
中文學名: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別稱:杜鵑花、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
二名法:Rhododendron simsii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亞科:杜鵑花亞科
屬:杜鵑屬
亞屬:映山紅亞屬
種:杜鵑
命名者及年代:Planch.,1854
英文名稱:Sims Azalea
7. 互助松多看杜鵑花怎麼走
到互助縣再到松多鄉松多村,可以自己包車,直通松多鄉班車只有一輛。中午11-12點之間從互助到松多,下午1點多發往互助縣。
8. 家裡盆栽杜鵑花,怎麼能讓它給跟多的花呢
如何盆栽杜鵑花使其能多開花
配土對盆栽杜鵑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疏鬆、排水通暢、通氣良好。杜鵑花喜酸性土,Ph值在4.5至6為宜,盆栽一般採用黑山泥或黃土加腐殖土,按1:1的比例混合成的營養土栽培。栽植時間春、秋季均可。但以3至4月份上盆或翻盆為最佳。用酸性的山泥,再選用排水良好的淺花盆,土應分層配製,下面土稍粗,上面細土,裝好後將花根壓緊,使根與土壤緊密接觸。一年翻盆一次,翻盆時將老根剪除,栽後即澆水,置於陰涼處。
杜鵑花澆水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因為杜鵑花的根系比較細弱,既怕澇,又不耐旱,過干或過濕對植株生長都不利,因而要特別注意控制水量。如果在展葉期缺水,就會使杜鵑花的葉色變黃,葉捲曲,如幹得厲害,還會枯死。要是開花時缺水,則會花瓣軟癟,花朵下垂,花色不鮮艷,甚至會花朵凋萎,死亡。所以必須根據天氣晴雨、空氣干濕、盆土含水量等情況酌情澆水。澆水的時間宜在早晚,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因為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澆水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必澆透。
合理施肥是促使枝壯、葉綠、花鮮艷的重要措施。在開花與新梢生長期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春季生長時期為使老葉轉綠,施肥2至3次,開花時,施肥1至2次,開花之後為促使枝葉生長,可施肥5至6次,秋季停止生長前再施1至2次。夏季天氣炎熱,溫度高,應少施肥,即使施肥,濃度也要特別低,以免造成高溫高濕肥害。總之,施肥應結合澆水,以薄肥多施為原則。
杜鵑花喜半陰,怕暴曬,在開花期和炎熱的夏季,應放置於背陰場地,或搭涼棚。但也不可忽視光照,以防枝瘦、葉小、花少。
杜鵑花的萌發力和再生力很強,每隔1~2年在花謝之後,就要換一個比原來大些的花盆,並換上新的培養土。有經驗的養花者,常常在換盆的時候同時結合進行修枝整形,有意識地修剪出一種美觀的樹形來。剪去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下垂枝、徒長枝和病蟲枝,這不僅是為了樹形的美觀,更是為了改善通風透光的條件,使來年開花能花多、花大、色艷
9.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1、環境條件:杜鵑花喜歡涼爽的環境,要求蔭涼通風環境,夏季陽光強、溫度高時須置於蔭棚或樹蔭下;冬季宜放假室內養護,溫度保持在5℃以上。
2、澆水原則:「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嚴防攔腰水。必須用雨水澆灌,若用自來水,必須晾曬後使用,以免損傷根系。這和其他室內盆栽相比就嚴格的多了。一般情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一次,夏季每天1~2次,不宜中午澆。
3、施肥和盆土:杜鵑花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好且富有腐殖質的酸性土壤,一般採用腐熟的餅肥、魚料等經腐爛後滲水澆灌。
二、注意事項
1、放置地點: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2、去除疏葉: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3、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4、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9)互助松多的杜鵑花擴展閱讀
養殖杜鵑花多、花朵大、花期長的方法
1、選土
杜鵑喜歡酸性土壤,如果使用中性或鹼性土壤很難吧杜鵑養好。選好土對養殖杜鵑也是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選擇松莖腐殖土,它不但PH值適中,還疏鬆透氣、質輕、透氣,還可以長期為杜鵑提供養分。
2、選盆
栽培杜鵑的花盆選用透氣較好的泥盆或塑料盆。花盆大小需要根據杜鵑的植株大小而定。不要小苗用大盆,或大苗用小盆。花盆大小為植株冠幅的三分之二為宜。
3、光照管理
杜鵑花喜光,但又怕強光直射。最適宜生長在散射光的半陰、溫暖、空氣濕潤的環境中。生長溫度13-25攝氏度。夏季需要遮光,並經常噴水,增濕、降溫。其它季節不需要遮光。
4、肥水管理
杜鵑花在不同季節肥水也有所不同。休眠期要減少澆水。4-8月為花期和生長期,需要加大肥水,見干就澆。肥料使用腐熟的液態肥為佳。每月施肥一次。濃度宜淡勿濃。9-10月是杜鵑孕蕾期,此時使用磷鉀肥。
5、孕蕾管理
杜鵑孕蕾後需要保持空氣濕度在70%-80%之間,同時注意通風。濕度太低會縮短花期、花量減少,部分花蕾不能正常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