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杜鵑花
A. 有關杜鵑花資料
杜鵑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版咯血,染紅遍山權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淡紅等,花色繁茂艷麗。
全世界的杜鵑屬物種有900多種,而杜鵑的園藝品種都是由杜鵑原種通過雜交或芽變不斷選育出來的後代,近一個多世紀來,世界上已有園藝品種近萬個。
中國從20世紀20-30年代開始從日本歐美等國引進杜鵑進行栽培,也有少量通過雜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種,如近幾年來培育出的「復色仿西鵑」、「笑二喬」以及高山落葉杜鵑雜交種「紅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種。
(1)灌木杜鵑花擴展閱讀:
養護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
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B. 杜鵑花的特點
1、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內,甚至不生長。因此容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2)灌木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
有的葉花可入葯或提取芳香油,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C. 杜鵑花又叫什麼花
杜鵑花的其他叫法:山躑躅、山石榴、映山紅、照山紅、唐杜鵑。回
門:被子植物門答 。
目:杜鵑花目 。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D. 杜鵑花的簡介
學名: 杜鵑花 別稱: 映山紅、山石榴、山躑躅、紅躑躅 有刺灌版木或小喬木
綱: 雙子權葉植物綱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杜鵑花
分布區域: 亞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
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觀賞花木之中,稱得上花、葉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為廣泛的。在世界杜鵑花的自然分布中,種類之多、數量之巨,沒有一個能與中國杜鵑花匹敵,中國,乃世界杜鵑花資源的寶庫!今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為省花,定為市花的城市多達七八個。
木材緻密堅硬,可作為農具、手杖及雕刻之用。根、葉作葯用;根利尿、駁骨、祛風濕,治跌打腹痛;葉可止血。果亦作葯用,在印度用作治療膿腫、潰瘍、腫瘤、皮膚病、痔瘡、發疹、風濕、支氣管炎等症。亦有栽植作綠籬。
E. 杜鵑花有哪些生態類型
杜鵑花的形態多樣性與生態類型和習性息息相關。杜鵑花的生態類型又與杜鵑花分布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因此,從杜鵑花的地理分布和垂直分布來看,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會生長發育出不同的生態類型。即使同一種杜鵑花,因生長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下,也會出現形態上的差異和分化。「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復雜的地理環境和垂直分布的氣候條件,孕育了杜鵑花種類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造就了杜鵑花生態類型的多樣性,這是其長期以來主動適應生長環境的結果。高山常綠杜鵑花的生態類型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1)熱帶及南亞熱帶附生灌木型:通常分布於南亞熱帶及熱帶季雨林中,依附在樹干或枝杈及石頭上。因氣候特別溫暖濕潤,這里的杜鵑花株高一般1~2米,枝條柔軟下垂,發達的根系緊貼在樹皮或石頭上,靠吸取林內飄落的枯枝落葉腐爛分解後的養分生長。
(2)亞熱帶山地常綠喬木型:在亞熱帶低谷平地,分布著山地常綠闊葉季雨林,林內土壤深厚、肥沃,少數杜鵑花就混生於此類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這類杜鵑都比較高大,成喬木狀,高度都在5~10米甚至以上。
(3)亞熱帶山地旱生灌木型:分布於亞熱帶山地的山坡上。這一地帶生長著以雲南松、華山松為主的松櫟林。在這種林內,土壤乾燥瘠薄,有機質含量少,陰坡比陽坡的生長條件好。這里的杜鵑花有較強的耐旱力,樹干通常彎曲,樹皮粗厚,植株高度在2~3米。
(4)溫帶亞高山大灌木型:通常生長於溫帶的高山常綠闊葉林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內。這一帶杜鵑花種類最多,是最繁茂的地區,有時可覆蓋整個山頭,達十幾平方千米。植株高度在2~4米。
(5)溫帶高山濕生灌木型:生長於潮濕、積水的高山沼澤地帶,由於常年枯枝落葉的堆積,地面被一層厚的泥炭蘚、錦絲蘚所覆蓋,地表松軟有彈性,踏上去會滲出水來,融雪或雨季後則積水成沼澤。生長在這里的杜鵑花常以片狀、點狀的方式間斷分布,生長茂盛,高1~2米。
(6)溫帶高山墊狀灌木型:大都分布在高山流石灘及岩石風化帶下部。這里表層多礫石,土壤瘠薄,氣候終年寒冷,風速大,紫外線十分強烈,雪封時間長,因而杜鵑花生長時間短,樹型都很矮小,高僅10~70厘米,分枝低而密集,緊貼地表,呈匍匐狀矮小灌木,葉片集生於枝頂,邊緣反卷,背面常被絨毛或蠟質層,花朵密生枝頂。6~7月份杜鵑花盛開,宛如給山上鋪了一層五彩的織錦。
F. 請問該圖是杜鵑花嗎,灌木
是杜鵑花
毛杜鵑學名錦綉杜鵑(Rhododendron pulchrum Sweet),又名鮮艷杜鵑,半常綠灌木,高1.5-2.5米,枝開展版,葉薄革質,傘權形花序頂生,有花1-5朵,花冠玫瑰紫色,闊漏斗形,蒴果長圓狀卵球形,花期4-5月,果期9-10月。毛杜鵑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忌陽光暴曬,分布於我國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和廣西各省。毛杜鵑花多,可修剪成形,林下布置,亦可與其他植物配合種植形成模紋花壇。
G. 杜鵑是灌木還是喬木,杜鵑(春)和杜鵑(夏)有什麼不同之處
杜鵑花復目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大制目,本目植物既有喬木,也有灌木、藤本和草本。中國有530多種杜鵑花的品種。
杜鵑(春)常綠或半常綠灌木,高達3m,分枝稀疏,幼枝密生淡棕色扁平伏毛,葉紙質。當氣溫最低至-8℃時則成落葉性灌木。
杜鵑(夏)屬常綠灌木,發枝在先,開花最晚,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
H. 是低灌木、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的植物有哪些對了,除了藍莓以外!
杜鵑花目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植物是茶,此外還包括一些可以食用的水果,例如獼猴桃、柿等
越橘、酸果蔓和巴西堅果屬於低灌木。
許多該目植物用於觀賞花品種,例如杜鵑花、山茶花、櫻草、鳳仙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