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百合水仙鬱金香繁殖方法是

百合水仙鬱金香繁殖方法是

發布時間: 2022-08-30 16:11:20

『壹』 鬱金香怎麼扦插,鬱金香的繁殖方法

鬱金香 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植物,養殖起來也比較簡單,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受到不少人喜愛,甚至很多人都將它養殖在家裡,但是鬱金香怎麼扦插呢?恐怕知道的人並不多,而且要想在養一盆鬱金香還要去市場上購買才行,接下來就隨我一起去了解下鬱金香的繁殖方法吧。

一、鬱金香怎麼扦插

想要扦插繁殖鬱金香的話,首先要准備好一盆生長健壯的鬱金香,然後從中選取一片枝葉就可以去進行扦插了,但是成活率並不高,因為這種扦插方法比較困難,而且養護起來也很麻煩,必須鬱金香重新生根發芽後才算養活。

結語: 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了鬱金香怎麼扦插,其實鬱金香繁殖起來非常簡單,但是在養護期間卻比較麻煩,而且還要等到鬱金香重新生根發芽後才算養活,所以不會繁殖的花友,可以按照上面鬱金香的繁殖方法來做,能夠讓你輕松學會鬱金香繁殖技巧。

『貳』 鬱金香怎樣育苗

鬱金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洋荷花、旱荷花、洋牡丹、洋水仙、草麝香等。它是近代全球極負盛名的早春花卉,品種已達萬余種。鬱金香以花色繁多,典雅高貴的形態,豐富艷麗的色彩,尊為「花中皇後」。矮生品種適宜布置花壇,高生品種適於作切花和配置花境,也可叢植於草坪邊緣。中生品種適宜盆栽。用鬱金香布置專業花園最為適宜。由於耐寒性極強,地下鱗莖可耐-35℃的氣溫,我國寒地幾乎都可栽培。
以鬱金香為國花的荷蘭年產鬱金香鱗莖20多億個,行銷世界各地,我國栽培的鬱金香球莖也主要從荷蘭進口,這是由於荷蘭有數以百年計的嫻熟栽培技術和特定的氣候條件。利用進口鱗莖生的小球和接的種子也可自己繁殖。
(1)鱗莖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根系生長最適宜溫度9~13℃,5℃以下停止生長,根據我國的氣候特點要在秋季栽培才能滿足生根的需要。根系全部生長量的60%~70%是在秋季完成的。莖葉生長溫度5~20℃,最適宜溫度15~18℃。開花前20天左右是鬱金香莖葉生長旺盛時期。
鱗莖的花芽分化適宜溫度范圍9~28℃,最適宜溫度17~20℃,用20℃貯藏可分化到雌蕊形成階段。在我國大多數地方春季開花休眠後,氣候條件基本上能滿足花芽分化的需要。花芽分化後必須經過低溫花莖才能伸長,秋季定植露地,在我國北方都能滿足對低溫的需要,但是在華南和北方進行保護地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進行低溫處理。目前多用5℃或9℃處理,用5℃處理的鱗莖,隨著處理時間的延長開花率提高,開花時間提前,處理時間越長,花莖越長。不經過低溫處理也能開花,但是開花率很低,開花晚,花莖很短,畸形花多。用5℃處理的叫「5℃球」,用9℃處理的叫「9℃球」,沒處理的叫「常溫球」或「普通球」。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這一點。「5℃球」栽培時5~10厘米的地溫必須在10℃以下2周,然後地溫升到15~16℃;「9℃球」栽培後要有6周的低溫處理或經過自然低溫期。您自己繁殖鱗莖如秋天栽在露地就不用處理了。您如購買種球時一定要確定是否通過花芽分化和低溫處理,當然在北方露地栽培越冬的不需經過低溫處理。
(2)鱗莖發育特點。鬱金香的鱗莖開花後即乾枯,每年必須更新,但開花後在它的上面長出1~3個大鱗莖和若干個小鱗莖。大鱗莖栽種後第2年春天可開花,小的鱗莖需要繼續培養2~3年才能開花。只有1片葉子的植株不能開花,有2片葉時即可開花。
(3)自繁鱗莖技術。當秋天15厘米土層的地溫降至9℃左右時將小鱗莖栽植。栽植後要有15~20天的根系生長適宜溫度,越冬前將大部分根系長好,春季發芽。選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栽培,積水鱗莖容易腐爛。將小鱗莖按行距15厘米左右,株距4厘米左右的距離栽培,覆土厚度為鱗莖高度的2倍,一般4~5厘米,栽後澆水。小鱗莖如現花蕾應及時剪去,以保證養分積累,促進種球生長發育。小鱗莖需要培養2~4年才能成為大鱗莖。當地上部分完全枯黃、種球變為棕色時,將球挖出,均勻散開自然晾乾,不宜先混堆或裝箱。放在20~25℃的通風乾燥處貯藏2個月左右,花芽分化後,如果促成栽培需要在17℃左右的地方貯藏15~20天,再用5℃處理30~40天。貯藏時空氣相對濕度千萬不要超過80%。家庭用盆栽繁殖鱗莖生長一般不充實,最好在地上再培育1~2年。
鬱金香鱗莖很容易退化,外因是高溫所致,如果在高山冷涼地區可以復壯。利用開花後遮蔭的方法可延遲採收時間,從而使鱗莖變大。退化鱗莖和子球要在冷涼地區越夏貯藏。
(4)播種育苗。播種育苗主要用於育種,大量繁殖種球時也可應用。鬱金香種子千粒重4~15.7克。種子半圓形或三角狀卵形。一般秋季在露地播種,精細整地,做好苗床。播種後覆蓋1.5厘米腐葉土,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溫保濕。種子需經過7~9℃的低溫30~40天才開始萌動。到春季發芽出土。5~6月份形成鱗莖,地上部分枯死後將其挖出,小鱗莖直徑可達5毫米左右。夏季貯藏,秋季栽植,培養5~6年開花。
(5)組織培養育苗。用葉片、內層鱗片、花莖等作外植體。
用葉片作外植體時,用MS培養基培養,附加2.0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2.0毫克/千克萘乙酸,不經愈傷組織直接分化出多個小鱗莖。將直徑2毫米的小鱗莖在MS,附加1.0~2.0毫克/千克赤黴素的培養基上培養,可培養成有1~2片葉、5~10毫米的鱗莖。
用內層鱗片作外植體時,誘導和增殖都用MS培養基,附加2.0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2.0毫克/千克萘乙酸。
用花莖作外植體時,誘導和增殖都用MS培養基,附加0.1~0.2毫克/千克6-苄基腺嘌呤和0.1~0.5毫克/千克萘乙酸。切取2厘米左右的芽轉入1/2MS加0.5~1.0毫克/千克萘乙酸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生根後移栽,開始光照不能太強。

『叄』 鬱金香的繁殖方法,栽培方法有哪些

一、鬱金香繁殖
分球繁殖
栽種的母球生長過一季後,周圍出現許多小鱗莖,將鱗莖按大小分類,分開種植,大球開花較早,當年栽種,當年開花,小球需要1~2年開花。
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適宜大量栽種,多用於培育新品種。首先,選購好種子,可以多個品類混合播種。10月播種在室內的土盆中,室外用塑料薄膜覆蓋,第二年春天就發芽。3~4月開花。
二、鬱金香的栽培方法
播種時間
一般選在十一月栽種。11月,氣溫適宜,可以給種球足夠的發芽時間,發芽後藏在土裡過冬,來年春天植株旺盛。
選種
買種球時,檢查是否有破損或者爛掉的痕跡。種球大一點、質量好一些的開花更好看。種球質量較差,可能沒開花就爛掉了!
土壤
花盆選用下方有氣孔的。土壤選擇通透性較好的營養土質,和普通的泥土混合使用效果更好。在種之前,盡量保持土壤乾燥,土太濕可以曬一曬再用。
種植
種之前,把種球上褐色的皮去掉。土埋的不要太深,容易爛根,3~4厘米就好,露一點莖在外面,以防澆水的時候把球根沖出土面。
生根
栽種之後就等生根了。這段時間,可以不放在陽光下,放在陽台上沒有陽光的地方,保持土壤乾燥。大約半個月左右,輕輕搖晃一下花盆,感覺不到明顯的晃動就證明根已經長出來了!千萬不要將球根挖出來確認,否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澆水
確認已經長出根後,馬上移到有陽光的地方,但要避免暴曬。適當澆水,保持土壤相對乾燥。過段時間就會發芽,要經常曬太陽。再發芽過程中會經歷漫長的冬天,不用擔心鬱金香會受凍,移到陽台避風出就好,來年三四月就會開花啦!

『肆』 什麼是鬱金香的繁殖技術

鬱金香繁殖是繁衍後代,保存其種質資源的手段。鬱金香的繁殖可分成專三大類:有性繁殖、無性屬繁殖和組織培養。

有性繁殖又稱種子繁殖,是指經過雌雄兩性細胞結合而產生新個體的繁殖方法。它是生物界最基本的一種繁殖方法。鬱金香從種子播種到植株開花,所需時間長,品種間極易雜交,多數不能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現象,但繁殖系數大,根系強健。在鬱金香的育種上看,種子繁殖是其品種選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許多雜交品種,如達爾文雜交系等,這些品種的選育,均用種子繁殖來實現其性狀的變異。

無性繁殖又稱之為營養繁殖,指的是利用植物的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經人工培養而產生新植株個體的繁殖方法。這種方法的繁殖系數小,根系不如種子繁殖健壯,但種質的特性較為穩定。鬱金香的無性繁殖是子球繁殖,是主要的繁殖方法,在生產上大量運用的就是分子球繁殖。

組織培養又稱微體繁殖。把植物體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的一部分,在無菌的條件下接種到一定培養基上,在玻璃容器內進行培養,從而得到新植株的繁殖方法稱為組織培養。有人稱之為植物克隆技術。

『伍』 鬱金香是怎麼繁殖的

鬱金香的繁殖方法以分離小鱗莖法為主。母球為一年生,花後在鱗莖基部發育成版1~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權鱗莖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風處貯存。

秋季9月可栽種子球,栽培地應施入充足的腐葉土和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植球後覆土5~7厘米即可。栽植時土壤濕度以不幹不濕為宜,覆土後不必澆水。小鱗莖栽植深度約為10厘米,不宜過淺,2~3年後開花。早春莖葉及花蕾出現時,結合灌溉2次液體速效追肥。花後剪去花莖,不使結實,可促進新鱗莖肥大。

播種繁殖可在育種及大量繁殖時進行,秋季露地播種,深度為1~1.5厘米,次春可發芽,四至五年才能開花。

『陸』 鬱金香的繁殖方式是怎樣的

鬱金香的繁殖方法以分離小鱗莖法為主。母球為一年生,花後在鱗莖基部發育回成1~答3個次年能開花的新鱗莖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風處貯存。

秋季9月可栽種子球,栽培地應施入充足的腐葉土和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植球後覆土5~7厘米即可。栽植時土壤濕度以不幹不濕為宜,覆土後不必澆水。小鱗莖栽植深度約為10厘米,不宜過淺,2~3年後開花。早春莖葉及花蕾出現時,結合灌溉2次液體速效追肥。花後剪去花莖,不使結實,可促進新鱗莖肥大。

播種繁殖可在育種及大量繁殖時進行,秋季露地播種,深度為1~15厘米,次春可發芽,四至五年才能開花。

『柒』 鬱金香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鬱金香常用分球繁殖,以分離小鱗莖法為主。秋季9~10月分栽小球。母球為一年生,即每年更新,專花後屬在鱗莖基部發育成1~3個翌年能開花的新鱗莖和2~6個小球,母球乾枯。母球鱗葉內生出一個新球及數個子球,發生子球的多少因品種不同而異,與栽培條件也有關,新球與子球的膨大常在開花後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

可於6月上旬將休眠鱗莖挖起,去泥,儲藏於乾燥、通風和20~22℃溫度條件下,有利於鱗莖花芽分化。分離出大鱗莖上的子球放在5~10℃的通風處儲存,秋季9~10月栽種,栽培地應施入充足的腐葉土和適量的磷、鉀肥作基肥。植球後覆土5~7厘米即可。

『捌』 鬱金香的繁殖方式是什麼

鬱金香自繁鱗莖:當復秋天制15厘米土層的地溫降至9℃左右時將小鱗莖栽植。栽植後要有15~20天的根系生長適宜溫度。將小鱗莖按行距10厘米左右,株距5厘米左右的距離栽培,覆土厚度為鱗莖高度的2倍,栽後澆水。母球栽培1年後可產生2~4個子球。鱗莖的周徑在6厘米以上的會現蕾開花,小鱗莖如現花蕾應及時摘除以保證養分積累,促進種球生長發育。小球需要培養2~4年成為大球。當地上部分完全枯黃、種球變為棕色時,將球挖出。放在通風乾燥處,均勻散開自然晾乾,不宜先混堆或裝箱,然後儲藏。儲藏的空氣相對濕度不能超過80%。

『玖』 鬱金香怎麼繁殖可以變多

鬱金香 選擇種球繁殖,可以由一顆種球繁殖出若干個新的植株,較大的鱗莖當年栽種,較小的種球要一到兩年後才能開花。栽種時保持溫度在五到二十攝氏度之間,不需要過多的光照,除了生長初期,後期要減少澆水量,也要根據生長期適當調整施肥量。

鬱金香變多的繁殖方法

1、 種球繁殖

繁殖鬱金香時可以選擇腐熟的有機肥,首先在種植前施肥一次,確保繁殖時有足夠的營養,後期每個月施肥兩次即可。花期不需要過多的施肥,等花朵掉落後再追肥,保持土壤的肥力,為下一次開花積累養分。施肥要配合澆水,降低肥料濃度避免燒苗。

『拾』 鬱金香怎樣繁殖

鬱金香又名洋荷花,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20~40厘米,花期~5月。白天開花,陰天及夜間閉合。
鬱金香適應性較強,喜陽光充足,也耐半陰,喜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稍乾燥的環境,耐寒性強,生根需在5℃以上,適宜生長在肥沃、富含有機質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上,忌土壤黏重和濕澇。
鬱金香為秋植球根花卉,秋天栽植,早春開花,夏季休眠,生長適溫為9~13℃,5℃以下則停止生長。鬱金香的栽培方法有地栽和盆栽。露地栽植要選向陽背風處和疏鬆肥沃的土壤,並施足基肥,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溝植或畦植,栽植深度要適宜,一般覆土厚度為球高的2倍,栽後澆透水,發芽和開花前後追施2~3次液肥。北方寒冷地區要加覆蓋物防寒,並在早春化凍前及早除去。盆栽在秋季上盆,每盆3~4球,球的頂部要與土面平齊,澆透水然後放入冷床或露地向陽處,經8~10周低溫,放入5~10℃溫室,保持半陰,顯蕾後再把室溫提高到15~18℃,在春節前後就可以開花。
鬱金香易受花葉病危害,是病毒病,受害植株變矮,球莖退化,由蚜蟲傳染。因此,除輪作外,要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及時防治蚜蟲。
鬱金香花期早,花色多,花形嬌美,國外栽培較多,尤以荷蘭的鬱金香享譽世界。中國近年栽培日漸增多。鬱金香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適於作切花,布置花壇、花境,中矮品種可作盆花。

熱點內容
花語為依賴 發布:2025-09-13 14:38:31 瀏覽:810
測測你七夕 發布:2025-09-13 14:37:38 瀏覽:897
盆栽小紅薯 發布:2025-09-13 14:28:49 瀏覽:599
長春米蘭花時尚酒店 發布:2025-09-13 14:24:56 瀏覽:576
茶花保溫壺 發布:2025-09-13 14:15:41 瀏覽:733
玫瑰酵素護膚 發布:2025-09-13 13:59:00 瀏覽:267
石斛蘭花品種 發布:2025-09-13 13:58:55 瀏覽:842
海棠映碧空 發布:2025-09-13 13:57:35 瀏覽:138
福州花藝學徒 發布:2025-09-13 13:48:41 瀏覽:412
插花是使人 發布:2025-09-13 13:31:32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