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花的養護
A. 養護非洲紫羅蘭要注意哪些問題
要養好非洲紫羅蘭,在栽培與養護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花盆大小要適當:由於非洲紫羅蘭植株矮小,根系分布不廣,應根據植株大小選擇與之相稱的花盆。盆過大或過小,均不利其生長發育,並有礙觀瞻。
(2)培養土要適宜:非洲紫羅蘭喜疏鬆肥沃、含腐殖土豐富的微酸性土壤。因此盆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再加1/5左右的沙土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忌用黏重土。
(3)澆水要適量:澆水不可過多,盆土過濕易爛根。平時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宜。除夏季澆水要充足外,其他季節待土面乾燥發白時再澆水為好。
(4)施肥要淡薄:生長期間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但要切忌不能施氮肥過多,否則葉片雖長得茂盛但開花很少。出現花蕾時要施1~2次0.5%過磷酸鈣水溶液,則花大色艷。炎夏季節宜暫停施肥,待9月中、下旬天氣漸涼後再繼續施肥。
(5)溫度要適合:非洲紫羅蘭生長適溫為18~24攝氏度。當氣溫超過28攝氏度以上時則生長不良,故夏季必須採取遮陽降溫措施。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2攝氏度。
(6)光照要恰當:非洲紫羅蘭屬半陰性植物,冬季宜放室內光照充足處,若冬季室內光線不足時可用熒光燈補充光照,其很適宜在熒光燈下生長開花,不然植株則易徒長,影響開花。春、秋兩季宜放半陰處,深秋應使其多見些陽光,以利花芽形成。非洲紫羅蘭怕強光,光照過強時葉面就會出現黃斑,因此夏季需移至通風良好、涼爽而具有散射光處培養。
B. 非洲紫羅蘭怎麼養
非洲紫羅蘭為多年生草本,花期一般長達兩個多月,若管理得法,可以整年開花不內斷。其最容適生長溫度為18~24℃,宜放在室內陽光不直射處,夏日要注意避高溫和強陽光,一般需遮光50%~80%。因葉肉存有大量水分,故不必每天澆水,一般每7天澆一次即可。澆水時不要往葉上或花上噴水。平時每10天澆一次稀液肥,夏日高溫及冬日低溫期均不要施肥。一般家庭完全可以養好它。
C. 非洲紫羅蘭的養殖方法都有哪些
非洲紫羅蘭耐陰,對陽光照射的要求不高,房間內充裕的漫射光,就能達到植株一切正常的生長和開花。最合適非洲紫羅蘭的生長溫度在18-24℃,冬天確保保養溫度在10℃之上就能安全性過冬。平常能夠估量著盆景土的凈重,覺得顯著變輕了澆透水性,在植株的生長期能夠薄肥勤施,開花後終止上肥就可以。
非洲紫羅蘭的養殖方式土壤
盆景土要鬆散肥沃,宜用含有腐殖的土壤。一般用腐殖土5份、培養土3份、漚肥農家肥料土2份,或腐殖土6份加沙壤土4份混合配置,也可以用腐殖土、草炭土、沙子各仍攪拌配置而成。
1、盆與栽培基質的挑選:因為紫羅蘭花根群小,故栽種時,盆不適合過大,要視植株尺寸選相對應的盆。盆栽植物的栽培基質規定鬆散、富饒、排水管道優良、中性化和微酸鹼性的塑造土。
2、澆水和上肥:澆水量要依據生長時節而定,冬天和初春,溫度低,澆水不適合過勤,要在盆景土做了後再澆水,空氣濕度維持在40%上下;夏天溫度高應多澆水,周邊要常常灑水,空氣濕度不小於70%;秋天隨氣候清涼,澆水相對應降低。在生長時節中,每過2周施1次較稀漚肥的餅液肥或液肥,但要留意基肥不適合過多。發生花骨朵後施1~2次0.5%的磷肥,使花型艷麗。澆水和上肥時要留意,不必沾有葉子以防產生爛掉。
3、溫度與光照:紫羅蘭花生長適合溫度為18~24℃。在夏季,溫度不可以超出30℃,故要採用遮光、減溫加濕對策,不可以受強光照照射,但也不可以在太過蔽蔭標准下生長太久,而造成花兒與少年色淡,乃至不開花的情況。家庭養花可放到有漫射光、陰涼處塑造。冬季溫度不可以小於10℃。
4、留意預防病害:在種植中容易產生褐斑病、冠腐病、粉霉病、蚜蟲、蟎、白粉虱、纖毛蟲等傷害,應注意通風與花卉基質應用前的消毒殺菌,當發覺以上病害時,應立即噴撒相關葯物預防。
D. 紫羅蘭花怎麼養
一、花盆選擇:紫羅蘭的植株是相對比較矮小的,根系的分布不廣泛,我們要回看根據答植株的大小來選用花盆。
二、土壤:紫羅蘭要用疏鬆和肥沃的微酸性土比較好,土的話可以用6份腐葉土、4份沙土混勻配成的培養土,或者用腐葉土、泥炭土、沙土各1/3配成的培養土。
三、光照:紫羅蘭是喜歡半陰的環境的,不過我們也是還要把它置於有光陽的地方。不然的話就會出現開花少,色淡還有隻長葉不開花的現象。
不過相反的要是光照比較強的話,又會讓葉片發黃出現乾枯的現象。當光強超過75000lux時需遮蔭,否則植株生長不良。
(4)非洲紫羅蘭花的養護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原產歐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中國南方大城市中常有引種,北方栽於庭園花壇或溫室中,供觀賞。
紫羅蘭喜冷涼的氣候,忌燥熱。喜通風良好的環境,冬季喜溫和氣候,但也能耐短暫的-5℃的低溫。生長適溫白天15-18℃,夜間10℃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鹼的土壤中生長較好,忌酸性土壤。
紫羅蘭耐寒不耐陰,怕漬水,它適生於位置較高,在霉雨天氣炎熱而通風不良時則易受病蟲危害,施肥不宜過多,否則對開花不利;光照和通風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蟲害。
E. 非洲紫羅蘭養護時應注意什麼
(1)花盆大小適當。非洲紫羅蘭植株矮小,應根據植株大小選擇與之相稱的花盆。盆過大或過小,均不利其生長發育。
(2)培養土適宜。非洲紫羅蘭喜疏鬆肥沃、含腐殖土豐富的微酸性土壤。因此盆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再加1/5左右的沙土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忌用黏重土。
(3)澆水適量。澆水不可過多,盆土過濕易爛根。平時澆水以「見干見濕」為宜。除夏季澆水要充足外,其他季節待土面乾燥發白時再澆水為宜。
(4)施肥淡薄。生長期間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不能施氮肥過多,否則葉片茂盛但開花很少。出現花蕾時要施1~2次0.5%過磷酸鈣水溶液,則花大色艷。炎夏季節暫停施肥,待9月中、下旬天氣漸涼後繼續施肥。
(5)溫度適合。非洲紫羅蘭生長適溫為18~24℃。當氣溫超過28℃以上時則生長不良。夏季須採取遮陰降溫措施。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2℃。
(6)光照恰當。非洲紫羅蘭屬半陰性植物,冬季宜放室內光照充足處。若冬季室內光線不足時可用熒光燈補充光照,其適宜在熒光燈下生長開花。春、秋兩季宜放半陰處,深秋應使其多見些陽光,以利花芽形成。光照過強時葉面就會出現黃斑,因此夏季需移至通風良好、涼爽而具有散射光處培養。
非洲紫羅蘭
F. 非洲紫羅蘭這種植物,怎樣養才能更旺
非洲紫羅蘭,別名非洲堇,不但花型鮮麗,並且十分易養,對於非洲紫羅蘭的種植方式 也非常簡單,下邊便說說非洲紫羅蘭的種植方式 。
5.盆栽植物土壤:種植非洲紫羅蘭一定要殺菌後的土壤,可以用珍珠岩混合泥炭土種植,防止使用一些排水不太好的土壤種植,土壤要疏鬆透氣性,舊土不必用於種非洲紫羅蘭。種植非洲紫羅蘭要用排水孔比較大的花盆,防止盆土存水,花盆不可以很大,不然非常容易存水爛根。
6.上肥:非洲紫羅蘭不用太多的肥料,假如非洲紫羅蘭好多個月也沒有盛開,就要適度填補稀薄的肥料,能夠給非洲紫羅蘭專用肥,或是給一絲稀薄的有機液肥。
G. 非洲紫羅蘭的養殖方式你認為是什麼適合家養嗎
非洲紫羅蘭適合家養,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它的花型多種多樣,千姿唯美,觀賞價值是相對比較高的,放到室內養還可以裝飾家居,凈化環境。注意不能放到卧室,會吸取氧氣,釋放出來二氧化碳,最好是放到客廳、陽台等地,通風條件好,有利於植株的生長。
從葉片扦插到開
開花時間需要一年左右,假如想盛開快,繁殖量小,也可挑選綠技扦插,效果更快更強,時間在6-7月或9-10月開展,選有2-3個頂芽的健碩葉枝,以上法剪好,插進盆里管理,第二年新的萌寵在3-4月就可如期應季花艷令人震驚了。
H. 非洲紫羅蘭這種植物,你覺得怎樣養才能更旺
非洲紫羅蘭其實是非常好養的,只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溫度保持在25度左右就可以了,經常澆水施肥,也要選擇一些砂質土壤,要勤翻土,這樣紫羅蘭開的花會特別多,也會特別的旺盛。
I. 非洲紫羅蘭要怎樣養護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自夏末至冬季開花不絕。同時適應性強,只要室溫合適(18~24℃)可終年有花可賞。在栽培與養護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花盆大小要適當,盆過大或過小,均不利其生育,並有礙觀瞻。
②培養土要適宜:非洲紫羅蘭喜歡疏鬆、肥沃、含腐殖質豐富的微酸性土壤。因此盆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再加1/5左右的沙土或珍珠岩和少量基肥配成。忌用黏重土。
③澆水要適量:澆水不可過多,除夏季澆水要充足外,其他季節待土面乾燥發白時再澆水為好。
④施肥要淡薄:生長期間每隔7~1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或復合化肥。但要切忌不能施氮肥過多。炎夏季節宜暫停施肥,待9月中下旬天氣漸涼後再繼續施肥。
⑤光照要恰當:非洲紫羅蘭屬半陰性植物,冬季宜放室內光照充足處。若冬季室內光線不足時,可用熒光補充光照,它很適宜在熒光燈下生長開花。
⑥春秋兩季宜放半陰處,深秋應使其多見些陽光,以利花芽形成。非洲紫羅蘭怕強光,光照過度葉面就會出現黃斑,因此夏季須移至通風良好、涼爽而具有散射光處培養。
J. 非洲紫羅蘭要怎麼栽培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非洲紫苣苔,苦苣苔科非洲紫苣苔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全株被絨毛。無莖。葉質厚如絲絨,卵形,全緣或鋸齒,肉質。花形俊秀雅緻,花色豐富,有紫色、淡紫色、粉色等。一年四季均可開花。
喜溫暖氣候,生長適溫18~24℃;16℃以下生長緩慢,葉片硬化,下垂,易生霉病;低於10℃葉片就可受凍害。忌高溫,27℃時植株雖生長好,葉茂盛,但花朵少,易萎蔫。較耐陰,可於散射光下生長。喜疏鬆、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非洲紫羅蘭應置於半陰處養護,若光照太強,葉片上會出現灼傷的色斑,澆水時應控制水量,太多易爛根。一般7~10天施1次稀薄液肥,氮肥不宜施用太多,以防只長葉不開花。現蕾後適當多施磷肥,使花色艷麗。夏日高溫及冬日低溫期間均不要施肥。施肥與澆水時,均應將葉片輕輕托起,不讓肥水沾到葉片上,以防造成葉片起斑腐爛而引起病蟲害的發生。
用扦插、分株、播種和組織培養等法繁殖。扦插取基部帶1~2厘米長葉柄的成熟健壯葉片作插穗。介質為經蒸氣消毒的沙、蛭石和泥炭的混合土。扦插時葉片應直立,葉柄插於土內。扦插密度以葉片不相碰為度。扦插後澆水、遮蔭,在18℃條件下3~4周即可生根。因芽的形成和發育較慢,需8~12周才可移植到小花盆中。亦可將葉柄插入清水中,約1個月可生根。分株繁殖結合翻盆時進行。播種於秋季進行,在21℃條件下3周可發芽,2~3個月後可移植。幼苗期土壤不可過濕。一般6~8個月可以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