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茉莉花
① 春秋時期樂器演奏茉莉花音色清脆依舊,古人的智慧成果都有哪些
一段用出土的春秋時期樂器的春秋編鍾演奏的《茉莉花》視頻在網上引起網友熱議,視頻中,幾件布滿銅銹的編鍾掛在支架上,一名身著考古服裝的工作人員用小錘敲擊這些編鍾,演奏出的清脆聲音形成了經典民樂《茉莉花》的曲調。視頻介紹,這些編鍾出土自山西省襄汾縣陶寺北兩周墓地,距今約有2500多年。
三、琴
琴發明於伏羲時代。在古代,人的文化修養是用琴、棋、書、畫四方面的才能表現的,彈琴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簫等其他樂器一樣,隔牆也能欣賞其樂聲。它是為高貴賓客演奏用的高級樂器,賓客在聆聽琴曲時,必須正襟危坐,就如現代西方人欣賞古典音樂時不能隨便離開座位那樣。
② 茉莉花的作者和主要彈奏的樂器是什麼
主要彈奏的樂器是鋼琴
儲望華鋼琴曲《茉莉花》演奏分析 作者:劉菁菁 來源:《北方音樂》2018 年第 12 期 【摘要】儲望華出生於二十世紀中葉,是我國優秀的作曲家、鋼琴家。
③ 古箏要學到幾級才能彈出《茉莉花》
這個有簡單的,也有難的,簡單的初學者就可以彈,難的也叫《茉莉芬芳》是8級的望採納,謝謝~
④ 茉莉花吉他彈唱教學簡譜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茉莉花吉他彈唱教學簡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茉莉花吉他彈唱教學簡譜

茉莉花歌詞
版本一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版本二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茉莉花創作背景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
這首中國民歌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的《音樂辭典》中就有收錄,而曲譜則是在英國地理學家約翰·巴羅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一書中被記錄下來 ;義大利作曲家吉亞卡摩·普契尼將該曲重新編曲成女聲合唱,作為音樂主題用於1926年首演的歌劇《圖蘭朵》
⑤ 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用古箏彈奏《茉莉花》,航天員在太空中生活有多豐富
眾所周知,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速度很快。也給國人帶來了很多的驚喜,讓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在今年的元宵晚會上,我們的女航天員王亞平就彈奏了一曲茉莉花,這段表演著實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震驚,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當音樂與航天結合在一起,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
⑥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用古箏彈奏民樂《茉莉花》,你有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嗎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用古箏彈奏民樂《茉莉花》,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從彈奏中就可以聽出古箏非常有民族的特色,而且值得肯定的是中國的文化是值得傳承的。關於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用古箏彈奏民樂《茉莉花》,你有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嗎?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中國文化值得傳承
雖然我們擁有了很高科技的航空技術,但是仍然要重視中國文化傳承與發揚,因為中國文化才是發展的基礎。而且中國文化是非常有魅力,如果深入其中,就可以體會到它是多麼的美好,所以中國文化是值得每個人去學習的與傳承的。
關於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用古箏彈奏民樂《茉莉花》,你有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嗎?以上是我的看法,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⑦ 茉莉花鋼琴譜左手,簡譜
《茉莉花》鋼琴譜
(7)彈奏茉莉花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⑧ 電子琴彈江蘇民歌《茉莉花》怎麼配左手和弦
網上能搜到電子琴帶左手和弦的《茉莉花》歌譜,有C調、E調、F調等。現傳上C調簡譜和F調線簡對照的曲譜供參考。
⑨ 春秋時期樂器演奏茉莉花音色清脆依舊,這個樂器有什麼歷史
眾所周知,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中華有著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其中更是涌現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與樂曲、無數的名人詩句,我們在傾聽與學習的同時,也感受到古人那淡雅的情志與寬廣的胸懷。其中,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春秋時代的編鍾,想必對於編鍾我們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它是專門演奏音樂的工具,其聲音清脆悅耳、餘音久久繞梁不息,讓我們嘆為觀止。
三、製造工藝
編鍾與編鎛它們作為當時朝廷的禮樂,鑄造手法很是精湛,它們都由青銅質地材料鑄造而成,經過烈火的不斷淬燒,在經過模具的應用,這樣,一套完整的編鍾便呈現在人們眼前。在中國古代,編鍾是上層社會專用的樂器,是等級和權力的象徵。有的編鍾上還記載著關於音樂的文字信息。
⑩ 「古箏·彈唱」《 茉莉花》為什麼外國人都愛聽這首
清末抄時期,清朝初次和國際襲交涉,國外都奏國歌,而中國並無國歌,遂演奏茉莉花作為國歌。所以,茉莉花是中國走向國際的第一首曲子,也很有辯識度,代表著中國古典文化,所以國際友人最熟悉的中國曲子就是這首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