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紫羅蘭敘述

紫羅蘭敘述

發布時間: 2022-08-26 06:32:34

『壹』 紀伯倫寫的虛榮的紫羅蘭讀後感300字

從結構上看,一篇讀後感至少要有三個部分的內容組成:一是要介紹原作的篇名內容和特點;二是根據自己的認識對原作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就是概括地談談對作品的總體印象;三是讀後的感想和體會。即一是說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據評價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發,重點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點是「讀」。「讀」是感的基礎,「感」是由「讀」而生。只有認真的讀書,弄懂難點疑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徹的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要點,深刻地領會原文精神所在,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個人的實際,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寫讀後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認真思考。讀後感的主體是「感」。要寫實感,還要在讀懂原作的基礎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評價。分析和評價是有所「感」的醞釀、集中和演化的過程,有了這個 分析和評價,才有可能使「感」緊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觀點,避免脫離原作,東拉西扯,離開中心太遠。

所以,寫讀後感就必須要邊讀邊思考,結合歷史的經驗,當前的形勢和自己的實際展開聯想,從書中的人和事聯繫到自己和自己所見的人和事,那些與書中相近、相似,那些與書中相反、相對,自己贊成書中的什麼,反對些什麼,從而把自己的感想激發出來,並把它條理化,系統化,理論化。總之,想的深入,才能寫的深刻感人。

第三,要抓住重點。讀完一篇(部)作品,會有很多感想和體會,但不能把他們都寫出來。讀後感是寫感受最深的一點,不是書評,不能全面地介紹和評價作品。因此,要認真地選擇對現實生活有一定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談,文章散亂,漫無中心和不與事例掛鉤等弊病 。

怎樣才能抓住重點呢?

我們讀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後,自然會受到感動,產生許多感想,但這許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閃而失。要寫讀後感,就要善於抓住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復想,反復作比較,找出兩個比較突出的對現實有針對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礎上加以整理。也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寫出真實、深刻、用於解決人們在學習上、思想上和實踐上存在問題的有價值的感想來。

第四,要真實自然。就是要寫自己的真情實感。自己是怎樣受到感動和怎樣想的,就怎樣寫。把自己的想法寫的越具體、越真實,文章就會情真意切,生動活潑,使人受到啟發。

從表現手法上看,讀後感多用夾敘夾議,必要時藉助抒情的方法。敘述是聯系實際擺事實。議論是談感想,講道理。抒情是表達讀後的激情。敘述的語言要概括簡潔,議論要准確,抒情要集中。三者要交融一體,切忌空話、大話套話、口號。

從表現形式上看,也有兩種:一種是聯系實際說明道理的。這是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和具體生動的事例,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闡明一個道理的正確性,把理論具體化、形象化,使之有血有肉,有事有理,以事明理,生動活潑。另一種是從研究理論的角度出發,闡發意義。根據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闡明一個較難理解的思想觀點,或估價一部作品的思想意義。它的作用是從理論上幫助讀者加深對原文的理解。這一種讀後感的重點仍在「感」字上,但它的理論性較強,一定要注意關照議論文論點鮮明、論據典型、中心明確突出等特點。

『貳』 敘述花卉依生活型與生態習性的分類方法。

依生活型與生態習性的分類
(一)露地花卉
在自然條件下,在露地完成其整個生命周期的花卉。

『叄』 寫一篇 告別____ 的作文。。。要求記敘文。。。謝謝了

範文(1)
《告別馬虎》
告別馬虎馬虎是個非常令人討厭的傢伙,可不知什麼時候起,他纏上了我,整天都形影不離的跟著我,不斷給我製造出意想不到的麻煩,這不,我打算做作業時,他又開始搗亂,我的語文書又找不見了。我知道一定是落在姥姥家了。這下可就麻煩了,作業做不成不說,星期一上學怎麼辦呢?姥姥家離我們有十幾里遠的路,又在交通不很方便的農村,想取回來還真不是說句話那麼簡單的的事情,昨天晚上從姥姥家回來時,爸爸特意囑咐我好幾遍讓我帶齊東西,可我最終還是忘記了把語文書裝在書包里。這使我想起損失五十元錢的那件傷心事,那也是馬虎乾的,那一次,我把爸爸的U盤弄丟了。我向爸爸借U盤是因為英語老師說有英語資料要我們拷回家學習,爸爸把U盤交給我的那天晚上,家裡正好有客人,而且還有兩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夥伴,看我拿著U盤滿世界亂轉一點兒也沒有放在心上,爸爸便囑咐我先把U盤收好再和小夥伴玩,囑咐了不止一遍,可結果是,當我第二天去上學時卻怎麼也想不起放到哪兒了,爸爸氣得數落了我好一陣子,最後還罰了我五十元錢,說什麼時候找到什麼時候再把錢還我,可是直到現那個討厭的U盤也不知藏到哪兒去了。這件事讓我難受了好些日子,五十大元呀,馬虎同學,你知道我得付出多少努力和小心才能掙回來嗎?爸爸為了克服我粗心的習慣,把我每天的作業分成幾項,全做對的項減去有錯誤的項的得數,便是我應得的獎金的數目。我的錢就是這么一塊一塊掙到的呀,有時候,一不小心還會賠錢,可這一下就讓我損失了這么多,我能不難受嗎?馬虎呀馬虎,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呢?U盤事件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今天又出了這檔子事,真不知爸爸知道後會怎麼說我,當我小心翼翼的向爸爸說這件事時,我的心都提到噪子眼了。我看得出爸爸確實想對我發脾氣,但最終卻忍住了,接下來他給我講了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少了一個馬掌釘》,說的是有位國王派人給自己的戰馬釘馬掌時,由於粗心少釘了一個釘,結果在戰場上馬掌掉了,馬摔倒了,國王被摔在地上,被敵軍包圍了,軍隊亂了,戰斗失敗了。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所有損失都因為少了一個馬掌釘。所有損失都因為馬虎,我知道爸爸給我講這個故事的良苦用心了,是呀,要是在考大學時,我也象平時做功課一樣老把加號看成了減號,或者得數少寫一個零,可能整個人生都會因此改寫,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馬虎的害處怎麼說都不算過份。我決心和馬虎同學斷交了,馬虎同學,謝謝你陪我走了這么久,但你給我帶來的麻煩太多了,咱們就此告別吧。馬虎同學,請一路走好,走得越遠越好!
範文(2)
《告別童年,留住童心》
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一片美好卻又短暫的記憶,那就是屬於寶貴童年的美好回憶。那種記憶是永遠無法取代的,它在每一個人心裡,就像夏夜璀璨的星空,一閃一閃,彷彿是永不熄滅的燈。
如今,我們現在的每一位都已告別童年,走出了那短暫而美好的時光。但我相信,那些如星光般璀璨的回憶都將永遠深藏在每個人的心裡。我甚至還記得那牙牙學語吐字不清的我,那打碎盤子時滿腹驚惶的我,那撒謊時漲得滿臉通紅的我……昨日,它們彷彿才剛剛發生過,今日,卻只能依稀看見那朦朦朧朧飛逝的影子。
童年是一個純真的時代,童年時代的我們擁有著時代的真情,這才是真正的自我。做人不能總是舍近求遠,我們應該對未來充滿希望,但是我們有時也要停住腳步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過去,畢竟我們走過那一段路。回首往事,也許有許許多多快樂的事,難忘的事,不論是好是壞,都是童年最寶貴的記憶。將它們一一收好,因為它們都將是陪伴你終生的無價之寶,是它們見證了你美好的童年。童年的記憶已無法抹滅,童年的每件事對於我來說都異常清晰,我無法忘卻童年。童年的我是天真無邪的。
童趣,不是一本難懂的《紅樓夢》,而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格林童話》。
闖了禍,面對爸爸媽媽的斥責,爺爺奶奶總是最有力的「擋箭牌」,糖果和零食總能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受了委屈,自己的「小天地」里總是最能安撫我們那顆受傷的心靈的「心理專家」;要是聽了鬼故事,黑暗與寂寞中總留下我們的哭鬧與恐懼……
童年,年輕活躍,有著激流般的熱情和無邊無際的夢想,像白雪一般的純潔,童年確實可以說是人生的花朵,無價的珠寶。童年往往是短暫的,我們應該珍惜,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顆童心。我們要把童年的特徵都裝在心裡,刻在心上,時時刻刻都記住,記住自己的童年,真實的自我!童心能使自己用最純潔的一面去看待大千世界,又不失那份活潑與自由;童心能使自己樂觀向上地與大家和諧地融為一體,又不失那份穩重與成熟……
童年的我是那麼幼稚,童年的我是那麼有趣,童年的我是那麼讓人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童年的我鬧出了一次次笑話,童年的我做出了一件件傻事,但童年的我還是快樂的,還是深受大家歡迎的。我想回到童年那快樂的時光中,回到那個沒有學習負擔,永遠快樂,永遠無知的世界中。天使天使快顯靈,讓我如願以償吧!天空中劃過了一顆流星,希望我的願望不會像這顆流星,一落既空。
童年如同一顆劃過天空的流星,一閃而過,那些往事也隨著隕石的墜落早已消失在太平洋的旋渦中了。但是,看見流星時無比激動的心態卻和流星的驚鴻同時定格在飛逝的瞬間。那就是永不會消失的童心,它可以創造出許多駭人聽聞的奇跡。
無情的時光帶走了美好的童年,潔白的人格留下了無邪的童心。希望我們永遠記住童年美好的回憶,永遠擁有一顆年輕的心!
範文(3)
《告別膽小,快速成長》
剛進學校時,我是一個膽小、內向的男孩子。很喜歡看電視,看了電視後,常常會手足舞蹈,還會獨自一人怪聲怪調,為此,我也沒少挨媽媽的批評,每次挨了批評,我總是很害怕。我想這一定是我內向、膽小的原因了。進了小學,在班上,我是個十足的「膽小鬼」。上課時,我老老實實地坐在位子上,不敢看老師,更別說舉手發言。下課時,同學們都到操場上活動,我一個人獨自坐在座位上,我也好想和同學們一起玩,可我害怕。有時站在教室的走廊上,很羨慕地看著小夥伴們在操場上活動。沒有人找我玩,我也從不找別人玩。瞧!那時的我是多麼的孤單,多麼的膽小。多麼希望和同伴在一起活動呀!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學習生活地。現在的我早已不是這樣了。現在的我活潑,上課也積極發言了,而且聲音還比較大,下課了我總是主動地和同學一起快樂地活動游戲,那個膽小的內向的我早已不見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我們班上有好幾個像我這樣的同學。老師很關心我們,關心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經常組織我們開展有趣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們變得膽大,變得活潑,變得快樂,變得自信,變得愛交朋友了。特別是在「優點單」的活動,我最喜歡這個活動了。這個活動共分三個小活動,分別是:我的優點單,你的優點單,將同伴的優點單帶回家。我的優點單的活動是全班的每一個小朋友都為自己找優點,讓我們小朋友積極主動地發現自己的優點,再一一在班上展示自己的優點。同學們的積極性可高了,每一個人在活動中是那樣的開心,那樣的快樂,因為我們每一人都 找到了自己的優點,而且在同學們面前展示了自我,瞧!一個個都神氣。活動中每一個人又是開心。大家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找到了自我,發現了自我,認識了自我。特別是這個膽小的我,又是那樣的快樂。我積極發現自己的優點,積極地向同伴說自己的優點。別提有多神氣了。接下來的活動是「你的優點單」。同伴們相互找優點,相互交流他人優點,幫助同伴找優點,幫助同伴發現自己的優點。再去誇誇自己的同伴。在誇同伴的活動中我們都受到教育。讓我們知道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是啊!大家你幫我找優點,我幫你找優點,是多麼的快樂。讓我感受到在學校和同伴們在一起學習生活,原來可以這么的快樂和自在。那個內向的我也能在同伴面前說自己的優點,誇自己的同伴。是啊!原來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相互發現,相互欣賞。第三個活動,發現自己的不足,學習同伴的優點,以「將同伴的優點單帶回家」開展活動。在這樣的活動氛圍中,同學們樂於發現自己的不足,以向他人學習的形式,主動地改掉自己的不足,從而更有利於我們的成長。優點單的活動,讓我快樂,讓告別了膽小,從內向中走出來,讓更加喜歡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喜歡身邊的老師和同學,主動地和他們交流。

『肆』 運用上述的敘述方式寫一段話,描寫一處(種)你身邊熟悉的景色或動200字

寫作思路:要明確結論,整理出想要向人們傳達的信息,然後再考慮書寫方法。如果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措辭」上的話,就不能說整理好了想要書寫的內容。

正文:

一個明媚的清晨,我踏著微風漫步在美麗的草原。

仰面注視天空,整個天空浸染著均勻的藍色;棉花糖似的白雲在天空中悠閑地飄著,形態宛如一個個穿著潔白芭蕾舞裙的小姑娘!

我的腳步也不由自主地隨著雲朵輕快起來~草原下雨的時候,剛剛還一片片潔白的白雲轉瞬之間變化成為一團團暴脾氣的烏雲發出陣陣怒吼!

就像雷龍的尾巴使勁地拍動草地似得。回頭再看草地,地上的小草們就像是被叫醒了一樣,小花小草都紛紛探出頭來,向外眺望,神態中充滿著好奇。

俯下身細細看,花上有美麗的蝴蝶輕盈的飛舞著,還有那「嗡嗡」叫的蜜蜂,它們倆一定是在談論什麼有趣的事情吧!花兒也好像想要和我做朋友一般,爭先恐後的給我介紹自己:玫瑰花、滿天星、紫羅蘭……

近處,有幾只小綿羊悠閑地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來回奔跑不時還會看向我,向我點點頭。我望著那幾只可愛的小綿羊,它們的毛發鬆鬆蓬蓬,粉紅的小鼻子好似奶油蛋糕上的草莓,一隻只又像天上的白雲快樂而又自由!

我想,如果當它們低下小腦袋吃著嫩綠嫩綠的青草,那又該是多麼可愛多麼好玩的一幅場景啊!遠處山上全是鬱郁蔥蔥的樹林,在我眼裡山上的棵棵大樹彷彿繪出了一片綠色的海洋。樹上的葉子青翠碧綠讓人不由得誇贊真漂亮!

這就是我眼中美麗的草原,我喜歡並且深愛著這片草原,如果所有人一起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不隨意踩踏草坪。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片美麗的草原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

『伍』 高分徵集各種稀有花束的花語

他們打得太多了,我幫你整理一下吧。。。。。。 三色堇:沉思、請想念我 天堂鳥:瀟灑、多情公子 瑪格麗特:驕傲、滿意、喜悅 風信子:喜悅、愛意、幸福、濃情 曼珠沙華 日本花語:「悲傷回憶」 朝鮮花語:「相互思念」 中國花語:「優美純潔」 天竺葵:偶然的相遇 桔梗:永恆的愛、無望的愛 薄雪草:念念不忘 櫻花:純潔。 罌粟花:遺忘。 銀木星:初戀。 亞卡夏:友情。 番紅花: 等待你。 毛地黃:不誠實。 紫菀:反省追思。 紫薇:沉迷的愛. 熏衣草:等待愛情。 松蟲草:寡婦的悲哀。 彩葉草:絕望的戀情。 金盞菊:借別、離別之痛, 霍香薊:信賴,相信能得到答覆。 拉雲拉花:不可靠。 卡斯諾爾:請原諒我。 瑪格麗特木春菊 : 暗戀。 龍頭花又名金魚草:多嘴、好管閑事。 羽扇豆:燒毀我的愛, 秋海棠:單相思 嘉德麗亞蘭:如淑女般優雅 東洋蘭和拖鞋蘭 :君子佳人配 枸櫞:不懂幽默的美人 檉柳:罪 丸葉桔梗:屈服、悲傷 水仙菖:愛的枷鎖 麝香玫瑰:飄忽之美 晚香玉:危險的歡愉 雙瓣翠菊:我與你共享哀樂 白色鍾形花:感恩、感謝 香羅蘭:困境中保持貞節 毛茛:孩子氣

『陸』 如何評價日本動漫電影《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

電影的畫面無可挑剔、製作精良,十分推薦去看,電影通過細膩入微的情感描寫,讓你跟著薇爾莉特去探究生活中那些的美好情感。

『柒』 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抽打著紫羅蘭那細小的身軀運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

豆大的雨滴噼里啪啦的抽打著紫羅蘭那細小的身軀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分析:擬人句就是把某件東西比喻成與人相同,根據想像將物當做人來敘述或描寫,使「物」具有人一樣的言行、神態、思想和感情。在句子中,「抽打」、「細小的身軀」都可以判斷其為擬人句。

擬人手法又可分為三種情況:

1、把非生物擬人化。

例如: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2、把生物擬人化。

例如: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3、把抽象概念擬人化。

例如:資本就是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滲透著血污來到世間的。

『捌』 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的姓名和事跡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亞·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居里夫人: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里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中國網10月10日訊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10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宣布,將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芬蘭前總統馬爾蒂-阿赫蒂薩里。

諾貝爾委員會說,授予阿赫蒂薩里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其30多年來致力於解決全球國際沖突做出的重要貢獻。」

不管是作為一名芬蘭高級公務員和總統或者是在聯合國等國際機構任職,阿赫蒂薩里一直在為和平事業而努力。在過去20年裡,阿赫蒂薩里一 直在積極參與解決全球暴力沖突。1989年至90年,他在促使納米比亞的獨立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005年,阿赫蒂薩里和其組織「危機管理倡議 」(CMI)對於解決印尼復雜的亞齊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和2005年至07年,他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試圖找到解決科索沃危機的方法。 2008年,通過「危機管理倡議」和與其它機構的合作,阿赫蒂薩里試圖為伊拉克問題尋找一個和平的解決方案。此外,他還對解決北愛爾蘭 、中亞、非洲之角的沖突作出了貢獻。

盡管事件各方對避免戰爭和沖突負有主要責任,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曾數次將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國際政治的斡旋者。今天,阿赫蒂薩里是一位傑出的斡旋者。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取得成果,他向人們展示出了外交斡旋在解決國際沖突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希望,阿赫蒂薩里的努力和成就可以鼓舞其他人。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1937年6月23日生於芬蘭維堡,社民黨人。他1965年進入芬蘭外交部工作,曾先後出任過芬蘭駐坦尚尼亞 、 尚比亞 、 索馬里和莫三比克的大使。1977年進入了聯合國 ,擔任聯合國納米比亞問題特別代表、芬蘭外交部國務秘書、 前南斯拉夫問題特別代表和聯合國負責行政管理事務的副秘書長。1994年3月任芬蘭總統 ,2000年3月1日去職。在卸去總統職務後,擔任聯合國負責處理非洲之角人道主義問題的特使等職務。2005年11月11日被任命為聯合國科索沃問題談判特使。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在頒獎文告中贊揚了她為「可持續發展、民主和和平所作的貢獻。」肯亞助理環境部長馬塔伊在得知獲獎消息後對挪威電視台說:「非常感謝你們,我感到很吃驚。我感到很激動,我並沒有想到會獲獎。

出生於1940年的馬塔伊於1977年發起了「綠色帶運動」,這一項目致力於提倡生物多樣性,並同時創造工作機會、使婦女在社會上獲得更多地位。這一項目已栽下了3千萬棵樹。樹木的養護機構目前還僱傭了數千人,其中有不少是婦女。她說:「我們對這些植物的生態系統負有特別的責任。如果我們不能保護它們,那麼我們也無法生存。」

這位著名的生物學者於1971年成為內羅畢大學的首位生物學女教授,後來成為生物學院的院長。這位著名的生物學學者1978年獲得了德國學術交流獎學金,是獲得這一獎學金的首位東非國家的女性。她後來獲得了生物學博士學位。

馬塔伊於2002年12月作為綠黨成員在肯亞的首次自由選舉中當選議員。2003年1月,她出任助理環境部長,負責自然資源保護工作。她最近因為對國家的貢獻而獲得了「手握燃燒著的矛的老者」的頭銜。

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國黑人牧師,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他領導了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人逐漸認識到,南北戰爭所致力解放黑奴運動,並沒有產生使美國黑人成為完全平等公民的預效果。十九世紀後期,美國黑人的公民權利受到州和地方歧視黑人的法規和慣例層層約束和限制。在日常生活中,美國黑人常常被隔離開來,不能與白人同在一個學校上學,乘坐同一公共交通工具,同在一個地方居住。黑人不能充分參與美國社會生活,甚至在一百年後仍然和奴隸一樣被剝奪各種權利,他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與國家的發展並非完全相稱。因此美國黑人的平等問題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黑人志願團體和教會以及其它各階層關心此事的美國人團體,同心合力掀起了一場爭取民權的運動。他們敦促國會通過強有力的法律,清除美國社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最後殘余。

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舉行的「為工作的自由進軍」是民權運動的重要里程碑。那天最激勵人心的,是馬丁.路德.金恩牧師代表南方基督教領導會議所作的講演。 一位新聞記者指出,金氏的演講「充滿林肯和甘地精神的象徵和聖經的韻律」。他既義正嚴辭又有節制;公開宣揚-這是其基本哲學的一部分--非暴力的改革途徑;並且侃侃陳詞,雄辯有力。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美國國會、總統和法院將金氏在講演中提到的各種法律障礙解除了
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一個大酋長家庭,先後獲南非大學文學士和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律師資格,當過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決不願以酋長身份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他毅然走上了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1944年他參加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1948年當選為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書記,1950年任非國大青年聯盟全國主席。1952年先後任非國大執委、德蘭士瓦省主席、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地組織並領導了「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了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準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

1961年6月曼德拉創建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任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政治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指控犯有以陰謀顛覆罪而改判為無期徒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在獄中長達27個春秋,他備受迫害和折磨,但始終堅貞不屈。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同年3月,他被非國大全國執委任命為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1991年7月當選為主席。1994年4月,非國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種族的大選中獲勝。同年5月,曼德拉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並表示不再參加1999年6月的總統競選。1999年6月正式去職。

主要著作有:《走向自由之路不會平坦》、《斗爭就是生活》、《爭取世界自由宣言》、自傳《自由路漫漫》。

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同年他還與當時的南非總統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國費城自由勛章。1998年9月曼德拉訪美,獲美國「國會金獎」,成為第一個獲得美國這一最高獎項的非洲人。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授予「卡馬」勛章,以表彰他在領導南非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斗爭中,在實現新舊南非的和平過渡階段,以及擔任南共體主席期間做出的傑出貢獻。

1992年曼德拉與溫妮分居,1996年3月19日,法院判定曼德拉與溫妮離婚。現任妻子格拉薩·馬謝爾(Graca Machel)是莫三比克前總統薩莫拉的遺孀,1998年7月18日與曼德拉結婚。

1992年10月首次訪華,5日被北京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5月,曼德拉總統應邀訪華,他是首位訪華的南非國家元首。
你說的是特里薩嬤嬤(Mother Teresa)吧!
大學英語教材(復旦版)第三冊有一個單元就講了她的故事。她還獲得了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這是轉貼的關於她的生平簡介:
特里薩嬤嬤(Mother Teresa)原名艾格妮絲·鞏霞·博傑舒,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斯科普里一個阿爾巴尼亞農民家庭。她的父親是個雜貨商,家境並不富足,但父慈母愛,手足親睦,她在溫馨的家庭生活中生長起來。善良博愛的天性使她對慈善事業著迷。1928年來到印度,並投身於慈善事業。從40年代起,她在印度開展救助孤兒、窮人和老人的慈善工作,並在印度和其他國家創辦眾多的學校、醫院、收容所和孤兒院等。

1952年,特里薩在一座印度廟的旁邊建起了「垂死貧民收容所」,以讓那些可憐的人在彌留之際能享受一下人間的溫暖。至80年代末,大約有3萬名身患不治之症又無家可歸的窮人在收容所里度過了他們最後的日子。當記者問到挽救這些患有不治之症的人是否值得時,她甚至根本不能理解這個問題的意思,因為這與她的人生觀格格不入。
此後,特里薩開始考慮收治麻風病人一事。1964年教皇保羅六世在印度訪問期間接見了特里薩,並將自己的一輛高級轎車送給她。特里薩後來將這部車賣掉,用拍賣所得為麻風病人建了一幢樓房,並培訓了一些護理人員,使這里成了加爾各彼得堡唯一的麻風病中心。
197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印度修女特里薩,以表彰她「為克服貧窮所做的工作」。在授獎儀式上,特里薩嬤嬤說:「我以窮人的名義接受這筆獎金。」在晚禱後,她對記者說:「貪婪——對權力的貪婪,對金錢的貪婪,對名譽的貪婪,這時當今世界實現和平的最大障礙。」獲獎後,特里薩嬤嬤賣掉了獎章,連同19萬美元的獎金,全部捐贈給貧民和麻風病患者,沒有給自己留下一美分。 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和平教育獎授予特里薩嬤嬤,以表彰她將其一生獻給解除貧困,促進和平和為正義而斗爭的事業。她創建和領導的慈善機構在120個國家設立了569個服務中心,3500名修女在其中供職。
1997年9月5日,享譽全球的慈善家、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里薩嬤嬤因心臟病發作在印度加爾各答逝世,終年 87歲。印度政府於9月13日為特里薩嬤嬤舉行了盛大國葬。特里薩嬤嬤的靈柩蓋著印度國旗,放在運送過「聖雄」甘地和印度國父尼赫魯遺體的炮車上,緩緩駛向舉行葬禮彌撒的加爾各答體育館。逾百萬不同宗教信仰的群眾沿途跟隨護送,向靈車拋擲鮮花並高舉她的照片。
特里薩嬤嬤將畢生獻給為窮苦人謀福利的事業,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愛戴,被譽為「善良與光明的化身」。特里薩嬤嬤逝世的消息傳開後,整個加爾各答沉浸在悲痛之中,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含著淚水與特里薩嬤嬤作最後的告別。如今,她的名字已經飛越千山萬水,傳遍整個世界。她以獻身慈善事業的至誠,直面困苦的精神,贏得億萬人民的愛戴和尊敬,被人們尊為「善良與光明的化身」。

『玖』 《紫羅蘭永恆花園》第十集講什麼,為何評價這么高

《紫羅蘭永恆花園》是京阿尼近年的治癒系神作,很多人都為這部動漫打上一個非常高的評價。作品主要講述從戰場上存活下來的薇爾莉特,尋找「愛」這個概念的歷程。


所以我不認為這種情節很俗,母親和女兒的羈絆並不是僅僅體現在一封封信件上,而是那種來源於血脈來源於靈魂深處的羈絆。可能在看這一集的時候,很多人內心都會回想,自己是否對父母有過不理解,而對這種不理解是否能夠包容。

可以說這一集是全篇中最感性的一集,能夠完全地觸及到人的靈魂深處,哪怕是在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依舊會情不自禁地被故事的氛圍所感染。



『拾』 《紫羅蘭永恆花園》這部動漫那個場景感動了你

14集里,薇爾莉特說她已經不需要命令時

熱點內容
怎樣種鐵皮石斛盆栽 發布:2025-09-14 03:26:58 瀏覽:498
百合花移栽 發布:2025-09-14 03:26:49 瀏覽:500
4盆栽簡筆畫 發布:2025-09-14 03:21:58 瀏覽:178
櫻花短柱茶 發布:2025-09-14 03:19:48 瀏覽:604
薛之謙七夕見面會門票 發布:2025-09-14 02:29:56 瀏覽:474
翠竹綠植 發布:2025-09-14 02:24:16 瀏覽:783
塵世一朵 發布:2025-09-14 02:18:45 瀏覽:368
梅花測音信 發布:2025-09-14 02:12:56 瀏覽:699
晴和朱淑真海棠深院 發布:2025-09-14 02:11:57 瀏覽:220
鳳尾絲蘭的花語 發布:2025-09-14 02:11:16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