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舞蹈隊廣場舞
A. 十大母親節禮物排行榜,是哪十大
母親節禮物TOP 1-樂喝喝智能保溫杯
保溫杯的禮語是保存那份溫馨的母愛,母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在挑選母親節禮物時,應該挑選有寓意的母親節禮物。
母親節禮物TOP 2-康乃馨
康乃馨的花語是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慈祥、不求代價的母愛、寬容、母親之花、濃郁的親情、親情思念、真摯、思念。
如果擔心康乃馨會凋謝的話,可以找一下紙質康乃馨的折疊方法,一朵永不凋謝的康乃馨,更能體現你對母親的愛。
母親節禮物TOP 3-繁花音響
隨著廣場舞的普及,不少在家的母親也廣泛的投入到其中,而作為跳廣場舞必備的音響,我們可以投其所號,送母親一款浪漫、酷炫的繁花音響也是不錯的選擇。
母親節禮物TOP 4-按摩椅
母親為我們操勞一輩子,老了,烙下一身病根子,一張按摩椅是母親節最好的禮物,讓母親享享清福。
母親節禮物TOP 5-回家給母親做一頓飯
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了,回到家都是母親給我們做飯。在母親節那天,給母親做一頓母親愛吃晚餐,陪母親好好說說話,談談心,這也是給母親最好的禮物。
母親節禮物TOP 6-護膚品
每次回家看望母親,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母親臉上的皺紋年復一年的多起來,一款好的去皺紋的護膚品是份很好的母親節禮物,讓母親回到年輕時候。
母親節禮物TOP 7-陪母親外出旅行
母親老了,從來沒有出過遠門,而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去旅行的地方,母親也有,跟母親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去母親想去的地方。
母親節禮物TOP 8-跟母親一起拍一張自拍照
母親節那天,回家陪陪母親,說一些母親愛聽的話,在那幸福的一刻,跟母親一起拍一張自拍照片,洗出來,用相框框好,送給母親,留下那天你跟母親的幸福。
母親節禮物TOP 9-陪母親做一次健康體檢
母親的健康,是我們應盡的孝心,陪母親做一次健康體檢,願母親永遠健康長壽。
母親節禮物TOP 10-陪母親逛街買衣服
母親一輩子,省吃省穿把我們拉扯大,從來不捨得買漂亮的衣服,陪母親逛街,買母親喜歡、漂亮的衣服,讓母親越來越年輕,找回母親失去的愛美之心。
B. 西方現代舞被稱為奠基一代的舞蹈家有哪些
網頁鏈接
西方現代派舞蹈家試圖首先解放人的身體,通過身體的解放,達到人心靈的解放,達到人的創造力的解放,乃至達到人性的解放與自由。
一、現代舞的先聲和自由舞
19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西方現代舞的肇時時期,主要藝術實踐者是美國的兩位女性舞蹈家:洛伊*富勒、伊莎多拉*鄧肯
洛伊*福勒(Loie fuller,1862-1928)
《蛇之舞》、《裙子》 燈光+服裝(輕盈綢緞)+隨機應變的即興表演
發明:第一個在舞蹈演出中運用劇場漆黑效果的舞蹈家。
發明了最早的舞台燈光透射系統,即使用了鈣和白熾照明燈、魔幻燈、旋轉盤燈、聚光燈和反射燈等燈光系統,在舞台藝術探索的領域,福勒被公開認為是開路先鋒,被人們譽為「光的創作者」
建立了「整體劇場」概念(舞蹈+燈光、色彩、音樂),光、色彩、動作和音樂的和諧一直是她的追求。
她在自傳中告訴我們,她曾立於一面鏡子前面,注視著太陽是怎樣使得她身穿的衣料變成了半透明的,看見金色的反光嬉耍於閃閃發光的絲綢百褶之中,而在這種光線中,發現自己的身體展現在一種朦朧的輪廓里。
她對古典舞的技術和其他任何舞蹈形式一竅不通,她的舞蹈動作大多是臨場發揮且隨心所欲和自然而然。
伊莎多拉*鄧肯(Isadora Dunch,1877-1927)
首先,鄧肯在大自然的現象中如痴如醉。面對多瑙河翻滾的波濤,眼望棕櫚樹樹枝在微風中顫動,她的靈感勃發,不斷激起蓬勃的創作沖動,她會不由自主的擺動手臂,身軀輕盈的向前向上騰跳。
其次她對古希臘藝術的迷戀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鄧肯為了要表現人的情操,從希臘藝術中找到了最好的典範,在相信能夠模仿和復活希臘舞蹈的同時,她還找到了自己的表達方式。
《伊菲革涅亞在奧里斯》
第三,鄧肯對古典名曲的深層內涵、內在節奏和神韻了如指掌。她根據樂曲,將這些心靈悸動化為形體動作,受之於內,行之於外。
穿「圖尼克」(半透明衣服)《無詞歌》《春之歌》《牧歌》《納吉蘇斯》(自戀 水仙花)
第四,她對同時代的受壓迫者富有極大的同情,並對革命運動採取了積極支持的、明朗的態度,表現出一位現代舞蹈家在人生觀和藝術觀上的高度統一。《馬賽曲》一戰中,號召美國青年起來保衛自己的時代的最後文明——從法國傳到是世界的文化,後在街頭、輪船碼頭和甲板上多次表演這個節目,每次標表演都有一些即興的修改,給人以新的啟迪。《馬賽曲》《斯拉夫進行曲》《第六交響曲》等舞蹈作品一起,形成了她悲壯的、英雄的風格。
一直被現代舞蹈家奉為精神領袖,被譽為「現代舞之母」
她閱讀狄更斯、薩克雷、莎士比亞的著作和其他文學作品她最佩服的是盧梭、惠特曼和尼采。與此同時,她廣泛的與哲學家、畫家、音樂家交流、探討,花了大量時間去大英博物館觀賞、研究希臘花瓶上的繪畫和浮雕以及法國盧浮宮的美術作品。她的舞蹈創作來源於大自然、古希臘藝術、音樂名曲和現代社會。
二、早期現代舞
代表:德國的道夫*馮*拉班及他的學生瑪麗*維格曼,美國的露絲*聖*丹尼斯及泰德*肖恩
拉班被稱為「世界現代舞理論之父」。他創立的表現主義現代舞,宣揚感覺第一,把直覺看成認識世界的唯一方法。而維格曼試圖切斷舞蹈與音樂的聯系,號稱要對音樂的獨裁進行反抗而自由自主的舞蹈。因二戰的爆發,現代舞的重心轉到美國,聖*丹尼斯和肖恩是這時期的代表認人物。聖*丹尼斯的貢獻在於東方舞蹈形式的運用,而肖恩為建立美國第一支男子的舞蹈團而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美國現代舞之父」。
魯道夫*馮*拉班(Rudoplf von laban,1897-1957匈牙利)
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對人體動作的科學研究,具體表現再兩個方面,一是發明了迄今為止依然是最有實用價值的「拉班舞譜」,二是創立了「人體動律學」。
「人體動律學」的理論將人體動作剖析成12個方向,而這些方向則來自於20面體,能導致戲劇性的舞蹈以及舞者與空間關系這兩方面的多樣性變化,只要掌握了這種方法,編舞家就可用定量化的語言指揮舞者在時間、空間和力度諸方面進行能動的變化。如拉班提出的「力效(efforts)」就是他的人體動作的內容研究方面創造性的學說。拉班吧「力效」視為一切動作產生的內在沖動,由四種基本要素構成:重力、空間、時間、流暢度。所謂重力(Weight)是指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而產生的動作的輕重質感;所謂空間(Space)指的是人體動作的空間軌跡,或直接或曲延;」時間(time)指的是人體動作所佔時值,有快慢之分;流暢度(Fluency)指的是人體動作過程中的勁力,是控制還是放縱。
露絲*聖*丹尼斯(Ruth st Denis,1877-1968美國)
東方舞,宗教,學校
獨舞《眼鏡蛇》
舞蹈是一種生命體驗,是原始而最終的表現和交流手段,是身體的自然節奏動作。
1915年,露絲*聖*丹尼斯和泰德*肖恩在洛杉磯建立了美國舞蹈史上第一所舞蹈學校——丹尼斯肖恩學校,成為美國第一個現代舞團的基地,並創建了丹尼斯肖恩舞蹈團。
泰德*肖恩(Ted Shawn,1891-1972美國)
美國特色
貢獻:1對男子舞蹈發展極為必要的舞蹈技術的建立。2對主題素材的使用,受到土著的、民間的、流行的文化在內的純美國人影響。3倡導音樂為舞蹈而作的觀念。
學校吸引了眾多的學生,其中不乏才華橫溢而後成為歷史推動者的巨人: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麗、查爾斯*韋德曼。
瑪麗*維格曼(Mary Wigman,1886-1973德國)
舞蹈不是再跳故事,而是跳一種情感,是要表現個人體驗的強烈沖動。
她的舞蹈往往都彌漫著「黑暗」、「死亡」的主題氣氛。以「緊張——放鬆」為原理揭示人的情感變化。她的舞蹈常常出現下蹲、蜷伏、匍匐、躺地等低空動作,以下垂的頭部,肩部向下的線條,半舉的雙臂構成她的動作風格。她那充滿奇異、古怪、激烈的氣息的舞蹈,彷彿如雷電撞擊人們的心扉。
維格曼以她的實踐實現了舞蹈家應注意傾聽自我生命的節奏,將其轉化成可視性的身體節奏的目標。
三、古典現代舞
古典現代舞的代表人物有美國的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麗、查爾斯*韋德曼。這時期是現代舞承上啟下最輝煌的時期。格萊姆的名字成為現代舞的代號,她的強調揭示人類內心世界,她創造的以呼吸為中心的技巧又是後人學習現代舞技術的基礎。
瑪莎*格萊姆(Martha Grahqm,1894-1991)
在美國被稱為與畢加索、斯特拉斯基齊名的藝術家。
瑪莎*格萊姆一生創作了180部舞蹈和舞劇,其數量和質量在舞蹈史上均可謂空前。
創造生涯的三階段:
1立足本土。取材於美國的歷史、文化、社會。《拓荒》《原始的奧秘》
2尋根希臘。1946年,就開始借古希臘和希伯來神話來實現她對人類更深邃的心理空間的揭秘,代表作
《走出迷宮》、《心靈的洞穴》《格萊姆田涅斯察》
格萊姆的藝術就是把隱藏在人的內心的真實的丑惡揭露出來。
《格呂泰涅斯特拉》是格萊姆根據希臘神話改編的又一力作,亦是她作品中的第一出大型舞劇作品,被公認為她在自身創作模式和整個現代舞的小節目傳統基礎上的一次量到質的升華。
將舞蹈創作題材與自己的生活哲學高度的統一起來。這部劇的三大特點:1多視點的舞台調度。如在第一幕中安排克氏與埃葵斯托斯、帕里斯與海倫這兩對情人的雙人舞同時進行。2道具的一物多用。如長矛——武器,交叉起來構成一輛烘托凱旋氣氛的馬車,分割舞台空間的柵欄,人祭的祭壇,擱置屍體的支架等。3倒敘手法。由於跟著人物的意識流而流動的,所以顯得非常的自然。
3謳歌永恆。她用了比前兩個階段概括的多、抽象的多的方式,贊美人類精神生活中那些永恆的東西
代表作品有《悲歌》、《光明三部曲》。
格萊姆作為現代舞的一代宗師,在於她為世界舞蹈家提供了一套具有表現力的身體運動技巧,這套技巧是建立在生命最基本的呼吸基礎上。她研究了人在呼氣、吸氣之間身體的變化,通過觀察,提出了「收縮和放鬆」的原理,隨後,她把這一原理運用到活動的過程中,使這種收縮具有一種突發的強度。其特點如下:1呼吸原動力2伴隨呼吸以軀干為軸,向四肢收縮伸展3伴隨呼吸,以脊背為軸,身體進行螺旋式擰轉4伴隨呼吸,順應地心引力,不斷的實現中心的轉換。以呼吸與脊柱訓練,表現力與肌肉收縮和放鬆為基本特徵的「格萊姆舞蹈技術」是當今美國現代舞三大訓練體系之一,也是在世界范圍內流傳最廣的現代舞體系。
《血的記憶》瑪莎*格萊姆著,莜華譯,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版
多麗絲*韓芙莉(Doris Humphrey,1895¬—1958)
美國現代舞奠基人之一。
韓芙莉認為舞蹈是關心人的價值的藝術,她對現代舞充滿使命感。她認識到:「希臘文化衰落後,直到20世紀,舞蹈只是西方文明的一道輕佻的邊飾。」
她主張現代舞蹈家必須放下足尖,赤著腳建立起人類和地心引力及現實的關系,因此她最初曾觀察過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同地心引力做搏鬥的,實驗結果導致了她的「倒地¬——爬起」理論,這種理論包含了戲劇性的表現放棄和堅持,以及保持平衡,並以此為核心,逐步發展出一整套具有極高訓練價值的技術體系。
韓芙莉遠離格萊姆一類的現代舞,她說:「現代舞的創作充斥著太多莫名的哀愁與憂傷,舞者們以表現遭受苦難為能事,不曾想卻疏遠了觀眾。」在她看來,「人類與悲劇和痛苦相斥,與光明和喜悅相吸,誰都會本能的選擇志趣相投的朋友歡聚一堂,而拒絕穿越瘋人院的旅行。在她的作品《水的研究》和《震教徒》中,她能夠將建築之美和宗教狂喜的精神轉化為動作,單純和簡練。
韓芙莉的舞蹈永遠張揚著生命和人性的旗幟。
在舞蹈與現實關繫上,她表示「我相信舞蹈展示他們的時代和地區。藝術作品必不可少的特質是對一種時代觀點的堅持。
查爾斯*韋德曼(Charles Waidman,1901—1975)
和韓芙莉創辦韓芙莉——韋德曼舞團。
他創作了一套影響流傳至今的現代舞技術「倒地——爬起」,其基本概念是一切動作均為得到平衡和失去平衡這個全過程的必然結果。
運動啞劇和幽默風格。運動啞劇指服從於各種抽象動作規律的啞劇動作,包括有序的、創作的、重復的、對比的和扭曲的。
韋德曼將藝術和生活融為一體,通過呈現愚蠢可笑的生活表象,揭示人性的善與惡,將身體意識與創新手法深藏在「動作啞劇」結構中。
四、後現代舞
這個時期的舞蹈家經歷了戰後西方社會的種種文化沖擊,經歷了經濟蕭條到經濟復甦的社會動盪,受到形形色色的現代派哲學、美學以及文藝學的影響,在藝術觀念上,=主張進一步解放身體,在藝術風格方面追求新奇、怪誕及形式的多變性。特別是在藝術傾向方面「具有反傳統、反美學、反文化、反藝術、反理性、反舞蹈的後現代主義傾向,具體表現在打破古典現代舞高度程式化語言的束縛,使藝術回歸生活。
默斯*坎寧漢(Merce Cunnhan,1919— )
默斯*坎寧漢是美國著名舞蹈家,新先鋒的代表人物,「機遇舞蹈」的創始人。師從瑪莎*格萊姆、多麗絲*韓芙莉、查爾斯*韋德曼等,由於對格萊姆藝術中過分緊張的心理刻畫以及過多的依賴文學、音樂、舞美等因素不滿,於1945年脫離格萊姆舞團,與現代派作曲家約翰*凱奇密切合作,在中國古代哲學《易經》的影響下,創造了「機遇編舞法」,進而從根本上擺脫了格萊姆文學式、戲劇式和心理刻畫的創作道路,形成了「純舞蹈風格」。
在訓練體系中,他廣泛吸收各家之長,形成他的「坎寧漢技術」,形成現代舞訓練的重要流派之一。53年建立自己的舞團,代表作《熱帶雨林》《風聲尚在》《四季》《獨白》《空間點》等。法國舞蹈理論家傑克*安德森指出:「坎寧漢在三方面做出的探索特別有挑戰性,一是他的作品中使用的機遇成分和不確定性,二是他像對待空地那樣運用舞台空間,三是他的作品中使構成舞蹈的各種元素保持其本身的獨立性。
他的舞蹈正如他稱自己是個形式主義者,只關注純粹的舞蹈動作。他主張舞蹈無意義,或者說舞蹈要避免傳達自己的意識而只是純粹的肢體動作,舞蹈意識完全由觀眾產生。他的作品沒有中心,舞台的每個角落都是中心,每個舞者都是焦點。舞台空間的利用,舞蹈動作、聲音、舞美等作為獨立部分的共存狀態,舞蹈並不試圖描繪音樂,舞美也不說明舞蹈,舞蹈音樂和布景只是簡單的共同的佔領時間和空間。
觀眾看不到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情節、心理提示或情感外化,他的舞蹈是動態在時間空間中不斷生成與消失的流動過程,觀眾根據自己的經驗,對這些抽象的、不斷流動的動態形象做出個人的理解和解釋。因此,坎漢寧不想傳統舞蹈家那樣,他從來不會將內涵解釋的清清楚楚,對他而言他們展現的是生活的本來面目,「生活就是如此,劇場亦是如此」。
保羅*泰勒(Parlor,1930— )
美著名現代舞蹈家,曾先後在坎漢寧舞蹈團和瑪莎*格萊姆舞團做舞者。1957年,泰勒開始嘗試編舞並走向獨立,建立了自己的舞蹈團。在20世紀50年代,保羅*泰勒是美國觀眾心中的青春偶像。在此之前,這位舞蹈基礎為零的大學美術系學生和游泳隊隊員憑借其健美的肌肉和青春的朝氣。先後奪得了紐約茱莉亞德音樂學院舞蹈系等多所學校的獎金。
他的早期作品十分有先鋒性,創造出類似《敘事詩》那樣具有「簡約風格」的作品。在這個作品中,他扮演一個穿著裁量考究的西裝和白襯衫、系著時髦的條紋領帶的男子站在舞台上,自始至終做著從日常生活動作中提煉出來的生活手勢,他幾乎沒有動作。據保羅本人說,這是難度很大的作品,因為他不僅僅依靠自己身心內在復雜而微妙的節奏系統,而且沒有任何伴奏音響可供暗示性線索。
20世紀70年代之後,他的作品轉為對「新古典」的追求。這個時期的作品以青春、愛情、生命的沖動為主題。
賈德遜舞蹈劇場及代表人物
20世紀60年代初的美國,原本壁壘森嚴的宗教聖地「賈德遜」紀念教堂(Judson Memorial Church)匯聚了一批有志改革的青年藝術家。牧師莫迪和卡米納斯鼓勵青年反叛者另闢蹊徑,把教堂供給青年舞者做實驗。他們除了編舞、跳舞之外,還有搞美術的、搞作曲的、搞寫作的,他們一起上陣手舞足蹈,以極為寬泛的舞蹈實踐拓展了「舞蹈是什麼」這個最關鍵的概念。
賈德遜劇場的藝術家們認為,舞蹈不僅完全可以走出神聖而貴族氣質十足的劇場宮殿,而且也完全可以脫離特點的技術、訓練或設備。那些敢想敢為的年輕人在創作時不使用任何編舞模式,而在表演空間上,開始逐步走向更加寬廣的天地——畫廊、美術館場所、樓房的亭子間等,許多非框架式空間,都成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史蒂夫*帕克斯頓(Steve Paxton,1939— )
是早期的先鋒分子之一,他亦是「接觸即興」的創始人。「即興接觸」的運動基礎受到禪學和日本合氣道的影響頗深,講求精力的溝通與精神的內聚,而不注重舞姿的外在呈現和舞步的結果,注重把觀眾的注意力引向舞動的過程。
伊芙娜*雷納(Rvonne Rainer。1934— )
在美國先鋒派舞蹈中是一位激進的人物。她的舞蹈充滿了標新立異的分裂言行,從而形成了她的特殊的舞蹈風格。雷納對機遇是方法十分感興趣。她的創作往往都是從理性的思考出發,亦對人體及其自然動作關注,否定傳統舞蹈對動作的表面修飾,否定舞蹈動作、舞蹈語句的有機串聯與有序發展,否定節奏、姿勢、空間起伏變化以及技術,並反對表演。其代表作為《三人舞A》,該作品遠離了傳統芭蕾與現代芭蕾的動力學原理,不同的人都可以跳,包括沒有舞蹈基礎的舞者。
特麗莎*布朗(Trisha Brown,1936— )
早期作品基本面貌是即興表演。布朗認為,即興結構能用你滿足的時間與空間安排你試圖從陳舊的固定的限制與規則中獲得自由。從1968年開始,布朗開始「器械作品」的試驗,大量使用滑輪、吊鉤、軌道、繩索,並多在戶外進行,公園、水上、停車場、大樓牆壁,這些被舞蹈排斥的空間都被布朗選用。代表作品《沿牆壁行走》震驚舞壇,其他作品還有《牆上行》《積累》《原始積累》《軌跡》《冰冷的誘惑》
戴伯*海(Deborah Hey,1941— )
舞蹈關注與人之間的溝通,關注人的特有能力。她的許多舞蹈都在戶外的公共場地進行演出,她的舞者穿著普通觀眾的衣服,混在觀眾中間同時進行表演。20世紀70年代,她的舞蹈更加簡化,只要一次排練就可以上演,但仍保持了自身的戲劇化、社會化、儀式化的特色,代表作《毛雨》《圓圈舞》
五、後後現代舞與歐洲現代舞劇場
1•後後現代舞
後後現代舞也被稱為「反後現代舞」是20世紀80至90年代的產物。這派舞者的最大特點是對所有前人的風格和長處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並且表現出隨心所欲的極高境界。「在對觀眾的態度上,他們更加喜歡採用*通俗而不庸俗,流行卻很嚴肅*的方式,去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然後用極高的票房價值,去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最具代表的舞團是ISO(愛索)舞團的舞蹈和美國摩西創辦的皮羅布魯斯(pilobolus),這兩個舞團的共同特點就是注重身體、肌肉運動,使他們的肌肉能量超大,一般舞人難以達到此技術技巧。此外男女實現真正的平等,女性的身體有時像男子一樣自然裸露,女子托起男舞者輕而易舉。
2•歐洲舞蹈家的現代舞劇場
皮娜*鮑什(Pinabaasch,1940— )的舞蹈劇場
她的舞蹈劇場別開生面,不僅表現為她使用肢體語言方面,還表現在舞台設計方面。如1978年,根據莎士比亞的名著《麥克白》改編的舞劇《他牽著他的手,帶領他入城堡,其他人跟隨在後》,劇中有疏離的效果、蒙太奇的拼貼、變態的心理以及暴力傾向。。。這種拼貼常常融合歌舞樂對白等。在《春之祭》作品裡,舞台上布滿了泥土,讓人聞到大自然的芳香。在《一場悲劇》中,舞台中央設計了一個約1000平方英尺的島,四周布上流水,舞者站上去舞蹈,島就隨著他們的舞蹈而移動。對於舞台設計,皮娜與她的合作者們都認為,舞台設計不僅只是一種裝飾性功能,而是具有美學和烘托實際氛圍的功能。
在皮娜的舞作里,永遠圍繞著人際、人性和兩性互動關系的主題。暴力,尤其是對女性的暴力,一直是包在作品中的精神灼痛點。1978年,《穆勒咖啡屋》以荒謬的手法,粗礦的動作,把人性最深處的隱私,虛假的兩性關系淋漓的呈現出來。在劇中包希自己扮演了一個神秘的女子,她並不直視現實世界,但透過那凌亂的椅子間一對情侶之間逐漸上升著的感情破裂而無法化解的感情糾葛,讓人們體會她的創作動機。這個女人,踩著碎步在咖啡屋裡來來回回的走著,整個狀態像神經質的患者。「包希這種『被摒拒在現實之外,卻又能夠洞觀現實』的荒謬存在,既脆弱,又敏感,將現實世界中知識分子的無力感與悲哀影射的淋漓盡致。
自1975年以後,皮娜*包希創作進入了巔峰期,共創作了30餘部,除了上述代表作,還有大型作品《七種死罪》《與我共舞》《藍鬍子》《交際場合》《康乃馨》《祖先》《山上傳來一聲吶喊》等。她的作品中有許多都是交給舞者一個主題的試驗,舞台可以支離破碎,可用技巧動作,也可以用日常動作,舞蹈可以和台下觀眾說話,可以任意走動,甚至吃東西,睡覺對話,但這一切是精心設計的。因此在她的藝術追求中,也許她感興趣或最為關注的是人為何而動以及終極的人文關懷。總之,包希以其堅強的意志和勇敢的冒險,在光明和黑暗的呈現中建立了新型的「舞蹈劇場」。
DV8肢體劇場(DV8 Physical Theater)
20世紀70年代以後,現代舞的中心出現逐漸向歐洲轉移的趨勢。
本劇場成立於1986年,舞團創始人是洛伊*紐森。劇場是英國最具挑戰性的舞團。
錄像記錄排練結果和排練過程。
從現實生活出發,從自我生活出發,大多數作品都與同性戀有關,如《我的性,我的舞》就是紐森和當時的伴侶耐吉歐*查納克的雙人舞,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思考身為男同的許多問題,同時也是他們同性戀生活的呈現。《永遠不再》這支舞以社交、宴會為背景,在一雙雙眼睛的交流、顧盼中,揭示了人間冷暖以及虛偽的人際關系。《曲意承歡》以67歲的女舞者擔綱,舞蹈中既有全裸場面,也有和年輕男舞者的情慾表演,對於這種愛情中的老少配,引起觀眾與媒體的震動。而事實上,作品中67歲的舞者生活中就有一位年輕的愛人。
對於DV8存在的理由,紐森指出,大多數人長久藏在制度下生活,慣於某種茫然沒有感覺的安逸,只願接受已知的、既存在的事,而失去了真正面對自己、對自己負責的能力。對於舞蹈觀念,紐森表示,如果有人堅持舞蹈是甜蜜無害的高尚娛樂,必須表現真善美,他只能說抱歉。他要的是事實,充滿挑戰性,能讓人從位子上跳起來的事實。
法國當代舞蹈劇場
法國現代舞蹈劇場通過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呈現,表現他們對在這個世界受到損害的人性的關懷。法國的舞蹈編導們亦是新媒體的創造者,他們常常將電影、電視、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段引進舞蹈,使舞蹈劇場的表現力更強。其中瑪姬*瑪蓮、瑞瑾*蕭比諾最具代表性。
瑪姬*瑪蓮(Maguy Marin)是當代法國現代舞最富盛名的編導之一,她的舞作融合了現代舞蹈、劇場、音樂、攝影、雕刻等藝術元素,將觀眾的舞台焦點跳開純粹的舞蹈技巧,而形成舞蹈劇場的表現形式。代表作《蔬菜燉魚》把人的日常行為一組組搬上舞台,個人的、群體的、整體的、凌亂的,大多是我們生活中或大街上常見的,這支舞的確是類似燉菜一類的東西,只是一塊塊的呈現了出來,舞台上有爭吵,有人坐在椅子上的不同神態,有男人和男人的決斗,有人在舞台上不知為什麼的大笑,有男人和女人偷吃禁果的姿勢等等,體現了當時社會人生百態。在她的藝術理念中,真正的大師的藝術是生活,是街道,是地鐵,是那些周圍發生的一切。
瑞瑾*蕭比諾(Regine Chopinot)是與時代脈搏相契合、充滿冒險活力的藝術家。她不斷創新的精神與風格體現在與雕刻家和環境音樂家的合作,將舞蹈排演成雕塑形成的過程。代表作《植物》,分為5段落:土地、種子、跟、建築、落葉。這支舞的最大特點是舞台上有一堆石頭,舞者們時而拾起小石頭,雙手交互扔擲,時而將大大小小各種造型的石頭壘成類似雕塑家高茲斯渥斯創作的一個塔形雕塑。「這支舞蹈表現的不僅是自然界的生生息息,還有對舞蹈、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反省,他在嚴肅的祭典儀式中,重現自然過程。
C. 媽媽生日送什麼禮物比較好
一、腳部按摩儀
俗話說得好,寒從足底起。很多女性都有一到冬天就腳底冰涼的情況,嚴重地甚至會出現感冒、體弱等病症。所以保護身體就先從足底養護開始吧。買上一個腳部按摩儀,天冷的時候溫暖足部;腿腳酸痛時,還可以用來按摩腳趾與筋膜,幫助媽媽放鬆。
二、梳子
早上起來,無論是年輕還是年邁的女性,都一定會用梳子梳理好自己的頭發,以嶄新精神的面貌來面對新一天的工作與生活。你有沒有觀察過,衛生間里你媽媽的梳子用了多久了呢?它們又是什麼材質的呢?如果你不知道送給媽媽什麼禮物的話,其實可以考慮一下為她們換一把梳子吧,如果她歲數在40歲左右,或者不到40歲,就買個TT梳,可以幫助她們直接疏通卷發;如果媽媽已經上了歲數了,就買上一個檀木梳子吧,味道好聞,香味還可以助眠。
三、護膚品套裝
那個女生不愛美呢?不管媽媽多大歲數,她永遠是個女孩子,女孩子就是愛美的。那就為她選購一個護膚品套裝吧,裡面應該會有洗面奶、爽膚水、乳液、面膜等。就算她現在捨不得用也沒關系,給予她更多的使用機會,她會變回那個小姑娘的。
四、保溫杯
保溫杯是個好東西,很多喜歡跳廣場舞的媽媽,都會帶著個保溫杯出門,裡面可以泡上菊花、枸杞等等,出去喝著干凈又衛生,杯子容量不用太大。無論四季溫度如何,可以喝上一口溫水,都會讓媽媽從心裡到身體感受到舒適的。
五、頸部按摩儀
在家操勞的媽媽,下班後坐在電視機前,捶打肩頸的樣子,你看到過嗎?為了讓媽媽更舒服一點,不妨給她選購一個頸部按摩儀吧,讓她坐在電視前,一邊看劇一邊放鬆,多好呀。
D. 老年人過生日送什麼禮物好
第一禮物,食保品。
長輩老人家的年紀大了,身體的營養跟不上或是老人小病等原因,會造成身體的不適,了解老人家的身體狀況的,可以根據老人家的身體條件來為他挑選合適的一些保品。不是越貴的越好,而是合適的是最好的,要是知道老人家常吃的保品,可以直接按樣來買更好。
第二禮物,按摩健身。
按摩枕、按摩椅、按摩脖等多種按摩儀器,大多數是針對老人家而開發出來的,因此,要是經濟允許的話,你可以嘗試購買一部作禮物,當然為了找合適的按摩儀器,你可以事先帶老人家體驗一下按摩,再根據他所感受到的哪種好就買哪種送他。
第三禮物,水果、蛋糕。
要是實在想不出又不想那麼麻煩的話,就簡單化吧!直接送一個水果籃或是買一個大蛋糕就可以當禮節了,千萬別把送蛋糕當是微小的事情,要是知道過生日就算是沒有人吃,蛋糕都是必備的,最好提前打一個招呼,免得到時和他人送重復也不太好。
第四禮物,玉石首飾。
過生日過送金送銀送玉等首飾都是常見的,但小編個人認為送金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雖然可以在行動上看到你的心意,可送了之後,這金飾老人家會不會戴又是另一回事了,就是戴了出去,年紀大了也不安全呀!因此小編覺得送玉質的首飾最為妥當,玉本就養身,對老人家的身體有好處,最好不過了。當然送一些佛珠這些也是可以的。
E. 給XXX寫一封信
信函一般由開頭、正文、結尾、署名、日期等5個部分組成,稱呼單獨占行、頂格書寫,正文是書信的主要部分,結尾寫表示祝願或致敬的話,如「此致敬禮」,署名即寫信人簽名,寫信日期—般寫在署名的下一行或同一行偏右下方位置。
正文:
路黎:
你好!這幾天我總想跟你說一些話,但似乎有什麼東西堵住了我的嘴,讓我說不出來,但不說我又覺得不行,只好用寫信的方法告訴你。
上個周末,也就是昨天,是你的生日,在你的邀請下,我們七八個同學蜂擁至你家,一進你家的家門,一股香味撲鼻而來。你興高采烈的歡迎我們,眼睛彎得像彎彎的月亮,廚房裡,露出你父母的笑臉,我親切的問候道,「叔叔阿姨好!」同學們也跟著打招呼。
你爸爸媽媽們說,「好!好。」這時,你卻生氣地說,「就知道好好好!快點兒燒飯,我們都餓了!」那一瞬間,我心裡有一股難言的滋味。這時候,同學們有的翻看影集,有的聽歌,有的看電視,有的看你的房間,你媽媽忙著給我們這些小客人倒水喝,你見了,卻大聲吼道,「媽!人家是客人,怎麼能喝水呢?換飲料去!」那一瞬間,我心裡真有一股子難言的味道。
你在家裡,和在學校我們看到的你完全是兩樣,學校里的你,熱情開朗,哪像現在啊?你媽媽聽後,無可奈何的拿飲料去了,又將水都倒去。吃飯了,同學們都大吃大喝的,我卻一點兒胃口也沒有。
忘和你爸爸媽媽忙碌的身影,我讓你去叫他們一塊吃,你卻搖了搖頭,想我調皮一笑,「不用管他們,我們先吃,他們最後吃,這是我定下的家規!」聽到這話,先前那難言的滋味再次覆蓋在我的心頭。只見你父母穿好外套,默契地走了出去。
我真想把他們留下來,外面是多麼的冷啊!但是,當時只有你才能將他們留下了,可是你缺……路黎,謝謝你對我們的熱情款待。平日里,大家說著的東西,都出現在了你的生日上,我們都很感激你。
然後,在那快樂中,你的父母確實令人心酸的。小黎,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重聚一次好嗎?帶上你的爸媽。
祝你生日快樂!
7.11日
赫連軒逸
F. 母親節送什麼禮物好
推薦幾款適合送給母親的母親節禮物供參考:
頸部按摩儀
母親由於年輕時勞累過度可能存在頸部不適或已經存在頸部問題,嚴重者可伴隨頭暈、頭痛、視力下降等症狀,保護頸椎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頸部按摩儀利用脈沖、磁療、紅外熱灸、枕式牽引原理結合傳統中醫學,促進頸部血液循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提到的頸部問題。
G. 風吹過來康乃馨像什麼
像仙女。
風吹過來,康乃馨隨風搖擺,甚是婀娜多姿,像仙女一般起舞,因此說她像仙女一定也不為過。
康乃馨是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多種石竹屬園藝品種的通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100厘米,基部半木質化。整個植株被有白粉,呈灰綠色。莖干硬而脆,節膨大。葉線狀披針形,全緣,葉質較厚,上半部向外彎曲,對生,基部抱莖。花通常單生,聚傘狀排列。花冠半球形,花萼長筒狀,花蕾橡子狀,花瓣扇形,花朵內瓣多呈皺縮狀,花色有大紅、粉紅、鵝黃、白、深紅等,還有瑪瑙等復色及鑲邊等,有香氣。